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实验报告五篇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昆虫的翅膀色彩在生物学的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关昆虫的知识。
其中一个令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是昆虫的翅膀色彩。
我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探究昆虫翅膀色彩的原因及其可能的生态功能。
(小节一)实验目的我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昆虫翅膀的观察和比较,了解昆虫翅膀色彩的形成原因及其可能的功能。
(小节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我选择了几种普遍的昆虫,如蝴蝶、蜻蜓和苍蝇。
手边准备了一个放大镜和一个相机,以便观察和记录昆虫翅膀的特征。
(小节三)实验过程我首先观察了不同昆虫翅膀的颜色和图案。
我发现蝴蝶的翅膀上有美丽而复杂的花纹,而蜻蜓的翅膀则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与此相比,苍蝇的翅膀则较为单调。
(小节四)实验分析我认为昆虫翅膀的色彩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有关。
例如,蝴蝶需要吸引异性的注意,在繁殖过程中,色彩丰富的翅膀有助于在茂密的植被中显眼地展示自己。
而苍蝇由于其短暂的寿命和较低的需求,翅膀色彩相对较为简单。
(小节五) 生态功能色彩对昆虫来说可能有多种生态功能。
首先,翅膀色彩可以用来吸引异性,如蝴蝶和蜻蜓,这对它们的繁殖至关重要。
其次,翅膀的色彩也可以用来警示天敌,如蝴蝶翅膀上的亮丽花纹可能对鸟类构成威胁,使它们保持距离。
此外,翅膀的色彩还可以用来伪装,使昆虫更好地融入它们的生境中,如某些昆虫的翅膀色彩与周围植物相似,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小节六) 与环境的关系昆虫的翅膀色彩也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颜色鲜艳的昆虫通常生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比如花朵周围。
然而,底色相当温暖的昆虫往往生活在较暗的环境中,比如草地。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环境调节昆虫色彩以提供更好的生存能力。
(小节七) 色素和生物反应我还发现昆虫翅膀的颜色可能受到其体内色素的影响。
在观察过程中,我看到蜻蜓的翅膀颜色在不同的角度下会发生改变,这可能是由于颜色的折射和反射造成的。
(小节八)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发现昆虫翅膀的色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初一生物调查报告
初一生物调查报告初一生物调查报告(精选5篇)初一生物调查报告篇1一、基本状况按大纲要求七班级上册应开出演示试验4个,实际开出3个,开出率为75%;同学分组试验7个,实际开出7个,开出率为100%;同学自做试验3个,实际完成3个,开出率100%。
七班级下册应开出演示试验6个,实际开出4个,开出率为67%;同学分组试验4个,实际开出3个,开出率为75%;同学自做试验2个,实际完2个,开出率100%。
二、状况分析1、无法完成试验客观缘由:我校七、七年纪共有8个教学班,6名生物老师,均为兼职老师。
其中七班级老师2名(每人两个班),七班级老师4名(每人一个班)。
迫于教学压力老师以自己的主课为主,加之同学对辅课的不重视、教学时间紧,所以任课老师从思想上没有引起对生物试验课的重视。
2、无法完成试验详细缘由:七班级上册同学演示试验"观看鱼的呼吸':由于试验活体动物因各种缘由无法预备,教学时间紧迫。
七班级下册同学分组试验"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由于该试验需要水蚤,水蚤无处找寻,没有完成。
七班级下册演示试验"观看家蚕生殖发育过程,观看人体(男、女)细胞染色体的排序':由于各班上课时间不一、无法找到家蚕进行试验。
初一生物调查报告篇2生物学是一门试验科学,观看和试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努力制造条件,开齐、开好教材规定的试验,对培育同学的力量,进展智力,提高同学的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面,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都在关注教育的公正问题,为了让国内的教育工了解贫困山区的生物学试验教学现状,了解山区教学资源短缺;为广阔的生物教育者,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教育者供应教学资源的参考让他们依据本地资源的不足来设定生物试验课和生物实践活动课;同时,为山区的教育改革供应资料和理论依据。
泸水县农村中同学物老师师资匮乏,生物试验教学资源过少,生物课外试验活动几乎没有进行过,同学对生物试验表现出的热忱不高,学校对本土资源利用不充分,试验课后的报告和评价欠缺,但是同学对生物试验的期望值很高。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实验报告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目的:1. 观察细菌的菌落2. 观察真菌菌落3. 对比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用具:培养皿牛肉汁培养基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放大镜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那些环境更多一些?哪些环境少一些?哪种环境根本没有? 探究思路:如果请你帮助幼儿园的教师想个办法,让小朋友知道手上有细菌和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 材料用具: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实验过程:1、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2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4、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例如,在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如果你想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只需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5、应考虑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在同一环境下培养。
实验时间:2008.10.28制作孢子印实验目的1、认识孢子是真菌的一种生殖器官。
2、了解真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
材料用具:新鲜的蘑菇、解剖刀、白纸或玻璃板、培养皿或玻璃杯、放大镜。
方法步骤:1、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烧杯,以避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性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
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
实验结果:在白纸上有明显的孢子印实验时间:2008.11.19七年级生物学上册实验报告(三)观察鸡蛋结构目的要求:1.认识鸡蛋的结构。
生物实验报告(合集15篇)
生物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实验报告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根据课程标准和计划,本学期按要求完成实验课时,就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如下总结: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律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
