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摘要】本文梳理了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的过程、舞弊的手段,并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了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原因治理1 案例回顾九好集团,是一家从事“后勤托管”服务的集团化企业,公司首创“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是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一个中介服务机构。

九好集团通过种种恶劣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重组上市的目的。

2017年4月21日,处罚决定书显示,九好集团在2013年至2015年,通过各种手段虚增服务收入264,897,668.7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4,786.32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借款及银行存款质押。

2 财务造假的方式2.1 虚增服务费收入经过多种调查方式确定有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与九好集团无业务往来或者资金往来,九好集团通过无中生有虚增服务费收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九好集团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确认自身与九好集团业务台账所显示供应商无业务往来,或双方之问的业务与九好集团无关,九好集团通过捏造交易从而达到虚增服务收入;九好集团与19家供应商的业务属于签订虚假业务合同并确认收入性质,在收到供应商的付款时,再通过个人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九好集团运用资金循环进行虚增服务费收入。

2.2 虚增贸易收入2015年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九好集团发生采购业务,之后取消了该业务,并退还收到的货款。

但九好集团伪造了该项交易的合同及相关凭证,账上仍对其进行收入确认及应收账款收回,通过这种手段2015年虚增贸易收入574,786.32元。

2.3 虚增银行存款2015年1月,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收回、虚构银行存款转人以及转出资金不人账等手段,使九好集团平安银行账户形成虚假资金317,70万元。

2015年3月3日,317,70万元资金从平安银行账户转人上海银行账户。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

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

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

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

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九好集团为例-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九好集团为例-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给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们的信心。

仅在去年,就有13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收到了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而在今年3月份,证监会再次对九好集团发出处罚公告,宣告这起历经近2年的九好集团拟借壳鞍重股份上市造假案以失败告终。

本论文就以九好集团财务造假事件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造假动机及手段,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九好集团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Fake of Listed Companies -A Case Study of Nine Top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after another, to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caused extremely adverse effects, but also to a large extent dampened the confidence of investors.In the past year alone, 13 listed companies received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decision issued by the CSRC for financial fraud.In March of this year, the CSRC once again issued a notice of punishment to the Nine Top, announcing that after nearly two years of the Nine Top intends to shell heavy saddle shares listing fraud ended in failure.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of the Nine Top as an examp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 excavates its motivation and means of counterfeiting,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Keywords:Listed company;Financial fraud;Nine Top引言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

九好集团造假案——从舞弊三角论分析17页PPT

九好集团造假案——从舞弊三角论分析17页PPT

六种 情况
自我合理化
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 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 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
这是公司欠我的
42 1 35
肯定会归还的
我的目的是善意的
用途是正当的
02
03
03 评估师预测九好集
团2019年至2020年各 年收入的增长率分别是 38.02%、22.09%、 9.28%、2.35%,但评 估工作底稿中未记录该 增长率的确定依据。
自我合理化要素分析
郭丛军对上市非常执着,想 方设法希望将资产装入上市 公司。先是寻求借壳*ST星 美,失败后又转而锁定鞍重 股份。
Step
02
Step
01
Step
03
自我合理化方面
要实现制度化管理,起到正 面引导、反面警戒和防患未 然的作用。从领导班子抓起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 靠车头带”。
谢谢观赏
THANKS
重组方为了实现上市目的, 随心所欲大肆进行财务造假; 而上市公司为了卖壳,对重 组方的财务信息不做核实
一些供应商认为自己不用跟 证监会打交道,外加九好集 团事前打过“招呼”,引致 询问取证过程中,对抗行为 大量涌现。
相关中介机构也出具专业意 见为造假行为进行背书。
04
添加标题
【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
后勤 物联网
办公托管
04针对上游供应商首创“后勤物联
网”模式。在九好物联网里,集合了 各行业众多的供应商,进行产品互补 和资源共享,从而突破单一行业限制 建立一个物物相连的供应商网络。
后勤集成
03 针对下游客户首创“后勤集承”
模式,九好依托强大供应商网络,整 合承包客户的所有后勤托管服务,服 务范围包括办公一体化以及园艺物业 、餐饮、保险、通讯、金融等后勤项 目。

财务造假教科书案例:九好集团如何虚增收入+虚构存款

财务造假教科书案例:九好集团如何虚增收入+虚构存款

财务造假教科书案例:九好集团如何虚增收入+虚构存款2017年4月25日晚,一个借壳案例,因财务造假而告吹。

上市公司鞍重股份发布公告:因重组标的资产九好集团,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被监管层立案调查并受到监管层的行政处罚,从而导致本次重组交易不具备履行和实施的基础,所以决定终止与九好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为什么是它?三年前,九好集团联合鞍重股份,大摇大摆的来借壳。

然而,背后却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造假,堪称一部财务造假教科书。

该造假案,金额巨大、涉案范围广、造假手段隐蔽、造假领域新、造假时间长……具体事项为:涉嫌虚增收入2.64亿+虚构银行存款3亿+未披露3亿元借款以银行存款质押。

上述三项“罪名”,监管层让九好集团受到证券法规定范围内的顶格处罚,连带着上市公司一众人也收到了惩罚。

顺便八卦一句,九好集团还有国民老公思聪的普思投资参股(1.6%),不知道老公会不会气得捂胸。

今天,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本案中的“造假大法”。

“巨额财务造假,想上市?”▼1)看点一:要分析财务造假根源,先来看商业模式在我们了解九好“财务犯错”前,先试着思考一下:这种商业模式,出现的造假可能有哪些。

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是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

