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史书目
丝绸之路古代相关书籍
丝绸之路古代相关书籍一、《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西汉时期。
该书通过描述大秦国的兴起、发展和灭亡,揭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其中,书中详细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他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大秦帝国》以其详实的历史记载,为读者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使人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彼得·弗兰克·奥希恩所著的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著作。
该书从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到衰落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作者通过对古代文献、考古成果和历史事件的研究,还原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各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展示了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以其深入浅出的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彼得·弗兰克·奥希恩所著的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全新视角的历史著作。
该书通过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史观。
作者认为,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是中国和西域地区之间的贸易交流,更是整个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交流的象征。
书中详细描述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各种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揭示了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其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丝绸之路的方式。
四、《丝绸之路:一个亚洲经济圈的兴起》《丝绸之路:一个亚洲经济圈的兴起》是罗伯特·卡普兰所著的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通过对丝绸之路上各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亚洲经济圈的概念。
作者认为,丝绸之路的重新崛起将带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辐射全球的经济圈。
书中详细分析了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经济特点和竞争优势,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合作和互利共赢来推动亚洲经济圈的兴起。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推荐书目33本)
1、《紫禁城的黄昏》作者: (英)庄士敦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译者: 陈时伟出版年: 2007-4《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1912年至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通过对事件的记述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政治上的复辟主张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
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
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
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作者: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三联书店译者: 周辉荣/ 杨产新校出版年: 2005-8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历史学家、教育家、19世纪英国史方面的专家,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大英帝国历史专业博士,曾在北卡罗来那大学维明顿分校、西南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
3、《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作者:(英国)奥里尔-斯坦因译者:向达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英国探险家奥利尔•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活动,有较大的争议。
他是尼雅遗址的发现者,也是敦煌藏经洞劫经的始作俑者,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但是,只要涉及新疆探险史,对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则不能避而不谈。
另著有《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等。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作者: [美] 孔飞力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译者: 陈兼 / 刘昶出版年: 1999-1。
中国历史入门书籍25本
中国历史⼊门书籍25本中国历史⼊门书籍推荐25本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个统⼀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中国历史⼊门书籍推荐25本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下) (⾹港中⽂⼤学出版社 2002年) 此书原系英⽂著述,再版6次后,终于有了中⽂版(注:后来⼜有北⼤有删节本)。
1978年⽜津⼤学出版社纪念五百周年发表之⽂告,列举数⼗学术名著,徐著即为其中之⼀。
其最⼤的特点在于能综合海内外优秀学术论著,取其精华,折衷调和,穿插经营,条分缕析,⾮常好读。
更值得⼀提的是,该书每章节之后,都附录相当详尽的参考书⽬,且多是海外论作,对国内读者来说,尤为珍贵。
作者浸淫西⽅史学多年,讲究分析综合,⽽不太重考据。
所引材料多来⾃他⼈著述,似乎较少使⽤⾃⼰发掘的第⼀⼿资料。
此外偶有⼩瑕疵,⽐如论及曾静⽂字狱案,竟然说出吕留良被凌迟的胡话。
但总的说来,在同类著作中,此书具有难能可贵的清醒,客观,⽆党见的优点,要了解中国近代史,此书不可跳过。
2、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下册) (⾹港中⽂⼤学出版社,1986年) 郭⽒⼀⽣致⼒中国近代史,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长,所编《中华民国史事⽇志》全四巨册,极有⽤。
此外,郭⽒重视⼝述历史,组织⼈⼒对台湾及海外幸存的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当事⼈采访,整理出书数⼗种,也颇具史料价值。
