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15篇(附翻译)
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15篇(附送翻译)高中生都在做~
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15篇!(附送翻译)高中生都在做~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进行断句。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不能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7、根据文章结构断句。
文言中有些文段,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写的。
如总分或分总结构,在论述类文章中,运用较多。
可以利用文段中的结构关系断句。
习题操练1.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文言文断句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项训练1、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与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上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3、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口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森所沾卜-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4、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5、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之曰天卜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臣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资当以子孙相累。
6、曹公何装潜曰卿皆日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7、王或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务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8、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社伐树则社移矣•9、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口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而醉。
10、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前朝今虽欣逢圣化犹义形于色。
11、卜望之云都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所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12、时人道阮思旷什气不如右军简秀不如苴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1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患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君家果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PH眠所幸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后安眠人莫敢近者。
15、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门勉强至于沈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己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
文言断句翻译练习
Hale Waihona Puke 案 4、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 自叹贫困,言讫思睡,主方炊黄粱。翁探 囊中一枕以授生,曰:“枕此即荣遇如 意。”生枕之,梦自枕窍入,至一国,功 名得意,身历富贵五十年,老病而卒。欠 伸而寤,顾吕翁在傍,主人炊黄粱犹未熟。 生谢曰:“先生以此窒吾之欲。” 先生用这个枕头堵住了我心中的私欲。
3、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 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 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 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蝉虫、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都专力想要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潜伏在它身后的 祸患。
断句并翻译划线语句
断句并翻译划线语句
2、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
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 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 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 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 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答案
2、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 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 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 已如成人。
答案
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 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 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 “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 说 符篇》 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 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文言文断句加翻译
昔者楚庄王宴群臣于云梦,酒酣乐作,命优人歌舞。
优人乃为《渔父》之歌,歌曰:“江水洋洋,渔父江边。
舟摇摇,网撒撒。
鱼跃水面,网罟相连。
渔父何欢,江水何鲜?所乐非鱼,所欢非船。
所欢者何?持节之尊。
所乐者何?临风而歌。
”
断句:
昔者楚庄王宴群臣于云梦,/ 酒酣乐作,/ 命优人歌舞。
/ 优人乃为《渔父》之歌,/ 歌曰:“江水洋洋,/ 渔父江边。
/ 舟摇摇,/ 网撒撒。
/ 鱼跃水面,/ 网罟相连。
/ 渔父何欢,/ 江水何鲜?/ 所乐非鱼,/ 所欢非船。
/ 所欢者何?/ 持节之尊。
/ 所乐者何?/ 临风而歌。
”
翻译:
昔日,楚庄王在云梦之地宴请群臣。
酒喝得正酣,音乐声起,便命令优伶们歌舞。
优伶们便唱起了《渔父》之歌,歌中唱道:“江水浩荡,渔父站在江边。
小船轻轻摇晃,渔网缓缓撒开。
鱼儿跃出水面,渔网与鱼儿相连。
渔父为何如此欢乐,江水又为何如此清澈鲜美?我所乐的并非鱼儿,我所欢的并非船只。
我所欢的是什么?是手握节杖的尊贵。
我所乐的是什么?是在风中高歌。
”
这段文言文描绘了楚庄王在云梦之地宴请群臣的情景,以及优伶们所唱的《渔父》之歌。
歌词中通过对比渔父的生活与楚庄王的尊贵地位,表达了对于不同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一、单句断句练习题1.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答案及翻译1.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翻译: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 I raise my wine and ask the blue sky.2.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I wish we could be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sharing the beauty of the moon even if we are a thousand miles apart.3. 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In spring, one sleeps unaware of dawn, hearing the cries of birds everywhere.4. 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Alone in a foreign land as a guest, I miss my family even more during festivals.5.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Fallen petals are not heartless things, they turn into spring mud to protect the flowers even more.三、练习题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断句练习,我们不仅锻炼了对古文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对英语翻译的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文断句练习答案和译文
文言文断句练习答案:1、原文: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
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缪称训》)译文:仁是百姓所仰慕的,义是民众所推崇的;做百姓所仰慕的事,行民众所推崇的事,这正是严父用来教育子女、忠臣用来事奉君王的内容。
2、原文:“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赵高想要谋反,恐怕群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验,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把鹿说成是马。
‛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3、原文: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或曰:…为其布与?赤子而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译文: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
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
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
’4、原文: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5、原文: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文言语段断句及答案
断句导学案1、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
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
满之为害如是夫!”翻译:异史氏说:自满会招致损伤,谦虚可以受到益处,这是世间的规律。
