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腹股沟疝20例治疗体会
35例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35例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01fd20ea76e58fafab003f2.png)
重症四病中( 结脑 、 粟粒性结核 、 慢纤空 、 血 行 播 散性 结 核 ) 更 显 出强 98 4. 1 2 6— 1 27
雷米封的毒性问题 , 五 十 年代 邝 氏 提 出 了 雷 米 封 的 十 条 毒 性 ] 。2 1世 纪 初 芮 氏 [ 9 ]铁 道 部 二 七 车 辆 工 厂 医 院 .内科 临 床 经 验 选 编 , 上 册,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又 总 结 出 了 一 些 新 发 现 的 毒 性 和 预 防 雷 米 封 中毒 而 加 用 维 生 素 B 6 l 7 ] 。 关于剂量问题 , 五 十 年 代 中期 口服 剂 量 问 题 为 5 —7 mg / k g /日 , 疗程 1 2— 1 8个
3 5例 老 年 腹 股 沟 疝 的 手 术 , 日7 厶! J 体 会
朱 国华 ( 江 苏 省 镇 江 市 丹 阳 市埤 城 卫 生 院 江 苏 镇 江 2 1 2 3 1 1 )
药 物. t b 人 2 0 1 4年 7月第 7期 第 2 7卷 总第 3 1 9期 M d i c i &p 。 p 1 J u l y 2 o 1 4 v 。 1 2 7 N O . 7
1 7 9
杨某 男 5 2岁 , 因咳嗽、 盗 汗、 食欲减退 、 体衰、 偶有咳血发热 , 在某卫生 院住院 X 月。 。国内最大剂量为 8 0年 代 中 治 疗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7 5例 , 成 人每 E t 开 始 用 量 是 胸 片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 , 经V I 服雷米封和乙胺 丁醇、 肌 注链霉素 l 2天 , 仍无 好转 。 6 0 0 mg (  ̄ ; 础量 ) 静滴 , 再 每 日递 进 2 0 0 ag r , 一直增 至第八天每 日每人 2 0 0 0 mg为 止 一 怀 疑 是否 为 恶 变 所 致 , 建 议 去 省 医 院 检 查 。 患 者 考 虑 如 是 恶 变 去 省 医 院治 疗 也 不 一 疗 程 , 同时 加 用 氢 化 可 的 松 l O O mg静 滴 , 维生 素 B 6 l O O mg静 滴 , 这 样 大 的 剂 量 仅 有 定 能 治好 , 于 是 来 我 处 治 疗 。笔 者 认 为 可能 是 结 核 毒 力强 , 一 般 抗 痨 治 疗 方 法 可 能 难 两 例 有 霉 性 反 应 , 经 处 理 而 愈 ] 。 以生效, 故用雷米封 每 E l 6 O O mg加 葡 萄 糖 2 O ml 静注 , 维生素 B 1 1 O O mg, 链毒素 8 O万 关 于 给药 途径 , 效果最好 的是雷 米封静 脉推 注, 其 次是静 脉滴 注, 再 其 次 是 肌 肌注 , 同服维生素 B 6 , 再用能量 静滴及 泼尼松 3 0 mg口 服 , 一天后 发热停 止 , 食 欲 好 注 , 最 后 是 口服 。 转 。三 天 后 食 欲 如 常人 , 精神体力迅速好转 , 咳嗽 消 失 。其 它 如 盗 汗 停 止 , 三 天 后 停 在初诊治疗结核病 时, 为 了 近 控 速 治 最 好 是 静 脉 注射 , 同 时 加 用 链 霉 素 等杀 菌 性 用 泼 尼 松 。雷 米 封 静脉 给药 共 4周 , 链霉素改为 0 . 7 5 g肌 注 。一 月 后停 用 链 霉 素 , 雷 抗 结 核 药 , 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 防止结核菌耐药的可能 。 米 封 改 为 口服 , 加用乙胺丁醇等治至全愈 。 参 考 文献 体会 : 雷米封 1 9 5 2年 开 始 运 用 l 临床 , 是 最 有 效 的抗 结 核 病 药 之 一 , 它 具 有 杀 菌 力 [ 1 ]上 海 第 二 医 学 院.内科 手 册 上 海 : 上 海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1 9 8 4: 1 8 5 —1 8 6 . 强, 可 口服 , 剂量小 , 毒性小 , 能 长期 服 用 和 价 廉 等 优 点 , 可 作 为 抗 结 核 病 的 首 选 药 物 [ 2 ]上 海 第 一 医 学. 医用药理学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1 9 7 8 : l 2 5 —1 2 7 . 之 一 。五 十 年 代 末 六 十 年 初 , 在 治 疗 结 核 型 脑 膜 炎 时 也 只 有 口服 治 疗0 ] 。7 0年 代 [ 3 3邝 安 , 实 用 内科 诊 疗 手 册 , 上海 : 上 海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1 9 6 3 : 5 7 —6 0 . 初“ 文 革” 后 首 次 出版 由 中 国 医学 科 学 院 主 编 的《 药物治 疗手册 》 中, 对 雷 米 封 治 疗 各 [ 4 ] 中 国 医 学科 学院 , 药物治疗手册, 第一版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1 9 7 2: 9 4 —9 5 . 种结核病只有 V I 服 和 肌 肉注 射 制 剂 。 而用 于 肌 肉 注射 的 雷 米 封 制 剂 不 能 用 于 静 脉 [ 5 ] 陈新 谦 , 金有豫, 1 2版 新 编 药 物 学 北 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1 9 8 5 : 1 3 O 一1 3 1 . 注射。8 0年 代 中 期 提 出 了 雷 米 封 用 药 ( 其它 文献可能 早些) 可 以 静 脉 注 射 和 静 脉 滴 [ 6 3 同上 2 . 注 。显 然 这 种 制 剂 的 更 新 对 结 核 病 的治 疗 无 疑 更 加 强 了 力 量 , 特 别 是 在 治 疗 结 核 [ 7 ]芮 耀 诚 . 实用 药 物 手 册. 北京: 第 一版 , 人 民 军 医 出 版 社. 2 0 0 1: 7 1 l 一7 1 2 .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运用体会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运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8eeedc9fad6195f312ba6eb.png)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运用体会目的探讨善释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使用善释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间隙复股沟疝修补术新技术共2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 min。
