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久卧伤气

合集下载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

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

勿汲汲于所欲,勿怀忿恨,皆损寿命。

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

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

唯无多无少者,得几于道矣。

是知勿外缘者,真人初学之法也。

若能如此者,可居瘟疫之中无忧疑矣。

既屏外缘,会须守五神(肝、心、脾、肺、肾),从四正(言、行、坐、立)。

言最不得浮思妄想,心念欲事,恶邪大起。

故孔子曰∶思无邪。

尝习黄帝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

仍于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

常以鼻引气,口吐气,小微吐之,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

每欲食,送气入腹,每欲食气为主人也。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亦不可用深赞,亦不可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如觉偏颇,寻改正之。

居贫勿谓常贫,居富勿谓常富,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识达道理,似不能言。

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

慎勿诈善,以悦于人。

终身为善,为人所嫌。

勿得起恨,事君尽礼。

人以为谄,当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勿言行善不得善报,以自怨仇。

居处勿令心有不足,若有不足,则自抑之。

中医学:劳逸过度

中医学:劳逸过度

中医学:劳逸过度劳逸结合有度,是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

适度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气血的流通,可增强脏腑功能和体质;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若过度劳累和安逸,则不利于健康,有时甚至可导致脏腑气血的失常而引发疾病。

(一)过劳过劳,主要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和久作伤损四个方面。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是指持久地从事繁重或超负荷的体力劳作,积劳成疾;或突然用力过度与不当,而造成伤损。

劳力过度致病,一方面“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损伤脏腑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

由于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脾肺之气,常见肢体困倦,少气懒言,喘息汗出,形体消瘦等症。

另一方面,劳力太过容易造成肌肉筋骨等形体的伤损,出现肢体的肿痛、功能受限等症。

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是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

心主血脉而藏神,思虑无穷,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神失所养而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等症。

脾在志为思,故思虑太过常损伤脾气,使脾失健运,而见食少纳呆、腹胀、便溃、四肢倦怠等症。

此外,劳神过度尚可导致心肝血虚或心肾不交等病理变化。

3.房劳过度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也包括频繁手淫,或妇女早孕多育等,以致伤损。

恣情纵欲,房劳过度,最易耗伤肾精,损伤元气,甚至出现未老先衰之象,临床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萎靡,或遗精、早泄、阳痿,或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甚则出现骨蒸潮热,肌肉消瘦,发为虚劳。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虚损门》即指出:“人有入房纵欲,不知葆涩,以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两足乏力,膝细腿摇,皮聚毛落,不能任劳,难起床席,盗汗淋漓,此损精而成跨也。

”4.久作伤损久作伤损,是指长时间从事某种活动,或保持一种姿势劳作,造成机体损伤而成疾。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一般久视可耗伤肝血,目失濡养,而致视力下降,视物昏花等。

金匮要略复习题

金匮要略复习题

12,五劳,久视伤血,久卧13,咽(yē 噎),指咽中梗14,大邪,指风邪。

小邪,15,䅽饪,指饮食。

16,五邪中人,指风、寒、5种病邪侵入人体。

17,厥阳,厥,逆也。

即阳18,水气,指水液内停的病19,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20,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21,实脾,即调补脾脏之意。

22,中工,指技术水平一般23,下利清谷,指泄泻,泻24,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25,痼疾,指难治的慢性久26,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新27,在脏,指在里。

28,所得,所合、所依附的思。

29,《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素是-五脏真元不足。

30,有未至而至指以未得甲,天因温和;有至而不至指以得而天未温和;有至而不去指以而天大寒不解;有至而太过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31,《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六微”是指-六腑。

32,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风邪。

33,其性清轻上浮,易伤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雾露之邪。

34,其性紧束,常在暮时发病,多中经络之里的病邪是-寒邪。

35,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肾水反侮脾土。

36,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鼻头色青。

37,病在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其吸而微数。

38,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为-吸其远。

39,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骨节间病。

40,病人头中有病,问诊可见-语声咻咻然细长。

41,春季,-色白脉毛-病情最重。

42,卒厥见身和、汗自出的病机为-气血通畅。

43,早春时,出现色白,脉毛的机理是-金克木。

44,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是-脏气为邪气所改变。

45,卒厥见唇口青,身冷的机理是-邪气闭阻,血液郁滞,阳气涣散。

46,其性重浊,易伤人类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湿邪。

47,对虚劳望诊可见-色黑。

48,“治未病”的含义是指-未病先防、早期治疗、已病防传。

49,《金匮》提出疾病的预防方法有-人能养,不令邪风干慎忤经络;保持五脏真元通畅;无犯王法,避免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03,食倾,一顿饭的时间以后。

五劳七伤

五劳七伤

五劳七伤成语解释五劳七伤(wǔ láo qī shāng)【解释】: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五劳: 1.中医学名词。

