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检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综合测评(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对唐宋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 )A.宋代与大唐相比,国力渐趋衰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财政困窘C.宋代不重视城市建设,规划性差D.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皇帝威势凸显3.[2021·山东菏泽期中]宋初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宋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分化事权B.扩大科举C.加强专制D.强干弱枝4.“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下,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

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

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朝。

”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宋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5.金代海陵王时,废猛安谋克制下的“万户”为节镇一级的路,使其置于京府和节镇州之下,其地位与防御州、县等同,并纳入品级制的系统之中。

这一改革( )A.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B.解决了“冗官”问题C.推动了地方官制的统一D.使官制更具有民族性6.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统治者这一划分方式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防止出现地方割据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7.元史专家认为,元朝视儒士与僧侣一样,为了救济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儒士,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让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储备人才的用意。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排除A 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排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1·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

理学的形成()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3一轮复习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 纲]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 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地主阶级向西方的学习1.“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

(2)概况⎩⎪⎨⎪⎧①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 地理志。

他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编撰出《》一书。

该书明 确阐述了“”的思想,对 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史论要旨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启迪人们去探索救国之路。

但这只是起步,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新思潮的倡导者大多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且没有付诸实践。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______________的形势。

(2)概况⎩⎪⎨⎪⎧①代表:、李鸿章、X 之洞、左宗棠。

②主X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活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

④影响:迈出了中国历程的第一步。

小结:1、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政治派别、实践活动、结果和败因。

2、“中体西用”思想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1)目的上,都主X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

(2)方法和步骤上,都主X 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X 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3)结果上,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2021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021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高考题组】考点一近代列强的侵略1.(2021·安徽文综·T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化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爱护,归功于北京的亲密凝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推断,该不公平“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选B。

由题干材料的内容看,此时法国在华已经取得了深化内地、自由传教、在北京派驻公使等特权,这些特权取自1858年的《天津条约》,但因当时中法双方没有换文。

再由“归功于北京的亲密凝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可知,1860年中法签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连续有效,故B正确。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别是英国、日本与清政府签订的,均与法国无关,故A、C错误。

法国虽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国之一,但时间与内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故D错误。

2.(2021·上海单科·T20)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哽咽”。

这些令他“哽咽”的和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选B。

《南京条约》是中英两国签订的,与美国无关,故A错误;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天津条约》,故B正确;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与美国无关,故C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错误。

3.(2021·四川文综·T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解析】选D。

2021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选修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

2021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选修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2022·惠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联邦德国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进展起来的。

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峻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

粮食供应紧急,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对居民的主要威逼。

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

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经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

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需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

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布满敌意,视其为不行救药者。

——据《解放日报》2022年2月2日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当进行深刻反思。

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

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

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头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 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

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据《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缘由》(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大事?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当如何避开战斗再次发生。

【解析】第(1)题第一问,可以直接推断是其次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其次问,依据材料一进行概括。

第(2)题依据材料信息“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头涌现……乐在其中”体现了大国反思战斗、政府主动担当责任和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还可以结合所学从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角度分析。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一 整合测评-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一 整合测评-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一整合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某某质检)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解析:题干呈现的是宗法制在中国的社会影响,而不是对官僚的影响,A项错误;晚辈给长辈行礼,体现出血缘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同样,题干也并没有体现统治集团内部问题,D项错误。

答案:B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

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满足皇帝的私欲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强化君主的权力D.彰显皇帝的权威解析:把握材料中的“政治目的”,秦迁六国贵族、富豪,是让他们与故地分离,从而削弱地方割据,来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A、C、D三项与政治目的相差较远,排除,故答案选B项。

答案:B3.(2015·某某模拟)《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

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华夷之辨的民族认同、尊尚礼乐的文化认同,夏商时期礼乐文化还没有出现,A项错误;题干中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西周封建和分封制度的产物,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答案:B4.(2015·某某一模)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五年真题分类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五年真题分类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某某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X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X【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 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6·某某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学派的思想主X;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斯多亚学派的思想主X【解析】儒家学派主X“仁”,注重德性,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符合材料中的主X,故①正确;墨家学派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主X都贯穿着讲某某际功利的精神,与材料主X不符,故②错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斯多亚学派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义务,为社会而生,有益于人类,适宜于培养善人,故③正确;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与材料主X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

【答案】A3.(2016·某某单科·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中国古代史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投土投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认为A.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祛制互为表里B. 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C.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D. 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2. 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

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

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

由此可知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3.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

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

这说明A. 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B. 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C. 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D. 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4.汉武帝见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任命其为丞相并令其直接参与更定律令的工作,这主要说明A. 精通法是选官的依据B. 当时丞相职权的多样化C. 官员实践经验有助立法D. 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趋向5. 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

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

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6.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

2022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022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 (2022 ·滨州摹拟)1845 年,清政府官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发布《上海土地章程》。

其条款称: “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打算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造房舍及居留之用。

”这一条款表明 ( )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B.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C.地方政府企图讨好英国D.上海开头成为通商口岸【解析】选A。

