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二章测验题

合集下载

电工学2考试题目及答案

电工学2考试题目及答案

电工学2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个关系被称为焦耳定律。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焦耳定律?A. Q = I^2RtB. Q = IR^2tC. Q = It^2RD. Q = Rt^2I答案:A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的关系是:A. 1/R总 = 1/R1 + 1/R2 + 1/R3B. R总 = R1 + R2 + R3C. R总 = R1 * R2 / (R1 + R2)D. R总 = 1 / (1/R1 + 1/R2 + 1/R3)答案:D3. 交流电的有效值(RMS)是指:A. 交流电的最大值B. 交流电的平均值C. 交流电的瞬时值D. 在同样时间内产生相同热量的直流电的值答案:D4. 星形接法(Y接法)的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是:A. U线 = U相B. U线= √3 * U相C. U线= 1/√3 * U相D. U线 = 2 * U相答案:B5. 变压器的匝数比与电压比的关系是:A. U1/U2 = N1/N2B. U1/U2 = N2/N1C. U1/U2 = 1/(N1/N2)D. U1/U2 = N1^2/N2^2答案:A6. 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Xc = 1/(2πfC)B. Xc = 2πfCC. Xc = f/(2πC)D. Xc = C/(2πf)答案:A7. 电感器的感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Xl = 2πfLB. Xl = 1/(2πfL)C. Xl = f/(2πL)D. Xl = L/(2πf)答案:A8.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是指:A.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B. 无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C.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比值D. 视在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比值答案:A9.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是:A. P = √3 * U线 * I线* cosφB. P = √3 * U相 * I相* cosφC. P = U线 * I线* cosφD. P = U相 * I相* cosφ答案:B10.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 电磁感应B. 洛伦兹力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楞次定律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纯电阻电路中,功率因数______。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三章自测题及答案(精华).docx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三章自测题及答案(精华).docx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三章 三相交流电路 自测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2187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 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如图所示, t+100° )V,则总电压11为(B )0A. 5sin3+45° )VB. 10sin (3t+55° )VC. 5V2sin(wt+110° )VD. 10V2 sin(wt+70° )V2. 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若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为30W,则三相有功功率为 (C )。

A. 0B.30V3 WC. 90WD. 90^3 W3. 某电感L 接于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设电感L=0.1H,则该电感的感抗等于 (C )。

A314Q B.0.032Q C.31.4Q D.314Q4•某三角形联接的纯电容负载接于三和对称电源上,已知各相容抗Xc=6Q,线电流为 10A,则三相视在功率(B )。

A. 1800VAB.600VAC.600WD.1800W 5. 有关图示电路电流/的下列计算公式屮,错谋的是(B )。

• •6•三相对称负载星形接法,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线电流为10A,每相负载的功率因 数为0.5,则该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C )o A. 1900W B .2687W C.3291W D.5700W若 U R =5 血 sin( 3 t+10°)V, U L =5 V2 sin( w A. U R ~R C.jcoCUcD.(R +1jcoC7 •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如图示, (B )。

A. U = -jicoLB. U = jlcoL 小• ・1 C ・U = —jl ——wL ・1D ・U = jl ——coL 已知电源的角频率为(0,其D 与i 的正确关系是题1图jcoC i R8. 图示电路屮,u=U m sin (cot + 18O°), i=I m sin cot 则此电路元件是(B )。

电工学2考试题目及答案

电工学2考试题目及答案

电工学2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称为()。

A. 电阻B. 电导C. 电势D. 电抗答案:A2. 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是()。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3. 电路中,电容元件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是()。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4. 欧姆定律适用于()。

A. 直流电路B. 交流电路C. 纯电阻电路D. 所有电路答案:C5. 电路中,功率因数的定义是()。

A. 电压与电流的比值B. 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余弦值C. 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之比D.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比答案:B6. 电路中,三相负载的星形接法与三角形接法相比,具有()。

A. 更高的电压B. 更高的电流C. 更高的功率因数D. 更高的功率答案:C7. 电路中,谐振频率是指()。

A. 电路阻抗最大的频率B. 电路阻抗最小的频率C. 电路电流最大的频率D. 电路电压最大的频率答案:B8. 电路中,串联电路的总阻抗与各部分阻抗的关系是()。

B. 相加C. 相乘D. 相除答案:B9. 电路中,若负载为纯电阻,则该负载的功率因数为()。

A. 0B. 0.5C. 1D. -1答案:C10. 电路中,电流通过电感元件时,会产生()。

A. 电压降B. 电流滞后C. 电流超前D. 电压超前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5题)1. 电路中的功率可以分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______。

