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
检验科骨科疾病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骨科疾病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关节、肌肉和其他相关组织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骨折、关节炎、脊柱疾病等。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骨科疾病,医学界发展了许多检测与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影像学检测方法1.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检测方法。
通过照射X射线在人体内部的穿透及吸收,医生可以观察到骨骼结构的变化,如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X射线检查快速、简便,并且较为经济,是骨科疾病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
2. CT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多个方向的X射线图像,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并提供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
相比于X射线,CT扫描可用于检测更复杂的骨科疾病,如骨肿瘤、关节脱位等。
3. MRI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骨骼图像。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清晰地显示软骨、韧带、肌肉等结构,从而帮助医生诊断骨科疾病。
二、实验室检测方法1.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骨科疾病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血液化验,医生可以获得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信息。
例如,骨代谢的变化可通过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来判断。
2. 尿液检测尿液检测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了解患者的骨代谢情况。
尿液中一些特定物质的浓度或排除量的变化,可用于检测肾结石、骨质疏松等疾病。
3. 关节液检测关节液检测是对关节内液体的分析。
医生通过穿刺抽取关节液,检测关节液中的细胞、蛋白质、炎症因子等指标,用于诊断关节炎、滑膜炎等骨科疾病。
三、生物力学分析方法1.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是通过对患者行走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来评估运动异常情况。
通过步态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行走时可能存在的异常姿势、受力情况,帮助诊断和治疗骨科疾病。
2. 动态压力测量动态压力测量用于评估患者的步行和站立姿势的力学状态。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颈椎病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on试验。
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
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见于颈椎病(神经根型)。
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称为Eaton加强试验。
2.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
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3.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试验。
让患者取坐位,头部微向病侧侧弯,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原因在于侧弯使椎间孔变小,挤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椎间盘突出暂时加大,故神经根挤压症状更加明显。
4. Jackson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者,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5.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
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作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称为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6.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其患侧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向外后上方抬起,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可根据出现放射痛时的抬高程度来判断颈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受损的轻重。
此试验类似于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
7.颈部拔伸试验:检查者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左、右耳部并夹头部,轻轻向上提起,如患者感觉颈及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本试验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8.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骨伤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法

骨伤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法在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中,常需要针对损伤局部采取某些具有特征性的检查方法。
常用的特殊检查法有:(一)颈项部1.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
