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农业技术证书农业生态学考试 选择题 63题

1.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减少病虫害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A. 土壤B. 水体C. 建筑物D. 植物3.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农业生产效率B. 农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 农业经济效益D. 农业政策4. 生态足迹是衡量什么的指标?A. 农业生产效率B. 环境影响C. 经济效益D. 社会效益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7.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营养循环过程?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水循环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增加?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放牧D. 过度施肥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主要通过什么过程?A. 蒸发B. 降水C. 渗透D. 以上都是1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环境问题?A. 土壤退化B. 水体污染C. 气候变化D. 经济衰退1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退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过度放牧B. 过度施肥C. 过度灌溉D. 以上都是1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水体污染?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变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温室气体排放B. 森林砍伐C. 土地利用变化D. 以上都是1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城市化B. 农业扩张C. 森林砍伐D. 以上都是1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砍伐主要由什么引起?A. 城市化B. 农业扩张C. 工业发展D. 以上都是1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森林砍伐?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城市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C. 土地利用变化D. 以上都是2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城市化影响?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发展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工业发展D. 以上都是2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效益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效益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恢复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保护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建设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管理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管理?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监测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监测?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评估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估?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规划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划?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设计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设计?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实施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实施?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监督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监督?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反馈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反馈?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调整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调整?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优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化?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6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创新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6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创新?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6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合作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6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合作?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答案:1. D2. C3. B4. B5. B6. A7. D8. B9. B10. D11. D12. D13. B14. D15. B16. D17. B18. D19. B20. D21. B22. D23. B24. D25. B26. D27. B28. D29. B30. D31. B32. D33. B34. D35. B36. D37. B38. D39. B40. D41. B42. D43. B44. D45. B46. D47. B48. D49. B50. D51. B52. D53. B54. D55. B56. D57. B58. D59. B60. D61. B62. D63. B。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自然生态系统比拟较,农业生态系统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是()A.经人工改造B.使用畜力C.使用灌溉D.使用机械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必然是指()A.自养生物B.异养生物C.好氧生物D.异氧生物3.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的食物链属于()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D.寄生食物链4.在我国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滇南农业亚区属于的大区是()A.长江中下游区B.西南区C.华南区D.青藏区5.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A.劳动力B.土壤C.气候D.种植业规模6.鄙人列作物间套种植时,明显起到作物之间对营养元素利用上互补的是()A.玉米和高梁B.玉米和大豆C.玉米和甘薯D.玉米和马玲薯7.温度、水分、土壤等条件都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生产力为()A.光合生产力B.光温生产力C.气候生产力D.土地生产力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网中不竭被转换和传递中形成的B.信息流主要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C.信息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较次要的基本功能D.信息传递主要在生物之间进行9.氮的主要储存库是()A.大气库B.土壤库C.水体库D.植物库10.群落中物种的个体数量不必然最多,但决定着该群落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这个物种称为()A.优势种B.常见种C.优势层片D.建群种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不变,不受环境的影响B.生物群落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C.生物群落对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D.生物群落只是一个结构单位12.表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中,参数K()A.指种群的增长率,用总和生育率表示B.指种群的增长率,用生物体的个数表示C.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该种生物的个体数表示D.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面积×光能”表示13.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力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A.均匀型B.随机型C.成群型D.复群型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说的是()A.耐性定律B.最小因子定律C.十分之必然律D.边际平衡原理15.在农业生产上最抱负,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矛盾的土壤结构是()A.核状结构B.团粒结构C.片状结构D.柱状结构16.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氟化物D.二氧化氮17.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减少土壤污染的有效办法是()A.提高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B.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C.增施有机肥D.撩荒休闲18.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A.越来越低B.基本不变C.越来越高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19.利用轮作倒茬、秸杆粪便维持地力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原始农业C.立体农业D.雨养农业20.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和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A.良种、化肥和灌溉B.机械化C.农药、化肥D.节水灌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农业生态学27.农业生态系统28.食物链加环29.地质大循环30.生态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31.以某一农牧生态系统为例,简述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类群及各类群在物质循环中起的作用。
