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
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理解
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理解1. 引言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一种等级差异现象。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教育、职业等方面,导致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分层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2. 社会分层现象的产生原因社会分层现象的产生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2.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导致社会分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或群体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财富和资源,进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然而,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机会不平等,一些人群无法获得充足的经济资源,从而陷入较低的社会阶层。
2.2 教育因素教育水平对一个人在社会中获得更好机遇和更高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地区或家庭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文化观念的影响,一些人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导致了教育水平的不平等,从而增加了社会分层现象。
2.3 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因素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也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往往决定了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源和机会。
例如,出生在富裕家庭或高级职业家庭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3. 社会分层现象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社会分层现象对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3.1 对个体影响社会分层使得一些群体无法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限制了他们个人发展的机会。
他们可能面临着收入低、生活质量差、教育水平低等问题,从而导致心理压力增加、自尊心下降等负面情绪。
3.2 对社会影响社会分层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同时,分层现象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创新能力。
4. 解决社会分层现象的可能途径为了解决社会分层现象,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4.1 政府角色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加强监管等措施,减少贫富差距,并提供更多机会给予弱势群体。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作者:李振伟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11期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
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平正义的内涵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
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產生公平正义的问题。
但要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眼光来分析。
当我们用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眼光,来审视公平正义时,就不会被某些表象所迷惑,把被历史抛弃的公平观念再拾起来,混用不同领域的公平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公平要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及意义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规则。
社会公平正义就在于给每个人以所应得。
从具体内容和规则上看,现代意义上的公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保证的规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第二,机会平等的规则,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第三,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第四,社会调剂的规则,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正的规则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
确立公平正义规则的意义。
第一,确立保证的规则,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应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同时,应能保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
社会分层对社会公正的影响研究
社会分层对社会公正的影响研究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不同的社会群体因为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或教育背景的不同,往往被划分成不同的层次。
这种社会分层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和机会,同时也对社会公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分层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首先,社会分层对个体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不公正。
社会的分层与其所属阶层直接关联,较低层的人往往面临着较少的机会和资源。
他们可能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良好的工作机会以及健康的生活环境。
而高层的人则能够享受更多的优势和机会。
这种社会分层的不平等状况使得社会公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其次,社会分层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均分配。
社会资源的分配不仅与个体的努力和能力相关,还受到社会地位和分层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资源储备和财富积累,这加剧了社会分层的不平等。
一些人可能因为出身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而被剥夺了公正享受社会资源的权利,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不公。
此外,社会分层还容易导致人们之间的无形壁垒和歧视。
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交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隔离,从而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
这种隔阂不仅表现为身份认同的不同,还可能引发人们之间的歧视和偏见。
例如,高层人士可能对低层人士抱有不公的态度,忽视他们的存在和需求。
这些隔阂和歧视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平等。
最后,社会分层对社会公正的影响还体现在机会平等方面。
社会分层使得一部分人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另一部分人则处于劣势地位,机会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
社会系统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的机会和资源可能存在差异,阻碍了社会公正的实现。
例如,个体在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上可能面临着不平等待遇,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社会分层对社会公正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导致个体机会不均等,还不平等地分配了社会资源,加剧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和歧视,并阻碍了机会的平等。
为了实现社会公正,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消除社会分层带来的不公。
社会分层论
社会分层论社会分层论社会分层论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群在社会中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地位被划分成不同的层次。
社会分层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与社会结构、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社会分层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层次。
