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核心系统之清算体系演变及基础架构设计
银行系统架构介绍
--银行系统整体架构及发展方向:1.网络结构:1.1中国国家金融通讯网(China National Financial NetWork):该系统使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连接在一起。
1.2 CNFN三层网络结构:1.一级节点:国家处理中心(National Processing Center,NPC)2.二级节点:城市处理中心(City Processing Center,CPC)3.三级节点:人行县支行处理中心(Country Level Bank,CLB)2.硬件结构:2.1 服务器:UNIX/LINUX中继器2.2 网络设备:组网设备:网卡、传输介质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2.3 存储设备:磁带机磁带库2.4 自助设备:ATM CDM POS 打印机(包括打印存折、回单)3.软件系统3.1 中央银行系统北京:中国现代支付系统(CNAPS)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处理系统(TBS)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上海:全国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中国银联系统3.2商业银行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综合前置系统中间业务系统电子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其他电子银行,未来电子商务)灾难备份系统银行其他系统4.发展方向:4.1 数据集中化4.2 数据标准化4.3 业务多样化4.4 渠道多元化--必须掌握的技术1.编程语言1.1 c/c++,java1.2 编译器原理1.3 使用vi/vim1.4 使用Makefile1.5 调试工具gdb/dbx等2.操作系统2.1 Linux/Unix原理2.2 系统命令2.3 shell编程2.4 系统管理3.数据库3.1 SQL语言3.2 Oracle/DB2/Informix/MySql/Sybase等数据库原理3.3 数据库编程3.4 数据挖掘/数据分析3.5 数据库管理(DBA)4.网络通讯4.1 中间件通讯(Tuxedo/MQ/CICS/Weblogci(Java)) 4.2 进程间通讯IPC4.3 跨主机通讯TCP/IP4.4 中间件管理5.系统架构5.1 了解银行硬件(IBM)5.2 熟悉B/S体系结构和C/S三层体系结构5.3 熟悉银行整个网络系统结构5.4 网络系统管理--必须掌握的业务1. 银行会计1.1 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共同类5.损益类按照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1.表内科目2.表外科目1.2 记账原则1.同向相加,异向相减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 银行核心业务2.1 资产类:1作为首位科目代号,1011表示现金1.银行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2.现金管理,金库管理3.系统:信贷管理系统2.2 负债类:2作为首位科目号,2011表示对公存款1.单位存款:活期存款,协定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保证金存款2.个人存款:活期存款,定活两便,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教育储蓄),通知存款,整存零取,存本取息3.定期计提,活期结息4.票据结算类业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支票5.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票据影像交换系统(小额)2.3 所有者权益类:3作为科目号,312表示利润分配1.日常业务2.年终结算业务2.4 共同类:资产负债共同类,通常表示往来账户,4作为科目号,4070104表示准备金存款1.业务:金融机构往来,资金拆借/资金划拨,票据结算类业务2.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票据影像交换系统(小额)2.5 损益类:5作为首位科目号,501,表示利息收入1.收入类业务2.支出类业务3.年终结算业务:成本和费用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2.6 表外科目:或有资产负债类科目,6作为首位科目号,601表示承兑汇票1.业务:凭证管理业务(有价单证,主要空白凭证,凭证出售等),贷款业务转表外等3. 银行外围业务3.1 中间业务1.代收代付业务2.代理证券业务3.代理保险业务4.代理国债业务5.代理财税库银3.2 外汇业务1.外汇买卖业务2.外汇存款业务3.外汇贷款业务3.3 信用卡业务3.4 银联卡业务1.本代他/他代本存取款2.本代他/他带本跨行转账3.Pos消费,Pos退货4.预授权、预授权完成、预授权撤销、预授权完成撤销5.商户划账3.5 IC卡业务(城市一卡通)1.IC复合卡:使IC卡和磁条合二为一2.小额消费支付:支付水电煤费用3.公共交通支付:公交,出租4.公共设施收费:汽车加油,停车5.其他便民服务:餐饮超市,数字电视3.6 现代化支付系统1.大额支付系统2.小额支付系统3.票据影像交换系统3.7 理财类业务:基金保险3.8 其他业务:反洗钱,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如何学习银行系统--软件工程--银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综合业务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综合前置系统--中间业务系统--进程控制shell脚本--如何保障运营维护--如何和客户谈需求。
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
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核心银行系统是一家银行的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被称为银行的“大脑”。
核心银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于银行的业务效率、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讲述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
一、需求分析在开发一个核心银行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个过程需要和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理解各部门的业务需要和要求。
需求分析的结果将会对核心银行系统的功能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银行的所有需求都被充分考虑到,同时需要注意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根据需求进行升级和扩展。
二、架构设计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关键之一。
针对需求分析的结果,需要设计出一个可靠、安全、稳定、高效的系统架构。
根据银行的规模和业务需求,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数据层、逻辑层和表示层。
1. 数据层数据层是核心银行系统最基础的层次,包括数据库、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等。
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容量和高速的读写性能。
数据中心需要根据银行的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银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
