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1. 设计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物理性污染物质不断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开展针对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工作。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物理性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减少物理性污染做出贡献。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1.理解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物理性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物理性污染控制的常见设备和工艺;4.进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5.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物理性污染概述1.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2.物理性污染的分类和来源;3.物理性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3.2 物理性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物理性污染控制基本原理: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2.物理性污染控制的方法:分离、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等。

3.3 物理性污染控制的常见设备和工艺1.气体净化设备:湿式洗涤器、干式过滤器、吸附剂、静电除尘器等;2.液体净化设备:沉淀池、过滤器、吸附剂、膜分离等。

3.4 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1.物理性污染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措施;2.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

4. 实验设备和材料本课程设计需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如下:1.实验室卓越工作台;2.实验室平衡;3.实验室玻璃器皿;4.实验室实验室静电除尘器;5.空气净化器;6.净水器;7.其他辅助实验设备和材料。

5. 实验步骤与方法本课程设计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如下:5.1 实验1:水质处理实验1.针对不同水质,分别进行沉淀池、过滤池、生化池等方式的处理;2.比较不同水质处理方法的效果和工艺流程。

5.2 实验2:空气净化实验1.利用静电除尘器和湿式洗涤器对有害气体进行脱除;2.比较不同物理性污染净化设备的效果和适用场景。

6. 实验结果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究物理性污染控制的方法和工艺流程的优劣,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大纲

《污染物控制工程I---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3207课程名称:污染物控制工程I---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总学分:2 总学负荷:56自主学习:28课内总学时数:28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0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大学英语I、II》、《大学物理》、《环境化学基础I、II、III、IV》、《工程基础I、II、III、IV、V、VI》、《环境生物基础I、II、III》、《环境分析与评价I》、后续课:《污染物控制工程II》、《环境分析与评价II》、《污染物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等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污染物控制工程I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而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是污染物控制工程I中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物理性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环境工程中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工作能力。

2.教学目标及意义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控制原理与技术,掌握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等物理因素的基础知识、污染特性、评价方法及标准;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城市噪声与振动、城市噪声评价的方法及其他物理污染的问题能力。

以适应今后从事噪声、振动及其他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工作,或为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研究打下基础,并达到专业培养规定的业务要求。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了解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掌握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并了解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

(2)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掌握噪声污染的社会性、特殊性和危害性;掌握声波的产生,传播,声波的量度,噪声的评价基本知识;掌握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控制噪声的基本原理,典型设计计算方法,降噪、隔振方案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技术条件;通过现场实验使学生基本了解声学现象、噪声测量仪器、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

(3)振动污染及其控制:了解振动与振动污染概念,理解振动的基本物理量、振动的性质、简谐振动系统、波动的产生与传播,掌握环境振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掌握振动控制技术、减振材料与装置及其应用。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前言《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实习是大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必要的认知。

噪声控制器件的大合集与应用,通过现场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对噪声设备的研制方法、试验过程、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噪声设备各种标准及运行原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

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0第二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1)一、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 (1)二、噪声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1)三、常用噪声控制措施与应用范围 (2)四、设计计算 (2)五、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5)六、吸声材料的布置 (8)八、结论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附图 (11)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空压机房降噪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训练;2、熟悉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3、初步掌握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方法;4、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三、设计资料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位于地面中央,距噪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各频带声压级该空压机房尺寸为:长10m,宽6m,高4m。

房间壁面为混凝土墙面。

试采取有效措施对车间噪声进行设计控制,达到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四、完成成果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 081001)一、学制与学位1、学制学制四年2、学位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学业后, 毕业时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 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 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 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1)德育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奉献精神,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

(2)业务培养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各种基础化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及工程制图、工程设计、环境监测和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及给排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基础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等基础知识, 掌握水、气、固废等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 具备解决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包括污染控制工程的科研、设计、规划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②具备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和分析污染物的方法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及规划的初步能力。