患者端坐,医生以一手掌心平置于患者头顶部,另一手握拳叩击头顶部的手背;若患者感觉颈部不适,疼痛或向上肢放射,则为阳性,提示颈椎病或颈部损伤。
2.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征。
患者端坐,将患者的头转向患侧并略屈曲,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当出现肢体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则为阳性,见于神经损害,常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间孔分离试验又称引颈试验。
患者端坐,检查者两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如患者能感觉到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反应,常提示根性损害;其机制是拉开并扩大狭窄的椎间孔,舒展小关节囊,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使疼痛减轻。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en征。
患者端坐,医生一手握住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放在患者病侧头部,双手向相反方向推拉;若患者感到疼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多用于颈椎病的检查。
但应注意,除颈椎病根性压迫外,臂丛神经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者均可阳性。
5.旋颈试验又称前屈旋颈试验、Fenz征。
患者端坐,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行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或出现头晕、头昏现象即为阳性,提示有颈椎病。
(二)胸腰部1.胸廓挤压试验检查分两步,先进行前后挤压,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胸骨和胸椎,前后挤压胸廓,如有肋骨骨折,则骨折处有明显疼痛感或出现骨擦音、摩擦感。
再行侧方挤压,两手分别置于胸廓两侧,缓缓用力挤压,如有骨折或胸肋关节脱位,则在损伤部位出现疼痛反应。
2.拾物试验置一物于地面,嘱患儿拾起,注意观察患儿的取物动作和姿势;正常时,应直立弯腰伸手拾起,当脊柱有病变、腰不能前屈时,患儿则屈髋、屈膝,腰部板直,一手扶住膝部下蹲,用另一手拾起该物,即为拾物试验阳性。
主要用于判断小儿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如胸腰椎结核。
50种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大汇总骨科基础

50种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大汇总骨科基础(不用花里胡哨,有提示可以参考提示)
1.X线检查:X线检查是指使用X射线检查骨头及关节,可以直接观
察骨头的形态及关节面的摩擦,是疾病的基本筛查方法和疾病的最主要的
诊断方法之一
2.核磁共振(MRI):MRI是用磁力波成像的一种高精密的影像技术,可用于观察骨骼及关节活动,而且其远超过X光影像对骨头和关节软组织
的细节清晰度,能够获得较清楚的骨骼及关节活动的影像。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是一种高精度的X射线成像技术,可
测量三维结构,可以识别骨折,关节脱位,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骨质
软化等病变。
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即四维超声,是指使用超声波发射到被检查
部位,再将多次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数字采样,形成三维立体图像,
从而观察软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用来检查关节及其他软组织的健康状况。
5.骨扫描:骨扫描,又称核素检查,是用于判断软组织或骨头内的放
射性靶物的一种检查方法,常用于诊断骨死亡、骨质疏松等病变,也可应
用于观察植入物在骨内的分布情况。
骨科常用的辅助检查

(2)、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 骨化有二种形式:
A、膜化骨 如:颅盖骨和面骨
B、软骨内化骨 如: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的生长:在骨化的同时进行成骨和破骨, 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使骨进行增粗和增长。
2、长骨 (1)、小儿骨骼的特点: 1)、骨干:管状骨周围由密质骨含钙多,密 度高而均匀且中间厚而端薄。
3)、骨质坏死:是指骨组织局限性供血中 断,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其原 因有二:一是死骨表面有新生骨的形成,骨 小梁增粗,为绝对密度增高;二是死骨周围 骨质吸收,或在肉芽、脓胞包绕衬托下形成 相对性的骨质密度增高。 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临床表现:
病程慢而长,一般以月或年计算;多为单发;局部可 有肿、痛和活动障碍。实验室检查为血沉增快。
X线表现:
1)、长骨结核 A、好发于骺和干骺端。 B、骨松质内出现一局限性类圆形或、 边界清 的骨质疏松、破坏区。 C、骨质增生硬化不明显。
D、骨质破坏区内可见“泥沙样”死骨。
E、骨膜反应轻。
2)、脊椎结核
骨科常用的辅助检查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 付鹏
一、X线检查
一、检查方法
(一)、X线平片: 1、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位,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轴 位和切线位等。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邻近的关节以便 定位。 3、两侧对称的关节,必要时还应加拍对侧,以便对照, 发现细小病灶。
(二)、血管造影: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 是因骨膜成骨细胞层受炎症、出血、肿瘤等 刺激所引起的骨质增加。正常骨膜是不显影的, 一旦出现 应视为病理变化。 X线表现:可见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 影,同骨皮质间可见一宽约1-1mm透亮间隙。其 形态各异如:线状、花边状、层状、日光状或放 射状等。
骨科常用检查

1、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1.亚加森(Yargason)征:又称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
