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整数的概念和加减法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整数的概念和整数的加减法。

1. 整数的概念:整数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情况,例如温度、债务等。

在数轴上,整数以0为中心,向左右无限延伸。

正整数在0的右侧,负整数在0的左侧。

2. 整数的加法:整数的加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正数加正数:两个正整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整数。

- 负数加负数:两个负整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整数。

- 正数加负数: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取决于数值的大小。

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并取较大数的符号。

- 零与任意整数的加法:零加任意整数都等于这个整数本身。

3.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可以看作是整数的加法的逆运算。

减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正数减正数:两个正整数相减,结果可能为正整数、零或负整数,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 负数减负数:两个负整数相减,结果可能为正整数、零或负整数,结果的符号取决于数值的大小关系。

- 正数减负数: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减,可以转化为正整数加上负整数的相反数(加法的逆运算)。

- 零减任意整数的减法:零减任意整数的结果等于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二、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满足以下规律:- 正数乘以正数,结果仍为正数。

- 负数乘以负数,结果也为正数。

- 正数乘以负数,结果为负数。

- 任何数乘以零,结果都为零。

2.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正数除以正数,结果为正数。

- 负数除以负数,结果为正数。

- 正数除以负数,结果为负数。

- 任何数除以零是不合法的,因为零不能作为除数。

三、应用题的解决在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应用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

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1、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圆=pi;r2。

3、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即pi;r+2r;pi;r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

24、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相等时,长方形的周长最大,圆的周长最小。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就扩大(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缩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26、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pi;中R=r+环的宽度。

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7、几个公式: R2-pi;r2或 S=pi;(R2- r2)。

其C圆=pi;d =2pi;d = 2r pi;S圆=pi;r 2Cdr = r = 2pi; 28、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cm),面积是平方(cm),体积是立方(cm)。

9、常用的3.14的倍数:3.14times;2=6.28 3.14times;3=9.423.14times;4=12.56 3.14times;5=15.7 3.14times;6=18.843.14times;7=21.98 3.14times;8=25.123.14times;9=28.26 3.14times;12=37.683.14times;14=43.963.14times;16=50.24 3.14times;18=56.523.14times;24=75.36 3.14times;25=78.53.14times;36=113.04 3.14times;49=153.863.14times;64=200.96 3.14times;81=254.34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3单元)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3单元)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3单元)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1.1 整数1.1.1 知识要点- 理解整数的意义,掌握整数的分类(自然数、负整数、整数)。

- 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 理解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1.2 重点解析-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是数学中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 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比较两个整数的绝对值大小,以及考虑它们的符号。

1.2 小数1.2.1 知识要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分类(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 掌握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 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2.2 重点解析- 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与整数类似,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

-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比较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大小,以及考虑它们的小数部分。

1.3 分数1.3.1 知识要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分类(正分数、负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 掌握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 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3.2 重点解析-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需要熟练掌握,特别是通分的概念。

- 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以及考虑它们的符号。

二、几何图形2.1 平面图形2.1.1 知识要点- 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 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 理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旋转性。

2.1.2 重点解析- 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是数学中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 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旋转性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2.2 立体图形2.2.1 知识要点- 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如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

- 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 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剖面图。

2.2.2 重点解析-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是数学中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数的认识(一)数的定义。

1、数是表示物体或是抽象概念的符号。

2、数是抽象的概念,它常用于表达、描述和分析客观事物的多个属性、特征以及关系等。

(二)数的分类。

1、自然数:就是从“1”开始,排列而成正整数中的第一类数,可以描述客观事物的编号、所属类型,如人的身份证号、作业序号等。

2、有理数:有理数就是通过有理分式来表示的数,如2/3,5/6等。

(三)数的性质。

1、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如果对数字或数学公式进行特殊的某种变换,会得到与变换前的式子相同的结果。

2、可比性:又叫做可比性,是数的一种性质,它表示多个仪表的数字的范围是可比较的,可以相互比较大小。

二、运算技巧(一)整数运算1、加法:整数加法是根据它们每一个数字位上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最后得出一个最终的答案。

2、减法:整数减法也是根据减数位上的数字来进行减法运算,以减去被减数位上的数字,最终得出一个最终答案。

(二)分数运算1、加法:分数加法是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处理好结果的带分并可以约分得到最终的结果。