但是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
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
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
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
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预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
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
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
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
生物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其反应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B)的硫酸铜溶液。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三、实验过程(见书P18)四、实验用品(见书P18)五、注意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研究生物单细胞有机体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显微镜、玻片、载玻片、封玻片、显微镜盖玻片、移物钳、挤滤管、尖嘴吸管、毛细管、盐水、叶子、裂解液。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片新鲜叶子,用显微镜夹子将其夹在一片载玻片上。
2. 用尖嘴吸管从叶子上吸取适量的裂解液,将其滴在叶片上。
3. 用另一片玻片将叶片轻轻覆盖在上面,使叶片均匀分散在玻片上。
4. 用显微镜盖玻片将其盖住,进行显微镜观察。
5. 观察叶片下方显微镜中的图像,看是否能看到细胞。
四、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可以看到显微镜中的图像下,出现了许多颗粒状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细胞。
五、实验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细胞核则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核心。
通过本
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生物单细胞有机体的特点,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前言初一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科基础实验之一,对学生的基本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初步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调查文化交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方法,了解繁殖、成长、营养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实验材料干草、蚯蚓、沙土、琼脂平板、拔尖涂氧化锌(制造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蚕豆苗等。
实验步骤实验1:调查不同文化交流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小组抽取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模式进行研究,分别调查污染状况、人口密度、水质等与生态环境相关因素,收集数据后进行比较,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
实验2: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差异将两组蚯蚓分别放置在沙土和干草中,观察并记录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差异,包括运动方式、活动范围等。
实验3:琼脂平板培养实验将不同来源的手指印点于有琼脂平板上,观察并记录5天后的菌落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1:我们小组选择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进行调查比较。
经过调查和数据整理发现,中国的水面污染严重,各类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大;人均空气污染物因人口密度大而高达美国的3倍以上;大气和水质等环境超标情况严重;总体上呈现出环境质量较差的情况。
而美国的各项指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相对先进的特征。
实验2:实验结果发现,蚯蚓对沙土和干草的运动方式和活动范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在沙土里,蚯蚓基本不活动,不爬行,只是用舌头伸到表面拉食物,其移动较缓慢;而在干草里,蚯蚓会自觉找到自己的最佳居住位置,并贴着地面高速爬行。
实验3:经过5天时间的培养,发现手指印留下的部位上出现了菌落。
其中,不同来源的手指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1的比较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我们今后学习探究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参考。
实验2结果表明,不同的蚯蚓生态环境会对其生态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其种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潜在的影响。
实验3则展示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化。
生物实验报告8篇
生物实验报告8篇生物实验报告篇一探究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
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一、亲自动手,激发兴趣比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
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只是这个活动需要近一个星期的观察时间,在融洽整个活动中要安排时间就实验现象和结论让学生交流。
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规范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无论学习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实验亦如此。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注重了七个步骤的记忆,忽略了七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注重了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忽略了各步骤的独立性。
所以老师应该重点结合已做过的探究性实验和教材示例让学生理解各步骤的意义和步骤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
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针对某一步骤的强化训练,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科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
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要有科学的训练。
