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
医共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利益平衡与激励机制
医共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利益平衡与激励机制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分级诊疗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而医共体作为推动分级诊疗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实践中面临着利益平衡和激励机制的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医共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医疗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服务共同体。
其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从而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然而,在医共体的运行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县级医院往往拥有更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在医共体中处于优势地位。
而基层医疗机构则面临着资源短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在利益分配上,如果不能合理平衡,可能导致县级医院过度虹吸基层患者和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剧基层医疗机构的困境。
反之,如果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将缺乏参与医共体建设的积极性,影响分级诊疗的推进。
医务人员也是医共体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在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可能需要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和协作。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收入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基层医务人员可能担心到县级医院工作会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而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可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认为这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希望能够在分级诊疗中获得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但在实际中,患者可能因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不足、医保政策的引导不够等原因,不愿意选择基层首诊,而是直接前往县级医院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就诊,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就医成本的增加。
为了实现医共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利益平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
在医疗设备、人才、资金等资源的配置上,应根据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进行科学分配,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县级医院。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V1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V1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主管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背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医疗资源短缺和散乱的医疗服务格局成为制约医疗发展的瓶颈。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服务的平衡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要。
二、总体目标建设覆盖全国、覆盖多个层次、覆盖不同病种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实现居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1. 完善政策法规,推进制度建设。
制定《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出分级诊疗评价标准,规范分级诊疗的实施。
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设备更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3. 推进医联体建设。
打破医疗服务的“信息孤岛”,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加快医疗服务的转诊和病历共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实施。
4. 建立完善的医保支付和费用监管制度。
探索分级医保支付方式,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同时加强医保费用的监管,防止费用虚高和滥用。
5. 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训、医疗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能力。
四、实现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政策法规。
2.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升级。
3. 推进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4.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医疗服务的优化升级,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对于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中分级诊疗的见解和建议。
1. 引言在当前医疗领域,为了解决人们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行分级诊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分级诊疗将医院设立为顶层,逐步分化为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医院。
这种模式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布,使得患者能够就近看病,同时减轻了一线医院的压力,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分级诊疗的意义2.1 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一线医院的病人量巨大,导致医生疲于应付,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而将一部分非急危重病患者引导到基层医院就诊,能够缓解一线医院的压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疾病,提高治疗水平。
2.2 增加患者就医的便利性由于一线医院就诊压力大,很多患者需要提前预约。
而基层医院的分级诊疗推行后,患者可以就近看病,无需提前预约,大大提高了患者看病的便利性,减少了等候时间。
3. 分级诊疗的推进措施3.1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制度,明确各级医院的职责和权限。
一级医院应接收病情较复杂的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二级医院则承担中级医疗任务,接收中等复杂度的疾病。
对于基层医院,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水平。
3.2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为了确保分级诊疗的有效运行,需要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
一方面,可以将一部分二、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向基层医院倒移,使得基层医院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对一线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复杂疾病的处理能力。
3.3 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行分级诊疗的过程中,要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确保患者能够承担得起医疗费用。
可以通过增加医保的报销比例和范围,让患者的报销比例提高,降低就医的经济负担。
4. 分级诊疗的挑战与对策4.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一线城市医疗水平较高,而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08•【文号】国办发〔2015〕70号•【施行日期】2015.09.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08.19•【文号】国卫医发〔2016〕45号•【施行日期】2016.08.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下称《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6〕26号)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工作要求,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见附件)。
现就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省级和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要充分认识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发挥好试点城市“排头兵”作用,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纳入深化医改工作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医疗实际,制定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按时、保质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二、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各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围绕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并落实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部署启动试点工作。
在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的基础上,2016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围绕县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县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1)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1)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但现实中,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及医疗服务水平的差异,导致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公共卫生体系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这个制度以分级分类、分工合作、上下衔接为基本原则,旨在建立起有效分类的医疗保健体系,实现全程的就医指导和管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发展方向1. 建设完整的分级诊疗网络建立医保部门牵头的医疗机构网络,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投入优化,医生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形成完整的医疗机构网络。
2. 建设健康促进中心建设健康促进中心,开展各种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健康体检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3.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医疗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4. 建立全面的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适度提高保险支付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提高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实施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从医疗机构设置、医疗人员培训、医疗保障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政策,引导医疗机构合理设置,优化基层医疗服务,建设全面的分级诊疗网络。
