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阅读五十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五十问

陈婷婷

1.六十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特色》中说到:“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六十年后,在水泥大幅度覆盖地表的今天,即使在农村我们都要费力去寻找一块泥土地,难道说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可以和土地分离了?

2. 《乡土特色》一文提到:“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中人际之间亦是“孤立和隔膜”的,请问这两者“孤立和隔膜”的含义是否一致?

3. 有两种社会类型在《乡土特色》中被提起,一者“礼俗社会”,一者“法理社会”,你以为当下社会是何种社会类型?

4.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句在《文字下乡》开文即被点出,对中国国情可谓一针见血。城里人眼睛里的“愚”是什么?费孝通先生眼睛里的“愚”是什么?你又是如何看待当下社会的“乡下人”?

5. 《文字下乡》中认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是否赞同?

6. 《文字下乡》中又说:“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你是否有过相似的体会?请举例简单描述。

7. 请阐述《再论文字下乡》中“学”和“习”的概念,并谈谈你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

8.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史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中,读到此段,我深有感触。请你罗列一些“有词无文”的文化现象,并以莆仙方言为例,举例简要说明。

9. 《再论文字下乡》中说到:“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你如何理解“庙堂性”一词?联系当下,文字现在是否是乡下人的东西了?并谈谈当下“提笔忘字”这一普遍现象。

10. 《再论文字下乡》中认为,“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此句蕴意丰富,你如何理解?

11. 在《差序格局》中,费孝通先生以为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请举一文学作品例证此观点。

12. “私”和“己”两个概念在《差序格局》中被反复提起,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关联。

13. 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请举两例具体分析差序格局如何体现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

14.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两种维系道德的体系,请思考在当下要维系中国人的道德应该依靠什么?

15.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文中,费孝通先生援引了儒墨两家的思想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请思考孟子为什么要骂墨子“无父无君”?你认为墨子“爱无差等”的思想理念是否等同于“无父无君”?墨子的“爱与差等”与西方基督的“博爱”精神又是否一致?

16. “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你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一词?你觉得当今社会是否有必要继续要求民众“克己复礼”?

17. 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家族?你是否在生活中感受到家族的羁绊?请举例简单描述。

18. 对比费孝通先生《家族》中西方家庭中主轴和配轴的角色定位,联系当下,谈谈当今中国家庭成员关系的现状及变化。

19. 《家族》一文提到:“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0. 请根据费孝通先生在《男女有别》中的《父系关系图》,以《红楼梦》贾宝玉为中心罗列一份贾宝玉的父系关系图,以你自己为中心罗列一份本人的父系关系图。

21.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s说感情是内脏的变化。这是一种有趣且贴切的表达,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当你的情感发生变化时,你是否也能感觉到内脏的变化?请简单描述一下某种情感生发时,你的切身感受。

22.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s说感情是内脏的变化。中医也认为五脏通五情,人的五脏六腑与情感息息相关。从中医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认知,并为保持身心健康提供若干建议。

23. 读《男女有别》,其提到“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不禁想起张爱玲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与人的共处,人与时代的共处应该是一场伟大的交响乐,共鸣而美。面对志同道合的人,面对深得我心的事,我们固然欣欣然得容易,然人生的不同道远多于同道,面对他们,我们该如何处之?

24. 费孝通先生在《男女有别》中提到的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的原则是什么?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是什么?“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是什么意思?

25. 读费孝通先生的《男女有别》,请从“男女平等”或“女权主义”角度谈谈你对时下男女权利或女性权利的看法。

26. 《礼治秩序》中提到很多美国人认为“无政府”是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这里“无政府”的含义是什么?你觉得“无政府”状态会不会引发社会混乱?

27. 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指的是什么?你能简单举例说明身边“合礼”却不“合理”的生活事实吗?

28. 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主动形成的秩序。为什么在乡土社会中礼治大行其道?

29. 中国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是什么?从乡土社会的礼治角度出发,谈谈什么是“光耀门楣”?什么是“有辱门庭”?

30. 《无讼》中说:“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法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内,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这与你的对刑法和法官的认知是否吻合?从你个人的角度出发,你觉得刑法的意义是什么?法官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31. 《无讼》中举了一个例子大概是说有时候法律会保护作恶的坏人而惩罚善良的好人。面对此情景,若你是律师,你会选择保护法律的尊严,还是维护好人的品德?

32. 《无讼》提到法治秩序的建立重要的是看人民怎么去应用法律条文和法庭这些设备,更进一步,我们需先争取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来一番改革。否则,只是单纯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是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然发生。在现代乡村社会中,民众的对法律是否已转换了思想观念?现代乡村法治现状何如?请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