网络设备需要保证银行内外部网络的安全和高效。
2. 逻辑层逻辑层是核心银行系统的核心,包括业务逻辑、数据库连接池、事务管理和缓存等。
在此层次中,需要设计出清晰、高效、可维护和可扩展的业务逻辑。
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连接池和事务管理可以保证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缓存的使用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逻辑层的设计中,需要确保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 表示层表示层是核心银行系统服务的最外层,包括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接口。
用户界面需要保证用户体验的良好,同时需要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用程序接口的使用可以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同时也是外部服务接口的实现。
三、开发实践在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完成后,核心银行系统的开发实践就可以开始了。
在实践中,需要将架构设计转化为实际代码和系统功能。
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架构及发展
坚定公众对支付体系的信心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支付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
——2003年10月21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完善支付结算体系,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健全金 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人民银行积极支持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
鼓励支付服务市场竞争 遵循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的原则 制定《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
提
纲
中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架构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设计建设的第二代支付系统 中国零售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 支付清算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支付清算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支付无国界 人民银行积极参与支付清算系统标准化建设 第一代支付系统的报文标准(CMT/PKG) 第二代支付系统的报文标准设计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实时或批量处理支付指令、净
额结算资金;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大业 务量的结算服务,满足社会各种支付的需要。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
2005年6月27日,完成全国推广; 各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和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都已 接入大额支付系统。系统直接连接1500多个参与者,涉及的 分支机构达6万多个; 连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实现了债券交易和央 行公开市场业务的DVP(券款对付)结算。同时,为外汇交 易中的人民币结算、银行间资金拆借以及债券发行提供资金 清算; 日均处理业务近80万笔,金额达2.36万亿元
支付清算系统架构
中国支付清算系统
票 据 支 付 系 统 银 行 卡 支 付 系 统
银行核心系统架构解析
银行核心系统架构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机构,承担着金融服务、资金流通和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责。
而银行核心系统作为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于银行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银行核心系统的架构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理解银行核心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一、概述银行核心系统是指银行在内部使用的一套信息系统,它通常包含客户信息管理、账户管理、资金结算、风险控制、业务处理、报表统计等模块。
银行核心系统的架构设计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运营效率、安全性和灵活性。
下面将从硬件、软件和网络三个维度来解析银行核心系统的架构。
二、硬件架构在银行核心系统的硬件架构中,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服务器是银行核心系统的基石,通常采用集群的方式来提供高可用性的服务。
存储设备则用于存储海量的数据,常见的是采用网络存储技术,如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
此外,网络设备则负责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保障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三、软件架构银行核心系统的软件架构是银行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银行各项业务的处理和管理方式。
软件架构常常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核心业务功能拆分为多个子系统,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软件架构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贷款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
不同的子系统之间通过统一的接口和消息通信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四、网络架构银行核心系统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内部网络和对外网络两部分。
内部网络是银行内部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和消息传递的基础设施。
内部网络采用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高效率和安全性。
对外网络则是银行与外部机构、客户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有互联网、专线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五、功能模块银行核心系统的功能模块是指银行在业务处理和管理中的各项功能要求。
常见的功能模块包括客户信息管理、账户管理、资金结算、风险控制、业务处理、报表统计等。
工商银行联行电子汇划清算的基本构架
总行(清算中心) 直辖市、单列市 (清算中心) 省区一级分行 Βιβλιοθήκη 清算中心)地市分行(清算中心)
发报行
