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
试析古典歌曲《长相知》的音乐特征与演唱
试析古典歌曲《长相知》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发布时间:2021-11-10T07:12:46.356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17期作者:金桂娇[导读] 《长相知》这个作品是石夫受我国著名现代话剧作家曹禺的邀请,为他的历史剧《王昭君》所创作的一首插曲金桂娇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高级中学一、中国古典歌曲《长相知》作品概述(一)曲作者石夫简介及创作背景《长相知》这个作品是石夫受我国著名现代话剧作家曹禺的邀请,为他的历史剧《王昭君》所创作的一首插曲。
《长相知》改编自汉乐府民歌《上邪》,石夫把先进的现代音乐创作手法同我国古典诗词韵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洋洋盈耳、婉转悠扬。
1978年《王昭君》在北京首演后,这首歌曲便风靡了全国,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并一举成为了音乐会和课堂教学的常用曲目之一。
(二)诗歌赏析原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出自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是汉乐府民歌中非常著名的一首。
感情强烈、荡气回肠。
诗歌以一位女性的口吻,简单而又直接的表达了她对爱情忠贞不渝、至死靡他的情感,是非常难得的佳作。
古代写“情”的诗歌中基本都是以年轻男女在恋情中的害羞含蓄态度为主基调。
而这首诗却以主角直抒胸臆的表达为基调,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明代作家胡应麟称其为“短章中神品”。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
全诗只有短短三句,却笔势突兀、行云流水、气贯长虹。
女子用手指着天大声喊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不仅表现出女子的感念深切、难以忘怀,又透出她埋藏心底已久的愤懑与悲哀。
“上”指的是上天的意思。
“邪(yé)”为古代常用语气助词,可用“啊、呀”来解释。
“相知”指的是“相爱相守,结为知己”。
“命”是通假字,通“令”,这里是“使”的意思。
“陵(líng)”指的是“山峰”。
“雨(yù)”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因此“雨雪”在这里是下雪的意思。
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
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摘要】《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音乐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与艺术价值。
本文从节奏与韵律、曲调与旋律、音色与表现方式、编曲与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对《琵琶行》进行分析,揭示了白居易在诗意中融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
文章探讨了这首诗歌作品对后世音乐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对《琵琶行》的音乐性和诗意的结合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白居易的创作意图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能够拓展读者对此诗歌作品的欣赏视野。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音乐分析、节奏、韵律、曲调、旋律、音色、表现方式、编曲、演奏技巧、情感表达、音乐性、诗意、影响、结合。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写实主义风格、情感真挚而著称。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琵琶女的悲愁心境,表达了对逆境中坚韧不拔的追求与坚持。
背景介绍中,我们需要了解白居易创作《琵琶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以及该诗作对当时文学界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文人雅士们的创作活动极为活跃,白居易正是在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在政治生涯中屡受挫折,被贬谪到岭南地区,这种经历不仅影响了他的政治理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在这种背景下,白居易写下了《琵琶行》,展现了他对生活坎坷遭遇的感受与独特见解。
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诗意语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珍贵遗产,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作品概述白居易的《琵琶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篇最具有音乐性的诗歌之一。
这首诗以琵琶为主题,描绘了一个流浪艺人弹唱琵琶的形象,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作品通过琵琶的音乐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苦乐的思考。
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琵琶的音色、演奏技巧以及表现方式,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音乐的魅力。
《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最早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宗教、农业、皇室、礼仪、乐律等,内容深入人心,是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和思想的宝库。
《诗经》的音乐性极其突出,整本书用韵律形式构成,有大量的节奏和押韵,展现出诗人
的恢宏创作境界,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和愉悦感受。
通常,古代歌诗传递歌唱者的主观心理,充满了诗歌本身的季节、风俗及人民婚姻、宗教心态。
此外,古代歌曲也贴近实际,
能够表达贴近人民生活的情节,以更深刻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使人细品它,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古代文化,把握古人眼中山、水、花、月、鹤等不变的自然美景。
《诗经》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中的美丽内涵,它的语言精致、运用灵
活多变,称之为“百科全书性”的文字。
古诗词的意义不仅在于表达歌者的感情,还包括丰