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

2.中医学名词。

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太医云:‘我会医四肢八脉。

’ 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示例】:《中国现在记》第三回:“任是你五劳七伤,一切疑难杂症,一经他治,无不手到病除。

”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大同之世,生人最乐,内无五劳七伤之感,外极饮食、宫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

”【用法】:作谓语、宾语;泛指虚弱多病【近义词】:三病两痛、五痨七伤中医养生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

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

五劳七伤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协调。

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中药方除五劳七伤万病散【药物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莽草(微炙)半两,鬼臼(去须)半两,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处方来源】《圣惠》卷五十六。

【方剂主治】风尸,及飞尸,鬼疰,风痹,身上痛如针所刺,呕逆痰癖。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听伤神;久闻伤心;久思伤眠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听伤神;久闻伤心;久思伤眠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听伤神;久闻伤心;久思伤眠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听伤神;久闻伤心;久思伤眠久卧伤气“久卧伤气”是指人长时间卧床,老躺着不动,会导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引起气的散乱,得不到凝聚,久之则气散,无力化神,则人的精神更是萎靡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久卧伤气”。

久视伤血“久视伤血”是指长时间使用眼睛的人容易近视或某种眼病。

中医认为“形诸外必本于内”,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

如果老年人习惯于长时间的全神贯注看书读报,而且又不配合适当的休息与活动,或没有得到睡眠等因素的调节,久而久之,则会出现面白无华或自觉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症。

久立伤骨“久立伤骨”是指人如果老站着不动,骨骼就会因长时间支撑身体而劳损。

一般来说,适当站立有利于增大骨骼密度,增强骨骼硬度。

如果人体没有一定的站立活动,骨骼得不到支撑力量的剌激,反而会导致骨质疏松。

但长时间站立会导致支撑骨骼的肌肉疲劳,引起骨或骨关节的发育畸形和活动障碍,所以说“久坐伤骨”。

久坐伤肉“久坐伤肉”是指人长时间坐着不动,会损伤人体的颈、腰等部位的肌肉组织,引起局部疲劳。

由于人体呈坐姿时,颈、腰等部位的肌肉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以维持身体平衡,如果久坐的话,肌肉长时间保持紧张,则颈、腰等局部肌肉必然疲劳。

再者,人体呈坐姿时,被身体压迫的肌肉以及位于心脏下的肢体,由于体位的关系,其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会影响肌肉等组织的代谢活动,长此以往,肌肉的功能便会出现退化,并且可能会出现肌肉组织的萎缩现象,所以说“久坐伤肉”。

久行伤筋“久行伤筋”是指人长时间行走,会使筋肉受到损害。

因为人的行走主要有赖于筋肉对骨骼的拉动,如长时间行走,必然使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筋膜等软组织因疲劳而受伤或劳损,这也就是为什么人走路多了会酸痛、疲劳的原因,所以说“久行伤筋”。

---------------------------------自古中医就有“五劳所伤”的说法,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宣明五气》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宣明五气》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宣明五气》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宣明五气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

肺为咳。

肝为语。

脾为吞。

肾为欠、为嚏。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大肠、小肠为泄。

下焦溢为水。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胆为怒。

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

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

是谓五脏之脉。

翻译:五味所入:五味与五脏的吸收关系: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酸味入肝脏,辛味入肺脏,苦味入心脏,咸味入肾脏,甘味入脾脏。

是谓五入。

这就是所说的五味与五脏的吸收关系。

五气所病: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引起的病变关系:心为噫。

心气失调则唉声叹气。

肺为咳。

肺气失调则咳嗽。

肝为语。

肝气失调则表现在言语上,或说个不停,或沉默寡言。

脾为吞。

脾气失调则反酸水。

肾为欠、为嚏。

肾气失调则打呵欠、喷嚏。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经典诗句】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经典诗句】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经典诗句】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出处】出自《黄帝内经》
【释义】长久地躺着,血流不畅,就会伤气;长久地坐着,四肢不活动,就会虚胖。

【解析】凡事不能过于执著,否则必有伤害,对行住(立)坐卧也是如此。

不要以为睡懒觉是一种享受,“久卧”也会出病!真正是过度过逸均可致病,
高三励志
!睡眠不能过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八小时足矣。

适量的睡眠才能达到宁神养气,确保益寿延年。

如果喜欢贪睡,不仅醒来后觉得身体很疲乏,没有起到恢复体力的作用;而且新陈代谢降低,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气血运行不畅,易造成精神不振。

长期坐着不运动,肢体缺乏活动,肌肉缺乏锻炼,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使人消?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例如长期贪恋麻将等游戏,就会“久坐伤肉”,感
到极为不适。

坐一段时间后应起来走动一下,使被牵拉的肌肉和韧带得以放松。

注意千万
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起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黄帝内经