答案:视在功率2. 电路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为______。

答案:Ω3. 电路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符号为______。

4. 电路中,电感的单位是亨利,符号为______。

答案:H5. 电路中,三相负载的星形接法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3倍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1. 已知电路中电阻R=10Ω,电感L=0.5H,电容C=50μF,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电工学第2章练习

电工学第2章练习

基本要求(1)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

(2) 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数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3)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例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6π时,其值为5 A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10 ms ,且在t =0时正处于由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I 和相量I ∙。

解:本题的目的是为了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设 m sin()i I t ωϕ=+ A则 m m 5A sin A 05 A 6I .I π==m 5A 10 A 05I .==,707 A I .= 若T =10 ms ,则 311Hz 100 Hz 1010f T -===⨯ 故 10sin(628180) A 10sin(628180) A 10sin628 A i t t t =-︒=+︒=-707180 A 707180 A 707 A I ...∙=∠-︒=∠︒=-例2 一个RC 串联电路,当输入电压为1000 Hz ,12 V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 mA ,电容电压C U ∙滞后于电源电压U ∙60︒,求R 和C 。

解: 312 6000 6 k 210U Z I -==Ω=Ω=Ω⨯ 由阻抗三角形求得C Ccos3060866 k 52 k sin30605 k 3 k 10053 F 2R Z ..X Z .C .fX =︒=⨯Ω=Ω=︒=⨯Ω=Ω==μπ例3 电路如图所示,12S (2j2) (3j3) 50 A Z ,Z ,I =+Ω=+Ω=∠︒,求各支路电流12 I ,I ∙∙和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

解: 1(2j2) 28345 Z .=+Ω=∠︒Ω或 221S 1212S 122S 11212(3j3) 42445 4244550 A 30 A(2j2)(3j3)2834550 A 20 A (2j2)(3j3)(5030) A 20 A84945 VZ .Z .I I Z Z Z .I I Z Z I I I U Z I Z I .∙∙∙∙∙∙∙∙∙∙=+Ω=∠︒Ω∠︒==⨯∠︒=∠︒++++∠︒==⨯∠︒=∠︒++++=-=∠︒-∠︒=∠︒===∠︒例4 如图所示日光灯电路,接在220 V ,50 Hz 交流电源上工作,测得灯管电压为100 V 、电流为0.4 A 、镇流器的功率为7 W 。

天津大学2021年《电工学》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天津大学2021年《电工学》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2、表征正弦量的三要素的是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3、用交流电表测得的交流电流值和交流电压值的大小是指该正弦量的有效值。

/1倍。

4、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其最大值的25、已知一正弦电压的有效值10V,频率1000Hz,初相为-60o,则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V10︒-=。

2sin(u)606280t50,6、已知一正弦电压瞬时值为V-=,则该电压的有效值为2t100︒sin(45u)314频率为 50Hz。

7、感抗的大小与频率成正比,容抗的大小与频率成反比。

(填正或反)8、如图2-1,电路中电流有效值I= 2A ,有功功率P= 0 ,无功功率Q= 20var 。

9、如图2-2,电路中电流有效值I= 2A ,有功功率P= 0 ,无功功率Q= -20var 。

10、某负载电压和电流分别为Asin(20︒31430+)=,该负-︒=tVit,u)30sin(2314载的性质为容性,消耗的功率为 10W 。

11、图2-3为L与R串联交流电路,则u与i的相位关系是 u 超前 i 。

12、功率因数是 P 功率与 S 功率的比值。

13、RL 串联交流电路,若R=6Ω,X L =8Ω,接于220V 的交流电源上,此时电路的电流I= 22A ,功率因数为 0.6 。

14、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并联电容器 。

15、三相对称电压就是三个频率 相同 、幅值 相同 、相位互差 120o 的三相交流电压。

16、三相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相电压 ,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线电压 。