2021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一、名词解释1. 信息流:以物理形态(光、电磁、声音等)、化学形态(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生物形态(行为方式)出现的自然信息以及以图像、数据、文字、语言等形式出现的人工信息都有一个产生、传输、接收的过程,这样的信息传输转化过程称为信息流。
2. 价值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输入含一定劳动的社会资源,经过劳动生产,成为新的产品输出,新产品含有更高的价值,并在销售之后得到实现,这就形成了价值流。
3. 资金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的输入要用一定的资金按价格购买,产品的输出也按价格换回一定的资金,这样及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P193~194:4. 程序调控:生物的个体发育、群落演替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会颠倒,这种调控称为程序调控。
5. 随动调控:动植物的运动过程能跟踪一些外界目标,这种调控称为随动调控。
6. 最优调控:生态系统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压力,优胜劣汰,使得现存的很多结构与功能都是最优或接近最优的,这种调控称为最优调控。
7. 稳态调控: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发展过程中趋于稳定、干扰中维持不变、受破坏后迅速恢复的稳定性,这种调控称为稳态调控。
8. 人工直接调控:是指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直接调控。
9. 社会间接调控:社会的财政系统、金融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行政系统、法制系统、科教系统等影响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从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间接调控。
二、问答题1. 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信息流有哪些形式?人工信息流包括哪些?答: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信息流形式包括有:(1)环境与动植物的信息关系;(2)植物与植物间的信息联系;(3)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联系;(4)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联系。
人工信息流包括有:(1)人工仿自然信息;(2)用于调控生物的信息;(3)人类采集并供人类分析判断的信息。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基本构成包括哪些部分?答: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基本构成:农业生态系统所属的农户或农场拥有的资金,又可根据其不同的形态与用途分别称为资产、资本等。
2020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一、名词解释1.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因此,这些气体有类似温室的作用,故称上述气体为“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2.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 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降水。
4.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在环境中因难以降解而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
二、问答题1. 了解全球水分循环的途径答: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水,在自身位能、太阳能、气象因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着连续的大规模的交换,使自然界中的水形成了一个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这种动态交换过程,就是水分循环。
由于太阳辐射,海面和陆面每年约有488000Km3水分蒸发到空气中。
自海洋表面蒸发的水分,直接降落海洋中,就形成海洋水分的内循环。
当海洋上蒸发的水分,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或地下水,另一部分形成径流汇入河流,最终仍注入海洋,这就是水分的海陆循环。
内流区(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断流的河流构成的流域)的水不能通过河流直接流入海洋,它和海洋的水分交换比较少,因此,内流区的水分循环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
农业技术证书农业生态学考试 选择题 48题

1.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经济多样性2. 在农业生态学中,什么是“生态位”?A.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角色B. 一个物种的栖息地C. 一个物种的遗传特征D. 一个物种的繁殖方式3. 以下哪种耕作方式最有利于土壤保持?A. 传统耕作B. 免耕C. 轮作D. 单作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什么?A.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路径B.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路径C. 物种间的竞争关系D. 物种间的共生关系5. 以下哪种措施最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A. 增加化肥使用B. 种植覆盖作物C. 减少有机肥使用D. 增加耕作频率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空间需求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一个生态系统的边界D. 一个物种的生存需求7. 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作为农田的边界植物?A. 高粱B. 苜蓿C. 柳树D. 玉米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控制”是指什么?A. 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B. 使用生物农药控制害虫C. 使用天敌控制害虫D. 使用物理方法控制害虫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1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化肥使用B. 减少有机肥使用C. 采用可持续农业方法D. 增加耕作频率1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提供的经济利益B.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功能C. 生态系统提供的美学价值D. 生态系统提供的社会价值1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A. 增加灌溉频率B.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C. 增加化肥使用D. 减少有机肥使用1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恢复”是指什么?A. 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B. 恢复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C. 恢复生态系统的社会价值D. 恢复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1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1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1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A. 增加化肥使用B. 减少有机肥使用C. 采用生物控制方法D. 增加耕作频率1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管理”是指什么?A. 管理生态系统的经济利益B. 管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C. 管理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D. 管理生态系统的社会价值1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2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A. 增加化肥使用B. 减少有机肥使用C. 采用免耕方法D. 增加耕作频率2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功能”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提供的经济利益B.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功能C. 生态系统提供的美学价值D. 生态系统提供的社会价值2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作物抗病能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2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结构”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水资源保护?A. 增加灌溉频率B.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C. 增加化肥使用D. 减少有机肥使用2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动态”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变化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2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复杂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养分循环效率?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功能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复杂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答案:1. D2. A3. B4. A5. B6. B7. C8. C9. B10. B11. C12. B13. B14. A15. B16. B17. C18. B19. B20. B21. C22. B23. B24. D25. B26. B27. B28. B29. B30. B31. B32. D33. B34. B35. B36. D37. B38. B39. B40. B41. B42. B43. B44. B45. B46. B47. B48. D。