全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
术后随访2~24个月,无复发。
结论应用国产善释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标签:腹股沟疝;外科手术;善释补片;耻骨肌孔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组织修补,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患者严重不适。
近年来,随着修补材料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手术逐步微创化,张力修补术也逐步被无张力修补术所取代。
网塞填充式或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从腹横筋膜及其浅层修补缺损[1]。
而近期应用于临床的国产善释补片可以从腹横筋膜深层进行修补,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2],提高了疗效。
现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国产善释行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腔沟疝的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均为男性,年龄35~70岁,平均60岁。
斜疝9例,直疝7例,复发疝4例(最多复发2次)。
进行国内疝学组(2003)腹股沟疝分型[3]:Ⅰ型13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
病程6个月~20年。
12方法121材料采用国产的善释补片,其结构为连接4个花瓣的圆形补片。
122切口与麻醉平行腹股沟韧带上方1 5 cm处,作一斜切口,上起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下止于耻骨结节,长约4~6 cm。
18例采用硬膜外麻醉,2例采用局部麻醉[4]。
123手术方法按标记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健膜,寻找并游离疝囊。
若疝囊小,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不必提起精索;若疝囊大,将疝囊横行切断,远端开放,近端缝闭后,游离达疝囊颈。
切开并分离疝囊,将腹横筋膜沿疝囊的颈肩结合部切开一圈,膜外脂肪层和腹壁下动静脉此时会露出。
20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
![20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18d6fd7ce2f0066f533229b.png)
20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了解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具体操作及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014年收治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收治应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诸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等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出现复发事件。
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与常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有安全高效的优点,且该方法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各项手术指标更具优越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更好保障,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上有极长的应用时间,当前依然被认为是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一个重要术式。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材料的完善,近年来我国临床上开始使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且得到广泛推广,到当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也得到临床实践并推广,根据腹膜前间隙进入路径的差别,将其分为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而TEP术式由于不经过腹腔,因此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1]。
为深入了解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具体操作及临床效果,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2014年收治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收治应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