嘱患者屈曲肘关节,前臂外旋(旋后)或让病人抗阻力地屈肘及前臂旋后,若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疼痛为阳性,说明有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2.、梳头试验:梳头的动作为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综合动作。
若做此动作时出现疼痛和运动受限或不能运动,说明肩关节有疾患。
如冻结肩的早期、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韧带撕裂、关节囊粘连、三角肌下滑囊炎、上臂丛神经麻痹、腋神经麻痹等。
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肩关节炎、肩关节粘。
3肱骨外上髁炎1、米尔(Mill)征:嘱患者将肘伸直一腕部屈曲,同时将前臂旋前,如果肱骨外上髁部感到疼痛即为阳性,对诊断肱骨外髁炎(网球肘)有意义。
2.伸肌紧张试验:又称柯宗(Cozen)试验。
让患者屈腕、屈指,检查者将手压于各指的背侧作对抗,再嘱患者抗阻力伸指及伸腕关节,如出现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网球肘。
4、肱骨内上髁炎屈肌紧张试验:让患者握住检查者的手指(示指至小指),强力伸腕握拳,检查者手指与患者握力对抗,如出现内上髁部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
5、腕管综合征1、屈腕试验:将腕掌屈,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 2min,若手掌侧麻木感加重,疼痛痛加剧并放射示指、中指,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2、叩触诊试验:又称Tlnel征。
轻叩或压迫腕部掌侧的腕横韧带近侧缘中点,若出现和患侧手指刺激及麻木异常感觉加剧时,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3、举一手试验:患者仰卧,将患肢伸直高举,若出现上述两项表现,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4、压脉带试验:与测量血压的方法相似,仅需将血压升至收缩压以上。
若出现上述表现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6.中指试验:嘱患者肘、腕及指间关节伸直,掌心向下。
令其中指的掌指关节做背伸活动,检查者施以阻力。
若在肘屈纹以下两横指处(即挠侧腕短伸肌的内侧缘处)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为腕管综合征。
骨科常规诊断技术

各个关节穿刺术
肩关节: 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进针点:前路---喙突与肱骨小结节连线的中点
垂直进入;或从喙突尖端向下 找到三角肌前缘向后外方进入 后路---尖峰后外侧角下方2cm、 内侧1cm,朝向喙突尖端进入
整理ppt
12
3.骨质破坏 概念: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
病因:多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样变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正常骨结构消失
溶骨性骨质破坏: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骨质破坏快,性质不规则,边缘模糊, 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膨胀性骨质破坏: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骨质破坏慢,边界清晰,边缘有硬化 带,靠近骨外膜是,可造成骨轮廓的膨胀
整理ppt
28
肘关节
体位:坐位
进针点:后外侧入路---肘关节屈曲90°,紧贴
桡骨头近侧,于肱桡关
节间隙进入
鹰嘴上入路---肘关节屈曲45°,紧邻
尺骨鹰嘴尖端上方,穿
过肱三头肌肌腱,向前
下方进入
腕关节
体位:坐位
进针点:外侧入路---紧邻桡骨茎突尖端垂直进入
内侧入路---紧邻尺骨茎突尖端垂直进入
2.软组织肿块:软组织的肿瘤和肿瘤侵犯到软组织和某些炎症引起的软组织 包块
3.软组织内钙化和骨化:软组织因出血、退变、坏死、肿瘤等原因在软组织 中发生的钙化或骨化,X线表现为不同形状的高密度影
4.软组织内气体:外伤、手术或产气杆菌感染等所致的软组织内积气,X线表 现为软组织内出现不同形状的气体性极低密度影
CT的横断面成像避免了解剖结构的重叠,可以作为骨盆、髋部、脊柱等部位首 先检查方法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常用特殊检查颈部检查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
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
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
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
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
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
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详解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详解骨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和治疗与骨骼、关节和肌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
为了准确诊断和评估骨科疾病,医生通常会采用一系列检查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的详细介绍:1.X射线检查:X射线是骨科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显示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密度,用于检测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
X射线检查简单、快速,对患者的辐射剂量也较低。
2.CT扫描:CT通过大量的X射线照片生成三维图像,更详细地显示骨骼、关节和附属软组织。
CT扫描用于检测骨折的位置和类型,关节畸形,肿瘤大小和位置等。
3.MRI检查:MRI通过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创建高分辨率的图像。
它可以显示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的细节,用于检测软组织损伤、关节炎、骨髓水肿等疾病。