(完整版)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黄帝内经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些岗位必须长期坐着工作,您是否知道久坐易致“六伤”? 一伤筋:久坐不动,会使肌肉松驰,血脉不畅,发生淤积,导致静脉曲张,痔疮及“坐板疮”。

二伤骨:久坐不动,全身重力压在脊椎骨底端,加上肩颈部长时间不动,会引起颈椎僵硬,还会导致脊椎骨变形而诱发多种脊椎病,而出现弓背及骨质增生。

三伤肌:久坐不动,血流不畅,肌肉僵硬、酸痛、萎缩,使肌肉失去力量和弹性而发生痉挛。

四伤神:久坐不动,还会产生压抑、无精打采、倦怠无力、哈欠连天,有时还会引起虚火上升,牙咽疼痛、耳鸣、便秘。

五伤心:久坐不动,对心脏工作需求减少,可致心脏功能降低,引起心肌萎缩,给高血压、冠状动脉栓塞提供了机会。

六伤脑:久坐不动,大脑供血不足,当人突然站起时,会感到头晕、眼花,甚至呕吐。

所以需要久坐工作的人,应该在不工作时多做活动。

?1.久站.久坐一般会引发颈椎.腰椎方面的病痛,久站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要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

长期久坐、久站缺少运动者,因维持固定体位或姿势的时间长,容易“坐不正、站不直”,不正确的姿势,使腰部肌肉、椎间盘与韧带组织长期处于牵拉状态,使骨筋膜间隔内压力因紧张而升高,出现疼痛症状。

所以因工作需要久坐久站者,要经常注意变换姿势,弯弯腰、伸伸腿,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休息时也不要长时间“窝”在软沙发上,坐在沙发上时腰后凸部位常处于没有支撑的位置,腰部肌肉、韧带组织会因过度劳累而变得僵硬造成慢性损伤,出现腰痛。

2.另外,如楼上所说,久站、久坐、久蹲由于职业因素加之直肠静脉无静脉瓣,位浅壁薄和直肠粘膜下组织松弛,极易使痔静脉丛曲张和肛垫下移形成痔核。

3.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坐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坐着虽然舒服,但不利健康。

1.颈椎病原因: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间盘松动,继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

《黄帝内经》: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黄帝内经》: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黄帝内经》: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保持最佳状态就一定要注意适中,适中就是最佳,人体出现的诸多不适和疾病往往与过度使用有关。

《内经》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可以看出,“五劳”的产生是某种活动过“久”。

【原文出处】《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外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是谓五劳所伤。

”【详解】视、卧、坐、立、行是人生命活动的五种体态,有静有动,有劳有逸。

生命活动既不能过静过逸,也不能过动过劳。

过静过逸,久卧、久坐则气血不流通,会伤及人身。

过动过劳,久视、久立、久行,超出了人体的正常调节和耐受范围,亦会损伤人体。

一、久视伤血人身精气皆上注于目,但目与血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得血滋养才能视物、辨物,用目过度又会伤血。

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时间读书看报,或沉迷于电视电脑,就会引起视力疲劳,出现双目干涩、视力下降、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血虚症状。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不可长时间、过度用眼。

二、久卧伤气适当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养气,有助于及时消除人体疲劳,恢复旺盛的体力与脑力。

但长期卧床、过度睡眠又会使人气血不畅,脏腑功能活动减弱,出现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头晕气短等气虚症状。

因此,保持适度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三、久坐伤肉人体在活动后,适当的静坐休息,可以使活动之余的气血津液滋养肢体肌肉,使肌肉丰满健美。

久坐,一方面会直接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癖滞,肢体肌肉失其所养;另一方面会影响脾胃运化,使人不思饮食,气血津液生化无源,从而使肢体肌肉失养,出现肌肉消瘦、萎缩,肌力减退等症状。

四、久立伤骨适当、适时的站立,可以锻炼骨骼与关节,促进其正常的功能活动,尤其是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更应重视这一点。

长时间的站立,又会导致骨骼与关节过劳,下半身气血运行迟滞,出现腰酸背痛,腿软足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使骨骼与关节发生病变,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畸形。

寿世传真学习总结+经络歌

寿世传真学习总结+经络歌

古代养生秘籍《寿世传真》清徐文弼编《寿世传真》,又名《洗心篇》。

是清代徐文弼在广泛搜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写成的一本养生学专著。

内容包括按摩导引、气功、四时调摄、饮食宜忌、延年方药等,丰富全面,切合实用,不仅可供老年医学研究之参考,对于临床医生和广大中老年读者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文弼,字勷(xiang音香)右,号荩山,又号鸣峰,江西丰城人,约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曾任河南伊阳知县。

