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病人的心肌酶反应的时间表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进展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AMI发病后1~3h是通过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挽救濒死心肌的“黄金”时间——AMI发病后1h内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若6h后才得到救治,死亡率将达10%~12%。
因此,寻找AMI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志物是每一位检验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周转时间短、方法简便、价格低廉。
但迄今尚无一个完全达到此要求的标志物,各种标志物均各有其特点,因而各实验室多采用几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心肌损伤。
1 心肌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测发展历程心肌细胞中含有一些酶,这些酶在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入血,其活性或质量的增高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时相及程度。
1954年,Ladue等首先发现GOT在AMI病人血中增高,提出GOT可作为AMI的诊断标志物。
1955年,Wroblewski等发表文章,认为血中LDH的变化也与AMI有关。
1957年,Wessell等发现LDH有不同组分,AMI时某一组分的变化尤其明显。
1960年,Dreyfus等报道CK在AMI病人血清中明显增高,特异性较GOT、LDH高。
1966年,Van der Veen等发现,CK的MB同工酶(CK-MB)对AM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当时临床应用的其他标志物。
在上世纪70~90年代初,上述血清酶(AST、LDH、α-HBDH、CK)曾广泛用于AMI的诊断,称为心肌酶谱分析。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同一些主要心脏病学术团体共同制订AMI的三条诊断标准: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史、典型的心电图(ECG)改变、系列酶活性的变化。
研究发现CK和LDH同工酶的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明显比总酶高,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CK-MB成为诊断心肌梗死(MI)生化标志物的“金标准”。
2 心肌损伤的蛋白标志物检测进展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研究发现心肌中的一些蛋白质的诊断价值更高。
急性心肌梗死时间表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胸痛时间
首次接触医疗时间
决定手术时间
启动导管室时间
激活导管室时间
到达导管室时间
其他
参与抢救人员
手术开始时间
第一幅造影时间
最后一幅造影时间
球囊开通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D-B
病变部位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胸痛时间
首次接触医疗时间
决定手术时间
启动导管室时间
D-B
病变部位
激活导管室时间
到达导管室时间
其他
参与抢救人员
手术开始时间
第一幅造影时间
最后一幅造影时间
球囊开通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D-B
病变部位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胸痛时间
首次接触医疗时间
决定手术时间
启动导管室时间
激活导管室时间
到达导管室时间
其他
参与抢救人员
手术开始时间
第一幅造影时间
最后一幅造影时间
球囊开通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从心梗三项看心肌受损
从心梗三项看心肌受损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
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死)、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胸痛初期2-3h内脱离正常值,6-9h达到最高,24h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min-2h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肌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建议认为,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
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快速入血,故在AMI发生的1.5~6h内,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可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如第二次检测值明显高于第一次检测值,则具有极高的阳性预报价值;如动态检测二次测定值间无差异,则具有100%的阴性预报价值,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但应注意的是,严重休克、严重的广泛性创伤、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心肌炎、急性感染、肌炎或肌病时肌红蛋白均可能升高。
因而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肌红蛋白的窗口时间最短,故在疾病发生后该指标不能用于回顾性分析。
肌钙蛋白(CTnI)肌钙蛋白是由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C和肌钙蛋白I三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肌钙蛋白I仅仅存在于心脏组织。
已有报道指出,在诊断AMI、心挫伤患者的心肌特异性障碍性疾病时,检测cTnI浓度是非常有效。
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游离于胞浆内的cTnI/cTnT快速释放出来[1]。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在4-8h以内cTnI由于心肌受到障碍被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浓度脱离健康人的浓度范围。
通常,AMI发病后12-18h后,cTnI浓度达到最高,并且维持5-10日。
最新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血清酶测定为诊断心梗的重要手段。
心肌酶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的血清酶的统称,主要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1.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定:主要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梗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7天恢复正常。
升高尚可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疽、心包炎、骨骼肌坏死、脑坏死、急性胰腺炎、皮肌炎、胸膜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以及使用安定、鲁米那、氯丙嗪、利福平后。