4.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通过测量骨骼的钙含量来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
最常用的方法是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它通过比较骨骼吸收X射线的能力来评估骨密度。
5.骨扫描:骨扫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用于检测骨质疏松、骨转移等疾病。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注射一种特殊的放射性药物,然后通过放射线或摄影术来拍摄骨骼图像。
6.飞秒激光检查:飞秒激光是一种非接触式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角膜相对屈光度、角膜厚度和角膜形态等。
这一新技术对于角膜疾病的筛查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有帮助。
7.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通过在关节内插入一根细长的光纤管,搭载显微摄像头,来观察和诊断关节病变。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还可以进行小范围手术治疗。
8.软组织超声检查:软组织超声检查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来检查肌肉、肌腱和关节包囊等软组织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肌肉拉伤、韧带损伤、关节炎等疾病。
以上是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病情和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帮助确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特定的检查方法可能需要医生发起和专业技术支持。
骨科常用特殊试验检查

1.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中指急速下压。
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
中等量(50ml)以上积液时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2.麦氏征(McMurray) 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
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3.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
膝关节屈曲时后外束松弛,前内束紧张。
因此,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存在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损伤。
4.Lachman试验:Lachman试验(拉赫曼试验)是和反Lachman试验这两个试验用来检查由于前或后交叉韧带损伤导致的胫骨向前或身后的过度活动。
【Lachman试验就是屈膝30°的前抽屉试验,有三种不同的检查方法。
】病人仰卧或俯卧位,屈膝约30°角。
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前(Lachman试验)或向后(反Lachman试验)移动胫骨。
阳性结果提示有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
*检查时不但要检查胫骨的前移程度,更重要的是检查韧带的终止点。
*比起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有着明显的优点。
该试验不但在陈旧性损伤时可以检查,在急性损伤时也可以进行检查;由于无半月板的干扰,检查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可以准确检查到韧带的终止点。
Lachman试验阳性并伴有软性终止点,说明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Lachman试验阳性并伴有硬性终止点,说明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或者单单关节囊韧带松弛;Lachman试验阴性肯定伴有硬性终止点,说明前交叉韧带正常。
5.髌骨挤压试验:膝关节屈曲25°内推或外推髌骨向股骨滑车,出现疼痛为阳性,如排除软组织因素,可证明疼痛来自髌骨关节面。
骨科常用膝、髋关节检查方法

骨科常用膝、髋关节检查方法
概述
在骨科领域,膝、髋关节疾病是非常常见的。
而对于这些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往往需要采用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骨科常用的膝、髋关节检查方法。
膝关节检查方法
安静状态检查
在安静状态下,可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式来判断是否有异常:•观察:观察膝关节表面有无凹陷或肿胀,是否出现畸形等异常。
•触摸:用手对膝关节进行慢慢的按压,检查是否有压痛或压迫感。
•听诊:听诊膝关节周围有无异常声音(如松弛音等)。
动态检查
在动态状态下,通常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
•洛克曼试验:检查膝关节的韧带功能。
•鞍前试验:检查膝关节前半部的韧带功能。
•鞍后试验:检查膝关节后半部的韧带功能。
•抽屉试验:检查膝关节前后稳定性。
髋关节检查方法
安静状态检查
在安静状态下,可以进行以下方法进行髋关节的检查:
•观察:观察髋关节是否有凸起,是否出现伸展或屈曲困难等。
•触摸:用手对髋关节进行慢慢的按压,检查是否有压痛或压迫感。
•听诊:听诊髋关节周围有无异常声音。
动态检查
在动态状态下,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来判断髋关节是否出现异常:•TDH试验:测试股骨头是否能在髋臼内自由活动。
•丘髂前旋试验:测试髋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TLR试验:测试腰椎与骨盆的稳定性。
•坐姿到立位试验:测试髋关节的稳定性。
以上即是骨科常用的膝、髋关节检查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膝、髋关节的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是否存在骨骼相关的问题,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步骤。
一、外观检查1.1 头部和颈部在骨科体格检查中,首先需要检查患者的头部和颈部。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头颅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肿胀。