收报行
发报行
收报行
(二)联行电子汇划清算系统的层次划分 1、汇划清算系统 (1)使用者:由各经办行、清算行使用 (2)功能:主要处理各种汇划业务、清算业务、结算 业务以及查询查复业务。具体:汇兑、托收承付、委托 收款(含商业汇票、国内信用证、储蓄委托收款等)、 银行汇票、银行卡、储蓄旅行支票、内部资金划拨、其 他经总行批准的款项汇划及其资金清算,对公、储蓄、 银行卡异地通存通兑业务的资金清算,同时办理有关的 查询查复业务。 (3)数据传输路径:对汇划数据的传输,采用实时逐 级传递的方法。一笔报文一般经过发报经办行、发报清
(5)实时更新备付金余额 资金汇划清算系统对于发送及接收的报文均实时更新 清算行汇划清算系统备付金余额控制数,日日终由该系统 自动生成记帐文件送对公记帐系统进行备付金帐务处理。 省分行对省内报文日间仅进行登记和转发,日终后将其按 地市汇总后上送总行更新备付金。总行对全国报文日间仅 进行登记和转发,日终后将其按清算行汇总并与各省上送 的省内汇划总数合并后,送清算子系统更新各清算行“备 付金存款”余额。 2、清算子系统 (1)使用者:由总行和省区一级分行的清算中心使用 (2)功能:主要处理各种清算业务、查询查复业务以及 清算帐务核算
算行、发报方省分行、总行、收报方省分行、收报 清算行、收报经办行等几个环节。其中,城市一级 分行的数据传输无省分行这一环节,省内的汇划数 据由省分行的计算机中心主机自动登记后直接转发 省内收报清算行。 (4)实时或批量处理 资金汇划清算系统对所有报文均进行实时发报、 实时接收处理收报清算行根据接收的汇划报文“传 输类型”(实时/批量)分别控制下传经办行的时 间:实时报文实时下传经办行处理;批量报文暂挂 于清算行待次日营业开始时下传经办行处理。
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与结算系统
商业银行将提供更加综合的金融服务,将支付清算与结算服务与其 他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WENKU
WENKU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WENKU
WENKU
REPORTING
电子化监管要求
随着监管机构对电子支付的监管加强,商业银行需要加强 技术投入,确保支付清算与结算系统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全球化发展趋势
跨境支付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境支付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 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跨境支付服务能力。
国际合作与标准统一
商业银行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支付清算与结算系统 的国际标准和统一,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PART 04
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与结算 系统的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
总结词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支付清算与结算过程中,由于资金流动性不足而引发的风险 。
详细描述
流动性风险可能由市场环境变化、客户行为变动或银行自身管理不善等原因引发。当银 行的流动性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时,可能会造成支付延迟、甚至无法完成支付的情况
商业银行结算系统
票据结算流程
票据结算涉及开立票据、背书转让、提 示付款和收款等环节,保障了交易双方 的权益。
VS
票据结算的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通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机制,确 保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降低支付风险 。
商业银行结算系统
非票据结算的优势
非票据结算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特点,能够满足现代金融市场的快速交易需求。
,对银行的声誉和经营造成影响。
信用风险
总结词
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与客户进行支付清 算与结算过程中,因客户违约而引发的风险 。
第9章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LOGO
第九章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概述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9.1 9.2
9.3
9.4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银行卡与银行业行内支付系统
9.1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概述
9.1.1 支付清算系统发展历程
① 发起行
9.2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4.即时转账业务的处理
1. 生成及时转 账指令 2.编全国押 1. 核全国押 2. 清算资金,资 金不足清算, 进入队列处理 3. 向被借记行、 被贷记行发送 记账通知
3.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参与者
直接参与者 间接参与者 特许参与者
9.2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9.2.3大额实时支付系统
1.系统概述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High Value Payment System)是指以实 时、全额的方式处理异地、同城每笔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的贷记支付和紧 急的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贷记支付的应用系统。一般情况下,凡是交易 金额大、安全性和时效性要求很高的支付业务(如大额货款支付,外汇交 易、债券交易等业务)都采用HVPS模式进行处理。即每笔业务指令将由支 付系统逐笔清算,进行资金划转,并在(且只在)清算完成后再将该业务 转发至接收方。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笔支付指令时即可认为相应资金已转入 本行清算账户。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与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家金 库会计核算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 外汇交易及同业拆借系统、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 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连接
9.2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9.2.2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总体框架
1.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体系结构
清算系统设计方法
清算系统设计方法我们都知道一笔支付最终都是要进行清算的,业务一般都会有众多参与者或者利益方;事做完以后,算清楚相关的利益关系,完成利益分配,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算清楚账、完成利益分配的系统“清算系统”。
