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
接下来初中频道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更多精彩的详细内容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根据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可以分为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
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2、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更多精彩的详细内容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更多精彩的详细内容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
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三章汽化与液化第四章升华与凝华第五章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t表示,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细弯管)。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般题型为:选择题、实验题)a.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晶体熔化实验(详见书本)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知识点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相信通过上面对温度计知识的介绍,同学们都会使用温度计了,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工作。
课后练习1.(2019?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2.(2019?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体温计比较短3.(2019?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A.-173℃B.-100℃C.273℃D.100℃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大家关注初三物理知识点栏目,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中考复习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2)温度计 作用:测量物体的 温度 。
原理: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温度计理论上的最大测量范 围在测温物质的沸点和凝固 点之间所以一般 ①煤油温度计:-30℃~150℃
的原理②③制酒汞成精温温度。度 计计:-:39-1℃17~3℃5~77℃8℃
常见温度计: 实验室温度计 、 寒暑表 和 体温计 ,温度计里面的测温物质一般
液共存态,该温度为凝固点; CD持续放热,温度 降低 ,
为 固 态。
放出
热量,温度持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能继续吸热
,g、AB段和CD段的倾斜度不一样因
为 固态和液态时的比热容不同 。
⑦实验中把冰和石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保证
冰和石蜡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⑧、有图像可知,此物质为 非晶体 (“晶体”或“非晶体”),非晶体融 化时也需要 吸热 ,先 变软,再变 稠 ,然后 稀 ,最后变 为 液态 ;熔化过程温度 一直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熔化 温 度,即没有 熔点 。
有 煤油 、 酒精 和 汞 。
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②选:选择 量程 和 分度值 合适的温度计。
③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固体:包围温度计的玻璃泡,液 体: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 浸没 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 底 和容器 壁 。
④读:读数前 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 稳定 时再读数
2、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的区别
项目 量程 测温物质 分度值 构造 使用方法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约-20~110℃
约-30~50℃
煤油、汞
酒精
1℃
1℃或2℃
玻璃泡上方是均匀 玻璃泡上方是均匀
使用前不甩,不能离 使用前不甩,不能离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及对点训练:第十二章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一】温度(一般用字母t 表示) 1. 意义: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常用单位:摄氏度(℃);3.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经典例题】例1. 如图1所示,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 (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
这一现象表明 。
为了准确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引入温度物理量。
例2.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C .厦门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例3. 用t 1代表太阳表面的温度,t 2代表火箭燃烧室内燃气的温度,t 3代表液态氮的沸点(-196℃),t 4代表南极洲的最低温度,它们温度高低的正确顺序是( ) A .t 4<t 3<t 2<t 1 B .t 4<t 3<t 1<t 2 C .t 3<t 4<t 1<t 2D .t 3<t 4<t 2<t 1例4. -20℃的正确读法是( )A .零下20度B .零下摄氏20度C .负摄氏20度D .零下20摄氏度【习题精练】1.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A .14℃B .18℃C .22℃D .26℃2. 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常见温度:人体正常体温:37℃左右 冰箱冷藏室温度:-5℃左右我国气温范围:-52℃(漠河)~ 48℃(新疆吐鲁番)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25℃左右国际单位——开尔文(K )。
开尔文用字母“K”表示。
热力学温度(T )和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是T = 273.15 + t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01 知识管理1.水的物态变化三种状态: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_转化__.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__变化__称为物态变化.2.温度概念:准确表示物体的__冷热__程度,用字母__t__来表示.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摄氏度__,符号为__℃__.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100__℃.开尔文: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__273.15+t__.3.温度计及其使用原理: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量程__;(2)测量时温度计的__玻璃泡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__浸没__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__容器壁__和__容器底__;(4)待示数稳定后,读数时视线要与__液面__相平.4.体温计构造: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__细弯管__,所以体温计可__离开__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都要__甩动__.注意:如果用水银柱未被甩下去的温度计去测量人体的体温,只能测出不低于原示数的温度,低于原示数的温度测不出.02 基础题知识点1 温度1.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C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2.下列温度最接近37 ℃的是( D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B.北京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__100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__零下4.7摄氏度__.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4.(扬州中考)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A B C D5.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等待一段时间;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dacbe__.知识点3 体温计7.(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0.1__ ℃.体温计的示数是__37.3__ ℃.03 中档题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 )A.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 ℃B.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低于20 ℃C.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低于20 ℃D.