所谓后勤托管,并不是指九好集团直接提供后勤服务,而是指九好集团充当信息中介和平台中介,通过搭建后勤托管平台,引进供应商(后勤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有后勤外包需求的企业),撮合供需双方的交易。

其经营模式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如下:▼那么,在该种经营模式下,九好集团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公司在回复监管层问询函的报告中称,公司的盈利模式,简单的说:通过一个平台来撮合买卖双方的交易,对买方免费,对卖方收费。

也就是说,九好集团平台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卖方(供应商),收费类型包括:进场费、推广费和托管服务费。

进场费——引进平台供应商进入后勤托管平台时,九好集团与平台供应商签订托管协议,九好集团承诺当年销售额,按照承诺销售额的2%收取推广费——匹配客户资源,推广供应商的销售需求,按照承诺销售额的1%收取托管服务费——收取费率由九好集团与供应商协商,以实际销售额为基数计算再插一句,除去平台的“三项中介服务费”以外,九好集团还存在一定的贸易收入,主要是销售办公用品、总务等后勤产品获得的收入。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原由透析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原由透析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原由透析经核实,有125家供应商确认与九好集团无真实业务往来或资金往来无真实业务背景、走访的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均确认自身与九好集团业务台账显示供应商无业务往来或双方业务与九好集团无关”,九好集团恶意、费劲周折虚构经济业务,以达到虚增业务收入,同时精美包装”后勤+互联网”新经营模式达到”妖魔化”毛利率指标,原由为何呢? 2017年3月11日,鞍重股份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处罚公告”),宣告历经近两年的九好集团拟借壳鞍重股份上市造假案以失败告终.处罚公告披露,”2013年-2015年九好集团虚增服务费收入共计26 489.77万元,其中2013年虚增1 726.91万元、2014年虚增8 755.66万元、2015年虚增16 007.19万元”,对比鞍重股份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交易报告书中历史年度服务费收入金额, 2013年-2015年虚增服务费收入占九好集团公开披露服务费收入金额的37.36%. 一、案例财务造假原由 2015年4月7日,鞍重股份发布《关于重大事项停盘公告》,拟筹划重大事项,半年之后的11月14日,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披露了拟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告内容显示,鞍重股份拟与九好集团股东进行重大资产置换,以鞍重股份交易基准日除2.29亿货币资金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置出资产)与郭丛军等持有的九好集团100%股权(置入资产)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资产置换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对郭丛军等享有的九好集团股份比例发行股份购买,同时上市公司拟以锁价方式向九贵投资等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7亿元的配套资金,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后勤托管电商平台建设.根据交易报告书披露,以两家估值机构出具的估值结果为基础,经交易各方协商,置出资产作价59 285.67万元、置入资产作价371 000.00万元,交易标的作价差额部分311 714.33万元以发行股份方式取得.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中最重要事项就是确定标的资产交易对价,通常情况下,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造假通过虚增利润、提高估值的手段获取更多的上市公司权益和巨额利益.财务造假行为如果侥幸过关、后续造假行为将继续上演以”实现业绩”,承诺期即使业绩承诺不达标、未来付出补偿款即可,在此过程中二级市场股价的上涨将给交易对方带来巨额收益. 以本案例来说,九好集团作价37.1亿元、三年业绩承诺额13亿元,业绩承诺覆盖率为35%左右,更惊人的是资产置换差额发行股份发行价格为16.23元/股,鞍重股份自2015年4月7日发布重大事项停盘到2016年5月27日发布公告被立案调查期间股票成交均价为56.81元/股,为发行股份价格的3.5倍,即使被立案调查后,至2017年3月17日股票成交均价也达到30.29元/股,为发行股份价格的1.87倍.巨额利益驱使了此次铤而走险的财务造假案,通过公开资料,我们试图挖掘此案中的种种高估值”障眼法”. 二、公开资料中的那些高估值”障眼法” 【九好集团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九好集团历史沿革中,”12、2014年1月股权转让”“14、2014年6月股权转让”“15、2014年8月股权转让”“17、2014年9月股权转让”“18、2014年11月股权转让”部分所述,该等股权转让于2015年10月一并通过股东会审议并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九好集团是一家从事”后勤托管平台”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首创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打造中国后勤托管领域的高端服务平台.按照业务类别划分,九好集团后勤托管平台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餐饮、物业、办公、IT、传媒、劳保、差旅、物流、金融9大类81项后勤托管服务.九好集团并非直接提供后勤服务,而是通过搭建后勤托管平台引进供应商(后勤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有后勤外包需求的企业),并依托专业化的业务团队,为后勤需求方提供综合化的后勤服务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标的资产交易定价方法通常包括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市场法,2016年度重大资产重组中涉及标的定价事件531项,其中:采用收益法定价的标的358项、采用市场法定价的标的28项,两项占比73%,而无论采用收益法还是市场法,标的企业历史年度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预期都将对估值水平起到决定性影响.从此视角,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提高估值的”障眼法”. 1.包装业务模式、独辟高业绩指标 鞍重股份披露的交易报告书中披露,九好集团首创了”后勤+互联网”的平台服务模式,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进场费、推广费和托管服务费,此业务模式下,九好集团将是一家互联网平台型、市场上无直接对标公司、成本极低利润极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 根据董事会预案、交易报告书中披露的2012-2015年财务数据,九好集团2015年度毛利率为88.85%、销售净利率为46.21%、净资产报酬率为33.24%,同时近三年财务比率指标呈现持续增长. 按照上述指标近三年平均值、指标走势、最近一年绝对额,我们搜集了与九好集团可比的A股上市公司:从毛利率指标看,有8家公司符合要求,其中3家医药企业、2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商、2家软件开发企业、1家酒店企业;从销售净利率指标看,有18家公司符合要求,其中7家证券公司、3家医药企业、1家信托公司、2家软件开发企业、其他5家分布于水电开发、光纤通信、房地产、环保、建筑;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看,有10家公司符合要求,其中5家医药企业、2家计算机企业、其他3家分布于航空、重工铸件、出行装备.