农业技术证书农业生态学考试 选择题 55题

1.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A.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B. 农业生产技术C. 农业市场营销D. 农业政策制定2.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常指的是: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人类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行?A. 空气B. 水C. 食物链D. 土壤4.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A. 土壤B. 水体C. 建筑物D. 生物群落5.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物多样性”指的是:A. 不同农作物的多样性B.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C. 农业技术的多样性D. 农业市场的多样性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负责:A. 光合作用B. 食物生产C. 有机物的分解D. 能量传递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通常指的是: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人类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指的是: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的生存空间C. 物种的竞争关系D. 物种的繁殖方式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指:A. 农作物的种植网络B. 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C. 农业市场的供应链D. 农业技术的推广网络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指的是:A. 农业生产的平衡B. 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稳定状态C. 农业市场的平衡D. 农业政策的平衡1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足迹”是指:A. 生态系统的面积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1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A. 农业生产服务B. 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和效益C. 农业市场服务D. 农业政策服务1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恢复”是指:A. 恢复农业生产B. 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C. 恢复农业市场D. 恢复农业政策1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风险评估”是指:A. 评估农业生产的风险B. 评估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C. 评估农业市场的风险D. 评估农业政策的风险1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工程”是指:A. 农业生产工程B. 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环境改造C. 农业市场工程D. 农业政策工程1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农业”是指:A. 传统农业B. 现代农业C. 可持续农业D. 高效农业1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旅游”是指:A. 农业旅游B. 生态系统旅游C. 农业市场旅游D. 农业政策旅游1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标签”是指:A. 农业产品的标签B. 生态系统产品的标签C. 农业市场产品的标签D. 农业政策产品的标签1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补偿”是指:A. 农业生产的补偿B. 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C. 农业市场的补偿D. 农业政策的补偿2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监测”是指:A. 农业生产的监测B. 生态系统的监测C. 农业市场的监测D. 农业政策的监测2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规划”是指:A. 农业生产的规划B. 生态系统的规划C. 农业市场的规划D. 农业政策的规划2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设计”是指:A. 农业生产的设计B. 生态系统的设计C. 农业市场的设计D. 农业政策的设计2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保护”是指:A. 农业生产的保护B. 生态系统的保护C. 农业市场的保护D. 农业政策的保护2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修复”是指:A. 农业生产的修复B. 生态系统的修复C. 农业市场的修复D. 农业政策的修复2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管理”是指:A. 农业生产的管理B. 生态系统的管理C. 农业市场的管理D. 农业政策的管理2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教育”是指:A. 农业生产的教育B. 生态系统的教育C. 农业市场的教育D. 农业政策的教育2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研究”是指:A. 农业生产的研究B. 生态系统的研究C. 农业市场的研究D. 农业政策的研究2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评估”是指:A. 农业生产的评估B. 生态系统的评估C. 农业市场的评估D. 农业政策的评估2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影响”是指:A. 农业生产的影响B. 生态系统的影响C. 农业市场的影响D. 农业政策的影响3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效益”是指:A. 农业生产的效益B. 生态系统的效益C. 农业市场的效益D. 农业政策的效益3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安全”是指:A. 农业生产的安全B. 生态系统的安全C. 农业市场的安全D. 农业政策的安全3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危机”是指:A. 农业生产的危机B. 生态系统的危机C. 农业市场的危机D. 农业政策的危机3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是指:A. 农业生产的平衡B. 生态系统的平衡C. 农业市场的平衡D. 农业政策的平衡3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适应”是指:A. 农业生产的适应B. 生态系统的适应C. 农业市场的适应D. 农业政策的适应3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竞争”是指:A. 农业生产的竞争B. 生态系统的竞争C. 农业市场的竞争D. 农业政策的竞争3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合作”是指:A. 农业生产的合作B. 生态系统的合作C. 农业市场的合作D. 农业政策的合作3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共享”是指:A. 农业生产的共享B. 生态系统的共享C. 农业市场的共享D. 农业政策的共享3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创新”是指:A. 农业生产的创新B. 生态系统的创新C. 农业市场的创新D. 农业政策的创新3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发展”是指:A. 农业生产的发展B. 生态系统的发展C. 农业市场的发展D. 农业政策的发展4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可持续”是指:A.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B.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C. 农业市场的可持续D. 农业政策的可持续4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循环”是指:A. 农业生产的循环B. 生态系统的循环C. 农业市场的循环D. 农业政策的循环4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效率”是指:A. 农业生产的效率B. 生态系统的效率C. 农业市场的效率D. 农业政策的效率4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多样性”是指:A. 农业生产的多样性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农业市场的多样性D. 农业政策的多样性4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稳定性”是指:A. 农业生产的稳定性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农业市场的稳定性D. 