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1:抱厦:亦称龟头屋,是由两个九脊殿(歇山顶)作丁字相交的形式,其凸出部分便称抱厦。

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四出抱厦”。

2:马面:城墙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不超过两箭之遥)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上建有敌楼,以利于防守者从侧面有效的射击敌人,此墩台即称马面。

这种形式最迟从六朝即有。

3: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椽等构件组成。

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

4: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

由门窗. .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

5:内外槽:宋《营造法式》称金厢斗底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

其中内柱圈成的空间称为“内槽”,内柱与外柱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外槽”,故总称“内外槽”,其进深为四间,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的布局形式,可获得重点突出的内部空间作为庄重的活动场所。

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均属此形式。

6: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7:前后槽:宋《营造法式》称单槽,以一系列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其进深为两间。

8: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

其进深为两间。

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

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9:辇道:又称陛.御道。

古代封建社会中专供最高统治者使用的道,是一种坡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

常与踏垛(阶级)组合在一起,汉代文献中就有“左平右槭”的记载。

平,指斜平坡道;槭,指阶级形踏垛。

唐宋时将辇道置于两踏垛间,明清时其功用已为装饰化所替代。

如故宫太和殿的台阶,两边是踏垛,中间御道斜面上雕刻龙卷水云波纹等,称“龙凤石”,已纯为装饰物了。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1.都料,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

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

"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2.都柱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厅堂平面中仅设一颗柱子的做法。

都柱一名称后来也被借用来指称汉代科学家张衡所制作候风地动仪中间的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柱,是该仪器的中枢结构。

3.斗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

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

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

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

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4.栱:是置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凡是向内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4.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4.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4.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

4.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栱。

4.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二层横栱。

5.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6.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7.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8.泥道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最外跳在挑檐檩下,最内跳的单层横拱.9.令拱:每一跳的跳头,单层横拱.10.双层斗拱:分别叫瓜子拱(下方短粗),慢拱(上方细长).(宋)11.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12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在令拱上方中心,承托枋传来的力的斗.一般有两个.13.栱:雕刻成的突出横梁,通常为木质,位于斗之上,支撑主梁。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5.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

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

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

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

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

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8.螭首: 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三分为一中国古建筑存在很多“三分为一”的现象,就是一个整体分为三部分。

建筑立面分为“大屋顶、墙体、基座”三部分;柱子分为“柱顶、柱身、柱础”三部分;不仅立面,平面也有“三分为一”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标准(三进)四合院分“前院、内庭、后院”;故宫中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中国古建中的三分为一不只是在立面,还有平面的院落组合方式、柱子的三分为一、台基部分的三分为一等等,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

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间中国古代木架建筑吧相邻两屋架之间的空间成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达通面阔建筑物纵向相邻两檐柱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面阔;各间面阔的总和为通面阔建筑正中一间称明间,宋代称当心间,其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增加次间数.通进深: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步: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分心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

一般用作殿门。

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单槽根据《营造法式》的记录,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1. 中国古代建筑:指中国古代时期所建立的建筑物,包括宫殿、神庙、城墙、寺庙、园林等。

2. 木结构:指建筑物的结构主体采用木材构造,如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

木结构建筑物通常采用榫卯结构,具有轻巧、灵活、透气性好的特点。

3. 石结构:指建筑物的结构主体采用石材构造,如中国的城墙、古代寺庙等。

石结构建筑物通常具有耐久、坚固的特点。

4. 青砖黄瓦:指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中青砖指用黏土烧制而成的砖瓦,颜色呈青灰色;黄瓦指用黄土制成的瓦片,颜色呈黄色。

5. 斗拱:指中国古代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拱形结构,由一组石块或木片构成,形状呈斗或V形。

斗拱常用于建筑物的门户、门洞等处,具有美观、坚固的特点。

6. 筒瓦:指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一种瓦片,形状呈筒状,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屋面覆盖。

筒瓦常用于寺庙、宫殿等建筑中,具有防水、隔热、密封等功能。

7. 石槽木构:指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就是利用尺寸吻合的槽和凸榫连接木构件,而木构件与石构件的接触面上滴有树脂。

这种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

8. 斗拱砖券:指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装饰性砖石构件,呈斗形或拱形,常用于门窗的上方或屋檐下。

斗拱砖券常用于寺庙、宫殿等建筑的立面装饰,具有美观、富有装饰性的特点。

9. 园林:指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融入人工建筑物、植物、水景等元素的园艺景观。