年龄范围为20-78岁,其平均年龄为(57.2±3.4)岁。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97c33e192e45361066f5c8.png)
1 . 4 统计学 方法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软件 分析数 据 ,
计量资料 以 ± s 表示 , 采用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P < 0 . 0 5
血管压迫止血的作用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 于人工合成的前列 腺素 F 2 的 1 5甲基类似物的一种 , 能够经钙通道提高细胞 内钙 离子浓度 , 并对腺苷酸环化酶产生抑制作用 , 进而提高钙离子 的
2 0 1 4, 1 0 ( 5 ) : 7 3 — 7 4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7 — 0 9 )
2 . 2 2组 产妇产 时及 产后 出血量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比
宫素组( P < 0 . 0 5 ) , 见表 2 。
卡前列素氨 丁三
醇组产妇分娩过程中、 产后 2 h和产后 2 4 h出血量均明显少 于缩
B超检查 , 符合腹股 沟疝诊 断标 准; 具有手术适应证 ; 临床资料 完整 ;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 合并心肝肾脑严重疾病 腹股 沟疝 即“ 疝气” , 是指腹腔 内脏器通过腹股沟 区缺 陷突 出体表的一种疾病Ⅲ , 其 形成 的原因主要包 括腹内压增高、 腹壁
[ 1 】 梁红兰 , 石杰华 , 卢倩倩. 卡前列 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联 合用药治 疗 产后 出血的临床效果 观察『 J ] . 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 , 2 0 1 4 , 8 ( 1 1 ) :
28 —2 9 .
[ 2 ] 赵金娟 , 刘全 , 宋晓兰. 卡前列 素氨丁三醇预防剖 宫产 产后出血 的
1 资 料与 方 法
在术中出血量 、 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 V A S评分、 住院时间等指标方 面, 试验组均优 于对照组 , 差异存在统计 学意义( 尸 < O . 0 5 ) 。结论
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7385513b3567ec102d8a43.png)
n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fA o n h u i M e d w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L u ' a n , A n h u i 2 3 7 0 0 5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m p r o v e d i a g o n o s i s l e v e l o f T u b e r c u l o u s P e r i t o n i t i s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s i s o f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 d d i a g n o s i s o r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J u n ; 1 7 ( 6 )
・ 9 9 5・
2 7例结核性 腹膜 炎临床诊治 分析
汪发 勇 , 汤海 涛 , 潘 宏年 , 王宝友
W ANG Fa — y o n g. TANG Ha i . t a O, P AN Ho n g — n i a n, e t a 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 T h e A il f i a t e d
C A1 2 5 l e v e l s e l e v a t e d. 1 8 c a s e s o f t o t a l 2 7 c a s e s r e c e i v e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a n t i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h e r a p y e ic f a c i o u s l y , a n d t h e s e c a s e s f o l l o we d u p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24例治疗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24例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914317901f69e3143329419.png)
生儿生命 , 应根据综合检查结果及妊娠是否存在高危因素选
择 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 , 以明显改善围生儿 预后 。 可
参 考 文 献
[】 乐杰 . 1 妇产科学. 7版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18 人 0 8 2.
【 丁依玲 , 2 】 邓文. 妊娠 晚期 B超 羊水指数测定 的临床意义. 国 中
链 霉素 0 5gd . /。抗生 素治疗 , 7 甲硝唑注射液 10m , 1 2 0 L 每 3 次, 静脉滴注 , 疗程 1 肠梗 阻解 除后 , 周。 抗结核化学治疗方案
者6 0例 , 中 2 其 4例并发肠梗阻 ,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 资料 :4例患者均为男性 , 临床确诊为结核 性腹 . 1 2 经
医技杂志 2 1 年 1 01 2月第 l 8卷第 1 2期
Ju a o rci l dcl eh iu s o r l f at a ia c nq e n P c Me T
b1 Q ! 2
! .
