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合集下载

18版:考点5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加试)

18版:考点5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加试)

2.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加试】——(c) (1)是德国纳粹在人类历史上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一个罪证。 (2)建立纪念馆表达对纳粹暴政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 (3)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3.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做出的努力【加试】——(c) (1)1947年,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划定默哀区, 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慨与对受害者的哀悼。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 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3)战后,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始终以反面教材的独特形态向后人见证着曾 发生的历史悲剧。
(二)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加试】——(b) (1)集中营建立的背景: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2)集中营的建立:1940年,德国纳粹开始在奥斯维辛建立集中营。 (3)集中营的罪恶 ①1942年,德国纳粹制定了消灭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 ②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一个有计划屠杀犹太人的中心。 ③奥斯维辛集中营关押犹太人,有毒气室、焚尸间,残害犹太人。 ④据估计,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害人数约在四百万人以上。
(2)昆曲的兴盛 ①时间: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昆曲兴盛一时。 ②代表作品:新剧作层出不穷,如《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等。 ③特色: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 子戏”生动、活泼,深受欢迎。 (3)昆曲的衰落 ①原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 日益暴露;清乾嘉年间,出现“花部”和“雅部”较量争胜的局面。 ②结果:昆曲逐渐被观众所抛弃,日益衰落。
解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PPT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PPT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酸
酸楚楚无人怨。”
——《牡丹亭》
4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 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是那 处曾相见,相看俨 然,早难道这好处 相逢无一言?”
——《牡丹亭》
5
情不只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6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18
E.昆曲在脸谱、服饰、表演程式、曲 牌、剧目、道具等许多方面都对我国的 许多剧种产生了深远影响。
了解:P101历史纵横,脸谱与性格。 19
20
昆曲的曲文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牌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
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武陵花】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
16
(2)“近代百戏之祖”
A. 角色制——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脚色为人物之分类,即戏曲中的生、旦、净、末 、丑
17
B. 文人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 昆曲--集中国文艺之大成
C. 具有稳定的剧本结构。 “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 结构,中国戏曲所特有的。
D. 演员组合体制。
“近代百戏之祖”
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 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
——洪生《长生殿》
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 古典文学的精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雅 致,而昆曲的词牌也为其他戏曲所沿用。
21
四、曲高和寡——昆曲的衰落
1、“美丽的缺点” 思考:昆曲有哪些缺点?昆曲走向 衰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 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 那个 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 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 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 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我们中国人 的雅乐又是什么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讲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讲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非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的产物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审美习俗、庆祝活动和有关的手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含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传统的延续。

第一,中国昆曲。

昆曲是中国戏曲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昆曲的音乐以古典雅致、清新脱俗为特点,演员的唱腔婉转动听,动作细腻优美。

观赏昆曲时,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编曲和乐器演奏,以及演员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表演。

同时,昆曲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二,法国巴黎芭蕾舞剧。

芭蕾舞是一种以优雅的动作和精湛的技艺为特色的舞蹈表演艺术。

巴黎芭蕾舞剧以其高超的舞技、精湛的编排和精美的舞台效果闻名于世。

观赏巴黎芭蕾舞剧,可以欣赏到舞者们优美的舞姿、优雅的旋转和完美的身体控制。

舞剧的表演通常配以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使观众沉浸于一个梦幻般的舞蹈世界中。

巴黎芭蕾舞剧展示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印度古典舞蹈。

印度古典舞蹈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宗教和历史背景。

印度古典舞蹈包括巴拉坎纳特纳蒂亚姆、卡塔克等多个传统舞蹈形式。

观赏印度古典舞蹈,可以感受到舞者们的激情和表演的神秘感。

舞蹈的动作和手势富有象征意义,展示了印度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宗教信仰。

第四,日本传统茶道。

茶道是一种日本传统的文化活动,强调礼仪、和谐和内心的平静。

观赏茶道表演,可以欣赏到茶艺师傅们熟练的动作和精美的茶具。

茶道注重细节和平衡,整个过程流畅而优美。

茶道展示了日本的精确性和对细节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尊重。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特魅力。