富多采的描绘、神秘的意境和张扬的态度等,它们甚至散发出一种诗意的韵味来,抒发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总之,《诗经》的音乐性和美学意义极其重要,它不仅体现出古人优美传统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标准,更深刻地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梦想。
它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值得每个人努力挖掘和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五性)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五性)
• 情感性 一切景语皆情语 • 形象性 意象塑造 诗画结合 • 概括性 言简意赅 意在言外 • 跳跃性 时空跳跃 意象跳跃 • 音乐性 压韵、平仄、节奏
诗歌评析内容
• 评情感(内容) • 评写法(艺术)
• • • • • 评意象选用 《雨霖铃》:寒蝉、长亭、雨 评意境塑造 悲 喜 评炼字用词 春风又绿江难岸 僧敲月下门 评典故作用 蚕丛鱼凫 五丁开山 评语言风格 简洁 含蓄 雄壮
• ……
诗歌评析入手
• 从诗题入手 《客至》 • 从用词入手 群山万壑赴荆门 • 从意象入手 • 从修辞入手 • 从诗人生平入手 • 从时代背景入手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杜甫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是欢快喜悦的。
对你喜欢的某首古典诗歌进行评析
要求:[1]必须有自己的500左右
忙迎了出去,同时也写出了对客人的亲切感:老熟人, 老朋友了,路都可以不扫,一切的虚情假意都可以不顾, 可见“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蓬门今始为君开” 的“始”字更突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啊,终于有客人 来了,一直关着的蓬门今天终于可以打开了!那种激动 的心情简直跃然纸上。五六两句,照应“花径不扫”。 菜“无兼味”,酒全家酿,既是因为市远、家贫,更是 因为与客人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是客人朋友,又非宾 客贵人,家常便饭,随随便便,多自在啊!平时难得与 邻居亲近,趁这个时候还可以把邻居叫过来一起喝两杯, 和邻居沟通沟通感情,多好呀!客人的到来给我带来了 快乐,也给我带来了好处,这客人来得正当时啊!
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
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音乐性。
它不仅是一种文字表达形式,更是一种音韵华美、声调和谐的艺术形式。
下面将通过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
其次,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和谐。
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会通过节奏的安排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例如,李白的《长干行》中,通过对诗句的句式和韵脚的规律性安排,使整个诗歌拥有一种流畅的节奏感:“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歌节奏明快,字字平仄分明,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再次,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声调丰富多样。
在古代诗歌中,韵律和声调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音乐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通过充分利用古代汉语的声调特点,巧妙地控制了音节的数量和分布,使整首诗在节奏上有层次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诗歌将琵琶的音乐声音和渔船的摇摆声音融合在一起,通过声调的运用给人以美妙和动听的感受。
此外,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还表现在其富有韵律变化的特点上。
古人喜欢通过运用换韵、叠韵等手法来增加诗歌的音乐感。
例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在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难”、“残”和“难”、“残”的叠韵,使整个诗歌在音乐上产生了美感。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特的音韵华美、节奏和谐、韵律丰富多样和富有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音乐性。
它不仅是一种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演唱的艺术形式。
通过古典诗歌的音乐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也可以感受到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和愉悦。
中国古典诗歌音乐美之我见
…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声调 ;重复;声情 ; 乐关 音 诗 歌 因 以凝 炼 性 、跳 跃 性语 言 为 媒 介 呈 之 于视 觉而 使 人 联 想 ,因 吟诵或 歌 唱诉之 于 听觉 而令 人情 醉 ;诗歌 既要 用语 言意 义 去 影响 读者 ,又要 用语 言 声音 去打 动听 众 ,还可 配合 音 乐 曲调 去 感 染观众 ;所 以诗 歌 自始至 今 都摇 曳着音 乐 的影 子 ,流淌 着音 乐 的甘 露 。在这 里 ,作者 拟用 以事实 论据 证明 论点 的例证 之 法 ,从 诗 歌语 言的声 调 、重复 及声 情 等三个 方 面对 中 国古典 诗歌 的音 乐 美加 以讨 论 ,以飨读 者。
句 未 皆 为 乐 句
盟f Biblioteka 11 f 一 I 反 2 3 i 2 ,
复涵 咏 强调春 、江 、花 、月 、 夜 的恬 淡幽美 意境 。 由此看 来 ,押 韵可 以连 贯声 音 ,珠连 语 义 ,添 增 声 韵,强 化记 忆 ;使诗 意袅袅
在耳 ,令诗境 流连于 心 。 ( )叠音字 的声韵之 美 二
诗人们 明 白原来 汉字 也 可 由声 母与 韵母 拼 合而成 ,也有 平上 去入
四种声调 。 齐 梁 ・ 约在 《 书 ・ 沈 宋 谢灵 运传 论 》中 说 : “ 使宫 羽相 变 , 欲
探。
”
… …
《 李清 照・ 声慢》 : “ 寻觅 觅,冷冷 清清 ,凄凄惨 惨戚戚 声 寻 低 昂互 节 ,若前 有浮 声 ,则后 须切 响 ;一简 之 内,音 韵尽 殊 ;两 七双 叠音 词句 首并 列叠 用 ,从动 作 、感 觉 、心情 抒写残 句 之 中,轻 重悉 异 ;妙达 此 旨,始 可言 文 ”。这 是说 诗句 之 中及 诗 句之 间字 词声 调 的变 化 要有 音乐 性 ,要有 长短 、 高低 、轻重 之 秋愁苦 ,音 韵凄怨 、音响激 愤、音 层渐进 ,颇 具独创性 。 总之 ,叠用 声韵 部 分相 同或 完全 相 同的字 词 ,既 强调 了声音 别 ,能产 生前 后 呼应变 化 的音 响效 果 。简言 之 ,字词 声调 的变 化 应 符合 规律 ,寓变 化 于整 齐之 中 ,达到 音韵 和谐 的 目的 。但 怎样 之语 义又渲 染 了声 音所 表达 的情 绪 ,并产 生 和谐 的声 韵美感 ,使 诗歌 的景 物意象 声色备 至 ,情 韵意境 婉转流 连 。 才 能做 到却并 未说 明。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的吟诵性