17、有中线的三相供电方式称为 三相四线制 ,无中线的三相供电方式称为 三相三线制 。

18、在三相四线制的照明电路中,相电压是 220 V ,线电压是 380 V 。

在三相四线制电源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相位比相电压 超前30o 。

电工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电工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其节点数、支路数、回路数及网孔数分别为(C )。

A、2、5、3、3B、3、6、4、6C、2、4、6、32、如图所示,I=(B )A。

A、2B、7C、5D、63、如图所示,E=(B )V。

A、3B、4C、—4D、—3/4、如图所示电路中,I1和I2的关系为(C )。

A、I1<I2B、I1>I2C、I1=I2D、不确定5、如图所示,求I1和I2的大小。

解:对于左边节点:I1=10+3+5=18A对于右边节点:I2=10+2-5=7A6、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依据是(D )A.欧姆定律B.全电流定律C.法拉第定律D.电荷守恒定¥7、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C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D.无法判定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在电路节点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

B.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扩展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

C.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任意闭合路径。

D.∑I=0式中各电流的正负号与事先任意假定的各支路电流方向无关9、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中,其内阻与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正确连接关系是(C)A.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B.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C.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D.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10、79.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不能等效变换的B.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内部是不等效的C.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外部是不等效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电路称为__复杂电路_______。

;2、电路中的_____每一分支_______称为支路,____3条或3条以上支路___所汇成的交点称为节点,电路中__________闭合的电路______________都称为回路。

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二章习题一、填空题1. 两个均为40F μ的电容串联后总电容为 80 F μ,它们并联后的总电容为 20 F μ。

2.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 三要素 。

3. 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 u = iR ;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dtdiLu =L ;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dtduCi =C 。

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 电阻 元件为即时元件; 电感 和 电容 元件为动态元件。

4. 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又为 1000var 。

二、选择题1. 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 ,频率为50Hz ,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 ,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 、t u 314sin 380=V ;B 、)45314sin(537︒+=t u V ;C 、)90314sin(380︒+=t u V 。

2. 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 。

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D ) "A 、;B 、5V ;C 、14V ;D 、10V 。

3. 提高供电电路的功率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用的无功功率;B 、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容量;C 、可以节省电能;D 、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的功率损耗。

4. 已知)90314sin(101︒+=t i A ,︒+=30628sin(102t i )A ,则( C )A 、i1超前i260°;B 、i1滞后i260°;C 、相位差无法判断。

电工电子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电流的单位是()A.伏特B.欧姆C.安培D.瓦特答案:C2.简单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A.电子流动的方向B.阳极到阴极的方向C.阴极到阳极的方向D.无法确定的方向答案:C3.伏特表的作用是()A.测量电流B.测量电阻C.测量电压D.测量功率答案:C4.电流的大小受到()的影响。

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数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截面积D.导体的材料答案:A5.电阻的单位是()A.安培B.瓦特C.欧姆D.伏特答案:C二、填空题1.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之和。

答案:电阻2.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之倒数再取倒数。

答案:电阻3.如果电源电压为12伏特,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为()安培。

答案:44.如果电路中的电阻为10欧姆,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5安培,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路中的电压为()伏特。

答案:505.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关系。

答案:反比三、解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欧姆定律,并列举几个符合欧姆定律的电路现象。

答:欧姆定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流通过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两端的电阻成正比关系。

符合欧姆定律的电路现象包括: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的各个电阻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中,不同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恒流源电路中,电流经过电阻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请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答:串联电路是指电子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起来,电流在元件之间只有一条通路。

并联电路是指电子元件按照多条路径连接起来,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流过不同的元件。

3.一根电阻为5欧姆的导线接在电源上,通过导线的电流为2安培。

求导线两端的电压。

答: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

所以,导线两端的电压等于5欧姆乘以2安培,即10伏特。

4.某电路中,两个电阻分别为8欧姆和12欧姆,电源电压为20伏特。

请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电流。

电工学考试练习 第二章

电工学考试练习 第二章

电工复习卷第二章一:填空题1.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电路中的电流I1-----------------3.电路如图。

U1=10V,I S=2A,R1=1Ω,R2=2Ω,R3=5 Ω,R=1 Ω。

电阻R中的电流I________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E=6V,R1=6Ω,R2=3Ω,R3=4Ω,R4=3Ω,R5=1Ω,则I3=---------和I4=----------------5.电压U5=----------------6.电路中A点的电位-------------7.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Ω,R3=13 Ω,则电流I3----------------.8. 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I1=1.2A9. 电路如图。