通过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表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6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6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

奥斯威辛的警钟不只是响彻欧洲,在太平洋之西更有其现实意义。唯有铭记历史,方能 警示未来。
探究点 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纳粹党的种族灭绝政策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戈雷岛濒临塞内加尔海岸,面向达喀尔,自 15-19 世纪,相继被葡萄牙、 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 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戈雷岛的建筑极具特色。今天戈雷岛既是 人类发掘研究的考古遗址,也是旅游圣地和自然保护区。
(2)明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改革昆腔,时称“水磨腔”,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 俊温润”的新特点。 (3)梁辰鱼创作《__浣__纱__记__》,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此后发展迅速,传入北京,赢得“官 腔”称号。 (4)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昆曲。
2.昆曲的兴盛 (1)时间: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昆曲兴盛一时。 (2)代表作品:新剧作层出不穷,如《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等。 (3)特色: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生动、活 泼,深受欢迎。 3.昆曲的衰落 (1)原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日益暴露;清乾 嘉年间,出现“花部”和“雅部”较量争胜的局面。 (2)结果:昆曲逐渐被观众所抛弃,日益衰落。
(2016·4 月浙江选考,T34)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贩子把从各地绑架、诱拐或交易来的黑人押解到这里,男人、妇女和孩子 分开关押,然后在院内进行买卖。成交的奴隶很快就会被买主装上贩奴船运走,从不耽 搁。……正面底部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直通后门,后门外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手足被枷 锁铐住的奴隶就从这里被赶上船,贩卖到异国他乡。因此,这座门又称作“不归之门”。

中国传统文化——昆曲

中国传统文化——昆曲
▪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学忠大使代表中国领取了证书。宣布 的代表作共有19个,中国昆曲艺术荣登榜首。获得这一称号的亚洲国家最多,共有6个。欧洲5个, 美洲4个。中国昆曲艺术是4个唯一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并授予代表作荣誉称号的项目之一。

▪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同时,魏良辅对伴奏 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 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
昆曲发展新形式新版红楼梦在一定 程度上采用了昆曲的 表演形式,如穿着的 服饰、手势、配乐、 以及是不是出现的昆 式小调,在昆曲的传 承与发展方面来说, 新红楼开了一个好头。
▪ 3、昆曲在世博
▪ 4、昆曲在生活
▪ 随着科技的长足发展 以及经济的进步,享 受性消费逐渐成为人 们消费层次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昆曲艺 术照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也日铺展开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中国
——昆曲艺术
昆曲历史沿革
▪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 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 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 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 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 通称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 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 尤以歌妓为主。历史上有名的陈圆圆就会唱昆曲。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 “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 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 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 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6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6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46讲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考点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一、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b)1.从昆腔到昆曲(1)元末明初,顾坚改革南曲演唱,形成“昆山腔”(简称“昆腔”,悠扬流畅,是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明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改革昆腔,时称“水磨腔”,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

(3)梁辰鱼创作《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

此后发展迅速,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称号。

(4)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昆曲。

2.昆曲的兴盛(1)时间: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昆曲兴盛一时。

(2)代表作品:新剧作层出不穷,如《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等。

(3)特色: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生动、活泼,深受欢迎。

3.昆曲的衰落(1)原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日益暴露;清乾嘉年间,出现“花部”和“雅部”较量争胜的局面。

(2)结果:昆曲逐渐被观众所抛弃,日益衰落。

二、“近代百戏之祖”——(c)1.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后世中国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代表品种,它的脚色制、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c)1.将诗、乐、歌、舞、戏融为一体的戏剧形式,唱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华,华丽典雅。

2.一千多个曲牌专用于各种剧情场面,各种角色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感情,形成载歌载舞艺术特色。

3.剧中人物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而“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也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