如果从三项指标综合考虑选择可比公司则没有一家合适的上市公司与九好集团可比,而如果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值对应的行业属性,九好集团应该是一家医药制造企业. 鞍重股份披露的交易报告书列示了象屿股份、号百控股、飞马国际等六家为同行业可比公司,九好集团财务指标明显”优于”选取的可比公司指标值,以近三年指标平均值看,九好集团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9.67%、32.48%、26.72%,可比公司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7.06%、6.54%、12.34%.这也就成了九好集团高估值的一个”可靠”原由. 另一方面,九好集团首创了”后勤+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式,平台公司的代表阿里巴巴、携程的财务表现甚至输给了九好集团,九好集团”捏造”出的首创”后勤+互联网”经营模式带来优良的历史财务表现,成为推动高估值的首要因素.2.调高天花板、营造未来无限增长幻想 一个非传统既存行业的发展都会涉及发展空间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业天花板,九好集团首创的”后勤+互联网”经营模式下的行业天花板将决定企业未来的营收规模. 根据交易报告书中披露的九好集团所处行业发展情况的描述,”2015年我国企业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 309.30亿美元和966.90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2%和18.87%......在中国政策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大背景下,后勤服务外包行业将快速增长,成为服务外包行业中的主力军,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交易报告书重要合同中九好集团披露了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供应商托管合同、客户托管合同,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产生的年合同额达到181.88亿元,以此为基础按照业务结算模式简单计算年度预计服务费收入将达到5.45亿元,但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平台供应商托管合同1 000万元以上合计合同额仅为2.25亿元、客户前十名采购合同总金额17.68亿元,与预计交易额差距显著,交易报告书中未披露平台供应商托管合同总额和客户采购合同总额, 交易报告书披露的九好集团签订战略协议书: 九好集团所处的后勤服务外包行业状况究竟怎么样呢?未来发展前景是不是无限美好呢?我们查看了《中国商务年鉴2016》,年鉴中列示了中国2015年度服务外包行业签订合同份数219 751份、签订协议金额1 309.28亿美元、执行合同金额966.91亿美元,而服务外包按照业务类别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九好集团所属的后勤服务外包属于业务流程外包(BPO)中的内部管理外包服务,该业务2015年度合同执行额为18.41亿美元,而该类别下还区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财务与会计管理服务、其他内部管理服务,看到这儿可以感慨了,中国整个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和九好集团未来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 按照九好集团业务收入结算模式粗略计算,2016年度预测收入5.48亿元对应合同金额为182.72亿元,之前我们分析的交易报告书披露签订战略协议金额为181.88亿元,2020年实现10.09亿元营业收入对应合同金额将达到344.35亿元,而2015年度中国服务外包中涉及后勤服务外包大行业的内部管理外包服务总金额是18.41亿美元. 在鞍重股份披露董事会预案后深交所发布了问询函,其中问道”目前九好集团已为北京某企业平台(后勤托管合同额约200亿)、深圳某高端产业园(后勤托管合同额5年125亿)、国内某著名快递企业,某德国工业巨头等各行业客户提供后勤服务.请分别披露200亿元和125亿元后勤托管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订日期、合同期限、结算方法、对公司相应会计年度收入及净利润的影响等”,鞍重股份回复中提到,”根据九好集团与北京某企业平台以及深圳某高端产业园签署的相关协议,九好集团托管的后勤体量规模呈现大幅度增加的态势,九好集团的后勤托管平台模式越来越受到行业客户的认同,后勤托管体量的大幅度提升将给九好集团带来大量的平台交易量,相应公司的平台服务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九好集团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同时签订了若干不知道能不能作为预测依据的战略合作协议,从而实现了未来年度的高速发展. 3.37.1亿元、不能更改的估值 鞍重股份2015年11月14日披露了董事会预案、11月19日深交所发布问询函、11月26日鞍重股份披露了问询函回复和修订的董事会预案,经历漫长的5个月后鞍重股份发布了交易报告书,在这个过程中定价基准日从2015年6月30日变更为2015年12月31日、不变的是九好集团的估值一直都是37.1亿元,半年的时间九好集团的估值当然不应该发生大的变动,但这个37.1亿元估值是不能改变还是不应改变呢? 按照董事会预案披露的内容2015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9 883.89万元、净利润16 121.36万元,而交易报告书中披露的2015年度实际实现收入为41 749.25万元、净利润19 293.11万元,实际实现收益情况好于预期的通常处理是向上修正未来业绩预测指标,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在2015年度实现业绩好于预期的情况下,未来收益指标全面向下调整,这是为何呢?更奇怪的是,最终估值水平仍然是37.1亿元,根据董事会预案披露的估值模型我们对交易报告书的估值模型进行了修复,发现折现率指标由之前的13.51%调高了到了14.55%左右、同时对营运资金、资本性支出额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这一切相信都是为了37.1亿元的估值. 定价基准日从2015年6月30日变更为2015年12月31日是为了什么呢?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董事会预案仅披露了两份战略合作协议,而到了交易报告书披露了金额181.88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并这些协议签署日期绝大部分为2015年下半年.至此,相信37.1亿元的估值应该是不能改变的事项. 三、关于估值相关的监管建议 交易定价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最重要、最敏感的事项,高估值在并购过程中往往对上市公司造成持续负面影响,如果通过蓄意、造假”创造”高估值更将对上市公司造成恶劣影响,严重侵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监管建议: 1.相对于可能获取的高额收益,违法违规成本低是造成高估值涌现的源头,对于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建议强化处罚,震慑市场.尤其是对于恶劣造假案件,相信没有一方可以摆脱责任,尤其是交易双方、关联中介机构; 2.去年市场逐渐出现以市场法定价的并购事项,以此逃避重组办法对业绩承诺的规定.建议监管机构单独制定关于业绩承诺的相关规定,对业绩承诺适用范围、未实现承诺补偿、商誉减值处理等作出细化规定; 3.高估值项目通常会形成大额商誉,之后常会造成未来收益难以实现,再之后就是商誉减值,后又出现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高估值项目对上市公司将造成持续负面影响、甚至成为实际控制人操纵上市公司股价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建议对于并购重组项目如果未来业绩实现程度持续较低并对上市公司业绩造成重要影响,应考虑对此类事件进行立案调查、查明是否存在蓄意、造假行为.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