小有名声,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失败到极限是不会停止(悔改)的。
自满的害处就像这样!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翻译: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
这五个方面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翻译:年老没有妻子的的男人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孤女)。
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而无依靠的人。
(其中告为通假字,通“靠”)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翻译: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
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
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为了以后可以再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5、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翻译:那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光武帝便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群臣,悄悄地揣摩公主的想法。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阅读下面几个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
(一)教子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之:②适:③特:2.翻译句子顾反,为女杀彘。
答:3.给“曾子曰”一段话断句(用/表示),并翻译。
断句: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二)臧孙行猛政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1.断句并翻译。
断句: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2.翻译: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三)知人善任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
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①文:②获:③鲜:2.翻译句子: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3.断句并翻译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翻译: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四)宫之奇知虞将亡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题练习答案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题练习答案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物可辨翻译枣和棘很相似。
枣一般独自生长树高且横枝较少而棘则丛生相互交织成林这是他们的区别。
再从字面上来看他们都是从朿字而来本意是芒刺。
朿独生则为枣朿相邻横生则为棘不认识这两物的看字就可看出。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
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的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书经说命篇说“教是学的一半。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翻译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
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
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翻译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文言文翻译断句训练题目
一、原文: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请问我如何为君,能使吾国之民皆向善也?”孔子对曰:“君为政,其犹播乎地与?民有善,则赏之;有过,则匡之。
故为君者,其敬民也,如长风之敬草也。
”二、断句: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问我如何为君/能使吾国之民皆向善也/孔子对曰/君为政/其犹播乎地与/民有善/则赏之/有过/则匡之/故为君者/其敬民也/如长风之敬草也三、翻译:昔日,齐景公向孔子请教说:“我听说君子的品德如同风,小人的品德如同草。
草上之风必定使草倾倒。
请问,我作为国君,如何才能使我国的人民都向善呢?”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家,就像在地里播种一样。
人民有好的行为,就奖励他们;有错误,就纠正他们。
所以作为国君,对待人民要如同长风对待草一样,要尊重他们。
”四、练习:1. 断句并翻译以下文言文句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翻译以下文言文段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国之宝也。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故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五、答案:1. 断句及翻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断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要改正。
”2. 翻译:孟子见梁惠王,王曰:“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建议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仁义不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对我国家有利,大夫问如何对我家族有利,士人和普通百姓问如何对自己有利。
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文言文断句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断句训练(附答案)1、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答案】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译文】宣和末年,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qí州。
2、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yì/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xīn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译文】遇上周朝的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边界,常见到军队,来护儿常慨然有建立功名志向。
到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平定陈国之战,来护儿立有战功。
3、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译文】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
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4、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答案】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译文】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
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文言文断句翻译
昔余游庐山,览其胜景,心旷神怡,遂作此谣。
山川壮丽,云雾缭绕,飞泉喷薄,奇石嶙峋。
登高望远,天地豁然开朗,恍若置身仙境。
“巍巍庐山,屹立东方。
百川之源,万壑之长。
”此句断句如下:巍巍庐山 / 屹立东方 / 百川之源 / 万壑之长。
翻译:巍峨的庐山,屹立在东方。
百川的源头,万壑的尽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句断句如下:山回路转 / 不见君 / 雪上空留 / 马行处。
翻译:山势回环曲折,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你骑马走过的痕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句断句如下:飞流直下 / 三千尺 / 疑是 / 银河落九天。
翻译: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高达三千尺,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此句断句如下:日照香炉 / 生紫烟 / 遥看 / 瀑布挂前川。
翻译: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仿佛悬挂在前面的山川之上。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此句断句如下:黄云万里 / 动风色 / 白波九道 / 流雪山。
翻译:万里黄云翻滚,风起云涌;九道白波流淌,雪山在波涛中起伏。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此句断句如下:蜀江水碧 / 蜀山青 / 圣主朝朝暮暮 / 情。
翻译:蜀江的水碧绿,蜀山的颜色青翠;圣明的君主,从早到晚都怀着这样的情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句断句如下: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翻译:走到水的尽头,就坐下观看云彩升起的时候。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句断句如下:偶然值林叟 / 谈笑无还期。
翻译:偶然遇到林中的老人,谈笑风生,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庐山谣》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需要仔细分析文意,把握诗句的结构和韵律,才能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
文言文断句练习加翻译
昔者孔子游于匡,有乱政者欲害之。
孔子弟子子路请行,孔子曰:“不可。
夫乱政者,非吾所能抗也。
吾闻之,德不孤,必有邻。
吾德若不孤,必有人助我。
”于是,孔子止。
既止,匡人围之数重,绝其粮食。
孔子弟子有饥者,孔子曰:“勿忧,吾当为尔谋之。
”遂使子贡往说匡人,曰:“吾师孔子,仁人也,知人也。
匡人欲害之,吾师必无害人之意。
吾闻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吾师之德,必不害匡人。
”匡人闻之,解围而退。
孔子在匡,匡人以其礼待之。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人之事,斯为察。
”于是,孔子居匡三年。
孔子居匡,匡人以其礼待之。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人之事,斯为察。
”于是,孔子居匡三年。
孔子既去匡,反鲁。
鲁人皆喜,曰:“吾师得还,吾国之福也。
