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知识大纲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中医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医的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是医药卫生各专业学习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临床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临床技能,理解中医防治疾病的特点,树立辨证论治思想,为今后临床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职业素养目标1. 具有从事医药卫生职业,卫生保健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
2. 具有科学工作态度。
3. 具有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1. 具有掌握中医学有关正常人体和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观察疾病、辨识证候、针灸、推拿等基本临床技能。
2. 具有熟悉常用的中医术语。
3. 具有常见病证的防治与护理技能。
4. 具有中医养生与防治原则的知识。
5. 具有常用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
6. 具有正确理解并运用中医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间分配根据各学校教学安排,常见病证、针灸、推拿按摩3部分可选2部分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2 0 2二、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2 0 2三、人体结构与功能(藏象经络) 6 1 7四、病因病机40 4五、诊法 3 2 5六、辨证 3 1 4七、养生与防治原则 2 0 2八、方药基础知识 2 0 2九、常见病证及防护 2 2 4十、针灸 2 2 4 十一、推拿按摩 2 2 4 机动 2 0 2 合计26+3 4+3 36四、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一个单元。
五、大纲说明(一)教学安排本课程标准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使用,第三学期开设。
总学时为36学时(各学校根据教学安排可适当增加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7学时,实践7学时,机动2学时。
学分为4学分(二)教学要求1. 本课程对知识部分教学目标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课程大纲
中医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人们喜爱和信赖的医学体系。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介绍和实践操作,全面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中医医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中医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2.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3. 熟悉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4. 掌握常见中药的性能以及药物配伍规律5. 熟悉中医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6. 培养中医思维,提高临床应用能力三、课程内容1. 中医起源与发展1.1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历史概述1.2 中医学派别及流派1.3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2. 中医基础理论2.1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2.2 阴阳学说2.3 五行学说2.4 经络学说2.5 中医病因与病机学说3. 中医诊断方法3.1 中医四诊法概述3.2 望诊3.3 闻诊3.4 问诊3.5 切诊3.6 中医辨证与中医证候4. 中药学4.1 中药的定义和分类4.2 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配伍禁忌 4.3 中药的制剂和用药方法4.4 中药炮制技术5. 中医治疗方法5.1 针灸疗法5.2 推拿按摩5.3 中医药物治疗5.4 中医养生与调理方法6. 中医临床应用6.1 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与防治6.2 中医辅助治疗现代疾病的方法与效果6.3 中医药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四、考核方式1. 学习成绩评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2. 实践操作评定:针灸操作、推拿按摩技能3. 学习态度评定: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情况、团队合作精神五、参考教材1. 《中医基础理论》(主编:XXX)2. 《中医诊断学》(主编:XXX)3. 《中药学》(主编:XXX)4. 《中医实验操作指南》(主编:XXX)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中医学专业资深教师及临床医生组成的专业团队进行授课,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七、备注本课程还包括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要参与到相关的课程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中,以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理论)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理论)第一章导论【目的要求】掌握:掌握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及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证”与“辨证论治”的概念。
了解:了解中医学的发展概况及发展与展望。
【主要内容】一、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确立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目的要求】掌握:掌握阴阳学说用于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熟悉: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其他方面的应用以及阴阳学说的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归属人体组织结构、概括生理功能、说明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治疗。
第二节五行学说(自学)【目的要求】了解:五行相生、相克和相乘侮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五行的生克乘侮。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说中的应用:解释生理现象、解释病理传变、指导诊断疾病,指导临床治疗。
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熟悉: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
【主要内容】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脏腑【目的要求】掌握: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主要内容】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自学)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自学)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学)第三节精、气、血、津液【目的要求】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生成和作用,精与气血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精、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生成和功能。