何为荤腥?荤:葱、蒜、韭、葱头、小蒜为五荤,生吃发嗔,熟吃发淫。

腥:所有动物类产品如禽兽水族等为腥。

有道是,人间臭气上冲空界40万里。

血腥为人间第一臭气。

一养生外功1 心功凡行功时,先必冥心,息思虑,绝情欲,以固守神气。

2 身功盘足坐时,宜以一足抵住肾囊根下,令精气无漏。

垂足平坐,膝不可低,肾子不可着在所坐处。

(凡言平坐、高坐,皆坐于榻与椅上,凡坐,宜平直其身,竖起脊梁,不可东倚西靠)凡行功毕起身,宜缓舒放手足,不可急起。

3 首功两手掩两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作响声,谓之鸣天鼓。

(治风池邪气)两后扭项,左右反顾,肩膊随转。

两手相叉抱项后,面仰视,使手与项争力。

(去肩痛、目昏。

争力者,手着力要向前,项着力要向后)4 面功用两手掌相摩使热,随向面上高低处揩之,皆要周到。

再以口中津唾于手掌,擦热,揩面上多次。

(凡用两手摩热时,宜闭口鼻气摩之。

能令皱斑不生,容颜光泽)5 耳功耳宜按抑左右多数。

谓以两手按两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

(所谓营治城郭,使人听彻)平坐,伸一足,屈一足,横伸两手,直竖两掌,向前若推门状,扭头项左右顾,各七次。

(除耳鸣)6 目功每睡醒且勿开目,用两大指背相合擦热,揩目十四次,仍闭住,暗轮转眼珠,左右七次,紧闭少时,忽大睁开。

(能保炼神光,永无目疾)用两大指背曲骨重按两眉旁小穴,三九二十七遍;又以手摩两目颧上,及旋转耳,行三十遍,仍须咽津无数。

(治耳目,能清明)用手按之目之近鼻两眦(即眼角),闭气按之,气通即止。

久卧伤气久坐伤筋什么意思

久卧伤气久坐伤筋什么意思

久卧伤气久坐伤筋什么意思
久卧伤气,久坐伤筋,是民间的谚语,指的是经常不运动,对身体的调养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导致免疫力变差,容易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这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所以说平时生活当中应该避免久坐,平时注重饮食调养,适度的运动锻炼,这对于身体的健康会非常的有好处。

这才是健康的养生方法。

★久卧伤气久坐伤筋什么意思
这五劳的行为已经把“行立坐卧视”都包括了。

其实,学习古代经典要举一反三,这5种活动只要适度,完全没有害处,相反可以变成“五养”,适视养血、适卧养气、适坐养神、适立养骨、适行养筋
★肝开窍于目
人在注视某种东西时,会不断地向上提调肝血,就像煤油灯的灯芯往上抽吸燃料,时间久了伤血也就不言而喻。

如果人在工
作学习之余,适当远视或闭目养神,就可以减少肝血的损耗,使血得到保养。

★久卧为什么伤气呢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一股向上蓬勃的气支持着,有精气神就说明人的气足。

人一旦躺下,这股气随之塌架,没有了支撑力。

病人住院躺半个月后,感觉比以前还乏力气短,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道理,如果疲劳后躺一会,可以使散漫的气聚拢,起到养气的作用。

久坐伤肉不是说肉比以前少了,而是说坐久了气机缺乏流通,由于壅滞而产生懒肉。

因工作劳累一天的人,晚上在阳台上坐一坐,能促使人心平气和、消除劳累,也是一种养生。

★久立伤骨的意思
站立虽然是静止的,但实际上身体为了对抗重力,也在消耗能量,最伤骨。

“坐班族”找机会站一站,能让骨骼得到适宜的刺激,激发人体新陈代谢。

这五劳里只有“行”是运动的,走路太多就会累伤筋,这说明筋和走路是密切相连的。

反之,适度地走一走,能保持筋的弹力。

如何理解“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如何理解“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如何理解“久视傷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
筋”?
本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其经文为“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这句话是中医关于人体健康与日常行为习惯之间关系的理论。

它提醒我们,任何一种长时间维持的体态或行为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具体来说:
1.“久视伤血”:长时间用眼过度,比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视或电脑,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疲劳,甚至头晕、心悸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因为“目属肝”,“肝藏血”,久视会消耗肝血,导致血虚。

2.“久卧伤气”:长时间卧床,缺乏运动,会使基础代谢率降低,气血运行不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减少,导致气虚症状,如精神昏沉、懒动少言、浑身无力等。

此外,久卧还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褥疮等问题。

3.“久坐伤肉”:长时间坐着,缺乏运动,会使肌肉缺乏锻炼,导致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躯体消瘦无力等问题。

同时,久坐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

4.“久立伤骨”:长时间站立,会使骨骼和关节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骨骼和关节损伤。

从中医角度看,久立还可能影响肾气,因为“肾主骨”。

5.“久行伤筋”:长时间行走或过度运动,会使肌肉和筋腱
过度劳损,导致筋腱损伤。

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因为“肝主筋”,过度行走会消耗肝气,导致筋腱失养。

因此,“五劳所伤”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适度的体态和行为,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种姿态或进行同一种活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同时,通过适度的活动和休息,可以养护身体,保持健康。