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经济条件、教育水平、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等因素。
社会分层使得人们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阶层,存在着上下级关系和权力分配的不均衡现象。
其次,社会分层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
经济因素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教育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也对社会分层产生影响。
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同,均会影响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
社会分层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社会分层导致了不平等现象的存在。
高层人群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低层人群则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种不平等现象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产生。
其次,社会分层也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和人生轨迹。
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往往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工作机会以及社会关系等。
针对社会分层问题,需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加强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意识。
政府应加大教育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其次,应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此外,应推动社会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和经济限制,提供更公正、透明、有竞争力的社会环境。
总之,社会分层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分层的形成与经济、教育、文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应对社会分层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政府、教育和法律等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摘要】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分层主要包括阶层、财富、权力等类型,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平等具有深远影响。
社会流动则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公平程度,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分层会影响流动的机会和路径,而流动的程度也会影响分层的稳定性。
提高社会流动对于平衡社会分层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将继续受到关注,政策应当促进流动机会,减少社会不平等,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建议政府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育机会、加大社会福利投入,为社会流动创造更多机会。
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定义、重要性、类型、个人发展、影响、现状、社会稳定、关系、未来趋势、政策建议、促进、重要性。
1. 引言1.1 社会分层的定义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个体或群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不同层次或等级,这些层次或等级在社会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享有不同的权利和资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
社会分层既包括经济地位的分化,也包括教育水平、职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导致了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界限和障碍,使得社会分层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社会分层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它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社会分层的存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社会分层现象,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和平等。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改革,才能最终消除社会分层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公正的社会。
1.2 社会流动的重要性在社会中,社会流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现象。
社会流动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活力和发展,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
对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看法
对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看法1.引言1.1 概述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社会分层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财富积累、职业身份、教育背景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层次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也愈发明显。
中国社会分层的现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在城市中,高薪职业、知识精英和企业家阶层聚集在一线城市,享受着丰富资源和发展机会。
而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则面临贫困、教育机会不足以及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社会分层的差距逐渐拉大。
其次,教育背景在社会分层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等教育资源在中国的分布极不均衡,名校和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在工作市场中的机会和收入水平,因此,教育不平等也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
此外,职业身份的不同也是中国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官员、企业高管、金融从业者等职业地位较高,拥有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而体力劳动者、农民工和个体经营者等职业则往往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不能享受到同等的社会福利和资源。
社会分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均,还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现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因此,对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对当前中国社会分层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旨在促进社会分层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当前中国社会分层问题感兴趣的基本信息。
正文部分则包括了社会分层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表现。
在对社会分层的定义和背景进行阐述后,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表现,包括经济层面的差距、教育和职业层面的不平等、以及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分配不公等方面。
社会分层与社会服务
社会分层与社会服务一、引言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社会分层。
这些分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机会。
然而,社会分层也带来了不平等和不公正。
为了减少不平等现象,社会服务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会分层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分层的现象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地位差异。
这种分层可以根据收入、教育水平、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因素来划分。