③具备环境法规、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④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和信息的处理。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8 -- 2019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级:环工1601学号:201605010109学生姓名:胡言午指导教师:郝润龙设计周数:二周成绩:日期:2019 年 1 月1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1.目的 (3)2.要求 (3)3.任务 (3)二、设计正文 (4)1.设计题目分析 (4)2.消声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隔声罩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隔振设计......................................................................... 1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12)四、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某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某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2012 级课程设计说明书某空压机房降噪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为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房间尺寸10m(长)、7m(宽)、4m(高)内表面为混凝土)地面中央设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位置在地面中央,声源指向性因数Q=2)2m。

现欲采用共振吸声结构进行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得到一定的控制,使其降到90dB(A),因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经计算选择加玻璃棉及空气层的穿孔板,面积为49m2。

关键词:降噪;共振吸声;穿孔板目录1 前言 (1)2 噪声的危害 (2)3 设计依据 (3)4 设计原则 (4)5 设计说明 (5)6 计算步骤 (6)6.1 设计资料 (6)6.2 房间面积计算 (6)6.3 计算临界半径rc (6)6.4 吸声设计数据计算 (6)6.5 吸声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7)6.6 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1 前言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音是帮助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媒介。

因为有了声音,人们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展开一切社会活动。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却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甚至危机人们的健康。

比如震耳欲聋的大型鼓风机噪声,尖叫刺耳的电锯声,以及高压排气放空噪声等,则使人心烦意乱,损害听力,并能诱发出多种疾病。

又比如,尽管是悦耳动听的乐声,但对于要入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比如,在心情舒畅或休息时,人们喜欢收听音乐;而当心绪烦躁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主动去关闭各种音响设备。

因此,从生理学家认为,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统成为噪声。

物理学家认为,噪声是杂乱无章、难听而不协调、人们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的组合。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2016—2017 年度第一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空压机房降噪设计院系:动力工程系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1 周成绩:日期:2017 年12 月30 日目录1绪论1.1噪声简介与来源1.2噪声的危害2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3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3.1设计任务及容3.2设计依据3.3设计原则3.4设计说明4课程设计正文4.1设计资料4.2房间面积计算4.3设计计算步骤4.4吸声材料的选择及计算4.5降噪量验算4.6降噪设备结构图5结论6参考文献7附录1绪论1.1 噪声简介及来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音是帮助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媒介。

因为有了声音,人们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展开一切社会活动。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却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甚至危机人们的健康。

比如震耳欲聋的大型鼓风机噪声,尖叫刺耳的电锯声,以及高压排气放空噪声等,则使人心烦意乱,损害听力,并能诱发出多种疾病。

又比如,尽管是悦耳动听的乐声,但对于要入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 , 比如,在心情舒畅或休息时,人们喜欢收听音乐;而当心绪烦躁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主动去关闭各种音响设备。

因此,从生理学家认为,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统成为噪声。

物理学家认为,噪声是杂乱无章、难听而不协调、人们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的组合。

噪声按照来源可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空气动力性噪声是工业噪声中的一种,当空压机排气放空时气体会受到扰动,气体与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噪声[1] 。

而这个课程设计就是在声的传播途径当中吸声降噪达到对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控制。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离心风机噪声特性分析 (1)2现状分析 (2)3噪声控制方法的确定 (4)4降噪目标的确定 (5)5微穿孔板尺寸设计 (5)6微穿孔板面积确定 (8)7隔振措施 (9)8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10)1离心风机噪声特性分析通风机的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因空气动力所产生的噪声、由于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和两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噪声[1]。

离心风机的空气动力噪声主要由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这两部分组成。

旋转噪声是由于工作轮上均匀分布的叶轮打击周围的空气介质,引起周围气体压力脉动而产生的噪声。

涡流噪声是叶轮高速旋转时因气体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涡流所引起的噪声。

离心风机的机械振动噪声来自于回转体和轴承磨损、破坏及由于叶片钢性不足气流作用叶片等所产生的振动。

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则是叶片旋转引起自身的振动通过管道传递,往往在管道弯曲处发生冲击和涡流,造成加振使噪声增大,特别是当气流压力频率和管道自然振动频率一致时,将引起强烈共振,噪声突然增大,严重时可导致管道破坏。