4.服装、化妆、头饰、脸谱、道具美轮美奂。

四、昆曲的拯救与保护——(c)1.面临的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自身唱词艰深,不易听懂。

2019-2020版高中历史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第2课时昆曲的拯救和保

2019-2020版高中历史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第2课时昆曲的拯救和保

课时演练
一、选择题
1.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其戏剧结构为
()
A.“合——离——合,双线交叉”
B.“离——合——离,双线交叉”
C.“合——离——合,双线平行”
D.“离——合——离,双线平行”
解析 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 剧情始于聚合的生、 旦,因净生事而
使生、旦隔离,产生戏剧矛盾。在这个阶段中,生、旦各有一条行动线索,充分展开,发展
)
①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
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9.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昆曲演员基本故去了,第二代都超过退休年龄,第三代也接近退
休年龄,活跃在舞台上的第四代全国总计不超过二百人。这说明昆曲面临
()
A.观众稀少
思考
(1) 根据史料一说明今天的昆曲面临的处境,并结合所学归纳原因。
(2) 根据史料二概括归纳振兴昆曲的措施。
提示 (1) 长期衰微的处境。昆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表现力,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
性,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
(2) 名家宣传昆曲,使昆曲为更多人认识和熟知,有利于昆曲的推广发扬。
昆曲虽已登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它的生存和发展却面临一些困难,要
()
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
B.唱腔粗直,动作勇猛
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D.口齿清楚伶俐
解析 A 是扮演生、 旦的演员; B、C 是扮演丑、 净的演员。 扮演末的演员, 需口齿清楚伶俐。
故选 D。
答案 D
4.联合国第一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是

人教新课标选修6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知识回顾

人教新课标选修6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知识回顾

从世界角度看,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

它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

保护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使人类发展得更迅速、更持久、更健康!
中国戏曲有三个来源,第一,原始宗教祭祀天地祖先和驱鬼逐疫的“巫、傩歌舞”;第二,古代宫廷贵族娱乐的“俳优戏谑”;第三,宋金民间说唱艺术。

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

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

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来,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昆曲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来的一些信息,所以被称之为国宝级的“活化石”。

【知识网络】。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6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6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

一、选择题1.中国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A.京剧B.吕剧C.黄梅戏D.昆曲解析:选D。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地位非常重要。

2.昆曲这种戏曲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据此推算,它应当诞生于()A.春秋战国时期B.宋朝末年C.元代末年D.清朝前期答案:C3.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A.江苏B.浙江C.安徽D.北京解析:选A。

昆曲也叫昆剧、昆腔、昆山腔,是江苏昆山一带的地方戏。

故选A。

4.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被誉为“昆剧之母”,塑造了少女杜丽娘追求爱情的故事。

根据昆曲的剧本结构推断,《牡丹亭》的结局最有可能的是()A.杜丽娘与柳梦梅喜结连理终成眷属B.杜丽娘追求爱情不得郁郁而死C.柳梦梅高中状元抛弃杜丽娘D.杜丽娘与柳梦梅遭遇婚姻危机解析:选A。

昆曲的结构是“合—离—合,双线平行”,根据这种结构,A项符合题意。

5.在昆曲演出的时候,“末”这一角色需要()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B.唱腔粗直,动作勇猛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D.口齿清楚伶俐解析:选D。

A是扮演生、旦的演员;B、C是扮演丑、净的演员。

扮演末的演员,需口齿清楚伶俐。

故选D项。

6.白先勇将五十五折的昆曲《牡丹亭》删减成二十九折,并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融合而成青春版《牡丹亭》,获得空前成功。

这说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A.必须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大规模的精简B.必须忠实地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C.应该用西方文化来重新解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D.应该注重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解析:选D。

依据材料中“将五十五折……删减成二十九折”“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融合”而获得成功,可知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注重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故D项正确。

7.以下四个文化遗产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形式不同()A.北京故宫B.昆曲C.秦始皇陵兵马俑D.大熊猫解析:选B。