此书的写法⽐较朴素,但材料扎实,信息量⼤,开初看起可能枯燥,读进去之后始觉其精湛。
和徐著相⽐,此书更重使⽤第⼀⼿材料,但综合与分析⽅⾯,则稍逊。
另外⼀个遗憾,此书仅写到1949年前后,如今郭⽒早已去世,此书也终究不能再续,⼀憾。
3、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840~1926》 (复旦⼤学出版社,2002年) 李剑农是邵阳(湖南)⼈,跟我妻⼦是⽼乡。
有这么⼀个⼤史家,邵阳才显得体⾯。
之前,我⼀直以为那⾥只出⼥博⼠。
中世纪学习书目大全
1.[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
2.[法]马克·布洛赫著:《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3.[英]比德著:《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4.[美]汤普逊著:《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5.[美]汤普逊著:《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6.[法兰克]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著:《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7.[法兰克]艾因哈德著:《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96年。
8.《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
9.[法]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法]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西班牙]罗·哥泽来滋·克拉维约著:《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1997年。
12.[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两卷共四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97年。
13.[西]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著:《西印度毁灭述略》,商务印书馆,1997年。
14.[美]普雷斯科特著:《秘鲁征服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
16.[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著:《蒙塔尤:1294 - 1324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7.[英]詹姆斯·布赖斯著:《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
18.巫宝三主编:《欧洲中世纪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19.[波斯]昂苏尔·玛阿里著:《卡布斯教诲录》,商务印书馆,1999年。
20.[意]但丁著:《论世界帝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
21.[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
第9课 中世纪的中亚和南亚
迦 腻 色 迦 ( Kanishka , 约 78~102 ) 是 贵 霜 帝 国 最 著 名 的 君王,他在西方打败了衰落中的 帕提亚(安息),向南进抵恒河 中游、德干高原,将都城迁至犍 陀罗地区的富楼沙(今巴基斯坦 白沙瓦Peshawar)笈多帝国(Gupta Empire,319-570)
同样以富庶的摩揭陀地区为核心。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约320–335在位) 建国,军事征服结合联姻,重新统一北印度大部。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沙摩多罗·笈多(Samudragupta,335~375)和旃陀罗·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375~415)在位期间,笈多王朝国力达到鼎盛,疆域快速扩张。
坦,控制印度河流域。 第二阶段(11~12世纪):突厥人(加兹尼王朝、古尔王朝),占北印度。 第三阶段(13~16世纪):突厥人(德里苏丹国),东抵孟加拉,南下深入德干高
原。 拉吉普特(Rajput):印度西北部的军事封建主。抵抗入侵。本土居民和外来民族融
合而成。今天印度西北部面积最大的拉贾斯坦邦 ,字面含义即拉吉普特人居住的地 区。许多拉吉普特人自称属刹帝利种姓,实际上阶层身份、宗教信仰十分驳杂。
(二)笈多和戒日帝国
种姓制度的变化
种姓成分衍变 种姓等级细化 旃陀罗(旃荼罗) 瓦尔那制度在新时代的变形——阇提:社会职业集团的内敛和封闭
印度教。商羯罗(788-820)。
(三)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诸王国
北印度——伊斯兰教诸王国
穆斯林的东进永久改变了南亚次大陆文明的面貌。 第一阶段(7~10世纪):阿拉伯人(木尔坦、曼苏拉等小国),占阿富汗、巴基斯
中亚新著:《丝绸之路上的金帐汗国城市》
生 的兴趣 , 而且是 他从事 专业 工作 的 首要 任务 。
师车 尔 托 夫 ( u eeZ e o ) 工 作 , 奈 马 克 E gn h h v 的 与 ( l sn rN y ak 将 原 著 的 俄 文 翻译 为英 文 。 Ae ad am r ) k
他 是一个 兴趣 极 为 广 泛 的杰 出学 者 , 别 是关 于 特
中 。大 量精 确 的细 节 , 鲜 的观 察 发 现 和 发 掘 的 大 量 的印刷 错 误 和 其 他 错误 而不 可 信 了。例 如 , 新
文章 编号 : 7 — 882 1)1 03 — 1 2 93(02 0 - 1 3 6 0 费 多罗夫教 授 以惊 人 的速度 写 出 了一个 有趣
德 国 已故学 者 亚 历 山维 奇 费 多 罗 夫 一达 维 多夫 ( l sei eoo Ae evc Fdrv—D vdv 是 考 古 学 、 k h ayo )
艺 术 、 币 学 和 金 帐 汗 国历 史 研 究 领 域 的专 家 。 钱
味而又 具有高 度学术 性 的文本 , 于 19 并 9 7年 将 文
本交给 了丛 书的编辑 列 斯科 夫 ( ekv 。列 斯科 L so )
三 十多年 来 , 组 织 并 领 导著 名 的伏 尔 加河 考 古 夫 要求 在文本 的结 构上 做 些 改 动 , 多 罗 夫 立 即 他 费 探 险 队在伏 尔加 河 地 区 的考 古 工 作 , 不仅 是 他 接受 了所有 的改 动要 求 。列斯科 夫 也参 与 了摄影 这
21 ( 0 2年 第九卷)第一期 ( 总第三十一期 )
讨 论 了金 帐 汗 国 历 史 的各 个 方 面 : 市 生 活 , 城 建 多罗夫 在 文 中 引 用 的拉 迪 亚 德 吉 卜林 ( u yr R dad
世界史推荐书目
世界史推荐书目推荐书目世界史:通史、地区史、国别史陈启能编一,通史类:1,《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上下卷),〖英〗赫·乔·韦尔斯著,第15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世界史便览--公元前9000年-公元1975年的世界》,《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翻译组,1983年。
3,《世界通史》,苏联科学院主编,三联书店。
a,第一卷(上下册),1961年。
b,第二卷(上下册),1960年。
c,第三卷(上下册),1961年。
d,第四卷(上下册),1962年。
e,第五卷(上下册),1963年。
f,第六卷(上下册),1965年。
g,第七卷(上下册),1975年。
h,第八卷(上下册),1978年。
i,第九卷(上下册),1975年。
j,第十卷(上下册),1978年。
k,第十一卷(上册)。
l,第十一卷(下册),1984年。
m,第十二卷(上下册),1987年。
n,第十三卷(上下册),1990年。
4,《世界通史讲义》(上中下册),〖苏〗弗·尼·尼基弗洛夫著,1956年。
5,《世界通史》(上古部分),齐思和主编,1962年。