各噪声的频率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注:单位(Hz)式中:n——转速,r/s;S r——斯特劳哈尔数,0.14~0.2,一般取0.185;W——气体与叶片相对速度,m/s;L——物体正表面宽度在垂直于速度平面上的投影,mm;i——1,2,3,…,谐波序号。

本设计的降噪对象为4-79离心风机。

单台该设备总重9000kg,机组固有频率6Hz,叶片数12,其正常工作时流量62000m3/h,转速为1200r/min。

该离心风机的频谱特性如下图1-1所示。

从图1可知,离心风机的频谱峰值主要集中在125~500Hz之间,在频率250Hz 左右出现峰值,说明该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主要为低频噪声(<400Hz)。

根据表1数据,离心机产生的旋转噪声的理论值为240Hz,接近频谱峰值频率250Hz,说明离心机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旋转噪声。

因此,如何降低离心风机的低频旋转噪声是离心风机降噪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配有风机一台(功率13kW,转速2900r/min,压头302mmH2O,风机流量5712~10652m3/h,风机叶片数为10,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尺寸均为φ190mm,风机外形尺寸为880×380×730mm),经实测,风机近声场噪声频谱如表1所示。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规定,噪声车间观察(值班)室噪声声压级为75dB(A),为了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对风机进行降噪设计。

表1 风机噪声频谱测量结果三、课程设计正文㈠设计题目分析1.1噪声测量和频谱分析A声级能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因此目前世界声学界、医学界公认用A声级作为保护听力和健康以及环境噪声的评价量。

将风机近声场噪声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一定的加权修正并转换成A声级,得到表2风机近声场噪声A声级频谱如下:表2 风机近声场噪声A声级频谱根据A声级计算公式:式中:Lpi ――第i 个倍频程的声压级,dB ;ΔL A i ――相应的A 计权网络的修正值,dB 。

带入相应数值得到L A eq=92.5dB从图中可以看出,风机的频谱峰值大致集中在250 ~8kHz,而在500Hz 出现频谱峰值,其原因是由于风机叶轮在旋转时,周期性的挤压气体导致叶轮周围气体产生压力脉动,这种压力脉动以声波的形式向叶轮辐射,从而产生周期性的进排气噪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A、颗粒物污染物类一、课程设计的题目(见附件一,如:某焦化厂焦炭破碎筛分储运工段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借助除尘系统的工艺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初步掌握除尘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培养使用工程技术资料、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没计方案、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设计原始资料(见附件一)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与要求,研究并分析设计资料。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与确定,绘制净化系统流程图。

(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净化系统设备及管道布置:确定流程中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绘制出系统平面、剖面图。

管道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缩短管线,减少占地空间,节省投资,方便安装、调节和维修。

(5)净化系统管道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计算管道系统的压力损失,及管网损失平衡计算,并绘制管道系统图。

(6)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气体处理量及温度状态、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7)编写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过程进行编写,要求内容完整,叙述简明,层次清楚,计算过程详细、准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设计说明书应包含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等主要部分。

其中,正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设计资料及背景整理;②净化方案的确定;③净化设备的选择及计算;④设备与管道布置简图;⑤系统阻力及管网阻力平衡计算;⑥风机及配用电机的选择与确定;⑦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8)设计绘图,并编制主要设备材料表。

图纸要求:①图纸幅面、图线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面布置均匀,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②除尘系统的平面、剖面布置图.2~3张(A3)。

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

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

物理性污染检测课程设计 (2)

物理性污染检测课程设计 (2)

物理性污染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特征及检测方法,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和特征通过讲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其特征,让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表现。