农业政策的稳定性4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适应性”是指:A. 农业生产的适应性B. 生态系统的适应性C. 农业市场的适应性D. 农业政策的适应性4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竞争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竞争力B. 生态系统的竞争力C. 农业市场的竞争力D. 农业政策的竞争力4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合作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合作力B. 生态系统的合作力C. 农业市场的合作力D. 农业政策的合作力4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共享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共享力B. 生态系统的共享力C. 农业市场的共享力D. 农业政策的共享力4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创新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创新力B. 生态系统的创新力C. 农业市场的创新力D. 农业政策的创新力5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发展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发展力B. 生态系统的发展力C. 农业市场的发展力D. 农业政策的发展力5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可持续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力B.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力C. 农业市场的可持续力D. 农业政策的可持续力5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循环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循环力B. 生态系统的循环力C. 农业市场的循环力D. 农业政策的循环力5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率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效率力B. 生态系统的效率力C. 农业市场的效率力D. 农业政策的效率力5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多样性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力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力C. 农业市场的多样性力D. 农业政策的多样性力5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稳定性力”是指:A. 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力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力C. 农业市场的稳定性力D. 农业政策的稳定性力答案:1. A2. B3. C4. C5. B6. C7. B8. A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C17. B18. B19. B20. B21. B22. B23. B24. B25. B26. B27. B28. B29. B30. B31. B32. B33. B34. B35. B36. B37. B38. B39. B40. B41. B42. B43. B44. B45. B46. B47. B48. B49. B50. B51. B52. B53. B54. B55. B。
全国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完整版

全国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全国2009年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是( )A.环境科学B.生态学C.系统分析D.运筹学2.以下叙述中,不属于系统构成必备条件的是( )A.两个以上的组分B.组分之间有联系,又称偶联C.以整体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D.边界3.以下叙述中,属于大型消费者的特点是( )A.动物的体型很大B.动物每口吃得很多C.动物吃的是大型的动物D.动物是以活的有机体为食物的4.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配置,和物质、能量在各成分间的转移、循环途径,这就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B.生态系统的特点C.生态系统的功能D.生态系统的子系统5.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不应该选择的农业技术是( )A.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B.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C.大力发展旱作农业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6.作物在某一时期内,每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每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面积的累计值,即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就是( )A.叶面积系数B.光合势C.光合生产率D.净生产量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的能量转变是( )A.从光能到化学能B.从机械能到电能C.从光能到机械能D.从光能到电能8.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约为( )/1000 /100/109.对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用以下公式:SA=(投入总能量—产出总能量)/投入能量相当标准煤重量计算出的SA就是( )A.农业系统B.农业系统熵C.农业系统产投比D.农业系统能量利用率10.每增投一定数量的变动资源所取得的某种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就是( )A.产品的边际产量B.追加投资增产量C.边际平衡原理D.边际投入11.用分散度方法判断种群分布格局时,计算公式S2=∑(x—m)2/(n—1)中S2的统计学意义是( )A.均数B.众数C.标准差D.方差12.从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来看,增长型种群表现为( )A.金字塔的基部宽而顶部狭窄B.金字塔的年龄结构呈橄榄形C.幼年个体数量和中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D.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13.如果种群是世代有重叠的,且假设处于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式可以表示为( )=N0·ert =N0·λt/dt=rN(1-N/K) +1=N0λ14.若两个生物种群可以在一起生活得很好,但并不存在依赖关系,即离开协作,双方仍能独立生存,这样的种群间相互关系被称为( )A.原始协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竞争15.在生态学中,专指生物生长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就是( )A.小环境B.区域环境C.生境D.生态环境16.农业生态系统是( )A.天然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生态系统17.在复杂的生物群落的地上部分( )A.越到下层,植物的耐荫性越强B.越到下层,植物的喜阳性越强C.越到下层,植物的抗旱能力越强D.越到下层,植物的抗风能力越强18.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 ) A.生态型 B.生活型C.物种型D.群丛19.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B.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C.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D.土地资源20.植物如果出现功能叶叶脉间的伤斑,伤斑表现是先漂白失绿,然后逐渐呈棕色坏死,则可能遭到的是( )A.二氧化硫污染B.氟化氢污染C.臭氧污染D.粉尘污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的定义是以下哪一个?a) 研究农业系统及其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b) 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科学。
c) 研究农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的科学。
d) 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的科学。
答案:a) 研究农业系统及其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土壤养分管理和农业废物处理b) 农田水利和排水系统c) 农作物种植和栽培技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重建答案:a) 土壤养分管理和农业废物处理b) 农田水利和排水系统d)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重建3. 下面哪个是农业生态学的核心原理?a) 农田的持续耕作b) 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 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d)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答案:d)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4.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研和观察b)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c) 实验室实验和控制实验d)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答案:a) 实地调研和观察b)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c) 实验室实验和控制实验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生态支撑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其目标是不破坏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 农业生态学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态学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通过改善灌溉系统、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