同时,还会检查颈部的活动度和颈椎的稳定性。
1.2 脊柱和胸廓接下来,医生会对患者的脊柱和胸廓进行检查。
医生会观察脊柱的曲度和对称性,检查是否存在脊柱侧弯或前后凸畸形。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胸廓的对称性和活动度,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1.3 四肢和关节在外观检查的最后一步,医生会对患者的四肢和关节进行检查。
医生会观察四肢的长度和对称性,检查是否存在肢体畸形或肿胀。
同时,医生还会检查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以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
二、活动度检查2.1 脊柱活动度在骨科体格检查中,医生会对患者的脊柱活动度进行评估。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前屈、后伸、左右旋等动作,观察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和是否存在疼痛或限制。
2.2 关节活动度除了脊柱活动度,医生还会检查患者各个关节的活动度。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曲、伸展、旋转等动作,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是否存在异常。
2.3 肌肉力量在活动度检查的最后一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肌肉收缩动作,以评估肌肉的力量和是否存在肌肉无力的情况。
三、神经系统检查3.1 感觉检查在骨科体格检查中,医生会对患者的感觉进行检查。
医生会用针或其他刺激物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感受到刺激,并询问患者感觉是否正常。
3.2 运动检查除了感觉检查,医生还会对患者的运动进行评估。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运动动作,观察患者的协调性和运动是否正常。
3.3 腱反射检查在神经系统检查的最后一步,医生会对患者的腱反射进行检查。
医生会用锤子轻轻敲击患者的肌腱,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腱反射是否正常。
中医骨科临床常用检查方法2

二、动诊
2、后伸运动: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骨盆,一 手扶住其肩部,防止骨盆前移和下肢弯曲 而形成躯干后仰,代替脊柱后伸运动。协 助患者作脊柱后伸运动,先嘱患者向后仰 头,再缓慢地使脊柱向后作过伸运动, 正常者可达到30°。同时检查者 要仔细观察每个节段的变化情况,注意发 生疼痛反应和运动障碍的部位,以便分析 定位。
1、触诊方法:进行颈部切诊时,嘱患者颈部 略前屈约30°左右。自枕骨粗隆开始向下 逐个棘突依次进行触摸,触摸棘突、棘突 间隙及两侧肌肉。 主要检查内容:注意检查棘突是否偏 歪,压痛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 并由轻而重地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还是 深部,一般浅层压痛多系棘间韧带、棘上 韧带或皮下筋膜之疾患。
四、特殊检查
2、分离试验:患者正坐位,检查者两手分别 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 如患者能感到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即 为阳性。分离试验的机理是拉开并扩大狭 窄的椎间孔,舒展小关节囊,减轻对神经 根的挤压和剌激,使疼痛减轻。
四、特殊检查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 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一 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 若患肢出现窜痛麻木,则为阳性,提 示臂丛神经受压,临床多见于神经根型颈 椎病。
三、特殊检查
3、斜扳试验:用于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患者 取仰卧位,健侧腿伸直,患侧腿屈髓,屈 膝各90°,检查者一手扶住膝部,一手按 住同侧肩部,然后用力使大腿内收,向下 按在膝部,如骶髂关节发生疼痛为阳性。
三、特殊检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床边试验: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患者 平卧,患侧臀部置于床边,健侧腿尽量屈 膝、屈髋,检查者用手按住膝部,使大腿 靠近腹壁,另一手将患腿移至床边外,用 力向下按压使之过度后伸,使骨盆沿着横 轴旋转,如骶髂关节发生疼痛则为试验阳 性
骨科各部位体格检查方法

疼痛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病变
3.斜板试验:患者仰卧位,一侧腿伸直,另一侧 腿屈髋屈膝各90°,医者一手扶住该侧屈曲的膝 部,另一手按住同侧肩部,医者用扶膝部的手推 患者的腿内收并使该侧的髋关节内旋
阳性体征 临床意义
骶髂关节疼痛 骶髂关节病变
4.床边试验:患者仰卧,臀部靠近床边。先将健侧 髋膝关节尽量屈曲,贴近腹壁,患者双手抱膝以 固定腰椎,患肢垂于床边,检查者一手按压健侧 膝关节,帮助屈膝屈髋,另一手用力下压患肢大 腿,使髋关节尽量后伸,骶髂关节处出现疼痛, 则为阳性。
阳性体征 肱二头肌滑出或结节间沟疼痛 临床意义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或肌腱炎
4.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
阳性体征 外展到60°~120° 范围时,冈上肌腱 在肩峰下摩擦,肩 部出现疼痛为阳性, 这一特定区域的外 展痛称疼痛弧。
临床意义 冈上肌腱炎
6.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嘱患者肩外展
阳性体征 当外展30~60°时可以看到患侧三角肌明显收缩,但 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若被动外展患肢 越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 临床意义 冈上肌腱的断裂或撕裂。
⒉腕伸肌紧张试验
操作 患者屈肘,前臂旋 前,掌心向下,屈腕,医 者于患者手背施压,令患 者伸腕
阳性体征 肱骨外上髁疼痛
临床意义 肱骨外上髁炎 (网球肘)
五、腕和手部检查法 -特殊检查
⒈握拳试验 又称芬克斯坦(Finkel-stein)
试验 操作 患者前臂旋转中立位,
拇指握拳中, 医者一手握患 者前臂远端,一手握患者手 掌,使腕关节被动尺偏
阳性表现:引起了患侧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临床意义: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胸腰背部检查
