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教案

合集下载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一、自读课文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

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二、进一步理解课文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

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四、明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

“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

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

”“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

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教案1语文版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教案1语文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介绍韩非子。

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堂,快乐的学习,开心的表现自己,好吗?二、出示课题、析题、解题师:出示“寓言”,同学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认读“寓”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师: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是?(师出示课题)三、多种方法读文,读通读顺文言文师:出示课文,学生读,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发现?师:教师介绍文言文,同学们,初读这样的文章,你有什么感觉?师:先让慢慢读文,都认识里面的生字词吗?(教师出示标识了生字词记号的课文,学生认读)师:教师范读文言文。

生:学生听读划节奏。

师:带领学生对照所画节奏,读文言文。

师: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读。

生:小组读、个读、自由读、全班齐读。

四、赏析重点语句、合作理解故事大意师:同学们真棒,整篇文言文读得真好,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你们进一步读通、读顺文言文,并且借助译文进一步了解文言文的意思。

生:小组合作了解文言文大意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师:对照文章大意,你能看出“鬻”是什么意思?“誉”又是什么意思?“陷”又是什么意思?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俗话说做买卖不吆喝不行,谁能来为这个楚国人在这里吆喝吆喝他的盾呢?老师起个头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看看我的盾吧……师:一起用夸耀的语气吆喝着读读原文吧,和老师一起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学生接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 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  语文S版

自相矛盾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书和概括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的寓意,学会说话要讲求实际,做人要实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寓意,学会说话要讲求实际,做人要实在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上课,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课成语故事第一个故事——自相矛盾。

齐读——再指名读。

1、这里有两个生字词,指名读——矛盾。

2、第一个生字“矛”,理解矛的意思吗?谁知道矛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什么样子的?(1)出示图片(2)如果要写这个字,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谁来说说?“矛”字有三个笔画拐弯,需要顿笔,横撇,点,横钩,竖钩,先竖拐弯处稍微顿,回锋出钩。

3、教学“盾”。

理解盾的意思吗?谁知道盾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什么样子的?(1)出示图片(2)如果要写这个字,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4、现在就请拿出你的钢笔进行一次描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入: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两件兵器之间的故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交流汇报你觉得这篇课文哪里比较难读?(1)指名读课文,指一名男(女)生读,(相机评价)(2)相机出示:戳(chuo)强调读音)(3)再读(4)评价,齐读。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1、课文只有一个自然段,你能把把它读成几部分吗?并说说理由。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1)第一段(方面)该读到哪里?你来读,主要写什么?(2)谁来接着读,主要写了什么?(3)现在谁能把课文读成自己的一句话?指名回答,交流。

4、同桌互读。

四、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过渡:一位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是怎么卖的呢?2、学习第一部分:A指名读第一部分。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经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同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学问。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这次美丽的我为您带来了五班级下册语文《自相冲突》教案精品优秀5篇,倘若能帮忙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S版六班级上《自相冲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童话故事,培育读书习惯。

2、积累与童话故事有关的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3、培育孩子的阅读本领。

教学重难点:喜爱读童话故事,积累成语。

教学过程:一、故设冲突,导入新课1、用“自相冲突”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引起同学的思索。

师:同学们,今日我校的语文老师全部大部分来听课了。

(生笑)生:“全部”和“大部分”两个词冲突。

师:噢!说错了。

我重新说一句,(看看外面)今日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

(生笑)师:又出问题了?生:晴天是有太阳的,布满阴云的天气怎么可以说是晴天?师:(板书“矛”和“盾”并进行书写引导)“矛”是什么东西?生:是古代的一种武器。

师:“盾”是什么呢?生:是防身用的盾牌。

2、理解“自相冲突”的意思。

师:(指着“矛”和“盾”)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两件东西了,它产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师刚才说的那种句子。

3、让同学交流课前准备“自相冲突”的例子。

师:其实,自相冲突的事例还有许多,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例子,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就是前后冲突。

既然不收礼了,为什么还收脑白金呢?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就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