社会分层导致了资源和机会的不均衡分配,使得一些群体处于不利地位。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较大,农民和工人往往面临着贫困和缺乏机会;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种族、性别和年龄等因素也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机会。
三、社会服务的重要性社会服务是指社会为改善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和提供支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社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和福利等方面的帮助。
社会服务的目标是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人权和机会。
通过提供社会服务,社会可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四、社会服务的角色社会服务在社会分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社会服务能够提供经济支持和援助,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
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社会服务可以提高弱势群体的技能和就业机会。
同时,社会服务也可以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弱势群体克服困难和挫折。
五、社会服务的挑战然而,社会服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源分配的不均,一些弱势群体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服务。
此外,一些社会服务机构面临管理和运作上的困难,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而且,社会服务往往只是解决问题的临时措施,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六、社会服务的改进为了提高社会服务的效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社会服务的投入,确保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
其次,社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管理和运营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社会服务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和机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服务网络。
论空间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论空间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作者:王志刚来源:《求实》2016年第06期[摘要]空间正义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它通过相应的价值指引和制度安排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成果国民共享,符合并体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取向。
其中,平等原则和差异性原则,两者的生成与运动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空间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
同时,空间正义在规范性上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性、丰富性和流动性的社会空间;要求关注普通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空间福利保障,对由于个体主客观诸多因素带来能力差异导致分配结果的不公平进行补偿。
唯有这些核心价值取向都得到应有重视与合理安排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公正与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空间正义;平等;差异性;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 D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487(2016)06-0025-08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传统看来,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范畴,是与经济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
空间正义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通过相应的价值指引和制度安排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成果国民共享,符合并体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取向。
约翰·罗尔斯之后,政治哲学研究不能绕过的问题就是从哪个层面上讨论正义问题——是作为制度(社会结构)的正义?还是作为价值的正义?空间正义同样如此。
一般而言,作为价值目标的空间正义,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空间发展的憧憬,是人们关于未来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但这些抽象的价值目标在获得社会广泛接受后,就会成为一种公认的人文价值,成为人们反思空间不公正,反抗不公正对待的思想源泉,成为影响空间政策制定者确立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尺度。
人们需要的是,不仅合乎法律还有经得起公众和历史发展检验的价值定位。
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基本原则问题。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空间社会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在理解和超越传统框架的基础上,推动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空间社会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致力于研究空间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对空间社会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其研究背景和基本理论。
空间社会学关注空间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行为、互动以及结构,同时探讨社会如何创造和利用空间。
这一学科的研究范畴广泛,涵盖了城市化、地域发展、社会分工、社会移动等多个方面。
文章重点分析了空间社会学的理解与超越两个方面。
在理解方面,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证研究,展示了空间社会学如何揭示社会空间的结构、功能和变革规律。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现象,还能为政策制定和社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超越方面,空间社会学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关注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如全球化、信息化、环境问题等,以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文章还探讨了空间社会学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空间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中人群的聚集与分布规律、不同区域的社会差异以及地域间的联系与互动。
这些研究对于城市规划、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章对空间社会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空间社会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该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一文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空间社会学的新视角和思路。