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高于20 ℃9.(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0.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玻璃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D )A.37.0 ℃ B.37.5 ℃C.38. 0 ℃ D.38.5 ℃12.有三只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42 ℃;乙:-20~50 ℃;丙:-10~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乙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丙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甲__.1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__.(2)B图读数时的错误是__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30__℃.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热胀冷缩__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实验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换用更细的玻璃管__.04 拓展题15.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将此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 ℃;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 ℃.若将温度计放在空气中示数为26 ℃,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B )A.25 ℃ B.28 ℃ C.24 ℃ D.26 ℃1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体温计,在构造、使用中都运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说出其中的三项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解: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②构造中有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使用前要用力甩;利用了惯性.。
1 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知识梳理 一、 温度和温度计 1. 物态:(1)物质的三种状态: 气 态 、 液态 和 固态 . (2)物态变化:物质由 一种状态 向 另一种状态 的变化.
2. 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 冷热程 度 的物理量.
(2)摄氏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将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 ℃,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 把 0~ 100℃之间划分为 100 等份,那么,每 一等份就是 1℃,读作 1摄氏度 .
38℃ .
12.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 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 为 5℃,用它测量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时,读数为 95℃.
(1)这根温度计每 1℃所表示的实际温度 是多少?(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1)1.1℃
(2)如果实际温度为 20℃,则这支温度 计的读数为多少? (2)23℃
3.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 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 读数斜视 ;② 碰到容器壁 .如 图乙、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3 ℃,体温计的读数是 37.2 ℃.
4.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 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 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 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 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 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 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C. 76.2℃
D. 3.2℃
6. 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 量.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的 测量仪器是 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是 利用汞、酒精或煤油等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培优课件:第12章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5.(知识点 3)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 32℃
6.(知识点 3)如图 1 所示,这三个同学在进行温度计读数时,方法正确 的是 乙乙 同学,其中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的是 甲甲 同学。如图 2 中 A、B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1188 ℃、 --1616 ℃。
1.(知识点 1)下列变化,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C )
A.铁块生锈
B.晓晓一天天长高了
C.铁块熔化成铁水
D.冬天电线会收缩
2.(知识点 2)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
A.0℃
B.10℃
C.40℃
D.100℃
3.(知识点 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C )
知识点 3 温度计及其使用 (1)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规则:①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 玻玻璃璃泡泡 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③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 浸浸没没 在 液体中,但不能接触 容容器器壁壁 和 容容器器底底部部 ;④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 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 液液面面 相平。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知识点 1 物态变化 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 固固 态、 液液 态和 气 态,而且水的这 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 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 物物态态变变化化 。
知识点 2 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冷热热 程度,用字母 t 来表示。 (2)摄氏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摄摄氏氏度度 ,符号为 ℃ 。规定: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 冰冰水水混混合合物物 的温度定为 0℃,水沸腾时的温 度定为 100 ℃。 (3)开尔文: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其单位是 开尔文 ,简称 开开 ,符号是 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 换算关系是: TT==227733..1155+tt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整理大全(完美格式可打印)
目录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2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5第十四章了解电路———————————————————9第十五章探究电路———————————————————11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14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7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19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19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20附件1:初中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22附件2:初中常用物理概念、规律公式———————————23附件3:力学计算公式——————————————————24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4)常考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舒适的气温:26℃,洗澡水的温度40℃。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4、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5、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与温度计---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②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 用力下甩。 ③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等一 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初中物理讲义