园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精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10. 南方水乡建筑:指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以水乡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水泥墙体,屋顶多用瓦片覆盖。

南方水乡建筑以其独特的风貌和生活方式而闻名,如苏州园林、杭州湾的民居等。

11. 北方民居:指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农村民居建筑。

北方民居常采用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严谨,屋顶多采用筒瓦覆盖,具有抗寒、保暖的特点。

12. 角楼:指中国古代城墙或寺庙建筑物的一种特殊形式,位于建筑物的角落,用于加强建筑物的稳固性和美观性。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十三天 ——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三角尖顶 —— 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大乘佛教 —— 相对于小乘佛教,得道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

女儿墙 —— 矮墙,通常用于防御。

小乘佛教 —— 在得道度化层面较狭隘的佛教。

与大乘佛教相对。

山墙 —— 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升 —— 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反回文 —— 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天花 —— 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支柱 —— 木制构件,通常用于支撑椽。

支架 —— 突出的建筑构件,用于支撑。

支提 —— 佛龛或是其他圣地、圣物。

支提窟 —— 一种佛教佛龛,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斗 —— 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斗栱 —— 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火焰纹 —— 由两个反回文线条顶端相接所构成的形状。

半圆壁龛 —— 半圆或穹窿状空间,特别指位于庙宇一端的部分。

古典柱式结构 — — 建筑部分正面直接位于柱头上,通常由支撑的阑额、装饰的壁缘以及突出的檐口构成。

台基 —— 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平坐;廊台 —— 出于建筑主空间 (通常为内部 )的上层构造。

光塔 — — 清真寺中的塔楼,用于呼唤回教徒做礼拜。

列柱 —— 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

多柱式建筑 — — 由多根间隔约略均等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厅堂。

寺 —— 佛教庙宇。

尖顶饰 —— 山墙或是屋顶顶端的饰物。

曲面屋顶 —— 由尾端弯曲的平面接合成的斜截头屋顶。

考工记 ——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著述。

佛塔 (STUPA) —— 佛教纪念物,原意为坟冢。

佛塔 (PAGODA) —— 楼阁形的塔,各层大小由下而上递减,每层都有装饰精美的屋檐。

材 —— 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赤陶土 —— 一种用于塑像的建筑或装饰用陶土。

里—— 长度单位,一里约 500 米。

昂 —— 斜出的梁桁。

中国建筑史 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一般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3.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4.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5.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可以用于柱间的挂落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

6. 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

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正定隆兴寺)7.小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小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装饰构件的处理。

8.大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主要结构承重构件的处理。

9.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屋顶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10.收山:是指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处理。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11. 偷心造与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称为偷心造,常用于唐宋建筑。

跳头上置横栱的称为计心造,金、元以后常用。

12移柱法、减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的处理,以获取较大的室内空间。

13.草袱:是在天花板(平棊)以上,未经艺术加工或处理比较粗糙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14.明袱指天花以下的梁,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

15.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等。

一.名词解释1工官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中,把建筑管理工作集中在国家手里,由封建统治集中掌握的制度。

2僭越:西周时期,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的高度、道路的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一、1)十三天——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2)三角尖顶——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3)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得道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

4)女儿墙——矮墙,通常用于防御。

5)小乘佛教——在得道度化层面较狭隘的佛教。

与大乘佛教相对。

6)山墙——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7)升——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8)反回文——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9)天花——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10)支柱——木制构件,通常用于支撑椽。

11)支架——突出的建筑构件,用于支撑。

12)支提——佛龛或是其他圣地、圣物。

13)支提窟——一种佛教佛龛,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14)斗——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15)斗栱——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16)火焰纹——由两个反回文线条顶端相接所构成的形状。

17)半圆壁龛——半圆或穹窿状空间,特别指位于庙宇一端的部分。

18)古典柱式结构——建筑部分正面直接位于柱头上,通常由支撑的阑额、装饰的壁缘以及突出的檐口构成。

19)台基——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20)平坐;廊台——出于建筑主空间(通常为内部)的上层构造。

21)光塔——清真寺中的塔楼,用于呼唤回教徒做礼拜。

22)列柱——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

23)多柱式建筑——由多根间隔约略均等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厅堂。

24)寺——佛教庙宇。

25)尖顶饰——山墙或是屋顶顶端的饰物。

26)曲面屋顶——由尾端弯曲的平面接合成的斜截头屋顶。

27)考工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著述。

28)佛塔(STUPA)——佛教纪念物,原意为坟冢。

29)佛塔(PAGODA)——楼阁形的塔,各层大小由下而上递减,每层都有装饰精美的屋檐。

30)材——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31)赤陶土——一种用于塑像的建筑或装饰用陶土。