通过不断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Abstract:_______,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is committed to study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pace and society,_______, interaction, and structure,_______, covering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urbanizat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_______,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spatial sociology reveals the structure, function,_______, but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olicy-_______, spatial sociology needs to go beyond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research methods, focusing on new social phenomena and issues such as glob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etc.,_______,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lustering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ople in cities, social differencesin different regions,_______, communit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_______,_______, strengthen its cross integr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cope with the complex and ever-_______"Space Sociology: Understanding and Transcendence"_______, we are expec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various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一、概述空间社会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正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公平正义_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 、要 把 实 现 社 会 公 平 作 为 重 要 的 政 策 导 向 由于社会现象的错综复杂和多维性, 我们可以把公平划 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 化 公 平和 伦 理 公平 等 不 同类 别 。 当前, 人们尤为关注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经济工作不 能只埋头看做大蛋糕, 只讲效率, 还要抬眼看切分蛋糕, 还要 讲公平。这就要求我们“正确 处 理 按劳 分 配 为主 体 和 实行 多 种分配的关系, 鼓励一部分 地 区 、一部 分 人 先富 起 来 , 注重 社 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 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逐步实现 全体 人 民 共同 富 裕 ”。[1] 二、以利益均衡为切入点, 全面实行公平正义 众所周知,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 源。于是, 便引发出形形色色关于资源的纷争。各个利益的主 体都希望追求利益最大化, 都想占有更多的资源。所以说, 人
我国如何度过这一敏感时期, 使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在 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里所说的公平正义, 就是社 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 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 现。现代意义上的公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 保证权利 的规则, 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第二, 机会平等规 则, 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 会; 第三, 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 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 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 第四, 社会调剂的规则, 即立足于 社会的整体利益, 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 整, 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进而使社会 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讲, 公正的规 则包括社会阶层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 各阶层应当得到 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 各阶层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 利的关系。
社会公平(不平等)研究综述
社会公平(不平等)问题研究述评社会公平(不平等)问题研究述评摘要:本文通过对涉及公平问题的相关词汇概念的比较和界定,对西方经典社会公平理论的回顾,以及对中国社会公平思想与现实公平效率问题的讨论的引述,提出东西方对社会公平问题的侧重点的差异。
只有弄清二者从思想渊源上与生俱来的差距,才能进一步探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制度安排,从理论上发掘公平效率难题的攻坚点。
一、引言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社会锲而不舍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源泉。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或者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公平正义问题本身就是衍生于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关于问题的探讨,从古至今也引起了人类思想智慧的大碰撞,引发无数辩论与争议,从社会学拓展到宗教、心理学、经济学。
但应当看到的是,社会公平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伴随着的是人类作为社会群体向着自由、平等、正义、和谐的理想社会不断奋进的过程,尽管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地区都存在,但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其的探索和追求。
但通过分析社会公平问题在西方和东方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正如马克思提出社会公平问题具有历史辩证性、具体相对性一样,由于文化、制度、历史演进、民族个性等的差异,东西方对待社会公平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公平”的相关概念(一)公平的起源公平一词的西语起源,最早见于公元八世纪古高地德语中的形容词“girecht”,意为“直的”、“对的”或“合适的”,其衍生的抽象含义为“依循正义感”(dem Rechtsgefühl entsprechend)1。
在《圣经》中也有大量论述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文,据统计,含有“公平”、“公正”、“公义”等词句的经文约有300多处,含有“公平”词句的有80多处,并告诫君王“公义和公平是宝座的根基”2。
古汉语中“公”字的含义是“会意”,小篆体中上面是“八”字,表示两者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社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社会等级和阶层差异。
这种分层现象来源于个体的不同背景、能力和机会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社会资源和机会的不均衡分配。
社会流动性则是指个体在不同社会等级之间移动的能力和机会。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社会的流动性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在社会分层的现实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比如,财富和地位的差异导致了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对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导致了知识精英和底层群体的产生,职业选择的限制导致了白领和蓝领群体之间的隔离等等。
这些差距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性。
然而,社会流动性的存在给了人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社会流动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它鼓励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社会流动性的提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比如教育的普及,职业机会的开放,社交网络的拓展等。
通过这些途径,人们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地位。
然而,现实中社会流动性的水平并不乐观。
尽管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但是社会的阶层固化现象仍然存在。
一方面,特权阶层通过对资源的垄断和家族背景的传承来保持其地位;另一方面,底层群体由于缺乏机会和资源,往往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种阶层固化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流动性受到了削弱,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为了提高社会流动性,我们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努力。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社会公共服务,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入,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
其次,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平等和公平的价值观,消除歧视和偏见,为所有人提供公正的竞争环境。
