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47d8f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9.png)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电子线路CAD课程旨在为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包括PCB设计理论、软件操作、实例分析,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讲解。
本课程设计侧重于实践操作与理论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CAD软件的操作技能,并能够灵活使用CAD软件进行电子线路设计。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解+实例操作”的教学方法。
其中,理论讲解部分主要阐述相关概念、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CAD软件的不同功能,实例操作则是具体应用CAD软件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过程,通过举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此外,还将采用小组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电子线路设计项目,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交流。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线路CAD软件介绍本章主要介绍电子线路CAD软件的相关知识,包括电子线路CAD软件类型、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等。
通过对各类电子线路CAD软件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各种软件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选择。
2. PCB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PCB设计的概念、原理、分类和特征。
其中,涉及到PCB设计的常用元件、其接口定义和规范以及按业务需求进行的PCB设计流程等。
3. PCB设计规范本章主要介绍PCB设计的规范,包括布线规范、元器件布局规范、PCB尺寸规范、热量处理规范等。
着重讲述PCB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电路仿真与分析本章主要介绍电路仿真的概念、方法和工具,探讨电路仿真的原理和模型。
着重剖析了电路仿真的结果及分析方法,同时给出电路仿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5. PCB参数控制与输出本章主要阐述PCB的参数控制及输出方法。
讲述PCB文件格式、文件特点和输出方法,以及常用的PCB文件格式。
四、实验与应用本课程将设置电子线路CAD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1227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3.png)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2. 学会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能正确绘制电路图;3. 了解电子线路实验的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线路;2. 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子线路的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电子线路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线,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 元件分类、功能及符号;-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简单电子电路分析:- 电路基本原理;- 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 电路仿真与实验操作。
3. 电子线路实验:- 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与方法;- 电路搭建与调试;- 故障分析与改进。
5. 课程设计与实践:- 设计任务与要求;- 团队合作与分工;- 成果展示与评价。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第二周:简单电子电路分析;第三周:电子线路实验;第四周: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第五周:课程设计与实践。
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电子元件;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电子线路实验;第四章: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17db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f.png)
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概述现代电子线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在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和应用能力方面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本文将以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为切入点,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为:1.培养学生设计和实现电子线路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3.培养学生对电路设计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5.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1.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2.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和特性;3.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4.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5.电路实验与调试技巧。
教学方法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选择。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讲授:传授电子线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2.讲解案例:介绍相关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验探究:设计和实现电路,并从实验中获取直观的数据和结果,检验理论的正确性;4.交互授课:以工程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围绕尖端技术和前沿领域进行讨论和探究。
评价方式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评价方式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
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1.项目作业: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电子线路项目,检验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答辩评测:学生在小组个人或小组中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答辩,并结合展示和说明进行同行评测和专家评测;3.实验考核:对学生进行电路实验和调试考核,检验其实验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4.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中展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学业表现。
结语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电子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对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现代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希望对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进一步推动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2c2571804d2b160b4ec036.png)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In Electronic Circuit 2.课程代码192D010 3.学时学分2周/2 4.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各专业5.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路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线路实验6.课程设计类型设计型7.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目的:《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测试与实验等课程知识,掌握电路设计、组装、调试的综合能力,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