单元检测3: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单元检测3: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单元检测卷(六)一、选择题1.昆腔的灵魂和标志是()A.腔调豪放大气B.腔调悠扬流畅C.受昆山人欢迎D.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明确昆腔的艺术特点,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 B2.昆曲经何人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从昆曲发展历程中概括即可。

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后,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答案 B3.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其艺术特色包括()①唱腔清新活泼②戏词文雅深奥③剧情跌宕起伏④表演载歌载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此时京剧应属于()A.正宗B.雅部C.曲坛主导D.花部解析当时昆曲被文人奉为正宗,因唱词高雅,被称为“雅部”,当时昆曲在戏坛上占主导地位,但因受到新型的花部挑战而开始动摇。

故选D。

答案 D5.在昆曲戏剧中,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诙谐滑稽的角色是() ①生②旦③净④末⑤丑A.①③B.②⑤C.④⑤D.③⑤解析丑、净角色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答案 D6.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它流传至今并被其它戏剧所吸收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脚色制B.咏叹调C.演员组合体制D.戏剧结构答案 B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

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

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昆曲与浙江》材料二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昆曲

昆曲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白醉酒》 太白醉酒》
游园惊梦
一、走近昆曲--概念解释 走近昆曲 概念解释
昆曲,原称昆腔 至今已有六 昆曲 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 原称昆腔 百多年的历史。 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 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 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 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追溯 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 、 清 唱
腔调
顾坚(元末) 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灵魂。 ①顾坚(元末) 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②魏良辅 革新昆山腔 革新昆山腔 “水磨腔” 水磨腔” 水磨腔 曲调
具备登上舞 台成为戏曲 腔
③梁辰鱼 末成为
昆曲 腔”, 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 曲 2001年 第一批。 2001年5月,第一批 中国古琴艺术 2003年11月 2003年11月 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 2005年11月 第三批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 2005年11月 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内容 1.口头传统和表述; 口头传统和表述; 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社会风俗、 社会风俗 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该项目申报的三个基本条件 条件: 该项目申报的三个基本条件: 1.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2.处于濒危的状况 处于濒危的状况 3.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昆曲非遗分类

昆曲非遗分类

昆曲,又称为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表演地区、表演流派、传承人物等不同的分类标准,昆曲非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表演地区:
-不同地区的昆曲表演风格和传承有所不同,主要分为苏州昆曲、浙江昆曲和上海昆曲等。

其中,苏州昆曲被认为是昆曲的代表流派之一。

2.表演流派:
-根据不同的流派,昆曲可以分为南派和北派。

南派昆曲主要以苏州昆曲为代表,而北派昆曲则以浙江昆曲和上海昆曲为主。

3.剧目类型:
-昆曲有多种剧目类型,包括历史传奇、现实生活、梨园戏等。

不同的剧目类型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曲调。

4.表演形式:
-传统的昆曲表演形式主要包括正旦、净、末、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有其独特的表演特色和角色类型。

5.传承人物:
-根据昆曲传承的人物,可以将昆曲非遗分为一些有代表性的传承人物的传承流派,比如袁雪芬、梅兰芳等。

昆曲非遗的分类体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昆曲的传承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不同地区、不同学派的昆曲在表演技巧、音律、唱腔等方面都有一些差异。

昆曲的非遗传承工作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艺术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曲高和寡 原因:
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 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脱 离老百姓
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 创作的昆曲
明末昆曲成为官腔
花雅之争
花部
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 昆曲
雅部
花雅之争的结果 昆曲衰落
现 状
人才匮乏 资金不足 剧场不足 改革创新不够
任重道远

不 才 · 张 某
去 趣 有 中 传 , 了 国 承 才 关 戏 会 注 曲 想 , 的 守 才 关 护 能 注 , 培 然 养 后 兴 ,
昆 曲 的 简 介