一、清算系统概述我们先看下清算的定义以及银联的清算的含义。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清算是指支付指令的交换和计算;支付指令是指参与者以纸质、磁介质或电子形式发出的,办理确定金额的资金转账命令;支付指令的交换是指提供专用的支付指令传输路径,用于支付指令的接收、清分和发送;支付指令的计算是指对支付指令进行汇总和轧差;参与者是指接受支付清算组织章程制约,可以发送、接收支付指令的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
银联的支付清算包括淸分和资金划拨两个环节:淸分是指对交易日志中记录的成功交易,逐笔计算交易本金及交易费用(手续费、分润等),然后按清算对象汇总轧差形成应收或应付金额。
简言之,就是搞清楚今天应该向谁要多少钱?应该给谁多少钱?资金划拨是指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完成应收应付资金的转移。
简言之,就是明确通过何种渠道,拿回应收款、付出应付款。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清算最核心的其实就是清分这个过程,也就是算清楚各方应收应付的这个过程。
今天我们重点讲的就是这个过程,以及记账的过程。
而承载这个过程的系统,我们称为清算系统。
二、清算系统的位置我们在一张支付小票这篇文章里提出过“311架构模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清算系统的位置,在交易系统之后。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清算系统在订单、交易、支付之后。
上述三者都有可能基于本身的业务来请求清算,比如基于订单清算商家结算款、基于交易计算卡券营销等成本、基于支付计算通道成本等。
三、清算业务架构清算系统整个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之前在O2O清结算实战中我们详细讲过一次。
主要包括上游请求系统、商家模型子系统、计算核心、计费子系统、账务前置模块,后面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模块的职能以及设计关键点。
核心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核心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核心银行系统是银行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风险控制、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银行业中,核心银行系统已经成为银行运营的中枢,拥有高度集成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客户管理、账户管理、资金管理、与第三方数据交互等。
本文将针对核心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银行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同时为现代化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二章:核心银行系统架构银行核心系统的快速稳定可靠是银行科技部门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设计核心银行系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流程,这涉及到对银行的整体技术架构、设备和软件的结合方式,还要解决银行业务的加密、安全、认证等细节问题。
应用程序架构是银行核心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架构可以大大提升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有效降低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成本。
1.分层架构分层架构是银行核心系统应用程序的共同架构。
这种架构是一种软件方法,它将应用程序分成不同的按功能有序排列的层,每一层不访问上一层,层之间只能访问下一层。
这种层次结构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复杂的企业应用程序,以及应对企业规模发展和业务增长的变化。
在分层架构中,应用程序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三层:1)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负责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部分。
将表示层与应用程序其它部分分离,则可以容易地改变应用程序的外观和行为。
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是应用程序的核心,它是连接用户界面和数据层的桥梁,控制数据流、流程信息、状态和控件行为之间的关系。
3)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是与数据访问有关的代码和服务的集合。
当事务跨越多个数据源或多个数据库时,数据访问层的作用尤为重要。
2.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风格,在这种架构中,应用程序被划分为一组小的、可独立部署的服务,这些服务通过 HTTP 或其他协议进行通信,可以被轻松组合成更大的应用程序。
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改造升级方法及基础架构发展思路
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改造升级方法及基础架构发展思路当前,银行的核心系统面临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并发能力的不足、基础架构的扩展性限制、业务灵活度的缺乏等等,这些问题近些年来一直在困扰着银行科技人,社区组织了多次交流,邀请相关领域同仁探讨问题、分享经验,希望借此助力银行科技人把握好发展的方向。
以下是在社区最近举办的“中小银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基础架构方案设计线上答疑”中,大家分享的有价值经验和观点,由社区专家赵海总结成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1、核心系统进行改造升级的必要性2、核心系统改造升级的思路和方法3、核心系统基础架构发展思路4、核心系统容灾建设一、核心系统进行改造升级的必要性Q1:中小银行核心系统如何满足丰富多变的产品需求?A1:我想这是每一个银行在现阶段都会遇到的问题,一层不变的金融产品已经不适合现代金融的发展了。
转而要求的是快速变化快速适应市场的金融产品,包括利率的灵活性,包括储蓄以及理财手段的多样化,包括顾客群体的差异化,包括快速顺应金融政策的变化等等。
那么这就要求核心系统的设计不能以业务流程为指导思路的紧耦合设计了,而实转为产品工厂模式的设计思路充分解耦。
通过模块处理的松散组合形成金融产品才能实现产品的灵活性和快速交付。
(@赵海)A2:做稳后台,做大中台,做活前台。
后台是核心银行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中台是各类产品系统、支付系统。
前台是前端系统,如手机银行等。
(@sunjianchen002)Q2:银行的核心系统基础架构是不是一定要重构?是部分模块重构还是整体需要重构?A1:从长远发展来看,其实重构是大家面临的迟迟早早的问题。
大部分银行的核心系统都是若干年之前的核心系统,支撑长久不变的传统金融业务是问题不大,单是现在以及未来,金融业务的模式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会逐渐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总有一天,这种矛盾会严重到必须改变的程度。
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去做这个事情,这是大家面临的问题。
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清算业务基本知识
2002年,建立中国银行银行卡全国统一的集中清算系统;
2004年,作为中国银联的发起人之一,参与银联清算标准的制定;
2005年,建立中国银行全辖统一的集中发卡平台,由总行负责集中平台发卡的结算与客 户争议处理业务;
