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康复训练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踝关节扭伤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踝关节扭伤ppt演示课件
包括热的烤灯热敷的膏剂温泉热疗桑拿蒸汽?避免运动在损伤的部位做按摩同样要避免过度的酒精摄入?这些措施会导致出血水肿和疼痛加重?活血药物要适当延后使用?nsaids药物有争议
.
1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门诊、急诊中最常见损伤。
其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为 外侧韧带损伤。
.
2
任何年龄均可 以青壮年居多 行走不平道路 上下楼梯跌倒 过高的高跟鞋
.
15
• 下胫腓重叠
• 下胫腓间隙 • 距骨倾斜

踝关节正侧位摄片
<10mm 异常 – 提 示下胫腓联合损伤
>5mm 异常 – 提示 下胫腓联合损伤
>2mm 考虑异常
• 确诊困难时可与健 侧比较。
.
16
踝关节相对于底片内旋10~15度,内外侧间隙与
关节间隙等宽。
.
17
应力像:对于评估内踝及下胫

.
8
不伴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少见,容易漏
诊,需仔细检查
• 肿胀:在前侧和下胫 腓骨间膜处 • 瘀斑:骨间膜处受伤 后数日不能负重 • 触诊:压痛点 • 活动度:不能完全跖 屈、主动被动外旋活 动时疼痛
.
9
下胫腓前韧带 下胫腓后韧带 下胫腓横韧带 骨间韧带
骨间膜
骨间膜
.
3
外翻型

内翻型
.4.源自5 伤后肿胀、瘀斑情况 仔细检查压痛点 前抽屉试验以及距骨倾斜试验
.
6
可在病人卧位或坐位下完成。 一手握住胫腓骨,一手握住跟部并施加向前的力 移动超过10mm或较对侧增加3mm提示提示距腓前 韧带(ATFL )损伤和/或三角韧带损伤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ppt课件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ppt课件
屈、内收动作
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包括:
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髌骨骨折、胫腓 骨骨折、踝骨骨折等,下肢骨折的功能锻炼的目 的和方法相同。
胫腓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髌骨骨折
膝关节置换
下肢骨折
功能锻炼的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 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 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钙 丢失。
解剖分类
按照身体创伤部位,分为上肢骨折、下 肢骨折 上肢骨折包括:锁骨骨折、肱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等
下肢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踝关节、 髌骨骨折等
锁骨骨折
肱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
上肢骨折
功能锻炼目的: 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 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早期功能锻炼----肢体功能恢复 早期有计划、系统、标准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护理指导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功能锻炼分期
早期阶段:骨折后l~2周内,局部反应明显,肿胀
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功能锻炼:以患肢肌肉主动舒缩活动为主。 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上肢:用力握拳 充分伸直五指 下肢:用力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及用力使踝关 节背伸、趾屈及伸屈足趾
上肢骨折
骨折后三周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 仰卧位,头有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 仰卧在床上,头、双肘、双脚支撑床上,用力 做挺胸练习,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 右,加强抗阻力肘关节力量。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的肩关节 活动锻炼。
上肢骨折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17
踝关节运动
1、活动范围:背伸10-20 ° ,跖屈25 °-35 ° 2、踝关节背伸时,踝关节可增宽1.5-2.0mm 3、距骨向外侧移位1mm,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
减少约42%
18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外侧结构紧张,内侧松弛
19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内侧结构紧张,外侧松弛
20
内收、外展
➢内收和外展是距骨在关节 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6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 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 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 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 胫腓骨全长像
踝穴位摄片
24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25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旋后/内翻 S.A . 旋后/外旋 S.L. 旋前/外展 P.A . 旋前/外旋 P.L.
内翻 内翻 外翻 外翻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时距骨上关节面转向 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反 之为外展
21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是指距骨相对 胫骨的活动,是距骨发生在 水平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反之 外旋
22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外力,如敲击或撞击,直接作用
于局部可致骨折
23
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
68