此外,农业生态学还研究如何减少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如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等。
三、论述题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川省自贡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 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2.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
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引入( )。
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3. 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生物质能B.石油C.天然气D.煤4.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
A.内禀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5.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6. 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7.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A.1~2B.2~3C.3~4D.5~68.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B.淮海流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9.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
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10. 与r对策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寿命()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11. 苍蝇数量的季节性消长主要受( )A.环境因子的影响B.人工干预C.生物因子的影响D.不可知因素的影响12.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C.以个体层次为主D.以宏观层次为主13.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14.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15. 生物量是( )。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 )A.狼B.森林C.食用菌D.鱼2.稻草→牛→蚯蚓→鸡→猪→鱼是一条典型的( )A.草牧食物链B.腐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3.下列哪种能源属自然辅助能( )A.降水B.石油C.天然气D.化肥4.夏天晚上昆虫向灯光群集这是什么引起的?( )A.能流B.物流C.信息流D.价值流5.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B.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C.气相型和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6.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 )A.1/5B.1/10C.1/20D.30%7.下列生物中,能进行次级生产的是( )A.兔B.小麦C.水稻D.蔬菜8.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三个主要养分库是( )A.植物库、动物库、土壤库B.土壤有效养分库、土壤矿物库、土壤有机物库C.水体库、土壤库、生物库D.土壤库、岩石库、生物库9.沉积型循环的特点是( )A.速度快,循环比较完全B.速度快,循环不完全C.速度较慢,循环较为完全D.速度较慢,循环不完全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的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三次生产量11.样方中种群个体分散度(S2)大于平均数(m),这种分布格局称为( )A.成群型B.随机型C.均匀型D.生态型12.气相型循环的特点是( )A.速度快,循环比较完全B.速度快,循环不完全C.速度较慢,循环较为完全D.速度较慢,循环不完全13.环境中的生物会发生竞争,凡在竞争中以其“量”取胜的,则称为( )A.r-对策者B.K-对策者C.r-K连续体D.CAM-对策者14.下面关于演替的说法哪个正确?( )A.演替就是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规律性B.演替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C.演替就是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方向性D.演替以先锋种为发展顶点15.华北地区不能栽培柑桔。
自考农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农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中,以下哪项不是?A. 氮B. 磷C. 钾D. 铁答案:D2.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硝酸钾C. 骨粉D. 硫酸铵答案:C3.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烟草花叶病B. 霜霉病C. 锈病D. 病毒病答案:B4. 农业上通常所说的“三耕”指的是哪三个阶段?A. 耕、耙、耖B. 耕、耘、耙C. 耕、播、收D. 耕、种、收答案:A5.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C4植物?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大豆答案:B6.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优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节约人力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作物产量答案:D7.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漫灌B. 喷灌C. 沟灌D. 滴灌答案:D8. 在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有效防治害虫?A. 轮作B. 深耕C. 密植D. 间作答案:C9. 以下哪种农药属于生物农药?A. 敌敌畏B. 乐果C. 苏云金杆菌D. 百草枯答案:C10.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态效益优先B. 经济效益优先C. 社会公平D. 资源可持续利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类型D. 二氧化碳浓度答案:A, B, D12.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A. 农作物品种B. 害虫天敌C. 土壤微生物D. 农业机械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秸秆还田D. 过度耕作答案:A, B, C14. 在农业生产中,以下哪些做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A. 采用生物防治B. 合理轮作C. 增加作物密度D.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答案:A, B, D15. 以下哪些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A. 保护性耕作B. 集约化经营C. 有机农业D. 单一作物种植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代替植物激素,但植物激素不能代替植物生长调节剂。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年均太阳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东部B.青藏高原南部C.华北地区D.川黔地区2.现代农业中产投效益降低的原因是()A.成本降低B.成本增加C.边际收益增高D.产量与成本降低3.水体经酸雨酸化后,导致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有机物加速分解,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B.酸化了的水直接毒害鱼类C.使浮游生物减少、缺乏食源D.使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溶解进入水中,造成中毒4.被群众称为“冷土”的是()A.粘土B.壤土C.砂土D.石砾5.叶片内部,直接和叶肉细胞接触形成的环境称()A.区域环境B.生态环境C.小环境D.内环境6.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彼此影响和作用称()A.生态作用B.生物作用C.生理作用D.保存作用7.一般来说,一个种群的低出生率可因其低死亡率而使种群数量()A.不竭衰减B.持续不变C.持续扩大D.超过环境容量8.仙人掌为适应干热环境,叶退化为刺状的适应为()A.形态适应B.生理适应C.生化适应D.行为适应9.在群落中常出现,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植物种是()A.建群种B.优势种C.亚优势种D.附属种10.当资源(食物和空间)受到限制时,种群增长一般遵循()A.指数增长模型B.线性增长模型C.逻辑斯谛增长模型D.金字塔模型11.在必然时间内占据必然空间的某种物种的个体总和是()A.种类B.种群C.群落D.生物有机体12.蚱蜢用后腿磨擦发声产生的信息流是一种()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13.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A.范围大,时间长,闭合式循环B.范围小,时间长,开放式循环C.范围大,时间短,闭合式循环D.范围小,时间短,开放式循环1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随着人工辅助能投入量的增加,投入量和所占比重都明显提高的是()A.人力B.畜力C.生物辅助能D.工业辅助能15.利用猪、鸡粪便养蚯蚓和蝇蛆,再以蚯蚓和蝇蛆养猪、鸡,这种现象属于食物链加环的()A.复合环B.生产环C.增益环D.减耗环16.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凡直接以消耗活有机体或其组织为特点的,生物成员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摆列的,则属于()A.捕食食物链B.寄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D.碎屑食物链17.“科学—技术—生产—办理”中最活跃、最能动的核心部分是()A.人工控制B.技术控制C.机械控制D.气候控制18.我们在进行作物播种时,播种量一般都超过基本苗数的需要。
