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教案(1)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自相矛盾》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含义。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3.能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成语“自相矛盾”。
4.能够通过本课的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人生道理,懂得避免自相矛盾的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成语“自相矛盾”的含义。
2.难点: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意图,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自相矛盾》课文录音和PPT。
2.板书、彩色笔、教学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自相矛盾”的出处和含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学习•第一遍课文朗读,学生跟读。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展示学生分析能力。
3. 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矛盾行为,并探讨其中的道理。
•讨论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态度。
4. 拓展•跟学生一起总结并复述课文内容。
•设计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灵活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
5. 归纳•总结课文中的教义和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自相矛盾的行为。
•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看看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思考并写一篇小结,谈谈对“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分析《自相矛盾》这一课文,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成语,“自相矛盾”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道德准则,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塑造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和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思考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现象。
1.3 教学方法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举例说明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方法。
1.4 教学步骤引入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矛盾现象。
举例分析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第二章:矛盾的定义和分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实例掌握矛盾的基本概念。
2.2 教学内容介绍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故事中的矛盾类型。
2.3 教学方法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和分类矛盾。
举例说明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2.4 教学步骤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矛盾的类型。
介绍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和分类练习。
第三章:矛盾的解决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实例学会解决矛盾。
3.2 教学内容介绍解决矛盾的方法。
分析故事中的矛盾解决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矛盾解决方法。
举例说明解决矛盾的方法。
3.4 教学步骤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矛盾解决方法。
介绍解决矛盾的方法。
学生进行实例解决练习。
第四章:矛盾的价值和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价值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思考矛盾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矛盾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故事中矛盾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矛盾的价值和意义。
举例说明矛盾的价值和意义。
4.4 教学步骤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矛盾的价值和意义。
介绍矛盾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对矛盾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回顾《自相矛盾》的学习内容。
思考如何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3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 3 篇)第一篇:《自相矛盾》教案《自相矛盾》教案一、导入:教师说两句前后矛盾的话,让学生评一评。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正好,阳光明媚,大雪纷飞。
2.我们班有 85 名同学,今天上课来了 45 名同学,四五班的同学总算都到齐啦。
(评:王老师今天说话前后矛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犯过这种毛病,我们如果去追溯说话前后矛盾的鼻祖,我们可以从战国时期一个卖兵器的楚国人说起。
自相矛盾的故事便由此而来。
二、初读课文1.认识矛和盾。
(板书矛盾)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先试着自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做个标记。
指名读(3)3..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文言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坐好拿好书,听老师读.(范读)(出示画出节奏的图片)4.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指名读,纠正读音。
(3 个)5 小老师领读。
(2 个)6.齐读。
读文言文和读平时的文章感有什么不同?(不好读,拗口,有的句子不懂。
)那我们怎么办呢?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读准了字音与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我们完成了诵读的第一阶段.学习古文的一个法宝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我们通过读把故事读懂,把道理读明白,三、悟读感知明大意。
过渡:怎么样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呢?结合大意去理解文言文,是最有效果的方法,大意和文言文相对应着诵读,文言文的意思就明白了。
1、自由读大意。
2、师生对读。
教师读古文,一个学生读大意3、同桌互相练习读,一个读古文,一个读大意。
4、指名读。
(一个读古文,一个读大意)5、男女生对读大意与古文。
6、读懂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考你读懂了哪些词?(鬻)(誉(陷)(弗能)四、细读品味,明道理。
1什么是夸耀?(夸大,炫耀)2还原一下现场:他是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呢?3指导学生活灵活现地读。
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
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一、自读课文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
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二、进一步理解课文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
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四、明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求职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策划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相矛盾》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教案 (6)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教案(6)一、教学内容课文内容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十五课,题为《自相矛盾》。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掌握本课的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对课文细节的理解,抓住对话背后的含义。
3.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教学难点1.对话背后的暗示,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2.进一步探究形象的描写和人物性格。
教学目标1.通过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故事、生动形象的图片或演示工具。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准备好课堂讨论的内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有趣的教学引言或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每段内容的含义。
3.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 情景模拟1.分角色演绎课文中的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4. 深入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动机等问题。
2.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其中的含义,拓展学生的思维。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撰写感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知识准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结束时,时间有点仓促,可能影响了对课文含义的深入探讨。