U1=10V,IS=2A,R1=1Ω,R2=2Ω,R3=5 Ω,R=1 Ω. 电阻R中的电流I=6A. 理想电压源U1中的电流IU1=6A,理想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UIS=10V.10. 电路如图,已知E1=40V ,E2=20V ,R1=R2=4,R3=13 , 电流I3=2A.1. V A = 10V, V B = 20V2. 1.2A3. 6A4.A A 94,325. 2.37 V6. -13.4V7. 2A二:选择题1. 在图1所示电路中,电阻R2增大时,电流I2(B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2 在图1所示电路中,电阻R2增大时,电流I3(C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图13.叠加定理用于计算(B )A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B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C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4.在以下图示电路中,滑动触点处于Rp的中点C,则输出电压Uo(C)A =6vB >6VC<6V5 在图以下图示电路中,当ab间的因故障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Uab为(A)A 36VB 0VC 9V6将以下图示电路化为电压源模型,其电压U和电阻R为(A)A 2V, 1ΩB 1V, 2ΩC 2V, 2Ω7 用叠加定理计算以下图示的电流I 为(C)A 20AB -10AC 10A8用结点电压法计算以下图示中结点电压Uao为(B)A 2VB 1VC 4V9在以下图示电路中,电流两端的等效电阻Rab为(B)A 30ΩB 10ΩC 20Ω10在以下图示电路中,电流两端的等效电阻Rab为(C)A 1A 2ΩB 1A 1ΩC 2A 1Ω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

zh-电工基础第二章单元练习(一)

zh-电工基础第二章单元练习(一)

电工基础第二章单元练习(一)一、选择题1.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则端电压将( )A.减小 B .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2.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E =10V,R 0 =1Ω,要使R P 获得最大功率,R P 应为( ) A .0.5Ω B .1Ω C .1.5Ω D.0 3.将321R R R >>的三只电阻串联,然后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获得功率最大的电阻是( ) A.1R B.2R C.3R D.不能确定4.若将上题三只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功率最大的电阻是( )A.1R B.2R C.3R D.不能确定5.一个额定值为220V、40W 的白炽灯与一个额定值为220V 、60W的白炽灯串联接在220V 的电源上,则( )A.40W的灯较亮 B .60W 的灯较亮 C.两灯亮度相同 D.不能确定6.两个电阻21R R 和并联,等效电阻值为( ) A .2111R R + B .21R R - C .2121R R R R + D .2121R R R R + 7.两个阻值均为555Ω的电阻,作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与作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之比为( )A.2:1B.1:2 C .4:1 D .1:48.R 1和R 2为两个串联电阻,已知R 1=4R2,若R 1上消耗的功率为1W,则R 2上消耗的功率为( )。

A.5W B.20W C.0.25W D.400W 9.R1和R 2为两个并联电阻,已知R 1=2R 2,若R 2上消耗的功率为1W ,则R 1上消耗的功率为( )。

A .2WB .1W C.4W D.0.5W 10.如右图所示,已知R 1=R 2=R 3=12Ω,则A 、B 间的总电阻为( )。

A.18Ω B.4ΩC .0D .36Ω 11.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端电压为0,这说明( )。

A .外电路断路 B.外电路短路 C.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 D.电源内阻为012.阻值为R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中,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若将两个电阻改为并联,仍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A.PB.2P C .4P D.P/2 13.电源电动势是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A.0 、2V B .20A、2V C .20A、0 D.0、0 14.在上题中,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 A.0 、2V B .20A 、2V C.20A 、0 D.0、015.如下图所示,已知可变电阻器滑动触点C在AB的中点,则电路中电阻R 两端的电压是( )。

电工学第2章练习

电工学第2章练习

2∙∙∙∙∙∙-===IjX U I jX U IR U C C L L R ()P QU U R X UIS UI Q Q Q UI P Q Q P S U U U U X X j R Z IZ U R X C L C L C L R C L arctanarctan arctan sin cos 2222=====-==-+=-+=-+==∙∙ϕϕϕ率因数角,即:阻抗角即相位差角或功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其中:有功功率功率关系为:)(电压关系为:)(其中复阻抗:0=∑=∑∙∙K K U I LCf C πωω2101-L 0==谐振频率:谐振条件:本章小结1、正弦量的三要素:最大值(或有效值)、频率(或周期,或角频率)和初相位。