温度计正确使用
⑴玻璃泡 浸入被测液体 中,不碰 、 。 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示数 再读 数。 ⑶读数时玻璃泡要 ,视线 与温度计中液柱 相平
T=t+273
初中物理讲义
练一练:
①37℃是多少K? ②5073K是多少℃? ③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初中物理讲义
温度计
初中物理讲义
一、温度计的种类及构造
(1)
实
常 用 温
验 用 温 度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度
计
计
初中物理讲义
(2) 温 度 计 构 造
毛细管
玻璃泡 量程(-20℃-100℃)
初中物理讲义
10.某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以下作法 错误的是( BC )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 中,不碰到容 器底和壁。 B.温度计放入水中就马上读数。 C.读数时将温度计拿出放到亮一点的窗口去。 D.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讲义
1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操作依次排列 为 BA D C FE 。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初中物理讲义
课堂练习
1.温度是表示 物体_冷__热__程_ 度 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_热__胀__冷_ 缩 的性 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t表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
是22 ℃时,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温度为t,则10 ×(t-4℃)+0 ℃=22 ℃,t=23.8 ℃。
9
5.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是38.7 ℃,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
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 ℃和39.4 ℃,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
和
℃。
答案 38.7 39.4
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的液体当中,不能 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让温度计在液体当中停留一会儿,等温度计内液 柱的液面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 开被测的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例3 (2020福建龙岩连城罗坊中学月考)如图12-1-3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甲
解析 用示数是38.7 ℃的体温计去测量37.5 ℃的人的体温时,由于没有甩,所以示
数仍为38.7 ℃。用示数为38.7 ℃的体温计来测量39.4 ℃的人的体温时,示数为39.
4 ℃。
6.(2020江苏扬州邵樊片月考)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如图12-1-2甲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乙示数是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
题型一 温度计的原理与读数
例1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
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3)请指出如图12-1-4甲所示的操作的错误之处:
。
图12-1-4
(4)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水的温度应记
知识点一 从水之旅谈起
1.自然界里的水是这样“旅行”的:太阳照射使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含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精选6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精选6篇〕篇1: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 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展工作。
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处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1℃ 1℃ 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分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分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合适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专题01温度与物态变化清单01温度与温度计一、从水之旅谈起1.固态:、雪、霜、雾凇、冰雹;2.液态:、雨、露水;3.气态:。
4.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叫。
二、温度1.概念:;2.单位:,符号为;3.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
三、温度计(1)原理:;(2)使用方法: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和;③温度计的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④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触或;⑤读数时玻璃泡(能/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清单02熔化与凝固一、熔化1.概念:物质从变成的过程。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
3.特点:(1)晶体:吸收热量,温度。
(2)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
4.晶体熔化条件,。
5.图像:二、凝固:1.概念:物质从的变成的过程。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
3.特点:(1)晶体:放出热量,温度;(2)非晶体:放出热量,温度。
4.晶体凝固条件,。
5.图象清单03测量:长度与时间一、汽化1.概念:物质从变成的过程。
2.方式:(1)蒸发:①特点:在温度下,且只在发生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因素:液体、、。
(2)沸腾:①特点:温度达到后,继续,且在液体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叫沸点。
③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气压越低,沸点越。
④水沸腾图象二、液化:1.概念:物质从变成的过程。
2.方法:和。
3.液化要(吸热/放热)。
清单04升华与凝华一、升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
2.升华要(吸热/放热)。
二、凝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
2.凝华要(吸热/放热)。
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1.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2.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清单05全球变暖和水资源危机一、全球变暖1.概念:地球的气候系统出现长期的趋势。
2.原因(1)自然原因:、等。
(2)人为原因:、。
3.影响:、、、。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温度与温标知识要点(沪教版)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温度与温标知识要点(沪教版)
温度计、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计、磁温度计、声速温度计、频率温度计等等。
(2)温标叫做温标。
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常采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
说明:①两种温度数值不同,但改变1 K和1℃的温度差
_________ 。
② 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_________。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温度与温标知识要点
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点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相信通过上面对温度计知识的介绍,同学们都会使用温度计了,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工作。
课后练习
1.(2019?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2019?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3.(2019?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173℃ B.-100℃
C.273℃
D.100℃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
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大家关注初三物理知识点栏目,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