与运动有关的英语谚语

与运动有关的英语谚语

与运动有关的英语谚语谚语大全与运动有关的英语谚语1、若要身体健,天天来锻炼。

Ifyouwanttobehealthy,exerciseeveryday.2、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Practiceasweat,donotlookatminorillnesses.3、夏游泳,冬长跑,一年四季广播操。

Swimminginsummer,long-distancerunninginwinter,radioe xercisesallyearround.4、墙靠基础坚,身强靠锻炼。

Thewalldependsonthefoundation,andthebodydependson exercise.5、若要健,天天练。

Ifyouwanttobehealthy,practiceeveryday.6、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

Getupearlyandliveyourwaist.Haveagoodday.7、不靠医,不靠药,天天锻炼最见效。

Nomedicine,nomedicine,exerciseeverydayisthemosteffect ive.8、跑跑跳跳浑身轻,不走不动皮肉松。

Running,jumpingandjumpingarelightandcan'twalk.9、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Practice39voltsinwinterand3voltsinsummer.10、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Developsportsandenhancepeople'sphysique.11、生命在于运动。

Lifeliesinmovement.1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Sportisthesourceofalllife.13、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Nurturethebodyofnaturebythewayofnature.14、练练力出,缩缩病出。

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Exercisestrength,shrinksickness.Getupearlyanddomorning exercises.Youhaveagoodday.15、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中医是特别禁忌“久”,强调任何事情不能过度,就是做任何事情不能淫,“淫”就是过度的意思。

疲劳是人们连续不断地进行生理活动与心智活动之后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可分为两种,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是为工作所倦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腰酸背痛、动作失调、肌肉痉挛、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等。

心理疲劳是倦于工作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尤其是情绪上的厌烦、忧虑、焦躁、无聊等。

一、久视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而“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

中医认为形诸外必本于内,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

如果长时间地全神贯注看书读报,而且又不配合适当的饮食与文体活动,或没有得到睡眠等调节,久而久之,则会出现一些血虚表现,甚至面白无华、萎黄或自觉头晕目眩等。

如果人们适当地看些有益的书籍、画报、电视以及山水风景等,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脾胃健运,食欲旺盛,血液生化也就充盛,这就是“适视养血”的道理。

人们了解了“视”的利弊,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对强身保健大有益处。

二、久卧伤气久卧、喜卧或多卧会导致人体气机运化不畅,气滞血淤,水谷精微不得输布五脏百骸,身体虚弱疲倦,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产生一系列的肢体疲倦乏力的状况。

由于较长时间的睡卧,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就会不畅,致使全身的营养输送不及时,肌肉、关节等处的新陈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被血液带走。

脾主运化,如果运化不好,就带不走水谷精微,造成脾虚或脾湿气太重,逐渐感觉到没口味,饭也吃不香。

脾伤后有两种表现:越来越胖或者越来越瘦。

如是思伤脾,思虑过度人就瘦;如是脾老不运化,体内垃圾毒素逐渐堆积,人就发胖。

(1)伤肺气,首先就累及肺气。

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肺气虚则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

养生十要 十忌 十伤 十多十少

养生十要 十忌 十伤 十多十少

养生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保腿养生八十不老(按此表作息可养生长寿)男靠吃女靠睡男女有别体现在很多方面。

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叫:男靠吃女靠睡,强调的就是男女养生各有侧重点。

中医解释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为了养阴就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

不过,中医指出,男靠吃女靠睡讲的是一个侧重点,实际上,男女养生在吃和睡两方面上都有讲究。

对于男性来说吃主要为了养肾精,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可以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如枸杞、淮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

对于女性来说虽然吃不如睡更重要,但也要吃对才行。

女性需要养肝血,因此要多吃补血养阴的食物,如当归、红枣、阿胶、羊肉汤等。

在睡眠上男女每天睡眠时间都最好维持在8小时左右。

晚上连续睡眠不要少于6小时,白天中午再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

不过,睡眠还要把握最佳休息时间。

人休息的最好时间段是晚上10 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

有些人从凌晨1点睡到早上9点,虽然时间是足够了,但因为没有把握好睡眠的最佳时间,睡眠质量也会较差。

此外,女性在经期因为失血过多,可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在男性养精、女性养血方面,不要过度依赖吃以上食物,还必须坚持营养平衡和体育锻炼。

睡觉方面也应注意过犹不及,睡眠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

养生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十要: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齿要常叩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足要常搓性要常动十忌: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忌憋尿便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穿裤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十伤:久视伤眼久行伤筋久坐伤腰久卧伤气忧极伤心多食伤胃久立伤骨遇悲伤肺暴怒伤肝久听伤神十多十少:少肉多菜少说多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车多行少虑多笑少药多练保腿养生八十不老干洗脚——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