踝关节PPTPPT课件

踝关节PPTPPT课件

一位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由于 落地式踝处于趾屈、内翻为而 受伤
编辑版pppt
10
踝关节损伤分类
1.踝关节内翻扭伤 Inversion (lateral) ankle sprain:足内翻导致外侧韧 带损伤 最常见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 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 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 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 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 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
距腓前韧带与外踝的前部 相连,向前内方到达距 骨颈。是外侧韧带损伤中 最常见的。
编辑版pppt
5
踝关节易造成外侧韧带损伤机理
1.外踝比内踝约长1cm 且靠后方,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面积大,韧带纤 维较细密而强韧。因此, 足的内翻活动可能性比外翻活动大;
2.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宽的距骨体进人叉状关节窝,踝关 节较稳定;
踝关节扭伤 Sprained ankle
筋伤科 耿文东
编辑版pppt
1
踝关节扭伤:
指在外力作用下,踝
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 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 时,引起关节周围软 组织如关节囊、韧带、 肌腱等发生撕裂伤, 称为踝关节扭伤。
编辑版pppt
2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ankle joint)又称距小 腿关节(talocrural joint )由 胫骨远端、内外踝、距骨滑车 构成屈戌关节,能作伸(背 屈)、和屈(跖屈)运动。
4.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 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 量

踝关节运动学ppt课件

踝关节运动学ppt课件

5
(二)踝关节的韧带
踝关节的主要韧带有: 1内侧韧带: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 该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力。 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
6
2.外侧韧带:
(1)距腓前韧带 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 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 在踝关节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 概括起来,外侧韧带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足、踝的内翻幅度。
20
(三)踝关节的稳定性机制
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骨、韧带、肌力及重力等。 首先,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形,与踝穴相适 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有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 其次,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向下及后行, 均有阻止距骨后移加的作用。 再者,在踝部韧带及骨有对抗肌力与重力的作用, 可以阻止小腿骨的移位。
15
三、踝节生物力学
踝关节与足部的一系列关节加上膝关节的旋 转轴构成了一个有三个自由度的关节,使足部在 任何位置可适应不同的不平整的路面行走。
足弓对各种地面的适应性
16
(一)踝关节的运动范围
踝关节轴线
胫骨及距骨关节面弧
踝关节活动度
17
1.背屈与跖屈
即距骨在其横轴上旋转。
距骨头体在矢状面上背屈与跖屈 ★踝关节屈伸同时伴有距骨下关节(跟距及距舟)和 跗中关节(距舟、跟骰)活动及距骨在踝穴中前后 滑动。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3.横向稳定性
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 二是副韧带正好位于距骨侧方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均 可起到稳定作用。
踝关节运动学
1
学习内容

下肢骨折床上康复训练操PPT课件

下肢骨折床上康复训练操PPT课件

肢的骨折,关节置换之类的各种手术都是适用的,
手术当天麻醉消退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即使是肌
肉或者肌腱本身的断裂缝合,术后的2-3天,也一
样可以进行等长肌肉收缩放松练习。
讨论
康复训练时机的选择
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 缩
入院后?
手术后?
讨论
跟骨牵引
踝泵—屈伸?
踝泵—环绕?
足趾运动?
讨论
髌骨、膝关节周围骨 折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后
手术前? 肌肉收缩的过程中能把髌骨拉向上运动
应用要领
康复练习中,有一种理论,叫做交叉效应,指的是一 侧肢体用力可以导致对侧肢体正在同时收缩的肌肉力量增 加。所以在伤病或者手术后的早期康复功能练习中,要双 下肢同时练习, 可以更好地促进整个下肢的循环。
——朱秀华,黄力平,李磊等.力量训练交叉迁移及在康复中应用的研究
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45-849.
应用要领
1、康复操从患者入院时开始,以患者能够耐受,
不加重患者的病情和疼痛为宜。体弱者每个动作可 以减半,强壮者每个动作个数可增加。 2、被动活动 3、健侧 4、局部 患侧 患侧肢体 主动活动
全身
——涂春兰,卓俐贤,彭文.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床上康复操的效 果观察[ J ].护理学报,2008,15(11):1-3.
康复训练
1、踝泵运动
踝关节环绕动作。 预备:患者平卧位,踝关节功能位。
1.双足由内向外旋转,四拍, 连续四个 2.双足由外向内旋转,四拍, 连续四个
锻炼小腿肌肉力量,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练习踝关节灵活度,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康复训练
2、压膝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踝关节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PPT精选课件
更广泛的骨 间膜的撕裂
可伴有内踝骨折 或三角韧带的撕