此外,个体也应该自我努力,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来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总之,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与解决方法
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与解决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分层现象普遍存在、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社会公正问题的表现形式1. 贫富差距在现代社会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富人变得更富有,而穷人则更加贫困。
少数人掌握着绝大部分财富和资源,而广大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这种贫富差距不仅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也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些人出身于富裕家庭,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人脉资源,而另一些人则长期受限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社会分层现象削弱了社会的公正性,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3. 资源分配不公在现代社会中,资源分配不公是社会公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企业等各界力量总是在资源分配时偏袒少数利益集团,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予重视。
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不公正感,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
二、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方法1. 加强法律监管在解决社会公正问题上,加强法律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完善、公正的法律法规,保证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贪污腐败等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2. 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是社会公正的基石,推进教育公平对解决社会公正问题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并保障每个人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此外,需要通过完善教育制度和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减少对学生背景的依赖,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公平竞争。
3. 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确保每个人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都能够获得基本保障。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帮助那些临时遇到困难的人们渡过难关。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在当今社会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
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群体在经济、教育、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而社会流动性则是指个体在不同社会分层之间的转换和变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首先,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性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社会分层的存在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面临着不同的机会和条件。
比如,高收入者往往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
而低收入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可能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就业机会的稀缺,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
因此,社会分层的存在会让一部分人处于相对有利的社会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则陷入了相对不利的社会阶层,从而制约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
其次,社会流动性也对社会分层产生着一定的作用。
社会流动性不仅可以改变个体的经济地位,还可以改变其所处的社会阶层。
社会流动性能够帮助一些人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同时也会使一些人从较高的社会阶层向下流动。
通过这种流动,个体能够改变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地位,从而影响社会分层的结构和层次。
然而,社会流动性并非是无限制的,它受到个体能力、机会平等和社会制度的限制。
如果社会流动性受到过多的制约,那么社会分层就会变得僵化和不平等。
此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分层的存在会激发人们的社会流动性的欲望和动力。
在一个由竞争和机会驱动的社会中,个体通常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实现社会流动性。
这种促进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同时也可以改善个体的生活和福利。
反过来,社会流动性的存在也能够调节和改变社会分层的结构。
通过社会流动性,个体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打破原有的分层边界,实现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会。
综上所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
社会分层不仅影响了个体的社会流动性,还制约了个体的机会和条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影响个人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表现,根据这些差异建立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等级有序的社会结构。
在分层结构中,顶层的人物享有最高的权力、声望和财富,而底层的人物则贫困、无权、无声望。
社会分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或者家庭。
而这些个人或者家庭的不同经济、教育、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在这个系统中的所处位置。
然而,社会分层是不公正的,这是因为社会分层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出生背景、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而产生的。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人的机会均等,导致某些人无法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可以按照个人的能力、社会作用、选择等原因迅速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层次。
社会流动既包括上流移动、下流移动和跨流动。
社会流动是一个自由进出的过程。
它反映了社会公正和个体能力、努力成果的关系,同时,也是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是相互作用的,许多人找到机会进行流动的空间受到严重限制,这也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三、的关系总体来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一个社会分层较为明显的社会中,社会流动的空间较小,而在社会分层较为模糊、社会流动比较活跃的社会中,社会流动的空间较大。
因此,在一个社会中,社会分层过程是制约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
不过,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在逐渐缩小。
人们可以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
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现代社会必须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让他们以公正的方式进入自己想要的身份或职业。
社会分层与社会地位认同
社会分层与社会地位认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根据其经济、文化、教育背景等因素而形成的高低不同的等级。
而社会地位认同则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社会分层的认同感和对自身地位的评价。
社会分层与社会地位认同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社会分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职业、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存在。
