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传奇不奇》是他最后发表的小说,

合集下载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参考资料一: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透过描述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透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不仅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先生一生中,着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

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参考资料二: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

沈从文

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

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撰写出版了《边城》《长河》等小说,以及《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

他活了86岁,文学水平十分高,即使在讲课也体现出坦言和直率品质。

孩童趣事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

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

这时他急了,但转念一想:书包不见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先生。

毛老师面带怒色,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

沈从文知道隐瞒不住,干脆回答:“看戏去了。

”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大约跪了半个小时,毛老师才叫他起来。

这时,毛老师用温和的口吻问沈从文恨不恨老师罚他跪在树下。

沈从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恨,恨你不该在同学面前罚跪侮辱我。

”后来,毛老师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说:“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

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

”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沈从文

沈从文
二、用语如诗,具有拟声似歌的音韵之美。将诗歌的抒情性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具有诗情 画意、清新自然的语言特点。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 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沈从文——《边城》
生平及作品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 县,具有苗、汉、土家族的混合血统。高小毕业14 岁从军,先后当过卫兵、班长、司书、文件收发员、 书记。1923年,他到北京,求学不成,便发愤写作。 开始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 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其中徐志摩对他的帮助比较 大。1928年,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 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沈从文到上海中 国公学任教。1930年下半年,武汉大学任教,1931 年他到青岛大学任教。1933年他接任天津《大公报》 文艺副刊主编。1939年-1947年,西南联大任教。 1947-1949年,北京大学任教。1950年-1978年,历 史博物馆研究文物。1978-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实际上从1950年就 停止了。主要研究文物和服饰,其中《中国古代服 饰研究》具有开创性。
沈从文的作品
《 八骏图 》 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都市题材小说,首次出版 于1935年。
《八骏图》里的“八骏”,指的是八位教授,他们有的是物理学家,有的是生物学 家、哲学家、史学家、西洋文学史专家等,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群 像。
小说通过达士现实的视角,用饱含嘲讽的笔触塑造了喜欢读艳体诗文的教授甲、在 海滩上偷窥泳装美女的教授乙、意淫自己内侄女的教授丙、有虐待倾向的教授丁、 认为女人是古怪生物的教授戊等人物,通过对这些知识分子扭曲的性心理的刻画, 揭示了他们道德观的虚伪性,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知识分子畸形人格形成的原因。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题8)第八章沈从文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题8)第八章沈从文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题8)第八章沈从文1.翠翠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B.《边城》2.小说《边城》出版于C.1934年3.下列哪部作品的问世标志着沈从文创作进入成熟的境界? D.《边城》4.小说《长河》正式出版于C.1943年5.短篇小说《丈夫》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D.沈从文6.下列哪一个作品是沈从文的代表性散文集? B.《湘行散记》7.夭夭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长河》8.散文特写出《记丁玲》的作者是D.沈从文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作品体现了沈从文对湘西完美人性的思考?()A.《萧萧》B.《三三》C.《贵生》D.《柏子》E.《阿黑小史》2.下列哪些作品表达了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A.《绅士的太太》B.《大小阮》C.《来客》D.《有学问的人》E.《烟斗》3.下列哪些是沈从文的散文集?()B.《记胡也频》C.《从文自传》D.《湘行散记》4.下列哪些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B.《丈夫》D.《王谢子弟》5.下列哪些沈从文早期(1926~1928)的作品结集()A.《雨后及其它》B.《老实人》C.《鸭子》D《呆官日记》E.《阿丽思中国游记》三、名词解释题1.沈从文:著名现代作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

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着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构筑他的理想的人生形态。

《边城》是他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

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江》,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2.“京派”小说:“京派”是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

“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

“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

传奇.梦幻.牧歌——沈从文小说的浪漫世界

传奇.梦幻.牧歌——沈从文小说的浪漫世界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沈从文小说主要在传奇色彩、梦幻叙事、牧歌情调三个方面呈现出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沈从文在小说中不仅写出了湘西这一地方背景的传奇性,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生命的神性。