分析AST时需注意:①AST 存在于心、脑、肝、肾等组织内,心肌最多;②AST升高时,应同时检测ALT,若AST大于ALT,提示心肌病变,若ALT大于AST,提示肝脏病变;③还应做相应的有关检查,以便全面进行分析。
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对无黄疽、无自觉症状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增高尚见于:心肌梗、肝外阻塞性黄疽、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风湿热、伤寒、败血症、肌病及脑血管病变。
分析LAT时需注意:①不能单凭一次增高而进行诊断,应动态观察其变化;②ALT广泛存在于肝、肾、心、骨骼肌及脑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高;③注意对ALT/AST比值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3.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肌肉收缩时生成增加。
主要用于骨骼肌疾病和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梗时CK 显著增高,在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24~36 小时达高峰,8~7天恢复正常,其增高幅度与心肌梗死程度成正比。
分析CK时需注意:①在急性心梗时CK较 AST、ALT、LDH等更为灵敏,有更高的特异性:②CK是一种器官特异性酶,广泛分布在骨骼肌、脑组织、心肌、平滑肌、肾组织内。
AMI的标志物
AMI的标志物一、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1、LD和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12h出现在血中,48~72h达峰值,LD的半寿期为57h~170h,大约7天~12天回复正常。
如果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己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2、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时LD和LD同工酶的应用原则:①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对病人作个案处理,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②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已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就没有必要再检测LD和LD同工酶。
③在胸痛发作24h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二、Creatine kinase,CK1、很长一段时间内,CK、CK-MB都被看作最好的AMI诊断标志。
既用于诊断AMI,又用于估计梗塞范围,有无再梗塞。
CK、CK-MB在AMI发生后4 ~6h升高,24h达峰值,48~72h回复正常,半衰期10~12h。
2、CK的评价(1)优点:①快速、经济、有效,能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应用最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②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的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③能测定心肌再梗死。
④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2)缺点是:①特异性略差,特别有时难以和骨骼肌疾病、脑损伤鉴别。
②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h以前和36h以后敏感度较低。
③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三、肌钙蛋白(Troponin)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cTn动态变化曲线和CK-MB很相近,急性心肌梗死后4h~8h在血清中高于决定值,这是细胞质中的cTn释放所致,其升高持续时间(窗口期)长,cTn一旦升高往往持续4~10天,甚至可达3周,这不仅是cTn半寿期较长,主要还是局部坏死肌纤维不断释放cTn的结果。
由于cTn窗口期长于LD,在诊断发现较迟的急性心肌梗死时可替代LD。
和CK-MB比较,它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2、肌钙蛋白的评价★(1)优点①由于心肌中肌钙蛋白的含量远多于CK(心肌含肌钙蛋白10.8mg/g,含CK1.4mg/g),因而敏感度高于CK,不仅能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mini injury),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是指心肌损伤引起的血液中心肌特异性酶的活性水平异常,常见有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的异常。
以下是心肌酶谱异常的诊断标准:
1. 肌酸激酶(CK):CK在心肌损伤后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活性水平会升高。
正常人体血液中CK酶活性为:男性10-195 U/L,女性10-170 U/L。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CK的活性水平会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后逐渐恢复正常。
2.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CK-MB是CK的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 的活性升高会明显高于CK,其升高和下降的曲线与心肌损伤的发生和恢复相吻合。
通常将CK-MB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百分比设置为标准,常用标准是CK-MB升高超过总CK 的2%。
3. 心肌肌钙蛋白(cTn):cTn是心肌细胞特异性的蛋白质,存在于心肌细胞的结构蛋白中。
在心肌损伤后,cTn会释放到血液中,其升高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并能够更早地检
测到心肌损伤。
通常将cTn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百分比设
置为标准,常用标准是cTn升高超过99百分位数的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酶谱异常仅是诊断心肌损伤的辅助指标,并不能代替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其他检查结果。
在临
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异
常等多方面的信息来做出最终的诊断。
心肌损伤6大标志物最全解读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分类及测定~~反应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及心肌蛋白等,前者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后者有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
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丰富。
红细胞AST约为血清的10倍,轻度溶血会使测定结果升高。
(1)参考值:<40U/L(37℃),通常采用酶偶联速率法。
(2)临床意义:AST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天或1周,随后降低。