2. 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转换推动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转换,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
3. 加强医学教育加强医学教育,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技能。
4. 建设信息系统建设高效的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5. 加强协调合作加强与其它医疗机构的协调合作,实现医患“对接”,推动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
四、成效目标建立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接受医疗服务的群众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不必到大城市或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
医院发展十四五规划
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全面推开的攻坚时期。
我们要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在建设汉江流域医疗中心和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进程中,找准医院发展坐标,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计划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推动医院率先创新优质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十三五”期间医院发展概况“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医院12项发展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基本实现了医院“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丰硕。
(一)医院规模跨越发展“十三五”期间,以xx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的成立、军工医院的合并、儿童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为标志的跨越发展,以及4300万元国家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使医院建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阶段。
五年来,教学大楼和儿童医疗中心建设,康泰楼加装电梯、院内道路刷黑、配电增容、西院区业务用房改造等基础建设相继展开,神经内科、心内科、眼视光中心、肾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条件得到改善。
两院区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2.4万平方米,病区达49个,编制床位扩展到2050张,开放床位达到2400 张。
5年来投资1.67亿元购置医疗设备,3.0T核磁共振、64排CT、80排CT、高能直线加速器、DSA等一批高精尖设备相继落户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实现了较快发展。
医院资产由2010年的8.4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1.77亿元,增长39.5%。
(二)人才结构趋向优化坚持内培外引、兼收并蓄的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职职工2342人,五年来增加707人;博士、硕士331人,五年增加209人,占医疗主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56.6%;高级技术人员276人,中级技术人员655人,高、中级技术人员占业务人员总数50.1%;17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3人被评为教授,11人被评为副教授,19人被评为讲师;13人成为享受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医师,21人当选为“隆中名医”和“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对象”,61人进入xx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库。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目前,我国分级诊疗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缓解大医院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将医疗服务分级分类,让患者能够就近就医、就近就药,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然而,分级诊疗的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分级诊疗政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实施现状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7.8万家乡/村卫生室、15.6万家乡/村卫生院和13.6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分级诊疗制度。
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推动医联体建设,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意义和作用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医疗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通过引导患者分级就医,减少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了患者就诊效率,降低了患者的就诊成本。
2.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促使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技术、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将患者就诊需求合理引导到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无法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2.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不高。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加之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导致患者倾向于选择大医院就诊。
2024年分级诊疗工作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分级诊疗工作总结范本分级诊疗是指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将医疗机构划分为多个等级,让患者根据自身需要就近就医,既能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又能分流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下面将对分级诊疗工作进行总结,全面地评估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一、分级诊疗政策背景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过去,患者不论是有急病还是慢病,都会去大医院就诊,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下沉不足,同时也给大医院带来了巨大压力,就诊难、看病贵的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分级诊疗政策,让患者根据需要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以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二、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情况1. 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国家卫健委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同时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逐步形成了分级诊疗的架构。
2. 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为了适应分级诊疗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增加了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并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提供更加全面、规范的医疗服务。
3. 医保制度的改革为了更好地支持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医保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机制,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分级诊疗政策的效果评估1. 解决了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通过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患者选择就医的范围扩大,而不再只局限于大医院,有效地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2. 医疗资源得到合理调配通过分级诊疗,患者根据疾病的轻重选择就医机构,使得医疗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大医院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更多的患者,提高了服务能力。
3. 患者就医效率提高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使患者能够根据疾病的轻重选择就医机构,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就医效率。
4.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患者可以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减少了患者的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也降低了看病的经济负担。
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的措施
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的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医院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医院中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发挥牵头医院的龙头作用,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发挥牵头医院的龙头作用。
一、医疗服务方面。
作为医院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服务方面应该发挥引领作用,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先,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其次,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高效和优质。
此外,牵头医院还应该加强医疗服务的综合性,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护理等,满足患者全面的健康需求。
二、医疗管理方面。
医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作为医院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管理方面应该发挥领导作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首先,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管理人才,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其次,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规范医院的管理行为。
此外,牵头医院还应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教育方面。
医疗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医院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教育方面应该发挥引领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教育水平和质量。
首先,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医疗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发挥医院的教学、科研和临床优势,提高医院的教育水平。
其次,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医疗教育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的医疗教育体系,培养和培训医疗人才。