他叙写着底层小人物的梦幻,同时也把民族的梦幻寄托在理想中的湘西世界。

他小说的牧歌情调,一方面体现在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浓郁的抒情气息上。

【内容提要】沈从文小说主要在传奇色彩、梦幻叙事、牧歌情调三个方面呈现出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沈从文在小说中不仅写出了湘西这一地方背景的传奇性,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生命的神性。

他叙写着底层小人物的梦幻,同时也把民族的梦幻寄托在理想中的湘西世界。

他小说的牧歌情调,一方面体现在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浓郁的抒情气息上。

【关键词】浪漫主义;传奇;梦幻;牧歌沈从文曾称自己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

[1]p324他用一支五彩斑斓的笔,编织了一个个瑰丽清奇的浪漫故事,叙写着民族和个人的梦想,唱出了一曲情深意远的田园牧歌。

传奇色彩、梦幻叙事、牧歌情调,为他的艺术世界带来了浪漫的格调。

浪漫主义“把一种新的灵性带到了人们的心中”。

[2]p1沈从文这个浪漫派,也一改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生命的神性和诗意丧失、审美精神消失无余的理性化、功利化做派,“在神之解体的时代,重新给神作一种赞颂,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抒情诗”,[1]p324为现代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灵性、一股清新的气息。

1.传奇色彩传奇是浪漫主义作家惯常使用的艺术手法。

在一般意义上,传奇是对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童话等艺术形式的民间叙事文学的概称,多以历史、爱情、侠义、神怪故事为题材。

传奇因神奇非凡的想象力和个性焕发的理想色彩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诗情。

湘西作为沈从文小说的一个背景,神秘、传奇,但在这个背景中凸出的是生命。

沈从文曾说,“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

”[1]p315在湘西这个背景中,沈从文时时刻刻想努力展示的是生命的庄严和神圣。

沈从文的主要作品

沈从文的主要作品

沈从文的主要作品沈从文,是著名作家、文化名人,影响力极大,其主要作品丰富多彩。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不拘泥于传统,他的作品充满现实感和民间风情,语言鲜活、生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以下将详细介绍沈从文的主要作品。

一、小说集《边城》《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是他的成名之作。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位于边境的小城镇,描写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风俗以及各种人物。

其中最为经典的角色是少女兰,她在小说中被描写得非常细腻、温柔,受到广泛赞誉。

《边城》的文学价值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充满了诗意、哲理以及沈从文的人文关怀。

二、长篇小说《孽障》《孽障》是沈从文创作的另一部杰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小说以“孽障”鲁四家为主人公,描绘了他们在动荡岁月中的生活,以及他们与时代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在描绘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方面非常出色,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

三、散文《湘行散记》《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是一篇以旅行为背景的散文集。

在这部作品中,沈从文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写了家乡湘西风光、民族生活和人文风情等内容,以及他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感悟。

这部作品展现了沈从文的洒脱、豁达、超脱的气质和独特的风格,是现代散文的一部经典之作。

四、文集《东篱乐府》《东篱乐府》是沈从文的文集,收集了他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游记等多种文体作品。

这部作品中融入了沈从文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

从整体上讲,这部作品与沈从文的其他作品一样精彩,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部杰出代表。

五、小说集《山楂树之恋》《山楂树之恋》是沈从文创作的又一代表作品,描写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以及女性在那个封闭的环境中所反叛、所革命的故事。

小说以其崭新的写作方式,新颖的主题和时代感吸引着大量读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经典的小说之一。

总之,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丰富多彩,作风大胆、开拓,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出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擅长中国画、版画。

历任湖南省凤凰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凤凰县书画院院长,二级画家。

版画《狂舞》,《沈从文像》参与全国第八届版画展,《赛》被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母亲呵母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边区牛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呵也》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百花展铜奖。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

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

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旳“湘西世界”,完毕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旳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旳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旳过程中所显露出旳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旳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旳体现范畴。