”孔子曰:“吾闻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有君子,如彼武夫何?”于是,孔子退而修《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
【翻译】从前,孔子在匡地游历,有一位乱政的人想要加害于他。
孔子的弟子子路请求去对抗,孔子说:“不行。
那些乱政的人,不是我所能抵抗的。
我听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邻近的人帮助他。
我的德行如果不会孤单,一定有人帮助我。
”于是,孔子停下脚步。
停下之后,匡地的人将他围困了几重,断绝了他的粮食。
孔子的弟子中有人饥饿,孔子说:“不要担心,我将为你们想办法。
”于是派子贡去说服匡人,说:“我的老师孔子,是一位仁德之人,懂得人心。
匡地的人想要加害他,我的老师一定没有加害他人的意思。
我听说,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助长别人的恶行。
我的老师的德行,一定不会加害匡地的人。
”匡地的人听说了,解除了围困,退去。
孔子在匡地,匡地的人用礼节对待他。
孔子说:“礼的使用,和谐最为重要。
古代圣王的道路,以此为准。
小人做的事情,以此为准。
”于是,孔子在匡地居住了三年。
孔子离开匡地后,返回鲁国。
鲁国的人都非常高兴,说:“我们的老师回来了,这是我国的福气。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答案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答案:参考答案:1.①到②往、到③只,不过 2.等我回来,给你杀猪。
3.断句: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
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4. 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父母应该作子女的表率。
(二)臧孙行猛政1.断句: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2.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三)知人善任1、①文雅②得到(正确的方法)③少 2.子产管理政事,总是选择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
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
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
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
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
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4.这个故事说明如果知人善任,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办事就很少会遭到挫折和失败。
(四)宫之奇知虞将亡1、①劝告②图谋③累及 2.断句:除暗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
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译:识破对方的诡计来(与其周旋)应付他们,叫作忠;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叫作信。
文言文断句题带翻译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题目要求:请将上述文言文句子进行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断句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
【解题过程】
1. 首先,根据句子的意思,我们可以将“学而时习之”断为两部分,“学而”是“学习”的意思,“时习之”是“按时复习”的意思,所以断句为“学而/时习之”。
2. 接着,“不亦说乎”中的“说”是通假字,通“悦”,意思是“愉快”,所以
这句话断为“不亦说乎”。
3. 再来,“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有朋”是“有朋友”的意思,“自远方来”是“从远方来”的意思,所以断句为“有朋/自远方来”。
4. 然后,“不亦乐乎”中的“乐”是“快乐”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断为“不亦乐乎”。
5.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人不知”是“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意思,“而
不愠”是“却不生气”的意思,所以断句为“人不知/而不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完成了文言文句子的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20页文档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如乐之者。——孔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0
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共20页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共20页文档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 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 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 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
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 则烹其弟争曰舒①雁宜烹翔雁宜燔竞 斗而讼③于社伯④社伯请剖雁烹燔半 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舒:在地上随意走动。② 燔:烤。③讼:裁决。④社伯:古代 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
知人 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 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 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 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 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 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⑥之抚 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 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 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 浮沉。⑤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 重之意。⑥振——同赈,接济。⑦字:嫁女儿。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 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 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 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 衣/穿吾垣墉/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 /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银烛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 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 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 试爇④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 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 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 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
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 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 之则校③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15篇(附翻译)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进行断句。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
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不能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7、根据文章结构断句。
文言中有些文段,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写的。
如总分或分总结构,在论述类文章中,运用较多。
可以利用文段中的结构关系断句。
习题操练
1.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2.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
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3.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译文: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
”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
”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
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
”)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
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
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陶母责子退鲊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
尝以坩鲊饷母。
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
一些腌鱼送给母亲。
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原文:赵广,合肥人。
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画。
尤工画马。
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
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
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
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
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
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
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