同时通过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使学生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强电路设计、计算、熟练使用仪器测试分析故障以及编写设计报告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2.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①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设计的要求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拟定课程设计指导书,做好课程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课程设计中,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设计要求、进度安排、指导时间、注意事项、考核方式,提供参考资料、课程设计指导书,并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③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指导方法上应立足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一个自然班,每天指导时间不少于4小时。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考勤、答疑、个别辅导、进度控制、质量检查等工作。
⑤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的全部课程设计文件,应根据学生完成设计情况、设计规范情况、质量及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等写出评语,并做好课程总结,在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交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归档。
(2)对学生的要求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课程设计工作,按要求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https://img.taocdn.com/s3/m/a0819b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5.png)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具备电子线路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学习、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子电路实验。
具体内容包括:1.电子元件的学习: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应用,讲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介绍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3.电子电路实验: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搭建和测试,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应用,基本电路定律和参数计算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实验经验。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电子电路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中的作用。
4.实验法:进行电子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电子线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子线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cad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
![cad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530e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c.png)
cad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CAD电子线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的符号、连线规则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如电路的串并联、信号的传输与放大等。
3. 引导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操作,如CAD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路图绘制。
2.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对电子线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线路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电子线路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的设定既符合学生特点,又满足教学要求,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CAD电子线路设计基础知识- 电路元件符号与连线规则- 电路图绘制方法- 电子线路基本原理(串并联、信号的传输与放大)2. CAD软件操作与应用- CAD软件的安装与界面认识- 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 电子线路图的绘制与修改3. 电子线路设计实践- 简单电路图绘制与分析- 小组合作完成设计任务- 电路优化与改进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CAD电子线路设计基础知识学习,包括电路元件符号、连线规则和基本原理。
电子线路CAD---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CAD---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cd011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b.png)
电子线路CAD---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典型电路设计软件DXP 2004.具备独立绘制电子线路图、制作PCB电路板的能力。
使得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掌握常用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1.掌握DXP 2004的创建数据库、新建文件、文件的导入导出、文件的考贝剪切粘贴、文件的更名、文件的删除、设置多窗口的显示方式等操作。
2.掌握原理图图纸尺寸、图纸边框、图纸颜色、标题栏格式、网格尺寸、光标形状、系统字符字体等的设置方法。
3.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高级绘图工具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方法。
4. 掌握原理图生成各种报表的操作方法和打印原理图的方法。
5.掌握原理图元件库元件的编辑方法。
6.掌握绘制印刷线路板的环境设置。
7.掌握绘制印刷线路板的基本操作。
集中将以上技能通过一个完整的电路充分的反映出来,以实现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印刷线路板的绘制,设计布局,布线规则等。
通过此课程设计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对DXP2004这一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实际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制作温度报警器,系统总体原理图如图1所示,由STC89C52RC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按键电路、报警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等组成。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STC89C52RC单片机、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如图2所示,在写课程设计报告时需查找添加STC89C52RC单片机资料。
图2 单片机最小系统(1)时钟电路单片机的TXAL1和TXAL2两个引脚,其主要作用是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构成时钟电路,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时钟电路图4 时钟电路(2)复位电路图4所示为复位电路,当RST端高电平持续的时间至少大于两个机器周期时,就可以完成复位功能。
2、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由液晶LCD1602和电位器组成,双向数据口接单片机的P2口,显示电路图如图5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03cc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6.png)
电路设计与仿真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 计和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这一阶 段通常需要2-3周的时间。
撰写报告与答辩
学生完成实验后,需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并根据 指导教师的要求准备答辩。这一阶段通常需要1-2 周的时间。
02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
信号频率
图表绘制
根据实际需要,绘制相应的图表,如电路原理图、波形图等,使报告 更加直观易懂。
文字表述
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描述设计过程和结果,避免出现技术性错误和 歧义。
报告提交
按照学校或课程要求,将设计报告提交给指导老师或相关部门进行评 审。
05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不足
01
收获
02
深入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03
电容
在高频电路中,电容的作 用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对高频信号呈现较小的阻 抗。
电感
电感在高频电路中的作用 主要是阻止高频信号通过, 对直流呈现较小的阻抗。
电阻
在高频电路中,电阻的作 用与低频电路相似,用于 限制电流。
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电路
调谐电路
调谐电路是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基本电路之一,用 于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 计