沈从文毕生创作旳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旳一种。

初期旳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旳描写较浅,文学旳纯净度也差些。

30年代后,他旳创作明显成熟,重要成集旳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毕了他旳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旳美丽,以及与它旳对照物都市生命形式批判性构造旳合成,提出了他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旳,本于自然,回归自然旳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旳健康、完善旳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旳人生形式”,正是他旳所有创作要负载旳内容。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散文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散文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散文集沈从文,字从简,号梅子涵,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文学巨匠。

他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祖籍江苏泰兴,故整个人品相与着江南文化之雅致。

沈从文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以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散文集。

沈从文的散文作品多以历史和现实为题材,既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又有真切的生活感悟。

他的作品文笔优美动人,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他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他的《边城》中写到的那片烟雨笼罩的南方小镇,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沈从文的散文集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如自然、乡村、人生、时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湘行散记》。

这本散文集描绘了他在湖南的旅行经历,通过细腻而凝重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湘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传递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他以自然景观为线索,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中折射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除了《湘行散记》,沈从文的另一部经典之作是《文心雕龙》。

这本散文集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对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他在书中对散文与诗歌、小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能写乡村的就是文学家”的观点,强调了文学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这本作品不仅对当代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文艺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可见,沈从文的散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通过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思熟虑的思想,创作出了一系列珍贵的作品,给我们的文学世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散文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传递了对人生、时间和乡土的思考,对读者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研究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沈从文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和乡土,也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深邃的思考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沈从文的散文集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繁忙生活中回归内心、净化情感的良药,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宝库。

沈从文长河简介

沈从文长河简介

沈从文长河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字崇文,号少荃(又号素书)、老渔,湖南凤凰人。

曾留学日本和美国。

1924年回国后开始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边城》《长河》,长篇小说《湘西》,散文集《湘行
散记》等。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是
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写于1938年。

这部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湘鄂西边界的茶峒小镇为背景,通过对一名普通船夫与
一个少女之间故事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
纯净。

小说以白描手法展示了湘西世界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情风俗
的优美,其意境悠远恬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之感。

小说中人物
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是湘西世界美好人性与自然美
的艺术再现。

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用散文化形式叙事和描写自然风景与人情风俗相结合,使作品呈
现出清新优美而又深邃含蓄之美。

—— 1 —1 —。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文学成就介绍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文学成就介绍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文学成就介绍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文学成就介绍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沈从文出生于1902年,是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国家。

沈从文是多民族的混血儿,不过他本人更加的喜欢苗族,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有有关苗族风土人情的描述。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一生创造了很多作品,其中以《边城》最为著名。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巅峰,在二十世纪的时候,《边城》这部作品在中文小说的文学榜上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则是鲁迅先生的《呐喊》。

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这部作品的成就有多么高。

《边城》这部作品还曾被拍成了电影,讲述的是湘西的风土人情,用女主翠翠的爱情故事,来展现人性的真善美。

这部电影播放的时候,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直至今日依旧是一部经典佳作。

当然沈从文的文学成就除了《边城》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沈从文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来的。

1928年,沈从文去了上海,在这里他和好友一起筹办了《红黑》杂志以及出版社,这是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开端;1930年,沈从文开始在青岛大学担任文学院的讲师,和杨振声一起编纂了《大公报·文艺副刊》。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非常多,在抗战之前,他就有二十多部作品集出版,其中包括《石子船》《月下小景》等作品。

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只是很难有一部作品像《边城》那般引起巨大的轰动了。

沈从文的人物故事沈从文民国时期作家,他的作品很受人们喜爱,这源于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个故事,沈从文的故事是什么呢?沈从文幼年的时候很是顽皮,贪玩本来就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沈从文又怎么会例外呢?沈从文从小爱看木偶戏,经常因为看戏耽误学习。

有一次村里来了演出木偶戏的,是他最喜爱的孙悟空过火焰山,这部戏让他看的竟然忘了去上学,一直到天黑木偶戏散了,他才不得不回家,别的同学早已从学校回家了。

跛者不忘履——沈从文建国后的文学写作生涯(下)(一)