下次教学需要更好地安排时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共计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自相矛盾》内容,理解故事情节;2.能够分析人物性格,掌握事物的主旨;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理解矛盾对话的含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矛盾,勇于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故事情节;2.理解矛盾对话的内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自相矛盾》教案、教学课件、课文音频、活动题材、板书内容准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学习用具;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图片、故事背景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内容1.听课文录音,理解故事内容;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疑问,合作解决问题;3.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跟读、理解含义;三、活动设计1.分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2.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场景,提出问题、解决疑问;3.总结课文主旨,分享个人观点与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课前知识点回顾、问题探究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学习内容1.师生互动讨论,澄清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疑问;2.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3.鼓励学生开展互动讨论,思考如何解决矛盾问题;三、活动设计1.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为课文中的人物设计新的对话内容;2.利用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表演新设计的矛盾对话;3.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2.写下对本节课学到的矛盾对话认识与体会;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故事的主旨?是否能深入分析矛盾对话?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寓言二则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第1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默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本案主要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知道“自相矛盾”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收集矛和盾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走近古文1.激趣:老师知道同学们读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2.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对应的。
(依次出现《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的故事中的)3.引导学生回顾这几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4.出示《自相矛盾》。
(1)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2)这个人手里分别拿的是什么?(3)观看矛和盾的及视频资料,介绍矛和盾。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认识矛和盾,为学文做好铺垫。
5.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言文《自相矛盾》,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
(相机板书:自相矛盾)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导入,复习故事的同时明白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学习小助手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4.组长组织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相机强调“吾”读二声,不读“wǔ”;“誉”不要误读成“yì”。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教案 (5)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教案(5)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自相矛盾》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朗读;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3.学会初步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深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分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注重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尝试多种表达方式;4.导引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自相矛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及正确使用。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2.分析课文中角色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课文《自相矛盾》课本及教辅资料;2.多媒体课件;3.黑板、粉笔、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呈现一些引人深思的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欲望。
第二步:课文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及角色性格;3.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第三步:拓展延伸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情感或体验。
第四步: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发表感想和思考。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理解《自相矛盾》这篇课文,还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本节课《自相矛盾》教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认真思考,不断进步。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4.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5.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凭借课文中具体的注释,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交流故事,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喜欢)请你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一个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成语《揠苗助长》《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郑人买履》)。
2.谈话揭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成语故事无疑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语言简洁、内容完整、含义深远的故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就是一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题拓展,初步交流。
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简介出处,了解作者。
(1)《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相⽭盾》出⾃于《韩⾮⼦》,讲的是⼀个楚国⼈卖⽭⼜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什么⽭都戳不穿,说他的⽭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个围观的⼈问道:“⽤你的⽭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以对答。
后因以形容⾏事或⾔语前后不统⼀。
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情。
后因以喻⼈的语⾔⾏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部编版⼩学五年级下册语⽂第15课《⾃相⽭盾》课⽂原⽂ 楚⼈有鬻盾与⽭者,誉之⽈:“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其⽭⽈:“吾⽭之利,于物⽆不陷也。
”或⽈:“以⼦之⽭,陷⼦之盾,何如?”其⼈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不陷之⽭,不可同世⽽⽴。
注释 _________ ①本⽂选⾃《韩⾮⼦•难⼀》。
②[鬻]卖。
③[陷]穿透。
④[夫]放在句⾸,表⽰将发议论。
部编版⼩学五年级下册语⽂第15课《⾃相⽭盾》知识点 注释: 本⽂选⾃《韩⾮⼦·难⼀》 ⽭:古代⽤来刺杀敌⼈的长柄兵器,⽭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剑⽤。
鬻:卖。
誉:赞誉,夸耀。
⽈:说,讲。
吾:我。
陷:穿透。
或:有⼈。
以:使⽤;⽤。
⼦:您,对⼈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助词。
这⾥指那个卖⽭和盾的⼈。
弗能:不能。
之:的。
鬻(yù):卖。
者:...的⼈。
莫:没有什么。
夫:放在⾸句,表⽰将发议论。
译⽂: 有⼀个楚国⼈,既卖盾⼜卖⽭。
他夸耀⾃⼰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夸耀⾃⼰的⽭,说:“我的⽭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问他:“如果⽤您的⽭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张⼝结⾆,⼀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部编版⼩学五年级下册语⽂第15课《⾃相⽭盾》教案 ⼀、看图猜谜导⼊,激发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自相矛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相矛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掌握词语和句型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理解课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尝试发现逻辑矛盾。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勇气。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二、教学准备•备好教材《自相矛盾》、课件。
•准备课堂互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引言或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逻辑矛盾的概念。
2.通过提问引入本课主题《自相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课文1.进行词语解释,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语。
2.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行为与言语的逻辑关系。
第三步:课文分析1.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矛盾现象。
2.组织学生分角色讨论,探讨小说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思维逻辑。
第四步:练习与应用1.设计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提出逻辑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逻辑矛盾的现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矛盾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理解有困难,未能深入探讨矛盾的含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也使我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我会继续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使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给我提供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我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5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并解释《15自相矛盾》的寓意。
2.能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了解中心思想。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笔记本等。
三、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教师用“自相矛盾”这个词组引出话题,让学生尝试猜测这个词组的含义。
2. 教学重点(10分钟)教师解释“自相矛盾”是指自己和自己的说法、意见或做法互相矛盾。
然后提出阅读文章的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故事背后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3. 讲解文章(15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解文章内容,解释其中的隐喻和象征,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4.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自相矛盾的例子,并尝试解释背后的含义。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