目录
CONTENTS
• 课程设计概述 •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 课程设计题目解析 • 课程设计实践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的目标
01
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
输、放大、滤波等,并能够掌握其在通信、雷达、无线电等领域的应用。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68e7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0.png)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课程设计背景介绍电子线路综合设计是一门综合电子学、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学科的课程,它着重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电子线路的全过程。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子线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该场景需要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电子线路系统,最后进行测试和优化,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电路实际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电子线路系统,并能够对该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3.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4.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设计简述1.选题。
选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际应用性和难度适中,建议选取一些小型控制系统或者通信系统作为选题。
2.立项。
确定选题后,需要和指导老师商议整个课程设计的计划和时间安排。
同时确定设计的终极目标。
3.系统分析。
在确定终极目标后,需要对应用场景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收集相关文献、标准等资料。
4.功能设计。
根据终极目标,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封装形式,通信协议等。
5.电路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逐步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模块选型、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等。
6.软件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完成软件的设计,包括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上位机软件的设计等。
7.整合测试。
公共模块测试完成后可以进行系统的整合测试。
在整合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备,稳定可靠。
8.优化完善。
测试完毕后,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完善。
课程设计要点1.选题要合理,能够反映实际应用;2.需要注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3.选题难度要适中,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过于困难;4.选题范围要适当,不能过于狭窄,也不能过于宽泛;5.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时间计划;6.学生需要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7.需要注重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整合测试;8.学生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电子与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与线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e317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0.png)
电子与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等;2.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图符号正确绘制基本的电子线路;3.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分析;4. 学生了解并能够解释电子线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线路;2. 学生能够使用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和电路设计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严谨、细心的科学态度;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4.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 电阻、电容、电感的原理与功能;- 电子元件的符号识别与使用。
2. 电路图绘制与识别:- 基本电路图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简单电子线路的绘制方法。
3. 电路分析方法:- 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基本电路定律的应用。
4. 实践操作:- 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5. 电子产品制作:- 简单电子制作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学习;第二周:电路图绘制与识别;第三周:电路分析方法;第四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五周:电子产品制作与展示。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低通滤波器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低通滤波器](https://img.taocdn.com/s3/m/19d836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0.png)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设计题目低通滤波器一.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
设计要求:(禁止使用集成模块)①截止频率:100KHz②通带增益:20dB③截止带增益:-30dB二.设计设备:低通滤波器在工业现场主要用于信号的滤波,提高有效信号的信噪比。
实际环境下的有效信号一般是传感器输出信号或通信传输的信号。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诞生了很多方便的设计软件。
此次课程设计的模拟仿真,我选择使用Filter Wiz RRO.Filter Wiz Pro是一款很好的滤波器设计软件。
三.概述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的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让有用信号尽可能无衰减的通过,对无用信号尽可能大的衰减。
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
本设计为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是容许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
通过采用Filter Wiz RRO滤波器设计软件,通过输入截止频率100K Hz,通带增益20dB;截止带增益-30dB后经过自动分析处理后直接算出滤波器的性能及所有滤波器原件的值得到低通滤波器电路图。
四.方案论证:本设计的方案为通过采用Filter Wiz Pro滤波器设计软件设计出符合条件的低通滤波器。
Filter Wiz Pr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滤波器设计软件,其能够帮助用户设计软件,并可进行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等设置。
尽管低通滤波器在现代电子学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其设计及定型工作仍是冗长乏味且耗时巨大的。
不过现在有了Filter Wiz Pro,用户就可以比较迅速地设计、优化和仿真一套完整的多级有源滤波器解决方案。
软件使用了精选的TI运算放大器和TI供应商合作伙伴提供的无源组件,因此起可帮助用户设计出最佳的滤波器,并且,软件还可通过对比带宽、电流、成本和其他参数对增益带宽进行评估,为用户的设计选择最佳的运算放大器。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9e84c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5.png)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仿真原理;2.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电子元件、电路图的基本知识;3.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电子线路的设计、搭建与仿真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线路仿真软件进行自主设计、搭建和调试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子线路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电子线路仿真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介绍:使学生熟悉仿真软件的界面、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电路图的绘制、元件库的调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仿真概述2. 电子元件识别与使用:介绍常见电子元件的符号、特性及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件3. 