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诗经静女》中的静女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诗经·静女》中的“静女”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就像春天的群芳,“乱花渐欲迷人眼”,争奇斗艳,让多少痴情男子春心萌动。我们最熟悉的《关雎》中的“淑女”像春天的河水一样具有婉顺美,又像秋天的苹果一样具有成熟美,而且德、才、貌俱备,因此让“君子”“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就是现代的男子也会为之心动,梦寐以求。而《静女》中的“静女”又是什么样的女子呢?追求她的男子是否也会“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先看《静女》这首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述恋爱中的男女秘密约会的情诗。既然是约会,我们就可以断定相恋的双方已经互生爱慕之情。由于在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又要受三从四德的约束,女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因此女人要想得到男子的青睐,最重要的前提是外貌要美。事实正是如此,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反复赞颂了男子所喜爱的“静女”的外貌美,表现了“我”的痴情。

为了突出“静女”的仪表美,作者先后用“静”、“姝”、“娈”三个形容词和四个“美”字,把“静女”的美推向了极致。先看“静”,历代解说者分别释之为“贞静”、“闲雅”、“善”、“文静”、“娴静”;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通过对带有“青”旁字的考证,认为“静”就是“小”,“静女”就是“少女”;而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静”是“靓”的假借:“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意为色彩鲜艳美丽;笔者认为,闻先生的考证可备一说,不过,就《诗经》时代而言,约会中的女子肯定是少女,这一点不挑自明。笔者同意许慎的解释,“静”其实是“年轻漂亮”的意思,“静女”就是现代所说的“靓女”。再看“姝”,《说文解字》解释为“好”、“美色”,即容颜俊美。最后看“娈”,《说文解字》解释为“恋、慕也”,这是其动词用法,实际还是“美好”之意。至于四个“美”字,前三个表面看来是写“静女”的赠品之美,实际上是为了衬托“静女”的美,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谈。综上我们可以断定,“静女”正处于豆蔻年华,是男子心中最漂亮的少女。

如此漂亮的少女,自然会引起男子的狂热追求。如果说爱情是一条河,那么恋爱就是起伏的波澜,约会就是跳跃的浪花,美丽而浪漫,让人期待而又倍感幸福。约会既是语言交流,更是心灵沟通,是对双方的考验,是恋爱成功的关键,因此恋爱中的男女既向往、重视,又兴奋、紧张。而约会最忌讳的就是迟到,最遗憾的就是话不投机,最糟糕的就是爽约。“静女”不但没有失约,而且“俟我于城隅”,早早地在预先约定的僻静的城角等待“我”。多么守信的姑娘,多么热情的姑娘,多么开朗的姑娘!可是,既然如约而至,那么“静女”为什么“爱而不见”呢?这里的“爱”,通“薆”,隐藏的意思。原来“静女”见到男子来了,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这个“爱”字,是正面描写“静女”的典型动作,可谓一字千金,一字千钧,具有道不尽的言外意趣和风神:一是为了考验男子的耐心和真心;二是为了给男子一个惊喜;三是故意捉弄男子,逗他出洋相;四是增添约会的浪漫气息;五是表明自己喜欢这个男子;六是表明自己愿意继续和男子交往;……等等。一个“爱”字,出神入化地表现了“静女”的活泼、机灵和浪漫。正如著名诗人北岛所说:“动词的运用往往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由于动词是‘动的’———灵活自由的,生机勃勃,不会像名词和形容词那样容易磨损变质。”

“静女”的这个举动,引起痴心男子系列的身心变化:搔首踟蹰。“搔首”,就是抓耳挠腮,逼真地刻画了男子见不到“静女”时心急如焚的心理;“踟蹰”,就是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不知所措,生动地描摹了男子迟疑难决的心理。这是许多经历过约会的男人最熟悉的典型动作和心理,含有丰富的潜台词:“我”心爱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来呢?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你是不是突然变了卦而真地失约了呢?是不是我以前做错了什么事惹你生气