| 文化艺术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的吟诵性□胡蝶/文谈到中国古诗词歌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一般是指以古诗词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歌曲体裁。
清朝末年,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术,结合古典诗词,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至今,备受广大声乐学习者的追捧与喜爱。
本文将从吟诵的角度对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王龙版本)进行探析。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题曰“锦瑟”,但并非咏物,而是一首具有独特朦胧艺术的诗,与他的“无题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缺乏准确的史料记载,他创作的动机、具体背景无从得知。
但这却并未使读者望而却步,“主旨飘忽”“表意含蓄”“意境朦胧”使这首诗独具魅力,广为传颂。
其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更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笔者总结了后人对《锦瑟》的解读,大致有:“恋情说”“悼亡说”“自愈说”“寄托说”“哲理说”“诗集总序论诗说”等。
近年来,大众普遍认同这首诗为“自愈说”,认为这是一首感慨人生的诗。
1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中国古诗词歌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一般是指以古诗词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歌曲体裁。
而本文探析的歌曲《锦瑟》则归为此类。
《锦瑟》由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指导王龙老师谱曲创作。
歌曲旋律优美、意向精妙、主题深刻,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首古诗词艺术作品。
歌曲为民族五声降E宫调式,四四拍、慢板;钢琴伴奏织体以分解和弦为主,抒情性与流动性较强。
宛如一幅水墨画,慢慢铺开、娓娓道来;全曲共54小节,为一部曲式,分别由前奏、A乐段、间奏、A’乐段、尾奏,五部分构成。
曲式结构图如图1。
2 歌曲《锦瑟》的吟诵性探析吟诵是汉诗文传统的读书方法,是诗文作品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古典诗歌语言表达的特色分析
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根基,流传下来许多辉煌的历史文学,而在这些历史文学中,又以诗歌流传得最广,影响最为深远。
如今,古典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光辉不减,愈发历久弥新,凸显出其独特而持久的文学色彩和无限魅力。
作为一个诗歌盛行的国度,我国的古典诗歌可谓富有极强的文学审美价值,而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对华夏儿女而言都有着极其丰富且深远的教育意义。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语言简洁凝练,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集中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富有韵感与节奏的文学。
古典诗歌即我国古代的诗歌,意为古人创作并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
从广义层面来说,我国古典诗歌涵盖了诗、词、散曲等;而从狭义层面来说,古典诗歌则被划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我国也是一个诗歌盛行的国度。
从《诗经》诞生的春秋时期到如今,诗歌作为抒情言志、陶冶情操、人伦教化的载体已然深入人心,而古典诗歌就是华夏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宝藏,亦是德智美的渲染殿堂。
我国古代出现过众多杰出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等,可谓数不胜数,正因有他们才造就了古典诗歌的丰富繁多、瑰丽多彩,展现出古人的高尚情操及人格魅力,而只有深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特色,才能让我们不断提高对古典诗歌的渗透领悟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我国古典诗歌大都呈现出“以诗言志、以词写意、以曲造境”的理念。
就其内涵而言,这些诗、词、曲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意识的一种体现,也是其内心情感的渲染和抒发。
基于此,我国古典诗歌可描绘宇宙天地、世间万物,更能从中引申出各种人情事理、万千情怀,其思想情感尤为丰富,主旨意蕴亦十分深厚。
因此,对于古典诗歌,我们通常会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来形容它,然而这并不是在怀疑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能力,恰恰相反,这是对其的一种无以言表的赞美。
古典诗歌的语言与现当代文学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截然不同,它是以“有尽之言”体现“无穷之意”,并没有长篇赘述,这也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而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也就体现于此。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它们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象。
本文将深入解析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带领读者领略其无尽的魅力。
一、韵律之美
中国古典诗歌注重音韵和谐,强调通过节奏和韵脚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无论是唐诗的平仄对仗,还是宋词的婉约豪放,都体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
这种韵律不仅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更在无形中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二、意象之丰富
与西方诗歌不同,中国古典诗歌更注重意象的创造。
诗人通过具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情感,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比如,月亮常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则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意象深入人心,使得古典诗歌更富有诗意和哲理。