跛者不忘履——沈从文建国后的文学写作生涯(下)(一)

跛者不忘履——沈从文建国后的文学写作生涯(下)(一)1957年,借给中国作家协会填写创作计划的机会,再度把这部小说的创作提了出来。

为此,中国作家协会给他提供了一切便利,并为他请了一年的创作假。

1960年夏秋之际,为进一步搜集张鼎和的材料,沈从文两度到宣化,吴昭毅和女儿张小璋都在那里,沈从文此行收获很大。

至此,沈从文为创作这部小说已经陆续积累十万字的材料,创作时机基本成熟了。

此外,他还陆续给张鼎和过去的战友写信,向他们了解情况,1960年10月10日,写信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劲夫先生:我是张鼎和(即张璋,安徽合肥人,西安事变前数月因返乡在安庆被刘镇华害死。

)的亲戚,今年组织上让我拟就鼎和一生参加革命工作写一传记式小说,从鼎和爱人吴昭毅同志方面已搜集了部分材料,主要是在合肥家乡时种种活动,及家庭背景。

至于在日本、平津、上海情形,知道的还不甚明确。

闻鼎和公子张以瑞说,有些事情或可从先生方面明白一些问题。

不知先生是否还想得起和鼎和工作时种种,可不可以让我有机会来看看你(或我个人来或和吴昭毅同志同来),听听你的指教?你如工作忙,没有时间见客,或为便中写点材料,也十分感谢。

我近在历史博物馆工作,住在东堂子胡同廿一号,电话:57516。

吴昭毅同志本住在宣化龙烟公司她的大女儿张小璋处(小璋在龙烟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作),现正来北京暂住我家里。

极希望你能在百忙中给我一个回信。

此致敬礼!沈从文十月十日对张鼎和的材料,沈从文已经烂熟于心,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动笔写作了。

这次生病住院为他提供了完整的阅读、思考时间,多年来,难得能有这么好的机会静下心来构思、写作。

在生病住院期间,沈从文给汪曾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详细披露了小说的写作构想:休假一年,打算写本故事,是三姐家堂兄闹革命,由五四后天津被捉,到黄埔清党逃出,到日本又被捉,到北京被捉,回到安徽又被捉,……终于还是在“蒋光头”西安被困三个月以前,在安徽牺牲了。

死去后第二代经过种种事故,到昆明我们又碰了头。

《赤魇》集——沈从文最后的湘西故事

《赤魇》集——沈从文最后的湘西故事
以前 的湘西 故事 有什 么 区别 , 仅 是沈 从 文 后 来 仅
承认 的纪 实性 小 说 吗? 《 魇 》 也 是 沈 从 文 创 赤 集 作 生涯 的绝 唱 , 14 “ 9 7年 底 发 表 的小 说 《 奇 不 传 奇》 是沈 从 文 为湘 西 乡 土谱 写 的最 后 一 曲挽 歌 ,
小说 中的最 后一 篇《 之再 现 》 叙述 的是 苗 民祭 神 ,

5 ,
≤ 0


部湘 西题 材小 说 。抗 战 流 亡 西南 后 , 沈从 文 转
神 的经 过 , 意在写 出神 性 于 湘西 尚存 。[] 时他 2同 又写 了如《 新文 学有 贡献 的 湖南人 》 湘 人对 新 对 《 文学运 动 的贡献 》 一个 传奇 的故事 》 《 等文 来重 新 审视 战后 的湘西 。笔者 认 为 这 是 一个 信 号 , 从 沈
养 分 的独特 文体 , 自然就 难免 要随 之枯 萎 。 [] ” 4 这
两 种评论 的意见是 一 致 的 , 为 沈从 文 的湘 西世 认
界 已无 法挽 回。但 是 , 是 否 意 味着 具 有 独 特 文 这
收 稿 日期 :0 1— 5—1 21 0 2
作 者 简 介 : 君毅 ( 95一) 女 , 建 福 州 人 , 国社 会 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要从 事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研 究 。 许 18 , 福 中 主
许 君 毅
( 国 社会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 京 12 8 ) 中 北 04 8

