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PPT课件

三.地理学
郦道元的《水经注》【北魏】
24
返回
《水经注》
1、内容: 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
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 人情和历史古迹等。
2、意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5
原书和注解对比
《水经》 137 《水经注》 1,252
不到 河流流向、 1万 水情
近20万
河流详情,山 川城镇,风土
情况,应查阅 ( )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D《九章算术
31
》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3
引书 人情,历史典
437种 故。
26
集地理、历史、文学成就为一体
景 物 的 描 写 如 诗 如 画 。
3
、 这 部 书 文 字 优 美 , 对
27
动动手哦 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 学成就,制作一个简 明扼要的表格。
28
魏晋南北朝科学成就简表
29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数学家 祖冲之 南朝 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
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这样 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11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精选3篇)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精选3篇)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篇1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上承秦汉,在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富强奠定了基础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数学、农学等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
本课主要介绍祖冲之推算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这三个主要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育同学的归纳总结和动手力量;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汲取精神养分,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同学熟悉: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珍贵财宝,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傲慢与骄傲。
2、还应让同学明白刻苦钻研是胜利的秘诀,培育同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进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富强。
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觉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3.卢汉同学写出的下列历史关联,错误的是( B )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祖冲之——《九章算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司马迁——《史记》
4. 阅读下列材料: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
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曾著
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时领成 期域就
郦 道 元
项 人物 成就 地位 目 数 圆周率: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 学 祖冲之 3.1415926<π 周率计算到小数点 < 后第七位,比欧洲 早一千年 3.1415927 农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 学 贾思勰 我国北方农业 整的农学著作 生产技术的总 结 地 郦道元 《水经注》记 优秀的地理著作, 理 述1252条河流 又具有很高的文学 学 及沿途情况 和史学价值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一、数学——祖冲之
南 朝
时 期
:
领 域
:
成 就
:
数 确求 学 的得 天 圆比 文 周较 学 率精
祖 冲 之
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成就 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成功的共 同原因 社会因素: 经济的发 展 个人因素: 热爱科学 刻苦钻研 亲身实践
1.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你应该查阅下列哪一部著作 (
B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ppt

古代骨算筹
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认真学习
刻苦钻研 反复实践
二.贾思勰和பைடு நூலகம்齐民要术》
北 我国最早的完 朝 整的农 书 , 也 贾 的 是世界农学史 思 农 上最早的巨著 勰 学 之一。 家
——
《齐民要术》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
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
原书和注解对比 著作 《水经》 河流水道 字数 137 不到 1万 近20万 引书 437种 内容
河流流向、 水情
河流详情,山 川城镇,风土 人情,历史典 故。
《水经注》 1,252
水 经 注
本课小 结 人物 数 学
农 学 地理学 贾思勰 祖冲之
时代
南朝
成就
1、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 到小数点后7位,领先世界近一 千年。 2、论文集《缀术》在唐朝时被 用作学校的课本,后来传到日 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因地制宜,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 影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 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 魏 郦 地 道 理 元 学 家
——
《水经注》
• 内容: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
•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
•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和历 •史古迹等。
《水经注》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 文学家,他的贡献都 有哪些呢?
祖 冲 之
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呢?