2. 物理性污染的检测方法通过介绍目前主流的物理性污染检测方法,如激光粒度分析法、图像分析法、滤纸采样法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思路、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对物理性污染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课程实践在课堂上,教师会请同学们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检测样本学生需准备样品;样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1.取自校园内周边的水、土或尘土等样品;2.自己准备样品(如沙子)。

3.2 实验条件与仪器设备学生将学习使用以下工具:1.放大镜2.显微镜3.雾量计4.大喷雾器5.浓缩器3.3 实验操作将以上两种样品通过各种工具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区别和相似点。

4. 实验报告在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需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将讨论结果和学习心得写入其中。

三、课程设计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实验步骤的描述是否准确,流程是否清晰;2.结论描述是否合理、正确;3.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是否描述清楚与详细;4.是否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5.实验报告书写是否规范、易读。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操作是否规范、得当;2.仪器使用及状态是否正确;3.实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4.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是否与理论相符;5.实验结束时仪器是否恢复到原状。

四、总结本课程设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不仅知道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也了解了常见的物理性污染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具体的污染检测方法与问题。

此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也增强了其实践探究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附件 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433915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英文名称: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40 实验(训)学时: 8 学分: 3合用对象: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第一部份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

该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是《大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等。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因此,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的技术任务都要环绕着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的熟悉与适应能力,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未来成功的基本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材。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案例教学,完成指定单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单元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特殊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思路就是按照食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结合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把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系统,能够编写SSOP 文件,制定HACCP 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2502)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环保工程设计、运营与管理等基本技能,适于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素养,培养良好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精通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较好的专业综合素养,拥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2.知识要求具备基本的经济、规划、管理、哲学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学检索、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熟练运用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查阅、沟通和交流;熟悉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能够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前景;基本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

3.能力要求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培养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环境领域中监测、规划、设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从事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教育部门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干课程有:流体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排水管网、水泵及水泵站、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本专业重点建设《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具体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如下:一.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建设规划1.师资队伍建设2.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2-1. 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改革本课程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固体废物污染途径、危害;固体废物的管理内容及国内外现状。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掌握固体废物的收集原则、方法及标记;固体废物运输方式及包装容器的选择;城市所垃圾的收集、运输系统及收集路线的设计。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基本途径;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和处理方法。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则、途径及国内外现状;城市垃圾、工矿业、农业其它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方式。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处置,主要掌握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要求、方法分类及最终处置方法。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重点有3个:1)认识废弃物对象;2)掌握基本的处理处置单元技术原理与方法;3)将对单元技术掌握上升至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思想的认识。

其难点在于:1)固体废物种类繁多,如何使学生能够了解其表征的意义与具体方法;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单元涉及广泛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工艺技术,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对其有必要的掌握;3)怎样才能在掌握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对该领域技术方法的总体认识,具备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空压机房降噪设计院系:动力工程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1周成绩:日期:2017 年12 月30日目录1 绪论1.1 噪声简介与来源1.2 噪声的危害2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3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3.1设计任务及内容3.2设计依据3.3 设计原则3.4设计说明4 课程设计正文4.1 设计资料4.2 房间面积计算4.3 设计计算步骤4.4 吸声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4.5 降噪量验算4.6 降噪设备结构图5 结论6 参考文献7 附录1 绪论1.1 噪声简介及来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音是帮助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媒介。

因为有了声音,人们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展开一切社会活动。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却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甚至危机人们的健康。

比如震耳欲聋的大型鼓风机噪声,尖叫刺耳的电锯声,以及高压排气放空噪声等,则使人心烦意乱,损害听力,并能诱发出多种疾病。

又比如,尽管是悦耳动听的乐声,但对于要入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比如,在心情舒畅或休息时,人们喜欢收听音乐;而当心绪烦躁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主动去关闭各种音响设备。

因此,从生理学家认为,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统成为噪声。

物理学家认为,噪声是杂乱无章、难听而不协调、人们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的组合。