2、减法:分数减法是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进行减法运算,处理好结果的带分并可以约分得到最终的结果。

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是基于乘法原理,将一个复杂的数分解成几个单一的因式,通过乘法排列组合,分解原来的复杂数。

2、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的最小的公倍数。

计算最小公倍数的原则是,比较各数相乘后的积,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四、分数的运算(一)比较分数1、分子的比较:只需比较分子的值即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大于分子小的,分子相同的,分母数越小,分数越大。

2、只看分母:如果分子比较大,则比较分母,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如果分子比较小,则比较分母,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二)加、减分数1、加分数:如果分母相同,则直接相加分子,分母不变;如果分母不同,则先求其最小公倍数,将分数连分化简,然后相加分子,最后约分简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知识点总结
1. 整数和正负数
- 整数是由正整数、零、负整数组成的数集。

- 正数是大于零的整数,用"+"表示。

- 负数是小于零的整数,用"-"表示。

- 零是不大于不小于任何数的整数。

2. 整数的相加减
- 有正数相加得正数;有负数相加得负数;正数加负数,相差的绝对值较大的数决定结果的正负。

- 两个同号的数相加,绝对值之和不变,符号跟相加的数保持一致;两个异号的数相加,绝对值之差不变,符号跟绝对值较大的数保持一致。

3. 整数的相乘除
- 两个正数相乘得正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乘得负数。

- 两个数相除,如果两个数的符号相同,则商为正数;如果两
个数的符号不同,则商为负数。

4. 整数的比较
- 对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绝对值大的整数比较大。

- 对于同号的整数,绝对值小的整数比较小。

- 对于异号的整数,负数比正数小。

5. 向量的加法减法
- 向量的加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将两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
然后将它们的有序长度相加,得到的向量起点为原点,终点为向量
和的终点。

- 向量的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两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然后将它们的有序长度相减,得到的向量起点为原点,终点为
向量差的终点。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1.第一单元:数的认识和整数运算
-了解自然数、零和负整数
-知道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计算方法2.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加减运算-了解分数的定义和意义
-能够读写分数
-理解分数的比较大小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运算-理解小数的定义和意义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理解小数的比较大小
-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第四单元:倍数和约数
-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
-掌握寻找倍数和约数的方法
-熟练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5.第五单元:整数的乘除运算
-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
-理解负数相乘、相除的规律
-掌握负数相乘、相除的规律
6.第六单元:平方数和平方根
-认识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
-掌握寻找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方法
-能够计算平方数和平方根的值
7.第七单元: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计算
-认识和区分各种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知道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图形的变换
8.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能够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中的信息
-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r=d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直径=半径×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d或=2r圆周长=×直径圆周长=×半径×2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r ×r。

圆的面积公式:S=r2。

14圆的面积公式:S=r2 或者S=2或者S=21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R2-r2 或S=。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d2+d 或=r+2r 圆周长的一半=r。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共有十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如下:1. 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口诀表:认识并背诵乘法口诀表2. 第二单元:整数- 正数、负数: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正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加、负数相加- 整数的乘法:相乘的规律3. 第三单元:图形与坐标- 点、线、面: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线段的长度: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 坐标系: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4.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平移、翻转、旋转:了解图形的基本变换操作-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认识图形的对称性5. 第五单元:小数- 小数的认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带小数点的乘法和除法计算6. 第六单元:百分数- 百分数的认识: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读法- 百分数的表示和转化: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7. 第七单元:平方与平方根- 平方数:认识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 计算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 开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8. 第八单元: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长方体的面积: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计算总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9. 第九单元:圆- 圆的认识:了解圆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10. 第十单元:时间- 时钟的认识: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时钟的读法:读时、读分、读秒- 时钟的计算:计算时间差、计算时间段11. 第十一单元:数据的处理- 统计图表:了解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和分析-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位置1.用数对确定位置(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2)一般地,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

2.坐标(1)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用垂足在x轴与y轴上的对应点表示这个点的坐标。

(3)对于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来表示,有序数对也可以称为坐标。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0,0)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向左或向下移动一格是-1,向右或向上移动一格是+1。

3.图形平移(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2)图形平移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

这一规律的本质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

4.图形旋转(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旋转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

(2)图形旋转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是“以原点为旋转中心,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一规律的本质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旋转规律。

5.图形对称(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对称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

(2)图形对称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这一规律的本质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对称规律。

