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生产企业按拥有批准文号统计

合集下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关于对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进行调查的函-药监安函[2002]75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关于对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进行调查的函-药监安函[2002]75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关于对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进行调查的函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关于对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进行调查的函(药监安函[2002]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规范对中药材生产的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4月17日以第32号局长令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为全面了解全国中药材种植(养殖)情况,做好中药材GAP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我司拟开展中药材GAP调研工作。

请你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辖区内的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组织有关企业认真填写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调查表(见附件,该表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下载)。

由你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汇总后,于2002年5月底前将中药材生产企业汇总名单及调查表以文字及电子邮件两种形式邮寄(发送)到我司生产监督处。

联系人:刘爽董润生联系电话:************-1042;************电子邮件地址:*****************.cn邮政编码:100810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生产监督处附件: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调查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二00二年四月二十七日附件: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调查表编号┌──────────┬──────────────────────────┐│品种名称││├──────────┼──────────────────────────┤│企业名称││├──────────┼──────────────────────────┤│种植(养殖)地点││├──────────┼─────────┬────┬───────────┤│企业性质││成立时间││├──────────┼─────────┼────┼───────────┤│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属于何级科研项目││职工人数││技术人员数││├─────┬────┴─┬──┬────┴───┬┴─┬┴─────┴──┤│法定代表人││职称││职务││├─────┼──────┼──┼────────┼──┼─────────┤│企业负责人││职称││职务││├─────┼──────┼──┼────────┼──┼─────────┤│联系人││电话││邮编││├─────┴┬────┬┴──┴────────┴──┴─────────┤││中文名│││标准依据及├────┼─────────────────────────┤││拉丁名│││原植物来源├────┼─────────────────────────┤││标准依据││├──────┴────┼──────┬────┬─────────────┤│种植历史││生产规模││├───────────┼──────┼────┴┬────────────┤│品种全国年市场需求量││上年度产量││├────┬──────┴──────┼────┬┴────────────┤│销售量││销售额││├────┼─────────────┴────┴─────────────┤│销售去向││├────┼───┬────────────────────────────┤│主要用于│原料│││何种├───┼────────────────────────────┤││品种││├────┴───┼────────────────────────────┤│种子种苗来源││├────────┼────────────────────────────┤│种子种苗标准││├────────┼───────────┬──────┬─────────┤│企业是否有良种园│有[ ] 无[ ] │有无注册商标│有[ ] 无[ ] │└────────┴───────────┴──────┴─────────┘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调查表┌─────────┬────────┬────────┬─────────┐│有无标准操作规程│有[ ] 无[ ] │有无独立检验机构│有[ ] 无[ ] │├─────────┼────────┴────────┴─────────┤│使用肥料种类及名称││├─────────┼───────────────────────────┤│使用农药种类及名称││├─────────┼──────────┬────┬───────────┤│采收时间││采收年限││├─────────┼──────────┴────┴───────────┤│采收加工方法及依据││├─────────┼──────────┬──────┬─────────┤│储存条件││药材包装材料││├─────────┼──────────┴──────┴─────────┤│防护措施及方法││├─────────┼───────────────────────────┤│││││││主要检验仪器设备││││││││├─────────┼───────────────────────────┤│人员进行过何种培训││├──────┬──┴───────────────────────────┤││││对实施│││ G A P 的意│││见和建议│││││├──────┼──────────────────────────────┤│备注││└──────┴──────────────────────────────┘注:1、调查表由中药材生产企业负责填写,每个品种填一张表格,要求内容准确完整,字迹清晰。

中药注射剂点评模板

中药注射剂点评模板

中药注射剂点评模板一、药品基本信息药品名称:XXX注射液批准文号:XXX生产企业: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产品批号:XXX药品规格:每支XX毫升二、适应症与用法用量适应症:用于治疗XXX疾病。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XX毫升,分XX次注射;或遵医嘱。