社会分层将人们分为不同的阶层,例如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
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受到的待遇。
例如,高收入、高学历的人往往在社会中享有更多的权益和资源,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可能处于社会的下层,地位相对较低。
其次,社会地位认同是人们对于自身地位的评价和认同感。
与社会分层相对应,不同的人群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会产生不同的认同感。
有些人可能对于自己的地位感到自豪和满意,从而加强对自身地位的认同。
而另一些人可能感到不满和不公平,对自己的地位产生疑问和认同感的缺失。
社会地位认同也与个体自尊和自我肯定密切相关,一个人对于自己地位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然而,人们的社会地位认同并不仅仅是受到社会分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
文化背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例如,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重视的社会中,个体可能会更加注重家族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传承,对于自身地位的认同感更为强烈。
同时,教育背景也对社会地位认同产生影响。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往往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待遇,他们更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感到满意。
面对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认同的现象,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社会公平是指在社会分层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正的待遇和机会。
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从制度层面来保障,例如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建立福利体系等。
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将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阶层。
而这些划分的标准,往往是根据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的。
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很多种,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经济地位是最为常见的社会分层标准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或家庭的经济地位往往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生活水平。
通常来说,拥有更多财富和资产的人往往处于社会的上层,拥有较少财富和资产的人则处于社会的下层。
经济地位的差异导致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也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教育程度也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通常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从而提升其社会地位。
相反,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或低技能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职业和地位也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的职业和地位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常来说,担任高级职位和拥有更高地位的人往往处于社会的上层,而从事基层工作或者是临时工的人则处于社会的下层。
职业和地位的差异导致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标准。
最后,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通常来说,具有高文化水平和优雅生活方式的人往往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崇敬,从而提升了其社会地位。
相反,文化水平较低和生活方式粗俗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经济地位、教育程度、职业和地位、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
这些标准的差异导致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和不公平现象,也是现代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希望通过对社会分层标准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正方,应该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
首先,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因为这是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途径。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如果我们不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就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从而使一部分人处于劣势地位,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和资源。
其次,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当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得到纠正,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待遇和机会,就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正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不公正的任何地方,就是对正义的威胁。
”只有当我们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公正和平等。
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一问题,就会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导致社会的发展受到阻碍。
正如尼尔·阿姆斯特朗·泰森所说,“公正和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因为这关乎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反方,不应该过分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
首先,过分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可能会导致对个人努力和能力的贬低。
在一个过分强调公平的社会中,人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回报,从而减少对个人发展的动力。
这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效率和活力。
其次,过分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可能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在追求绝对的公平和平等时,可能会忽视个体的实际需求和贡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这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最后,过分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僵化和停滞。
在一些过分追求公平的社会中,可能会忽视个体的差异和多样性,导致社会的创新和变革受到阻碍。
这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因为这可能会贬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影响社会的创新和变革。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的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的研究引言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分层指的是将人们按照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分成不同的层次,而社会不平等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层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待遇和机会差异。
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研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社会分层的维度社会分层是多维度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经济维度经济维度是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之一。