因为AST 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故单纯的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
LD是分子量135KD的四聚体,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H4(LD1)、MH3(LD2)、M2H2(LD3)、M3H(LD4)、M4(LD5)。
(1)参考值:①乳酸脱氢酶:丙酮酸为底物时,200~380U/L;乳酸为底物时,109~245U/L。
②LD1为28.4%±5.3%,LD2为41.0%±5.0%,LD3为19.0%±4.0%,LD46.6%±3.5%,LD5为4.6%±3.0%。
乳酸脱氢酶常用速率法检测其总活性,而其同工酶常用电泳法测定。
(2)临床意义: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胞质内物质外漏到细胞间液及外周血中。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12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高峰,7~12天恢复正常。
连续测定乳酸脱氢酶,对于就诊较迟,肌酸激酶已恢复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在ATP提供的能量下,催化肌酸生成磷酸肌酸和ADP,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次为脑组织的细胞质和线粒体。
急性心梗炎性因子与心肌酶及室性早搏的关系
急性心梗炎性因子与心肌酶及室性早搏的关系【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梗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与心肌酶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
方法: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名,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其心肌酶谱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心电监测其室性早搏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血浆炎性因子水平与心肌酶谱呈正相关性,炎性因子表达与心梗后室性早搏呈正相关。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关系,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发生多的患者其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炎性因子;心肌酶;室性早搏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
随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药物的发展及临床应用,ami的病死率已显著降低。
但ami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仍相对较高,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炎性因子在心肌梗死后创伤的修复及心室重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检测了ami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并探讨了其与ami后心肌酶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依据2001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 1 ] 。
选择2011年9 月~2012 年9月我院住院确诊的ami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6.3±13.2岁。
1.2 心电监测患者从急诊入院即给予心电监测,发病后持续心电监测24小时。
1.3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分别在ami发生后入院即刻、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12ml,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前24小时各取其数次检测平均值。
1.4心肌酶谱检测分别在ami发生后入院即刻、6小时、12小时、24小时采取每例受试者静脉血5ml ,用速率法测定肌钙蛋白i (tni)、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各取其数次检测平均值。
心梗三项的检验方法对比
心梗三项的检验方法对比心梗三项包括肌钙蛋白TcTnT,正常值0~0.1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值0.1~4.94ng/ml;肌红蛋白YO28~72ng/ml肌钙蛋白T,cTnT是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调节蛋白,分两种形式存在:游离形式存在于细胞胞浆中,占6%~8%;结合形式存在于心肌收缩单位中肌纤维的细肌丝上,占92%~94%。
当出现可逆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尚未坏死,但细胞膜受到损伤,胞浆中的cTnT可短暂释放入血;当发生不可逆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坏死,细肌丝降解,可导致结合池cTnT释放入血。
因此UAP患者血液中cTnT仅短暂轻度升高随后恢复正常;而AMI患者血中cTnT可显著升高且维持较长时间。
cTnT在心肌损伤后2~8小时释放入血,12~24小时达高峰,在血中可维持14天左右,所以它的最大有效诊断窗口宽至2小时~14天。
存在于心肌中的TnI称cTnI,在心肌损伤后,cTnT较cTnI更早释放入血,更易被检测到,血中浓度更高,对检测心肌损伤的价值也就可能更高。
cTnT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可用免疫酶标定量法测得,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具高度敏感和特异性。
虽然早期的测定方法不成熟,使cTnT与骨骼肌TnT有微量交叉反应, Katus采用心脏特异和非心脏特异两种抗体测定cTnT,发现cTnT与骨骼肌TnT有1%~2%的交叉反应。
检测方法改进后,采用两种均为心脏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测定cTnT时,与骨骼肌TnT的交叉反应阳性率<0.5%。
Baum 等人对75名无心脏病的骨骼肌损伤患者(其中33名Duchenne病,42名运动员马拉松长跑后)用第二代检测方法检测cTnT,未发现1例假阳性反应。
另据Rottbauer报道,用同样的方法检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或健康人马拉松长跑后,虽然他们的CK可升至正常高限的300倍,却检测不到cTnT,另1例因乙醇中毒导致严重骨骼肌损伤的患者,虽CK达35000IU/L(正常高限是200IU/L),而cTnT却阴性。
CK、CKMB、LDH、AS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CK、CKMB、LDH、AS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吴海婴【摘要】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从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中随机选择68例设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的CK、CKMB、LDH、AST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CK、CKMB、LDH、AS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不同心肌酶指标的诊断特异度和阳性率不同,且CKMB的诊断特异度最高。