二、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四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目的要求】掌握: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痰饮和瘀血的证侯特点。
中医基本知识教学大纲
中医基本知识教学大纲一、绪论中医基本知识是中医学习的起点,是建立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医基本知识,可以为将来深入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中医基本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确保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全面掌握中医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医基本理论1.1 中医基本概念1.2 阴阳五行学说1.3 术语解释1.4 中医疾病观念1.5 中医体质辨识2. 中医诊断方法2.1 望诊2.2 闻诊2.3 问诊2.4 切诊3. 中医基本药物知识3.1 中药分类3.2 中药基本功效3.3 中药常用药物介绍3.4 药物相互作用4. 中医经络学4.1 经络的概念4.2 经络的分类4.3 经络的运行规律4.4 经络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5. 中医保健养生知识5.1 中医保健原则5.2 中医养生方法5.3 季节养生注意事项5.4 中医膳食调理三、教学要求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和发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3. 加强中医基本知识与现代医学知识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传授基础知识,解释难点问题。
2. 实验操作:进行中医诊断方法的实际操作。
3. 临床实践:参与临床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定期组织考试,考核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提问、互动等方面。
3. 作业评价: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评定学生成绩。
六、教学环境要求1. 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操作场所。
2. 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如中医诊断仪器、药物研磨设备等。
中医相关培训知识内容
中医相关培训知识内容导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培训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医学,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培养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中医培训的相关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学说等。
2. 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脉诊、舌诊等诊断方法。
3. 中医病因学:包括内因外因、七情六气等病因学说。
4. 中医病机学:包括寒热虚实、湿邪风邪等病机学说。
二、中医药学1. 中药学:包括中药的基本功效、性味归经、药物组成等知识。
2. 中药配伍学:讲解中药的配伍原则、禁忌等内容。
3. 中药炮制学: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技巧。
4.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中药鉴别、质量评价、药材储藏等方面的知识。
三、中医诊疗技术1. 中医针灸:包括经络穴位、针刺技法、针灸调理等。
2. 中医推拿:介绍推拿的基本手法、操作技巧、常用穴位等。
3. 中医拔罐:讲解拔罐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 中医艾灸:介绍艾灸的操作方法、适应症等。
5. 中医草药熏蒸:讲解草药熏蒸的原理、技巧和应用范围。
四、中医养生保健1. 中医养生理论:包括四时五脏六腑的调养、防病治病等。
2. 中医饮食养生:介绍中医饮食调理的原则、养生食谱等。
3. 中医气功养生:讲解气功的基本功法和养生效果。
4. 中医经络保健:介绍经络保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中医文化与伦理1. 中医伦理规范:讲解中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 中医文化:介绍中医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3. 中医医德故事:讲解中医名家的医德故事,以及中医在历史上的贡献。
结语:中医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出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对中医培训知识内容的了解,引起更多人对中医的关注与热爱。
中医知识框架
中医知识框架是指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学科体系和诊疗方法等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中医知识框架的主要内容: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等。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实践。
2.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脉诊、舌诊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语言、气息、脉搏、舌象等来判断疾病的病机、病因和病情变化。
3.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气功、食疗、拔罐、刮痧等。
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4.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草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作用、药物配伍等内容。
中草药学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5.经络学:-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状态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包括经络穴位、针刺技法、灸法、针灸理论等内容。
通过针灸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倡预防为主、调整饮食、保持体育锻炼、调节情志、按摩保健等方法,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8.中医病证学:-中医病证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变化及临床表现,形成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医知识框架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通过研究和应用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为人们健康服务。
原创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原创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一、中医基础知识概述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知识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的基础,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内容。
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等。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因素组成,而人体也是如此。