2007年,建立中国银行全辖统一的集中收单平台,由总行负责集中平台特约商户的账务 结算与争议处理业务;
分行对帐 文件
外卡清
QCC
912对
算模块 系统 帐平台
分行 1 - 32
h
24
2.3银行卡清算体系架构——集中清算
主要系统介绍
清算清分系统(EI):作为总行集中清算系统的核心,承担着跨省单信息清算、 与外卡组织清算、境内双信息交易清算的功能。作为对外卡清算的总出口,对内 连接争议管理系统,对外连接MC,VISA,JCB,AE,DINERS,卡司。
发卡行(Issuer)
发卡行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持卡人。消费者向发卡行(或发卡机构)申请发卡,发卡行经 审批后向消费者发卡。 发卡行必须承担发卡有关费用,和持卡人的信用风险,赚取发卡方商户手续费和其他来 自持卡人费用,如年费、利息等。
持卡人(Cardholder)
持卡人持卡到特约商店消费,不必支付现金,如果是借记卡,消费金额会从存款帐户中扣 除;如果是贷记卡,等月结单来了后,持卡人可以选择全额付清或是部分付清。 持卡人的信用卡用卡记录会被收入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记录。
主要系统介绍
• 发卡系统(EISS):负责管理持卡人资料、帐户、各类交易 的处理,并提供贷记卡产品的相关定义与服务功能。
•
h
10
2.1银行卡清算体系架构——发卡结算
支持交易类型 消费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课件
THANKS
系统运行稳定,有效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
实施效果与经验总结
• 符合监管要求,确保了金融交易的合规性,增强了银 行的市场竞争力。
实施效果与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加强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确保项目按 时按质完成。
重视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确保系统设 计与时俱进。
持续优化系统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用 户体验和银行服务质量。
05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营 与维护
运营模式与策略
集中运营模式
01
将支付清算业务集中到一个部门或团队,统一管理,以提高运
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分散运营模式
02
将支付清算业务分散到各个部门或团队,各自负责自己的业务
,以提高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混合运营模式
03
结合集中和分散两种模式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
主要技术组件
清算系统
负责处理交易数据,进行资金清算和结 算。
支付网关
连接银行系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 交易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认证系统
负责对交易双方进行身份认证,确保交 易的安全性。
数据库系统
存储交易数据和账户信息,提供数据查 询和更新服务。
关键技术指标
交易速度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交易处理速度要快 ,满足大量交易的清算需求。
系统部署
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 境,包括服务器配置、网络连接
等。
系统培训
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和管理的 培训。
系统监控与维护
对上线后的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 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04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 与风险管理
安全策略与措施
网络安全
清算业务流程与产品简介
三、目前收付清算业务系统及流程介绍
辖内支付系统(RTS)
同城交换 核心业务系统(CBS1) 收付系统(NICS) 人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省外中行
RTS
总
行
SWIFT
国 外 行
R T S 收付系统
省内中行
RTS
省
RTS
行
RTS 国贸系统 大额支付 先横后直 大额支付 同城交换
异地他行
上海他行
甲方银行
中介银行
乙方银行
(2)甲方向甲方银行发出支付命令 (3)甲方银行收到支付命令 (4)甲方银行执行支付命令 (5)甲方向甲方银行支付款项 甲方 (付款人)
(14)支付。 贷记乙方帐户
乙方 (受益人)
(1)甲、乙双方签定合同 由乙方向甲方提供Y1000.00货物
4、电子资金汇划业务
电子支付命令的性质及效力
4、电子资金汇划业务
电子资金汇划业务的重要环节
• 支付命令的发送、接受和执行过程 • 对帐过程 • 查询、查复 这三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注意保持 协调
5、清算业务中的有关概念
票据清算: 是指金融机构同业间通过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 联行系统清算相互间往来资金的方式。 联行:联行是指同一家银行系统内部各机构的对称 清算机构代码:中行系统跨省资金汇划、会计系统实时 汇划、网上银行所使用的联行行号。 RTS网点号:中行系统省内资金汇划所使用的收、发报 行行号。 大额支付系统行号:中行与其他商业银行资金往来用行 号。 联行往来:联行之间由于办理结算业务或内部资金调拨 而引起的资金帐务往来。
RTS的设计思路-原则
* 集中开户:省行与市分行省行为清算中心,每日营业终了将各行的 支付往来帐户结为零,逐级结转至资金存欠帐户 *直接往来:发报行以最终目的行为收报行直接往来 *实时转帐:收、发报行同步结转支付往来帐,支付往 来没有在途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课件
系统开发
依据设计文档,进行系统开发 工作。
代码审查与测试
对开发的代码进行审查和测试, 确保代码质量。
系统测试与上线
集成测试
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测试,确 保各模块之间能够正常协同工作。
性能测试
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交易 处理速度、并发处理能力等。
安全测试
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确 保数据和交易的安全。
实施方案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风控和智能客服,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 据安全和交易可追溯性,采用云计算部署以降低运维成本。
预期成果
实现支付清算系统的高效、安全、智能化运行,提升客户满意度,增 强市场竞争力。
THANKS
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 国内外银行纷纷加强支付清算系 统的建设和升级,以满足客户快 速、便捷的支付需求。
趋势
未来,支付清算系统将更加智能 化、自动化和安全化,同时支持 更多种类的支付方式和服务场景。
02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架构 与技 术
系统架构与模块组成
系统架构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由接入层、处理层、数据层三个层次 组成。
VS
前沿问题
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提升支付清算系统的性 能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实现跨境支付的便 捷和合规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前沿问题。