1.骨盆挤压试验:患者仰位,医者两手分别于 髂骨翼两侧同时向中线挤压骨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
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颈脊神经根张力实验:(Eaten sign 或Lasequard sign)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并向下牵引,如出现患肢的麻木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或前斜角肌综合征。
4.Addsion sign:患者坐位,仰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颌,一手摸患侧桡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
提示血管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5.Thomas sign: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曲健侧髋、膝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即为阳性。
常见于腰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痉挛。
6.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至患者疼痛,并记录其角度,在60~70度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为阳性。
7.Bragard sign(加强实验):在Lasegue(+)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性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屈曲,如再度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此二征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8.Arid test:患者坐立于床边,双小腿下垂,分别抬高小腿,观察出现疼痛和麻木时小腿高度和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同lasegue。
9.反Lasegue sign:患者俯卧,被动屈曲膝关节(股神经受牵拉)会出现疼痛,提示可能有高位间盘;屈膝并过伸髋关节,疼痛加重提示高位间盘病变。
10.鞠躬试验:(Neri test)患者站立,做鞠躬动作出现患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坐骨神经受压。
11.“4”字试验:(Patrick sign 或Fabere sign)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
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病变如劳损、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等。
12.床边实验:(Gaenslen sign)患者仰卧,屈健侧髋、膝关节,让患者抱住。
患侧大腿垂于床沿外。
检查者一手按健膝,一手压患膝,出现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说明骶髂关节有病变。
13.伸髋试验:(Yeoman sign)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将患侧膝关节屈90度后向上提起,使髋关节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出现疼痛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有病变。
14.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s sign)患者伸直患侧肘关节,前臂旋前,检查者将患侧腕关节屈曲,若患者肱骨外上髁处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5.Cozen test:即前臂伸肌张力试验。
屈曲肘关节,尽量将前臂旋前,然后伸肘,如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6.The chair test:患者伸肘,肩前屈60°,双手举一椅子,如举起困难或伴有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7.THomsen test:患者紧握拳,背伸腕关节、伸肘,当患者背伸腕关节时检查者用力抵抗并使之屈曲,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8.Huter triangle:正常情况下,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突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时,三者连线呈一等腰三角形。
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者位置关系不变,肘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发生改变。
19.芬克斯征-握拳尺偏实验:(Finkelsein sign 或Finkel-stein sign)患者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体征。
20.单足独立试验:(Trendelenburg test)患者背向检查者,健侧屈髋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如健侧骨盆及臀褶下降即为阳性。
多见臀中、小肌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21.望远镜试验:(Dupuytren sign)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膝,一手固定骨盆,上下推动股骨干,若觉察有抽动或响声即为阳性,提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2.髂胫束试验:(Ober sign)患者健侧卧位,健侧屈髋屈膝,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患侧踝部,屈髋屈膝达90°,外展大腿并伸直患膝,大腿不能自然下落,并可在大腿患侧触及索条样物或患侧主动内收,足尖不能触及床面,即为阳性。
提示髂胫束痉挛。
23.Ortolani sign:小儿仰卧,双髋外展,双腿分开,患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如能,则先有一滑动声响(此为暂时复位标志)即为阳性。
提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4.Barlow test:Ortolani sign阴性,并不表明髋关节稳定,为进一步确定,可用此试验。