全国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全国2009年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是( )A.环境科学B.生态学C.系统分析D.运筹学2.以下叙述中,不属于系统构成必备条件的是( )A.两个以上的组分B.组分之间有联系,又称偶联C.以整体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D.边界3.以下叙述中,属于大型消费者的特点是( )A.动物的体型很大B.动物每口吃得很多C.动物吃的是大型的动物D.动物是以活的有机体为食物的4.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配置,和物质、能量在各成分间的转移、循环途径,这就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B.生态系统的特点C.生态系统的功能D.生态系统的子系统5.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不应该选择的农业技术是( )A.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B.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C.大力发展旱作农业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6.作物在某一时期内,每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每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面积的累计值,即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就是( )A.叶面积系数B.光合势C.光合生产率D.净生产量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的能量转变是( )A.从光能到化学能B.从机械能到电能C.从光能到机械能D.从光能到电能8.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约为( )/1000 /100/109.对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用以下公式:SA=(投入总能量—产出总能量)/投入能量相当标准煤重量计算出的SA就是( )A.农业系统B.农业系统熵C.农业系统产投比D.农业系统能量利用率10.每增投一定数量的变动资源所取得的某种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就是( )A.产品的边际产量B.追加投资增产量C.边际平衡原理D.边际投入11.用分散度方法判断种群分布格局时,计算公式S2=∑(x—m)2/(n—1)中S2的统计学意义是( )A.均数B.众数C.标准差D.方差12.从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来看,增长型种群表现为( )A.金字塔的基部宽而顶部狭窄B.金字塔的年龄结构呈橄榄形C.幼年个体数量和中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D.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13.如果种群是世代有重叠的,且假设处于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式可以表示为( )=N0·ert =N0·λt/dt=rN(1-N/K) +1=N0λ14.若两个生物种群可以在一起生活得很好,但并不存在依赖关系,即离开协作,双方仍能独立生存,这样的种群间相互关系被称为( )A.原始协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竞争15.在生态学中,专指生物生长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就是( )A.小环境B.区域环境C.生境D.生态环境16.农业生态系统是( )A.天然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生态系统17.在复杂的生物群落的地上部分( )A.越到下层,植物的耐荫性越强B.越到下层,植物的喜阳性越强C.越到下层,植物的抗旱能力越强D.越到下层,植物的抗风能力越强18.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 )A.生态型B.生活型C.物种型D.群丛19.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B.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C.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D.土地资源20.植物如果出现功能叶叶脉间的伤斑,伤斑表现是先漂白失绿,然后逐渐呈棕色坏死,则可能遭到的是( )A.二氧化硫污染B.氟化氢污染C.臭氧污染D.粉尘污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农业技术证书农业生态学考试 选择题 49题

1.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物群落B. 土壤C. 气候D. 金融市场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A. 提高作物产量B. 维持生态平衡C. 减少病虫害D. 增加农业成本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化学合成4.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轮作制度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货币循环6.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类生物?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投资者8.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化学防治为主D. 生态平衡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入侵通常会导致什么后果?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态平衡C. 提高作物产量D. 降低农业成本10.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生态农业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1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管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灌溉技术B. 水土保持C. 水质监测D. 金融市场投资12.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1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退化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侵蚀B. 土壤盐渍化C. 土壤肥力下降D. 土壤金融化14.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益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维持生态平衡C. 减少病虫害D. 增加农业成本1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化学合成16.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轮作制度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1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货币循环18.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1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类生物?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投资者2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化学防治为主D. 生态平衡2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入侵通常会导致什么后果?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态平衡C. 提高作物产量D. 降低农业成本22.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生态农业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2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管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灌溉技术B. 水土保持C. 水质监测D. 金融市场投资24.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2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退化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侵蚀B. 土壤盐渍化C. 土壤肥力下降D. 土壤金融化2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益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维持生态平衡C. 减少病虫害D. 增加农业成本2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化学合成28.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轮作制度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2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货币循环30.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3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类生物?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投资者3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化学防治为主D. 生态平衡3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入侵通常会导致什么后果?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态平衡C. 提高作物产量D. 降低农业成本34.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生态农业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3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管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灌溉技术B. 水土保持C. 水质监测D. 金融市场投资36.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3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退化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侵蚀B. 