三、安全性评价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建议首次使用时进行过敏试验。

2. 心血管系统: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停药。

3. 肝肾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4. 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有效性评价该中药注射剂在治疗XXX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部分患者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五、药物经济学评价该中药注射剂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但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价格仍高于同类西药。

建议生产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价格,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六、综合评价及建议该中药注射剂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建议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药品质量,确保安全有效;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药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七、处方及使用注意事项1. 处方开具: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适应症开具处方,并告知患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前检查:使用前应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期是否过期等信息。

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3. 注射方法:注射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深度,避免皮下渗漏或肌肉注射刺激过大。

注射后应观察局部反应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药并就医。

4.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如有必要需告知医生并遵医嘱。

同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药。

6.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本药时需根据体重和年龄等因素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药注射液注册调研报告

中药注射液注册调研报告

封面密级:■公开□秘密□机密□绝密中药注射剂法规监管以及我国中药注册剂注册申报和审评情况调研报告项目品类:中药注射剂项目调研人:XXXXXX调研日期:20XX年XX月XXXXXXXX公司二〇XX年XX月目录中药注射剂法规监管以及我国中药注册剂注册申报和审评情况调研报告内容目录封面 (1)目录 (2)调研报告 (3)1.当前我国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与监管现状 (3)1.1 中药和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机构 (3)1.2 法规和监管沿革 (5)2.中药注射剂注册概况 (9)3. 国内药企中药注射剂新药的研发现状 (12)3.1 YYYY药业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2)3.2 DDDD药业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3)3.3 JTXY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3)3.4 BJSTSS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3)4. 国内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总体分析 (14)4.1 国内已上市的主要中药注射剂品种 (14)4.2 国家XXX用药目录制度和合理用药重点监控目录对中药注射剂的潜在影响 (17)5. 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再评价 (17)6. 小结 (18)调研报告1.当前我国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与监管现状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在我国,中药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监督管理。

其中,中药注射液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诞生在我国建国初期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疾病肆虐的特殊历史条件下。

中国药典对中药注射液的定义是将中药材提取、纯化后制成可注入人体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又或者溶液粉末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药注射剂得到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研发出1400多种中药注射剂。

但随着医学的不断研究,以及临床不良报告逐渐增加,目前9成以上的中药注射剂已被淘汰。

2015年版和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只收录了5种中药注射剂(XXX注射液、注射用XX(冻干)、XX注射液、XX注射液和注射用XXX)。

2008年第7号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

2008年第7号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收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落实国家局制定的《整顿和规范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工作方案》(国食药监办〔2006〕465号),严格审评审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等安全性风险较大的3类品种。

国家局组织制定了《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称《技术要求》),现予发布,请参照执行,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国家局已受理但尚未批准注册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应参照《技术要求》进行研究。

二、已经批准注册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也应参照《技术要求》进行相关研究,并在申报再注册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三、对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进行仿制、改变剂型或者改变给药途径研究时,研究者应当慎重考虑已上市品种的研究基础。

附件:1.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2.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八年一月十日附件1: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化学药品中各种注册分类的注射剂。

本技术要求主要针对目前化学药品注射剂研发、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遵循一般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可能影响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结合品种的上市基础等,提出化学药品注射剂审评中的重点关注点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一、化学药品注射剂剂型选择的必要性、合理性(一)选择注射途径给药剂型的必要性、合理性对剂型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评价通常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pKa、分配系数、吸湿性、晶型等)、稳定性(对光、湿、热的稳定性,固、液状态下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等)可以为剂型的选择提供指导,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限定剂型的选择。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技术要求药学部分--田恒康.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技术要求药学部分--田恒康.