评价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 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中国的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昆曲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 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 称为世界最杰出的“人类口述和 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 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 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 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在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 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 做、打之综合。这四个方 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 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 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 面及其综合在昆曲中要求 繁难,便呈衰落趋势。 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 “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1949年前,在全国范围内 最高。昆曲演员必须在这 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 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 几个方面兼备。舞台呈现 除“国风新型苏剧团”及 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 蒲剧、上党戏、湘剧、川 亦最为完美与出色。其他 “半付昆班”竭力延续昆 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 剧、桂剧、邕剧、越剧和 剧种演员为提高技艺都要 曲艺术生命之外,已没有 富,被称为“活化石”。 广东粤剧、闽剧、滇剧等 学昆曲。如京剧演员梅兰 一个职业性表演团体,老 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 芳即有深厚的昆曲功底并 艺人有的回家务农,有的 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能演昆曲。 摆摊糊口记》 清初《十五贯》

非遗系列之昆曲介绍

非遗系列之昆曲介绍
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艺术特点
声音行腔
相对而言,北曲的声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
它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长期吸收北曲演唱过程中,原来北曲的 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昆剧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摘 用,还有“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这几种南北曲的 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从南北曲本身的变化说,尚有“借宫”、“犯调”、“集曲“等多种手法。原来联成一套的曲子,无论南北曲,都 有属于那一宫调的曲子问题,当唱曲要求情绪显著变化时,同一宫调内的曲子不能胜任,就可借用其它宫调的合适 曲子。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 絮](越调)。
艺术特点
特点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 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 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动作,又是表 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辞意义的有效手段。 昆剧的戏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 经验,适应叙事写景的演出场子的需要,创造出许多偏重于描写的舞蹈表演,与“戏”配合,成为故事性较强的折子戏。适应了抒 情性和动作性都很强的演出场子的需要,创造出许多抒情舞蹈表演,成为许多单折抒情歌舞剧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性剧目如《西 川图·芦花荡》《精忠记·扫秦》《拜月亭·踏伞》《宝剑记·夜奔》《连环记·问探》《虎囊弹·山亭》等。 昆剧的念白也很有特点,由于昆剧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 方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另外,昆剧的演 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昆曲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地域分类:昆曲源于中国江苏苏州地区,因此可以根据地域将其分类为苏州昆曲。

2. 剧种分类:在中国的戏曲分类体系中,昆曲属于南戏的一种。

南戏是指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戏曲剧种,包括苏州昆曲、浙江越剧等。

3. 表演形式分类:昆曲的表演形式独特,注重唱腔和舞台动作的细腻表达。

根据表演形式的特点,昆曲可以被分类为唱腔戏,强调歌唱和音乐表演的内容。

4. 艺术特点分类:昆曲以其高超的唱腔技艺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根据艺术特点,昆曲可以被分类为儒林戏,强调文人雅士的气质和修养。

总的来说,昆曲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戏曲剧种,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主要包括地域、剧种、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等方面。

这些分类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昆曲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选修6 专题十二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选修6  专题十二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根据报刊摘辑
[史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 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 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探究] (1)根据史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的理由。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
专题十二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考点 1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一、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 1.昆曲:原称昆腔,明末发展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昆曲。
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间,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 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 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地步, 时称“水磨腔”。
其中“花”是指
()
A.昆曲
B.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
C.京腔
D.秦腔
解析:“花部”泛指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包括
京腔、秦腔、梆子腔等。“雅部”是指昆曲。
答案:B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昆曲源自苏州昆山,元末明初在江南流传,万历、 嘉靖年间达到鼎盛,著名曲目有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 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等。昆曲集音乐、表演、 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之大成,在唱腔、配乐、舞蹈、 唱词方面均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明清之后的很多戏 曲都借鉴昆曲的形式,吸取养分,说昆曲是百戏之王、百 戏之师,丝毫不为过。正是由于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乃至 文学史、音乐史、舞蹈史方面的卓越地位,2001 年 5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 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 19 个项目位居榜首。

