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硕士考研大纲及命题要求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大纲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579ee7998fcc22bcd10d87.png)
博仁教育应用心理硕士考研辅导班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电话:(010)62201116 400-6262-918 1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南院博仁教育楼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大纲
有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试大纲吗?这是在博仁教育来访的学生中经常咨询的问题之一,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00分)。
由于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俗称心理学专硕)并没有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指导意见命题,而是有自己指定的参考书,博仁老师为大家进行了整理: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雪.《社会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莫雷 等著《心理学实用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南师大指定参考书有五本,考试范围较少但是报考的考生较多,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并且华南师大历年考试题目也都比较细,需要考生把基础打牢。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试大纲【收藏】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试大纲【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8e1f6547ff00bed5b8f31d24.png)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心理所致力于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促进国民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
心理所现有博士点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应用心理硕士)。
博士生导师76人,硕士生导师57人,在学研究生363人。
心理所研究生从1995年到2020年获院长奖学金及其他冠名奖学金等奖项200余人次。
自评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以来,心理学科的唯一名额曾连续三年被心理所博士生获得。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地,心理所具有优良的科学传统和学术氛围,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心理所的图书馆是全国心理学文献中心,资料齐全,馆藏丰富。
国内心理学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心理学报》由心理所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
心理所2021年计划招收33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5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硕为定向专项培养,报名前需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非全日制专硕招生简章、资格审核时间及方式请参见心理所官网通知),其中50%左右拟用于接收推荐免试生(非全日制专硕不接收推免生)中国科学院大学347考试大纲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突触、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及其机能: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脑机能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机能模块说意识和注意意识与无意识:意识的含义、意识的种类、意识的功能、睡眠与梦注意概述:注意的含义、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注意的生理机制、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品质: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感觉感觉概述:感觉的含义、感觉的种类、感觉测量、感觉现象视觉:视觉的含义、视觉现象、视觉的生理基础、视觉理论听觉:听觉的含义、听觉现象、听觉的生理基础、听觉理论其他感觉知觉知觉概述: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组织原则知觉的特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信息加工: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模式识别理论错觉:错觉的含义、种类、产生的原因记忆记忆概述:记忆的含义、过程、种类、神经生理机制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含义、信息加工、特征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含义、信息加工、信息的存储与提取、特征、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含义、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与提取、特征遗忘:遗忘的含义、曲线、理论、遗忘的因素思维思维概述: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种类、思维的过程概念:概念的含义、种类、形成、掌握推理:推理的含义、种类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含义、思维过程、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特征、基本过程、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表象:表象的含义、特征、种类、表象理论想象:想象的含义、种类、功能言语言语概述:言语的含义、功能、种类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言语感知和理解: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功能、关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绪的种类、情感的种类表情:表情的含义、种类情绪的脑中枢机制情绪理论:早期的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动机、需要与意志动机概述:动机的含义、功能、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动机的理论需要:需要的含义、种类、层次理论意志:意志的含义、特征、行动过程、行动中的动机冲突、意志的品质能力能力概述:能力的含义;能力、才能和天才、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种类、结构智力理论:智力因素说、智力结构理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人格人格概述:人格的含义、特征人格理论: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气质:气质的含义、类型、理论性格:性格的含义、特征、类型、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认知风格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社会心理【以往关注比较少,今年要特别关注】社会思维:自我、归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态度、内隐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亲密关系、偏见与歧视、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影响:说服、从众与服从、去个体化、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合作、竞争与冲突实验心理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一、实验心理学概述1.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3.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2、心理学实验与理论:实验范式、实验逻辑、实验与理论的关系3、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及其操纵、因变量及其操纵、因变量及其观测、额外变量及其控制4、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5、实验研究的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统计结论效度三、反应时法1、反应时概述:反应时的含义、种类2、反应时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机体因素3、反应时技术:减法反应时技术、加法反应时技术、开窗技术、内隐联想测验四、心理物理学方法1.阈限的测量: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2.心理量表法:量表的类型、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3.信号检测论:信号检测论的由来、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信号检测论的应用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1.听觉实验: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语音知觉实验(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2.视觉实验: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3.知觉实验: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4.学习实验:条件性学习实验、认知性学习实验5.记忆实验:感觉记忆实验、短时记忆实验、长时记忆实验、工作记忆实验、内隐记忆实验、前瞻记忆实验、错误记忆实验、定向遗忘实验、提取诱发遗忘实验6.情绪实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面部表情的测量、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7.注意实验: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8.心理语言学:言语产生的实验研究、言语理解的实验研究、研究言语发展的常用实验方法及相关实验研究9.思维: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及实验研究、问题解决计算机模拟的原理与局限、推理的实验研究、决策策略及实验研究、概率判断的实验研究10.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加工对比的实验、共情实验研究、自我的实验研究、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11.