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后人批评阳明“销行于知”,王门后学之流弊,此处阳明已经有所 担心。
❖ “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 ,”此盖先其本心者也:外吾心而求物理,无 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 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 之所以为学者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 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 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 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 而不达之处,……求理于吾心 ,此 圣门知 、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
(完)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33条》“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 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 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行合一
❖ 王阳明最初曾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来说 知行合一,但始与成未免有知识论色彩,后来专以 “良知”论知行关系。
良知——天理《传习录下》【227】“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 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 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 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 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闲人:如‘子 入太庙,序事间’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 ’;此说不可通。 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 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 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
知行合一
,“知”与“行”既然不可分作两事,所以也就是“合一”的。 如何理解这种“合一”呢? 首先,作为“为学”的重要内容,“知”的过程即意味 着“行”的过程: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 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 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 即是行矣。(《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知行合一
其次,有知就应当行,知只有通过行才能为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 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王阳明举例说: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 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 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割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 谓之知。(《传习录上》)
《传习录》上第107条“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 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 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 如何做得?”
知行关系详解
❖ 何谓王阳明的“行”?
致良知——道德实践,将固有良知发动,发用。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做两件,固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 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 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下226条》狠斗私字一 闪念。依着良知去察识监督。
知行合一
为了让接受者更加理解知行关系,王阳明从事体过程 加以解释: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
知行合一
当然,王阳明没有忘记,他的“知行合一”目的是为 了“致良知”。他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 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外心以求理,此知行 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知行关系详解
何谓王阳明的“知”?
1.发现良知,发现心中固有之道德理性。“心外无理”——认 识你自己。
良知—自知,《传习录》徐爱录第八“知是心之本体,心
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孺子入井自然知 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 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然在常人不能无 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 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
(3)朱熹的知行观,“知先行后说”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五》“事事须理会知道了,方做得行得”。强 调道德认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1)理学家所谓的“知”,不是对自然界“物理”的认识, 而是对自身“性理”的认识,不是客观认识,而是自我认识,不是知 识论,而是价值论。“行”不是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活动,而是以自我 完成,自我实现为宗旨的道德实践。知行,不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 法。(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p322》) (2)在程朱理学的氛围之下,自宋儒以来主流观点是“知先行后”。
王阳明“知行合一”
一、历史上的知行范畴
(1)“知行”一词最早出处《尚书 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唯艰” (2)宋明理学中二程的观点“知先行后说”如“须是知了方得行”, “学者固当勉励,然不致知,怎生得行?”“故人力行,先须要知” 《遗书》陈颐还提出“真知”概念“学者须是真知,才知的是,便泰 然行将去也”和知行“相资”“相须”。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
❖ 关于知行本体,即知行本有的关系,本来 的状态(知行合一)。
❖ 1.《传习录》徐爱录五 “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
必要是如是,方可谓之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对宋儒以来 的批判“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总结,知行本体原是合一的,推出,私意隔断的“知而不行”是未把握 知性本体,即不知知行合一,不是真知。
意,心之所发,“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 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 旨”。(同上)
结论一、王阳明的行,包括意识活动。
知行关系详解
❖ 何谓王阳明的“行”? “凡所谓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 “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 “致吾心之良知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既是行”。
结论,行还包括了具体的道德实践和践履,如事君,事父,交 友,治民。
“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性本体,既是良知良能” 《答陆原静书》
结论,阳明认为知行合一,之所以分开是为了分析和强调“知” 是吾心之良知,“行”是致良知,既是良知的发用,又是良 知的体现。
知行合一
从“致良知”的目的出发,把知与行统一起来, 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他说:
Leabharlann Baidu行合一
他还具体分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的关系。他说: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 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 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即审矣。学即 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 而始措之于行也。(同上)
❖ 注,这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最好诠释和其学说意义的深刻揭示。
总结
❖ 阳明在知行合一理论中,强调道德行为是最 终实现人的道德价值的决定因素,“一念发 动处”的意识,意向或动机就是道德行为的 开始,一念发动,心中的良知观念也作为监 督机制在时刻运作,人必须“依着良知”, 通过一番“彻根彻底”的实践功夫,才能实 现善的价值,依良知而顺天理!