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公司的核心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同时取得对重组后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未上市资产和业务间接上市的行为。

由于IPO上市存在成本较高、审核较严格和周期不确定等确定,一些企业就试图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并购等方式来实现借壳或买壳上市。

针对注入的资产注册会计师会对其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有责任遵循审计准则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防止有毒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保障借壳上市顺利完成。

1 九好集团借壳鞍重股份财务舞弊回顾九好集团对鞍重股份的借壳上市过程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主要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相应资金、重大资产置换等方式来达到其上市的目的。

九好集团为达到借壳上市目的粉饰财务报表。

2013—2015年三年间,九好集团虚增收入分别为0.17亿元、0.87亿元、1.6亿元,逐年递增,增长幅度逐年加大。

另外九好集团作价37.1亿元,以资产置换差额发行股份的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16.23元,承诺业绩在三年内达到3亿元。

2017年9月20日,证监会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给予了行政处罚。

2 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借壳上市审计失败原因分析2.1 缺乏对关键指标异常变动的职业怀疑态度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都应该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对指标数据执行严格的分析程序,分析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变化趋势,识格信息的发布形式和方法进行积极改革,切实体现价格监测 数据的权威作用。

信息发布方面要坚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并运用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

2.3 立足实践革新监测工作,创新转变求得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格监测工作复杂度的提高,新时期中心在推进价格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继续沿用传统工作模式,而是要在监测工作方面寻求转变,在创新中求发展,保证价格监测和实际情况相符。

一是转变监测方式。

在监测方式的改革过程当中要打破传统单一化的工作模式,构建当场询价采价、现场录入数据、后台实时汇总的全新模式,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推动不同监测点数据的互联互通。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展开分析与思考。

在将介绍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在首先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造假手段和后果。

随后从对策思考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财务造假行为,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强调诚信和透明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财务风险和合规管理的重视,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对策思考、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九好集团是一家知名的企业,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最近有关九好集团涉嫌财务造假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信誉,还会对投资者和员工造成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将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也将提出对策思考,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敬请期待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了解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的具体情况和我们的对策建议。

2. 正文2.1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九好集团是一家知名的企业集团,涵盖多个产业领域,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良好的市场声誉。

近期却爆出了财务造假的丑闻,让人们对这个曾经繁荣的集团感到震惊和失望。

造假案例中,九好集团利用虚构的销售额和净利润来夸大自身的业绩,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资金。

他们还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和股东蒙受巨大的损失。

这一案例的背后反映了九好集团管理层的失职和利益冲突,也揭示了监管部门的不力和制度缺陷。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秩序和社会信任。

九好集团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改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树立诚信经营的形象。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应该警惕财务造假风险,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和审计监督,避免投资陷阱和损失。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 2.65亿元 。此外 ,九好集 团 将其 审计机构利 安达 会计 师事 务 所推 到 了风 口浪尖 。
通过与供应商签 订虚 假业 务合 同来 确认 业 务收 入 ,在 相关 专业 人士指 出尽 管九 好集 团商业模 式 较新 ,但如
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 账户退 回到供应 商法 果 审计人员 能够保 持 职业 怀疑 精神 ,实施 必要 的审计
假 资金 。同时为 了掩 饰账 面 3亿 的虚假 资金 ,九好 集 团首先通过 借款 购买 理财产 品或定期 存 单 ,然 后再 将 取得 的理财 产品或定期存单为借款 方关联公 司质押 担 保 ,最后将承兑 汇票 以贴 现 的方 式获得 资 金并 归还 借 款 ,九好集 团通 过如 此反 复银 行 流水体 外循 环 的方 式 使其账 面一直保持 3亿银 行存款 。截 止九好集 团公 开 披露《审计报告 》附注及《重大资产 重组 报告 书 》时这 3 亿银行存单仍然 处 于质 押状 态 ,但 是九 好集 团并 未披 露 这 一 事 实 。
不应该计入 收入 ,可见 九好集 团虚构业 务 以达 到增 加 风 险
收入 的 目的 。
风 险导 向审计 中 ,了解被 审计 单位 及其 环境 是 必
1.2 虚 增 贸 易收 入
要程序 ,《中 国注 册会 计 师 审计 准则 第 1211号一通 过
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 (以下简称 融康信 息) 了解被审计单 位及 其环境 识 别和 评估 重大 错报 风 险 》
策 ,指 出此次审计失败暴露的 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 出相 应建议 ,以期为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发 生提供一些指导 。
关 键 词 :九 好 集 团 ;财 务 造 假 ;审计 失败

