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
蓇葖果长1-2cm,宽0.3~0.5cm,高0.6~1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
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
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
气芳香,味辛、甜。
2、鉴别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50%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本品粉末红棕色。
内果皮栅状细胞长柱形,长200~546μm,壁稍厚,纹孔口十字状或人字状。
种皮石细胞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极厚,波状弯曲,胞腔分枝状,内含棕黑色物;断面观长方形,壁不均匀增厚。
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长圆形或分枝状,壁厚。
纤维长,单个散在或成束,直径29~60μm,壁木化,有纹孔。
中果皮细胞红棕色,散有油细胞。
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2 薄层鉴别
取八角茴香对照药材1g,照[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两种对照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0C)-丙酮-乙酸乙酯(19: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至橙红色斑点。
2.3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0C)-乙醚(1:1)混合液15ml,密塞,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挥干,再点加间苯三酚盐酸试液约2μl,即显粉红色至紫红色的圆环。
2.4紫外鉴别
精密吸取2.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置10μ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V A)测定,在259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检查
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一增补本附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取本品细粉10g,精密称定,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ml—400 ml (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气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10ml加入带刻度的分液漏斗中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 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开通氮气,调节氮气流量为0.2L/min,打开带刻度的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流入烧瓶。
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 的碘滴定液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不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校正,每1毫升的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6406mg的二氧化硫。
本品二氧化硫量不得过150mg/kg。
4、含量测定
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X D)测定。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挥发油测定器。
4.1仪器装置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B,B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C。
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
测定器B应具有0.1ml的刻度(图如《中国药典》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
57页ⅩD挥法油测定法项下所示)。
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4.2测定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本品约5mm的短段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置烧瓶中,每100g 供试品加水600ml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3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
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V
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100%
G
V 挥发油的体积(ml)
G 供试品重量(g)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0%(ml/g)。
反式茴香脑照气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0C,以每分钟50C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8分钟;进样口温度2000C,检测器温度200℃。
理论板数按反式茴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反式茴香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6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A x×C R×V x
供试品的含量(%)=────────——×100%
A R×G×103
A x 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V x 供试品的体积(ml)
C R 对照品的浓度
A R 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G 供试品的重量(g)
本品含反式茴香脑(C10H12O)不得少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