意识:无意识觉察的实验研究、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实验、视盲现象的实验研究、双眼竞争范式、持续闪烁抑制12.常用心理实验技术:眼动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心理统计一、描述统计1.统计图表:统计图、统计表2.集中量数: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3.差异量数:离差与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4.相对量数:百分位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四分位数5.相关量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Φ相关、列联相关、四分相关6.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二、推断统计1、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概率、概率分布、样本平均数分布、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2、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3.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原理、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方差齐性的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比例的假设检验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前提、原理与基本过程、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事后检验5.统计功效与效果量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测定系数7.卡方检验:拟合度检验、独立性检验8.非参数检验: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方差分析参考书目: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朱滢著:《实验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2014年版4、郭秀艳 / 杨治良译《实验心理学(第9版)》[Experimental Psychology(Ninth Editio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美] 理查德·格里格,[美]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一、试卷结构二、录取情况录取22人,含少干和士兵计划5人(全录取)健康心理学5人(刷3人)。
湖南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816769d02d276a200292e44.png)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7] 考试科目名称:心理学专业综合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2024年312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全文
![2024年312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0e26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9.png)
2024年312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全文
2024年312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 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4. 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综合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68772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3.png)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是近年来趋势,这也促使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委员会出台了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以保证同等学力人员的应用水平能够符合硕士学位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分步骤了解一下这个考试。
第一步:考试介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是为了评估同等学力人员的心理学素养及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四项专业课,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及调查研究方法学。
第二步:考试内容基础心理学板块包括知觉、注意与意识、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以及行为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应用心理学板块主要涉及临床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和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学板块包括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问卷设计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方法。
第三步:通过考试考试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才能通过,目前主要有两种分数线:一种是招生单位要求的分数线,不同学校要求的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不同;另一种是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分数线,通过此线即可在全国任何一所招硕学校报考。
第四步:备考建议备考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考试大纲中确定自己的薄弱环节,集中精力复习和练习;2.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3.利用教材、辅助资料和自己的笔记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4.多做题并及时查漏补缺、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对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备考时不仅要掌握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还要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和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通过这个考试,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应用心理347考研大纲
![2024应用心理347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5ec5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4.png)
2024年应用心理学347考研大纲一、概述2024年应用心理学347考研大纲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该大纲的制定对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该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大纲介绍1. 2024年应用心理学347考研大纲的发布时间和背景该大纲是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指导性文件,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发布。
其具体实施时间为2024年,背景是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2. 大纲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基础理论部分: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内容。
(2)应用领域部分:包括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
(3)研究方法部分:包括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分析技术等内容。
(4)专业素养部分:包括心理学伦理、职业操守、跨学科交叉知识等内容。
3. 大纲的修订与意义2024年应用心理学347考研大纲的发布,标志着应用心理学领域的专业认知和学科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大纲的修订充分考虑了学科和行业的发展需要,突出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大纲分析1. 对大纲的全面解读(1)基础理论部分:该部分内容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内容,既有理论框架的建构,也有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2)应用领域部分:该部分内容包括了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也有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导向和实践指导性。
(3)研究方法部分:该部分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分析技术等内容,既有方法论的论证,也有技术应用的操作要求,具有较高的科研支撑和实证分析的能力培养。
(4)专业素养部分:该部分内容包括了心理学伦理、职业操守、跨学科交叉知识等内容,既有职业道德的塑造,也有学科交叉的整合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素养的倡导。
应用心理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0fdce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4.png)
有关“应用心理学”的考试大纲
有关“应用心理学”的考试大纲内容如下:
1.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心理和行为的生物
学基础等。
2.心理和行为的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验的原理和应用、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心理干
预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等。
3.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治
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等。
4.人格心理学:人格的概念、理论与研究方法、人格与行为的关系、人格障碍的诊断与
干预等。