依据材料“打算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造房舍及居留之用”可知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故A 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政府屈辱地出租国家领土主权,不是外交近代化,故B 错误;依据材料“清政府官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发布《上海土地章程》”可以看出上海地方官代表的是清政府,故C 错误;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第一次雅片战斗后《南京条约》中,故D 错误。

2. (2022 · 皖南八校摹拟)《(1898 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 “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材料中的“战” (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及相关内容可以判断此战斗是甲午中日战斗。

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是其次次雅片战斗,故A 错;甲午中日战斗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对华投资设厂,从而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故B 正确;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C 错;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D 错。

【加固训练】(2022 ·梅州摹拟)关于甲午中日战斗中国失败的原由有多种观点。

丁一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生疏》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者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其罕见的。

这有力地驳斥了 ( )A. “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B. “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C. “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D. “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解析】选 D。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三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一(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三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一(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2015届一轮复习测试卷三语言表达综合运用(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请根据提示,写两段文字,表达你对提示内容的理解。

要求使用排比手法,每段文字不超过60字。

温暖是自然的馈赠。

60字温暖是亲情的给予。

60字答案:示例:(温暖是自然的馈赠。

)温暖是冬日时照射在大地上的一片阳光,温暖是失意时送来缕缕安慰的一抹月华,温暖是皑皑白雪中傲然挺立的一株红梅。

(温暖是亲情的给予。

)温暖是爷爷不厌其烦讲述的传奇故事,温暖是寒冬深夜母亲赶织着的毛衣,温暖是遭受挫折时父亲投来的鼓励的眼神。

2.请将“宋词之美足以让人沉醉”扩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引用诗句,使用排比手法,60字左右。

答:60字答案:示例一:宋词的婉约美令人沉醉。

读宋词,你会不禁产生“执手相看泪眼”的眷念,会产生“独自怎生得黑”的孤寂,会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

示例二:宋词有一种美叫豪放。

读豪放词,你会为“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而喜,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而乐,为“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无奈而悲。

3.使用下面词语,合理发挥想象,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从多方面突出杨柳的特点,语意连贯,使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60字左右。

杨柳娇柔少女枝叶答:60字答案:示例:我喜欢杨柳娇柔的气质。

杨柳形态小巧,如同少女的纤柔身形;杨柳枝条柔长,如同少女的满头青丝;杨柳叶片窄细,如同少女的细长眉毛。

4.记者用手中的笔传承着人类的文明与正义,记录着百姓的生活,传递着百姓的各种声音,为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请你为这一节日拟一条公益广告词,来赞美那些恪尽职责的记者。

要求使用对偶句,不超过30字。

答:,30字答案:示例:(1)传承文明,坚守正义领地;服务百姓,构建和谐社会。

(2)心声、呼声、欢笑声,声声有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微笑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微笑着与人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获得更多的理解与信任。

某银行为提升服务水平,拟开展“微笑服务月”活动。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0 新民主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0 新民主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国民革命1.(2015·山东文综·T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解析】选C。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25年”和“1928年”。

莫斯科中山大学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说明其目的在于帮助中国国民革命培养干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故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A、B出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不是莫斯科中山大学改名的原因,由此可以排除。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反抗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但未取得反“围剿”胜利,1934年10月被迫开始长征,故D错误。

2.(2014·天津文综·T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解析】选D。

由材料中的“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仅仅两三年之内”可以判断这一“革命的火焰”指的是国民革命运动。

具体解析如下:与正确答案判断理由选项的对应度3.(2014·浙江文综·T18)《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某某某某调研)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化认同感。

“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一方面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说明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项正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代是前后相继的过程,不属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故B项错误;材料是“祭祀”方面,属于宗族意识,不是政治制度和农耕经济方面,故C、D两项错误。

2.(2018·某某某某二调)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某某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解析:B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B项正确。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前,关中地区经受战乱破坏,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故A项说法错误。

秦朝移民中“迁豪富、强族于关中”是为了加强监管,尤其是迁六国贵族,是为了削弱六国贵族势力;“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是为了减少边疆少数民族叛乱,C项排除。

材料为巩固国家统一措施,D项排除。

【教师备用】【新知生成】秦朝保障统一的配套措施(1)全国必须在经济、文化上高度统一。

这就是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简言之就是度量衡、文字、货币、车道,乃至意识形态,都趋于高度统一,使中央政令可以畅通于各地,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

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著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过渡时期 B。

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A。

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

【人教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

【人教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

单元过关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

“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解析:选D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D项正确。

2.《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

”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选A据材料“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说明他们给民众带来了惊慌不安,即造成社会动乱,他们的任务仅仅是“改朝换代”,是“丑恶”的,结合所学,该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

3.从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 A.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B.晚清民国艰难的宪政道路C.保守势力始终占据了优势D.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解析:选B由“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可知政局的不断变换,就其本质而言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艰难推进,故B 项正确。

4.(2016·宜宾测试)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清廷不少大吏提出了“订一中外公例”的修律思路。