案例分析:某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未来发展规划
案例概述
某银行为了应对未来支付市场的变化,计划对支付清算系统进行全面 升级和改造。
规划目标
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 验,加强跨境支付服务。
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方法,对支付清算系统的 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银行核心系统架构设计技术手册
银行核心系统架构设计技术手册本文是关于银行核心系统架构设计技术手册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银行核心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则,以及如何构建一个高性能、稳定和安全的银行核心系统。
介绍银行核心系统银行核心系统是银行业务的基石,是支撑整个银行运营的重要系统。
它通常包括贷款管理系统、存款管理系统、账户管理系统、支付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等。
银行核心系统的目的是为银行提供高效、准确和安全的服务。
设计原则银行核心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
以下是设计银行核心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原则:1. 分层设计银行核心系统应该采用分层设计,将不同的功能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
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模块化设计银行核心系统应该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分离,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集成。
这有助于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重用性。
3. 可扩展性设计银行核心系统应该设计为可扩展的,以便在需要时增加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这有助于银行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4. 高性能设计银行核心系统应该设计为高性能的,以便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和高并发请求。
这有助于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客户的满意度。
5. 安全性设计银行核心系统应该设计为安全的,以保护客户的隐私和银行的机密信息。
这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方面。
技术要点以下是构建银行核心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1. 数据库管理系统银行核心系统需要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2. 服务框架银行核心系统需要使用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灵活性的服务框架。
常用的服务框架包括Spring、Dubbo、Zookeeper等。
3. 高可用性技术银行核心系统需要使用高可用性技术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介绍
银行开设清算账户而委托直接参与者办理资金清 算的银行和经人民银行批准经营支付结算业务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不与CCPC直接连接,而是 通过行内系统提交直接参与者,再由直接参与者 提交支付系统。
33
(二)基本概念
8、特许参与者 是人民银行批准与支付系统实现连接,
28
(二)基本概念
3、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Bulk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BEPS
是以电子方式批量处理同城、异地纸张截 留的借记支付及每笔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 的小额贷记支付的应用系统。小额批量支 付系统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 资金。
29
(二)基本概念
4、人行国家处理中心
(一)概 念
(二)资金清算模式分类 (三)会计科目设置 (四)逐级清算模式流程介绍
14
(一)商业银行系统内清算概念
商业银行系统内清算是指在同一家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 构之间的资金往来清算。通常使用自行开发的清算系统 处理。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系统是商业银行办理结算资金和内部 资金往来与清算的渠道,是集结算业务、资金汇划、资 金对帐和资金清算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同一家行既可作为往账行,也可同时作为来账行。 往账、来账要求严格划分清算,准确进行资金清算。
8
本币清算、外币清算
本币清算:以人民币为记账货币,通过商业银行 在人民银行开立的人民币清算账户办理资金划拨。
外币清算: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相互划拨 和清算外币资金。
9
全额实时清算、差额定时清算
小同城和大同城概念 一般通过人民银行或同城票据交换所进行。 异地清算:不同地区不同商业银行间的资金往来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与体系结构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与体系结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状况和体系结构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支付清算系统不仅需要能够处理日益增长的交易量,还需要具备更高的处理速度、更强的安全性以及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在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1.高速处理能力:随着支付交易量的持续增长,支付清算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来满足实时和大规模的交易处理要求。
为了实现高速处理,系统需要采用高性能硬件设备和先进的处理技术,如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等。
2.安全性和稳定性:支付清算系统处理的是涉及金融资金的交易,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
系统需要有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防止网络攻击等,以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3.多渠道和多场景支持:随着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兴起,支付清算系统不仅需要支持传统的银行卡支付、网银支付等方式,还需要能够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支付应用等。
同时,系统还要能够适应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场景支付需求。
4.集约化和标准化: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支付清算系统需要实现集约化和标准化。