5.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统计分析与资料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6.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行为等。
7.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作动机与员工激励、领导理论与风格、团队沟通与合作等。
8.消费心理学:消费者行为与心理需求、品牌与营销策略等。
9.其他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18be1500722192e4436f611.png)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感觉记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第五节 长时记忆 第六节 内隐记忆 第七章 思维
第九章 复合设计 第四编 应用研究 第十章 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 第十一章 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 第五编 分析和报告研究结果 第十二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Ⅰ):描述数据,置信区间,相关 第十三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Ⅱ):统计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第十四章 心理学的学术交流 Ⅲ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助人专业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第一节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第二节 当事人 第三节 咨询师 第四节 其他变量 第三章 咨询目标 第一节 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 第二节 咨询目标概述 第三节 确定咨询目标 第四节 价值与价值干预 第四章 咨询关系 第一节 咨询关系概述 第二节 工作同盟 第三节 助长条件 第四节 咨询关系与咨询师 第五章 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综合题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90 分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 10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0 分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5914aa8762caaedd33d4fb.png)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说明: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又称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本大纲自2011年发布以来,2012年、2013年教育部没有发布最新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以2011年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为准。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史。
其中,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知识点与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内容是一样的,一字不差,唯一区别是心理学史的内容。
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请先选择好学校,参考招生专业目录,学校有没有自己制定的参考书。
关于报考院校、参考书、报录比、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辅导班等问题请咨询博仁老师。
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 变量与控制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 反应时法4. 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 人格测验5. 智力测验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 描述统计2. 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 知觉组织原则2. 形状知觉3. 深度知觉4. 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的含义2. 意识的功能3. 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 注意的含义2. 注意的特征3. 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 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 长时记忆(五)遗忘1. 遗忘曲线2. 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 问题解决的过程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 演绎推理2. 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 启发法和判断2. 决策框架3. 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 智力测验的编制2. 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 智力三因素理论3. 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 非语言交流2. 文化与表情3. 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 詹姆斯¬——兰格理论2. 坎农——巴德理论3.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 成就需要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七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eab21706edb6f1aff001ffe.png)
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0年)一、大纲综述《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临床与心理咨询、儿童发展与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心理人才。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科学性(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神经系统与心理学(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构成(二)脑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第三节感觉(一)颜色视觉(二)听觉理论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组织(二)错觉第五节意识(一)意识的含义(二)睡眠与梦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理论(二)记忆的种类(三)遗忘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种类(二)概念的形成(三)问题解决(四)判断和决策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三)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二)情绪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动机的类型(三)需要层次理论第十一节人格(一)主要的人格理论(二)人格测量第十二节变态心理学(一)正常与异常的界定(二)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心理统计(一)统计图表(二)统计量数(三)相关分析(四)参数估计(五)概率分布(六)参数检验(七)非参数检验(八)回归分析第二节心理测量(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二)心理测验的信、效度(三)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四)人格测验(五)智力测验(六)常用临床心理测验(七)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第三节实验设计(一)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与控制(额外变量)(二)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第四节观察法(一)观察的类型(二)行为取样(三)行为记录(四)数据分析第五节访谈法(一)访谈法的类型(二)访谈法的设计(三)访谈法实施过程和技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三)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第三节婴儿的心理发展(一)婴儿认知的发展(二)婴儿言语的发展(三)婴儿的气质(四)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第四节幼儿的心理发展(一)幼儿的游戏(二)幼儿言语的发展(三)幼儿认知的发展(四)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节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一)小学儿童的学习(二)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三)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第六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二)青少年思维的发展(三)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区别与联系(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对象与范围第二节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界定(一)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的方法(二)咨询师的价值观第三节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一)伦理决策(二)保密(三)多元文化中的伦理问题(四)诊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五)咨询中的双重和多重关系第四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理论(一)类型学理论(二)认知与发展理论(三)精神分析理论(四)行为主义理论(五)人本主义理论第五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则、目标与阶段(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则(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标(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阶段第六节心理咨询的技术(一)谈话咨询技术(二)参与和影响咨询技术(三)心理咨询评估技术(四)精神分析疗法(五)认知与行为疗法(六)个人中心疗法第七节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一)阻抗(二)移情与反移情(三)心理咨询与治疗记录第八节个体心理咨询分类及其应用(一)心理咨询的分类(二)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咨询三、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心理学考研学硕统考大纲