婪许
摘 要:赤魇》 《 集包 括 《 魇 》 雪 晴》 巧 秀 与冬 生 》 传 奇 不 奇 》 篇 小 说 , 续 写 于 14 赤 《 《 《 四 陆 95至 14 9 7年 间 。 作 为 最 后 的 湘 西 故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参考资料一: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透过描述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透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不仅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先生一生中,着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

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参考资料二: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生平简介

《沈从文》生平简介

《沈从文》生平简介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湖南凤凰人,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

1923年到北京。

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7年到上海,曾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了新月社。

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

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

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集子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

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

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

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思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沈从文 作品

沈从文 作品

沈从文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是中国现代作家,被誉为“魅力无边的文学巨星”。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沈从文的代表作品:
1. 《边城》:这是沈从文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广西边境的小镇上发生的爱情悲剧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冷漠。

2. 《红楼梦谈》:这是沈从文的长篇小说,是对曹雪芹的《红楼梦》的评论与续写。

小说以讲述贾府破败后的种种变迁为主线,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衰落和文化的挣扎。

3. 《湘行散记》:这是沈从文的散文集,记录了他在湖南的旅行经历和见闻。

散文中融入了对自然、乡土、民俗的观察,同时又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4. 《暗香》:这是沈从文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为背景,描绘了残酷的家族关系、女性命运和社
会阶级固化等问题。

5. 《边城汉子》:这是沈从文的故事集,包含了不少经典短篇小说,如《桃花源记》、《又见桃花》等。

通过描述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乡土的思考。

这些作品代表了沈从文丰富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追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沈从文《传奇不奇》是他最后发表的小说,

沈从文《传奇不奇》是他最后发表的小说,

沈从文《传奇不奇》是他最后发表的小说,因战事逼近,十一月八日,沈从文所编的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停刊;十日,他和周定一合编的《平明日报·星期艺文》停刊。

十日这天,他拿出自己的一本旧书,一九二八年新月书店出版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做校改,在书页上写下一句“痛苦中校本书三章”。

十二月六日,继续校改,写下:“越看越难受,这有些什么用?”“一面是千万人在为争取一点原则而死亡,一面是万万人为这个变而彷徨忧惧,这些文章存在有什么意义?”十一月十九日,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十二月十六日两人离开北平飞往上海,后同去美国。

沈从文的旧识、时任南京政府青年部次长的陈雪屏十二月来到解放军包围的北平,抢运学者教授,通知沈从文全家南飞。

沈从文选择留下。

他给大哥沈云麓的信中说:“北平冬晴,天日犹明明朗朗,惟十天半月可能即有地覆天翻大战发生!”“北平可能不至于毁去,惟必然有不少熟人因之要在混乱胡涂中毁去。

大家都心情沉郁,为三十年所仅见。

……二百万人都不声不响的等待要来的事件。

真是历史最离奇而深刻的一章。

”沈从文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北大座谈会所讨论的“红绿灯”问题,是一个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讨论的问题,因为即将来临的新时代所要求的文学,不是像他习惯的那样从“思”字出发,而是必须用“信”字起步,也就是说,必须把政治和政治的要求作为一个无可怀疑的前提接受下来,再来进行写作。

看清楚了这一点,他也就对自己的文学命运有了明确的预感。

因为所编副刊停刊,他寄还来稿,在给一个青年作者的信中,说“中国行将进入一新时代,……传统写作方式态度,恐都得决心放弃,从新起始来学习从事。

人近中年,观念凝固,用笔习惯已不容易扭转,加之误解重重,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搁笔。

这是我们年龄的人必然结果”。

不久在另一封信中,他又重复这一想法:“人近中年,情绪凝固,又或因性情内向,缺少社交适应能力,用笔方式,二十年三十年统统由一个‘思’字出发,此时却必需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

沈从文的文学传奇阅读答案

沈从文的文学传奇阅读答案

沈从文的文学传奇阅读答案沈从文的文学传奇阅读答案沈从文的文学传奇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辞世,他并没有写完他传奇人生的最后一笔。