知行合一
❖ 《王阳明全集之答友人问》里面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 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 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先说个知,真而不能真切 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 来只是一个功夫。”
❖ 注:良知功夫和致良知功夫,是分而言之,通而言之,则是 随处体验和体认良知之发端流行,所以是合一的。合于道德 实践主题——人。(人之理,人之良知心体与性体贯穿于于 整个过程。)
结论,就良知天理而言,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物理知识而言,圣人 亦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并没有否定知识物理探究的重要性,只是在崇德 行和道问学间,何者为本,为先,为第一要义。解决道德践履问题的意义 重大。
知行合一
❖ 《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 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 理,必有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 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 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 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加是。非 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 “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 ,”此盖先其本心者也:外吾心而求物理,无 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 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 之所以为学者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 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 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 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 而不达之处,……求理于吾心 ,此 圣门知 、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
(完)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33条》“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 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 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行合一
❖ 王阳明最初曾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来说 知行合一,但始与成未免有知识论色彩,后来专以 “良知”论知行关系。
良知——天理《传习录下》【227】“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 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 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 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 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闲人:如‘子 入太庙,序事间’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 ’;此说不可通。 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 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 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
知行合一
,“知”与“行”既然不可分作两事,所以也就是“合一”的。 如何理解这种“合一”呢? 首先,作为“为学”的重要内容,“知”的过程即意味 着“行”的过程: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 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 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 即是行矣。(《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知行合一
其次,有知就应当行,知只有通过行才能为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 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王阳明举例说: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 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 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割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 谓之知。(《传习录上》)
《传习录》上第107条“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 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 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 如何做得?”
知行关系详解
❖ 何谓王阳明的“行”?
致良知——道德实践,将固有良知发动,发用。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做两件,固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 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 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下226条》狠斗私字一 闪念。依着良知去察识监督。
知行合一
为了让接受者更加理解知行关系,王阳明从事体过程 加以解释: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
知行合一
当然,王阳明没有忘记,他的“知行合一”目的是为 了“致良知”。他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 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外心以求理,此知行 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知行关系详解
何谓王阳明的“知”?
1.发现良知,发现心中固有之道德理性。“心外无理”——认 识你自己。
良知—自知,《传习录》徐爱录第八“知是心之本体,心
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孺子入井自然知 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 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然在常人不能无 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 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
(3)朱熹的知行观,“知先行后说”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五》“事事须理会知道了,方做得行得”。强 调道德认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1)理学家所谓的“知”,不是对自然界“物理”的认识, 而是对自身“性理”的认识,不是客观认识,而是自我认识,不是知 识论,而是价值论。“行”不是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活动,而是以自我 完成,自我实现为宗旨的道德实践。知行,不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 法。(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p322》) (2)在程朱理学的氛围之下,自宋儒以来主流观点是“知先行后”。
王阳明“知行合一”
一、历史上的知行范畴
(1)“知行”一词最早出处《尚书 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唯艰” (2)宋明理学中二程的观点“知先行后说”如“须是知了方得行”, “学者固当勉励,然不致知,怎生得行?”“故人力行,先须要知” 《遗书》陈颐还提出“真知”概念“学者须是真知,才知的是,便泰 然行将去也”和知行“相资”“相须”。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
❖ 关于知行本体,即知行本有的关系,本来 的状态(知行合一)。
❖ 1.《传习录》徐爱录五 “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
必要是如是,方可谓之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对宋儒以来 的批判“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总结,知行本体原是合一的,推出,私意隔断的“知而不行”是未把握 知性本体,即不知知行合一,不是真知。
意,心之所发,“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 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 旨”。(同上)
结论一、王阳明的行,包括意识活动。
知行关系详解
❖ 何谓王阳明的“行”? “凡所谓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 “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 “致吾心之良知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既是行”。
结论,行还包括了具体的道德实践和践履,如事君,事父,交 友,治民。
“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性本体,既是良知良能” 《答陆原静书》
结论,阳明认为知行合一,之所以分开是为了分析和强调“知” 是吾心之良知,“行”是致良知,既是良知的发用,又是良 知的体现。
知行合一
从“致良知”的目的出发,把知与行统一起来, 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他说:
Leabharlann Baidu行合一
他还具体分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的关系。他说: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 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 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即审矣。学即 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 而始措之于行也。(同上)
❖ 注,这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最好诠释和其学说意义的深刻揭示。
总结
❖ 阳明在知行合一理论中,强调道德行为是最 终实现人的道德价值的决定因素,“一念发 动处”的意识,意向或动机就是道德行为的 开始,一念发动,心中的良知观念也作为监 督机制在时刻运作,人必须“依着良知”, 通过一番“彻根彻底”的实践功夫,才能实 现善的价值,依良知而顺天理!
知行合一
❖ 《王阳明全集之答友人问》里面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 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 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先说个知,真而不能真切 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 来只是一个功夫。”
❖ 注:良知功夫和致良知功夫,是分而言之,通而言之,则是 随处体验和体认良知之发端流行,所以是合一的。合于道德 实践主题——人。(人之理,人之良知心体与性体贯穿于于 整个过程。)
结论,就良知天理而言,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物理知识而言,圣人 亦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并没有否定知识物理探究的重要性,只是在崇德 行和道问学间,何者为本,为先,为第一要义。解决道德践履问题的意义 重大。
知行合一
❖ 《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 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 理,必有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 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 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 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加是。非 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