五行学说将宇宙的变化归纳为五个基本要素,即木、火、土、金、水,通过五行的相互作用和制约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气血理论强调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认为气血的运行正常与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脏腑学说则是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说。
2.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底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言语、呼吸声、腹音等来获得病情信息。
问诊则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等来了解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3.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的治疗原则包括辨证施治、防病调护、药食同源等。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治疗原则,它通过对病情的辨别和分析来确定治疗方法。
防病调护强调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康复后的调护工作,重视个体的整体健康管理。
药食同源则是指药物和食物具有相似的物质基础和功效,可以通过食物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基本技能中医基本技能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所必需的技能,包括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技能等。
1. 中医诊断技能中医诊断技能是中医师在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所需的技能。
中医诊断技能包括对病人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以及辨证施治的能力。
中医师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底等,听病人的言语、呼吸声、腹音等,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等,触摸病人的脉搏,并从这些信息中对病情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治疗方案。
2. 中医治疗技能中医治疗技能是中医师在实施治疗措施时所需的技能。
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医专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中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专业的基础知识1.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系统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理论,才能理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原理。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中药的药源学、药理学、药物制剂等知识,了解各种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
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诊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听闻、询问和触摸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4. 中医治疗学: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专业的基本技能1. 中医四诊技能:中医四诊技能是中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掌握观察患者面色、舌苔等症状,听闻患者的声音和呼吸,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及进行脉诊等技能。
2. 中药煎煮技能:中药煎煮是中医药的常用制剂方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以及掌握中药煎煮的时间、火候和煎煮器具的使用方法。
3. 针灸技能:针灸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学生需要学习针灸的穴位、针刺方法和调气技巧,通过实践训练,掌握针灸的基本技能,如插拔针、转动针等。
4. 推拿按摩技能: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一种手法疗法,学生需要学习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如揉、捏、推、拿等,从而能够进行相应的按摩调理。
中医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治疗学等知识,以及掌握中医四诊技能、中药煎煮技能、针灸技能和推拿按摩技能等基本技能,中医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中医治疗。
中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知识大纲
中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知识大纲一、相关能力(约占20%)(一)言语理解考察考生的文字阅读能力(二)逻辑推理考察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二、专业素养(约占80%)(一)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精气学说3.阴阳学说4.五行学说5.五脏6.六腑7.奇恒之腑8.精、气、血、津液、神9.经络10.病因11.发病12.病机13.防治原则(二)中医诊断学1.绪论2.问诊3.望诊4.望舌5.闻诊6.脉诊7.八纲8.病性辨证9.脏腑辨证10.六经辨证11.卫气营血辨证12.三焦辨证(三)中药学1.药性理论2.中药的配伍3.中药的用药禁忌4.中药的剂量与用法5.解表药6.清热药7.泻下药8.祛风湿药9.化湿药10.利水渗湿药11.温里药12.理气药13.消食药14.驱虫药15.止血药16.活血祛瘀药17.化痰止咳平喘药18.安神药19.平肝息风药20.开窍药21.补虚药22.收涩药23.攻毒杀虫止痒药24.拔毒化腐生肌药(四)方剂学1.总论2.解表剂3.泻下剂4.和解剂5.清热剂6.祛暑剂7.温里剂8.补益剂9.固涩剂10.安神剂11.开窍剂12.理气剂13.理血剂14.治风剂15.治燥剂16.祛湿剂17.祛痰剂18.消食剂19.驱虫剂20.涌吐剂(五)针灸学1.针灸学发展概况2.经络系统的组成3.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4.腧穴的分类5.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6.特定穴7.腧穴的定位方法8.手太阴肺经、穴9.手阳明大肠经、穴10.足阳明胃经、穴11.足太阴脾经、穴12.手少阴心经、穴13.手太阳小肠经、穴14.足太阳膀胱经、穴15.足少阴肾经、穴16.手厥阴心包经、穴17.手少阳三焦经、穴18.足少阳胆经、穴19.足厥阴肝经、穴20.督脉经、穴21.任脉经、穴22.奇穴23.毫针刺法24.常用灸法25.拔罐法26.其他针法27.头针、耳针28.治疗总论29.头面躯体病证30.内科病证31.妇儿科病证32.皮外骨伤科病33.五官科病证34.急症(六)中医内科1.感冒2.咳嗽3.肺痈4.哮证5.喘证6.肺胀7.肺痨8.痰饮9.自汗、盗汗10.血证11.心悸12.胸痹13.不寐14.厥证15.郁证16.癫狂17.痫证18.胃痛19.噎膈20.呕吐21.呃逆22.泄泻23.痢疾24.腹痛25.便秘26.肋痛27.黄疸28.积聚29.鼓胀30.头痛31.眩晕32.中风33.痉证34.疟疾35.水肿36.淋证37.癃闭38.腰痛39.消渴40.痹证41.痿证42.内伤发热43.虚劳(七)中医外科学1.总论2.疮疡3.乳房疾病4.痈疸5.肛肠6.泌尿男科7.皮肤病8.其它疾病(八)中医妇科学1.绪论2.女性生殖器官3.女性生殖生理4.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5.妇科疾病的诊断6.妇科疾病的治疗7.月经病8.带下病9.妊娠病10.产后病11.妇科杂病第12.计划生育13.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14.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九)中医儿科学1.中医儿科发展简史2.小儿生长发育3.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4.四诊概要5.