这意味着不同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支付交易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进行处理,而不需要每个机构都建立自己的支付清算系统。
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可以降低系统的互操作性问题。
中间业务处理子系统是支付清算的核心部分,负责对支付交易进行业务处理和风险管理。
这个子系统包括交易处理、资金清算、风险管理等模块,需要实现高速处理、实时计算和实时监控等功能。
后台清算结算子系统是支付系统的结算中心,负责对支付交易进行清算和结算处理。
这个子系统需要与各个银行和支付机构进行联网通信,实现资金的划拨和结算,同时还需要生成相应的结算报表和对账文件等。
总之,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处理能力、安全性和功能性,并采用集约化和标准化的体系结构来实现支付交易的快速、安全和可靠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核心系统之清算体系演变及基础架构设计支付清算系统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性支撑。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是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重点课题。
本文主要描述了支付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及构成,分析了银行内部清算体系设计,有利于快速建立起金融服务体系思路。
希望略尽绵薄之力,让刚入行的银行IT人少一些困惑,多一些兴趣,早一些进入高速成长期。
也希望更多的有经验的老师多提意见,不吝赐教,共同完善本公众号中,关于“银行核心系统”的系列文章,为这个市场做一点小事情。
同时也让对银行核心感兴趣的企业,多一些对业务和技术上的了解。
总有人要做的,那就由愚笨的笔者来抛砖引玉吧!笔者小小的念想就是以后希望这个系列可以做到,新人进入办公室第一件事是配置完环境,第二件事情就是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说:你先熟悉熟悉环境,然后把小代的那个系列文章看了吧!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谈:一、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演变过程二、现代支付清算体系的基础架构三、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清算设计一、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演变过程1.1 山西票号(现代银行的雏形)中国在经历了清王朝康乾盛世之后,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货物流通种量增加,远足贸易业务扩大。
加强了各地间商品交易往来联系,同时,市场规模对交易资金在异地和同城之间划拨清算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过去贩运货物都是运送现银,所以解决资金融通、异地汇兑的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间叫“日升昌”的票号应运而生。
它由山西商人雷履泰于公元1823年所创立。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因其他山西商人仿效日升昌的模式,先后开设了三十多家类似的票号。
所以,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学者,将它们统称为山西票号。
票号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采取总、分号“连锁经营”的模式,总号之外需要在各地广开分号。
因此,分号机构遍布当时全国主要商业城市,异地可以存取款。
当客户到票号办理完汇款业务之后,会得到票号开出的汇票,客户可以凭汇票到票号的另一个分号兑出银子。
分号给客户兑换之后,会先记内部账。
随着汇票在不同城市间流转,票号的分号之间又会形成债务、互相记账,然后定期会当面进行对账(清算)。
在此阶段,清算过程如下:•支付指令发出:信息流,汇票+账本•完成资金划拨:资金流,镖局运银到现代银行出现后,银行间的资金往来都逐渐基于底层支付系统进行资金结算、缴纳存款准备金等。
我国支付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手工联行、电子联行和现代化支付系统。
1.2 第一阶段:手工联行(1989前)(1)名词解释联行指同一家银行系统的异地各行处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同一家银行的总行及分支机构称为“联行系统”。
传票指可以“传递”的票据,上面记录着账务信息。
例如,早期在柜台办业务是分记账和出纳,记账做登记,客户登记完了需要到另外一个窗口的出纳那里存取现金。
再如,异地之间的传递等。
后来就演变成了会计凭证的代名词了。
存款准备金是央行管控信用货币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需要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同时也是银行为企业进行支付清算时候的可动用头寸。
(注:这种头寸也是银行在进行投资,包括在进行银行间的回购等“资金交易”时,真正可以动用的那部分头寸)举个简单的例子,A 银行怕 B 银行的客户在 A 这儿取钱之后,B 不认账。
所以保险起见,A会要求B先在A这儿开户并且存一部分钱进来(作为“备付金”或“存款准备金”)。
那么,如果A 银行想与所有银行实现通存通兑,就必须在其它所有银行里都开设备付金账户。
同理其它银行也只能这么做。
这样每家银行都是一个清算银行,负责银行间的资金往来清算。
(2)联行信件和邮电局1953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大联行”的三级联行清算体系,开始按地区联行:县(市)级的县辖联行;省(区)内的省辖联行;跨省(区)的全国联行。
各级联行负责辖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全国联行通过人民银行总行清算。
改革开放后,随着金融体制和结算制度改革的深化,全国大联行不再适应社会发展。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联行体制变革措施,全国联行清算体系也随之进行了重大改革。
此时,行内与跨行资金汇划方式如下:1.行内:同一个银行的清算内部进行,总行和分支行构成一个联行系统,分行与分行之间的清算由总行负责。
主要处理异地贷记、借记支付业务。
2.跨行:资金清算可以都在央行开立清算账户,由央行为商业银行统一清算,也可以各行直接清算。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银行间使用着一种叫联行信件的东西。
它是一个牛皮纸信封,正面写着收件行和寄件行的信息以及内容物数量,背面是大大的联行专用四个字以及贴邮票,里面放着一张张要告诉其他行交易信息的公文。
经加盖印鉴后在银行间传递,由专门的邮递机构负责,这也是当时邮电局(邮政电信分家前)的重要业务。
由此可见,整个过程基本都是手工处理,与明清时期的票号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进。
虽然运行成本较低,但容易出现差错,且资金汇划效率依旧不高,导致占压在途结算资金较多,如异地间资金的汇划,少则10多天、多则半年才能完成资金到账。
1.3 第二阶段:电子联行(1989~2005)(1)清算中心建成随着邓总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家银行引进计算机技术,解决因银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随后,银行开始使用计算机去登记手工处理的内容(也叫“会计电算化”),但整个业务处理模式没有变化。
1989年12月6日,央行发布了“关于改革联行清算制度的通知”。
1990年,央行清算中心建成,专门为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