1、是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
如“解剖观察鸡翅”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由组织构成了器官,我们可以将鸡翅换为柑橘,价廉物美,效果一样。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 - 初中作文】篇一:《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七年级下期生物实验报告七年级下期生物实验报告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篇二:《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实验申请报告单》申请时间:申请时间:申请时间:申请时间:申请时间:篇三:《中学初一生物下学期实验报告》{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篇四:《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1234篇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答案》生物实验报告答案活动探究一【探究准备】1. 其他生物2. 糖类脂肪蛋白质3. 光合作用化学能4. 脂肪5. (1)蛋白质糖类脂肪(2)细胞能量【实验用品】锥形瓶托盘天平易拉罐温度计解剖针酒精灯试管夹火柴花生种子【活动过程与记录】1. 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3. (1)供氧(2)30 (4)干燥(5)锥形瓶底部(6)花生 0.8 30 20 50 900 Q=4.2m(T2-T1)【探究结论】0.8克的花生种子含有900焦耳的热量【反思交流】各有优缺点【问题与思考】1. (1)1岁儿童每日所需的糖类为:45140÷17=2655.3g18岁女子每日所需的糖类为:113400÷17=6670.6g(2)1岁儿童每千克所需的蛋白质的量=35÷9.5=3.68g18岁男子每千克所需的蛋白质的量=80÷53=1.51g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于18岁的生长发育速度。
(3)女子月经失血会导致铁的流失,所以女子需铁更多。
2. (1)花生大小、硬度适中(2)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3)燃烧后质量会减少(4)900焦耳误差大(5)用易拉罐罩住(6)不可靠应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日期: P4 3.11 活动探究二【探究准备】1. 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小肠胃小肠2. 咀嚼搅拌3. 大复杂小简单4. 奶汁和血渍含蛋白质,洗衣粉里的蛋白酶能分解其中的蛋白质。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初一生物调查报告范文(通用8篇)
初一生物调查报告初一生物调查报告范文(通用8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生物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生物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努力创造条件,开齐、开好教材规定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都在关注教育的公平问题,为了让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了解贫困山区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了解山区教学资源短缺;为广大的生物教育者,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教育者提供教学资源的参考让他们根据本地资源的不足来设定生物实验课和生物实践活动课;同时,为山区的教育改革提供资料和理论依据。
物教师师资匮乏,生物实验教学资源过少,生物课外实验活动几乎没有进行过,学生对生物实验表现出的热情不高,学校对本土资源利用不充分,实验课后的报告和评价欠缺,但是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期望值很高。
二、调查范围1、调查时间:20xx年2月1日2、调查地点:4、调查方法:行动研究法5、调查人:贺容容三、调查结果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开出率较低,有的实验效果较差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
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大量投入学校项目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农村地缘广阔,学校众多,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
尤其目前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量实施校点撤并,地处偏远的农村初中迅速向乡镇靠拢,这样一来,生源迅速集中,班级数及人数剧增。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用房和需要新增的大量实验设备、仪器都跟不上,部分学校的生物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的“普实”水平上,少数实验依然是原先的Ⅱ类标准(四人一组),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
初一下册生物实验总结(精选5篇)
初一下册生物实验总结(精选5篇)初一下册生物实验总结篇1本学期我有幸在大美六中北校担任七年级1-4班4个班的生物学的教学工作,感觉紧张、忙碌而充实,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感觉收获很多。
这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与学生共成长。
为了更好的做好下一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本学期我每周12节课,备了43个,精心编制了3个复习学案,同时认真梳理同备课组的编制的复习学案,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单元考试并认真批改,结合学生出错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教补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的研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了区级讲课比赛,成立了生物兴趣小组,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评课。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发展的过程。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改变教法、学法。
备课时,针对各班实际情况,精心备课,撰写教案。
课后回顾、反思自己上课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以这样的方式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
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
突出教学的过程性,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
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感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带的四个班级学生比较喜欢上生物课,在班主任的精心管理和自己的要求下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考试成绩较好。