60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C-2 X光片
61
辅助检查
X线片:踝关节正侧位片、应力位片,发现骨折,可能漏诊关节间骨折、软组 织损伤 CT扫描:可发现关节间骨折,看不到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 MRI:软组织损伤敏感高,骨折不敏感 彩超:软组织损伤
可能有淤血。轻~中度关节
不稳 。踝关节一定程度上
运动丧失和功能障碍。
负重或行走疼痛
二级扭伤:前距腓韧带部分撕裂,跟腓韧带拉长。产生不同程 度的踝关节不稳定:
42
踝关节扭伤临床分级
分级 韧带损伤 临床症状
康复时间
三级 完全撕裂 严重疼痛、肿胀和压痛和 几个月
淤血。相当多患者踝关节
不稳。 踝关节运动丧失和
35
踝关节韧带损伤
损伤时有时能听到音响,伤处疼痛,踝关节外侧迅速肿胀,距腓前韧带是组成关节 囊的一部分,若是断裂时,往往关节出血,伤后几天出现瘀血斑,外侧韧带扭伤后 的压痛点主要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上 90%韧带损伤为距腓前韧带
36
外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 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 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 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 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23
胫骨下端
24
腓骨下端
25
下胫腓关节的特点
非滑液囊关节,关节面不直接接触,中间被纤维脂肪组织隔开, 无任何肌肉跨越,不能自主活动,被外力牵动或随其他关节运动 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滑车前缘进入踝穴,踝穴被撑开,下胫腓关节张开 踝关节跖屈时,距骨滑车后缘进入踝穴,踝穴复位,下胫腓关节关合

《骨科康复》ppt课件 79页

《骨科康复》ppt课件 79页

选择合适大小尺寸的健身球
根据体型比 例选择
根据病人 情况选择
根据用途选 择
平衡板上重心移动训练
身体左右重心移动
身体前后重心移动
脊柱牵引技术
颈椎机械牵引 腰椎机械牵引 其他颈椎牵引技术 其他腰椎牵引技术
牵引方法
滑轮牵引
可取卧位或坐位, 一般认为在卧位情 况下,全身肌肉松 弛,牵引效果较好。 但坐位较为实用和 方便,因此临床更 常用。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腕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近侧指间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拇指腕掌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锁骨骨折的康复 肩关节脱位的康复 肩袖损伤的康复 尺骨鹰嘴骨折的康复 桡骨颈骨折的康复 肱骨小头骨折的康复 肱骨髁间骨折的康复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 尺桡骨双骨折的康复 尺骨干骨折的康复 Galeazzi骨折的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手外伤康复
概述 手部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 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 国外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方案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康复 严重手外伤康复
骨科临床检查与评定
健康与生存质量的评定 简明健康调查问卷 诺丁汉健康问卷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常用运动与手法治疗性技术
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技术 维持或增强肌力肌耐力的技术 手部治疗性锻炼 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 改善平衡功能的技术 神经再教育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McKenzie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注射技术