检查者一只手于耻骨联合和骶骨尖处固定骨盆,另一手向后方施压试图使髋关节脱位,如感觉到股骨头向后半侧脱位,再通过其余手指向前推动大转子或加大外展角度可能使股骨头复位,提示小儿髋关节不稳。
25.Nelaton line:即髂坐线。
患者侧卧,髂前上棘到坐骨结节的连线正通过大转子的最高点。
否则为阳性,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26.Shoemaker line:即大粗隆髂前上棘连线。
左右大转子的顶点与同侧的髂前上棘做连线,其延长线交与腹正中线上。
若大转子上移,则两线交与中线旁的健侧。
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相交点称作kaplan点)27.Bryant triangle:即髂股三角。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大转子尖各划一线,再从大转子尖相近侧划一水平线,该三线构成的三角形即为髂股三角。
大转子上移时,次三角的底边(水平线)比健侧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28.Allis sign:又称Galeazzi sign 。
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行置放于床面,比较两膝高度。
不等高则为阳性。
提示髋关节后脱位、股骨或胫骨短缩。
29.杜加征(Dugas sign):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于对侧肩关节上,则肘部不能与胸壁相贴;或肘部能与胸壁相贴,但手不能放于对侧肩上即为阳性。
提示肩关节脱位。
30.Gerber Drawer test:即肩关节前方不稳抽屉试验。
将患肢上肢外展90度,放松置于检查者身体侧方,轻度屈曲外旋。
用一手拇指置于喙突,余四指置于后方固定肩胛骨。
使用另一手向前拉动肱骨头。
患者如出现异常活动、疼痛和恐惧感为阳性,两侧对比。
提示肩关节前方不稳。
31.直尺试验(Hamilton sign):以直尺置于上臂外侧,一端紧贴肱骨外上髁,则另一端不能贴及肩峰。
如另一端能贴及肩峰则为阳性。
提示肩关节脱位。
32.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ergason test):患者屈肘,前臂旋后,检查者给与阻力。
当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时,结节间沟区有疼痛。
33.Hawkin test:即冈上肌撞击试验。
患者站立,肩外展90°,检查者内旋患者肩关节,运动时感觉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冈上肌肌腱损伤。
34.Dawbarn sign:患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时,患肢上臂紧贴在胸壁前面,肩峰前缘下方可有触痛,如上臂外展,滑囊移位于肩峰下,疼痛消失为阳性。
35.Floating patella test:即浮髌试验。
患者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中指急速下压,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时为阳性。
一般中等量积液(50ml)或以上,浮髌试验阳性。
提示膝关节腔积液。
36.髌骨摩擦试验(Soto-holl sign):患者仰卧位,伸膝,检查者一手按压髌骨,使其在股骨关节面上下活动,若出现摩擦音或疼痛为阳性。
见于斌骨软化症。
37.Mcmurray test: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关节完全屈曲足跟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下,逐渐伸直,再伸直过程中如感到或听到弹响声,或伴有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半月板损伤,外旋时有弹响合并疼痛说明内侧半月板有病变;内旋时有弹响合并疼痛提示外侧半月板有损伤。
应注意假阳性,先天性盘状半月板或半月板增厚,也同样可有弹响,但一般无疼痛。
38.伸直受限试验(Helfet sign):当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交锁时,关节不能全伸,表现为伸直后胫骨粗隆不外旋,而维持在髌骨中线上。
39.局部压痛(McGregor sign):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内侧副韧带中间的关节面部分有明显的压痛点。
40.伸膝试验(Pisani sign):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包块,在伸膝时消失,屈膝时出现。
可能为外侧半月板囊肿。
41.指压试验(Fimbrill-fisher sign):检查者以指尖置于内侧副韧带前方的关节间隙,屈曲旋转小腿数次,或同时伸膝,若内侧半月板损伤,则可感觉到手指下有物体在移动,并可伴疼痛及摩擦音。
42.研磨试验(Appley sign):患者俯卧,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患者足部,左腿压住患腿,旋转提起患膝,若出现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将膝下压,再旋转如出现疼痛则为半月板损伤;轻微屈曲时痛。
则为半月板前角损伤。
43.Macinotosh test:检查胫骨外侧髁向前半脱位。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并使之内旋,同时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力使膝关节外翻然后屈曲膝关节,在30°位左右时脱位的胫骨复位并出现明显的反跳,即为阳性。
提示前交叉韧带有异常,可伴有其他病理改变。
44.侧位运动试验(Bochler sign):患者伸膝,检查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做侧位运动,向内测推时外侧痛,提示有外侧副韧带损伤;向外推时内侧痛,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
(侧方应力实验)45.Drawer test:即抽屉试验。
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者足背(固定),双手握小腿上段,向后退再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后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后推0.5cm以上。
将膝关节置于屈曲10~15°进行试验(Lachman test),可增加本实验的阳性率,有利于判断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或后外束的损伤。
46.过伸试验(Jones test):患者仰卧,伸膝,检查者一手固定膝部,一手托起小腿,使膝过伸,出现疼痛者可能是半月板前角损伤、髌下脂肪垫肥厚或股骨髁软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