6,《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杨生茂、张芝联、程秋原主编,1962年。
7,《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张芝联、杨生茂、程秋原主编,1962年。
8,《世界通史》(古代卷),崔连仲主编,1997年。
9,《世界通史》(中世纪卷),刘明翰主编,1997年。
10,《世界通史》(近代卷,上下册),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艾周昌主编,1997年。
11,《世界通史》(现代卷),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1997年。
12,《世界通史》(当代卷),徐天新、梁志明主编,1997年。
13,《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14,《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世界史推荐书目
世界史推荐书目推荐书目世界史:通史、地区史、国别史陈启能编一,通史类:1,《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上下卷),〖英〗赫· 乔· 韦尔斯著,第15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世界史便览--公元前9000年-公元1975年的世界》,《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翻译组,1983年。
3,《世界通史》,苏联科学院主编,三联书店。
a,第一卷(上下册),1961年。
b,第二卷(上下册),1960年。
c,第三卷(上下册),1961年。
d,第四卷(上下册),1962年。
e,第五卷(上下册),1963年。
f,第六卷(上下册),1965年。
g,第七卷(上下册),1975年。
h,第八卷(上下册),1978年。
i,第九卷(上下册),1975年。
j,第十卷(上下册),1978年。
k,第十一卷(上册)。
l,第十一卷(下册),1984年。
m,第十二卷(上下册),1987年。
n,第十三卷(上下册),1990年。
4,《世界通史讲义》(上中下册),〖苏〗弗· 尼·尼基弗洛夫著,1956年。
5,《世界通史》(上古部分),齐思和主编,1962年。
6,《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杨生茂、张芝联、程秋原主编,1962年。
7,《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张芝联、杨生茂、程秋原主编,1962年。
8,《世界通史》(古代卷),崔连仲主编,1997年。
9,《世界通史》(中世纪卷),刘明翰主编,1997年。
10,《世界通史》(近代卷,上下册),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艾周昌主编,1997年。
11,《世界通史》(现代卷),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1997年。
12,《世界通史》(当代卷),徐天新、梁志明主编,1997年。
13,《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14,《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关于世界文明的50本书(必备书单)
关于世界文明的50本书(必备书单)关于世界文明的50本书(必备书单)2017-05-28 商务印书馆在现代人中,世界是由欧洲和美国构成的观念早就过时了。
自然,西方文化主要产生于欧洲。
但它从来就不是绝对排他的。
它的最初的根基在西南亚和北非。
此外,印度和中国的影响,也起了作用。
西方从印度和远东获得了零、指南针、火药、丝绸、棉花的知识,还有为数众多的宗教和哲学概念。
——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怎样的文明中从野蛮走向文明?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发展。
50本关于世界文明的书,让你了解不一样的文明,了解我们自己。
一、通史1.《世界文明史》:试图扼要考察人类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历史是一门使整个世界亲近起来的学科,是让个人遐想、针对全人类的学科。
——赫伯特·诺曼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家菲利普·李·拉尔夫、爱德华·伯恩斯等人撰写的一部在美国有相当影响的著作。
本书考察了自远古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文明演化的历程,内容涉及各主要地区和国家。
欧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都得到适当重视。
2.《人类的故事》:一部最好的人类历史教科书。
在全世界有近百个版本,仅美国销量就高达一千多万册。
历史就如同一座经验之塔,时光的建筑师把它建在了岁月的土地上。
3.《地球的故事》:一本用完全改变我们关于地理学偏见的地理书,先后被译成十四种文字译本,在世界各地都引起强烈的反响。
4.《史集》:一部久享盛名的世界史名著,研究中世纪亚欧各国的历史。
及帝国》:没有任何古代文明能像埃及那样令世人着迷。
埃及是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
埃及人是最早玩球类运动的人。
埃及人发明了365天的历法,他们把每天分成24个小时。
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埃及王国统一,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本书讲述古埃及由史前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国家的统一及其对外扩张,描绘出一幅清晰、生动的古埃及人的历史和生活画卷。
大一学习资料之《世界古代史》参考文献和复习思考题
8、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陈隆波,罗静兰合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部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第1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大一学习资料之《世界古代史》参考文献和复习思考题
导言部分
参考书目:
1、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4、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97年。
7、名词解释:哈拉巴文化;种姓制度;阿育王;顺世论派;《吠陀》;大乘佛教;乾陀罗艺术。
第五章 古代希腊
参考书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四、五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塞尔格耶夫:《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
3、顾准:《雅典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
12、比德:《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13、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14、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诺曼征服对英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简述英国国会的形成过程。
7、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
8、塔西陀:《历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
上古中古史基本书目
世界上古中古史基本书目一、一般参考文献:《世界史•古代史编》,刘家和、朱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林志纯、郭守田主编,商务印书馆。