九好集团舞弊审计案例研究

九好集团舞弊审计案例研究

九好集团舞弊审计案例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7T05:40:48.24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1期作者:刘慧[导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正在发展并且壮大起来刘慧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正在发展并且壮大起来。

相比于国外,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又快,并且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关监管的法律法规较为欠缺,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近年来引发关注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愈发频繁,层出不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对投资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舞弊审计本质上有别于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是由单独的第三方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结果是向社会提供独立见解,示意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完整;舞弊审计则是在公司欺诈行为已被披露后进行,需要足够的讯息与数据资料,选用与财务审计不完全相同的审计方式来了解公司情形。

分析九好集团舞弊案例,可以为审计机构及其他监督机构提供与舞弊审计相关的策略借鉴,推动舞弊审计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审计;舞弊一、背景简介(一)九好集团基本情况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3月05日,注册资金为7943.9万元人民币。

九好集团有多家子公司,九好集团主要从事的是构建后勤服务的中介平台,对客户双方以及服务供应商进行撮合,并且向供应商收取服务费用,费用以成交金额为依据。

九好集团并不是传统的那种直接提供后勤服务的服务业公司,而是借助互联网形成的交易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化,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服务,使提供的服务更专业可靠。

(二)“忽悠式重组”事件回顾2016年4月22日,九好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鞍重股份的重组方案,并且在第二天披露详细内容。

两个上市公司之间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包含三个部分,具体如下:(1)双方进行重大资产置换。

九好集团将持有了所有股权的全部公司的价值相等部分与鞍重股份评估基准日拥有的除了2.29亿元货币资金之外全部资产、负债与总共进行了替换。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一、引言审计作为财务报告的“守护者”,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企业审计时出现重大失误,引发社会关注。

其中,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案例具有显著的警示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审计失败的原因、影响及改进措施,为未来审计工作的改进提供借鉴。

二、九好集团审计背景九好集团是一家以非标制造及环保行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机构,应承担起保证审计报告真实、公正的责任。

然而,在此次审计过程中,利安达出现了严重失误。

三、审计失败原因分析(一)内控体系缺陷九好集团的内部管理混乱,内部审计部门在识别风险、执行审核时缺乏必要的程序和方法,无法及时发现财务问题。

这导致会计师在审查时无法有效利用现有资料和程序进行准确的审计。

(二)利安达专业能力不足利安达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对九好集团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

同时,在应对复杂的财务问题时,缺乏专业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未能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此外,利安达的培训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未能及时更新和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

(三)沟通与协调不力在审计过程中,利安达与九好集团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力,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会计师在面对问题时无法及时获取充分的信息,无法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四、审计失败的影响(一)损害投资者利益九好集团的财务问题一经曝光,引发了市场对其股票价格的冲击,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利安达作为审计机构,因未能准确识别和报告问题而受到广泛质疑。

(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此次审计失败严重损害了利安达的声誉和公信力,导致客户流失、业务量下降等后果。

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三)监管部门介入监管部门对九好集团和利安达进行了调查和处罚,要求其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加强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第一组:九好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33页]

第一组:九好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33页]

2016年 9099.36 -2318.22 -2362.32
压力是财务舞弊发生的最直接动因,在巨大的压力下,任何管理层都有可能铤而走险.
压力要素是指企业进行造假行为的动机。九好集团造假的动机主要是想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公司通过IPO
上市,可以较快地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取得经营所需的低成本权益资金,实现公司快速扩张与产业整合,而
2016年3月,九好集团3亿元银行存单到期后,被兴业银行直接解付承兑汇票。九好集团随即再次 采用上述操作方式形成3亿元银行存款。
综上,九好集团于2015年1月虚构3亿元银行存款行为,2015年9月22日、23日通过借款形成3亿元 银行定期存单,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述3亿元银行存单处于质押状态,但九好集团在公开披露的《审 计报告》附注及《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均未披露上述3亿元借款及3亿元定期存单质押事项
经核实,有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通过不 同方式确认与九好集团无真实业务往来或者资 金往来无真实业务背景,九好集团通过这些供 应商三年累计虚增服务费收入191,524,278.2 元;其中,2013年虚增金额为10,354,349.06 元,2014年虚增金额为55,694,997.98元, 2015年虚增金额为125,474,931.16元。
3.虚构3亿元银行存款、未披露3亿元借款及银行存款质押事项的相关事实
九好集团审计报告中披露的2015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2015年末货币资金余额为 531,226,736.82元。经查,其中3亿元银行存款系由九好集团通过借款形成,且在披露时点处于质押状 态,九好集团未披露该借款及存款质押事项。具体事实如下:
小结
市场影响大 1 重组信息披露后,鞍重股份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涨

财务造假教科书案例:九好集团如何虚增收入+虚构存款

财务造假教科书案例:九好集团如何虚增收入+虚构存款

财务造假教科书案例:九好集团如何虚增收入+虚构存款2017年4月25日晚,一个借壳案例,因财务造假而告吹。

上市公司鞍重股份发布公告:因重组标的资产九好集团,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被监管层立案调查并受到监管层的行政处罚,从而导致本次重组交易不具备履行和实施的基础,所以决定终止与九好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为什么是它?三年前,九好集团联合鞍重股份,大摇大摆的来借壳。