: 1
・
l 3・ 31
少发生率为 42 . %。较 其稍 高。
羊水过少合并胎儿 畸形往往导致流产 ,胎儿缺氧致 胎儿 发育迟缓 、 内窘迫 , 宫 严重者致胎 死宫 内, 新生儿窒息是 宫 内 缺氧的延续 , 故新生儿病死率 明显增高 。产程中宫缩 乏力 、 不
(P 阳性 1 例 。 1 P D) 1 6例 有 腹 腔 积 液 , 腔 积 液 检 查 : 腹 比重
用药期间每月监测肝 、 肾功能。注意药物不 良反应 , 及时
对症处理 。 2 结 果
2 例 患者 中 , 4 经过 2年 的临床 观察 , 肠梗 阻解 除无 复发
腹股沟直疝32例治疗体会
![腹股沟直疝32例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4c869cd08a1284ac850432c.png)
疗 腹股 沟直 疝 3 2例 , 结临床 资料 , 定疗 效 。结果 该 项技 术 比传 统手 术操 作简 单 , 总 评 疼痛 轻 , 复快 , 随访 5~5年无 复发 。 恢 经 结论 传 统 的疝修 补术 术后 恢 复慢 , 复发 率高 , 环填 充 式无 张 力疝修 补术 术后 恢 复快 , 痛 轻 , 作简 便 , 疝 疼 操 复发 率低 。 【 关键 词】 腹股 沟疝 直疝 疝修 补术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号】 10 -7 8 (0 oo —0 2 — I 4 4 42 1 )7 2 0 0 0
得 性免 疫机制 。尘 肺又使 肺部 缸液 循环和 淋 巴系统受 损影 响抗病 能
力 。
3 3合 并肺心病 . 由于煤工 尘肺患者广 泛的肺 组织纤维 化 , 造成肺 泡通气 t 气功 = j 换 能障碍 , 而使肺血管阻 力增加 , 从 肜成肺动脉高 压 , 最后发展 为肺 心病 , 机体 出现循 环障碍 , 直至 死亡 , 冈此煤 丁尘肺 患者肺 心病 的病死率 较
34 合并肿瘤 . 煤工尘 肺患者 因癌 肿死亡者亦 较多 , 2 . 3 肺癌死 亡 占煤 工 占 6 8 %,
尘肺 死亡 的 l 33 。这 与煤矿 粉 尘 中的铬 、镍 、钻 、砷等 元素 % 4. 的存在 有关 , 尘是 这些致 癌物 质的载 体 , 粉 可能具 有辅 癌的作 用。
高 。
以 上资 料表 明 , 致煤 工尘 肺患 者 死亡 的主 要原 因是尘 肺合 并 导 症 。为 此 , 阻止 煤 工尘 肺的 抗矽治 疗 , 发症 、继发 症的 及时治 疗 , 并
各种 恶性 肿瘤( 尤其是肺癌) 的防治 , 是减少煤 T尘肺死 亡和延长 其寿命
的 关键所在 。
结核性腹膜炎4例临床分析护理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4例临床分析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220cc6addccda38376baf0b.png)
结核性腹膜炎4例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0-01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弥漫性腹膜腔感染,发病率大约占全身结核病的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最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引起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腹膜病变主要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
结核性腹膜炎主要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直接蔓延所致,少数则由粟粒结核或肺结核血行播散至腹膜,在腹膜形成潜在病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结核性腹膜炎。
由于机体反应性、免疫状态不同,入侵之结核菌数量、毒力、类型、感染方式不同,以及治疗措施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腹膜的病理改变可表现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
以粘连型最多见,渗出型居次,干酪型最少见。
临床上三型常互相并存,称为混合型。
2012年1-2月在我科确诊的4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性,39岁,因“间断腹胀半年余”入院,查体:t37.0℃,p88次/分,r20次/分,bp12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胸廓对称,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语音传导正常。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扪及震颤,叩诊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稍隆,上腹部见陈旧手术疤痕,无肠型、蠕动波,腹软,稍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进。
腹部b超:腹腔大量游离液性暗区。
腹水结核菌培养:阳性。
入院后,予以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莫西沙星,五水头孢唑啉钠等抗痨抗炎对症治疗,行腹穿抽液术:腹水常规:李凡他实验:+++,颜色:黄,透明度:混,白细胞:0.50*10 /l,腹水生化:氯:109.6mmol/l,乳酸脱氢酶:216iu/l,总蛋白:56.9g/l,葡萄糖:4.73mmol/l,腺苷脱氨酶:14u/l,腹水病理:见间皮细胞,淋巴细胞,未见肿瘤细胞,予以加强腹腔引流,利尿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复查腹水基本消失。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50例体会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50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85a8dacb0717fd5360cdcb7.png)