可一看,心想,我写的这些字该算什么呢? 4.自相冲突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

“自相冲突”的“老祖宗”是谁呢?“自相冲突”出自《韩非子·难一》,今日我们就来“寻根”——学习《自相冲突》这个成语故事。

二、扣住“夸口”,理解内容1、拆分“夸”字,引出楚国人说的“大话”。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寓言二则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

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I can make it through the rain. I can stand up once again on my own.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

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

请看大屏幕。

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

(出示多媒体)二、精讲课文。

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

)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1学问与技能1.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方的意思。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三:教学难点把握结合解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老师修改一、导入:老师引导同学:低、中班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解并描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但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扫瞄,你发觉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精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同学尝试自己读故事,留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精确,同时留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

“矛、盾、锋利、牢固、祠、遂、弗”请同学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

老师强调“冲突”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老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化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学读第一句。

老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同学是通过书下的解释了解的。

在此提示同学学习文言文要擅长运用书下解释关心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①分别请同学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同学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同学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同学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赐予确定和鼓舞。

②同学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四周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自主思索,集体沟通,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同学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讲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像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体,这就是“寓言”。

(听出来了,这是个故事,但里面藏着一个道理。

)板书:故事、道理那你们想想,要学好一则寓言,就要先学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师:真好!你连学习方法都告诉我们了。

(板书:学、明)3、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2、第二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生字词,你认识并理解了吗(1)出示认读字:“戳”知道戳的意思吗(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好,我们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那戳有哪两种结果呢(师用铅笔戳穿纸头)要不就是戳穿,(师用铅笔戳整本书)要不就是戳不穿。

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戳”字为学习后文,学习做准备。

](2)出示生字:矛、盾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设计意图:借助了解什么是“矛”,什么是“盾”。

](3)生读字词:锐利、坚固。

能把它和上面的词连起来说说吗生1:锐利的矛,坚固的盾。

(可以。

)生2:矛很锐利,盾很坚固。

(也行。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及其含义。

(2)能够分析并解释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会通过举例、分析等方式,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引导学生明白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成语“自相矛盾”的含义及用法。

2. 分析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成语“自相矛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等。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其含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呢?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理解故事内容。

(2)提问: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自相矛盾”在故事中的具体运用。

(2)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成语“自相矛盾”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成语“自相矛盾”进行句子练习。

(2)让学生尝试用成语“自相矛盾”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2)引导学生明白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并分析它们的含义及用法。

七、课堂小结: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运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成语“自相矛盾”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自相矛盾》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

提起成语,我想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吧?能说几个吗?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师出示)自()()()小组处代表展示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师: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成语又是其中璀璨瑰宝,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增加语言的艺术性。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演示)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师:简要介绍作者韩非子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师: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师:同学们,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寓言?是怎样学习的?(使学生知道学习语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师:这篇寓言与以前学过的有哪些不同?(课件演示)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气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教案(通用11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教案(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寓言二则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自相矛盾》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相矛盾》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相矛盾》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成语故事,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

2、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

活动准备:矛和盾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活动过程:一、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引出话题。

1、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两样东西吗?它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2、教师小结:这两样东西是古时候打仗用的武器。

长长的,一头有锋利的尖刃的叫矛,是用来刺杀敌人的。

这个椭圆的铁牌叫盾,它很坚固,是用来当住矛的。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

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一致,不能对立。

四、告诉幼儿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五、幼儿学说故事。

1、幼儿自由结伴,自由讲述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事。

六、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自相矛盾》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 2教案 湘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 2教案 湘教版

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了解寓言内容。

3.了解寓言包含的寓意。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关键性话语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1.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

2.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3.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响起古典音乐)中国被誉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寓言更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人们把“寓言比作理性的诗歌”,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寓言故事之中。

2.板书课题:14寓言二则——自相矛盾3.在课前,老师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汇报。

(韩非、矛、盾、寓言)4.同学们能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同时也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矛与盾是古代作战的武器,课文围绕着矛与盾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欣赏课文吧!二、初步感知课文1.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文中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和读音。