![心理学考研学硕统考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8937e46294dd88d0d26b6f.png)
心理学考研学硕统考大纲Ⅰ.考试性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与服从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60c392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3.png)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方向科目《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1.管理与心理科学的背景知识;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标志性事件;3.西方与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个体心理与行为;2.团体心理与行为;3.领导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管理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别(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测量法;3.实验法;4.现场研究法;5.案例研究二、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中西方学者的人性观1.性善论;2.性恶论;3.中性论;4.“经济人”假设;5.“社会人”假设;6.“自我实现人”假设;7.“复杂人”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的变化过程与历史背景(三)人性假设的管理运用三、个体管理的心理与行为科学基础(一)个人特质人格、气质、能力、态度等概念与定义(二)社会知觉1.知觉的影响因素;2.刻板印象;3.优先与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自我知觉(三)归因的理论与应用(四)工作中的态度改变与社会说服四、工作需要、动机与工作激励(一)需要与动机的基本知识;工作动机的定义、成分;工作激励的定义与原理(二)激励的相关理论1.行为主义的激励理论;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三种需要”理论);3.过程激励型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定理论);4.认知评价理论;5.激励的综合模型;6.挫折的相关理论与后果(三)工作激励的管理实践奖励制度、工作设计五、群体心理与团队管理(一)群体心理的概念与分类(二)群体动力1.群体规范;2.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1.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2.群体决策的问题;3.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1.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2.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3.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4.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1.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2.团队的发展阶段;3.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4.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1.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应变)理论;4.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1.简单结构;2.官僚制;3.线性组织;4.职能制组织;5.事业部制组织;6.矩形组织;7.网络型组织;8.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1.霍夫斯塔德的框架;2.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3.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1.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2.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3.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4.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5.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3.群体规范;4.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4.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5.群体决策的问题;6.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5.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6.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7.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8.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5.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6.团队的发展阶段;7.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8.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5.特质理论;6.行为理论;7.权变(应变)理论;8.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9.简单结构;10.官僚制;11.线性组织;12.职能制组织;13.事业部制组织;14.矩形组织;15.网络型组织;16.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4.霍夫斯塔德的框架;5.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6.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6.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7.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8.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9.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10.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
202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202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8386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b.png)
202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答:202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包含以下内容: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用户体验、心理咨询、消费心理、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教育与学校心理等领域的应用心理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考查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三、考试方式和分值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方式为全国统考,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四、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由公共科目和方向科目组成。
公共科目包含《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研究方法》两个科目。
其中,《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心理实验设计三门学科的主干知识。
每个方向另设一个科目。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cf93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e.png)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考试大纲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要求,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考试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心理学基础知识:
- 心理学的定义、目的、方法论等基本概念;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学派;
-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要求;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2.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感知和知觉的基本原理;
- 记忆和学习的基本原理;
- 思维和推理的基本原理;
- 情感和情绪的基本原理;
-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3. 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教育评估、教育咨询等方面;
- 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方面;
- 组织与人力资源心理学:包括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职业
发展等方面;
- 社区心理学:包括社会支持、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咨询等方面。
4. 心理评估和测量:
- 评估方法和技术:包括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方法;
- 人格和智力评估:包括常用的人格测量和智力测验;
- 心理病理学评估:包括常见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测评。
5. 心理咨询和干预技术:
- 咨询方法和技巧:包括听说、反射、激励等基本技巧;