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表达往往含蓄而内敛。
诗人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古典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四、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中国古典诗歌中,修辞手法极为丰富多样。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在古典诗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
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在无形中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蕴。
总结: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从韵律之美到意象之丰富,从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
小编整理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是抒情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主体(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体(客观的自然界或社会生活)相统一或相融合的产物,但诗歌却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学形式。
任何作品,包括叙事文体的小说、戏剧在内,都不可能不表现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没有感情或者没有激情就不可能产生艺术,但诗歌却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于激情和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
即使是叙事诗也带有抒情的特色。
也就是说,诗人对客观世界、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
虽说诗人的感情也常常凝聚和蕴藏于艺术形象之中,而不是直接说出来的,但离开感情,我们就很难捕捉住诗的形象。
因此,我们鉴赏诗歌时,对诗歌的把握方式也应该是情感式的。
二、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这一点同叙事文体的小说、戏剧有显著的区别。
小说、戏剧主要是通过情节,通过对生活场景的具体描绘和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呢?从古代的诗论家到现代学者有不完全相同的说法,有的说得很玄妙,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照我的理解,可以简单地这么说: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则是整体的、空灵的。
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共同特征,这是诗人在创造意象和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与王驾评诗书》)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姜斋诗话》卷二)“思”和“情”都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和“景”都是指客观世界、客观物象,这两方面在诗中是融合在一起的,达到了“偕”和“妙合无垠”的境地。
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与技巧研究
8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2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与技巧研究欧阳蓓蓓摘 要:古典诗词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仅包含着一系列古典文本、韵脚、旋律等创作技巧,还体现出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而以古诗词为原本的艺术歌曲创作,则是对古典诗词文化中文本、意象、旋律与情感的重新加工,围绕不同古诗词文化主旨、修辞方式等进行演唱,注重对古诗词歌曲曲式、调式、调性、音阶和旋律等歌唱结构、歌唱技巧的掌握,才能作出具有文化意蕴、内在情感的艺术表达。
本文针对不同古诗词歌曲的音乐风格、演唱方式,探讨歌唱者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合唱表演中,应如何做出歌曲音乐曲调、结构与旋律的把握与展示,以实现古典文化意境、艺术情感的现代化表达。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技巧;研究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欧阳蓓蓓(1976-),女,硕士研究生,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引 言古诗词歌曲是由传统“诗歌”体裁发展而来,诗歌也就是以歌曲演唱形式进行表达的诗句,通过“诗”与“歌”艺术形式之间的互相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增强诗词艺术表现力、外在影响力,提升普通受众对诗词文化的关注与认可。
我国古诗词歌曲创作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主要由留洋归来音乐作曲家如黄自、赵元任、李叔同等,将西方音乐作曲理论、传统古典诗词进行巧妙结合,通过曲式、调式、调性、旋律及节奏的重新编辑创作,彰显出中国古诗词艺术独特的文本修辞、文化意境与情感表达。
通过对《关雎》、《枫桥夜泊》等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分析,包括演唱者音乐曲调、旋律、节奏与发声方式等的深入阐释,帮助普通受众理解古诗词音乐的歌曲风格、表演技巧,以作出古诗词歌曲演唱更为全面具体的艺术表达。
一、中国古诗词歌曲发展的溯源古诗词歌曲是从《诗经》、《楚辞》、《乐府诗歌》等文化艺术形式演变而来,且随着不同朝代政治文化背景、艺术审美的变化,而发展出多种多样的诗词、乐曲及舞蹈表现方式。
古典诗歌描写音乐分析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 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也是通 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声音,达到了“此 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以感衬声(衬托)。描写音乐除 了正面写演奏者的技艺外,还可以写 听众的反映及感受,由侧面衬托,以 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先看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 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 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并没直 接写笛声的哀怨婉转,而是通过听众 的反映,情感的变化来写乐曲声:听 着这暗暗飘来的《折杨柳》的玉笛声, 谁能不触动怀念故乡之情呢?