20 世纪初,光绪帝颁布了“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必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必修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2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3.元代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一艘运载精美瓷器的商船正要起航,商家对其中一种新品瓷器外销行情甚是忐忑,请问这里所说“新品瓷器”有可能是()A.唐三彩B.哥窑冰裂纹瓷 C.青花瓷D.珐琅彩4.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与前代相比,其发展主要表现在()A.秘色瓷精美绝伦B.制成了成熟的白瓷C.彩瓷品种丰富多彩D.青瓷技术在南方出现5.)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如下图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6.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7.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

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

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A.官营手工业经营状况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8.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A.农本思想及政策所导致 B.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使工商业发展缺乏资金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已成社会风气9.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10.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2.《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3.永乐三年,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航海壮举,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壮举,史称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法显西行D.空海求法4.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多年来,中国与亚非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

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5.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6.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而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

这种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B.唐代妇女更自由富足C.妇女贞节观念愈淡薄D.程朱理学观念已普及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8.“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这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仁义、法治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4.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5.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C.主张削弱君权 D.体现近代民权思想6.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4单元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宋史。

职官志》提到:“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有利于()A. 平稳实现人事权力的转移B. 奠定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C. 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D. 建立精干有效的行政体系2、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卷3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

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

该材料反映出( ) 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 B.考试内容在《四书》之内C.宋代开始打破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D.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正3、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由此可知当时()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4、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5、“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材料表明宋代的中央机构设置()A. 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精简B. 不再设立宰相这一官职C.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6、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

这一改革有助于()A. 加强中央集权B. 提高决策效率C. 加强宰相权力D. 规范政务运作7、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必修三二轮复习检测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土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土大夫也”。

这一良好的吏治,缘于秦国A.遵循古礼B.推行德政C.体制创新D.人才荟萃2.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写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3.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

这折射出汉代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C.婚姻受礼教束博相对较小D.妇女拥有婚烟自主的权利4.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中。

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

下列观点与之相似的是A.“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B.“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C.“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D.“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5.唐宋很多皇帝各种宗教都提倡。

如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上述现象说明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B.理学的社会基础薄弱C.三教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D.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6.汉代只有孔子被神化,称为“圣人”,孟子和荀子尚为等而下之的“仁人”。

宋代以后,孟子也被视之为圣人,被尊称为“亚圣”。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宗法血缘制度的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7.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

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8.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

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创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批地图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B.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

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

”由此推断该哲学家A.肯定人的尊严B.否定神灵存在C.强调理性至上D.推崇绝对真理10.《百科全书》由哲学家狄德罗、数学家达郎贝尔、博物学家布丰、政论家卢梭和孟德斯鸠等共同参与编撰。

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再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公众。

这体现了A.自然科学逐渐摆脱神学束缚 B.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融合C.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D.科普教育与科学救国的统-11.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秦西新史概要》一书时说: “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而降,以天下为私。

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

”这表明李鸿章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级12.1898年,总理各回事务衙门制定奖励意程,凡发明军用器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伤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A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D.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13.“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做不足道。

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B.五四运动的爆发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北代战争的发动14.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欧美科学家信仰基督教的案例为数不少。

这表明A.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B.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性C.基督教会推行宗教宽容政策D.科学伦理离不开上帝指引15.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

”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16.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盂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达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D.强调学术创新17.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列“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

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C.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D.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18.在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

有学者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团史3种。

编译者们旨在A.激发国人民族意识B.丰富国民史学知识C.宣传反清革命思想D.培养国人全球视野19.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忻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

奕诉的这一认识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20.近代以来,一些中国人纷纷主动翻译外国报刊、书籍。

有学者统计,1868-1879 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出版译西书98种,销售达31111部。

这一现象A.推动了新思想的萌发B.有助于洋务运动开展C.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D.为戊戌变法奠定基础21.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攻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这言论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建立五权分立政府C.实行民主共和政体D.保障普遍平等民权22.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来,中共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

这反映了A.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B.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C.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D.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23.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

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

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24.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等等。

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C.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25.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主要是因为《物种起源》A.论证自然选择法则的科学性B.重新认识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C.揭示了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D.促进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精神26.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完善。

材料主要反映了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现代科技发展加剧军备竞赛C.需求促进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D.科技革命转变了人们的生活2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B.总结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C.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8.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分析了社会主义也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述A.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依据B.消除了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C.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根据D.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29.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从你周围的一切掉转目光,朝向你的内心王国吧,这是哲学向他的信徒们道出的第一个要求。

你身外之物没什么重要的,你本身是唯一的问题。

”符合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西风颂》C.《母亲》D.《老人与海》30.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以经出现即风靡全球。

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C.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D.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受宗教影响,19世纪以前英国提倡一夫一妻且反对离婚,法律单方面维护男性在婚姻中的统治权。

19世纪初,英国许多文人和思想家开始积极鼓吹女权。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随着一系列法案的出台,英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时间法案内容选摘1857《婚姻及离婚法》离婚合法化;如果女子没有任何过错被丈夫抛弃,她可以像未婚女性一样拥有财产权;行为清白的母亲可以监护14岁以下孩子。

18701908多部《已婚妇女财产法》已婚妇女能够独立拥有各类财产;独立订立契;独作为原告或被告;处理自己的财产无需丈夫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