此外,牵头医院还应该加强医院医疗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教育理念和经验,提高医院的医疗教育水平。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医疗服务的难易程度和需求紧迫程度,将病患分流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和治疗的制度。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一个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2)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3)引导医患就医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就医;(4)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1.完善政策法规(1)制定相关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法规,明确医疗机构的分类和分级标准;(2)优化医疗服务收费政策,鼓励合理定价,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
2.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1)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2)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设备和技术设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
3.引导患者分级就医(1)开展患者自我诊断和就医指导,引导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3)加强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和宣传,倡导理性就医和节约用药。
4.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连续和有效的诊疗;(2)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加强转诊管理,确保患者的顺利转诊和流转。
5.加强监督和评估(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定期公布医疗机构的评估结果和医疗质量指标,引导患者选择优质医疗机构就医。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保障1.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增加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3.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工作机构;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接受度;5.推动医保体系,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17•【字号】成办函〔2016〕153号•【施行日期】2016.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6〕153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17日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开展医联体建设,建立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4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在一定区域内,以城市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组成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内,总结推广2015年试点工作经验,实现纵向性、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县域内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参加医联体,医联体内基本实现人通、医通、财通。
对经基层和家庭医生预约或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03•【字号】平政办发〔2016〕114号•【施行日期】2016.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平政办发〔2016〕11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
2014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止2015年底,全市乡村(社区)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40%;县外转诊率下降到13.98%;二、三级医院向下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为6%,分级诊疗病种按临床路径规范化治疗率提高到21%;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覆盖面分别为42%和73.48%;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比例分别达到98%和82.5%,中医诊疗比例为38.2%,县级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率达到43.2%。
但是,按照国务院和省上标准要求来衡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是:一是县外转诊率、按病种付费覆盖面、分级诊疗病种按临床路径规范化治疗率等关键指标与国家、省上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34%的村卫生室未达到标准化建设,基层全科医生短缺,增加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难度;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部分绩效考核未落实到位,医务人员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导致出现新的“大锅饭”问题;四是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启动时间短,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效还不明显;五是双向转诊制度落得不实,医师多点执业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的机制还不健全,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医的医改目标任务还很艰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依然突出。
2021年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全国超过20个省份已经出台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
下文是为大家收集的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仅供参考!鲁政办发〔xx〕5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___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 ___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___〔xx〕70号)精神,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经 ___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医疗服务为目标,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价格等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约束激励,建立转诊通道,构建协作机制,稳步推进试点,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有效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实现小病就医在基层、大病就医不出县。
xx年,潍坊、东营、威海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试点,其他市选择章丘等部分县(市、区)( ___详见附件1)开展试点,选择至少30种慢性病、常见病作为突破口推进。
xx年,完善政策措施,扩大分级诊疗开展的区域和病种数,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xx年,基本建成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70%以上。
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一)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以提供全科医疗服务为主,当好健康“守门人”;县级综合、中医、妇幼保健机构以常见病、多发病专科诊疗为主,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思考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思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的医疗体系也逐渐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这一概念,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不断推动建设如何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制度。
一、分级诊疗制度的定义分级诊疗制度是一种诊疗服务组织形式,它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分配医疗资源,将更多的医疗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集中,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有序、高效和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医疗服务质量较差;医生的过度就医,导致重疾患者的就诊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实际医疗服务中都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具体如下:1.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通过对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落实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标准,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
2. 提高医生服务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和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医生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3. 降低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分担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压力,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4. 提高就医便利性:通过建设分级诊疗网络,实现就近就医,方便患者就诊和治疗,避免重病拖延治疗的情况发生,提高就医便利性。
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关键措施1. 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网络:医疗服务网络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使基层医疗机构成为服务患者的首选。
2. 健全医疗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医疗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形成医疗资源动态平衡,实现“资源先行、需求导向”的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一个国家的医疗制度安排,这一政策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二、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的内涵与特点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是指根据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和不同医疗机构的条件和能力,将患者引导到最合适的医疗机构就诊,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这一政策体系中,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得到了改善,医疗负担得到了缓解。
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1. 强调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
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承担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任务,减轻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
2. 引导患者就近就医。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就诊医疗机构,减少患者集中到高级医疗机构就诊,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3. 完善医保体系。
政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降低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三、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的意义和作用我国式现代化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引导患者就近就医,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使得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诊疗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它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引导患者分级就诊,减少了高级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使得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