已知三要素可写出瞬时值表达式,反之,由表达式可写出三要素。

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倍,交流电表所指示的为有效值。

2、正弦量的三种表示方法:三角函数式、波形图和相量。

前两种方法能完整的表示出三要素,但计算正弦量不方便;而相量法是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重要工具。

3、单一参数电路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是:其中:感抗X L =ω L ,容抗X C =1/(ωC)。

4、RLC 串联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5、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和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结合起来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方法。

6、谐振是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储能元件电感L 和电容C 的无功功率实现了完全补偿,电路呈现电阻性。

串联谐振特点:电路阻抗最小,电流最大;若X L =X C >R ,则U L =U C >U 。

品质因数Q=U L /U =U C /U并联谐振特点:电路阻抗最大,总电流最小,可能会出现支路电流大于总电流的情况。

品质因数Q=I L /I =I C /I7 提高感性负载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

︒∠=∠︒∠=︒∠=︒∠⨯︒∠=⋅+=+-+=-+=+++=+1.877.145657.51.53101.9857.5645657.51.531042)44()86(1210)44()86(21212121A A A A j j j A A j j j A A 2121)2(;)60sin(10,)sin(5)1(i i i A t i A t i +=︒+==ωω︒∠=︒∠+︒∠=+=︒∠=︒∠=∙∙∙∙∙89.4023.13601005)2(;6010,05)1(2121m m m m m I I I A I A I A I A I V U 25,10,22021===AI A I VU t i A t i tV u ︒-∠=︒∠=︒∠=︒-=︒+==∙∙∙45259010022045sin 10)90sin(210sin 22202121)(ωωωΩ=Ω=︒-=3,4,)180sin(10L R V t u ωωVt u Vj j U L j R L j U L LmLm )9.126sin(69.1266180101.536.018010343︒-=∴︒-∠=︒-∠⨯︒∠=︒-∠⨯+=⋅+=∙∙ωωωVU U U AB AD DB 4352222=-=-=例1 已知复数A 1=6+j8Ω,A 2=4+j4Ω,试求它们的和、差、积、商。

《电工基础》第二章单元测试

《电工基础》第二章单元测试

烟台市南山职业技术学校《电工基础》第二章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有一包括电源和外电路电阻的简单闭合电路,当外电阻加倍时,通过的电流成为原来的2/3,则是R :r= 。

2、当负载电阻可变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

3、当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高于单个电池的电动势时,可以用 电池组供电,但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必须 单个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4、当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比单个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大时,可采用_______电池组供电,但这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必须___________单个电池的电动势。

5、图示电阻串联电路中,已知I 、U 1、U 2、U 3,则U= ,等效电阻R 为 。

IR 3R 1R6、有两个电阻R 1和R 2,已知R 1 :R 2=1:2;若它们在电路中串联,则两电阻上的电压 比为U R1:U R2= ;电流比I R1 :I R2= ;它们消耗的功率比P R1:P R2= 。

若它们在电路中并联,则两电阻上的电压比U 1:U 2=______;两电阻上的电流比 I 1:I 2=______;它们消耗的功率比P 1:P 2=________。

7、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是5:1,截面积之比为3:2,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

若将它们并联起来使用,则消耗电功率之比为 。

8、有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起来时总电阻是10Ω;它们并联起来时总电阻是1.6Ω。

这两个电阻分别是 Ω和 Ω 。

9、有一个电流表,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3m 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6V 的电压表,需 联 Ω的分压电阻;若要把它该装成量程为3A 的电流表,则需 联 Ω的分流电阻。

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对电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与零电位点的选择有关。

B 、电路中某点电位的大小与电路的结构有关。

C 、电路中某元件的电压等于该元件两端的电位之差。

D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零电位点之间的电压。

《电工技术基础》第二章试题

《电工技术基础》第二章试题

《电工技术基础》第二章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电阻串联用于、和。

2、R1=10欧,R2=30欧的两个电阻串联,R1两端电压U1=5伏,则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压;R2上消耗的功率为。