《踝关节康复练习》课件

《踝关节康复练习》课件

案例二
康复练习使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 得到显著提高,运动能力更加发 展。
案例三
康复设备的应用帮助患者更好地 进行踝关节康复练习,加速康复 进程。
结语和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探讨了踝关节康复的重要性,解剖知识,常见的踝关节 损伤,康复练习的原则和方法,实际案例分享。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 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踝关节康复练习。谢谢大家的参与!
1 逐渐增加负荷
康复练习应从轻度到重度逐渐增加负荷,以帮助肌肉和韧带适应并恢复功能。
2 注意姿势和技术
正确的姿势和技术对康复效果至关重要,确保康复练习的正确进行。
3 个性化定制计划
康复计划应基于个体特点和康复目标进行定制,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恢复。
常用的踝关节康复练习方法
踝关节康复练习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踝关节康复练习》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课程《踝关节康复练习》。本课程将介绍踝关节康复的重 要性,解剖知识,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康复练习的原则和方法,实际案例分 享,以及结语和总结。
踝关节康复的重要性
踝关节作为身体重要的支撑部位之一,康复是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的关键。了解踝关节康复的重 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相应的康复练习。
骨骼结构
韧带支持
踝关节由腓骨、胫骨和距骨组成, 它们共同形成了关节的骨框架。
跟骨与胫骨之间有多个重要的韧 带,它们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
肌肉协调
踝关节周围的肌肉起到支撑和控 制关节运动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踝关节损伤
了解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康复练习。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扭伤、韧带损伤和骨 折等。
1 增加关节灵活性
康复练习可以帮助恢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提高关节灵活性。

第七节踝关节5ppt课件

第七节踝关节5ppt课件

距下关节损伤康复
定义
临床主要为后足、慢性弥漫性疼痛,后 足不稳
放 射线
治疗
康复 治疗
关节镜下距下关节清理术后
夹板固定麻醉过后即开始足趾活动和股四 头肌练习 3天换弹力绷带固定,逐渐增加负重,开始 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 1周恢复完全负重 2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1个月恢复正常
跟距骨间韧带重建术后
踝关节与脊柱运动创伤 的康复
教学要求
治常 疗见 (脊 熟柱 悉运 )动
损 伤 康 复
(脊 了柱 解运 )动
损 伤 治 疗 原 则

康常 复见 (踝 熟关 悉节 )运
动 损 伤 的
锻踝 炼关 原节 则运 (动 掌创 握伤 )的
康 复
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康复
基础
组成 活动 RICE原则 常见损伤
康复锻炼
骨软骨移植或软骨细胞移植
保护期(术后4周内) 过渡期(术后5~6周) 成熟期(术后7~12周) 功能锻炼期(术后12周以后)
复位内固定后
康复不能过于积极,术后固定 1天内开始股四头肌练习 2周开始踝关节练习1次/日 8周踝关节屈伸达到正常,逐渐开始负重 3个月开始开始慢步行走,过渡到快走 4~5个月,开始练习跑步
石膏固定,抬高患肢,早期开始活动 足趾,并进行髋膝活动度及肌肉练习
6周后去除石膏,更换为支具,练习踝 周围肌力,逐渐增加负重
18周后去除支具,恢复正常
距下关节融合术后
非负重管型石膏固定3周,期间练习髋膝
3周后换为行走石膏,继续以上练习
6周后开始带石膏适当负重步行
12周后X线复查骨已融合后去除石膏,扶 拐部分负重步行,逐渐过渡
上肢的锻炼 下肢的锻炼 项背部锻炼
颈椎病的预防