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如课堂纪律应要求再严格些,同步的检查和落实应再及时些,课代表和小组长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不够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通用5篇)中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实验能力,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1“教物理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上有一个实在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并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1、实验设计为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要解决现实技术问题、知识问题,还是要探索一下教材中将要出现的物理现象等等。
解决实际问题的是什么样的,探索书中的知识问题时,应当明白是哪一个问题及什么现象。
目的明确,是实验成功的前题。
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归纳为下面几种:(1)放大法。
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将微小量放大为可测量,例如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库仑扭秤、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等。
(2)平衡法。
用于设计测量仪器。
用已知量去检验测量另一些物理量。
例如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
(3)转换法。
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例如打点计时器的设计,电磁仪表、光电管的设计等。
2、探索性实验的选题学生探索性实验,并不是去揭示尚未认识的物理规律。
而是在经历该实验的全过程之后,对探索性实验有一个实在的感受,掌握探索未知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
探索性实验的选题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任务相适应。
在选题方面应注意到以下几点:(1)根据中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在实验时间上的限制,实验结果的经验公式以一次线性为宜。
如:①线性关系:Y=a+bx②反比关系:Y=a+b/x③幂关系:Y=axb改直:logy=loga+blogx④指数关系:Y=aexp(bx)改直:Iny=Ina+bx以上各式中x为自变量,y为应变量,同时又是被测量,a、b为常数。
(2)两个被测量之间的变化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观察性。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范文五篇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范文五篇篇一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 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三、材料用具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四、实验过程(见书P47)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五、讨论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为什么?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篇二:练习使用显微镜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显微镜、e字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方法和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范文八年级上册1.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目的: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仪器:人血细胞涂片、显微镜步骤:1,取镜,对光2,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3,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转入高倍镜下观察4,取下装片,收镜现象:结果:红细胞数量最多,呈圆饼状,个体较小;白细胞数量小,有细胞核,个体较大2.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目的:了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根据血流速度、方向及血管粗细和分支情况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原理: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仪器:培养皿、纱布、小金鱼、显微镜步骤:1,用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将小鱼放置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铺在培养皿底部。
在载物台上,是通光孔正对小鱼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2,将培养皿放现象:血管的粗细不同,血液在血管内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最细的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结果: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目的:观察气孔的结构,认识气孔的作用仪器:蚕豆叶、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刀片、解剖针步骤: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取蚕豆叶,把叶片的反面向里折,丛折断处轻轻撕拉,折断处的白色薄膜就是叶的表皮。
用镊子取一小片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他摊平,盖上盖玻片。
2,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用低倍镜观察现象:除了看到许多形状不规那么的绿色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以及由它们的间隙形成的圆孔。
结果:植物叶表皮存在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细胞构成4.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目的:通过实验,学习绿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仪器:锥形瓶、塑料袋、新鲜树枝、水、食用油步骤:1,取两个锥形瓶,标号A、B,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的水,瓶口处倒入一层食用油2,取两根相似的树枝,将其中一根叶子去掉,插入A瓶,另一根不做处理,插入B瓶。
3,两组实验均套上塑料袋,一小时后进行观察。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初一生物实验报告: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我呀,一直对生物课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可以自己动手做的实验。
这次的生物实验,我们要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可有趣啦!我们小组一共四个人,我、小明、小红和小刚。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像一群小侦探,对这个神秘的种子萌发充满了好奇。
老师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材料呢,有绿豆种子、透明塑料杯、餐巾纸、水,还有标签。