1.对圆周率π的推算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 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习题(含答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 《齐民要术》B. 《水经注》C. 《博物志》D. 《水经》2. 月球上有一座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他()A. 著有《九章算术》B. 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C. 发明了地动议D. 撰写《齐民要术》3. 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
下列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的是()A. 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B.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 华佗模仿动物,创造“五禽戏”D. 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学上的名著4. 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荣誉称号”的申报中老师说如果有谁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祖冲之之星”。
请问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A. 统一了货币B. 求出比较精确的圆周率C. 求得勾股定理D. 写了《齐民要术》5. 泰山区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某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就是()A. 我崇拜秦朝大将蒙恬,他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B. 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等都用简帛写成的C. 贾思勰制订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6.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A. 贾思勰B. 顾恺之C. 郦道元D. 祖沖之7.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A. 《九章算术》B. 《齐民要术》C. 《水经注》D. 《兰亭序》8.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 祖冲之-《女史箴图》B. 贾思勰-《齐民要术》C. 郦道元-《水经注》D. 王羲之-书圣9. 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阅下列哪本书?()A. 《齐民要术》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经注》10. 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的是()A. 欧几里得B. 阿基米得C. 祖冲之D. 掷铁饼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1. 司马迁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 通史;______ 写的《水经注》是我国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知识点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 祖冲之: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准的圆周率。
相关链接:祖冲之(公元429~500年)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还是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他从小聪明好学,爱好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钻研,他终于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在天文历法和各种机械方面,他曾经设计和制造了计时用的漏壶,还有指南车、水推磨和千里船等。
为了纪念这位对世界科学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2. 圆周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 592 6和3.141592 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相关链接:圆周率是解决圆的周长与直径比率关系的数学问题。
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
圆周率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各学术领域,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到圆周率。
圆周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
求圆周率精确的程度,标志着古代数学水平和科学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
知识点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 贾思勰: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1)内容: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2)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链接:齐民:平民;要术:谋生的主要技术。
“齐民要术”即平民谋生的主要技术。
《齐民要术》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篇幅。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化背景,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认识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2.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六年级上册》2.课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
3.学具:笔记本、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并结合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讨,回答问题。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圆周率
一、什么叫做圆周率:圆周率=圆周:直径 二、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三、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 曹魏 刘 徽 创造“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 四、古代的运算工具:算筹
祖冲之
南朝
《缀术》
贾思勰
北朝 (北 著名农学 《齐民要术》 家 魏和 东魏) 杰出的地 《水经注》 理学家
郦道元
北魏
• 成 就
郦 道 元
讲一讲
三位科学家有哪些故事,他们的经历给我们什
么启示? 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孜孜不倦 地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具有耐心细致、勤奋 刻苦的品质。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 为什么会取得巨大成就?
⒈统治者的重视 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挖掘 ⒊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的精神 ⒋民族大融合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⒌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
一、数学——祖冲之
• 时 期 :
南 朝 • 领 域 : • 成 就 冲 之 的
: 数 圆求 学 周得 率比 天 较 文 精 学 确
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即3.1415926~3.1415927之 间,这个成就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二、农业——贾思勰
• 时 期
朝 • 领 域 业
贾 : : : 思 《 农 齐 勰 北
民 要 术 》
• 成 就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 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
三、地理——郦道元
• 时 期 : 北 魏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
(2)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掌握郦道元和《水经注》。
2.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生活在___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在_________方面求得比较精确的__________,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__________位数字,也就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
2.请你概括一下祖冲之的成就有哪些。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生活在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他写成了《__________》一书。
2.请你总结一下《齐民要术》的内容。
3.你能概括《齐民要术》的地位吗?(三)郦道元和《水经注》1.郦道元生活在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__,他写成了__________一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请你总结一下《水经注》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2)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二)阅读下列材料。
【课件设计】_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祖率”
名人坊1:祖冲之
三、走近名人: 1、理解: 圆周率= 圆周长/直径 2、挑战: 看谁背得多 山巅一寺一壶酒, 尔 乐 苦 煞 吾, 把酒吃,酒杀尔, 杀不死,乐尔乐。 3.14159 26535 897 932 384 626
以祖冲之命 名的小行星
月球上以祖冲之 命名的环形山
名人坊2:贾思勰
相关链接 名人点滴