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学习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运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4. 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学习放大电路的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5. 滤波器设计与仿真:学习滤波器的原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性能。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f8e4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c.png)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如电路元件的功能、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串并联电路、交流电路的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搭建和调试电子线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子线路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线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拓展所学理论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但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尚不熟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学习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回顾: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图识别与绘制,重点复习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元件的作用及符号表示。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基础2. 常见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详细讲解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3. 电路分析方法:介绍串并联电路、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结合实际电路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方法4. 电子线路实验操作:包括搭建和调试电子线路,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线路实验5. 实践项目:设计一系列实践项目,如制作简单的放大器、稳压电源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回顾电子线路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电路搭建与测试。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df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df](https://img.taocdn.com/s3/m/2493ced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c.png)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2.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3.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常见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用途;4. 引导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及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子线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电子线路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验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与合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对电子科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紧密联系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践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基本概念。
2.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定律与定理。
3.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元件及其特性。
4.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
5.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设计。
6. 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教材章节:第六章 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应用。
7. 动手实践:搭建并测试串联、并联电路,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七章 动手实践与实验。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电子线路基本概念;2. 第2周:电路定律与定理;3. 第3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4. 第4周: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5. 第5周: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6. 第6-7周: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7. 第8周:动手实践与实验。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65864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8.png)
高频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和意义1)熟悉实验调幅电路原理,掌握常用仪器使用;2)熟悉并测试电路元件参数,掌握测试方法;3)熟悉印刷版与电路、元件的对应关系;4)掌握电路焊接、调试技术;5)掌握电路测试方法、并记录参数。
6)与理论设计相结合,验证设计结果。
7)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的能力和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8)通过一套完整的调幅发射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试验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数字频率计,数字信号源,数字万用表,双路稳压电源等仪器各一台。
2)电烙铁,镊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一套。
3)调幅发射机实验板,套件,天线,焊锡,漆包线等。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3.1 实验电路框图图 1 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3.2 实验步骤1.焊接调试振荡电路(图2),使输出电压幅度和频率连续可调,尽量减小波形失真。
说明:载波振荡器采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产生频率为6MHz的正弦信号作为载波。
本电路中,三极管的型号为9018,电阻R1和电位器RP0为三极管T1提供基极偏置,调整RP0可以改变三极管T1的基极电压,从而可以调整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
振荡电路的负载为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射极跟随器作为振荡器与下一级的隔离级,用于减少两级振荡产生的影响,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的特点,带负载能力很强。
RP2作为分压电阻将电压输出到调制端,通过改变RP2可以调节载波信号的幅度。
载波信号容易受到电源中杂波信号的影响,在电源和载波回路之间必须接入高频滤波电容滤除杂波。
测量时可以在B点接入示波器通过观察示波器的波形来检查是否起振。
调试步骤:测量前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电压,调节RP0,使基极电压为6V。
测量载波信号时将测试B点接入示波器,若没有出现波形可调节滑动变阻器RP0,直至出现频率为6MHz的正弦波信号,若仍没有波形,要再仔细检查每一个焊点。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c2867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b.png)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线路CAD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图绘制的基本元素和规范;2. 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编辑和修改;3. 掌握电路板布局、布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了解电子线路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独立完成简单电路原理图的绘制;2. 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板布局、布线设计;3. 能够运用仿真分析功能对电路进行初步分析;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线路设计和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与表达。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CAD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为今后的电子工程设计和研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AD软件介绍与安装:介绍电子线路CAD软件的种类、功能及特点,演示软件安装过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CAD概述2. 电路原理图绘制:学习电路原理图的基本元素,如元件、线路、节点等,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原理图绘制3. 电路板布局与布线:学习电路板布局、布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PCB 设计流程。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板布局与布线4. 电路仿真分析:了解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如何进行电路仿真。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仿真分析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板布局与布线、仿真分析等任务。