3、一般用电负载都是联在同一电源两端;并联电阻还多用于多量程的表中,以达到扩大量程的目的。

4、电阻R1=250欧和电阻R2=350欧并联,若流过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60安,则流过R1的电流I1= ,R2两端的电压U2= 。

5、混联电路上的功率关系是。

6、每个电池的电动势E=1.5伏,内阻r=0.2欧,则这样的四个电池串联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动势为,总内阻为;这样的两个电池组成的并联电池组的总电势为,总内阻为。

7、电路中的每个分支叫;3个或3个以上支路的连接点叫做;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叫;其中不包含任何其它回路的回路叫。

8、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

它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一个,而且可以推广到电路中所取的一个。

9、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10、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内容是。

11、叠加原理的内是。

12、线形电路是指。

13、电压源定义。

14、电压源的内阻越越好。

内阻的电压源叫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

15、恒定电流I S与内阻r并联的电路叫,内阻为无穷大的电流源叫。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

16、对于外电路而言,如果电源的相同,则电压源与电流源,可以相互变换。

17、电压源转化为等效电流源时,I S= ,内阻r 数值不变,改为联。

18、电流源转化为等效电压源时,E= ,内阻r 数值不变,改为联。

19、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互换只对等效,两种电源内部并不等效。

20、作为电源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它们的E和I S的方向是,即电压源的正极与电流源的电流的一端相对应。

2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进行等效变换。

22、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是。

23、任何一个复杂电路,如果只需要研究某一个支路中的电流、电压等,而不需要求其余支路的电流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来进行计算。

24、当电桥电路的四个桥臂电阻的阻值满足一定关系时,“桥”支路上的电流为0,这种状态叫。

《电工基础》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试卷

《电工基础》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试卷

《电工基础》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电阻串联的应用的是( )。

(2 分)A.分压作用B.限流作用C.开关D.电流表扩程2.欲精确测量中电阻的阻值,应选用( )。

(2 分)A.万用表B.兆欧表C.单臂电桥D.双臂电桥3.利用电阻的并联可用扩大( )的量程。

(2 分)A.电流表B.电压表C.欧姆表D.功率表4.如图2-13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合上和断开时,各白炽灯的亮度变化是( )。

(2 分)A.没有变化B.S合上时各灯亮些,S断开时各灯暗些C.S合上时各灯暗些,S断开时各灯亮些D.无法回答,因为各灯的电阻都不知道5.一只10Ω的电阻和一只5Ω的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为5A,则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为( )V。

(2 分)A.3B.25C.50D.756.已知R1>R2>R3,若将此三只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最大功率的电阻将是( )。

(2 分)A.R1B.R2C.R37.如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与打开时,电阻R上电流之比为3:1,则R的阻值为( )。

(2 分)A.120ΩB.60ΩC.4 0Ω8.要测量中电阻的阻值,应优先选用( )。

(2 分)A.万用表B.兆欧表C.单臂电桥D.双臂电桥9.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内阻变大,电源两端电压将( )。

(2 分)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0.下图示电路中,已知各电阻的阻值均为R,则R AB=。

(2 分)A.RB.2RC.4RD.6R二、判断题11.( )用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准确度比较高。

(2 分)12.( )直流单臂电桥就是惠斯登电桥。

(2 分)13.( )只要电桥上检流计的指针指零,电桥一定平衡。

(2 分)14.(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2 分)15.( )计算简单电路的依据是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规律。

(2 分)16.( )将电源看作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主要依据是所带负载的性质和大小。

电工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A)B. 伏特(V)C. 瓦特(W)D. 欧姆(Ω)2.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

A. R = V/IB. R = V * IC. R = I^2/VD. R = V^2/I3.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这是()。

A. 欧姆定律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D. 电阻并联原则4.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其最大值的()。

A. 1/√2B. √2C. 2D. 15. 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A. P = V * IB. P = V^2 / RC. P = I^2 * RD. A 和 C 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路中,电压是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电势差。

2. 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是_______。

3. 电感的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4.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遵循_______定律。

5.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场景。

2. 什么是三相交流电?它有哪些优势?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与一个电容为5μF的电容器串联,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交流),50Hz。

请计算电路的总阻抗,并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 一个星形连接的三相交流电路,每相电阻为10Ω,电感为0.5H,电容为100μF。