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不得与法定质量标准的【制法】相违背,否则
应提供相关的批准证明文件。 质量标准【制法】中未明确的工艺参数应在实际生产范
围内细化固定。
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
生产工艺 提供完整的工艺规程。描述完整的制备工艺,包括工艺路
线、方法及工艺参数等; 提供生产工艺各单元操作(如提取、浓缩、纯化、配液、
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
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
国食药监安[2006]218号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统计表明,使用鱼腥草注射 液等7 个注射剂(见附件)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 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已明确显示该类 药品存在临床用药安全隐患。
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数据库,截至2005年11月21日,我 国获准上市的葛根素注射剂包括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葛根素葡萄糖 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注射用葛根素四个品种,涉及181个批准文 号。
2004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修订葛根素注射 剂说明书的通知”。通报发布后,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 报告数据库中,有关葛根素注射剂的新发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1006例 (发生时间为2003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其中,发生时间为 2005年1月1日-6月30日的243例(要求修订说明书通知发出后)。 1006例病例报告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30例,其中11例死亡。严重不良 反应报告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共18例,其中8例死亡(占死亡病 例的73%),
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
原料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 药材的基原、药用部位 产地 采收期 产地加工 贮存条件 包装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

为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和召回工作(一)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确保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应加强中药注射剂销售管理,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召回售出药品。

(二)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处理的规章制度。

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对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组织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主动召回。

(三)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药品退货和召回程序。

因质量原因退货和召回的中药注射剂,应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并有记录。

二、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一)中药注射剂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凭医师处方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规程。

(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的管理。

药学部门要严格执行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保证药品来源可追溯,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储存药品;在发放药品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审核。

(三)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

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见附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测,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6.22•【文号】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施行日期】2006.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规范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的书写和印制,国家局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以下简称《说明书格式》)、《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以下简称《内容书写要求》)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局将按照《管理规定》、《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对申请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的说明书进行核准和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局核准的说明书进行印制。

二、2006年7月1日之前已经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管理规定》、《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并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说明书的申报资料要求,提交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

对于拟修订的说明书样稿(与原批准的说明书内容相比)不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项目的,以及注射剂品种拟在【药物相互作用】项下仅表述为“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补充申请,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发给《药品补充申请批件》并附核准后的说明书,同时报国家局备案。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一、中药注射剂概述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学》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著名学者周超凡研究员提出以下定义:中药注射剂一般系指在中医药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功能主治用中医药术语或同时用中医药术语与相关的西医药术语联合表述的供注人体内的各种无菌制剂。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上海等地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

70年代以来,全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以外,各省市卫生部门还陆续制定了“中草药制剂规范”、“标准”,收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

80年代后中药注射剂又掀起了研究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2个,部颁标准收载中药注射剂70个品种。

二、中药注射剂产业概况随着临床对中药注射剂的认知,中药注射剂逐渐成为一个产业,2007年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元,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

但是,随着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相继出现使用致死事件,加上几年前的鱼腥草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事件,中药注射液备受质疑。

在北京,有些大型综合性医院甚至已将中药注射剂清除出药房。

从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统情况看,2007年,在上报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中,化学药品占86.7%,中成药占11.9%,生物制药占1.4%。

2008年,在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中,化学药品占86.1%,中成药占13.2%,生物制药占0.74%。

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低于化学药品;作为中成药一部分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比例,更是低于化学药品。

尽管相对化学药品,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高,但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中药注射剂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医药行业法律法规

医药行业法律法规

二、主要法律法规1、药品生产许可、新药研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于2001年2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该法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在我国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药品生产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和生产范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GMP 认证),认证合格发给认证证书。

研制新药,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实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试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

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分别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于2004年8月5由国家药监局发布。

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医药行业(包括生物制药行业)采取行业许可和产品许可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取得生产批准文号的药品方可进行生产和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于2005年9月7日由国家药监局发布.该管理办法规定:注射剂、放射性药品、国家药监局规定的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药品GMP认证工作由国家药监局负责;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增生产范围的,应当按《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办理(即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间或者新增生产剂型的,应当自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或者经批准正式生产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药品 GMP 认证的生产企业,应报送相关材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药品GMP认证申请的,应当出具加盖本部门受理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受理通知书》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技术审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经技术审查符合要求的认证申请,20个工作日内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制定方案后20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企业并实施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3天,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可适当缩短或延长。

