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2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ppt课件(人教版)
(1)介质的温度__:__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快,在液体中次之,在 气体中传播慢,即 v 固>v__液_>_v_气__._____
(2)介质的温度__:__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越高,声音的_传___ 播速度___越__快.
4.记忆:15 ℃__时__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_______
考点二 三、声音的特性
超声波诊断仪(B超)
检查、治疗疾病
穿透能力强,能够成像
超声波的应用
声呐
碎石
成像——“B超”
清洗
焊接 测速
2.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2)影响因素: ① __振__幅_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响度就 大 越__大_ . ② __距__离__发__声__体__的__远__近_: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小.
(3)频率(f):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 简称赫,符号是 Hz,1 kHz=1 000 Hz.
(4)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 000 Hz. (5)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把大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超声 波,把小于 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次声波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 会产生次声波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
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

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弦 改变弦的长度、 松紧、粗细
鼓皮
改变鼓皮松紧程度、厚 度(质量)
2下面三个乐器音调,响度、音色相同吗?
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3、“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好, 音调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___高, 响度 大。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 4、“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 和“低”指的是: ( )B A、音调的高低 C、音色的好坏 B、响度的大小 D、上述说法都可以
八年级物理复习
第二章声现象
复习
一、知识框架: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产生的条件:
发声体在振动 探究实验
声音的传播 音调—— 2、声音的特征: 响度——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340m/s
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与发声体的材料等本身性质有关 音色—— 倒车雷达 回声定位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蝙蝠的“绝技”:回声定位
探测海深、
海底暗礁等 蝙蝠利用 探测鱼群、 潜艇位置等 绘水下数 千米地形图
超声波导航(回声定位) Nhomakorabea人们受到启示
声 呐
仿生学
倒车雷达
雷达
巩固练习
1、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4秒后听 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4S t= =2S V=340m/s 解: 2
S vt
3、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噪声危害和防治: 噪声的来源、等级及危害 噪声的控制
声纳系统 超声波清洗、除结石
说出下列物体发声时的共性?是什么在发声呢?
如图所示是探究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说明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本实验物理研究方法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振幅小 响度小
振幅大 响度大
例题
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管,试管发出的 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2.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个试管,试管发出 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如果改用相同的 力敲击瓶身,试 管发出的声音会 一样吗?
声音高低不同
声音大小不同
练一练
1.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听到 的声音与细沙的情况是( B)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 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 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 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
纸张 直尺 自己
抖动纸张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
提出猜想 感受他们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纸张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直尺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人说话时声带在_振___动__。 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探究声音的产生
为了验证猜想,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收集证据。
随堂训练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 出的声音的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 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C )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 可减小声音的发散
听诊器的导音管能极大程度 地减小声音的发散
利用管状物传递声波,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响度的影响因素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 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PPT共48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PPT共48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Hale Waihona Puke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 象复习课件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人教版物理八级上册二《声现象》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级上册二《声现象》PPT课件

【知识拓展】科学推理法的应用 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绝对真空的情况是很难得到的, 所以采用了在空气抽到不同程度时,多次实验比较听到声音的变 化的方法,分析归纳找到了空气越稀薄,听到的声音越小的规律 后,再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理想 实验法(又称科学推理法)。虽然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不是在真 空条件下得出的,但推理过程是科学的、无误的,故这个推论是 正确的。
1.声音是由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波:

(2)介质:

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3)条件:需要
,
不能传声。
3.声速:
(1)定义:

(2)影响因素:


(3)大小: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4)回声:

参考答案: 1.物体振动 2.(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2)传播声音的物质 (3)介质 真空 3.(1)声音传播的速度 (2)介质的种类 温度 (3)340m/s (4)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振动
介质 真空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示范题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
第二章 声 现 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体验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活动1:如图,在铅笔盒上套一根橡皮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 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边说话,边用手指触摸 声带部分,感受到人发声时,声带处于什么状态?停止发声,橡皮 筋和声带又处于什么状态? 活动2:如图,拍击手掌,观察到金鱼会怎样?一位同学把耳朵贴 在桌面上,另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听到的声音有何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声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课件复习 (共12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课件复习 (共12张PPT)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7:04:13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42021/8/42021/8/4Aug-214-Aug-21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42021/8/4August 4,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42021/8/42021/8/42021/8/4
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这里的“高”、“低” 是指声
音中的( )
A
A.音调 C.响度
B.音色 D.振幅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 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 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 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 声音的( ) 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 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 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 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 的主要依据是__音色___不。 同
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
递能量的是 ( B )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 取信息的是(B)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 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PPT
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
动听
声音的利 用
传递信息
自然灾害,蝙蝠,倒车雷达, 声纳,听诊器,B超,检测
裂纹
传递能量 去污,除去结石
物理角度 无规则振动 噪声
分贝:
dB
环境角度 妨碍人们
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 植树
概念
影响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低 振动的快慢
频率 单位: 赫兹(Hz)
响度 声音的强弱 振动的幅度 振幅
音色 声音的特色 不同的材料
不同乐器, 不同的人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 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
柱__振__动____产生的。
●男生说话声较粗犷,而女生说话声音音尖调细,这是因 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 学讲话时声带振动的频_率_____________不同。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 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 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 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 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 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 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 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
系 • 声音传递能量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54张ppt)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54张ppt)
新知讲解
小资料 一些介质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00
煤油(25℃)ຫໍສະໝຸດ 1324铝(棒)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新知导入
问题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如图所示)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新知导入
问题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如图所示)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骨传导 生物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传给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人们听到声音时往往距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呢?
新知讲解
演示 研究声音的传播 如图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新知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说出一些发声现象的道理吗?比如,蝈蝈是怎么发声的?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在发声,又该怎么做?
新知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2时16分21.11.914:16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2时16分51秒14:16:519 November 2021
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中考连接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抽气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 噪声污染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北京朝阳2004)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小的是( D )(长春市2004)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 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福建漳州2004 )
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 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 产生 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的。
(南京2004)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 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 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 表的“滴嗒”声,是靠 枕头 传播 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 人的谈话声,是靠 水 传播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5张PPT)

次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
率范围
超声
20Hz
20000Hz
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叫 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动物的听觉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 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你知 道为什么吗?
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标的位置的吗? 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导航的。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 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 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C )
八年级物理上(RJ)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一、复习
1.声是又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介质.________ 不能传声.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听觉神经把信 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音通过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身听觉神经,引起 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三、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2. 定义: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3.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叫振幅。
重击 鼓声大 鼓面下凹幅度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全章共4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全章共4课时)
他大约在2秒后能听到我的喊声,我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2.请计算:在课堂里老师和坐在后排的你相距 7米时,你的讲 话声经多长时间老师才能听到?如果也能听到回声的话,你发 声后多长时间可以听到回声?(回声到达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老师在我发声后约 0.02 秒能听到我的讲话声,如果能听到 回声应在0.04秒后听到.但实际上我听不到。
不能,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一段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科学世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鼓膜 振动, 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 听小骨 及其他信号传给听觉神经 ,听 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大脑 ,人就听到了声音。
2. 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如鼓膜、听小骨、半规管、耳蜗等损 坏(非听觉神经和大脑损坏),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 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到声音,这种 感知声音的方式我们叫做 骨传导 ,这说明利用的是 固体 (选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了。
探究点二
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再次阅读:真空罩内的闹 钟实验。联系该实验现象,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 猜想:真空 不能 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2.小组合作探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 小。 问题: (1)实验的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 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
2.P31第3题。
小结:能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来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4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46页)

6.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D ) A.使劲拨动琴弦 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大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
7.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是
指声音的( C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 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 dB的声音,尖锐的声 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 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声波传到人耳的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 C.“150 dB” 反应了声音的声强级 D.“150 dB”是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的最高值
15.如图M2-5所示,甲、乙两人利用回声测量河岸到峭壁 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站在距峭壁较远处,甲、乙连 线与峭壁垂直,甲、乙间距50 m,现甲放一枪,乙测出 所听两次枪声的时间差为4 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 (设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解:两次枪声的时间差为4 s即为声音经由乙处再从峭壁 反射回到乙处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声波传播的总路程 s=vt=340 m/s×4 s=1 360 m,河岸到峭壁的距离s′=
s 1360m =680 m。 22
答: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为680 m。
重点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重点分析:(1)噪声是根据人的感觉划分的,并未有 明显界限。判定声音是否属于噪声要把握两点:一是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发声体的振动有没有规则,二是从 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听者是否需要。(2)噪声的控制从 三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 噪声进入耳朵。
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_____控__制__变__量法。 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引起 鼓膜__________,人便听到声音空。气 实验中当钢尺振伸动出桌面的部分超过 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 不到声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钢__尺__振__动__得__太__慢_。, 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课件