儿科治法概要6.儿童保健7.胎怯8.硬肿症9.胎黄10.感冒11.咳嗽12.肺炎喘嗽13.哮喘14.鹅口疮15.口疮16.泄泻17.厌食18.积滞19.疳证2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1.汗证22.多发性抽搐症23.惊风24.癫痫25.急性肾小球肾炎26.肾病综合征27.尿频28.遗尿29.五迟、五软30.麻疹31.风疹32.猩红热33.水痘34.手足口病35.流行性腮腺炎36.流行性乙型脑炎37.百日咳38.寄生虫病39.夏季热40.紫癜4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十)诊断学基础1.症状学2.问诊3.检体诊断4.实验室诊断5.心电图诊断6.影像诊断7.病历与诊断方法(十一)传染病学1.总论2.病毒性肝炎3.流行性出血热4.艾滋病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伤寒8.细菌性痢疾9.霍乱10.消毒与隔离(十二)内科学1.呼吸系统疾病2.循环系统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泌尿系统疾病5.血液系统疾病6.内分泌系统疾病7.急性中毒8.神经系统病(十三)医学伦理学1.医学与医学伦理学2.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3.医患关系4.医德修养和医德评介5.临床医学研究与医院学道德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8.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十四)卫生法规1.卫生法2.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3.执业医师法4.药品管理法5.传染病防治法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7.医疗事故处理条例8.中医药条例9.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教学大纲中医学
教学大纲中医学一、课程简介中医学是一门涵盖了广泛领域和理论的学科,它致力于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对中医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目标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熟悉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中医学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和理论;2、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3、中药学:介绍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4、方剂学:介绍常见方剂的组成、功效及临床应用;5、中医内科学: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6、中医外科学:介绍常见外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7、中医妇科学:介绍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8、中医儿科学:介绍常见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以上所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周:绪论,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第二周至第四周:中医学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和理论;3、第五周至第八周: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中药学和方剂学,介绍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常见方剂的组成、功效及临床应用;5、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儿科学,介绍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6、第十七周至第十八周:实践操作,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中医三基考试大纲
中医三基考试大纲中医三基考试大纲是对中医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考核标准。
通过这个大纲,我们可以了解中医三基考试的目的、内容、要求等,为考生提供指导和备考方向。
中医三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考生对中医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技能的运用能力。
通过这个考试,可以评价考生的中医专业素养,为后续的中医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理论和中医技能三个方面。
中医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中医技能包括中医诊断、中药煎煮、针灸技术等。
对于这三个方面的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中医理论,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要求考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处理实际情况。
为了备考这个考试,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首先,要系统学习中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建立扎实的基础。
其次,要加强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掌握各种学说和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此外,要注重中医技能的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备考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包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和决策的能力等。
只有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在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
总之,中医三基考试大纲是对中医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考核标准。
通过了解考试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同时,备考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为日后的中医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主宰是心。
配合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学习中医学宜从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
2.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结合与统一。
3.物质与功能一体观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与其相关的生理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协调统一。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也可称为“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适应调节,病理上的内外影响,诊断上的内外审查。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因素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人也在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与协调平衡。
二、辨证论治(一)辨证与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论治:也称“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二)症、证、病症、证、病的区别见表1-1。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也称“证异治异”。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也称“证同治同”(表1-2)。