《世界文明史》,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世界史纲》,韦尔斯著,人民出版社。
《外国史学名著选》,吴于廑主编,商务印书馆。
《外国历史名人传》,朱庭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著作史》,汤普逊著,商务印书馆。
“精粹世界史”系列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中华书局。
TheWorldTo1500:AGlobalHistory,byL.S.Stavrianos,Prentice-Hall,1970. TheWorldSince1500:AGlobalHistory,byL.S.Stavrianos,Prentice-Hall,1971. WorldCivilizations,byE.M.BurnsandP.L.Ralph,NewYork,,1974.二、原始社会史参考文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古代社会》,摩尔根著,商务印书馆。
《原始社会史》,林跃华主编,中华书局。
《人类自然史》,吴汝康著,科学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
三、古代东方史参考文献:《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
《古代东方史》,阿甫基耶夫著,人民出版社。
《埃及古代史》,费克里著,商务印书馆。
《高级印度史》,马宗达著,商务印书馆。
《希伯来文化》,朱维之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吴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东方社会政治形态史论》,刘学灵著,上海远东出版社。
《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施治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四、古代希腊罗马史参考文献:《古希腊史》,塞尔格叶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主要参考书目
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主要参考书目刊《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学苑出版社,2003年5月版《尚书正义》 [唐]孔颖达等撰,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毛诗正义》 [汉]毛亨撰,郑玄笺,同上。
《大戴礼记》[汉]戴德撰,汉魏丛书本,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韩诗外传》[汉]韩婴撰,同上。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著,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山海经》 [晋]郭璞注,同上。
《竹书纪年统笺》 [清]徐文靖撰,同上。
《荀子》[战国]荀况撰,同上。
《庄子》 [晋]郭象注,同上。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82年。
《汉书》 [东汉]班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 [唐]房玄龄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
《魏书》 [北齐]魏收撰,同上。
《梁书》 [唐]姚思廉撰,同上。
《三辅黄图校注》何清谷校注,三秦出版社,1998年。
《淮南子》 [汉]刘安撰,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新书》 [汉]贾谊著,汉魏丛书本,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说苑》 [汉]刘向著,同上。
《新序》[汉]刘向撰,同上。
《易林》[汉]焦延寿撰,上海大通书局石印增订汉魏丛书本,宣统三年(1911年)。
《盐铁论》 [汉]桓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风俗通义》 [汉]应劭著,同上;又严可均辑《全后汉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5年。
《别国洞冥记》 [汉]郭宪著,汉魏丛书本。
《论衡》[汉]王充撰,汉魏丛书本。
《全汉赋》费振刚等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曹植集校注》 [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
中亚历史地理文献
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1.《史选·胜利记》,A.M.阿克拉莫夫考证、校勘,附有简介目录和综合目录表,塔什干,1967年。
2.《胜利颂》,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5369。
3.卡迈勒·丁·比纳伊:《昔班尼传》,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844。
4.穆罕默德·萨里赫:《昔班尼传》,纳斯努拉·达吾然刊布,塔什干,1961年。
5.《布哈拉宾客纪事》,P.П.贾莉洛娃翻译、撰写前言和注释,莫斯科,1976年。
6.《历史精粹》,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608;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编号Д-104。
7.《传记之友》,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什拉吉刊布。
8.《艾布·海尔汗史》,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9989。
9.《拉失德史》,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藏抄本,编号272。
10.《史记精选》,Ч.H.塞登刊布,巴罗达,1931年。
11.《沙荣耀录》,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2207;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编号Д-88。
12.《阿克巴纪事》,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1345(第l卷),84l(第2卷),1721(第3卷)。
13.《番国征服者》,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505;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编号C-465。
14.《阿拔斯盛世史》,德黑兰版,1314/1896.1897年。
15.《贤者高风奥秘》,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1375、1385、7418;大英帝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抄本,编号575。
16.《突厥人世系》,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1110。
17.《王诫》,最早抄本真迹复制;M.A.萨拉赫丁诺娃从波斯文翻译,有前言、注释和索引,莫斯科,1971年。
民族学书目