再次,它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在政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的支持下,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进一步改善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实现全市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0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X〕53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基本原则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级诊疗制度与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策导向,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最终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X年,各县(市)要以常见病、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特别是作为全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的X县,要按全省安排和要求,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X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要取得明显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加,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分级诊疗病种逐步扩展;X年,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扩大分级诊疗开展区域,我市不少于50%的县(市、区)要开展分级诊疗;X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二、工作任务(一)统筹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
编制完成《X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X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布局规划(X—X)》和《X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X—X年),按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当前医疗领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医疗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医疗健康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文将对于《关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进行详细分析。
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和重点1.目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分层次的医疗服务,使得不同病人能够获得合理的医疗服务,同时避免重复叠加和混乱医疗秩序。
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化升级,使得人们能够得到更加安全可靠、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2.重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医疗卫生部门的组织与管理,同时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此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还应该继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和保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服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原则和措施1.原则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原则主要包括: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分类诊疗的定位,实现分类管理;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2.措施(1)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提供分类诊疗服务。
建立分类诊疗服务分类标准和标准,建立分类管理目录,划分出特定分类的医疗机构。
这将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同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热情。
(3)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医疗机构的竞争机制,优化机构服务和管理,增强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4)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办法,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导读: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欢迎参考阅读。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日,云南、湖北、新疆、甘肃等地发布相关政策,推动分级诊疗试点。
2019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将形成。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根据安排,2019年,云南省在昆明市、玉溪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分级诊疗试点范围,各州、市至少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湖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全省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新疆发布《关于自治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提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保支付比例,对于没有按照程序就医的,将降低报销比例或不予报销医药费用。
甘肃省卫计委提出,在县级医疗机构原有100种分级诊疗病种的基础上,今年甘肃省新增150种县级分级诊疗病种。
参加新农合的患者,除急危重症外,原则上不得越级诊疗。
分级诊疗病种患者执意要求转诊,且经过医疗机构和同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同意的,2019年分别按照县、乡两级分级诊疗确定病种相应定额的 20%比例报销,2019年及以后新农合不予报销。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出台《青海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指征》,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种常见病的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指征。
专家认为,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挑战,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凸显。
另一方面,以三级医院为主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不仅使用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还引起居民就医不便,造成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分级诊疗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有医改专家认为,目前面临最根本的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薄弱,患者不够信任,影响了分级诊疗的实施。
“分级诊疗,在目前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的状况下,患者的流向很可能与政策目标不一致。
”
上述专家认为,我国一、二、三级医院诊治水平差距较大,只有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分级和分流。
同时,分级诊疗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各级医院该治什么病、如何分工,需要下大力气谋划,否则一分了之将不能长久持续。
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
面对呼吁了七年之久的“医改进入深水区”,人们渴望国家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不再“潜伏”,呼唤公立医院积极分级诊疗,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早日冲出医改的深水区。
今日刊载的河南中牟县公立医院在医改深水区勇种分级诊疗的“试验田”,扬起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令人振奋,可喜可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医改千头万绪,燃眉之急是公立医院如何改?中牟县以清晰的医改思路发展蓝图,把构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标定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着力把90%的问题在县内医院解决。
他们不耍花架子,不跑弯路,踏踏实实围绕“大病不出县,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的分级诊疗目标奋力实践,用创新
努力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覆盖体系。
中牟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迈出了坚实可行的步伐,摆脱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医改套路。
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9年,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中牟县的经验表明,要实现大病治疗不出县,并非容易之事。
这涉及医疗资源能否均衡分布、重点医疗资源能否向县城倾斜、人才能否向县城流动这些最为重要的方面。
如果这些方面的条件得不到改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得不到提高,要想大病治疗不出县,把患者留在县内,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发现大病以后,患者及其家属之所以选择出县治疗,并非不信任县级医院,而是目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医疗服务、医治能力等,确实与大城市有着太大的差距,导致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舍惠求贵。
相反,如果县城这方面的医疗条件、医疗水平与大城市的差距小一些,出县看病的人数可能就会大大减少。
值得借鉴的是,中牟县在实现大病治疗不出县目标过程中,并非采取用医保报销等手段限制患者出县治疗的消极防范手段。
我们说,制定医疗卫生发展目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绝不是将患者硬是限制在县内医疗卫生机构,而是要通过县内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服务
能力的提升,把患者留住,提升广大居民在基层看病的信心。
而眼下绝大多数县城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然是没有达到广大居民看病要求的,是很难留得住患者的。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计生行政机构,必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医疗资源的配置、政策的制定、资金的分配、人才的引进等方面,给县级医院更多的倾斜。
中牟的经验证明,要实现大病治疗不出县的目标,关键就在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布,在于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与能力,引进更多能够为广大居民就诊的人才。
而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能否放下身段,主动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让更多技术好、水平高的医生、医务工作者轮流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帮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留住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家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点,目的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因此,各地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中,要像中牟县那样,认识到县域内分级诊疗光靠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号召是不够的,应当由县级医院扮演“龙头”角色,既起到上下转诊的桥梁作用,更负起技术扶持和流程设计的责任。
县级公立医院的“龙头”作用就是让基层强壮起来,分级诊疗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