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

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

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3.01•【文号】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公告2022年第22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公告2022年第22号关于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研究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称本规范),现予发布实施,并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规范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规范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管理,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涉及的中药材是指来源于药用植物、药用动物等资源,经规范化的种植(含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养殖、采收和产地加工后,用于生产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药用原料。

本公告所指中药材生产企业包括具有企业性质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

二、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成药上市许可持有人等中药生产企业在中药材产地自建、共建符合本规范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及生产基地,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产地。

鼓励中药生产企业优先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中药材。

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等有明确要求的,中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中药材。

相关中药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开展供应商审核,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审核检查,保证符合要求。

三、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中药材,相关中药生产企业可以参照药品标签管理的相关规定,在药品标签中适当位置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可以依法进行宣传。

史上最全中药注射剂品种集结号

史上最全中药注射剂品种集结号

史上最全中药注射剂集结号
一、品种上市情形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纳现代科学技术和方式,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

检索SFDA数据库,除去109个批文被注销外,目前留在市场上的批文有1254个(含不同规格,包括水针、粉针和输液,不含按化药治理的穿琥宁、炎琥宁注射剂等),注射剂品种共计有135个,其中单味药中药注射剂61个,两味药中药注射剂16个,其余为两味药以上的中药复方注射剂。

表1-5给出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批文情形(包括部份按化药治理的品种)。

表1 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共23个品种,其中1个品种按化药治理)
表2 清热类中药注射剂(共45个品种,其中5个品种按化药治理)
表3 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共46个品种,其中9个品种按化药治理)
表4 急救类中药注射剂(共4个品种)
表5 其他类中药注射剂(共38个品种,四个品种按化药治理)
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品种要紧有艾迪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近40个品种(未列入炎琥宁、穿琥宁、葛根素、银杏达莫等按化药治理的注射剂),见表6。

表6 市场表现抢眼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标黄部份为独家品种)
下面再给出一组中药注射剂大品种近几年的销售数据:
从中能够看出,独家品种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不俗,位居前列,还有一些品种尽管不是独家,但市场集中度较高,比如双黄连冻干粉的市场要紧被哈药集团占据,舒血宁的市场要紧被神威药业、至宝岛和北京双鹤瓜分。

看近几年的中药注射剂市场,估量以后几年中药注射剂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加,但市场竞争格局可不能有太大转变,应该仍然仍是独家和品牌的天下,天士力的益气复脉冻干粉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极有可能渐入人们的视野。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我国药品管理动态及新法规解读(二)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我国药品管理动态及新法规解读(二)

成绩:60分,考试合格!单选题1.《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明确:中药说明书【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中任何一项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满3年后申请药品再注册时仍为“尚不明确”的,依法(D) 正确A.予以罚款B.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C.责令改正,给予警告D.不予再注册2.《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要求:人用经验作为批准上市或者增加功能主治证据的中药新药,说明书中应当列入(C) 错误A.【处方来源】项B.【中医临床实践】项C.【功能主治的理论依据】项D.【适应证的理论依据】项3.《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建设任务之一是制定常用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D) 错误A.100种B.200种C.300种D.350种4.《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分品种、分步骤研究明确部分重点或高风险中药品种生产使用的中药材应当(A) 正确A.符合GAP要求B.符合GMP要求C.符合GSP要求D.符合GCP要求5.《“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

(A) 正确A.正确B.错误6.《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中药注射剂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必须符合GAP要求。

(B) 正确A.正确B.错误7.《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强化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管理,督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备案的生产工艺生产。

(A) 正确A.正确B.错误8.《中药注册专门规定》要求:来源于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人用经验能在临床定位、适用人群筛选、疗程探索、剂量探索等方面提供研究、支持证据的,可不开展非临床研究。

(A) 错误A.正确B.错误多选题1.《“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在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的具体措施有(ABCD) 正确A.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B.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C.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D.加强中药安全监管2.《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对推进中药监管全球化合作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错误A.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B.支持中药开展国际注册C.大力开展中药新剂型的研究 D.传播中药监管“中国经验”。