土壤盐渍化C. 土壤肥力下降D. 土壤金融化38.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益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维持生态平衡C. 减少病虫害D. 增加农业成本3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化学合成40.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轮作制度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4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货币循环42.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4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类生物?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投资者44.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化学防治为主D. 生态平衡4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入侵通常会导致什么后果?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态平衡C. 提高作物产量D. 降低农业成本46. 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A. 增加化肥使用B. 实施生态农业C. 过度放牧D. 单一种植4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管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灌溉技术B. 水土保持C. 水质监测D. 金融市场投资48. 下列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使用生物农药B. 实施有机耕作C.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D. 单一作物种植4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退化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侵蚀B. 土壤盐渍化C. 土壤肥力下降D. 土壤金融化答案1. D2. D3. A4. B5. D6. B7. D8. C9. B10. B11. D12. B13. D14. D15. A16. B17. D18. B19. D20. C21. B22. B23. D24. B25. D26. D27. A28. B29. D30. B31. D32. C33. B34. B35. D36. B37. D38. D39. A40. B41. D42. B43. D44. C45. B46. B47. D48. B49. D。
江西省赣州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 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这是( )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2.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
A.沼泽B.深海C.沙漠D.果园3. 艾维因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形大是一种优良品种肉鸡,它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根据人类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C.人工根据肉鸡生长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结果4.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
A.密度B.盖度C.频度D.重要值5. 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缺营养B.他感作用C.缺水分D.缺光照6. 在森林公园里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
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7. 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8.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
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9. 有效积温法则中,T0(或C)的含义是( )A.物理零度B.生物学零度C.最低温度D.平均温度10. 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磷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B.各物质循环是相互独立的C.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无关D.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无任何影响11.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氧化物酶体12.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
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2. 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状叶,与此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温度B.水分C.阳光D.土壤理化性质3. 将蜜蜂引入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所增加的环节是( )A.一般生产环B.增益环C.高效生产环D.减耗环4.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
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5. 世界极干旱且高温地区,往往被( )所占据。
A.高大植物B.抗旱植物C.抗湿植物D.喜热植物6.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表现在( )。
A.由于温度的影响,蜗牛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B.土壤富含石灰质,云杉的数量会增多C.由于森林能够阻碍气流,所以能改变风速但不能改变风向D.由于光的作用,高山上只生长着矮小的植物7.水分临界期是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作物不同,需水临界期也不一样。
如()。
A.小麦是发芽期B.水稻是苗期C.花生是结果期D.玉米是“大喇叭口”期到乳熟8. 下列物质中,______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A.氮B.水C.二氧化碳D.磷9.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A.浮游生物B.小鱼C.食小鱼的大鱼D.食大鱼的水鸟10.群落常规速度的特点是()。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11. 环境问题是指( )A.生态破坏B.环境污染C.温室效应D.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2. 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A.达尔文B.亚里士多德C.莫比乌斯D.林德曼13.种群是指()。
四川省达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达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
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2.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多个种群共存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3. 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pH值是( )A.5.0~6.5B.6.5~7.5C.7.5~8.5D.>8.54. 低温期( ),植物受害越重。
A.温度越高B.越短C.越长D.有间隔5. 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
A.海陆交接地带B.荒漠C.海洋D.草原6.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7. 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是按( )。
A.环境的性质分类的B.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的C.环境的主体分类的D.环境的质量分类的8.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9. 指出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物种( )A.牛和青草B.狼和羊C.小麦和杂草D.人和蛔虫10.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11. 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12.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这两类重要的社会性行为与( )有密切联系。
A.生态幅度B.地理分布C.种群调节D.竞争能力13. 蛇、蜥蜴进入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四川省达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四川省达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
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引入( )。
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2. 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雨量D.光照和温度3.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4. 野生向日葵的根分泌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
这种现象是由()。
A.种间竞争引起的B.种内斗争引起的C.他感作用引起的D.进化原则引起的5.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这是由于( )。
A.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其他科学直接引入的B.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C.生态学研究层次不同引起的D.生态学与其他科学相互交叉6.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 )。