32)里——长度单位,一里约500米。

33)昂——斜出的梁桁。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一、1)十三天——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2)三角尖顶——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3)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得道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

4)女儿墙——矮墙,通常用于防御。

5)小乘佛教——在得道度化层面较狭隘的佛教。

与大乘佛教相对。

6)山墙——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7)升——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8)反回文——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9)天花——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10)支柱——木制构件,通常用于支撑椽。

11)支架——突出的建筑构件,用于支撑。

12)支提——佛龛或是其他圣地、圣物。

13)支提窟——一种佛教佛龛,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14)斗——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15)斗栱——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16)火焰纹——由两个反回文线条顶端相接所构成的形状。

17)半圆壁龛——半圆或穹窿状空间,特别指位于庙宇一端的部分。

18)古典柱式结构——建筑部分正面直接位于柱头上,通常由支撑的阑额、装饰的壁缘以及突出的檐口构成。

19)台基——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20)平坐;廊台——出于建筑主空间(通常为内部)的上层构造。

21)光塔——清真寺中的塔楼,用于呼唤回教徒做礼拜。

22)列柱——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

23)多柱式建筑——由多根间隔约略均等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厅堂。

24)寺——佛教庙宇。

25)尖顶饰——山墙或是屋顶顶端的饰物。

26)曲面屋顶——由尾端弯曲的平面接合成的斜截头屋顶。

27)考工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著述。

28)佛塔(STUPA)——佛教纪念物,原意为坟冢。

29)佛塔(PAGODA)——楼阁形的塔,各层大小由下而上递减,每层都有装饰精美的屋檐。

30)材——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31)赤陶土——一种用于塑像的建筑或装饰用陶土。

32)里——长度单位,一里约500米。

33)昂——斜出的梁桁。

中建史名词解释

中建史名词解释

材分制:尺寸是根据设计时对该建筑所选用某一等级的“材”及其相关尺寸为依据来确定的。

P242斗口制:在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做建筑及构建尺度的计量标准。

斗口按建筑等级分为11等。

P282铺首: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他又可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横量标准。

P259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P262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长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P258课件-宗教建筑叉柱造:其做法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推进半柱径。

大木作:指木构架建筑中的重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士和大木小式。

P277大木大式:大木大式建筑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

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拱。

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P277大木小式: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

面阔三间至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五架为限。

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拱。

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P277驼峰:形如骆驼之背,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拱承载梁栿,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别。

中国古代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

壶门:建筑中须弥座的图案及家具中的装饰。

砖细:砖做细的简称,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

雉堞:泛指城墙。

城垛、垛墙、女墙、宇墙、垛口: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用于掩护守城人的矮墙,抵御矢炮。

城垛与城垛之间形成垛口,排列如齿状。

窝铺:临时支搭以避风雨的棚子,军士值宿。

马面(敌台):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利于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

战棚:临时假设木棚或用生牛皮被覆,以避炮石。

串楼:南方多雨地区在整个城墙上建有连廊。

关城:古代城市城门外造一圈城墙为主城门,称为关城。

(风水)来水口:(风水)出水口:直棂窗:乌头门:勾连搭悬山顶:垂花门屋顶由前部起脊顶与后部卷棚顶组合而成。

因为垂花门面阔小于进深,为避免正立面上屋顶比例过高。

四合院隔断墙:木框架钉板,外糊纸。

碧纱罩:槅扇轻巧,格心棂子多用灯笼框中镶裱字画,可摘下。

垂花门:位于住宅中轴线上的内宅门。

以前檐挑出两根垂莲柱为形象特征,一般多为“一殿一卷式”,形成勾连搭。

抄手游廊:骑马墙:五花山墙:封火墙:民居密集。

高高的马头墙能隔断火源。

五岳朝天:马头墙高低错落,分为2叠,3叠,5叠。

玄极宝殿:故宫御花园中钦安殿。

明代建筑。

重檐盝顶。

明时供季秋大享及祭祀玄武之神用。

千步廊:华表:金水河桥:日晷:嘉量:岱庙:坛:庙:社稷:明堂辟雍: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之一。