中药注射剂发展史

中药注射剂发展史

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中药注射剂的产生在中医急诊和中医临床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从第一支中药注射剂发展至今已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

柴胡注射液首开中药注射剂之先河。

柴胡注射液始创于太行根据地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在山西武乡成立了“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后定名为利华药厂),1941年,根据一二九师卫生部长钱信忠同志的建议,由利华药厂研究室主任韩刚提出了用柴胡制作针剂的主张和设计方案,并牵头研制。

经过他们艰苦工作终于研制成了柴胡注射液,而且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这一重大成果,在当时整个医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1943年5月《新华日报》曾为之发表了专题报道,称赞柴胡注射液研制成功是一大创举。

柴胡注射液的问世,不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卓有良效的药品,而且标志着中药注射剂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中医药在危急重症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设想成为可能,这对于中药药剂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而在此之前,药剂学的研究远落后于药理学,致使大量的中药研究成果只能淹没于文献之中。

而柴胡注射液因最初是在临床急用的前提下开始的,故制成针剂并用于临床反较其它药为早。

柴胡虽然制成针剂,但主要功效仍然是“透表泄热”,仍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使用,基本保留了中药的主要特征,是典型的中药注射剂。

1954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这一传统产品重新鉴定,确定疗效,投入大批生产,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注射剂品种。

建国以后,开始着手发展对中药注射剂的研制工作,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先后研制出了“抗601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用于临床。

中药注射剂收载于中国药典始于1963年版中国药典,而且是作为西药收载的,如毒毛旋花子甙K注射液,有效成分为绿毒毛旋花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各种甙混合物。

注射剂2008 7号文件

注射剂2008 7号文件

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落实国家局制定的《整顿和规范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工作方案》(国食药监办〔2006〕465号),严格审评审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等安全性风险较大的3类品种。

国家局组织制定了《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称《技术要求》),现予发布,请参照执行,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国家局已受理但尚未批准注册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应参照《技术要求》进行研究。

二、已经批准注册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也应参照《技术要求》进行相关研究,并在申报再注册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三、对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进行仿制、改变剂型或者改变给药途径研究时,研究者应当慎重考虑已上市品种的研究基础。

附件:1.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2.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八年一月十日附件1: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化学药品中各种注册分类的注射剂。

本技术要求主要针对目前化学药品注射剂研发、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遵循一般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可能影响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结合品种的上市基础等,提出化学药品注射剂审评中的重点关注点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一、化学药品注射剂剂型选择的必要性、合理性(一)选择注射途径给药剂型的必要性、合理性对剂型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评价通常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pKa、分配系数、吸湿性、晶型等)、稳定性(对光、湿、热的稳定性,固、液状态下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等)可以为剂型的选择提供指导,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限定剂型的选择。

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及质量控制探析

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及质量控制探析

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及质量控制探析作者:邱玲玲张雯雯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年第10期【关键词】中药注射液;安全问题;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10-0076-03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现代医药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中药制剂品种越来越多,在抗击病毒、心血管等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应用且具有良好的疗效。

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受到医药界的重视。

中药种类较多,而新药标准的出现影响到老品种的研究,并且中药注射剂中一些成分未经过严格的药理学评价和研究,在应用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探讨并未中断,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需要从中药注射剂安全认知、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探讨,分析影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因素。

1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概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受到关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和种类都在增多。

比较典型的如穿琥宁注射液在应用中,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最后停用,双黄连注射液在文献研究中其不良反应也较多,严重的甚至会带来过敏性休克等[1]。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清开灵、双黄连、参麦、鱼腥草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做了说明且在不断修订。

常见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香丹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也叫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使用中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反应,带来疼痛、腹泻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1.2 注射用丹参丹参注射剂在使用中,其中鞣质含量相对较高,会形成大分子复合物,从而导致复合物带来机体过敏反应,在临床应用中,据报道广东有医院在给患者使用注射用丹参注射剂后出现患者高热、寒战等不良反应[2]。