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50Hz,求电路的总功率。

五、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1. 在纯电容电路中,电流总是超前于电压。

()2.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路效率的物理量,它等于电路的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之比。

()六、解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请解释什么是谐振频率,并说明在RLC串联电路中,谐振频率是如何影响电路的阻抗和电流的。

21.电工第二章检测题

21.电工第二章检测题

电工第二章检测题完卷时间90分钟,全卷100分姓名: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等效电阻的意思是:当几个电阻的值可以用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

2、当负载需要较高电压而单个电池不能满足时,可以采用电池组。

3、电池并联时,为了避免在电池内形成环流,总电动势与单个电池的电动势r。

即,并联的等效内阻并4、三个电阻并联,R1=8Ω,R2=12Ω,R3=6Ω,通过R1的电流为0.75A,则通过电路的总电流为,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U= 。

5、三个电阻串联,阻值比为R1:R2:R3=1:2:3,电路中电压之比为;电流之比为;功率之比为。

6、两个电阻并联时的功率之比为4:3,则串联时的功率之比为。

7、如图所示,当开关K接通后,灯泡A比原来。

8、如图所示,R1=R2=R3=9Ω,则R AB= 。

9、如图所示,支路数条,节点数个,网孔数个,可以列个节点电流方程和个回路电压方程。

但用支路电流法解此电路时,应列个节点电流方程和个回路电压方程。

10、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当K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将。

11、如图所示,已知R1=R2=R3=R4=R5=4Ω,E=2V,当开关K断开时,等效电阻R= ,总电流I= ;当开关K闭合时,等效电阻R= ,总电流I= 。

1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2=R4,U AD=120V,U CE=80V,则AB间电压U AB= 。

13、如图所示,图(a)是万用表的,(b)图是万用表的,(c)图是万用表的。

14、电桥平衡时,桥支路的电流为。

1、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都比任何分电阻大。

()2、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及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是万用表内部电路的主要原理。

()3、为提供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常采用混联电池组。

()4、并联电池组中,如果有一个电池的极性接反,将在电池组内形成环流。

()5、在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时,与路径的选择无关,但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6、回路和网孔都是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

电工第二章题10道

电工第二章题10道

作业:2.4.2;2.6.1;2.7.1;2.7.2电工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题10道)1.把图2.1中的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电流源变换为电压源。

(a)(b)(c)(d)图 2.1解:对图(a)和图(b)根据sEIR=求电流源的源电流,对图(c)和(d)根据sE I R=求电压源的电动势(或称源电压U S)。

注意电动势和源电流的正方向应保持一致。

变换结果如图解2.1所示:(c)(d)(a)(b)图解2.12. 在图2.2所示的两个电路中,(1)R1是不是电源的内阻?(2)R2中的电流I2及其两端的电压U2各等于多少?(3)改变R1的阻值,对I2和U2有无影响?(4)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I和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各等于多少?(5)改变R1的阻值,对(4)中的I和U有无影响?12VI 22ΩI R R 24Ω(a)(b)图 2.2解:(1)对图(a ),R 1和恒压源并联,对图(b ),R 1和恒流源串联,它们都不是电源的内阻。

(2)对图(a ):212U U V ==,2221234U I A R === 对图(b ):22sI IA ==,222248U I R V ==⨯=(3)改变R 1对I 2和U 2均无影响。

I s (4)对图(a ):2112356U I I A R =+=+= 对图(b ):1226820s U I R U V =+=⨯+=(5) 改变R 1对(4)中的I 和U 均有影响,R 1增大则图(a )中I 减小,图(b )中U增大。

3.在图2.3所示的两个电路中,(1)负载电阻R L 中的电流I 及其两端电压U 各为多少?如果在图(a )中除去(断开)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在图(b )中除去(短接)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对计算结果有无影响?(2)判别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何者为电源,何者为负载?(3)试分析功率平衡关系。

(a)(b)R L ΩR L 2Ω图 2.3解:(1)对图(a ):1052L U I A R ===,10U V = 对图(b ):2I A =,224L U IR V ==⨯=如果在图(a )中除去理想电流源,在图(b )中除去理想电压源,对计算结果无任何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第二章测验卷
(满分100分,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题,共54分)
1.电路中发生瞬态过程的条件是()。

A.有换路,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B.有换路,电路中有耗能元件
C.有换路,有电源
D.有电源,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2.电容元件是()元件。