昆曲

昆曲

š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 18世纪之前的 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
发展历程艺Biblioteka 特点剧目名家文化传承
声音行腔
š “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 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 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 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 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 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 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 š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 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 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 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 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 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 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发展历程
艺术特点
剧目名家
文化传承
《牡丹亭》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 真亦幻的爱情故事。因教书先生教授了《诗经》中“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词,杜丽娘 萌生伤感之情,在与丫鬟一起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之后更 生伤春之情,回来后竟然梦中与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园 内有了一番云雨之情,在梦醒之后独自入后花园寻找梦里 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游 园”、“惊梦”和“寻梦”等几段戏。
简介
š 昆曲(Kun 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
品。
š 先驱 :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

昆曲的介绍ppt

昆曲的介绍ppt

遗产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
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展历程
•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
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
言上,根据丑、副两类角色的念白特色,该剧种通常可分为南
昆和北昆:南昆以苏州白和扬州白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
发展历程
花部又称“乱弹”,根据《扬州画舫录》卷五,特别以“乱弹”来统称花部诸调便可以知道。徐扶明《乱谈乱弹》 一文指出,“乱弹”又名“鸾弹”、“烂弹”、“乱谈”。花部腔调剧种中所用的音乐风格较活泼嘈杂。
发展历程
起源形成
1.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 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
发展历程
1. 南戏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取得进展,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灵活性有着相当密切 的关系,而这种灵活性集中体现在它演唱曲调的繁衍变化之中。从南宋到明代, 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 地方曲调。
2. 它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语结合而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必须注意的 是,这时的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还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 明代中叶以前,昆山腔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大,仅在苏州一带流行。当时的苏州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遥遥领先,是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带 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昆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社会文化大舞台的中心。
• [22]明代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 • 明代时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
音乐,改名“昆曲”。
发展历程
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一、感受—古雅昆曲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 酸酸楚楚无人怨。” ——《牡丹亭》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曾相见,相看俨 然,早难道这好处 相逢无一言?” ——《牡丹亭》
百戏之祖——昆曲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是中国 戏曲艺术的瑰宝。
——世界遗产委员会
昆曲《牡丹亭》剧照
何为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 “昆山腔”,因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而得名。昆曲 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也是最珍贵的剧种,被 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在中国现存的 三百多戏曲剧种中,昆曲最为悠久,被誉为“近代 百戏之祖”。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也是世 界上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守护昆曲——我们的责任
1、昆曲的现状: 2、我们的使命: 抓住机遇,再创辉煌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 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 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 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 生危机。· · · · · · 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一体化” 的冲击,对这种文化的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个民族精 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 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将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独立视为外 在标志,那么文化主权便是其内在灵魂。丧失了灵魂, 它的政治独立就将虚有其表。
水磨腔:细腻、宛转、清雅
3、昆曲登上戏曲舞台(明中后期) :
(1)昆曲登上戏曲舞台: 隆庆末年,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 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 此后,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新昆腔编写传奇。 (2)昆腔传入北京: 昆腔传入北京后,立即获得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 宠爱,并取代当时活跃在京城剧坛上的弋阳腔, 赢得“官腔”的称号。 (3)昆曲名称的产生: 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是名副其实的“国剧”。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
二、追溯—昆曲的兴衰史:
4、昆曲的兴盛:
(1)时间: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 展的兴盛时期 ,昆曲是当时的“国剧”。 (请阅读教材内容进行总结) (2)兴盛的表现:
①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如: ②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 分工越来越细; ③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 戏。
二、追溯—昆曲的兴衰史:
1、昆腔的形成: (元末): (1)南戏流行: 元朝末年,南戏流行。南戏使用南曲演唱。 (2)昆山腔的形成: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 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 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到明初,这种曲调被 正式称为“昆山腔”。 “昆山腔”,以称“昆腔”。这种腔调悠扬流 畅,是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中生——有才华的少年书生,也叫扇子生,穿厚 底靴子,穿长衫,要拿扇子。 官生——戴着官冕的行当。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3、脸谱和戏装
昆曲的舞台表演
戏装
有人说:“昆曲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石。” 探究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说法有道理。
因为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完整表演 系统的戏剧形态。 中国近代众多戏曲剧种都从昆曲中直接继承 了很多东西,如角色制、剧本结构、表演程 式,以至服饰、脸谱、道具等。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 曲(2001年5月,第一批)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11月,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11月,第三批) 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11月,第三批) 中国篆刻、中国书法等25个项目(2009,第四批) 中医针灸、京剧等5个项目(2010,第五批)
二、追溯—昆曲的兴衰史:
1、昆腔的形成: (元末): 2、昆腔的革新:(明中后期) : 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革新,“昆曲之祖”
昆腔的革新:
⑴在曲调演唱上; ——“水磨腔” ⑵在曲调运用上; ⑶在乐器伴奏上;
⑷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
使之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昆腔的革新
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 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 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情不只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洪昇 《长生殿》
《长生殿》被称为是中国戏剧史上压卷之作。叙 述了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对杨贵妃侍 宠善嫉。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安禄山称兵造反, 唐明皇无策逃至马嵬坡,杨贵妃在佛堂自缢。作 者歌颂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真挚爱情。作品在唐朝 “安史之乱”的背景下,描写了唐玄宗和贵妃的 爱情悲剧,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追溯—昆曲的兴衰史:
5、昆曲的衰落:
(1)昆曲的致命弱点——P98 (2)花部与雅部的较量: (3)昆曲的衰落: 思考,为什么有清朝统治者撑腰的昆曲,最终还是 在“花部”与“雅部”的竞争中,而趋于败落了?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从历史的角度看,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 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 的“活化石”。 2、从现实的角度看,昆曲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 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 百戏之祖”。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 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 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 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 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 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 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 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 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 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 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 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 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 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 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回顾什么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材P6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 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 那个民 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 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 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 傲与自信的源泉。 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节目——昆曲《春江花月夜》
其一: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
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武陵花】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 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 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 交相迸。 ——洪生《长生殿》
(可由学生朗读,讨论,教师总结)
其三:昆曲的剧本结构
①戏剧矛盾: ②戏剧结构:形成“合—离—合,双线平行” 的戏剧结构。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1、脚色制——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脚色为人物之分类,即戏曲中的生、旦、净、末 、丑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2、严格的程式化
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 套程式和技巧 比如扇子的使用:“文扇胸,武扇腰,丑 扇肚,谋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 比如服饰、穿戴:
昆曲的特点:
• 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 乐不舞; • 声腔婉转,极其细腻, 格律、宫腔极其考究; • 故事至情至性.
成为融诗、乐、 歌、舞、戏于一 炉的表演艺术
四、守护昆曲——我们的责任
1、昆曲的现状:
(1)人才匮乏; (2)资金短缺; (3)剧场不足;
(4)旋律优美,唱词艰深,不易听懂,需要改革。
《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贯串 始终。这桃花扇,原只是爱情的象征,但一旦成为 侯、李离合和南明兴亡的历史见证,便赋予人生理 想的象征意蕴。“桃花薄命,扇底飘零”,这就给 理想带上悲伤情调;而香君的桃花扇却是“美人之 血痕”点染成的,这就更染上了悲壮色彩;最后张 道士裂扇掷地,隐寓透露出理想的破灭。
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 古典文学的精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雅 致,而昆曲的词牌也为其他戏曲所沿用。
其二: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弦乐 和打击乐,而这也为后来的其他戏曲所继 承。 昆曲的唱腔融合了戏曲成熟之时北方杂剧 和南戏的唱腔,又不断发展形成自己极其 婉转细腻的唱腔,使“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 东等地,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 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 的昆曲腔系,成为具有全民族代表性戏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