6.图形放缩(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放缩前后的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但本质属性不变。

(2)图形放缩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和纵坐标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一规律的本质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放缩规律。

7.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 分数与小数分数的意义与读写: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明确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能熟练进行互化。

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与通分: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理解约分和通分的实际意义。

2.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比与比例比的意义: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写出比,并会根据比的意义求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出比例中的未知数。

三、解决实际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能运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等。

比例尺应用题: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能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四、探索规律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规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其他知识点负数:部分教材可能会在这一单元引入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与正数、0的关系,以及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方程初步:部分教材可能会简单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请注意,以上知识点仅为参考,具体内容还需根据你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和地区来确定。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教辅和老师的讲解,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期末必考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期末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1、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解决实际问题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解题技巧(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乘法)(2)找单位“1”:“的”前或“比”后,“的”字相当于“×”,“是”、“占”字相当于“=”(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分数。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①“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②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中心或观测点,然后确定方向,再以比例尺来确定距离;最后在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归纳总结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归纳总结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在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总结和梳理这些知识点,以便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一、整数的加减乘除
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整数之间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3. 整数的运算顺序: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括号内的运算、指数运算、乘法和除法、加法和减法。

二、约数和倍数
1. 正整数的约数定义及判断方法;
2. 正整数的倍数定义及判断方法;
3. 正整数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4. 正整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三、分数的加减乘除
1. 分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分数之间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四、小数的加减乘除
1. 小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小数之间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五、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2.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3. 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六、解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2. 如何通过图表法、逆运算法和等式性质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七、统计与概率
1.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3. 简单的概率计算。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建立起数学的基础,为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进步吧!。

六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1.单元1:整数-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和数轴的认识。

-整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大小的比较。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相加法则,异号相加法则,正整数相减的计算,负整数相减的计算。

-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法则,正整数和负整数相乘的结果。

2.单元2: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意义和书写,分子、分母、分数线的认识。

-分数的大小比较:通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约分与通分:分数的约分原则,分数的通分原则。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法则,分数的除法法则。

3.单元3: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的意义和书写,小数点的位置和读法。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加减,小数的小数部分相加减。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法则,小数的除法法则。

4.单元4:几何图形-点:点的概念和命名。

-线段:线段的概念和命名,线段的长度比较。

-直线和射线: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和命名。

-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的概念和命名。

-圆形:圆形的概念和命名,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的计算。

5.单元5:数的性质和运算-数的读法和读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读法。

-数的比较运算:大小比较、绝对值大小比较。

-数的基本运算: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顺序计算。

-数的倍数和约数:整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和计算。

-数的性质:偶数和奇数的概念和判断,能被2整除的数的性质。

6.单元6:数据和概率-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概率:基本概率的概念和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排列和组合: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和计算。

7.单元7:图形的变换-平移:平移的概念和操作,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

-翻转:翻转的概念和操作,翻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

-旋转:旋转的概念和操作,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

8.单元8:时间和约会问题-时间的读法和表示:小时、分钟和秒钟的表示和读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分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表示整体被等分后取其中一部分的数。

2. 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3. 真分数与假分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

4.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1为公约数的分数。

5. 分数的通分与约分:通分是将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约分是将分数化为最简形式。

二、分数的四则运算1. 分数的加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后相加。

2. 分数的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后相减。

3. 分数的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 分数的除法: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

5. 混合运算: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三、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 小数转化为分数:将小数点后的数字作为分子,1后面跟着相同位数的0作为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2. 分数转化为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若除不尽,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四、分数的应用题1. 单位“1”的概念:在分数问题中,通常将某个整体视为单位“1”。

2. 基本关系式:总量=部分1+部分2+…;部分=总量×分数。

3. 求解分数应用题:根据题目条件,找准单位“1”,理清基本关系,列式求解。

五、比例与比例关系1. 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称为比例。

2. 比例的性质:换比、合比、分比、同比例、反比例。

3. 比例的应用:利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等。

六、百分数1. 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2. 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读作“百分之几”,写为“%”。

3. 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百分数的应用:折扣、税率、利率、增长率等实际问题的计算。

七、数学思维与解题技巧1. 转化思想: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如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分类讨论:对于不同情况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逐一解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
有帮助。

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

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1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2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6、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

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
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8、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9、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
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0、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即C圆=πd =2πr。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