明堂:季秋大享时皇帝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

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

辟雍:明堂外环绕的圆形水沟,辟为壁,雍即水,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昭穆制度:古代太庙制度,父曰昭,子曰穆,始祖在宗庙中居中,左昭右穆,以下父居左,子居右,父子异列,祖孙同列。

鱼沼飞梁: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鱼沼即游鱼甚多的方形水池,池上架的十字形桥面,为飞梁。

出自晋祠圣母殿。

殿内装銮:。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2、侧角: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

3、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拱的。

4、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的。

5、推山:是庑殿顶(宋称四阿顶)建筑的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有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布架距离都不一致。

6、收山: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

7、举折(举架):举是屋架的高度,按建筑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组成屋面横断面坡度的若干折线。

宋称举折,先按照房屋进深,将脊檩“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个脊檩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8、举架,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从下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最后脊的高度不是预定的,是由下向上连加得到的。

举架与举折——定屋架坡度的方法。

清式为举架,由檐部逐步架加大坡度。

宋式先定脊的高度,逐步架减小坡度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10、托脚:支撑平檩的构件。

11、平闇(暗):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12、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

13、砌上露明造:屋不用平棊、平闇,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

1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15、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者石雕刻而成。

一般是两旁各一,称为“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建一个小阙,称为“子母阙。

16、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外院之间的隔墙上,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

垂花门的外檐柱不是从地上立起的,而是悬在中柱的横木上,称为垂柱,垂柱下面有一个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因此称为垂花门。

中建史名词解释

中建史名词解释

1·左祖右社:指宫殿的左边(东边)是祖庙,右边(西边)是社稷,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建在西边,左右对称。

2·面朝后市:(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北宫的后面)是市。

3·市朝一夫市——市场,朝——朝廷,一夫——面积单位,100×100步2 4·九经九纬:城中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

5·经涂九轨涂——道路,皇城经向大道宽九轨道。

6·明堂:是中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建筑,用于朝、会、祭祀、庆赏、习射、选士,教学等大典。

、7·辟雍周天子的大学,位于城郊,圜如壁,周水。

与明堂一起失传,汉以后与明堂概指礼制建筑。

8·前朝后寝前朝——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9·左昭右穆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

10·工官制度设专门部门掌管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组织管理,总结经验,制定规范的一整套制度。

11·副階周匝副阶——外廊,周匝——环绕一周,即外廊周绕殿阁等建筑。

12·分心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身内划分为前后两个相同的空间。

13·散水台阶四周,受檐落水处的砌筑。

西周始用卵石砌筑,唐代出现预制的地砖。

14·不封不树既没有封土堆,也不种植树木以为标志。

15·《兆域圖》1977年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陵中发掘的一幅陵区图,以金银线镶嵌于铜板。

兆域——墓地。

该图按比例正投影绘制,是我国第一幅建筑总平面图。

16 ·一池三山中国古建皇家园林中一种格局,于太液池中设三神山,得名。

17·黄肠题凑古代帝王和诸侯王墓葬的一种葬式。

“黄肠题凑”是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木构地宫。

作为一种葬式,“黄肠题凑”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即柏木黄心,为去皮后的柏木。

中建史名词解释

中建史名词解释

中建史名词解释四大都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曲:又窄又弯的小道虚:在一些交通要道出现流转商品的定期集市四水灌都:开封的别称三横四直:苏州的别称辟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的大学,后多为祭祀用,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斗城:为了配合渭水河岸的地形,城址曲折仿北斗星(汉长安城的别称)刺桐城:宋元时代起泉州的别称夹城:在两个距离很近的城市之间,加筑两道城墙吧两个城市连接起来,这一部分称为夹城又称联城草市:宋代紧邻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瓦子:集中各种杂艺,游艺,茶楼,酒楼还有妓院的综合娱乐场所,接近闹市和城门处鬼子市:宋朝一些晓市天不亮就开业,被称为鬼子市。

关厢:在城外形成的商业区。

明清时,城垣内用地不够,往往在城门外形成新的地区,一般沿城外道路带型发展子城:宋代平江府之所在称子城,在城市的中央略偏东南藩坊:南宋时期某些城市中形成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区,成为藩坊满城:又称少城,位于府城内的皇城西南,为八旗官兵驻地,属成都将军管辖市朝一夫:市与朝各方百步邑:不仅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闾里:一般的居住地段成闾里。