1900--1980年中国民族史书目(一)中国民族史书名和卷册著译者出版处出版年中国民族史王桐龄北平文化学社19281934中国民族史吕思勉世界书局1934中国民族演进史吕思勉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中国民族史宋文炳中华书局1935中国民族史二册林惠祥商务印书馆1936中国民族史缪凤林中央大学19xx 中国民族史刘掞藜四川大学19XX 中国民族史罗香林台北中华文化出版1955事业委员会中国民族简史吕振羽光华出版社1948中国民族简史(增订本) 吕振羽三联书店1950夏民族起于东方考杨向奎禹贡学会1936中华民族史话十一册陈致平台北正中书局1956中国民族志张其昀商务印书馆1928中国民族志刘师培宁武南氏刘申叔先1936生遗书本中国民族志胡耐安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中华民族新论臧渤鲸重庆商务印书馆19xx 中华民族发展史李广平正义出版社1941中华民族发展史纲张旭光桂林文化供应社1942中华民族发展史郭维屏成都19xx 中华人民史曹松叶商务印书馆1933中华民族的形成马精武上海民众书局1942中华民族的来源李震同上海民众书局1942中国民族讲话施瑛世界书局1945中国民族的由来林炎上海永祥印书馆1945中华民族的故事施瑛世界书局1946中华民族与外族历代关系史曾克夫广州萃经堂1932中国民族战史陶希圣重庆青年书店1939民族战争的历史教训武仙卿正中书局1939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郭节重庆中山文化教育1940馆中国历史上民族战争的评判问题黄元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中国边疆民族史刘义棠台湾中华书局1969民族史论丛(社会科学战线丛书) 社会科学战线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辑部周秦少数民族研究蒙文通龙门联合书局1958两汉迄五代入居中国之蕃人民族研究苏庆彬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 (两汉至五代蕃姓录)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和风俗(上册) 黄少槐、叶永华民族出版社1958汉民族的研究吴主惠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三联书店1957辑部民族形成问题研究牙含章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蒙藏回系年要录刍形蒙藏委员会蒙藏委员会1930蒙藏回系年要录九十八册蒙藏委员会蒙藏委员会1930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札奇斯钦台北市正中书局1978岭表纪蛮刘介商务印书馆1934中国土司制度余贻泽正中书局19441947古胡服考王国维上虞罗氏雪堂丛刻1915本鬼方昆夷犷狁考王国维上虞罗氏雪堂丛刻1915本北狄与匈奴马长寿三联书店1962匈奴史(英)帕刻著商务印书馆1934向达译匈奴民族考何健民编译昆明中华书局1939匈奴史林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匈奴史左文举台北编者1977匈奴护雅夫著台湾学生书局1977郑钦仁译匈奴汗国的末日——战争与和亲张端仕台北市星光出版社1979东胡民族考(日)白鸟库吉著商务印书馆1934方壮猷译乌桓与鲜卑马长寿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马长寿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1961突厥集史二册岑仲勉中华书局1958同外突厥学研究概况(译文集) 许浩福、陈鹏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0译陈伟校社契丹史论证稿陈述北平研究院1948契丹社会经济史稿陈述三联书店1963契丹兴亡史林旅芝香港三育图书文具1957公司契丹史略张正明中华书局1979契丹国书略说厉鼎煃19XX 鞑靼考王国维清华学校研究院蒙1926古史料校注附本兀良哈及鞑靼考(日)箭内亘著商务印书馆1932陈捷、陈清泉译鞑靼千年史(英)巴克尔著商务印书馆1937向达、黄静渊译鞑靼千年史巴克尔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黄静渊译柔然资料辑录中国科学院历史中华书局1962研究所渤海国志四卷唐晏吴兴刘氏求恕斋1919书本渤海国记三卷,附校录一卷黄维翰撰金毓辽海书社辽海丛书1931黻校录本1934渤海国志长编二十卷补遗一卷附金毓黻辽阳金氏千华山馆1934录一卷通检一卷图二幅渤海史考(日)津田左右吉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著陈清泉译女真译语二编罗福成大库旧档整理处1933蒙古史二卷(日)河野原三著江南图书馆1911欧阳瑞骅译蒙古逸史陈箓译商务印书馆1917 (最新)蒙古鉴卓宏谋自刊1919辽金时蒙古考王国维蒙古史料校注本1926蒙古史研究(日)箭内亘著商务印书馆1932陈捷、陈清泉译蒙兀儿史记一四六卷首一卷屠寄自刊1934古籍出版社1958蒙古史略(法)格鲁赛著商务印书馆1934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二册多桑著商务印书馆1936冯承钧译中华书局1962蒙古青史谢再善译重庆正中书局1944蒙古汉军与汉文化研究孙克宽台中市私立东海大1970学蒙古世系高文德、蔡志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79社蒙古黄金史译注札奇斯钦译注台湾联经出版公1979司蒙古社会制度史(苏)荷拉基米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0佐夫著社刘荣焌译蒙古初期之军略与金之崩溃孙克宽台北中央文物供应1955社十一至十三世纪蒙古史研究概况(苏)雅库博夫斯科学出版社1959基著魏英邦译蒙古族简史内蒙古自治区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古语文历史研究所《蒙古族简史》编写组云南蒙古族简史杜玉亭、陈吕范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满族史论丛莫东寅人民出版社1958满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满族简史》编中华书局1979写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二册凌纯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19XX言研究所黑龙江边兴安岭里的鄂伦春民族杨英杰东北人民出版社1952鄂伦春社会的发展秋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秋浦等中华书局1962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史料内蒙古少数民族内蒙古人氏出版社1962摘抄(清实录) 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西北种族史陈万言北京亚东制版印刷1919局西北的少数民族三册樊圃新知识出版社1955新疆民族变迁及现状张大军台北中央文物供应1954社回鹘史李符桐台北文风出版社1963维吾尔史略郭应德上海东方书社1952维吾尔研究刘义堂台湾正中书局1975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册)冯家升等民族出版社1958回回通考录王景生北京清真出版社1927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白寿彝等民族出版社1957回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回族简史》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78写组回教民族运动史陈捷商务印书馆1934西北回族革命简史马霄石上海东方书社1951西北回族的反清斗争端己上海四联出版社1954清代回民起义林斡新知识出版社1957回民起义四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白寿彝编甘肃夏河藏民调查记马无忌贵阳文通书局1947傣族僮族粤族考徐松石中华书局1946广西僮族简史黄现璠广西人民出版社1957广西僮族历史和现状黄臧苏民族出版社1958壮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壮族简史》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写组两广徭山调查庞新民中华书局1935广西凌云徭人调查报告颜复礼等中央研究院社会科1932学研究所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杨成志中山大学研究院文1943科研究所苗荒小纪刘介商务印书馆1928贵州苗夷丛考四册黄元操自刊1936苗族调查报告(日)鸟居龙藏撰商务印书馆1936国立编译馆译鑪山黑苗的生活吴泽霖、陈国钧贵阳大夏大学社会1940研究部