_踝关节

_踝关节

所有腿部、踝部和足部的骨性、韧带结构都应该仔细地触诊, 以明确触痛点和骨擦音。随后应进行踝关节地应力检查,以明 确是否存在踝关节韧带损伤或稳定性丧失。内侧韧带结构损伤 或韧带稳定性丧失 是否存在,是决定采取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 疗地重要因素。同时应注意腿或足地筋膜室张力,确认是否存 在筋膜室综合征。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注意对神经血管状况的评 估。
通用准则可有助于评估运动员重返运动是否安全,包括运动范 围完全且无痛,力量恢复至少90%,平衡和本体感觉达到损伤前水 平,以及对再损伤风险和如何避免的彻底理解。使运动员重返运 动的决定应由多人参与,包括教练、物理治疗师、医生和队内训 练师。体育活动应在次最大强度中恢复,运动员应随着力量的增 加而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 评估与治疗 • 治疗模式 • 损伤后康复活动
评估与治疗
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之前,物理治疗师应对个体的伤势进行全面的评估。初 步评估的重点有三个方面:对损伤进行认定,对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及制订一 个多学科计划来治疗患者和使他们尽早恢复正常活动。
评估完成后,开始设计康复计划。为了有效地要,因为它们与运动行为关系密切。研究显示总人口中足踝 疾病的发病率高达80%。对于特殊群体,如运动员,足部损伤同样高发——仅跑 步运动员中膝关节以下部位损伤就占40%~50%。
治疗模式
冷疗 热疗 超声 离子导入 神经肌肉电刺激
冷疗
冷疗,即将低温用于损伤部位的疗法,在 急性期的炎症消退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应 用冷敷的局部效应包括降低代谢率、促进血 管收缩、减轻疼痛和肿胀。在急性损伤过程 中冷敷最有益的效应是降低局部的需氧量。 冷敷的应用降低了细胞的代谢率,进而大大 地减少了细胞存活所需的氧。通过减少因为 缺氧导致的死亡细胞的数量,限制了继发性 缺氧的严重程度。细胞死亡越少,损伤区域 的炎性物质的释放也就越少。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PPT课件
主要通过腓骨和距骨间的斜坡形关节传导,另有 小部分经下胫腓韧带联合向上沿腓骨传导至上胫 腓关节,而很少通过骨间膜向上传导。 腓骨除维持踝关节稳定外,也承担负重功能,如腓 骨骨折后重叠缩短或旋转,则外踝上移,踝穴增 宽,距骨外移,导致踝关节退行性改变。
整理课件ppt
5
踝关节的稳定性-1
• 踝关节的活动是在负重下进行,所以稳定性极为 重要。
• 初时按形态分类:稳定、不稳定;单、双、三踝骨折 • Ashhurs&Bromer(1922)按病因分为外展、外旋、内收
和垂直压缩四型,前三型又按严重程度分为3度。对下胫 腓联合的分离重视不足。 • Lauge-Hansen(1942)将踝关节骨折分为5类,名称的 前半为受伤时足的位置,后半为外力的方向。能表明受伤 时足的姿势,外力的方向,韧带损伤与骨折间的关联,能 阐明骨折的过程与程度。对手法整复帮助很大。 • Danis - Weber 分型法:Danis (1949)新用,Weber改 进,为 A-O系统采用。简明。对手术的选择明确、实用、 方便、容易掌握。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 踝关节为屈戍关节,主要为负重。关节轴横贯距 骨的额状轴上,主要运动为背伸或跖屈
• 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外侧三韧带 • 跗骨间三关节、跗跖关节
整理课件ppt
3
踝关节转动轴
• 其旋转轴与地面平行,与小腿纵轴垂直相交。绕此轴足可 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
• 踝关节矢状面不同于人体正中矢状面,踝关节横轴外侧端 朝下偏后,与小腿轴线冠状面交角79°(68°~88°)。
整理课件ppt
14
Lauge-Hansen分类法
• 旋前-外旋型:足在旋前位,距骨外旋,造成三角韧带撕脱或内踝骨折,为 Ⅰ度;暴力加大,距骨外旋时分别撕脱前胫腓韧带和骨间韧带,发生下胫腓 韧带联合的不完全分离,或撕脱胫骨下端的腓骨切迹的前唇上附着处 (Tillux’frac) ,为Ⅱ度;暴力进而旋转腓骨, 造成腓骨高位螺旋形骨 折,最低也在下胫腓韧带联合上2.5cm,甚至高达腓骨颈 (Masonneuve’frac),骨折线自前缘向远端后方皮质,为Ⅲ度;如在Ⅱ度 基础上,撕裂后胫腓韧带发生下胫腓韧带联合完全分离或后唇骨折,骨折块 多半超过25%胫骨下方关界面,为Ⅳ度。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
• 针对篮球运动员踝关节防护相关参考文献 • 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韩志要 • 踝关节损伤就是篮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之一。从文献资料、调查统计和随 • 诊观察表明,踝关节损伤多见于外侧副韧带为主,接近80%;其次是内侧副韧带为18%,