健身健康谚语英文

健身健康谚语英文

健身健康谚语英文1、天天练长跑,年老变年少。

Practicelong-distancerunningeveryday,gettingolderandyounger.2、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

Healthisthebestmedicine,exerciseisthegoldenpill.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Walkahundredstepsafterdinnerandlivetoninety-nine.4、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Sportisthesourceofalllife.5、夏游泳,冬长跑,一年四季广播操。

Swimminginsummer,long-distancerunninginwinter,radioexercisesallyearr ound.6、仙丹妙药灵芝草,不如天天练长跑。

Ganodermalucidum,themagicmedicineofelixir,isnotasgoodaspracticinglo ng-distancerunningeveryday.7、生命在于运动。

Lifeliesinmovement.8、练练力出,缩缩病出。

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Exercisestrength,shrinksickness.Getupearlyanddomorningexercises.Youh aveagoodday.9、墙靠基础坚,身强靠锻炼。

Thewalldependsonthefoundation,andthebodydependsonexercise.10、淡泊名利,动静相济,劳逸适度。

Indifferenttofameandwealth,dynamicandstatic,moderateworkandleisure.11、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Onehundredstepsafterameal,livetoninety-nine;threehundredstepsaftera meal,donotneedtogotothepharmacy.12、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

是“五劳七伤”?看看自己中了几个

是“五劳七伤”?看看自己中了几个

是“五劳七伤”?看看自己中了几个《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意思是说,用眼过度会伤血,在床上躺久会伤气,坐久了伤肉,站久了伤骨,走得时间长了会伤筋。

“七伤”是忧伤心,怒伤肝,寒伤肺,饱伤脾,淫伤肾,恐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总的来说,这些均为诸虚百损之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认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于我们长时间的“不注意”而引起的。

虽然坐、站、看、行、卧是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人体生命活动,但是久坐、久站、久行等等,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时间久了,慢性病就出来了。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最易中招的。

看看您中了多少?一、久视伤血久视,就是用眼过度。

中医讲,肝主藏血,开窍于两目,肝得血而目能视。

如果用眼过度,长久视物(譬如看电脑、看手机、看书、阅报等),就会损伤肝之精血,从而出现视物不清、眩晕等不适。

因此,最好看书看报约三十分钟就要适当休息,远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缓解眼部的疲劳,也可防止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的出现。

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可适当食用补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圆、黑豆、莴笋、红枣、花生、核桃、枸杞等。

二、久卧伤气“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久卧伤气”简单说,就是长时间卧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可导致一身之气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

其次,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

因此,正常的卧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内气血充盈、精力旺盛。

但是,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

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

当然,对于久病卧床的人,就应当多吃些补气行气的食物,如人参、太子参等。

什么是中医五劳六极七伤

什么是中医五劳六极七伤

什么是中医“五劳六极七伤”一、释义:【解释】: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五劳:1.中医学名词,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

2.中医学名词。

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太医云:’我会医四肢八脉。

'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示例】:《中国现在记》第三回:“任是你五劳七伤,一切疑难杂症,一经他治,无不手到病除。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大同之世,生人最乐,内无五劳七伤之感,外极饮食、宫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用法】:作谓语、宾语;泛指虚弱多病。

二、造成“五劳七伤”的原因造成“五劳七伤”的原因很多,有的还与食品的“五味”、节令的“四时”,甚至风向的方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

因此养生学认为:在养生时,要注意酸、甜、苦、辣、成的适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节的交替、冷暖,适时增减衣服,适当锻炼,顺乎自然。

这些都是强身健体,预防“五劳七伤”的必要措施。

欧阳修曾云:“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里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

(一)、“五劳”:五劳者:一曰肺劳,短气而浮,鼻不闻香臭;二日肝劳,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能独卧,目视不明;三日心劳,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四曰脾劳,舌本苦直,不得咽唾;五曰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囊湿生疮,小腹满急。

又有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亦名五劳。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中医里特别忌“久”,强调任何事情不能过度,任何吃的东西不能过多。

就是做任何事情不能淫,这里的“淫” 就是过度的意思。

1、久视伤血:是指人长时间用眼视物,不仅会双眼疲劳,视觉能力下降,而且会导致人体“血” 的损伤。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血,由于肝脏的经脉联系于目,人的视力又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故有“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心主血脉”之说。

中医养生的〈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

中医养生的〈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

中医养生的《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十要:
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齿要常叩、
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足要常搓、性要常动。

十忌:
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忌憋尿便、
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穿裤、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

十伤:
久视伤眼、久行伤筋、久坐伤腰、久卧伤气、忧极伤心、
多食伤胃、久立伤骨、遇悲伤肺、暴怒伤肝、久听伤神。

十少十多:
少肉多菜、少说多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
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车多行、少虑多笑、少药多练。