结论 CK、CKMB、LDH、AS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诊断【作者】吴海婴【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兴义562400【正文语种】中文心肌梗死是人体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
临床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预后。
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临床血清酶学检测和心电图检查等。
国内一些研究发现,心肌酶各项水平的变化情况往往早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等的出现[2]。
因此,临床可以积极的将心肌酶水平的检测作为判断患者心脏受累程度的重要早期依据。
本研究中,笔者即从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进行研究,探讨CK、CKMB、LDH、AS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1 病例资料从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54.4±12.3)岁。
急性冠脉综合征规范化治疗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体导联≥0.1mv),或提示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ST段分析),起病时间<12小时,年龄<75岁。
注意: :
AMI合并有束支阻滞,ST段抬高的AMI溶 栓效果好
替格瑞洛:负荷量:180mg,以后90mg,BID。
(四)药物治疗
欣维宁---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在有效双联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情况下,不推荐造影前常规应用GP2b/3a受体拮抗剂
盐酸替罗非班
50ml:12.5mg
…
成份
规格
01
抗凝治疗 :
02
对于溶栓患者,至少48小时肝素治疗(I,A)
03
低分子肝素应用:5000u,Q12H,IH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
四、治疗要点
PART ONE
治疗
01
一般治疗 对症处理 心肌再灌注 药物治疗 恢复期处理
02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发病数小时内死亡风险最高
危险评估
病例1:
病例
入院后血压持续偏低,70/40mmHg,胸闷症状比较明显,烦躁。常规吸氧,心电监护,吗啡针5mg,ih,多巴胺泵入,症状稳定。
01
拜阿司匹林片,300mg嚼服,100mgqd
02
氯吡格雷片,300mg负荷量,75mg维持
03
倍他乐克片,12.5mg,bid
04
监测指标: :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作;溶栓后2 h内每30 min描记心电图1次,观察ST-T回降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它是指由持久性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的一些急性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通常包括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急性心肌损伤和坏死心电图的进化。
根据梗死的范围,心肌梗死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
由于某些诱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在破裂斑块表面,形成血块(血栓形成),突然阻塞冠状动脉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此外,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以下专家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1、过劳过度的体力劳动,特别是负重、过度的体育活动、持续的紧张和疲劳,会增加心脏负担;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不能完全扩张,导致心肌缺血。
剧烈的体力负荷也会导致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
暴饮暴食许多心肌梗死病例发生在暴饮暴食后。
吃了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冠心病患者应高度重视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中很常见。
临床上,由于便秘时用力屏住呼吸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
老年人必须足够重视,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耗氧量增加。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每周都有前驱症状。
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对硝酸甘油的影响变差。
长期心绞痛突然发生。
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项目
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项目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是一种在医院检查心脏功能的重要检查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心脏病患者的病情。
它通过测试血液中的心肌酶来评估心脏受损的程度,从而可以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它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病患者是否属于急性心肌梗死还是慢性心脏病,以及是否有发展潜在的风险。
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项目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包括以下几项检查项目:1.准心肌酶(CK)测定:该测定用于诊断和评估心肌梗死的情况。
CK属于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它的任务是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梗死的病理变化。
2.酐激酶(CK-MB)测定:该测定用来诊断心肌梗死,它可以测出梗死的程度和位置。
3.肌肌钙蛋白(cTnI)测定:该测定用来诊断心肌梗死,它可以测出梗死的程度和位置。
4.酸激酶同工酶(CK-MM)测定:该测定用来分析心肌梗死,它可以测出梗死的程度和位置。
5. 中性粒细胞肌酸激酶(cNAP)测定:该测定用来分析心肌梗死,它可以给出梗死的程度和位置。
6.胱甘肽肌酰胺合成酶(GTPCH)测定:该测定用来诊断心肌细胞损伤,它可以测出梗死部位和梗死程度。
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意义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梗塞的类型、区分急性和慢性心脏病以及发现有发展风险的心脏病患者。
它也可以用来监测心脏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病人的病情的变化的情况。
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准备工作在做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之前,病人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食10~12小时,且不可服用任何药物;2.检查前准备一件比较轻便的衣服,以及一个十分舒适的睡眠环境;3.查前放松心情,避免情绪上的激动,以免影响检验结果;4.果正在服用药物,请务必在检查前将药物血药浓度测量准确,以防药物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过程心梗心肌酶测定检查的过程包括:1.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患者需要先做一次全身检查。