1.3 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等问题。

1.4 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感染、高热、急性肝炎和病毒性肺炎等临床治疗中,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包括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问题[3]。

中药注射剂发展史

中药注射剂发展史

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中药注射剂的产生在中医急诊和中医临床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从第一支中药注射剂发展至今已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

柴胡注射液首开中药注射剂之先河。

柴胡注射液始创于太行根据地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在山西武乡成立了“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后定名为利华药厂),1941年,根据一二九师卫生部长钱信忠同志的建议,由利华药厂研究室主任韩刚提出了用柴胡制作针剂的主张和设计方案,并牵头研制。

经过他们艰苦工作终于研制成了柴胡注射液,而且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这一重大成果,在当时整个医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1943年5月《新华日报》曾为之发表了专题报道,称赞柴胡注射液研制成功是一大创举。

柴胡注射液的问世,不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卓有良效的药品,而且标志着中药注射剂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中医药在危急重症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设想成为可能,这对于中药药剂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而在此之前,药剂学的研究远落后于药理学,致使大量的中药研究成果只能淹没于文献之中。

而柴胡注射液因最初是在临床急用的前提下开始的,故制成针剂并用于临床反较其它药为早。

柴胡虽然制成针剂,但主要功效仍然是“透表泄热”,仍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使用,基本保留了中药的主要特征,是典型的中药注射剂。

1954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这一传统产品重新鉴定,确定疗效,投入大批生产,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注射剂品种。

建国以后,开始着手发展对中药注射剂的研制工作,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先后研制出了“抗601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用于临床。

中药注射剂收载于中国药典始于1963年版中国药典,而且是作为西药收载的,如毒毛旋花子甙K注射液,有效成分为绿毒毛旋花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各种甙混合物。

对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问题的探析

对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问题的探析
安 全有 效 。
针对 以上情 况 , 议 药 典会 等 相 关 部 门统一 提 建 高 中药注射 剂质 量标 准 , 督促 和协 助 企 业 制定 切 实 可控 的标准 , 括制定 提取 物 的质量标 准 , 包 增加 安全 性 项 目检查 和专 属性 较强 的致 敏物 质筛 查 。药 品检
根 据 国家 食 品药 品监 督 管理局 药 品评价 计划 的
统 一安排 , 者所 在单 位 承 担 了茵 栀 黄 注 射 液 这 一 笔
不 良反应 高 发 品种 的质 量分析 工作 。茵 栀黄 注射 液
用 于治疗 肝炎 有显 著 的疗 效 , 临床使 用 广泛 , 其 不 但
良应 发生率 居 中药注 射剂前 列 。此次 抽样 在全 国 范 围 同时开 展 , 品分 别从 3 样 1个 省 市 抽 取 , 中仅 其
中药 注射 剂 的制备 工艺 主要包 括有 效成 分提取
法、 有效 部位 提取 法 、 提醇 沉法 、 水 醇提 水沉 法 、 馏 蒸
内外溶 血实验 、 敏 性 杂 质 等项 目进 行 了研 究 。通 过 过 分析 不合格 原 因 , 结合 探索 性研 究项 目 , 们发 现 我 了茵栀 黄注 射液存 在 检 验 标 准过 于 简 单 、 产 工 艺 生
法过 于简单 陈 旧 , 采 用 紫 外 分光 光 度 法 对 黄芩 苷 仅
进行 鉴别 和含量 测定 , 属性较 差 , 专 同时 未对处 方 中 的其 他药 味进行 控 制 ( 分 批次 绿 原 酸 、 子苷 、 部 栀 对
性 和可控 性 。对于设 备 可采取分 阶段 逐步 改进 的方
式, 质量 水平 的提高 最终 也是 为企业 赢得 效益 。
另外 , 装材料 在 中药 注 射 剂 的 流通 存 储 过程 中对 包 其 质量 的稳定 性 、 全性 也有影 响 , 安 不适宜 的包 材不 仅不 能保 障药 品质量 , 可能 引起 活性成 分迁移 、 还 吸 着 、 附, 吸 甚至 发生 化 学 反应 , 导致 药 品失 效 或产 生