包括两级处理中心,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城市处理中心(CCPC)两级处理中心,NPC全国只有一个,CCPC 省会城市加上深圳各一个。
(2)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投产1991年4月1日,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试运行。
EIS连接了商业银行、央行、NPC 和CCPC,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传输支付指令,通过清算中心完成资金流转。
1995年,针对电子联行覆盖面不广,速度较慢等问题,人民银行开始推行电子联行“天地对接”工程,构建地面网络。
到2000年,基本实现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和业务到县。
借助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传票和凭证已变为加密后的电文,与纸质联行相比,进步巨大。
客户的资金在途时间缩短到了一两天,大大提高了资金清算的效率,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4 第三阶段:现代化支付系统(2005~至今)(1)CNAPS一代(大小额等)1991年10月,中国开始着手建设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NFN),并基于此构建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第一代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英国PA咨询公司承担咨询设计。
2002年,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第一个子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建成投产,用于处理同城和异地的商业银行跨行之间大额贷记业务。
其采用支付指令逐笔实时发送,全额清算资金,跨行资金清算零在途。
2005年,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投产,用于处理同城和异地纸凭证截留的借记支付业务,以及每笔金额在5万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
其采用批量发送支付指令,即银行收集到若干笔交易后打一个包统一发到人行,定时清算。
(注:大额系统侧重于系统稳定、风险管理、资金转移的时效性;小额系统侧重于安全性,对系统数据吞吐量要求较高。
)2007年6月25日,央行推出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投产,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运行。
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试点投产。
至此,第一代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成,全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架构图如下:这个阶段同联行时代的主要区别是,银行内部的清算通过其核心系统完成,不需要再通过联行体系,跨行清算通过CNAPS完成。
支付指令通过网络传递到CNAPS,CNAPS在各银行的清算账户间完成资金划拨。
(2)CNAPS二代(超级网银等)2010年8月30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即超级网银。
具有两大特色功能,一是接入机构不再限于银行,二是7*24小时实时到账,及跨行账户信息的实时查询,打通了国内各大银行网上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
2013年10月6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都升级为第二代。
CNAPS2架构图如下:两代系统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CNAPS2采用了一点清算的模式。
CNAPS各商业银行分支行都可以通过当地CCPC接入央行的支付清算体系,这就形成了多点接入;而CNAPS2支持一点接入、一点清算,并将逐渐完成多点清算到一点清算的过渡。
除了以上提到的系统之外,还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中国银联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等,分别处理了各类资金在不同银行间流动的需求,内容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现代支付清算体系的基础架构**2.1 支付清算体系构成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这个道理在支付清算领域也是通用的,支付清算体系承载着各种金融交易,影响着整体运作效率,像客流、人流、物流一样。
支付清算体系由系列法规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设施支持,及相关组织监督管理,确保发送支付指令能够完成资金的划拨。
因此,支付清算体系是货币转移和债权、债务关系变更的一个有机整体。
谈到支付清算体系,就离不开支付清算的构成(也称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用于保障金融市场的高效进行和整体稳定。
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支付清算系统,还有法规制度、会计标准、信用环境、反洗钱等。
支付体系的总体构成,如下图:2.2 阅读报告时需要注意支付清算系统介绍过了,指与央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系统。
接着聊支付工具,从支行行业发展报告来看,有非现金的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卡,和其他结算业务。
在其他结算业务中,又细分了电子支付,在银行是指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发起的支付业务。
而在非银行支付中,又提到了网络支付的概念,比如互联网支付,看起来和银行的电子支付一样,但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因为有些交易走的是快捷(支付账户挂着银行卡),那么对于不同的支付工具,有些概念会重叠,导致数据统计口径有差异。
所以对于想要研究这块朋友,需要多加关注,了解背后的原因,尽量避免对统计口径误读或存在模糊的地方。
再如,支付监督管理日渐严厉,特别是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金融机构在竞争客户信息类的核心资产时,更要直面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仍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又如,银行单位结算户在整个支付账户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在下降,个人结算账户相反,地位在不断上升。
那为什么单位账户下降?为什么C端个人账户上升?背后代表的是账户机制的变化?是客户行为的变化?还是企业行为的变化?根据以上例子来看,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可以延伸出很多有意思的研究。
不再进行深入论述。
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关注、点赞、留言发表下观点并转发。
**三、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清算设计**3.1 银行银行清算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功能可以分为实时清算和日终清算;按清算模式可以分为零级清算、多级清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