(投影出示读法)2.下面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中的停顿,要把句子读通顺,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巡视,表扬读的好的同学)3.谁愿意读课文。

(找两人读,一个差一点,一个好一点)(自发鼓掌)4.看得出大家的掌声是对他的表扬,就让我们像他一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读后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三、翻译古文同学们通过朗读,已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1.第一句:(1)理解“鬻”和“誉”含义。

(2)请翻译第一句(3)读的语气(4)读(评议)(生自发站起来范读)教师:让我们用炫耀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生提问:“鬻”字能推荐好的识记方法?)2.第二句:(1)解释“利”(2)请翻译第二句(教师:你们能用不同方法翻译这一句么?)(3)能用吹嘘的语气读出这句话。

3.第三句:(1)翻译第三句(2)找出文中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字?(3)读时注意什么(“如何”读时应用什么语气?声调怎样?)(4)设想一下,问话人的年龄、性格,读时语气怎样?试这读一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自相矛盾》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自相矛盾》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自相矛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寓言故事》第二章,故事名为《自相矛盾》。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夸赞自己的矛和盾都非常好,能够应对各种情况。有人问他,如果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么样,他无法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二、教学目标
3. 课堂提问:在讨论交流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避免自相矛盾。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
4. 情景导入: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故事情境。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语言语调的起伏和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问和引导讨论时,语调要温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例如,故事讲解环节可以占用10分钟左右,讨论交流环节5分钟左右,实践演练环节5分钟左右。
教案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语言语调的起伏和变化,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故事情节,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时间分配上,我确保了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让学生们在讨论交流环节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提问方面,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避免自相矛盾。
1. 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方式,理解《自相矛盾》的故事内容,明白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自相矛盾》经典教案

《自相矛盾》经典教案

《自相矛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4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明白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4.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

2.难点: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分析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矛和盾的图片,引出课题。

2.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正音、释义。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精读课文
1.分析楚人的言行,体会自相矛盾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3.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如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

4.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的寓意和文言文阅读方法。

2.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寓言故事。

5.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寓言二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重点词语在意思。

3.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样方式的朗读,熟读课文。

2、通过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自相矛盾》让学生明白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笑话的道理。

2、《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

二、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成语,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

相信你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其中有些来自于神话故事,有些来自于历史故事,还有些来自于寓言故事。

你能根据下列图片猜出分别是什么成语吗?
2、这些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吗?
3、板书课题,认识“矛”和“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明确学习目标,回顾学法。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回顾学法,谁来说一说怎样学习文言文寓言效果会好一些呢?
○1、读。

读正确,读流利;
○2、译。

结合注释,读懂文本意思;
○3、悟。

明白文中道理;
○4、背。

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指导朗读课文
1、全体学生自由读文(读文要求: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


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标出重读之处。

3、课件出示朗读提示,指名读课文
4、范读课文,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5、齐读课文,小结朗读情况。

(四)、再读课文,尝试翻译文言文。

1、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翻译文言文。

2、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翻译文言文
3、逐句翻译文言文(课件逐句出示文言文)
4、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

5、课件出示译文,学生齐读。

(五)、自主探究,悟出文中道理。

1、楚人是怎样夸矛和盾的?请用书中的话说一说。

楚人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他说的话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2、听了楚人的一番夸耀,旁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3、听了旁人的质问,那个楚人有什么反应呢?
4、面对旁人的质问,他为什么答不上话来呢?如果真用他的矛去戳他的盾,结果会怎样?
○1、戳不穿——说明盾坚固矛不锋利
○2、戳得穿——说明矛锋利盾不坚固
(楚人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这也是他的可笑之处。


5、请说说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6、通过学习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六、诵读背诵,加深理解。

七、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自相矛盾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说。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3、昨夜,校园里漆黑一片,只有李老师办公室灯火通明。

○4、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5、我的家庭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2、请用“自相矛盾”造句。

3、作者介绍:《韩非子》书名。

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共五十五篇,二十卷。

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

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五蠹》、《显学》等篇。

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八、作业:
1、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与家人分享。

2、课外阅读二至三个文言版寓言成语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