表1-2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独家记忆近三年考试的侧重点都在考证和病的区别上。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他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晋*王叔和《脉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臬、朱震亨(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1、病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
证的概念: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的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践的思维和和实践过程。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中医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中医学是一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学理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中医学教学大纲。
本大纲以强化基础理论、突出临床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方面的内容。
2、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诊法、辨证方法、辨证论治等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3、中药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知识、药性理论、配伍原则及方剂学的基本知识。
4、方剂学:学习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方剂的组成和配伍原则,以及经典方剂的应用。
5、针灸推拿:学习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6、中医内科学:学习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涵盖了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疾病。
7、中医外科学:学习外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包括皮肤、骨伤等方面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1、临床见习:在中医学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验操作:进行中药标本识别、方剂制备、针灸推拿实践等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法:运用临床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研讨: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医学的抽象概念和复杂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实践教学:通过临床见习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五、考核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研讨成果等方面。
2、临床实践:包括临床见习报告和实验操作考核等方面。
3、期末考试: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操作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是指导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难度和要求,对于考生备考和复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下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致的大纲:
一、中医基础理论:
1.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简史。
2.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脏腑经络学说的基本知识。
4. 病因病机理论的基本知识。
二、中医诊断学:
1。
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中医证候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3. 中医病名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4. 中医诊断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三、中医治疗学:
1. 中药的基本知识和药性理论。
2. 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原则。
3. 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 食疗养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原则。
5. 中医保健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四、中医临床学:
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2.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3.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4.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5. 中医五官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纲
欢迎阅读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纲基础部分一、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一)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能力目标】能够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基本内涵(二)阴阳五行学说【知识目标】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能够对事物和现象进行阴阳分属2.能够按照五行特性对事物属性进行归类3.初步具有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能力(三)藏象【知识目标】1.掌握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2.了解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藏象理论解释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2.能够理解中西医同名脏器的不同内涵(四)气血津液【知识目标】了解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能力目标】1.能够初步运用气血津液理论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2.能够初步解释气血津液与脏腑的关系(五)经络【知识目标】1.了解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脏腑络属关系2.了解督、任、冲、带四脉的走向及基本功能【能力目标】能够在人体四肢部位标示出十二经脉的分布(六)病因【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病因的概念2.掌握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3.掌握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能力目标】能够区别不同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七)病机【知识目标】1.掌握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2.了解正邪相争与发病的关系3.