沈从文成长为著名作家之路具有传奇的色彩。

从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那个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到北方文学的重镇和京派作家的领袖,从小学毕业生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投考者到北京大学教授,在童话中最常见而在现实中很少发生的丑小鸭变成天鹅和灰姑娘嫁给王子的故事,这种奇迹终于在沈从文这里闪现了。

1924年,沈从文开始以“休芸芸”等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报刊发表作品,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职业作家”。

1928年,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沈从文也从北京到了上海,以几乎每月一本书的生产速度为当时新兴的小书店供稿,成为著名的“多产作家”。

由于胡适等人的引荐,他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

1933年,他重返北平,从学衡派吴宓手中接收了《大公报·文学副刊》。

《大公报·文艺副刊》体现了沈从文以及“京派”的文学主张,对于北方的文艺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并且由对上海的作家发难,挑起了“京派”与“海派”的论战。

正如沈从文在《从现实学习》中自述的那样,他的成功“是适之先生尝试的第二集,因为不特影响到我此后的工作,更重要的还是影响我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这个态度推广到国内相熟或陌生师生同道方面去时,慢慢所引起的作用。

这个作用便是‘自由主义’在文学运动中的健康发展,及其成就。

”沿着“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以及自由主义文人集团的发展脉络,沈从文最终归纳为共同的流向。

沈从文是一部传奇,同时,他的创作也是不同于现代主流小说的传奇。

与现实主义对于文学的“认识”作用的强调相反,他不是要使我们去接近现实,去“认识”现实;而是要给我们一些色彩,一些音乐,一些故事,一些使我们脱离现实苦难的美丽梦境。

193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使沈从文达到了他创作的高峰。

“传奇”不奇——沈从文小说《医生》的叙事与修辞

“传奇”不奇——沈从文小说《医生》的叙事与修辞

The Decline of Legend --Narrative and Rhetoric of Shen Congwen's Short Story Yi Sheng 作者: 刘潇雨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85-8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沈从文 《医生》 小说修辞学 叙事
摘要:本文试图细读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医生》,并以《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作为对读与参照,讨论在对同一本事的不同改写中,沈从文如何以叙事作为修辞,以精心设计的叙事者、叙事速度,以及“说故事”情境的营造讲述出面貌截然不同的故事,而最终小说内外之间的张力使得作者将“恋尸”叙事又复拆解,“‘传奇’不奇”折射出文学场域对作家创作生态的影响。

沈从文创作年表

沈从文创作年表

《沈从文全集》总目第1卷小说本卷收《鸭子》、《蜜柑》、《入伍后》、《公寓中》。

《鸭子》1926年11月由北新书局初版,为无须社丛书之一。

原目:戏剧,《盲人》、《野店》、《赌徒》、《卖糖复卖蔗》、《霄神》、《羊羔》、《鸭子》、《蟋蟀》、《三兽窣堵波》(附文《关于〈三兽窣堵波〉》);小说,《雨》、《往事》、《玫瑰与九妹》、《夜渔》、《代狗》、《腊八粥》、《船上》、《占领》、《槐化镇》;散文,《月下》、《小草与浮萍》、《到北海去》、《遥夜(一及二)》、《水车》、《一天》、《生之记录》;诗,《残冬》、《春月》、《薄暮》、《萤火》、《我喜欢你》。

《蜜柑》1927年9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初版。

1928年5月再版。

现采用再版本。

原目:《序》、《初八那日》、《晨》、《早餐》、《蜜柑》、《乾生的爱》、《看爱人去》、《草绳》、《猎野猪的故事》。

原书中序无标题。

《入伍后》1928年2月由北新书局初版。

原目:《入伍后》、《我的小学教育》、《岚生同岚生太太》、《松子君》、《屠桌边》、《炉边》、《记陆弢》、《传事兵》、《过年》(戏剧)、《蒙恩的孩子》(戏剧)。

《公寓中》新编集。

集名为编者所拟。

编入1925年至1926年间发表的小说9篇:《公寓中》、《绝食以后》、《莲蓬》、《第二个狒狒》、《用A字记录下来的事》、《白丁》、《棉鞋》、《重君》、《一个晚会》。