6. 课程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布置拓展任务,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CAD软件介绍与安装第2-3周:电路原理图绘制第4-5周:电路板布局与布线第6周:电路仿真分析第7周:实践操作第8周:课程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9e17d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3.png)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线路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系统,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电子仪器、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线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的电子线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电子科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元器件认知:回顾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原理、功能及使用方法,并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讲解。
2. 电子线路设计原理:介绍基本的电子线路设计原理,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线路搭建、调试和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简单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振荡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电子线路设计,如设计一个实用的电子装置或对现有电路进行优化改进。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9216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d.png)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高频信号的特点及其传输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常用高频元器件的原理、功能及应用,并能正确选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并设计简单高频电子线路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频电子线路搭建、调试及故障排除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仿真软件进行高频电子线路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子技术,对高频电子线路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敢于面对挑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注重实践与创新。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子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高频电子线路基本原理- 高频信号特点及其传输方式- 高频电路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常用高频元器件的原理、功能及应用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1章至第3章,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 高频放大器、振荡器、混频器的设计原理- 高频电路的PCB设计技巧- 高频电子线路的搭建、调试及故障排除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4章至第6章,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和实践能力。
3. 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高频电子线路仿真案例分析- 仿真软件在实际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7章,使学生掌握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2周:高频电子线路基本原理3-4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5-6周: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教学需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891d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2.png)
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探究非线性电子线路,了解常用的非线性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并使用非线性元器件搭建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电子线路。
通过自主设计电路,对电子线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设计思路与方案1. 非线性元器件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元器件。
由于二极管具有整流作用,在电子线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的小信号,二极管具有线性特性,但对于高于临界电压的信号,会发生饱和现象,成为非线性元器件。
晶体管晶体管虽然也是一种非线性元器件,但由于其优良的放大能力和控制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开关等领域。
晶体管有很多种类型,如NPN型、PNP型、MOSFET等。
2. 电子线路设计我们选用切比雪夫滤波器电路作为电子线路设计的对象。
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一种非线性滤波器,具有滤波效果好、阻带抑制能力强等优点。
我们将采用RC低通滤波器与二极管等非线性元器件搭建切比雪夫滤波器电路。
首先,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切比雪夫滤波器所需的参数:通带截止频率为2kHz,阻带最小衰减为40dB,阻带截止频率为4kHz。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所需电感、电容值,并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接下来,我们开始搭建电子线路。
首先,根据计算结果选择电容,然后将电容连接到二极管的负极上,再将二极管连接到一个中心为1/2电源电压的分压电路上。
在滤波器输出处,我们接上示波器和电阻,以观察滤波器的输出。
最后,我们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了清晰的滤波效果:在通带内,滤波器将信号通过,而在阻带范围内,则有较大的衰减。
三、实验数据及分析我们通过实验测试了切比雪夫滤波器电路的性能,并得到了如下数据:频率(Hz)电压(V)1 0.92 0.953 0.754 0.45 0.26 0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在通带内,滤波器输出的电压基本上与输入的电压相同,在阻带范围内,滤波器输出的电压急剧降低,实现了我们预设计的目标。
四、结论与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非线性电子线路和切比雪夫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112班报告成绩:评阅时间:教师签字: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2014年2月课题名称: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内容摘要: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调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窄,并且与之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常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中短波广播通信的领域里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即设计一个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并使之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让学生综合运用高频电子线路知识,进行实际高频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测,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电路设计,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电子技术实践技能,让学生了解高频电子通信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