骨折和肌腱伤较少。篮球运动员踝部损伤约占各种损伤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影响 运动训练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及时而恰当的损伤处理和治疗,不仅恢复缓慢, 而且容易发生再损伤。预防和减少踝关节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侧韧带及有关肌肉的力量。
•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每个人每天离不开两脚,离不开走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避免踝关节扭伤,请 锻炼你的双脚吧!
• 【概述】 •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
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 至发生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其中以踝关节最多,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 【治疗措施】 • 如外侧韧带损伤较轻、踝关节稳定性正常时,早期可抬高患肢,冰敷,(只要是冰镇的东西都可以,如冰激凌、冻肉 等)以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肿胀。2~3天后可用理疗、封闭、外敷消肿止痛化瘀药物,适当休息,并注意保护踝部 (如穿高统靴等)。如损伤较重,可用5~7条宽约2.5厘米的胶布从小腿内侧下1/3经过内、外踝粘贴于小腿外侧中部, 胶布外用绷带包扎。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韧带松弛,以利愈合,固定约3周。如为内侧韧带损伤,包扎固定位置相 反。 • 若症状严重,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矫枉过正”的位置,约4~6周。 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垫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块较大,且复位不良,则应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 陈旧性外侧韧带断裂或反复扭伤致外侧韧带过度松弛造成关节不稳者,可考虑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侧韧带。 • 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关节积血较多者,应在无菌技术 下及时抽出,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需行手术复位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 伤,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踝关节康复训练
讲解:江朝豪
本节目标
• 了解踝关节的解剖结构
• 了解踝关节的常见损伤
• 如何处理踝关节的损伤
• 如何踝关节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
• 踝关节是一个铰链结合。 • 运动:
– 背屈 – 脚趾朝向头 – 跖屈– 踮起脚尖 – 内翻– 使踝关节朝里 – 外翻 – 使踝关节朝外
• 所有运动一起发生
踝关节 腓骨 – 距骨
踝关节外侧韧带
距腓后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
踝关节内侧韧带
“三角韧带”由4个部分组成
小腿后部肌肉
腘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腓骨长肌
跟腱
拇长屈肌
小腿前部肌肉
腓骨长肌 胫骨 腓骨短肌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腱
踝关节扭伤
韧带联合的踝关节扭伤
• 韧带联合的踝关节扭伤
– “高踝扭伤”
• 骨间膜的损伤 • 踝关节过度转动导致
康复治疗
• 急性期 • 目标: 消肿、止痛 促进组织愈合
急性期
• 24小时—48小时 • PRICE原则 • 一天多次冰敷
关节活动(被动和主动)
• 背屈 (被动) 跖屈
• 外翻
内翻
BAPS
• 利用BAPS做康复练习
• 由小半球做到大半球
主动
亚急性期
• 目标:
增加脚踝外侧的肌肉力量 增加脚踝本体感觉 改善功能性活动并恢复功能状态
抗阻外翻
• 闭眼单脚站
• 慢性期 目标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逐渐让患者恢复体育锻炼和高水平的 活动
稳定性的练习
踝关节包扎
• 踝关节包扎流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