- 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咨询、精神分析等方法;
- 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危机评估、危机处理等技巧。
以上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考试大纲的一般内容,具体的考试大纲可能会根据不同院校和考试机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考生应以相关考试机构发布的具体大纲为准。
心理学学硕统考大纲
![心理学学硕统考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9712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5.png)
心理学学硕统考大纲心理学学硕统考大纲是评估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资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该大纲对心理学学硕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评,包括认知能力、理论掌握、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心理学学硕统考大纲的详细介绍。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 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进行理解和描述; 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理解不同流派和学派的观点;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4.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5. 统计学基础:掌握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学概念和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
二、认知与学习 1. 认知过程:理解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基本认知过程的特点和机制; 2. 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模型,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认知学习理论等; 3. 认知发展: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 语言与沟通:理解语言的认知机制和沟通的基本原理。
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1. 人格理论:掌握主要的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特质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等; 2. 人际关系: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包括情感、亲密关系、社会认知等; 3. 社会认知与行为:掌握社会心理学中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包括自我概念、社会认知偏差、归因理论等; 4. 群体行为与社会影响: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基本原理,包括集体认同、社会规范、权威影响等。
四、发展心理学 1. 儿童发展:了解儿童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包括儿童自恋、智力发展、情绪调节等; 2. 青少年发展:了解青少年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包括自我认同、同伴关系、身份建立等; 3. 成人发展:了解成人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包括职业发展、婚姻关系、心理健康等; 4. 老年发展:了解老年人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包括老年认知能力、心理健康、退休适应等。
(整理)应用心理硕士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指导意见
![(整理)应用心理硕士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7fb49ad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5.png)
(整理)应用心理硕士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指导意见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八)工作特征理论(九)(十)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五)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二)组织结构(三)组织文化(四)(五)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心理硕士考研大纲及命题要求
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应用心理硕士考研大纲及命题要求,更多考研大纲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应用心理硕士考研大纲及命题要求
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
第一考试科目(单元):思想政治理论(代码101)全国统考,100分
第二考试科目(单元):外国语,英语一(代码201)或英语二(代码204)或俄语(代码202)或日语(代码203),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由单位自命题,100分
第三考试科目(单元):心理学专业综合(代码347),全国统考,300分
应用心理硕士学科代码:0454
学位论文/授予
一、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心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应用心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应用心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心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1]
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英文缩写为MAP。
三、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国防、体育等某一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
四、应用心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应用心理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应用心理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应用心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
学水平。
重视吸收来自应用心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应用心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应用心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类型可是应用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研究、实务研究、政策研究、项目设计与评估、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等多种形式。
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应用心理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应用心理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与心理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从2011年开始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录取方式可以通过推荐免试、统考或者调剂。
课程设置要充分反应应用心理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实行双导师制,培养过程须突出应用心理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毕业考核合格,颁发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即“双证”。
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国防、体育等某一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应用心理硕士主要就业方向分析:
(一)进学校当老师
大中专学校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大学生政治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教育机构研究工作人员等。
(二)到行政事业单位当公务员
应用心理硕士生目前能够进入的主要行政事业单位有公检法系统和教育政府管理部门。
一些特殊的行业对应用心理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如司法厅局、公安局以及劳教所、监狱等,还有各级教育行政和研究部门每年都有一定的数量进入指标。
(三)入伍进部队
近些年,基层连队、武警部队从地方大学招收具有心理背景的研究生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人心理辅导工作等,这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途径。
武警系列中,消防部队、边检、缉毒等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有一定的需求。
(四)进企业
对于应用心理研究生,企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从销售人员的培训、客户消费心理分析、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分析,到从事于人力资源有关的人才测评、职业评估、员工心理素质培训以及对承受心理高压群体的释压训练等,都需要专业的学过心理的人才来完全。
(五)进社会专业服务机构
从事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家庭、婚姻指导、心里指导(医院、社区)等专业咨询服务工作等。
这些专业的服务机构,多数以私营公司或机构为主,对接受过专业咨询技术培训的应用心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从事这些专业的咨询服务具有较大的就业竞争力。
(六)自主创业
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培训机构、社会调查专门机构等。
开办心理诊所、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办心理教育培训中心都要自主创业的主打项目。
在上海、北京、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相对于内地,观念比较新,创业环境更好一些,市场需求大一些。
所以,私营为主的心理咨询服务很有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