然而,背后却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造假,堪称一部财务造假教科书。

该造假案,金额巨大、涉案范围广、造假手段隐蔽、造假领域新、造假时间长……具体事项为:涉嫌虚增收入2.64亿+虚构银行存款3亿+未披露3亿元借款以银行存款质押。

上述三项“罪名”,监管层让九好集团受到证券法规定范围内的顶格处罚,连带着上市公司一众人也收到了惩罚。

顺便八卦一句,九好集团还有国民老公思聪的普思投资参股(1.6%),不知道老公会不会气得捂胸。

今天,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本案中的“造假大法”。

“巨额财务造假,想上市?”▼1)看点一:要分析财务造假根源,先来看商业模式在我们了解九好“财务犯错”前,先试着思考一下:这种商业模式,出现的造假可能有哪些。

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是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

所谓后勤托管,并不是指九好集团直接提供后勤服务,而是指九好集团充当信息中介和平台中介,通过搭建后勤托管平台,引进供应商(后勤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有后勤外包需求的企业),撮合供需双方的交易。

其经营模式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如下:▼那么,在该种经营模式下,九好集团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公司在回复监管层问询函的报告中称,公司的盈利模式,简单的说:通过一个平台来撮合买卖双方的交易,对买方免费,对卖方收费。

也就是说,九好集团平台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卖方(供应商),收费类型包括:进场费、推广费和托管服务费。

进场费——引进平台供应商进入后勤托管平台时,九好集团与平台供应商签订托管协议,九好集团承诺当年销售额,按照承诺销售额的2%收取推广费——匹配客户资源,推广供应商的销售需求,按照承诺销售额的1%收取托管服务费——收取费率由九好集团与供应商协商,以实际销售额为基数计算再插一句,除去平台的“三项中介服务费”以外,九好集团还存在一定的贸易收入,主要是销售办公用品、总务等后勤产品获得的收入。

九好集团忽悠式财务造假对审计工作的启示

九好集团忽悠式财务造假对审计工作的启示

九好集团忽悠式财务造假对审计工作的启示九好集团忽悠式财务造假对审计工作的启示【摘要】2017年结束,深处财会行业,其中一个热点话题就是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其忽悠式的重组手段和造假手段令人瞠目结舌。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其造假方式,剖析其造假过程,试图为审计工作提供一些建议与启示,以此使得审计部门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其造假行为并及时纠正。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忽悠式重组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回顾九好集团的主营业务为后勤服务中介平台业务,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搭建桥梁,然后当二者达成交易后,九好集团向供应商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这些费用就形成了九好集团的收入来源。

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九好集团选择了鞍重股份,想要借鞍山股份的壳上市,因此为了使财务数据漂亮,使用了一系列令人膛目结舌的造假手段。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九好集团虚构服务费收入约为2.56亿元,虚构银行存款也大约3亿元左右。

九好集团主要业务内容类似中介服务,所以其没有实体业务,这也是它能够骗得审计入员进行财务造假的一个基础。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财务造假手段,九好集团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十分具有潜力的优良企业,其资产竟然达到37.1亿元。

2 九好集团的主要财务造假手段2.1 虚构大额银行存款首先,九好集团平焊银行账户虚构了一笔金额1.7亿元其他应收款收回,虚构银行存款转入4770万元。

然后转出银行存款1亿元,但是不做账。

这样,银行存款账户中虚构的存款达到约3亿元。

然后,九好集团将这虚构的3亿元的银行存款从平安银行的账户转账到了上海银行的账户,把虚构的款项以内部资金的形式转移到了外地账户。

因为在审计过程中,集团内部资金的转账往往不受重视,所以这一手段蒙蔽了审计入员的双眼。

2.2 未对外披露其借款和质押行为九好集团为了使自己伪造的3亿元的存款不被发现,所以向银行借款了3亿元,又将从银行借款得到的3亿元进行质押。

同时我们知道,一些企业为了给外部投资者传达出本企业现金流充足,盈利能力强的信号,往往会通过购买一些理财的方式。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一起接着一起,从未间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九好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九好集团的造假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跟随而来。

企业财务造假的事件频繁发生,愈演愈烈,如欣泰电气、华锐风电、万福生科等等。

众所周知,财务信息是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一系列财务内容的信息,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但记录了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更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数据。

尽管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在造假成本远远小于利益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的企业愿意冒险进行造假。

然而财务造假不但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秩序。

仅在2018年,中国证监会公告信息披露违法类案件处罚56起,操纵市场类案件处罚38起,中介机构违法类案件处罚13起等等处罚情况。

由此数据可知道,对企业财务造假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研究意义相较于国外发达的国家,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年轻,我国对于企业财务造假问题的治理也还不够完善。

要想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秩序,就需要对企业财务造假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

对此,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也对企业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借壳上市的浙江九好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提出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合理建议和具体措施。

这有利于完善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的治理,有利于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经济市场的法律规章,有利于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九好集团造假事件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本部分将介绍财务造假的定义并详细地介绍九好集团造假发生的全过程。