了?是不是你的父母不同意咱俩继续来往了?你是不是突然变心了,不再爱我了?……总之,“我”想了很多很多。因见不到“静女”,男子的情绪从欣喜欲狂而一落千丈,左顾右盼,焦灼万分!由此可见男子对“静女”的一往情深和如痴如醉的爱慕程度,也表现了男子憨厚纯朴、忠贞善良的性格。其实,作者的用意是从侧面更有力地衬托“静女”的活泼可爱和诱人的独特魅力。

作者仅用两个动作就把约会中的男女细腻而复杂的心理世界描绘得惟妙惟肖,两人没说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这就是暗示的力量。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诗歌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原则。暗示的表现技法,是为了尊重读者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读者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造成了诗句语义的含蓄多解,使诗歌富有朦胧美。

这种朦胧美在下面的文字中体现得更加突出,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思。不知什么时候,调皮可爱的“静女”也许不忍心再看到男子被她“折磨”的可笑可怜的窘态,在男子千期万盼之下,她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出现了。我们不知道“静女”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男子高兴到了什么程度,高明的作者只是以男子的口吻告诉我们“静女”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男子的爱慕之意:“贻我彤管”,即赠送给男子一个定情信物———“彤管”。而“彤管”究竟是什么?历代学者争议不休:“彤”为红色,这一点没有异议;而“管”的解释则是一场打不完的官司,有的说是红管的笔,有的说是像笛子的乐器,有的说是红管草,不一而足。从“管”的字形结构和本义推测,它可能是一种漂亮的手工竹制品。其实,诗歌作为艺术作品,不必拘泥于表形的“实”,而应侧重在表意的“虚”。我们只需要知道“彤管”是代表“静女”喜欢男子的一种心意,一个凭证,一个信号,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至于它精致与否,贵重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由此看出了“静女”主动传情达意的非凡品位,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男子收到礼物后的惊喜、感动之情,重要的是男子读懂了“静女”的心思:“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男子情不自禁地夸赞红管美丽而有光彩,并非常喜爱它的美丽,实际上也是借此赞扬赠送给他红管的“静女”,并喜欢“静女”的美,所谓爱屋及乌,可谓一语双关。

实际上,谁也不会关心“彤管”本身的价值,只想知道它所寄托的深远的情意,更敬佩“静女”这种别具一格的传情方式。不知道古代赠送爱情信物的习俗始于何时,中华民族表情达意是重在含蓄内敛。男女爱情的表达更是“止乎礼”。由于古代“女子”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出门的日子多半是在庙会,或去寺院敬香之时,她们和男子见面互诉衷情的机会很少。因此,为了寄托相思或互许终生,就会借助某种物品代表千言万语,代表睹物思人,代表情定终生。于是,那些礼轻情重意深远的信物就应运而生,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或许是处于初恋阶段,或许是出于试探的意图,或许是超脱了世俗的功利,“静女”只凭区区的一个“彤管”,就让男子喜不自禁,由衷地表示“说怿女美”。

恋爱的潮流总是一浪高过一浪,绵延不断。按照礼尚往来的思维逻辑,接下来应是男子赠送给“静女”的礼物。可是,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静女”的主动、含蓄和热情:也许是又一次幽会,也许是热恋之时,也许是认定了男子就是自己要托付一生的人,“静女”又一次赠送男子一件礼物,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终生不渝的爱情信念。可这次馈赠的礼物会是什么呢?原来是“自牧归荑”,即从郊野采来的白嫩的茅草。这让人甚感意外:如果说“彤管”还算是有价值的竹制艺术品,那么,茅草可以说一文不值。其实,这是美学上的悖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深,对物质利益看得越淡,所谓物愈贱而情愈贵,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如此。正像南朝宋陆凯《赠范晔》所言:“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恋人看重的是深情的寄托,是金子般的承诺,是终生不渝的心。所以,男子心领神会地说茅草“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在男子看来,茅草不但美,而且美得与众不同。可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呢?这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复杂的问题,复杂在旁观者看不出这根茅草的不同之处,简单在当局者“我”一语中的:“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茅草美,只是因为赠送茅草的是美人,即茅草因美人而美,归根结底还是美人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男子对“静女”的审美已经由先前的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