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吴泽霖等贵阳文通书局1942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凌纯声、芮逸夫商务印书馆1947湘西土司辑略谢华中华书局1959中夏系统之百越罗香林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林惠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1930学研究所台湾的高山族金祖同台湾1950台湾高山族的人口变迁王人英台湾中央研究院民1967族研究所西南边疆民族论丛江应墚广州珠海大学1938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尤中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云南古代民族之史的分析范义田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云南民族调查报告杨成志中山大学语言历史1930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上、下宋恩常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集)云南少数民族云南省历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所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江应墚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古滇土人图志二册董一道昆明崇文印书馆1914西康夷族调查报告庄学本西康省政府1941元代罗罗斯史料辑考杜玉亭四川民族出版社1979大小凉山开发概论任映沧成都西南夷务丛书19XX社大凉山夷区考查记曾昭抡昆明求真出版社1945凉山夷家林耀华商务印书馆1947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刘尧汉民族出版社1980大小凉山倮族通考任映沧成都西南夷务丛书1947社雷波小凉山之㑩民徐益棠成都金陵大学中国1944文化研究所凉山地区古代民族资料汇编蒙默四川民族出版社1979云南罗罗族的巫师及其经典杨成志中山大学文史研究1931所云南罗罗族论丛杨成志中山大学浯言历史19XX研究所清代哀牢山彝民起义(中国历史小丛胡大刚中华书局1960书)百夷传校注(明)钱古训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江应墚校注蛮书校注(唐)樊绰撰中华书局1962向达校注南诏史话尤中云南人民出版社1937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马长寿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新唐书南诏传笺证王忠中华书局1933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李霖灿台湾中央研究院民1971族研究所唐代南诏与李唐关系之研究王吉林台北市私立东吴大1976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泐史李拂编译云南大学西南文化1947研究室云南白族的起源和形成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文物调查资料李家瑞等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詹承绪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西盟佤族社会形态(云南少数民族社田继周、罗之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会研究丛书)车里宣慰世系考订李拂一云南大学西南文化1944研究室昆明文建书局1947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方国瑜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杜文秀建国十八年之始末何慧清昆明中国回教救国1940会咸同滇变见闻录白寿彝校集商务印书馆1945咸同云南回民事变王树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1968代史研究所1968腾越杜乱纪实饭藿老人泰东图书局1923蒋壮勤公勋迹录三册陈荣昌上海勤益印刷公司1929西藏民族政教史六卷(释)法尊北碚汉藏教理学院1941西藏政教史略刘家驹中国边疆学会1948西藏王统记福幢著王沂暖译商务印书馆1950续藏史鉴阿旺格莱著华西大学1945刘立千泽联豫驻藏奏稿吴丰培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王忠科学出版社1958吐蕃与唐朝关系之研究任育才台中市自立出版社1971玉树土司调查记二卷附一卷周希武商务印书馆1920清代准噶尔史料初编庄吉发译注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77社水话研究李方桂台北市中央研究院1977历史语言研究所畲族史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畲族简史》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写组(二)世界民族史民族主义史(英)古池著文化学社1931黄公觉译各国民族统一运动史李建芳重庆大道出版社1945民族史译文集中国科学院民族科学出版社1959研究所东方民族论汉斯康著民智书局1930刘君穆译印度民族史(日)赤松祐之著重庆正中书局1941吴绳海译1943近东民族奋斗史慎之世界书局1940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徐松石香港平安书店1959犹太民族史布郎著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欧洲族类源流略五卷倪秀章译王树楠中卫县署陶庐丛刻1902本苏联民族学研究史(苏)托卡列夫、民族出版社1958托尔斯托夫著梅林、罗致平译为正确阐明苏联中亚细亚各民族的历(苏)邵英巴耶夫人民出版社1954史问题而斗争等著肖扬、罗焚译。
关于中亚的书
关于中亚的书
中亚地区位于亚洲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
这个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中亚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我推荐你阅读以下几本书:
1.《丝绸之路:从中国到罗马》:这本书由斯文·赫定撰写,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资料,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亚地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互动。
2.《中亚五国史(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8世纪)》: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巴里·诺顿撰写,详细介绍了中亚五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演变。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亚地区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3.《穿越中亚》:这本书由著名探险家徐客撰写,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穿越中亚的旅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亚地区的热爱和
关注。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