古典诗歌描写音乐常用的表现 手法
1.以声喻声(比喻)。这是最 常见的描写手法,白居易的《琵琶 行》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其 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以声喻声的手法 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 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 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 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 声如裂帛。”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中写 明湖居听书的情景。先写黑妞的演 唱“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后 写王小玉:“唱了十数句之后,渐 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 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 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 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 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 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正侧结合、比喻、夸张、 通感、渲染、衬托、对比
听蜀僧浚弹琴 (天津卷)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⑴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 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 ____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 表现音乐的高妙。(4分)
诗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定义和特点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和音乐性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常常用来探讨生活的真谛和深刻的感情。
诗歌是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其与散文和戏剧不同之处在于,诗歌更加强调语言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押韵和韵律的运用,来营造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境。
2. 诗歌的特点(1)韵律和音乐性:诗歌通过诗律的规定,强调音韵的美感和节奏的和谐,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2)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常常运用丰富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形象语言,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感情表达和思想探索:诗歌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表达,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哲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触动。
(4)多样化的形式和题材:诗歌的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既有古典的韵文诗,也有现代的自由诗和散文诗,题材涵盖生活、爱情、自然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丰富。
二、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有些成为了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人的创作和思想。
1. 古代诗歌的发展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的诗歌创作,早期的诗歌主要以叙事和赞美为主,体裁上以叙事诗和抒情诗为主。
在中国,古代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歌和宫廷诗歌,对后世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诗歌的发展在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文学风气的转变,促进了中世纪诗歌的发展。
诸如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卡米纳·布尔》等作品,成为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3. 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现代诗歌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开放的表现形式,诸如自由诗、散文诗等形式逐渐兴起。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主题选择,为世界文学迎来了新的活力和创作风貌。
三、诗歌的经典作品1. 中国古代诗歌:《诗经》、《离骚》、《长恨歌》、《黄鹤楼》等2. 欧洲中世纪诗歌: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卡米纳·布尔》3. 现代诗歌作品:提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舒婷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四、诗歌的创作和艺术特点1. 诗歌的创作技巧(1)情感表达:诗歌的创作需要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感触,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谈谈诗歌的音乐美
谈谈诗歌的音乐美作者:丁俊来源:《大观》2015年第01期诗歌的声和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
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底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
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地充分地表现出来。
首先谈谈古诗的音乐性。
汉语诗歌里,句型构成节奏,声调和语调构成旋律,韵式相当于调式。
古典诗歌正是将某种句型、声调平仄、韵脚等等作为不变量予以递推,形成了古典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力求诗句具有节拍感是诗歌有别于散文的基本要求,安排等长的音步是基础。
音步是一种语音群,也有人称之为顿、音尺、音组等等,名称虽殊,其理则一致的;它是组织诗歌节奏的基本单元,其功能相当于音乐中的拍子。
对于汉语诗歌而言,就是要安排等长或大致等长的音步。
音步等长一直是我国古代成熟的诗体恪守的原则。
古典诗歌的句型有两种:一是以三字尾收句的吟咏句,如:“千寻铁锁沉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二是以两字步收句的朗诵句,如:“春风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骢别后”。
成熟的五七言诗以及宋词长短句全部以两字步为主体,一字步只允许出现在句首或者句尾,上面的诗句则被吟咏成:“千寻|铁锁|沉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春风|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骢|别后”。
古汉语单音词和双音词组多,加之古诗是用来吟咏的,类似于唱歌,可以有几分形式化节拍处理,如“千寻铁锁沉江底”并不根据语法关系吟咏成“千寻|铁锁|沉|江底”。