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通常来说,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的个人处于社会分层的更高层次,而财富和资源的缺乏则会使人陷入更低的社会层次。
经济维度包括个人的收入、财富、职业地位等因素。
2. 教育维度教育维度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
受到更高教育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而缺乏教育的人则可能陷入较低的社会层次。
因此,教育维度与社会分层密切相关。
3. 职业维度职业维度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职业地位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高级管理人员、医生、律师等职业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分层中的高层人士,而服务业、体力劳动者等职业往往处于较低的社会层次。
因此,职业维度也是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 地位维度地位维度指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包括社会声望、社会认同等方面。
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层次。
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望和地位的人往往具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则可能受到排斥和歧视。
地位维度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的维度社会不平等同样具有多个维度,以下是一些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1. 政治维度政治维度是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些社会中,政治权力的分配和控制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
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条件和机会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有些人生活在高楼大厦中,享受各种舒适的条件,而另一些人却只能在简陋的居所中艰难度日。
这种不平等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社会等级和社会分层。
社会等级是指根据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来划分的不同层次。
在社会等级中,通常有上层、中层和下层之分。
上层通常是那些权势显赫、财富丰厚的人们,他们享有高尚的社会地位和各种优越的待遇。
中层则是那些普通工作人士,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和一些社会福利,但与上层相比,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相对较低。
而下层则是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没有稳定工作或无法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人们,他们往往面临生活困境和社会排斥。
社会分层则是更复杂而全面的概念,它不仅考虑了经济地位,还包括了教育水平、职业选择、文化程度等因素。
社会分层的核心在于人们的机会不平等。
在一个分层较为严重的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所享受到的机会和资源是明显不同的。
上层人士可以轻易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工作机会,而下层人则往往在这些方面受到限制。
社会等级和社会分层的存在并非偶然。
它们通常是由社会中的不均衡分配和不公平机制导致的。
在市场经济和竞争社会的背景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一些有利于富人的政策和制度也加剧了这种不平等现象。
此外,社会等级和分层还受到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女性在某些地区依然受到性别歧视,而少数民族在某些社会中则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社会等级和社会分层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社会等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生活质量、社交圈子和社会地位。
上层人士的子女更容易获得好的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和社交关系也更广泛,而下层人士则往往陷入贫困、无法改变自身处境的困境。
社会分层也带来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不平等和不公平导致了社会不满情绪的积累,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解决社会等级和社会分层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更为公平的政策和制度,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给予下层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1 2012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李 强[摘要]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在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处理社会分层、收入差距问题上,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正应该是机会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国民创造越来越多的公正竞争机会、公正的程序条件和公正的分配结果。
社会空间属于重大的社会资源。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空间成为社会各利益群体激烈争夺的焦点领域,特别凸显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化,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利益纠纷都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社会分层;社会空间;社会公平;社会均等;社会公正[作者简介] 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08&ZD045)如果说罗尔斯关于正义的讨论涉及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经济利益两个重大的领域[1](P8、12)的话,那么,本文属于对社会经济利益领域正义问题的讨论。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的公平、公正问题在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即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领域。
那么,这两者间是什么关系呢?社会分层指人们的社会地位差异结构,该差异结构本质上是由于人们占有资源的不同而产生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种社会资源在人群中重新配置并发生了巨大变迁。
空间、社会空间也是一种资源,从社会空间涵括了人们的居住地、居住面积、土地所有权等等的意义上看,它显然属于重大的社会资源。
所以,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的讨论又可以视为同一领域的问题。
在旧城区规划改造中,曾有人提出“穷人出去,富人进来”的观点,立即引来了激烈的抨击和热议,这反映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空间公平公正看法上的冲突与对立。
一、什么是社会公正、社会公平?什么是社会公正呢?从字面上解释,社会公正就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就是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不偏袒任何一方,处理得合情合理。
所以,社会公正与社会公平两个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
那么,什么是社会公平呢?有人认为,社会公平就是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得到应得的权利与利益;也有人认为,社会公平就是使社会上同样的人得到平等的待遇;还有人用社会正义来定义社会公平,等等。
笔者以为,在理解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时,—2—以下三个方面是一定要注意的。
第一,社会公正、社会公平的内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时代背景变化了,人们的社会公正、社会公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在社会公正、社会公平问题上从来没有过完全一致的看法。
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阶级出于自身的利益,对于社会公正、社会公平会有不同的认识与评价。
我们在分析社会公正、社会公平理论的时候要注意,这是有利于哪一个社会群体、哪一个阶级的观点。
第三,社会公正、社会公平的内容,实际上与人们的法权观念、道德理想密切相关,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特征。
社会公正、社会公平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理念,也是一种制度或政策。
从内容上看,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最表层的是民众的公正观念。
比如,老百姓认为不劳而获是不公正的,因此,谈起“煤老板”总是嗤之以鼻。
这反映出民众朴素的公平正义意识,以及对获取财富不正当方式的愤愤不平。
第二,更深一个层次是作为一种系统的法权观念、价值观念体系的社会公正、社会公平观,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又有相当大的影响范围。