2.士会在病人胳膊上采集血样进行检查,血样会放入玻璃瓶中,然后送到医院的化验室。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解读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解读心肌酶谱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下面将对心肌酶谱检测及其解读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肌酶谱检测简介心肌酶谱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细胞损伤释放的特异性酶类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
二、各指标的意义及解读1.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心肌、肌肉和脑组织中的酶。
当心肌受损释放时,CK水平会升高。
通常,在心肌损伤后4-6小时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24-36小时,并在2-3天内恢复正常。
对于怀疑心肌梗死的病人来说,CK峰值水平的高低可以判断梗死的严重程度。
2.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是CK的一种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当心肌损伤时,CK-MB释放增加。
通常,CK-MB水平开始上升的时间与CK类似,但峰值一般出现在12-24小时,并在48-72小时内恢复正常。
CK-MB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3. 谷草转氨酶(AST):AST是一种存在于心肌、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酶。
当心肌受到损伤时,AST的水平会增加。
AST峰值出现的时间与CK类似,但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较长,需约5-7天。
AST水平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心肌损伤,还可以提示其他疾病,如肝脏疾病、胰腺炎等。
4. 乳酸脱氢酶(LDH):LDH存在于心肌、肝脏、肺、肾脏等组织中。
LDH的升高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心肌损伤。
不同的LDH同工酶的比例变化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损伤类型和定位的信息。
心肌损伤时,LDH水平会在心肌酶谱升高后较迟出现,并维持一段时间。
三、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心肌酶谱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 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观察CK-MB和其他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并帮助鉴别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心肌梗死病理学
1/3 、右室
4、窦房结动脉:双重血供,受阻可引起窦
缓、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房室结 动脉受阻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一分。
5、正常或轻度病变(冠状动脉狭窄<
50%)的冠状动脉基础上发生的 AMI
冠脉痉挛 心肌桥
心源性休克。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一分。
(二)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时间:发生在缺血坏死早期,先于收缩功 能异常出现。
机理:舒张是一个主动耗能过程,另外,
AMI时心肌 及间质坚硬度增加及 EF↓后
LVEDP↑
结果: dp/dt ↓等容舒张期延长,心肌顺应 性↓心肌耗氧 ↑ LVEDP↑→ 肺静脉、肺动 脉压 ↑ → 肺淤血、肺水肿。
? cTNT、cTNI :AMI 后2-8h升高,12-96h
高峰,持续 5-14d 。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一分。
(五)三种基本心电图变化
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 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损伤、 坏死、引起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一分。
图14-7-3 急性心肌梗死的混合型图形
持续3-5天。 ? 4.并发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有
相同体征。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一分。
(四)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血常规、血沉 ? 血清酶:是检查 AMI 的重要辅助方法,
可用于估计 AMI范围和预后。心肌细胞 酶含量较丰富,即使心肌坏死重量少至
1g,释放的酶在一定时间内可在血清中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一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1 •临床诊断用心肌酶的选择原则
疾诵诊断时,应该测删陛心別躍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冋趣临床当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髙度特异的扌旨标,髙(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喟際,但这尊里想化的扌旨标是很难存在。
选择诊断用指标原则*
(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撒的组织损伤也能得到明显的扌旨标变仏
(2>组织损害吋育鐵快的释歆,以便早期诊杯
(3)>生物半訓较长’否则难以捕获中
⑷、测®方法简单易行,斶臆定廉价。
Z血清心肌酶诊断心肌梗塞的病理基础
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仁使得心肌內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
受痴青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闿I也不同,因此可用血清醜的娈化来叔应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
酶生理特性不同,女瞰在細胞內定位,分子量大』卜生物半寿期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吋间,入血的•快慢以及在血清內的持卿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启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王临床常用的心脈
心脏內的细胞酶很多,但须符合上述选择原则,组织持异性并结合具它方面,女戦粒体异柠嚴脱氢酶冲含量很高,但一入血很輝失活。
目前国內外常用于诊断山肌梗塞的血清酶主要有:ASL LDH. CK和「HBDH,尤以LDH
和CK-MB同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生应用更广。
心梗病人的心肌酶反应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