(一)财务造假的定义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财务造假是故意虚报或漏报财务信息,从而使得使用者不能正确地理解财务报告的行为。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
• 3、舞弊涉及多期财务报表。九好集团对 2013-2015 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财 务报表实施了舞弊,且虚增收入的数额越来越多,分别达到了 1,726.91 万元、 8,755.66 万元和 16,007.19 万元。
• 4、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九好集团舞弊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实现公司借壳上市, 还要实现重组方资产的高估值。而为了使高评估增值率看起来更合理,九好集 团对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经行了造假,营造出高速发展的光明前景。
• 1、虚增服务费收入。
• 九好集团的盈利模式为对客户免费和对供应商收费。平台供应商是其主要服务收入来 源,收费类型主要有进场费、推广费和托管服务费三种。在这一财务造假案中,九好 集团的造假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虚构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业务和资金往 来以达到服务 费收入的虚增。此外,九好集团还通过与供应商签订 虚假业务合同,充当掮客角色, 帮供应商套取资金,确认了服务费收入。而来自这些供应商的服务费均通过其个人银 行账户退至对方法 定代表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总的来说,通过上述方式,九好集团 在 2013 年 - 2015 年间共虚增服务费收入 2. 64 亿。其中,2013 年虚增服务费收入 1726 万,2014 年虚增服务费收入 8755 万,2015 年虚增 服务费收入 1. 6 亿。
(四)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特点
• 1、舞弊涉及的范围广。2013年至 2015 年与其合作的供应商数量分别为 935 家、1176 家和 1319 家,与虚假交易有关的供应商数量就超过了 200 家,平 台供应商来自于不同地区,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证监会调查的难度。
• 2、舞弊的领域比较新。九好集团是一家后勤服务平台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供 应商和客户提供撮合服务,到 2015 年服务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 91.20%,与以往资本市场上出现过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存在明显不同。

九好集团会计造假手段分析

九好集团会计造假手段分析

Commercial Accounting商业会计 2018年7月109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8.20.109九好集团会计造假手段分析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徐丽军 刘馨月摘 要:本文基于证监会对九好集团的行政处罚及九好集团财务造假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九好集团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及相关原因,并针对企业、监督机构及国家法律层面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提出相应的总结。

关键词:会计造假 九好集团 财务舞弊 虚增收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b)-109-02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新兴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中介行业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得经济业务更加便捷。

但是目前,相应的制度规定尚不完善,会计造假等灰色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受到公众的质疑。

2017年3月,九好集团的财务舞弊案被证监会查办,因其造假涉及隐蔽性高、领域新以及手段升级备受社会关注。

1 九好集团会计造假案例背景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好集团)成立于2007年,首创“办公托管”模式,针对上游供应商提出了“后勤物联网”模式,针对下游客户提出了“后勤集承”模式,曾被认为是中国首席后勤管家。

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九好集团采用虚构资金循环、隐瞒负债、虚增收入和银行存款等违法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质企业,拟通过财务舞弊的手段借壳上市。

2017年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九好集团及主要责任人员顶格处罚,对本案违法主体罚款合计439万元。

同时,对九好集团造假行为主要责任人员郭丛军、宋荣生、陈恒文等人采取5~10年、终身市场禁入不等的市场禁入。

证监会对九好集团的严厉处罚体现了我国有关部门对舞弊造假行为的态度,九好集团财务造假的“升级”手段应该引起业内的足够重视。

2 九好集团会计造假案例分析2.1 九好集团会计造假手段分析2.1.1 升级虚构方式,虚增收入(1)虚构供应商。

论九好集团的财务造假新手法与审计新策略

论九好集团的财务造假新手法与审计新策略

论九好集团的财务造假新手法与审计新策略作者:李克亮来源:《会计之友》2018年第09期【摘要】 2013年以来,浙江九好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好集团”)为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大肆财务造假。

其财务造假呈现出专业性更强、隐藏更深、造假对象小而散、向“互联网+”领域蔓延等特点,这给传统的审计思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文章在分析九好集团造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审计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即审计重点从查期末余额向查发生额转移、审计视角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转移、审计学习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移、审计程序从简单机械做底稿向高度职业怀疑转移,期望藉此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造假;资金循环;审计【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09-0102-04一、引言2017年4月2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对九好集团的行政处罚。

证监会决定对九好集团及相关主体处以罚款439万元,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行为主要责任人员郭丛军、宋荣生、陈恒文等采取终身或5—10年不等的市场禁入。

证监会查明,为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提高自己在重组上市时的估值,九好集团大肆财务造假,累计虚增2013—2015年的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利润2.5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1]。

综观证监会对九好集团的调查过程可以看出,九好集团的财务造假与以往的类似案例有明显的不同,其财务造假的手法和套路有了不小的升级和“进步”,注册会计师如果完全按以前的审计程序和思路去审计,审计失败就难免会发生。

二、九好集团财务造假的新特点(一)通过专业金融平台公司,运用结构化安排虚构银行存款以往财务造假案例中企业虚增银行存款一般采用伪造存单、虚构银行对账单等手法,九好集团却另辟蹊径地导演了一出银行存款“名存实亡”的戏码。

九好集团将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私章、财务专用章等给到专业的金融平台公司,先是杭州赛诺索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索斯”),后是杭州鑫合汇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合汇”),由这些公司去完成资金处理,最后凭空在账面上做出一笔银行存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

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

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

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

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

从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来看,该笔业务不满足确认销售收入的实质,因此可以得出九好集团通过虚增贸易收入粉饰报表的结论。

1.3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九好集团运用的财务造假方式在实践中非常典型,即通过银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虚增3亿银行存款。

2015年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虚构银行存款转入、虚构退回购房款以及虚假记载收到上海九好等单位其他应收款的方式使得其账面存在3亿元虚假资金。

同时为了掩饰账面3亿的虚假资金,九好集团首先通过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然后再将取得的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最后将承兑汇票以贴现的方式获得资金并归还借款,九好集团通过如此反复銀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使其账面一直保持3亿银行存款。

截止九好集团公开披露《审计报告》附注及《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时这3亿银行存单仍然处于质押状态,但是九好集团并未披露这一事实。