老来养生切忌“久”

老来养生切忌“久”

老来养生切忌“久”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老老恒言》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这是《内经》五劳所伤的基本说法。

认为“老年惟久坐久卧不能免,须以导引诸法”,随其坐卧行之导引有睡功、坐功。

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的血脉流通,终身无疾病痛苦。

【总页数】1页(P37-3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养生四戒——久视、久坐、久立、久卧
2.老来养生四道“坎”
3.老来养生学会“放”
4.中国传统养生格言——养生常唱“老来乐”
5.人到老来须忌“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久卧伤气一、教材说明(一)聚焦问题久坐和久卧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同时也提出“劳则气耗”。

中医认为,过度安逸也是“劳”,可以导致气血瘀滞,生命力便会减弱。

在过度的劳累后,暂时休息,可以消除疲劳,使体力和脑力得以恢复,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更好地劳动。

但是,如果多逸少劳,甚至好逸恶劳,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了。

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做到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一读课文讲述了小军受伤后本应适当地卧床休养,奶奶却让其静养,久卧不动,导致一个多月后小军上课精神不集中,体质下降,在适当运动后又恢复健康的故事。

其中包含着“久卧伤气”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只有劳逸结合才能身心健康的道理。

教材提供了一个典型事例,给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

(三)想一想根据小军养伤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分析原因,提醒静养时间要适当,不可久卧,不可过于安逸,理解“久卧伤气”的道理。

判断哪些症状是“久卧伤气”的表现,如何劳逸结合才能让身体慢慢恢复。

(四)学一学让同学们对照“久卧伤气”的各种症状,找一找自己及同学身上会不会有类似症状,以此达到自我监督、自我反省的作用。

(五)做一做这是学生的实践活动。

7~12岁的小学生,骨骼肌肉进入迅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体质的重要时期,因此不能过于安逸,不能懒散,要劳逸结合。

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这次角色反转,让孩子做好健康监督员,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并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久卧伤气”出自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任何一种过劳方式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过于安逸也是“劳”,其中久卧伤的就是“气”。

“久卧伤气”的典型症状为精神昏沉、萎靡不振。

气受伤就会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易导致气滞血瘀,身体就会出现疾病。

故事深入浅出,让孩子们认识到懒散、过于安逸、多卧少动不利于身体健康;通过“想一想”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疾病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学一学”,让学生知道“久卧伤气”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向学生介绍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样的,过于安逸也会对健康不利,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保持身体健康;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并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已经有了自己的喜爱,也能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督促下完成适量的运动,可在休息日及寒暑假时,往往会出现睡懒觉、赖床等现象,导致久卧后反而更累的现象。

所以合理作息,劳逸结合,才能身强体健。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久卧伤气”这个词条的引入,让学生了解过于安逸也是“劳”,对健康有害。

(2)理解劳逸结合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2.能力目标学习制订表格,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并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做好健康监督员,做到适当运动全家总动员。

3.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深入浅出的比喻、图片以及文字的解读,熟悉“久卧伤气”的症状表现。

(2)记录家人日常生活周期表,做好健康监督员和中医运动观的宣讲员。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久卧伤气”“劳则气耗”的中医理念。

难点: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做好家庭健康监督员,学习后进行改进并执行。

(六)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久卧不利于人体健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同时也提出了“劳则气耗”,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气”呢?(2)把人体和气血的关系比作是汽车和汽油,学生观察后进行分辨并思考,回答什么是自己理解的“气”。

2.讲解知识(1)讲述:教师讲解教材中的故事,思考总结乖孩子小军身上发生的现象的原因(阅读教材中的文字)。

从以上故事可以发现,过度卧床,人体的气血运行就没有那么流畅。

如果长期窝在床上或沙发上,特别容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影响肺的功能,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就会因此受伤,因而小军才会出现上述症状。

调节的方法就是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有助于放松疲惫的身体和紧张的神经,对健康有益。

(2)分析课件,用中医学理论阐述疾病产生的原因,说说自己看后所获取的信息或感受。

(3)讲讲“久卧伤气”的中医原理。

①出处:《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意思是,任何一种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的方式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其中久卧便是过于安逸,伤的就是气。

“久卧伤气”的典型症状为精神昏沉、萎靡不振。

②释义:人的衰老与疾病是气血不和导致的,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不能总是停放或者行驶。

汽车长期停在那里不行驶,也会生锈损伤,以此为比喻,说明劳逸结合是生命力经久不衰的保障。

(4)举例说明。

①起床困难户。

(出示图片)②久卧伤气的各种症状。

(5)总结:7~12岁的小学生,骨骼肌肉进入迅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体格体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且适当休息,做到劳逸结合,积极进取。

3.动手实践我是健康监督员。

(1)要求: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包括时间、运动名称等)。

(2)目的:不能多逸不动,要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3)外力:孩子和家长相互督促,同步进行。