药事管理选择题

药事管理选择题

一、单选题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的时间是(C )A 1984年B 1990年C 1998年D 2001年E 2008年2、我国省及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为BA 垂直管理B 地方政府分级管理C 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独立履行职责D 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独立履行职责3、《中国药典》现行版是BA 2005年版B 2010年版C 2006年版D 2008年版E 2012年版4、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应该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是(E )A 所有医疗机构B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C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D 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E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是EA 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B 有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药品C 非临床治疗首选的药品D 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药品E 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药品6、《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的依据是(D)A 药品的适用性B 药品的稳定性C 药品的可靠性D 药品的安全性E 药品的有效性7、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普通商业企业必须(E )A 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B 配备执业药师C 配备从业药师D 配备药学技术人员E 经省级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8、经审批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的药品是BA 处方药B 非处方药C 毒性药品D 麻醉药品E 精神药品9、根据《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暂行)》,可以单色印刷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是(B)A 标签和内包装B 使用说明书和大包装C 标签和使用说明书D 内包装和大包装E 标签和大包装10、不得开架自选销售的药品是DA 非处方药B 甲类非处方药C 乙类非处方药D 处方药E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1、关于处方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处方药在医疗机构凭医师处方配方,在零售药店由消费者自行选购B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 使用商品名的处方药可以在大众媒介进行广告宣传D 处方药在外包装上必须印有专有标识E 处方药根据安全性分为甲、乙两类12、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者取得的《执业药师资格证书》(B )A 在颁发地省内有效B 在全国范围内有效C 在取得者的居住地有效D 在取得者的工作所在地有效E 在取得者的身份证发放地有效13、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资格注册机构为C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C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 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E 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4、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张某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后,张某可以DA 直接在所在省、市的药品零售企业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B 直接在所在省、市的药品批发企业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C 直接在跨省、市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D 经注册后,在注册所在省、市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E 经注册后,同时在多个单位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15、某执业药师在执业过程中,发现从供货单位购进的降糖药质量可疑,根据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对该批药的最佳处理方式是EA 要求供货单位尽快换货B 将余下药品退回供货单位C 因为没有确认为假药可以继续使用D 在退货的同时,报告当地药监部门E 不能退、换货,及时报告当地药监部门16、执业药师的最高行为准则是(A )A 维护患者和公众的健康利益B 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C 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D 维护供应商的经济利益E 维护管理机关的利益17、下列属于法律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C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D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E 《中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18、下列属于假药的是(D )A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 B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C 超过有效期的 D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E 更改生产批号的19、生产药品所需的原、辅料必须符合(D )A药理标准B化学标准C生产要求D药用要求E卫生要求20、《药品生产许可证》由(B )审批发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2 1 1 2 2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热可平注射液
江西余江制药厂 江西众心药业有限公司 退热解毒注射液 陕西省华山制药厂 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 消癌平注射液 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 通化神源药业有限公司 消痔灵注射液 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雪莲注射液 新疆西域药业有限公司 新疆制药厂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猪苓多糖注射液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药厂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山西华辉凯德制药有限公司 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蟾素注射液 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伊痛舒注射液 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 哈尔滨圣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鱼金注射液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 祖师麻注射液 甘肃兰药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康意制药有限公司 参附注射液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蟾酥注射液 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 毛冬青注射液 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 河南广宇博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 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 野菊花注射液 江西余江制药厂 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野木瓜注射液 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保利制药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田基黄注射液 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 1 1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2 2 1 1 1 2 1 1 1 1 1 1 1 3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清热解毒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复方当归注射液
银黄注射液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
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 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江西资溪制药厂 焦作市康华药业有限公司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恒大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六合堂生物科技项城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圣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 内蒙古康源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 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 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天真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新亚药业高邮有限公司 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青峰制药厂 江西余江制药厂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鲁泰环中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四川康利托制药有限公司 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 新疆制药厂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 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康宝制药有限公司 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 1 1 3 2 1 1 1 1 1 1 3 3 1 1 1 1 2 1 1 3 1 1 1 2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2 3 1