A.线性元件
B.储能元件
C.耗能元件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当线性电感元件中的电流增大时,磁场能量增大,在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储藏起来。

A.磁场能
B.电场能
C.电能
D.功率
4.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t值取决于()
A.激励信号和电路初始状态
B. 激励信号和电路稳定状态
C.电路参数
D.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5.以下4个元件,耗能元件为()
A.电阻元件
B.电源元件
C.电感元件
D.电容元件
6.下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V
12
V
6
A.2s
B.4s
C.1s
D.0.5s
7.在换路瞬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B.电容电流不能跃变
C.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D.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8.下图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定状态,在0=t 时刻发生换路,即开关S 闭合,则换路后
电容电压初始值为()。

Ω
122
R -
+
S U
A.6V
B.-6V
C.18V
D.-12V
9.电路如下图所示,原电路已达到稳态,在开关S
断开时,电感L 上通过的电流为()。

10F
10μ
A.6A
B.2A
C.0A
D.4A
10.电路如下图所示,原电路已达到稳态,在开关S 断开时,电容C 两端的电压为()。

10V
-
+
F
10μ
A.按指数规律增加
B.8V
C.0V
D.10V
11.电路如下图所示,开关S在1处时电路已处于稳态,在0
=t时刻发生换路,即开关由1合到2,则换路后电感电流稳态值为()。

L
H
3
A.1A
B.0.5A
C.-1A
D.-0.5A
12.关于RL电路的时间常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与R、L成正比
B.与R成正比、与L成反比
C.与R成反比、与L成正比
D.与R、L成反比13.电路如图所示,换路前电路已达稳态,
=t时开关S闭合,则)
0(
+
L
i为()。

Ω
1
V
10
-
+
Ω
4
L
A.2.5A
B.0A
C.2A
D.按指数规律增加
14.在图示电路中,
Ω
=
Ω
=
Ω
=
=K
R
K
R
K
R
mA
I6
3
3
10
3
2
1



,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在
t=时开关闭合,求开关闭合后的)
0(
+
c
U
是()
I
_
c
u
+
A:30V B:60V C:90V D:100V 15.图示电路中,原电路已达到稳态,t=0时S 打开,则)0(+L i 和)0(+C i 分别为
( )。

A: 0A 和2A B:2A 和0A C:2A 和-2A D:0A 和0A
16. 图示电路中,开关S 断开前电路已稳定,在t=0时断开S ,则电路的响应类型为()
A.零输入响应
B.零状态响应
C.全响应
D.都不对
17.在图示电路中,V
U S
12=,开关S 在
0=t 时闭合,闭合前电容器电压为10V ,则S 闭合后该
电路的响应是()
A.零输入响应
B.零状态响应
C.全响应
R + -
U S
U C
+ -
i
S
=t C
+
-
10V L i C
i F
μ10mH
10Ω
5S
=t 4A
4 Ω 4 Ω
4H
S
D.都不对
18.图示电路原已稳定,0=t 时开关闭合,试求0≥t 后,电感中的电压u 的变化规律
是()。

-
+5V 2Ω
A.V e t
22-
B.V e t
24- C.V e
t
5.04- D.V e
t
2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题,共26分)
19.下图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态,试求换路后电流的初始值
)
0(+i =
________A 和稳态值)(∞i =________A 。

Ω
2V
6-
+
C
20.















mH L F C R V U A I S S 2,2,2,2,2==Ω===μ,则R I =_______A ,
C
I =_______A ,C U =_______V ,L I =_______A ,L U =_______V 。

I -+R U 21.















mH L F C R A I V U S S 9,9,9,9,9==Ω===μ。

则a 、b 两点的电位分别为a
V =_______V ,b V =_______V ,通过L C R 和、的电流分别为R I =_______A ,C I =_______A ,L I =_______A 。

L
L
22.在图示电路中,V
U S
10=,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C 中无储能,则S 闭
合后电容电压的初始值为_______V 。

-
+U C
C
三、计算题(共1题,20分)
23.图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0=t
时,将开关S 闭合,试求:
(1)响应C u 和C i ;(2)说明电路的响应类型;(3)说明电路中电阻123R R R 、、的响应按什么规律变化,为
什么。

C
F
5.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