戏剧一出:《母亲》。

第2卷小说本卷收《老实人》、《好管闲事的人》、《篁君日记》、《梓里集》。

《老实人》1928年7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初版。

1932年11月由新中国书局再次出版时,书名改为《一个妇人的日记》。

现用初版本。

原目:《自序》、《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

《好管闲事的人》1928年7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初版。

原目:《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啰》、《怯汉》、《卒伍》、《爹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传奇不奇》是他最后发表的小说,
因战事逼近,十一月八日,沈从文所编的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停刊;十日,他和周定一合编的《平明日报·星期艺文》停刊。

十日这天,他拿出自己的一本旧书,一九二八年新月书店出版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做校改,在书页上写下一句“痛苦中校本书三章”。

十二月六日,继续校改,写下:“越看越难受,这有些什么用?”“一面是千万人在为争取一点原则而死亡,一面是万万人为这个变而彷徨忧惧,这些文章存在有什么意义?”
十一月十九日,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十二月十六日两人离开北平飞往上海,后同去美国。

沈从文的旧识、时任南京政府青年部次长的陈雪屏十二月来到解放军包围的北平,抢运学者教授,通知沈从文全家南飞。

沈从文选择留下。

他给大哥沈云麓的信中说:“北平冬晴,天日犹明明朗朗,惟十天半月可能即有地覆天翻大战发生!”“北平可能不至于毁去,惟必然有不少熟人因之要在混乱胡涂中毁去。

大家都心情沉郁,为三十年所仅见。

……二百万人都不声不响的等待要来的事件。

真是历史最离奇而深刻的一章。


沈从文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北大座谈会所讨论的“红绿灯”问题,是一个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讨论的问题,因为即将来临的新时代所要求的文学,不是像他习惯的那样从“思”字出发,而是必须用“信”字起步,也就是说,必须把政治和政治的要求作为一个无可怀疑的前提接受下来,再来进行写作。

看清楚了这一点,他也就对自己的文学命运有了明确的预感。

因为所编副刊停刊,他寄还来稿,在给一个青年作者的信中,说“中国行将进入一新时代,……传统写作方式态度,恐都得决心放弃,从新起始来学习从事。

人近中年,观念凝固,用笔习惯已不容易扭转,加之误解重重,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搁笔。

这是我们年龄的人必然结果”。

不久在另一封信中,他又重复这一想法:“人近中年,情绪凝固,又或因性情内向,缺少社交适应能力,用笔方式,二十年三十年统统由一个‘思’字出发,此时却必需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

这是我们一代若干人必然结果。

”至少在表述的文字上,沈从文是相当克制和平静的。

他看到了即将来临的悲剧命运,但这样的命运,他那时觉得,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年龄的人”、“我们一代若干人”的。

“在这个社会由分解圮坍到秩序重得过程中,中年一代既由于种种问题难适应,可能会要牺牲大半,也不妨事。

因为这些人大多已年在四十到六十之间,四十年内忧外患,各有一分,一颗心都磨炼得沉沉的。

……不幸的是社会发展取突变方式,这些人配合现实不来,许多努力得来的成就,在时代一切价值重估情况中,自不免都若毫无意义可言。

这其中自然有的是悲剧,年青人能理解这悲剧所自来,不为一时不公平论断所蔽,就很够了。


一九四八年的最后一天,他在《传奇不奇》文稿后题识:“卅七年末一日重看,这故事想已无希望完成。

”《传奇不奇》是他最后发表的小说,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刊于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是《赤魇》、《雪晴》、《巧秀与冬生》的接续,这一个系列本来计划中还有续篇。

这一天,他给同事周定一写
了个条幅,临史孝山《出师颂》,落款处写“三十七年除日封笔试纸”。

“封笔”,也就是对文学的决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