了解内生五邪的形成及病理变化特点【能力目标】1.能够初步运用病机理论分析人体的病理变化2.能够初步运用正邪相争理论阐释人体发病原理(八)防治原则【知识目标】了解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四项基本治则【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运用治则理论确定常见病证的基本治则二、中医诊断基本知识(一)诊法【知识目标】1.掌握望神、望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病理舌象(白苔、黄苔、灰黑苔、腻苔、淡舌、红舌、绛舌、紫舌、舌体强硬)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闻诊的主要内容;常见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4.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5.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病理脉象(浮、沉、迟、数、虚、实、弦、滑、涩、细、弱、结、代)及其临床意义6.了解望形体、姿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7.了解常见病体气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8.了解望小儿指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能力目标】1.能够辨别正常舌象与常见病理舌象2.能够初步辨别得神、失神、假神3.能够初步辨别常见异常形体姿态、色泽变化及五色所主病证4.能够运用问诊采集病史5.能够运用寸口诊脉法辨别正常脉象及常见病理脉象(二)辨证【知识目标】1.掌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2.了解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八纲辨证分析常见证候2.能够初步运用脏腑辨证辨识常见证候三、中药基本知识(一)中药的性能【知识目标】1.掌握四气五味、归经的内容及其临床应用2.了解升降浮沉的概念【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二)中药的使用【知识目标】1.掌握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的内容2.了解中药古今计量单位换算3.了解中药的配伍原则及确定用药剂量的依据4.了解中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药物的配伍禁忌及妊娠用药禁忌2.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定用药剂量(三)常用中药【知识目标】1.掌握80味代表性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2.了解50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能力目标】1.能够背诵80味代表性中药的功效主治并能正确使用2.初步学会50味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3.能够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学会辨证用药附:130味中药(80味代表性中药、50味常用中药)的分类及名称1.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苏子)荆芥防风生姜香薷羌活苍耳子白芷发散风热药:薄荷菊花柴胡葛根牛蒡子蝉蜕2.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白头翁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紫花地丁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3.泻下药攻下药:大黄番泻叶润下药:火麻仁4.祛风湿药独活秦艽桑寄生防己5.化湿药藿香厚朴苍术砂仁6.利水渗湿药茯苓车前子(车前草)茵陈薏苡仁泽泻滑石金钱草7.温里药附子干姜(炮姜)肉桂8.理气药陈皮(橘核)木香香附槟榔枳实9.消食药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10.止血药白茅根三七白及艾叶蒲黄大蓟(小蓟)地榆11.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12.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胆南星)旋覆花清化热痰药:贝母瓜蒌竹茹止咳平喘药:杏仁枇杷叶紫菀桑白皮葶苈子桔梗13.安神药酸枣仁龙骨远志14.平肝息风药石决明钩藤天麻牡蛎代赭石地龙15.补虚药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补阳药:杜仲续断菟丝子益智仁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补阴药:沙参麦冬枸杞子鳖甲天冬玉竹石斛16.收涩药五味子乌梅山茱萸肉豆蔻浮小麦注: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作20%的调整,并适当增加本地地产药材。
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
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学习和应用中医的前提,对于理解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
一、中医基础知识1.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组成的。
阴阳具有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理论则是把自然界的物质现象归纳为五种基本属性,即金、木、水、火、土,与五脏相应,并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的联系。
2. 中医经络学中医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学科。
中医认为,人体有经脉、络脉两个层次的运行系统,经脉主要为气血的运行提供通道,络脉则是传递气血营养物质的网络。
经络学包括经络的走向、气血运行规律、穴位的分布和功能等内容。
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和对人体的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来确定疾病的学科。
中医的诊断主要包括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并且注重综合分析,不仅仅看病灶,还要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
4. 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剂型等方面的学科。
中医治疗侧重于调理人体机能,中药是通过选择具有特定性质和功效的药物来辅助治疗疾病。
中药学包括中药的炮制、配伍、用药等内容。
二、中医技能1. 中医八纲与辨证施治中医八纲是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特点分为寒热、表里、虚实、缓急八个方面的判断方法。
辨证施治是根据中医八纲的判断,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采取调整阴阳、平衡气血等方法来治疗疾病。
2.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的定位、针刺技巧及配合其他疗法的应用等。
3. 中医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另一种重要疗法,通过手法对人体进行按摩、推拿来调理气血和经络,消除疾病。
中医推拿按摩包括经络的按摩、推拿手法的技巧和应用等。
4. 中医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通过燃烧艾草黄柏、艾叶等物,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从而调整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模板】
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试行)1 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1.1 中医基础理论1.1.1 目标系统掌握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疾病防治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能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1.1.2要求1.1.2.1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概况。