冠心宁注射液
黄藤素注射液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肿节风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丁公藤注射液
清热解毒注射液
山西恒大制药有限公司 山西泰盛制药有限公司 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运城市银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康利托制药有限公司 云南个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云南和泰药业有限公司 云南杉榆制药有限公司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云南英茂红河制药有限公司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市一代天骄药业有限公司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金麒麟药业有限公司 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 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长春博奥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 多多药业有限公司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黑龙江瑞格制药有限公司 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 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 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四川康利托制药有限公司 浙江青春宝依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河南广宇博科生物制药注射液
冠心宁注射液
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众心药业有限公司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黑龙江省松花江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青峰制药厂 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江西众心药业有限公司 衡阳恒生制药有限公司 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天真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亚药业高邮有限公司 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多布瑞菲医药有限公司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张家口长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 安徽大东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 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辉南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通化振国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余江制药厂 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 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 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汇总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痛可宁注射液 黑龙江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有限公司 土贝母皂苷注射液 陕西麒麟制药有限公司 喜炎平注射液 江西青峰制药有限公司 夏天无注射液 江西余江制药厂 香菇多糖注射液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梅峰制药厂 心脉隆注射液 云南省腾冲制药厂 雪上一枝蒿总碱注射液 明市宇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昆 血必净注射液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岩黄连注射液 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益母草注射液 成都市时代第一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元秦止痛注射液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 止喘灵注射液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丹参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注射用蜂毒冻干 安徽省百春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黄芪多糖 天津华隆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注射用脑心康冻干 通化卫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 注射用薏苡仁油 浙江康莱特集团有限公司 板蓝解毒注射液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 柴辛感冒注射液 江西余江制药厂 张家口长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通化玉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当归寄生注射液 山东鲁泰环中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中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灯盏细辛注射液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地龙注射液 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 复方风湿宁注射液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复方苦参注射液 山西振东金晶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江西余江制药厂 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肝炎灵注射液 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 红茴香注射液 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黄瑞香注射液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康意制药有限公司 抗腮腺炎注射液 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 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苦碟子注射液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苦木注射液 广东万年青制药有限公司 江西青峰制药厂 去感热注射液 四川康特能药业有限公司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计数项:生产企业 产品 生产企业 艾迪注射液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薄芝菌注射液 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补骨脂注射液 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 参芪扶正注射液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 川参通注射液 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 穿山龙注射液 山东中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喘可治注射液 广州健心药业有限公司 丹红注射液 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丹皮酚注射液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胆木注射液 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 得力生注射液 北京正邦制药有限公司 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 布瑞菲医药有限公司 多 灯盏花素葡萄糖注射液 布瑞菲医药有限公司 多 矾藤痔注射液 云南藤云药业有限公司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 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蛤青注射液 山西佳能达华禹制药有限公司 肝净注射液 河北金牛制药有限公司 肝欣泰注射液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骨痨敌注射液 陕西济康药业有限公司 瓜蒌皮注射液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汉肌松注射液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 山西华辉凯德制药有限公司 鸡矢藤注射液 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 健骨注射液 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康艾注射液 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康莱特注射液 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 苦黄注射液 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 勒马回注射液 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羚羊角注射液 呼伦贝尔市一代天骄药业有限公司 路路通注射液 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分公司 脉络宁注射液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热毒宁注射液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人参多糖注射液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人参糖肽注射液 松原市美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乳腺康注射液 黑龙江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有限公司 桑姜感冒注射液 山西佳能达华禹制药有限公司 芍倍注射液 和力达信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肾康注射液 西安嘉惠药业有限公司 疏血通注射液 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舒肝宁注射液 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 痰热清注射液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痛安注射液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