祖冲之小时候背《论语》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但父亲也发现当小冲 之和他一起在书房推测星象时,思维十分活跃,还翻遍家里所有天文历书。当时研究天文很有 成就的官员何承天问:“ 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又 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 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大声回答道:“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楚天地的奥密。” 为了求圆周率,他学习并创新前人的 “割圆术”,运用的是古老又繁琐的算筹(那时还没有 算盘)。推算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时,圆周率的值才3.1416,一直算到正24576边形面积时, 才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值,而这是从把正六边形的边长计算到小数后28672位开始做起的。 贾思勰主张济世救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 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 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请教, 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不但吸收书 本中的精华,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积极向群众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了 大量确切的第一手资料。他非常重视吸收前人的经验。在《齐民要术》中, 他引用的古书有 一百五六十种。历经从534—544年约10年的努力完成《齐民要术》 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做官后,就到各地游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 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跋涉郊野,寻访古迹,追溯河流的源头,走访乡老,采集民间歌谣、 谚语、方言和传说,掌握了大量关于地理情况的原始资料。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 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尤其是有关地理记述的书籍,他几乎都读遍。研究了大量文 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 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由于《水 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 学”。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主讲:李江华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能力目标: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我们的综合归纳能力;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2.通过本课学习,应该学习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学习难点:通过分析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三、前置学习1、祖冲之的生活时代是______,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______位,也就是在______和______之间,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______年。
2、北朝的______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3、北魏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四、展示交流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答:五、合作探究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六、达标拓展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木》D.《天工开物》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①《缀术》②《水经注》③《齐民要术》④《论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C.农业生产要要遵循自然规律D.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①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③5、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在北朝时代的数学家②最突出的成就是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③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⑤编写成《缀术》一书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6、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⑤科学家不懈的努力⑥黄河流域的几次统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⑥⑤D.③④⑤7、下列著作中,曾被唐朝以及古代的日本、朝鲜的学校用作教材的是( )A.《神农本草经》B.《甘石星经》C.《九章算术》D.《缀术》8、《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A.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要不断进行改革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C.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抓紧农时,因地耕作D.介绍了我国的山川河流的走向9、《水经注》是一部( )A.农学专著B.植物学专著C.生物学专著D.地理学专著七、学习评价【论从史出】“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一、科技
π 同学们懂得每年旳3月14日是什么日子么?
圆周率日
≈ 3.14
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
旳比率,通用π表达。
设圆半径为r,周长为C ,
面积为S,则:
C=π·2r S=π·r2
1.数学
(1)刘徽旳“割圆术”【三国】
从圆内接正六边形起,正多边形旳边 数越多,它旳周长就越接近圆旳周长。
(2)祖冲之与圆周率【南朝】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迤于山侧。
…… ——江淹《别赋》[南朝] 伤离别,是人间最痛苦旳事情之一。离别时, 风声呜咽,云现愁容。而本该泛远江湖旳舟,本应 飞驰于道旳车也都在流连徘徊,不忍离去……
4.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谢谢!
《女史箴图》(摹本)
3.雕刻——北朝石窟
(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①佛教盛行; ②北方少数民族汉化。
思索
魏晋南北朝佛教
盛行旳原因和利弊?
原因:
①战乱中
旳人民需要精神抚慰;
②统治
者要利用佛教巩固统治。来自利: ①利于安定民心; ②加强民族融合; ③增进文化繁华。
弊: ①造佛劳民伤财; ②滋长愚昧迷信。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范缜
《神灭论》
练一练: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
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
亮生活旳年代最远旳是( D )
东晋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东晋 东晋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 北魏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 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圆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刘徽 ②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祖冲之 ③我国数学家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 欧洲人早约1000年 ④我国数学家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 欧洲人早约1600年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课堂练习
2、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
者是
()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王叔和 D 葛洪
3、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的是: ()
A 《论衡》
B 《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
祖冲之和圆周率
3.1415926 <
π
< 3.1415927
返回
祖冲之 —圆周率
祖冲之:(公元429~公元 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
500),是我国杰出的数
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
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 数点后六位,即3.1415926到
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科
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
饲养法,以及食品的酿制与食品的贮藏法。对于当时及后
世农业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
郦道元
名人简介
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长,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太和中,为尚书 主客郎。累迁治书侍御史、辅国将军、东 荆州刺史,免。起为河南尹。孝明时,除 安南将军、御史中尉。孝昌三年,出为关 右大使,至阴盘驿亭,为萧宝夤所害。有 《水经注》四十卷。
学家。南北朝时齐人,汉
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
21、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书法
1、概况: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 楷书、草书和行书逐渐流行。
2、书法名家:王羲之(东晋人,有“书圣”美称) (1)书法特点:或短袖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 二、绘画
1、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 2、杰出人物:顾恺(kǎi)之(东晋) (1)题材: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 禽走兽)
1、代表人物:贾思勰(xié)(北朝) 2、成就:《齐民要术》(特点:内容广泛,总结性、实用性强) 3、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地理学
1、代表人物:郦道元(北魏) 2、成就:《水经注》 3、地位: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2)特色: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3)代表作:《女史箴(zhēn)图》、《洛神赋图》 (4)称谓: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三、佛教盛行和《神灭论》 1、佛教盛行 (1)原因: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民信仰佛教;统治者 大力扶持。 (2)影响:各地大量修建佛寺,广占良田,大大加重人民的负担。 2、范缜(zhěn)和《神灭论》 (1)背景:佛教盛行并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因此,不断有人反对佛教。 (2)代表人物:思想家范缜(南朝) (3)《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经欺骗人民的事实,阐述了 无神论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4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之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
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
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
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二、教法建议1.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2.教师应认真解释本课标题。
说明标题中的“承上启下”的内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思考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
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阐释或补充,并投影结构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刀小试,我能行!