1.1.2.2 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2.3 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主要病理表现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熟悉脏腑与体华窍志液之间的联系。
1.1.2.4 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基本功能、主要临床运用;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具体的循行分布;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分布规律以及督、任、冲、带四脉的功能特点。
了解经别、经筋、皮部、别络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1.1.2.5 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生成、运行和主要生理功能。
熟悉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1.1.2.6 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主要分型、具体特征。
了解体质学说的形成、应用。
1.1.2.7 掌握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失宜的概念及致病特点;痰饮、瘀血、内生五邪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了解病因的概念、分类及劳逸失常、外伤等的主要致病特点。
1.1.2.8 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邪正盛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了解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1.2.9 掌握预防疾病的基本原则,以及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等概念和临床运用规律。
1.1.2.10 能运用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2 诊法1.2.1 目标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知识,熟练地运用四诊及其合参的技能。
1.2.2 要求1.2.2.1 熟悉“诊法”的含义,中医诊法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2.2.2 掌握望神、望色的内容和临床意义;熟悉望异常形体、望姿态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知识大纲
一、相关能力(约占20%)
(一)言语理解
考察考生的文字阅读能力
(二)逻辑推理
考察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专业素养(约占80%)
(一)中医基础理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精气学说
3.阴阳学说
4.五行学说
5.五脏
6.六腑
7.奇恒之腑
8.精、气、血、津液、神
9.经络
10.病因
11.发病
12.病机
13.防治原则
(二)中医诊断学
1.绪论
2.问诊
3.望诊
4.望舌
5.闻诊
6.脉诊
7.八纲
8.病性辨证
9.脏腑辨证
10.六经辨证
11.卫气营血辨证
12.三焦辨证
(三)中药学
1.药性理论
2.中药的配伍
3.中药的用药禁忌
4.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5.解表药
6.清热药
7.泻下药
8.祛风湿药
9.化湿药
10.利水渗湿药
11.温里药
12.理气药
13.消食药
14.驱虫药
15.止血药
16.活血祛瘀药
17.化痰止咳平喘药
18.安神药
19.平肝息风药
20.开窍药
21.补虚药
22.收涩药
23.攻毒杀虫止痒药
24.拔毒化腐生肌药
(四)方剂学
1.总论
2.解表剂
3.泻下剂
4.和解剂
5.清热剂
6.祛暑剂
7.温里剂
8.补益剂
9.固涩剂
10.安神剂
11.开窍剂
12.理气剂
13.理血剂
14.治风剂
15.治燥剂
16.祛湿剂
17.祛痰剂
18.消食剂
19.驱虫剂
20.涌吐剂
(五)针灸学
1.针灸学发展概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4.腧穴的分类
5.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6.特定穴
7.腧穴的定位方法
8.手太阴肺经、穴
9.手阳明大肠经、穴
10.足阳明胃经、穴
11.足太阴脾经、穴
12.手少阴心经、穴
13.手太阳小肠经、穴
14.足太阳膀胱经、穴
15.足少阴肾经、穴
16.手厥阴心包经、穴
17.手少阳三焦经、穴
18.足少阳胆经、穴
19.足厥阴肝经、穴
20.督脉经、穴
21.任脉经、穴
22.奇穴
23.毫针刺法
24.常用灸法
25.拔罐法
26.其他针法
27.头针、耳针
28.治疗总论
29.头面躯体病证
30.内科病证
31.妇儿科病证
32.皮外骨伤科病
33.五官科病证
34.急症
(六)中医内科
1.感冒
2.咳嗽
3.肺痈
4.哮证
5.喘证
6.肺胀
7.肺痨
8.痰饮
9.自汗、盗汗
10.血证
11.心悸
12.胸痹
13.不寐
14.厥证
15.郁证
16.癫狂
17.痫证
18.胃痛
19.噎膈
20.呕吐
21.呃逆
22.泄泻
23.痢疾
24.腹痛
25.便秘
26.肋痛
27.黄疸
28.积聚
29.鼓胀
30.头痛
31.眩晕
32.中风
33.痉证
34.疟疾
35.水肿
36.淋证
37.癃闭
38.腰痛
39.消渴
40.痹证
41.痿证
42.内伤发热
43.虚劳
(七)中医外科学
1.总论
2.疮疡
3.乳房疾病
4.痈疸
5.肛肠
6.泌尿男科
7.皮肤病
8.其它疾病
(八)中医妇科学
1.绪论
2.女性生殖器官
3.女性生殖生理
4.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5.妇科疾病的诊断
6.妇科疾病的治疗
7.月经病
8.带下病
9.妊娠病
10.产后病
11.妇科杂病第
12.计划生育
13.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14.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九)中医儿科学
1.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2.小儿生长发育
3.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4.四诊概要
5.儿科治法概要
6.儿童保健
7.胎怯
8.硬肿症
9.胎黄
10.感冒
11.咳嗽
12.肺炎喘嗽
13.哮喘
14.鹅口疮
15.口疮
16.泄泻
17.厌食
18.积滞
19.疳证
2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1.汗证
22.多发性抽搐症
23.惊风
24.癫痫
25.急性肾小球肾炎
26.肾病综合征
27.尿频
28.遗尿
29.五迟、五软
30.麻疹
31.风疹
32.猩红热
33.水痘
34.手足口病
35.流行性腮腺炎
36.流行性乙型脑炎
37.百日咳
38.寄生虫病
39.夏季热
40.紫癜
4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十)诊断学基础
1.症状学
2.问诊
3.检体诊断
4.实验室诊断
5.心电图诊断
6.影像诊断
7.病历与诊断方法
(十一)传染病学
1.总论
2.病毒性肝炎
3.流行性出血热
4.艾滋病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伤寒
8.细菌性痢疾
9.霍乱
10.消毒与隔离
(十二)内科学
1.呼吸系统疾病
2.循环系统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
4.泌尿系统疾病
5.血液系统疾病
6.内分泌系统疾病
7.急性中毒
8.神经系统病
(十三)医学伦理学
1.医学与医学伦理学
2.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
3.医患关系
4.医德修养和医德评介
5.临床医学研究与医院学道德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8.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十四)卫生法规
1.卫生法
2.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3.执业医师法
4.药品管理法
5.传染病防治法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7.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8.中医药条例
9.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