噪声按照来源可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空气动力性噪声是工业噪声中的一种,当空压机排气放空时气体会受到扰动,气体与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噪声[1]。

而这个课程设计就是在声的传播途径当中吸声降噪达到对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控制。

1.2 噪声的危害(1)噪声干扰人们的生活噪声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工作和学习时,精力难以集中;使人的情绪难以不安,禅师问你个不愉快感;影响睡眠质量;妨碍正常语言交流。

研究表明,在A声级40~50dB的噪声刺激下,失眠人的脑电波会出现觉醒反应,即A声级40dB的噪声就可以对正常人的睡眠产生影响,而且强度相同的噪声,性质不同,噪声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2)噪声可诱发疾病①噪声可导致听力损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主要是内耳的接收器官收到损伤而产生的。

过量的噪声刺激可以造成感觉器官和接收器官整个破坏。

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噪声的频率和接触时间有关,噪声强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耳聋的发病率越高。

在等效A声级为80dB以下是,一般不会引起噪声性耳聋;85dB 时,对于具有10年工龄的工人,危险率为3%,听力损失者为6%;而具有15年工龄的人危险率为5%,听力损失者为10%。

②噪声引起人体生理变化噪声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各种症状,严重者可以产生血压升高或降低,改变心率,心脏病加剧。

噪声会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引起胃溃疡。

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产生影响,噪声对儿童发育力也有不利影响。

③噪声损害设备和建筑物高强度和特高强度噪声能损害建筑物和发声体本身。

在特高强度的噪声影响下,不仅建筑物受损,发声体本身也可能因声疲劳而损坏,并使一些自动控制和遥控仪表设备失效。

此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2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物理性污染控制》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总结学生学习成果、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术训练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3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3.1.1设计任务及内容某工厂空压机房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刷漆混凝土墙,粗糙混凝土屋顶,水磨石地面,大块玻璃窗,空压机房尺寸为15m(长)×9m(宽)×5m(高),窗的总面积为80平方米,现有一台空压机安装在房间地面中心,距噪声源2m,测得空压机各噪声带声压级如表1所示。

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房间内噪声符合NR75评价曲线,设计降噪方案(包括吸声材料的名称,规格,使用面积以及结构图)。

表1 各频带声压级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倍频带中心频率(Hz)声压级(dB)100 94 87 85 82 80 76 68 3.1.2 空压机房噪声倍频程频谱图如下由频谱图即可知该空压机房实测声压级均大于NR-75曲线声压级,且随着频率的增加空压机声压级逐渐降低,因为低中频声压级大于高频声压级,则对低中频声压级进行降噪处理。

3.2 设计依据一般来讲,吸声只能降低室内反射声,而对于从声源出发的直达声则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在降噪过程中应先考虑对声源进行隔离、对空气洞里性噪声进行消声处理,再辅助以吸声处理。

只有当噪声源不宜采用隔声、消声措施,而房间内混响严重时,才能把吸声作为唯一的降噪手段,才能取得好的降噪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面积较小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内,可以对天花板、墙面进行吸声处理;面积较大的车间,可以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等吸声处理方法;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可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必要时还应设置隔声屏障。

对于噪声源多而分散的大房间,由于室内各处直达声的影响都很大,即使进行吸声处理,降噪效果也不会明显,这种情况下不宜单独进行吸声处理。

吸声降噪的效果一般为3~6dB(A),较好的为7~10dB(A),一般不会超过15dB(A),而且也不随吸声处理的面积成正比增加。

吸声降噪只能对混响声起到显著效果,室内的声源情况对吸声降噪效果影响较大,故应了解房间的几何特性及吸声处理前的声学特性。

吸声技术包括:利用多孔吸声材料进行吸声和利用共振吸声结构两大类。

由于吸声材料的孔隙尺寸与高频声波的波长相近,所以多孔吸声材料一般对高频声吸声效果好,对低频声吸声效果差。

共振吸声结构是由多孔吸声材料与穿孔板组成的吸声结构,利用共振吸声原理研制的各种吸声结构可改善低频吸声性能,常用的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工振吸声结构等。