我们先把塑料杯标上不同的标签。
一号杯写上“适量水,适宜温度,有空气”,这是我们觉得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完美环境。
二号杯写着“无水,适宜温度,有空气”,三号杯则是“适量水,低温,有空气”,四号杯“适量水,适宜温度,无空气”。
我们就想通过对比这几个杯子里种子的情况,来看看种子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萌发。
我小心翼翼地把绿豆种子放进杯子里,每杯放了大概五颗。
小明负责往一号杯里倒水,他倒得特别认真,嘴里还嘟囔着:“哎呀,可不能倒多了也不能倒少了。
”小红就拿着餐巾纸,把二号杯塞得满满的,她说:“这二号杯没有水,就靠这些餐巾纸啦,看种子会不会萌发。
”小刚呢,他把三号杯放在了教室的角落里,那里有点冷,他说:“这个低温环境,不知道种子能不能抗得住。
”至于四号杯,我们想了个办法,把种子放在了水里,然后用一层厚厚的油封住了水面,这样就把空气隔绝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每天都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种子有变化。
第一天,我们去看的时候,一号杯里的种子好像长胖了一点,我兴奋地叫起来:“哇,你们看,种子好像有点动静了!”小明凑过来说:“真的哎,就像小娃娃喝饱了水一样。
”二号杯里的种子呢,还是干巴巴的,一点变化都没有。
小红皱着眉头说:“这没水果然不行啊,种子就像渴死的小虫子一样,动都不动。
”三号杯里的种子也没什么反应,小刚叹了口气说:“这低温是不是把种子给冻住了,它们就像在冬眠一样,怎么还不发芽呢?”四号杯里的种子也是老样子,我就纳闷了:“这没空气,种子是不是都没法呼吸了呀?”又过了几天,一号杯里的种子终于冒出了小芽,白白嫩嫩的,就像一个个小逗号。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酵母菌的分类、结构、培养和利用以及在麦芽糖和葡萄糖中的生长差异。
实验原理酵母菌的分类酵母菌是真菌中最小的种类之一。
它们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分为酯脂酵母和非酯脂酵母两种。
酯脂酵母在表面呈现蜡样光泽,而非酯脂酵母则没有光泽。
酵母菌的结构酵母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质膜、质体和核。
细胞壁包括多糖、蛋白质和脂质等成分,保护细胞形态和维持内部环境;质膜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控制物质的进出;质体负责能量的生产和物质代谢;核则包含基因组和调控细胞活动。
培养酵母菌在实验室中,酵母菌可以在富含营养的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需含有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酵母菌在不同糖类中的生长差异不同的糖类有不同的营养含量和生化反应性质。
在实验中,我们将比较酵母菌在麦芽糖和葡萄糖中的生长情况。
麦芽糖是一种复合糖类,需要先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利用,而葡萄糖是一种单糖,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
实验步骤1.准备培养基:将10g酵母提取液加入100mL 2%葡萄糖溶液中,加入6g琼脂将溶液完全溶解,并将其自然降温至55℃左右;2.去除棉签头的棉花,用95%酒精消毒;3.在无菌工作台上打开培养基器具,用棉签取一点酵母菌;轻轻点在培养基装置的中央;4.将装置放到37℃恒温箱中,观察生长。
过程中不得开启钟摆柜。
5.观察2,3天后的培养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在葡萄糖培养基中,酵母菌生长迅速,接近充满培养皿;而在麦芽糖培养基中,酵母菌则显得相对疏松,数量较少。
实验分析对于生长迅速的酵母菌,我们可以推论出葡萄糖是一种更适合酵母菌生长的营养物质。
而对于麦芽糖,由于需要先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利用,导致酵母菌的生长速度较慢。
这也说明了不同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为我们今后的食品加工和营养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支持。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酵母菌的分类、结构、培养以及在不同糖类中的生长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五篇
1. 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 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
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
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
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为什么?
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显微镜、e字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镜。
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描述同一种组织中细胞的共同特点;
3.描述不同组织中细胞形态上的不同之处;
4.根据观察,概述组织的共同特点,形成组织的概念。
显微镜;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上皮组织玻片;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等肌肉组织玻片;骨、软骨、血液、韧带、肌腱、脂肪等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的玻片。
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1.上皮组织一般都分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想一想,上皮组织有什么主要的
功能?
2.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这种功能相适应? 3.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组织下定义。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一眼注视目镜内,一眼睁开,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通过目镜看到白亮视野后并报告教师。
1、把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接近涂片。
3、一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报告老师。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1、取下涂片并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
3、取放、组装、调试显微镜
4、取放显微镜的步骤、方式是否正确;组装、调试显微镜的方法是否科学。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并在尾鳍上放载玻片。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1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箱。
2将培养皿、滴管等冲洗干净并清洁实验桌面。
1、是否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2、是否露出小鱼的口和尾部。
3、小鱼的尾鳍是否平贴在培养皿上。
4、是否在小鱼的尾鳍上放载玻片。
5、是否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6、是否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
7、实验后是否将小鱼放回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