A.高温条件B.低温条件C.恒温条件D.昼夜变温7.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 )。
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8. 表达人口增长的因素是( )。
A.人口数量B.死亡率C.迁出率D.迁入率9.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10.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
A.形态适应B.生理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11. 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
A.狼B.鹰C.蛇D.鼠12. 根据有效积温法则,一种生物分布所到之地的全年有效总积温必须满足该种生物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A.K值B.T值C.N值D.T0值( )13. 下列动物中,进行夏眠的是( )。
全国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于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而长期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的农药,主要是()A.含重金属的农药B.含钾的农药C.含氮的农药D.含生物碱的农药2.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A.越来越低B.基本不变C.越来越高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3.世界农田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增加的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危机B.单位面积耗水增加C.灌溉设施不配套D.降水量增加4.汽车尾气主要形成()A.大气污染B.工业污染C.土壤污染D.水体污染5.地球表面10公里内的气层状态是()A.同温层B.对流层C.平流层D.逃逸层6.农业上用汞灯诱杀农业害虫,所利用的昆虫特性,是它们的()A.看得见红光B.看不见红光C.趋向紫外线D.逃避紫外线7.群落的成层性是指()A.植物在季节上的变化规律B.群落中植物按高度的垂直配置C.植物的演替变化规律D.群落中光、温度条件的垂直变化规律8.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较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A.均匀型B.随机型C.成群型D.复群型9.一般家畜采食时,成为粪便被排除身体的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A.10~20%B.20%C.30~50%D.55~70%10.农作物、绿肥、牧草、农田林木,这些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A.生态环境结构B.物种结构C.时间结构D.空间结构11.蚕桑业中缫丝后的蛹,具有丰富的营养。
将蚕蛹作为饲料添加物来养鱼、养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6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是( )
A.环境科学
B.生态学
C.系统分析
D.运筹学
2.以下叙述中,不属于系统构成必备条件的是( )
A.两个以上的组分
B.组分之间有联系,又称偶联
C.以整体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
D.边界
3.以下叙述中,属于大型消费者的特点是( )
A.动物的体型很大
B.动物每口吃得很多
C.动物吃的是大型的动物
D.动物是以活的有机体为食物的
4.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配置,和物质、能量在各成分间的转移、循
环途径,这就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
B.生态系统的特点
C.生态系统的功能
D.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5.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不应该选择的农业技术是( )
A.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B.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C.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6.作物在某一时期内,每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每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面积的累计
值,即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就是( )
A.叶面积系数
B.光合势
C.光合生产率
D.净生产量
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的能量转变是( )
A.从光能到化学能
B.从机械能到电能
C.从光能到机械能
D.从光能到电能
8.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约为( )
A.1/1000
B.1/100
C.1/10
D.10
9.对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用以下公式:
SA=(投入总能量—产出总能量)/投入能量相当标准煤重量
计算出的SA就是( )
A.农业系统
B.农业系统熵
C.农业系统产投比
D.农业系统能量利用率
10.每增投一定数量的变动资源所取得的某种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就是( )
A.产品的边际产量
B.追加投资增产量
C.边际平衡原理
D.边际投入
11.用分散度方法判断种群分布格局时,计算公式S2=∑(x—m)2/(n—1)中S2的统计学意义是
( )
A.均数
B.众数
C.标准差
D.方差
12.从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来看,增长型种群表现为( )
A.金字塔的基部宽而顶部狭窄
B.金字塔的年龄结构呈橄榄形
C.幼年个体数量和中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
D.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
13.如果种群是世代有重叠的,且假设处于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式可以表示为
( )
A.Nt=N0·ert
B.Nt=N0·λt
C.dN/dt=rN(1-N/K)
D.Nt+1=N0λ
14.若两个生物种群可以在一起生活得很好,但并不存在依赖关系,即离开协作,双方仍能独立生存,这样的种群间相互关系被称为( )
A.原始协作
B.互利共生
C.偏利共生
D.竞争
15.在生态学中,专指生物生长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就是( )
A.小环境
B.区域环境
C.生境
D.生态环境
16.农业生态系统是( )
A.天然生态系统
B.自然生态系统
C.半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生态系统
17.在复杂的生物群落的地上部分( )
A.越到下层,植物的耐荫性越强
B.越到下层,植物的喜阳性越强
C.越到下层,植物的抗旱能力越强
D.越到下层,植物的抗风能力越强
18.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
( )
A.生态型
B.生活型
C.物种型
D.群丛
19.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
A.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B.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
C.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20.植物如果出现功能叶叶脉间的伤斑,伤斑表现是先漂白失绿,然后逐渐呈棕色坏死,
则可能遭到的是( )
A.二氧化硫污染
B.氟化氢污染
C.臭氧污染
D.粉尘污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田间群体株间光照好的作物品种,在叶面积分布上应该有的特征是( )
A.叶片较小
B.叶片挺直
C.植株下部的叶面积大于上部的叶面积
D.叶片平铺
E.叶面积集中于上部
22.以下能量形式中,被看成是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是( )
A.太阳能
B.水能
C.电能
D.化石燃料能
E.工业能
23.在以下物质循环的库中,作为交换库的是( )
A.大气库
B.土壤库
C.水体库
D.植物库
E.动物库
24.种群在最适条件下的出生率,被称为( )
A.最大出生率
B.最小出生率
C.绝对出生率
D.相对出生率
E.生理出生率
25.有关限制因子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可能是数量最不足的一种因子
B.不能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C.限制生物的生长
D.限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效应
E.某种生态因子过量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生态学
27.生态系统
28.反馈
29.初级生产
30.阳性植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在净生产力和抗逆性方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2.最近某城市在春季树林害虫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向绿化带释放了数以万计的螳螂幼虫。
请问,这样的螳啷幼虫引入,属于食物链加环中的什么环?为什么?这些螳啷会成为新的害虫吗?
33.土壤有机质在农田养分循环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
34.什么是寄生?寄生关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应用?35.非洲象是r—对策者还是K—对策者?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五、论述与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分析原始农业生态系统、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填写下表的空格。
原始农业生态系统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生产的主要目的自给自足
系统的开放程度低
劳动生产率较高
土地产出率较高
矿质元素补充的
特点
轮歇(或次生演替)化肥投入人工辅助能输入
的特点
很少,主要是人工人力和畜力
37.初级生产力与光能利用率较低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谈谈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些因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