通过空压机房内距离噪声源2m所测得的声压级可知中低频噪声所占比重较大。

3.3 设计原则(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2)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做吸声处理。

(3)在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的产所,采取吸声处理,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4)通常吸声处理只能取得3~10dB的降噪效果。

(5)若噪声高频成分很强,可选用多孔吸声材料;若中、低频成分很强,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吸声结构:若噪声中各个频率成分都很强,可选用复合穿孔板或微孔板吸声结构。

通常要把几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吸声效果。

(6)选择吸声材料或结构,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腐蚀、防尘等工艺要求。

(7)选择吸声处理方式,必须兼顾通风、采光、照明及装修、施工、安装的方便因素,还要考虑省工、省料等经济因素。

3.4 设计说明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作吸声处理[6]。

所以次任务我们选择吸声降噪的方法解决。

通过空压机房内距离噪声源2m所测得的声压级可知中低频噪声所占比重较大,且空压机台数只有1台,不宜建立隔声间。

因此,此次空压机房降噪设计选用共振吸声结构,依据NR75评价曲线进行吸声降噪。

4 课程设计正文4.1设计资料根据不同材料的吸声系数查表得该空压机房的吸声系数如表24.2房间面积计算由已知的房间尺寸可计算得,S天=S地=135m2, S墙=160m2 , S窗=80m2, S总=510m24.3 设计计算步骤①由已知得房间不同频率下测量的声压级Lp。

②由《物理性污染控制》P39上的NR 曲线可得对应的NR 数,从而可得房间允许的声压级值。

③由①-②可得不同频率下的ΔLp 。

④由∑∑=ii i S S αα,A=Si*αi 代入公式可得处理后不同频率下的吸声量A1。

⑤所需吸声量A2=A1×10^0.1ΔLp 。

以上计算得到的数据如下(表3)所示:4.4吸声材料的选择及计算4.4.1 选择材料由已知的表1可知该房间的低中频的声压级很大,所以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作为吸声材料。

选择双层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空气层结构为吸声材料(孔径=0.8,孔距=0.8,穿孔率为2%+1%,空腔距离8+12),由“吸声系数表”查得各频率下材料的吸声系数。

如下表(表4):表4 微穿孔板结构吸声系数4.4.2 计算吸声材料吸声量设:需安装材料面积为所有墙的面积与屋顶面积之和,即S材=295m2,则安装材料后房间的总吸声量为A3:①当f=125HZ时,A3=295×0.41+135×0.01+80×0.18=120.95 +15.75= 136.70(m2)②当f=250Hz时,A3=295×0.91+135×0.01+80×0.06=268.45+6.15=274.60 (m2)③当f=500Hz时,A3=295×0.61+135×0.01+80×0.04=179.95+4.55= 184.50(m2)④当f=1000Hz时,A3=295×0.61+135×0.01+80×0.03=179.95+3.75= 183.70 (m2)⑤当f=2000Hz时,A3=295×0.31+135×0.02+80×0.02=91.45+4.3= 95.75 (m2)⑥当f=4000Hz时,A3=295×0.3+135×0.02+80×0.02=88.5+4.3= 92.80 (m2)4.4.3 安装上吸声材料后,还需要的吸声量ΔA=A2-A3①当f=125HZ时,ΔA= 380.177-136.70=243.477(m2)②当f=250Hz时,ΔA=246.367-274.60=0(m2)③当f=500Hz时,ΔA=290.528-184.50=106.028 (m2)④当f=1000Hz时,ΔA=271.142-183.70=87.442 (m2)⑤当f=2000Hz 时,ΔA=389.847-95.75 =294.097(m2)⑥当f=4000Hz 时,ΔA=169.352-92.80=76.652(m2)4.4.4 吸声材料的降噪量装上材料后,减噪量p L ∆=10㏒A3/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