本来,古诗也应当有比两字步长的音步,诗经已开其端,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楚辞更是如此,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古风体中也可偶见,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按:诗经和楚辞没有的明确的音步理论支撑,其音步真实结构缺乏资料证实。
从音乐的视角浅谈中国古诗词的韵律美
从音乐的视角浅谈中国古诗词的韵律美诗词中讲究“随律押韵”、“随调则韵”,说明了诗词中用韵与乐曲的“律”“调”密切相关。
本文从音乐学的角度以各类诗词为例,结合古典诗歌的汉语特点,了解中国古诗词的韵律美。
古典诗歌汉语特点韵律美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二者在塑造形象,反映现实方面,既有相接近的一面,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
前者为语言的艺术,主要通过语言和用以解释概念的词汇、言语以塑造形象,抒写感情;后者为声音艺术,主要依靠乐音的高下、长短、轻重、缓急以及音色等表现手段,依靠单音在单位时间中运动发展所造成的各种节奏、和声,构成旋律,形成音响结构,进行乐音造型,以表达性情,描写对象。
在古诗词中,二者有相互依赖,相互彰显艺术魅力的关系。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得益彰的韵律之美1.古诗词的韵律古诗词的韵律“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由于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用韵。
“声韵协和,曲应金石”,即做诗要用韵,韵的作用不仅在于能使曲调和谐,且能够配乐器演奏。
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句法和用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诗歌的韵律。
《诗经》虚实词的运用巧妙和谐,吟唱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讲求用韵节奏变化,使诗歌优美动听、富于变化,诗词的抑扬顿挫,也处处彰显着音乐美。
2.以《陈风·月出》中“兮”字的用韵为例分析“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倒兮。
舒忧受兮。
劳心馐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之,劳心惨之。
”这首诗抒情色彩及其浓郁,韵味集中体现依托了尾部“兮”字的运用,其韵在“兮”的前一字上:皎、僚、纠、悄;皓、倒、受、馐;僚、绍、惨。
孔颖达在《关雎》诗后疏中说:诗之大体,必须依韵。
其有乖者,古人之韵不协耳。
之兮矣也之类,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之首……此等皆字,上为韵,不为义也。
虽人志各异,然用韵目的皆在于诗歌声韵和谐。
此种韵在《诗经》中较为多见,它以其特有的连贯、顺接、易于上口的特点,构成了一种特别的声韵结构。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摘要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以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为创作题材,结合音乐作曲手法创作的声乐艺术作品。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出现一方面拓宽了我国声乐演唱作品的范围,另一方面使中国诗词以音乐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为诗词穿上了“音乐的外衣”。
本文首先介绍一下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概念,其次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
从歌词美上可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依古诗词来谱曲的歌词和依古诗词改编后的歌词。
从旋律美上来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旋律具有抒情委婉、抑扬顿挫的特点,旋律的韵味清雅含蓄。
从意境美上,主要从歌曲本身的意境美和演唱的意境美上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古诗词艺术歌曲无论从歌词意境和旋律特征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既传承和发展了古诗词的文化意蕴,又丰富了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的价值影响。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魅力引言“诗为乐心,声为乐体。
”用这句话表述一切艺术歌曲十分精准。
关于音乐本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将其表述为客观形式,有的认为其来自情感内驱,即使承认声音本“无哀乐”,也不能否定人的能动作用。
乐音经过人有意识的组织可以成为承载、引发主观情感的手段。
而诗源于人声的嗟叹,是凝练的、抒情的语言,是有韵律的文字,用诗作为歌曲唱词加以表达,赋予了乐音更直接的含义,将乐音的形式和情感的内容统一在了同一时间和空间之中。
中国的古诗词内涵丰富,意蕴独特,研究中国古诗词艺未歌曲,需要把握诗、乐内在艺术功能的同一性,需要揣摩诗乐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妙之处。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美。
1、直接由古诗词作歌词如《别亦难》从歌词美上可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依古诗词来谱曲的歌词和依古诗词改编后的歌词。
《别亦难》这首歌是由古诗词直接谱曲,诗中首句的两个“难”字,便是鉴证,也写得极真极切。
古人描写长亭告别,河桥洒泪之作颇多,而相逢未远,重会不难之情,故难令人伤怀;而别易会难者,虽足以让人肃然生悲,然相见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更让人觉得尴尬、无奈,“相见难”足见相见之秘密,相见之受约束,相见之不光明正大,相见之为世俗所不容。
古典诗词歌曲《越人歌》的音乐审美与演唱处理
古典诗词歌曲《越人歌》的音乐审美与演唱处理前言古曲是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精粹所属,也是在我国歌曲文化艺术的奠基石。
在声乐技术专业中的“古曲”是古时候留下的古诗词加上曲子,通称唐诗宋词歌曲。
古曲包含二种,其一是原词原谱,比如姜白石的原词原谱《暗香》、《疏影》等,此外是当代人依据古代人留有的工尺谱和唐诗宋词著作开展的再一次造就。
古曲便是古时候的作家吟诵出去的诗文。
这一界定就标出古曲的文学类使用价值及歌曲使用价值。
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歌曲的写作设计风格也在产生着极大的转变。
伴随着时期的发展趋势和规定,大家针对中华传统古诗文歌曲的认知度愈来愈高,古诗文主题的造型艺术歌曲变成时下大家写作和演唱的受欢迎歌曲。
《越人歌》是春秋时期阶段写作的一首民族歌曲,与燕国初期的其他民俗诗文一起变成《楚辞》的造型艺术根源,是我国最开始的汉语翻译著作。
当今音乐家谭盾、刘青各自对其开展作曲,产生了大家如今了解的谭版和刘版这两个不一样的歌曲版本号。
刘青版《越人歌》意为诗文,歌曲特点唯美柔情似水,伴奏音乐配器更加丰富多彩,感情风韵十分接近这首歌歌曲写作的初心,是声乐技术专业学生必唱的曲子之一。
刘青版《越人歌》从写作至今,因为其清脆悦耳、与众不同的写作技巧和可歌可泣的小故事,获得许多专业人员的一致五星好评。
现阶段,针对《越人歌》的科学研究范畴非常普遍,他们从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立足点开展研究,根据对不一样版本号《越人歌》开展较为发觉,绝大多数科学研究是以基础理论方面对著作开展不一样视角的阐述剖析,而针对著作的实践活动演唱则阐述科学研究较少。
小编做为声乐技术专业学员,对《越人歌》这首歌著作拥有自身与众不同的了解。
根据本身的演唱和课堂教学上技术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自己将刘青版《越人歌》的造型艺术特点和演唱做为创新点,为大量演唱者出示一些基础理论参照。
一、《越人歌》的创作背景(一)《越人歌》作品内容《越人歌》也称《榜枻越人歌》或《越人拥楫歌》,是一首古词新专辑的诗经楚辞著作。
古典诗歌与音乐