2就好集团财务造假审计对策九好集团自2013年开始财务造假至2017年初被证监会顶格处以60万元的处罚,此次九好集团造假也将其审计机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尽管九好集团商业模式较新,但如果审计人员能够保持职业怀疑精神,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得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就能够能发布合理的审计报告。

2.1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观察和检查、分析程序以及询问内部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九好集团是一家后勤托管服务公司,号称“中国首席后勤管家”,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商业模式较新多为互联网平台业务,整个业务往来没有采购、生产、销售环节,没有具体的实物流。

特殊的商业模式决定了采用如观察企业生产过程、询问企业的销售人员、盘点库存等传统的审计手段不能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

再者九好集团作为中国后勤管理第一家,缺乏行业对比及专业的机构分析数据,加大了了解其行业发展和环境的难度。

因此了解九好集团的性质及环境可以从企业规章制度入手,如看企业是否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查看内部审计人员对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职责分离的相关规定;企业的组织文化等。

2.2执行有效的实质性程序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一种职业判断,其质量多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实务经验,因此,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有必要针对所有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

由于九好集团特殊的商业模式,审计人员应该从企业合同、财务资料入手,找到频繁、大额、异常的交易,再通过走访、函证等外部调查取证核实九好集团和供应商、客户交易的真实性,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全面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通过对15年九好集团披露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发现,九好集团15年末企业总资产为9.2亿元,货币资金为5.3亿元,货币资金占总资产57.54%。

根据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可知,如果虚构营业收入,不仅会在利润表上体现,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甚至是在建工程也会有异常变动。

由于九好集团的不存在存货、在建工程科目,因此应该将审计重点放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科目上。

其次,执行有效的细节测试。

一是通过查询启信宝、公司官网甚至是实地走访可以获知与九好集团业务往来较为频繁的供应商和客户的真实情况。

九好集团提供的1200家供应商联系方式中,错号、空号263家,查无此人或长期无人接听的210家。

二是调取企业信用报告和已开户清单。

通过企业信用报告可以获知九好集团在银行的开户注销和贷款情况,以及隐藏的九好集团对借款关联方担保行为。

将调取的已开户清单和九好集团账面的银行账户进行双向核对,可以发现以公司名义开户,但是账面没有的账户,如果存在销户,应该向被审计单位取得销户证明。

三是实施有效的银行函证程序并核查银行流水。

实施有效的银行函证可以获知九好集团定期存款被质押的情况。

对已质押的定期存款,检查定期存款并与相应的质押合同核对,同时关注定期存款存单对应的质押借款有无入账。

对于未质押的定期存款,检查开户证实书原件,确认该笔定期存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目前的金融环境下,银行流水造假难度大,通过核查银行流水可以发现九好集团通过银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虚增存款。

3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成功暴露的问题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败不仅是自身审计程序和方法的问题,与其所处的审计职业环境也密切相关。

3.1处罚不力下的违规成本低此次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根据证券法第193条规定证监会责令九好集团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60万的罚款,与“忽悠式重组上市”成功将带来的数十亿、甚至是上百亿资金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如此低额违规成本与巨额的利益诱惑助长了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的频频发生。

反观证券法第202条、2013条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企业处罚金额是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在“唐汉博案”中,证监会对其处以高达12亿元的高额罚款,与九好集团60万元的罚款相比,12亿元的高额罚款足以让企图违法人员望而却步。

而从以往发生的财务造假案例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通过虚假陈述给证券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并不亚于甚至比企业通过局部内部交易、市场操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恶劣,但证券法对前者的处罚力度却远低于后者,可见证券法的处罚条例并不合理。

3.2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规模小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不平等关系,为了获得审计业务,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不能保持独立性,满足被审计单位不合理的要求。

A上市公司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主要与政府的管制行为有关,如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将终止上市、上市公司配股需要满足一定的盈余条件,多次暂停IPO发行等。

上市公司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并不是由于市场行为,而是为了满足政府管制的条件,获得最佳利益。

因此上市公司在选择事务所时考虑的不是審计质量的高低,而是经审计后公司是否能够满足有关部门的管制要求以及是否有助于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

4思考与建议4.1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一是要修改证券法条例。

对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进行修改,即加大对虚假陈述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顶格罚款数额,使之与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相协调。

二是完善会计师职业标准规范。

改变因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但注册会计师基本不用承担民事责任的现象。

加大对涉嫌财务造假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数额。

三是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行政处罚力度有限,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其高额的民事赔偿足以杜绝大部分企业的投机心理。

目前我国集体诉讼制度还不够完善,可以通过借鉴美国股市中的集体诉讼制度,或者设立代表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集体索赔的总代理机构等方式完善我国集体诉讼制度。

4.2加强监管措施一是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改变我国大多以年检、整顿清理为重的监管方式,加强事前监管和治理,严格监管签字会计师资格和审计师任期,不断进行风险提示,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

二是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措施,建立高效快速的投诉通道,如网上匿名举报窗口、举报专线、举报专设邮箱等。

对举报人员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人们对财务造假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监督。

三是监管机构介入拟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

改变拟上市公司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现象,转为由证监会、证件交易所等第三方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

拟上市公司向第三方交纳审计费用,再由第三方与审计机构进行结算,同时严格遵循审计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审计质量的高低,防止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合谋造假行为。

参考文献[1]应里孟,阳杰.于财务舞弊GONE理论的新大地财务造假动机案例分析及审计启示[J].商业会计,2016,(9).[2]周超,魏开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与对策思考——基于万福生科造假的案例分析[J].西部财会,2013,(7).[3]母颖琪.财务舞弊、审计失败与事务所发展——机遇金荔科技的案例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