主题: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一、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的背景1. 斯坦因是谁?他的中亚考察的目的是什么?2.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3.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期间所获得的文书有哪些?二、汉文文书的内容和意义1. 这些汉文文书是什么时期的?揭示了什么历史信息?2. 这些文书涵盖了哪些领域的内容?3. 这些文书对于中亚地区的历史研究有何重要意义?三、文书的保存和研究价值1. 这些文书如何保存至今的?存在怎样的价值?2. 这些文书对于文化、历史、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有何帮助?3. 这些文书的研究如何影响当代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认识?四、结语1. 总结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得的汉文文书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展望未来对这些文书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一、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的背景1.1 斯坦因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他深入中亚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和勘探。
1.2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是在1886年至1890年间进行的,其考察地点包括了塔什干、喀什等地。
1.3 在此次考察中,斯坦因收集了大量的文书和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的汉文文书。
二、汉文文书的内容和意义2.1 这些汉文文书主要来自于唐宋元明时期,内容涉及了当时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揭示了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密切通联和交流。
2.2 文书中记载了当时政府的命令、官员的文书、商人的往来记录等,反映了中亚地区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3 这些文书对于中亚地区的历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学者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和交往。
三、文书的保存和研究价值3.1 这些汉文文书大部分保存在欧美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得以长期保存至今,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3.2 这些文书对于历史、文化、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帮助,可以为学者们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历史文献。
3.3 文书的研究不仅对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有影响,同时也对于当地的文化保护和考古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亚地区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丝绸之路的学术书
丝绸之路的学术书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现象,吸引着无数学者展开研究。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本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学术书籍。
1.《丝绸之路:中亚到欧洲的文化交流》
作者:克里斯蒂安·斯特梅林斯基
这本书涵盖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分
析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作者详细描述了交流和贸易在中亚到欧洲的
区域间所起到的作用,揭示了丝绸之路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丝绸之路:贸易、传播与文明交汇》
作者:杜德森
这本书探讨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交流和贸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作
者通过对文化遗产、物质文化和语言的研究,揭示了不同文明间的相
互影响和交流,同时强调了丝绸之路在文明交汇中的重要性。
3.《中共丝绸之路政策研究》
作者:黄兵
这本书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对新丝绸之路政策的研究。
作者通过对相
关文献和政策文件的细致分析,探讨了中国政府在推动“一带一路”
倡议中所采取的政策、战略和举措,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意义。
4.《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商业》
作者:汤姆·斯坦顿
这本书从商业的角度研究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作者通过对商业行为、商人活动和商业制度的考察,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网络和经
济交往。
同时,书中还探讨了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流通、商业路线和商
业文化等议题。
这些学术著作都对丝绸之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丝绸之路对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的重大影响。
无论是对丝绸之路本身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这些书籍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洞察力。
中亚历史(一)远古的中亚
中亚历史(一)远古的中亚(一)远古的中亚公元前18500年,贝加尔湖居住着阿尔泰人,属于黄种人北亚人种。
他们逐渐散居,定居蒙古高原中西部的是突厥族群,定居大兴安岭西侧的是蒙古族群,定居黑龙江流域的是通古斯族群。
由于蒙古高原西部和中亚居住着原始印欧人(吐火罗人),在长期的战争和交往中,吐火罗人被突厥族群同化,所以后来的苏美尔、匈奴、坚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黄白混血人种。
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人种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
前8000年,后来从突厥族群分化出一支部落,他们西迁乌拉尔山,部分继续西迁到北欧,他们与当地的白人融合形成乌拉尔民族,成为芬兰、爱沙尼亚、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拉普、马扎尔人的祖先。
公元400年匈奴西迁、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厌达人西迁,一部分与中亚北部的突厥人融合后形成保加尔人、鞑靼人、楚瓦什人、巴什基尔人,另外一部分同化于马扎尔人之中。
突厥族群沿勒拿河、叶尼塞河向北极地区移民,形成楚科奇人、涅涅茨人、雅库特人,他们没有与白人发生融合,属于纯粹的黄种人。
前1200-前750年,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居住在黑海以北的俄罗斯草原上。
辛梅里安人被认为是属于色雷斯-弗里吉亚人种,印欧种的一支,他们来自匈牙利和罗马尼亚。
当东南部的高加索文化和奥地利的哈尔希塔特文化已经进入铁器时代时,辛梅里安人和色雷斯人仍逗留在青铜时代。
早于此,一部分辛梅里安人已经东迁到中亚,被称为吐火罗人。