2、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的作者是 (B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王叔和 D.葛洪 3 、 下列 著作中 ,属于 郦道元 的著作 的是: ( B )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
4、撰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
祖冲之
对圆周率π的推算
割圆术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割 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
三国时的刘徽提出的 “割圆求周”的方法.他把圆 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 这样 · · 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用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用横式表示十 ·· ·· 位、千位、十万位··如果遇到“0”数,则空位 ·· ·· 不摆算筹。
活动与探究
动手摆放算筹 纵式 横式 体验古代算法
万 千 百 136 2008 24576
十 个
活动与探究
动手摆放算筹 纵式 横式
百 十 个
体验古代算法
213+121= 334 ?
上 位
中 位 下 位
坚毅顽强、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严谨 求真、探索创新、博学多才……
1、《齐民要术》一书总 结了我国哪个地区劳动人 民的生产经验?为什么仅 限于该地区? 2、在《齐民要术》中有 哪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理 论? 3、请举例说明《齐民要 术》对后世的影响。
(一)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方经济大发展
南北经济 发展
科技 文化 繁荣
学习目标:
1、通过教材、材料及相关视频的学习,能 说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的主要著 作及成就。 2、运用算筹摆出简单数字及算式,体验祖 冲之推算圆周率的艰辛。 3、动手制作表格,学会用表格法总结概况 历史知识。
郦道元
北魏
杰出地理学家
牛刀小试,我能行!
1、下列关于圆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刘徽 ②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祖冲之 ③我国数学家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 欧洲人早约1000年 ④我国数学家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 欧洲人早约1600年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德国的一位数学家 曾经说过:“历史上 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 周率的准确程度,可 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 当时数学发展的一个 标志。”
祖冲之在哪些方面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
1、他测算出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 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2、制造“千里船”、水碓磨 3、把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连 山 , 略
——
制作魏晋南北朝科学成就简表 (包含人物、朝代、称谓、主 要著作及成就)
魏晋南北朝科学成就简表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 著作及成就
祖冲之 南朝 贾思勰 北朝
著名数学家, 《缀术》把圆周率计 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天文学家 著
集地理、历史、文学成就为一体
1、《水经注》的作者是 谁?他生活在哪一时期? 2、 《水经注》是一部什 么著作? 3、简述《水经注》的内 容。
《 水 经 注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渔 者 歌 曰 :
凄 异 , 空 谷 传 响 , 哀 转 久 绝 , 故
小麦套西瓜,抱个金娃娃。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蚊子飞成球,风雨将临头。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相关链接:
贾思勰还初步提示了生物和环境的 相互关系,描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 关系问题,其中不少经验和论点对于 指导今天农业生产仍有现实意义。进 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说,他的人工选 择的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 全书”中得到启发的。从达尔文所引 述的内容看,不少人认为这部书就是 《齐民要术》。
林 寒 涧 肃 , 常 有 高 猿 长 啸 , 属 引
帽 , 良 多 趣 味 。 没 至 晴 初 霜 旦 ,
悬潭 泉, 瀑回 布清 ,倒 飞影 漱。 其绝 间巘 。多 庆生 荣怪 军柏 ,
以 疾 也 。 春 冬 之 时 , 则 素 湍 绿
其 间 千 二 百 里 , 虽 乘 奔 御 风 , 不
宣夏自无 ,水非阙 有襄亭处 时陵午, 朝,夜重 发沿分岩 白溯,叠 帝阻不嶂 ,绝见, 暮。曦隐 到或月天 江王,蔽 陵命至日 ,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