比如,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按此种理论,只有按照劳动的数量与质量来分配才是公正的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我们已经奉行了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体制。
所以,主导意识形态认可的公正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社会公正、社会公平。
比如,社会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税收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等,以及各种相关的社会政策等,它们通过引导、强制、奖惩等措施制约和调节着人们的行为。
根据唯物史观,无论在上述哪一个层次上,社会公正、社会公平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此,对于社会公正的认识必须深入到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去探寻。
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公正观念与制度。
那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究竟什么是社会公正?我们应该奉行什么样的社会公正原则?既然社会公正观念和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那么,我们不妨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基础加以剖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几乎清一色的国有、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变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
多种成分的经济关系必然产生多种形式的社会公正观。
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也正处于变革之中,新旧体制并存也造成了新旧公正观并存的情况。
而这种多种社会公正观并存的局面,正是造成今日民众在公正问题上产生困惑、混乱的根本原因。
下面试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经济关系的变迁及其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由人民公社、生产队手中转到了承包者、农民家庭手中,农民家庭取代生产队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与此同时,家庭工业、私营工业在农村迅速产生和发展起来,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企业或者流入大城市从事雇佣劳动或个体经营。
在家庭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拉开。
正是在这些复杂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公正观、公平观。
一方面,传统的集体主义的公正观、公平观还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个体主义的公正观、个人主义的公正观、市场竞争的公正观也逐渐发展起来。
从总体上看,目前在我国农村中,作为主体的是农民的家庭经济。
以这种家庭经济为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家庭、家族、忠孝观念的影响,农民也大体上奉行家庭为本的公正原则。
这种家庭为本的公正观,既不同于集体主义的观念,也不同于个体主义、个人主义的观念,它强调个人要为各自的家庭奋斗,要节制个人的欲望而增加家庭的财富,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而维护家庭的利益,它还强调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责任。
总之,这种公正观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在家庭内部不计较利益的得失,但在不同家庭之间强调机会均等的竞争和利益的分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城市已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二元体制并存着两种主要的经济成分:一种是政府的单位、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人们通常称之为“体制内单位”;另一种是包括个体、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等在内的所谓“体—3—制外单位”。
从目前的产值、职工总数等数据来看,体制内单位已经不占优势。
据笔者计算,2007年,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人数仅占城市全部就业者的24.3%,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体制外单位的各项数据都在继续攀升。
在这两大经济社会体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公正观:前一种更强调集体主义、单位的整体利益,强调单位成员共同的福利与保障,单位内虽然不是平均主义,但过大的个体差异总是会引起人们的非议;后一种则更强调个体主义、个人奋斗、自由竞争,反对单位内部的平均主义。
这两种社会公正观显然是相互冲突的,常造成老百姓心理上和观念上的冲突,也是引发城市中关于公正问题争论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学角度看,影响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的因素可以区分为“先赋因素”(ascribed fac-tors)与“自获因素”(achieved factors)。
前者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因素,如家庭、家族、血统等;后者指一个人因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因素,如教育文凭、专业证书、成绩、成就等。
社会学理论通常将完全由先赋因素影响的收入分配视为不公正的,而将更多的由自获因素影响的收入分配视为公正的。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富二代”、“官二代”现象的抨击,背后的理论框架应该属于先赋因素的角度。
我国的户籍制度按照出生决定户籍,从而决定人们得到与户籍相关的教育资源、福利资源,也可以归入先赋因素一类。
可见,影响公正的因素还是比较复杂的。
要探索当前中国人的公平、公正观念,有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其一,历史传承的影响,长期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公正观”的影响;其二,推翻帝制以后,长期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公正观”的影响;其三,改革开放以来,外来的各种公正观的影响,包括市场公正观、自由主义公正观、个体公正观、法理公正观等。
当然,探索当前中国人的公正观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需要获得社会调查数据、社会事实的支撑。
二、什么样的社会分层是公正的?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那么,怎样看待社会分层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呢?从本质上说,既然是分层,那么,处在不同层级上的人群之地位就是有差异的,所以,不均等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人们之间的地位差异是否可以消除?因为,如果地位差异可以消除,那么,不均等的问题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第二,如果不能消除,那么,什么样的地位差异是公平的、公正的或合理的呢?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因为,我们考察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还没有发现哪一个社会能够将人们的地位完全拉平;就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如所谓“母系社会”、“父系社会”,至少性别差异造成的地位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差异并不是坏事情,水如果没有落差就不会流动。
既然不能消除差异,那么,什么样的地位差异是公正的呢?关于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有两种不同的思考向度或维度:第一种维度是侧重于资源、财富的分配是否均等,注重考察的是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分配、分布是否有差异,类似的概念还有平等或不平等、平均或不平均。
孔子所说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论语·季氏》),其中的“不均”就是指不均等。
上文已经说过,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哪一个社会能够真正做到资源的完全均等或平均分配。
而主张“平均主义”的人则认为,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同等的份额才是合情合理的,才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结果公正论”,下文在谈到结果公正、机会公正、程序公正时将做详述。
第二种维度是侧重于资源、财富的分配本身是否合理、是否公正。
它强调的不是资源在数量上是否完全拉平,而是强调分配的过程、分配的规则、分配的机会是否公正合理。
公正和均等不是一回事,公正的可能不均等,均等的也可能不公正。
比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是公正的,但在分配的数量上却是不均等的。
马克思所说的“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2](P58),也体现了公正合理但是—4—不均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