5. 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巩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自相矛盾”的理解。
四、教学延伸本节课的文学内容,可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分享,互相交流不同的见解。
也可在下节课或课外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发表对于自相矛盾的感想与理解。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要注重启发他们的思维发散性和创造性。
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让他们自主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师生们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自相矛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修辞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做事要言行一致,不要自相矛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掌握“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词学习:学习课后的生词,讲解词语的含义,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典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几个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8.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自相矛盾》2. 主要内容:课文生词、寓言故事、修辞手法、主题探讨等。
3. 重点:自相矛盾的含义及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相矛盾”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5 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5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学会从文中感悟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分析自相矛盾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1.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并能够举一反三。
2.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教学课件。
3.故事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自相矛盾的含义。
2. 导入•引出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习过程•第一遍阅读: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第二遍阅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
•讲解重难点:解释生词和句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自相矛盾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自相矛盾的故事情节。
5. 拓展延伸•写作活动:要求学生自己编写一个自相矛盾的小故事。
•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相矛盾是否只存在于故事中?生活中会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写作活动,编写一个自相矛盾的小故事。
3.思考问题:生活中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自相矛盾的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优质教案通用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自相矛盾》。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矛盾、自相矛盾)、成语故事阅读与解析、寓意阐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矛盾”和“自相矛盾”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寓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明白道理,提高思维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矛盾”、“自相矛盾”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成语故事寓意的理解和阐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成语故事资料、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
2. 词语解释(10分钟)(1)教师解释“矛盾”一词,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并让学生举例。
3. 成语故事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自相矛盾”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与“自相矛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一个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故事《自相矛盾》。
2. 画出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标注重点词语和成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自相矛盾”成语,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中的矛盾现象。
2. 答案示例:妈妈告诉我节约用钱,但她自己却经常买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这真是自相矛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矛盾”和“自相矛盾”的含义,能正确运用成语。
但在阐述故事寓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成语故事,了解其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文学地位。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能够运用文中的人物、情节进行思考和分析。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介《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文学地位。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2.4 情节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理解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2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3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人物和情节。
4.4 讨论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自相矛盾》教材,为学生提供课文文本和相关知识。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6.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学生水平差异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
7.2 教学环境7.3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2: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生3:、、、、、、
7,教师小结:在说话和做事时,我们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制。
教学活动4
四,拓展活动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指名生复述课文。
3,分组表演:自由搭配四人一组,用现代文来表演这则故事。
4,学生分组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2. 能够从寓言故事中感悟它的寓意,从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准确的朗读课文;
2. 能够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理解课文意思。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5,老师请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
6,老师归纳小结。
教学活动5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这篇寓言故事,这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虚夸自己的矛和盾是多么的锋利和坚固,最后被别人问的是哑口无言。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今后在说话和做事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前后抵触。
教学活动6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自相矛盾》。
2,收集课外喜欢的寓言故事,在课外时间与其他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楚人
盾 矛
↓↓
物莫能陷 于物无不陷
旁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哑口无言
3,师:“夸口”是什么意思
生:说大话。
师: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师让生互相交流,教师指导。
4,如果你是周围的人,你会怎么想(用不同年段的人去尝试——小孩、中年人、老人。)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教师指正。
5,在众人的追问下,那个人最后怎么样了(弗能应也)请同学们用一个成语来代替(哑口无言)。
6,通过学习这则故事,我们明白了什么
4,同学们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活动3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呢
指名生读,正音。
2,师指名生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刺不穿;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刺穿。旁边的人问他:“那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说不出话了。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
2、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教学活动2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把将文言文读准确呢,有什么方法吗
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读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诗词。(课件展示)
3,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和字典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资源
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
教学活动1
1、利用多媒体播放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视频。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了这个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生:掩耳盗铃(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
师:那同学们喜欢这样的故事吗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方案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肖横岭中心校 姓名:杨长红
课题名称
《自相矛盾》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要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予恰到指导。我们要采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