4.拓展(1)找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过于安逸的生活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事例。

(2)休息的时间长短要合理,运动也要适度。

5.小结整理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久卧伤气”的道理,并且也知道了过度安逸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了解观看了古人的各种运动方法,懂得了生命在于运动。

对于骨胳肌肉正在生长期的我们,尽情享受劳逸结合带给我们的健康和快乐吧!(七)板书设计久卧伤气久卧伤气好逸恶劳会得病劳逸结合,无病一身轻三、参考资料(一)什么是五劳五劳包括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和久行伤筋,所谓“五劳所伤”,出自《黄帝内经》。

1.久视伤血中医学认为,“眼受血养而能视”,过度使用目力,轻则两目疲劳,重则导致疾病。

从事长期“注目”工作的人群(如校对员、打字员、钟表修理工等),容易患近视或某些眼病。

如果人们习惯于长时间全神贯注地看书读报,而且又不注重适当的休息与文体活动,或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面色无华、萎黄或产生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证。

2.久卧伤气对于久行、久立的人来说,能躺一躺则是一种享受,可使外在肢体筋肉关窍之气以及内在脏腑血液恢复充盛,但无所事事之人若长时间卧床躺着,也会闹病。

中医古籍《摄生总要·养生心法》中说:“盖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脉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

”意思是,闲散之人吃饱了就坐着、躺着,经脉难以疏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关窍之气渐趋衰弱,还可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或饮食不振,或动则心悸、气短汗出等。

3.久坐伤肉民谚说:“裁缝拿银针,累得血喷心。

”不是针的分量重,而是长期坐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

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和四肢,久坐则脾气不健,胃纳欠佳,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传输,从而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于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倦怠,肌体软弱无力。

久坐不动,气机运行、血液流通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和痔疮等病。

4.久行伤筋中医学认为,筋联络关节和肌肉,筋是主司运动功能的组织,包括韧带、肌腱和筋膜等。

适当地走动或跑动,有利于肢体肌腱或筋膜的柔韧和强健。

若好胜之行、长途跋涉,或短距离奔走、奔跑用力过猛,或超负荷锻炼和运动,都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和筋腱组织发生扭伤或劳伤。

5.久立伤骨适当的各种站立姿势,如能使骨骼关节受力适宜,有利于人体各骨骼关节的生长发育,并形成健美的体态姿势。

若长久站立不动,一方面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肌体部分组织、细胞的营养失去均衡调和,出现气滞血凝;另一方面可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腰痛、腿软和足麻,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活动障碍。

(二)气虚的症状表现气虚一般表现为呼吸非常急促,尤其是稍微有大点的动作或者过久的运动之后,喘气不匀,四肢乏力等。

有些人则出现面色惨白,浑身冒汗,看起来就病恹恹的样子,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走似的。

还有些人则表现为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

小孩子气虚,会出现容易尿床、容易感冒,或者身体发育不良等。

(三)贪逸享受伤神气劳逸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协调适度才能有益于健康,太过、不及均可致害。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的说法,既反对“久立”“久行”之过度疲劳,又反对“久坐”“久卧”之过度安逸。

中医讲过度安逸,气血瘀滞,“神气”也就是生命力会减弱,所以《抱朴子》亦强调:“坐不至久,卧不及疲。

”劳力、劳心之后,暂时休息,使疲劳消除,体力和脑力得以恢复,这种逸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更好地劳动。

但是,如果多逸少劳,甚至好逸恶劳,就成了消极的做法了。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平时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一旦到了假期,有相对较长时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容易把握不住这个度,彻底松懈下来,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没有精神,就是中医讲的失去了“神气”,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

这就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东医宝鉴》中的“气滞”病。

书中说这种病产生的原因是:“惟是闲人多生此病,盖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络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

”气滞则脾胃运化无力,食欲差,消化力薄弱,人体精、气都失去了营养的来源,五脏功能下降,精神也会萎靡不振。

可见,过于安逸,生活放松过度,甚至懒散,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对于这种情况的预防方法,就是克服消极情绪,增加活动。

中医著作《中外卫生要旨》中记载了一则病案,讲一个人得了“慵软之病”,就是懒而无力的逸病,张三丰对他说:“汝宜趁此冬晴,运小石,砌小坞,携山锄,删枯草,未馁则止,日日如此,悠游运动,若园丁然,则通体气血活而不滞也。

”就是让他在花园中除草、翻土,每天坚持劳动,就像园丁一样工作。

这种劳动强度并不大,但是可以起到使全身气血流通的目的,气血流通了,慵懒之病也就好了。

这种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鉴。

在节假日休息的同时或者节后,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整个人的精神也就会活起来。

另外,在节假日要注意饮食,不能过于油腻,朋友家人欢聚之后,也要注意适当活动,不能吃饱了就坐着不动,以致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