里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为里的门弹室:在闾里内设置,专管弹压平民市舶司: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贸易马面:凸出墙体外侧的一段,防守从侧面攻击的敌人瓮城: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备之一。

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

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起的附属建筑,多成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租界:指两个国家议定租地或租借章程后,在中国指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商埠: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镇或指商业发达的城市水城:登州大城北部一城,又名备委城,由水闸引海水入城,为泊船之所九边重镇:为了加强对长城的防守,长城沿线内测划分防区修建士卫所城市和边防城堡,形成九边重镇分别是辽东,鲸州,宣化,大同,山西,延绥,甘肃,宁夏和固原防御千户所:明代均卫所制中,为防备敌人入侵骚扰而建的一个卫所。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建史名词解释台基、踏道、栏杆、铺地P2632.叠涩: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多用于塔身、台基、出桅等。

P18217.寻杖绞角造:宋以前多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

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绞角造。

18.寻杖合角造:宋以前多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

寻杖止于转角望柱而不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合角造。

◆大木式P2661.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主要包括柱、梁、枋、檩等。

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

清式大木作分大木大式、大木小式两类。

小木作:宋代对室内装修的称法。

2.开间:我国木构架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又称面阔。

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又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增加次间数。

3.间: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示。

宋《营造法式》则以椽数计进深。

4.步架:古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檩中心线的水平投影距离,也简称步(进深);清代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歩”。

宋《营造法式》称架,或椽架。

根据檩的布置和数量,常将木构架划分为若干个步架。

其中,正脊两侧的步架称脊步,檐檩内侧的步架称檐步,脊步与檐步之间的步架称金步。

木构架如有金柱,则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檐步,有时也称步。

5.进深/通进深: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的,简称为“进深”。

6.缝:凡中心线均称缝,如柱列的中心线称为柱缝,槫(檩条)断面的垂直方向中心线称为槫缝,转角铺作上的斜栱斜昂称之为“斜出跳一缝”等。

7.馒头榫:柱子上端与梁结合之榫,位于柱头中线位置,榫呈方形,宽高均为柱直径的1/4~3/10,其榫根部略大,头部略小,呈方形馒头状,多见于小式做法。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一、名词及条目①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②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③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④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⑤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

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

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

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

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

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

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8螭首: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 <<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

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斜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度,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这。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侧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渐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三间四耳倒八尺: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一眼看去,确实略有些象白族的“三房一照壁”民居。

这种正房三间、耳房四间、倒座深有八尺的住宅又称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在云南一颗印中最有代表性。

或:一颗印民居的典型形式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即正房三间;两厢为耳房,每耳两间,共四间;门廊即倒座,常见进深为八尺,大门在门廊正中间,中间被围成一个小天井,共同组成四合院,平面整体方方如印章。

或:正房三间;两厢称为耳房,每侧两间,共四耳;倒座房一间,进深仅八尺。

故名倒八尺。

四合五天井:
1.由四个坊围成四合院,并因之形成中央天井及四角天井。

2.每坊底层都带有宽敞的廊子,形成环绕院落一周的回廊。

3.四角天井又称漏角天井,各有小门与天井院相通。

4.其中一个漏角天井被辟为入口大门,门上用薄砖划分出不同方形框,里面镶嵌大理石或
绘画装饰。

东西堂制:礼仪性主殿与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制。

骈列制:即礼仪性的大朝廷殿轴线与处理政务的中央官署轴线并列。

三朝五门:三朝古称:外朝,治朝,燕朝;五门: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

清朝的三朝五门:三朝,对应三殿:(由外至内)太和殿;颁布重要政令、天子登基、大朝会、皇帝庆寿等。

中和殿;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

保和殿;宴会、殿试进士。

五门:(由外至内)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昭穆之法:古代太庙制度,父曰昭,子曰穆,始祖神灵位位于正中,昭居左,穆居右。

方城明楼:是明代陵墓的创造,形制源于凤阳皇陵内陵城四面的城楼。

方城即宝顶前的高大方台,平面为方形,上建明楼,方城楼基为须弥座,城壁用砖或条石砌筑,城上设女墙,中辟券洞隧道,穿城而过,左右筑蹬道绕城可至明楼;或塞中央隧道,于方城左右筑蹬道登明楼。

明楼:一般为重檐歇山顶,四面各辟券门,室内拱券正交衬托屋顶,明楼正中立大石碑。

宝城宝顶: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一种形制,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

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宝顶。

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