096《名家名作》·研究叶丽霞 蒋郁葱无论哪种语言的诗歌,都是语言、声音和意象的建构,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这个特征更加明显。
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不外乎写景、叙事、说理和感伤,它们既诉诸语言,又不全靠语言。
古代优秀的诗人们遵循极其有限的、有规则的语言组合形式,赋予极其短小精致的篇章以丰富的情韵义、象征义和深层义,创造出一种特别精致典雅的文体,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所有中国古典诗歌,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情感抒发的通道、情感建构的手段,关乎心灵境界与创造活力,“不学诗,无以言”“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诗经》每一篇都能够合乐歌唱。
诗中“风、雅、颂”也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区分。
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怎样构成的呢?现代读者又该怎样把握这种音乐性,从而更深地挖掘它的意义和价值呢?一、了解古典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语言可以形成节奏。
一个人日常说话中的自然节奏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和节奏的长短、快慢,能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诗人的作为,就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并使之定型化,使得语言的表现力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如果这种格律符合语言的民族特征而被广泛接受,就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
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是根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首先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
《诗经》的四言诗是四个音节组合成一句,汉乐府的五言诗是五个音节组合成一句。
以此类推,七言诗就是七个音节组合成一句。
这些句子的音节是固定的,但却不是孤立的。
与现代汉语中丰富的双音节词同出一源,我们的古典诗词一般是两个两个的音节组合在一起,形成顿。
顿,有人称作音组或音步。
四言诗有两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诗有三顿,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有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需要注意的是,顿并不是指声音的停顿,只是在诵读时需要拖长声调。
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
古体诗和近体诗中,一句诗中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林庚先生将之称为“半逗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今诗歌的音乐性1. 诗歌的音乐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诗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
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
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
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
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
”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
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
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
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
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他把自己身在他乡的那份寂寞、思乡之情用二十个字淋漓尽致一表露出来。
当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也会对着月光念起这首诗,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这首诗尤其流行。
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灵魂。
一首优美动人的之所以千古流传下来,之所以为千百万读者所吸引,尽管有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憾,这就是诗的抒情所体现的美的力量,其内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
二、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小说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而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诉诸读者直观感觉的形象和声韵。
形象鲜明、声韵铿锵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人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为人感知,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思维抽象出结论,这结论是对景物的本质的认识。
然而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静止的、综合的,也是无个性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它呢?例如,我们敬爱的**逝世了,人们都感到非常沉痛,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沉痛?我们可用“心如刀绞”、“哀漠大于心死”等词语来形象地表达失去**的痛苦,诗歌也一样讲求形象。
当我们旅游归来,告诉朋友那里的景色优美,但我们单纯地说“那里的景色好美哦!”别人会无法想象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样美吗?还是像肇庆的鼎湖山一样美?我们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表达,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这还不够形象,必须作一番形象的描绘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钱唐湖春行》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现在读者眼前。
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之分,抒情诗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说理诗特别是解读人生的哲理诗,哲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通过情来打动人。
因为诗歌是通过抒情来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他必须把这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也让人有同感。
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
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来说明抽象哲理的,以具体写出的诗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灵活的,意象玲珑,可从多角度作多面观,似乎涵义无穷。