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划分:(两个角度) 1.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 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常见等级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dB; 2.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30~40dB;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样题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2019·)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2014·)中 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2016·)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 D.蓬松多孔的物体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解析]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定义式:v=s/t;变形式:s=vt,t=s/v。 (2)(必记概念)声速与_介__质_种__类___和_介__质__温__度_ 有关。[v声(多数固体)>u声 (液体)>u声(气体)] (3)(必记概念)15℃的空气中的声速为 __3_4_0___m/s。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声音叫 回声。听到回声的条件: ①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 ②在空气中,人到障碍物的最短距离是 _1_7____m。
易错警示
不能误认为声音在所有固体中的速度都大于其在液体中的速度。如声 音在软木(固体)中的速度就小于声音在水中的速度。
样题1 (201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真空不能传声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越细越紧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因素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 下,_气__体_____传声最慢,_固__体_____传声最快;②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
声速
的传播速度为__3_4_0__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反__射_____
回来,形成回声,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 回声
讨论: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考点重量级
考点聚焦
我们轻敲音叉,重敲音叉听到的响度_大_,重敲时看 到乒乓球被弹开的更远说明了 振_幅_越_大_,_响度_越大
在物理学中常把不易观察的现象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 现出来的方法叫“转换法”,你所学过的转换法的还有哪 些?
考点重量级
考点聚焦
小同学在吹哨子时不断拉动手中的活塞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B) A 声速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7) 、 老 黄 牛 的 叫 声 和 蚊 子 的 嗡 嗡 声 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 发出的声音___响__度___大,蚊子发出的 声音__音__调___高.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
·北京专用
途径 ②在___传___播__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
树造林;
③在___人__耳___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戴耳塞
考点聚焦
考点5 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___信__息___。 应用:回声测距、定位、B超、双耳效应等。 2.声音可以传递____能__量_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3.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小于 ___2_0_H_z__的次声波、大于___2_0_0_0_0_H_z___的超声波,人 耳都不能听见;
感知途径
骨传导
空气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__距__离____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双耳效应 __时___刻___、__强__弱____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
源方向的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考点聚焦
考声点音3 声音的音特调性 的特性
响度
概念 声音的__高__低____ 声音的__强__弱____
讨论:你所了解的乐器可以分为哪三类?它们是通过什 么改变音调的?
考点重量级
1 2 3 4考点聚5焦 6 7 8
(1)如果用嘴对瓶里吹气,会引起__空_气_的振动发声,
产生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8
1

(2)如果用筷子敲打瓶子,会引起瓶和水的振动发声,
产生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1
8。
2、如图K1-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
中不正确的是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 C)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解析] 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响度就越大,所以C错误。
3、 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
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
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D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 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由题意知,①③④是在传播过程中 阻断噪声的传播;②是在声源处阻止噪声的产生,所以四种措 施均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正确选项为D。
(3)、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 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4)、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 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第二章 声现象
1、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三要素并解释生活现象 3、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
用等知识 4、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声现象与现代科技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正在_发__声___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
声源

作为声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振__动___产生的。振动停止,
原因 发声也_停__止_____ ,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介__质___,一切固体、液体、
条件

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真__空____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波____的形式向__周__围____传
形式
播,称为__声__波____
·北京专用
考点聚焦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种__类_____及_温__度_____有关。
考点重量级
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
传播条件 传播速度 传播特点

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

15℃空气中: 340 m/s
固体传声最 快,
气体传声最 慢
不需要介质, 光 光可以在真
空中传播
真空中: 3×108 m/s
v固<v液<v气
考点重量级
1 随着真空罩内的空气被抽出,声音的大小将逐渐_变__小_ 这种研究方法叫_实__验__推_理__法_ 。 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实验是用到这种方法 ?
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
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
调会更高
[解析] 由题意知,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内空气柱 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正确;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 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听不到哨 声,故B错误;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 变哨声的音调,故C错误;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 吹哨子,空气振动的幅度会更大,故哨声响度会更 大,D错误,答案为A。
—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 (写出两点)
(9)、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抽气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 噪声污染
环境保护角度
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等级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___5_0__d_B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 与危 音不超过___7_0__d_B_;长期生活在__9_0__d_B__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
害力
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控制 ①在___声__源___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决定 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 ___频__率___,频率 越高,音调越高
①响度与发声体 的___振__幅_有关,振 幅越大,响度越大; 发声体的材
②响度还与耳朵 料、结构等 距发声体的_远__近___ 有关
考点4 噪声及控制
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定义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 大
(5)、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 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 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 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 音的( B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6)、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 嗡”的叫声相比较,_蚊__子_____叫声音 调高水,牛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间间隔是_0_._1_s____。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
使原声加强。
考点聚焦
考点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构造 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构成
①有__声__波____到达人耳;②人的听觉系统不出故障;③声音
听声条件 的响度达到一定的分贝数;
④声音的频率在__2_0_~___2_0_0__0_0__H__z“声现象” 的考查主要注重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乐音的三特征,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方面,多 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试题的难度不 大,每年的考试分值大约在3~4分之间。
1、 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K1-5所示,在筷子上缠一 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
考点重量级
1 在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保持_____振__幅_______不变, 改变_______钢_尺__伸__出__桌_面__的_ 长度 2 在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保持_钢__尺__伸_出__桌__面__的_长_ 度 不变,改变______振__幅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控_制变_量_法___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