通过设计主振器,缓冲器,音频放大器,调幅电路最终组成小功率调幅发射机。
主振器是用来产生频率稳定的高频载波信号。
高频放大器是将高频振荡载波信号放大到足够大得强度。
高频功率放大器及调制器是将低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调制到载波上,同时完成末级功放。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1、内容:设计一个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2、要求:发射机工作频率f0=10MHz;发射功率Po大于等于200mW;负载电阻Ra=50Ω;输出信号带宽9kHz平均调幅系数ma大于等于30%,单音调幅系数ma=0.8;发射效率η大于等于50%;残波辐射小于等于40dB;二、方案选择及系统框图1、方案选择低频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是将待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制到高频载波信号上,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覆盖一定的范围。
可选用最基本的发射机结构,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由主振级、高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高电平调幅电路、缓冲电路结构组成。
(1)主振器主振器就是高频振荡器,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频率稳定度来确定电路型式。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好。
这是因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反馈是由电容产生的,高次谐波在电容上产生的反馈压降较小,输出中高频谐波小;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中,反馈是由电感产生的,高次谐波在电感上产生的反馈压降较大。
另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最高工作频率一般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高。
主要原因是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中,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与回路电感相并联,在频率高时可能改变电抗的性质;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极间电容与电容并联,频率变化不改变电抗的性质。
因此振荡器的电路型式一般采用电容三点式。
在频率稳定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三点式电路、克拉泼电路、西勒电路。
频率稳定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晶体振荡器,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振荡电路。
本电路采用克拉拨振荡器;(2)缓冲级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
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工作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振荡器频率的稳定度或波形失真或者输出电压下降。
缓冲级通常采用电压跟随器,有分立元件和集成块两种方法构成。
分立元件采用三极管构成射极跟随器。
(3)高频放大器缓冲器输出的信号很小需经过高频电压放大器将电压放大后才能调幅(4)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电路中左半部分RC振荡电路能够产生1KHz左右的单音信号,经过LM358进行放大,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1,改变振幅大小,当振幅过大时会产生失真。
本次设计仿真只用到的单音信号,较为理想的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若实际电路需要接入话筒产生的0~4.5KH范围内的语音信号,可将R4断开,通过一个极性电容接入5号管脚。
(5)调幅电路振幅调制器的任务是将所需传送的信息“加载”到高频振荡中,以调幅波的调制形式传送出去。
通常采用低电平调制和高电平调制两种方式。
采用模拟乘法器实现调制的方法是属于低电平调制,输出功率小,必须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才能达到发射功率的要求。
采用集电极调幅电路实现调制的方式属于高电平调制。
如果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输出功率能够满足发射功率的要求,就可以在调制级将信号直接发射出去。
本题中采用高电平调幅。
高电平调幅电路主要有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和集电极-基极双重调幅电路。
由于输出功率较小,故可选用效率虽较低但调制线性好、电路较简单的基极调幅电路。
导通角通常选择70o左右,采用自给偏置,电路如下图所示。
为了提高调制线性度,应使电路工作在欠压区。
(6)功放末级功放末级宜采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其发射效率高一般都在60%~70%,理论值达到90%。
由于设计要求Po≥200mv,一般天线负载RL=50。
根据Po=Ucm2/2Re.输出电压Ucm=141.4mv,因此,要求其输出电压最小要大于141.4mv。
如图所示,晶体管VT1与高频变压器Tr1组成宽带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2与选频网络L2、C2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1与RB1、RB2RE1BF组成的宽带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甲类状态.其特点是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2、系统框图三、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1)主振器缓冲器高频放大 高电平调幅调制信号主振器(2)缓冲器由于输入阻抗极高易受周围电场干扰,通常在同向输入端对地接一各适当的电阻,取R5=1000Ω(3)音频放大器(4)高电平调幅基本原件的选择。
图中,C B1、C B2、C C为隔直耦合电容,C1、C2为高频滤波电容。
由于载波频率f c=10MHZ,音频信号频率F≈20Hz~20KH Z,故取C B1=C B2=C C=0.033μf,C1=C2=1μf。
C3为电源去耦电容,C3=10μf。
扼流圈L C在该电路中主要起隔离高频信号、耦合电源的作用,通常取10mH。
L B2=51Mh。
L B1为高频扼流圈,其作用是隔离高频载波信号,耦合低频的音频信号,因此取L B1=470μH。
R E为负反馈电阻,用以改善波形及测试工作状态,通常取10Ω。
(3)滤波匹配网络的设计。
L、C4和C5构成π型滤波匹配网络,为确定它们的值,需要先确定集电极谐振电阻R e。
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在临界状态时达到,考虑到匹配网络的实际传输效率,应选择临界状态时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ax>1.5倍输出峰包功率=1.5×220mW=330mW故选择P Omax=0.6W。
设集电极饱和压降U CES=1V,电源电压V CC=12V,则临界状态时的高频信号幅度为U cmmax=11V,可得集电极谐振电阻为R e=U2cmmax/(2P omax)≈100Ω考虑到功放匹配电路中Q e1、Q e2不宜太大,否则谐振曲线太尖锐,不易调整,而且传输效率降低,故取Q e1=2。
由于Q e1=w c R e C4,因此得C4=2/(10×106×2π×100)=318 PF实际可取560PF,然后根据实验调整。
由于 R e/(1+Q2e1)=R A/(1+Q2e2)故可得 Q e2≈1.22C5=Q e2/(w c R A)=650PFC5可取680PF,然后根据实验调整。
L=L1+L2=(Q e1/w c)×(R e/(1+Q2e1))+ (Q e2/w c)×(R e/(1+Q2e1))=1.72μH故L取为1.8μH.(4)三极管的选择。
设导通角θ≈70o,根据三极管临界工作状态时的高频信号振幅U cmmax=11V,可求得临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为i cmax=I cmmax/α1(θ)=U cmmax/R eα1(70o)=11/(100×0.44)=0.25A临界状态时的管耗为P C=P D-P omax=i cmaxα0(θ)V cc-P omax=0.25×0.25×12-0.6=150Mw由于失谐管子的管耗大大增加,因此P CM的选择应有足够余量。
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压为u CEmax≈2V CC=24V查手册知:NPN高频中功率管9013的参数为f T≥300MHz,P CM=700Mw,I CM=300Ma,U(BR)CEO=30V,所以满足上述要求。
(5)载波电压幅值U bm与调制电压幅值UΩm的选择。
由于采用自给偏置,因此U bm应大于0.5V。
为便于调整、提高调幅性能,应使U bm在0.5 ~3V内可调,UΩm在0.1~1v内可调,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它们的合理取值。
四、整体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五、系统元器件清单六、电路设计总结*上述一至八段标题为一级标题,字号为小四黑体;*一级标题下段内的二级标题为五号黑体;三级标题为五号仿宋;段落内容为五号宋体)*另外要求:段内行间距18磅,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至少5个,在报告征文中要有引注)七、参考文献1杨翠娥.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9.2 阳昌汉.高频电子线路[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3 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 谢嘉奎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 刘润华,刘立山.模拟电子技术[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7 王尧. 电子线路实验.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8 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20059 曾兴雯.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3.八、收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