中国的诗歌理论强调的意象既要有意,还要有象,通过形象来提示意义,形象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汉朝的乐府是配乐演唱的,唐宋的词有曲牌,而诗是用来唱的,尽管它发展到后来诗与歌逐渐分离,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乐的本性依然保持不变。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的阶段是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打猎回来,要祭祀,要庆祝,他们是围着篝火跳舞,敲着鼓,唱起歌。
皇宫里祭祀也是吟唱诗,青楼里的歌妓是歌唱诗。
可以说,音乐美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
古今往来,在各类文学和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
有人。
2. 从哪些文献可以体现古诗词音乐性的失落一、古诗词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古诗词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我国便出现了流行音乐,八十年代著名台湾歌手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明月几时有》在当时最为流行,曾一度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
随后香港歌手徐小凤的《中华民谣》《涛声依旧》等也都因其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色彩而深入人心。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流行音乐也可称之为港台的舶来品。
到了2003年,中国歌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是周周杰伦。
周杰伦在《东风破》等歌曲的推动下,继续创作了很多带有古诗词韵味的歌曲,一时风靡全球球。
这种将古诗词、古文化、古韵律和新编曲、新概念、新唱法融合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充满了浓郁的中国色彩,富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二、古诗词融入流行音乐古诗词具有意境高远远、含蓄、韵味深长等特点,是其他任何文学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从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表达方式来看,吟诗是他们的基本功,人们采用诗词歌赋的方式来进行唱和酬答、抒情表意。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诗词逐渐被忙碌的现代人所遗忘。
除了校园里学到的诗词歌赋,进入社会之后似乎就和古代诗歌绝缘了。
古诗词融入到流行音乐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让人们烦躁的心灵得到沉淀,消除暂时的烦恼,体会到深刻的人生感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另一方面,从对古诗文的传承来说,古诗词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性。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古诗词在审美意识、文化精神、思想意识等方面都有独恃的魅力。
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相融合,是用用现代传播工具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让人们学会在欣赏歌词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让古诗词的生命力再次得到延伸和发展。
由此看来,将古诗词音乐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社会文化中正能量的回归。
当古诗词再次体现出高雅的民族艺术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将得到净化和感染,流行音乐也就更能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当代流行歌曲歌词中对古诗词的传承和应用相对于当今社会浮躁、信息化爆炸的大环境,古诗词无疑像一股清泉,洗去世俗的繁华,彰显出人生的真善美来。
古诗词赋予了流行歌曲歌词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内容的传承内容的传承是古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传承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邓丽君的《水调歌头》《人约黄昏后》等专辑中,有十二首歌词均选自于《宋词》中的名篇篇。
……供参考。
3.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经历过那几个时期不知从何时起,年轻人开始哼唱来自千年前的情愫。
菊花阁楼雕栏墨香,铜镜朗月琼楼花廊,年轻的书生手持古卷于柳林湖畔浅吟低唱,惹的轩窗里的小姐顾盼慌张…… 古典诗词之特点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l 唐诗诗以唐盛。
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的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素材。
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制度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其特点是: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l 宋词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是长短句(杂言)。
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词”就这样产生的。
宋朝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其特点是: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
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l 元曲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
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
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
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
其特点是:元曲韵密,有时每句用韵,甚至句中押韵,同时元曲平仄要求更加严格。
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古典诗词为何能与流行音乐结合流行音乐多给人直白肤浅之感,而古典诗词则多为含蓄内敛之作,两者为何能“相处融洽”呢?相传在黄帝时就已经存在的《弹歌》是我国记载最早的歌曲,内容只有八个字,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 传说中的涂山之女爱上了大禹,在涂山上等候自己的意中人时随口唱出“候人兮猗”,这首只有四个字的歌曲被命名为《涂山氏妾歌》,成为有记载的第一首完整的歌曲,称为我国第一首情歌,也是第一首女声独唱歌曲。
但这些歌曲只是以诗词的形式流传存在,以诗(词)的形式记载那种好听的曲,而没有曲的流传,只有那些古朴的方块字让你意会音乐的美好。
从刚才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古典诗词越来越向音乐化发展。
所以,诗词与音乐在本质上是互通的。
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
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变化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
那么,用以表达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可能是今人的心理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