公元前1100年,来自乌拉尔--伏尔加河的印欧人种雅利安人东迁到中亚和伊朗高原,将早先来此的印欧人种吐火罗人赶到天山以东直至黄土高原一带。
其中定居在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是波斯人的祖先,定居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是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包括中亚塞种人)的祖先,他们都操东伊朗语;一部分南下进入印度征服达罗毗荼人,成为操印地语的印度斯坦族的祖先。
前900年,周穆王姬满西游到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与西王母杨回相会。
《中亚通史》读后感
《中亚通史》读后感《中亚通史》内容概要:本书为“中亚通史”古代卷,叙述的是阿拉伯帝国解体以后中亚各伊斯兰王朝的分合与演变,特别是中亚的突厥化和操突厥语各族的命运。
从时间上说,则是从公元9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跨越约700年。
由于中亚地区各族逐步信奉了伊斯兰教,他们都自称是穆斯林。
又由于他们大部分被突厥化,中亚才产生了“突厥斯坦”这个地名……《中亚通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看了一部分,这部分的史料本身是很少的,读后了解了一部分自己不清楚的历史,不过感觉有点混乱,主要是人物太多,王朝更迭太快,政治和经济,人物的描写不够,就通史而言,这样是不错了……中亚通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中亚通史――古代卷》系统叙述了中亚地区自石器时代起至16世纪中叶的悠久历史,全面展现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并存的中亚地区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是中亚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从寻常的各卷名称上我们看不出作者的高明之处,但各卷各册内容的分量、时代界限及各章节的设置却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深思熟虑。
《中亚通史――古代卷(下)》叙述的是阿拉伯帝国解体以后中亚各伊斯兰王朝的分合与演变,特别是中亚的突厥化和操突厥语各族的命运。
这一册里中亚的历史从公元9世纪中叶起至16世纪中叶,历时700年,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亚出现了两次文化繁荣、完成了中亚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进程——伊斯兰化和突厥化。
中亚地区被阿拉伯征服后,成为了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但中亚各地不断爆发旨在摆脱异族统治的起义,操东伊朗语的居民建立了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和萨曼王朝,他们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积极推进伊斯兰化,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比当时的阿拉伯和随后的诸突厥王朝时期都较为灿烂的文化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是中亚最富有成就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中亚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居于领导地位。
萨曼王朝的灭亡意味着伊朗语族在中亚建立国家的结束,从此以后,伊朗语族在中亚的统治再也没有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亚史相关著作
中亚文明史(汉译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1-2006。
中亚通史,王治来、丁笃本,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中亚国际关系史,王治来、丁笃本,湖南出版社,1997。
西域通史,余太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新疆史纲,新疆社会科学院,2005年。
中亚五国史纲,马大正、冯锡时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中亚简史(外一种)(汉译本),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中华书局,2005。
中亚史纲要(汉译本),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商务印书馆,1994。
中亚古国史(汉译本),麦高文著、章巽译,中华书局,2004。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巴尔托里德著,张锡彤,张广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草原帝国(汉译本),格鲁塞著、魏英邦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中亚塔吉克史(汉译本),加富罗夫著、肖之兴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
中亚突厥史十二讲(汉译本),巴尔托里德著、罗致平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
吐火罗人起源研究,徐文堪,昆仑出版社,2005。
嚈哒史研究,余太山,齐鲁书社,1986年。
塞种史研究,余太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林梅村,东方出版社,1995。
中国塔吉克,西仁·库尔班等著,新大出版社,1994年。
突厥史,薛宗正,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唐代中国与大食穆斯林,(法)张日铭著,姚继德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中亚塔吉克斯坦的北方居民,布什科夫著,高永久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喀喇汗王朝史稿,魏良弢,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华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西辽史纲,魏良弢,人民出版社,1991年。
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36。
上海书店,2001。
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刘迎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金帐汗国兴衰史,格列科夫著,余大钧译,商务印书馆,1985。
十四——十九世纪中国在中央亚细亚的外交,哈菲佐娃著,杨恕等译,兰大出版社,2002。
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阿里·玛扎海里著,耿昇译,新疆人民出出版社,2006。
准噶尔汗国史,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商务印书馆。
1980。
西域地名,冯承钧、陆峻岭,中华书局,1980。
中外史地考证,岑仲勉,中华书局,1962。
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许序雅,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3卷本,另有早期多卷本),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1999。
中西交通史,方豪,齐鲁书社,1987。
丝绸之路史研究,长泽和俊著、钟美珠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