应用 S P S S 1 7 . 0( 产 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 )软件来进行数据 的统 计及处 理 ,以 ( 士s )来表示数 据 ,对 两组 间的相 互 比较则采 用q 检验 ,将P <0 . 0 5 或是P < 0 . 0 1 做为其差异标准 。 2结 果 A组5 O 例 补 片修补 术病 例无 1 例有局 部反 应 、不 适和 并发症 及复
组病 例 的手 术时 间、 术后住 院天数 、 下床活 动 时 间、局 部反 应及 舒适 度和 并 发 症、 复发率 上 有显著 差 异性 。补 片修 补 组术后 住 院天 数 少 ,
下床 活 动早 ,局 部 无疼 痛 ,无鞘膜 积液 ,无 复发 。 两组在手 术 时间上 无 明显差 异 。结 论 补 片修补 法在腹 股 沟疝修 补术 中优 于经典 修 补法 ,
1 . 2方法
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目
前 国际公认 的是 无张力疝修补 技术 ,它包括开 放术式和腹 腔镜术式 。 对 腹股 沟疝进行 治疗 的传统 方法 有两种 ,其 一为开放术 式 ,另一种为 腹腔镜 术式 ] 。开放 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 1 9 9 7 年从 国外引进国 内然后
值得 推 广 。 、
【 关 键词 l直 疝 ;斜 疝
中图分 类号 :R 6 5 6 . 2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6 - 0 4 2 7 - 0 2
腹股 沟疝是 因为腹腔 内脏通 过腹股沟 区的缺损 向患者 体表表现 的 疝 ,又可称 为疝 气” 0 ] 。腹股 沟 区的位置 在下 腹壁 和大腿 交界 处 的三
[ J ] . 中国社 区医师 (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 0 0 9 , 1 6 ( 8 ) : 6 6 . 6 8 .
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30例诊治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30例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9ad3edc80eb6294dd886ccb.png)
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3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龙岩市第二医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30例患者,对其诊断治疗及出院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0例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综合治疗缓解或治愈29例,随访1~10年末再发作,1例反复发作多次住院出院后失访。
结论全面、细致的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综合治疗能缓解或治愈多数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病例。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不全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起病隐匿,常被误诊、漏诊,部分患者确诊时常已形成腹腔内器官广泛粘连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困难,为总结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诊断治疗经验,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30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3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1.3,年龄19~59岁,平均28岁,病程10 d~2年,1~3个月者21例。
8例行剖腹探查见腹腔脏器广泛粘连,腹膜结节病理活检确诊,其中3例合并盆腔肿块,切除病理为卵巢结核;3例并右下腹肿块,肿块切除病理为回盲部结核;2例见中量腹水;8例均未能行粘连松解肠管排列或肠管切除手术;另22例为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诊断。
30例患者中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浸润型肺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骨关节结核1例。
30例患者均无结核病史及明确结核病接触史。
确诊前误诊18例,误诊为阑尾炎4例、结肠炎4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卵巢肿瘤3例、回盲部肿瘤3例、胃炎1例、吻合口梗阻1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30例均有腹痛,伴腹胀22例、呕吐3例、低热盗汗15例、消瘦26例、便秘6例、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例。
主要体征:腹壁柔韧感30例,伴右下腹包块3例、盆腔包块3例、腹水征7例、腹部压痛22例、腹部压痛伴反跳痛15例、肠型及胃肠蠕动波15例、肠鸣音亢进16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例。
结核性腹膜炎165例诊治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165例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96b6227e2bd960590c67794.png)
块为首发症状。个别起病隐匿或无结核 中毒症状 , 患者营养状况较差 , 腹部触诊 可有柔韧感 , 但柔韧
感 也不 是 特 异 性 的。腹 部 柔 韧 感 是 由于 腹 膜 受 轻 度 刺激 或慢 性 炎 症 所 致 的一 种 表 现 。结 核 性 腹 膜 炎 的诊 断 要 获 取 细 胞 学 及 病 理 依 据 是 很 困 难 的。 大 部分 病例 是靠 辅 助依 据 的综合 分析 而 得 出诊 断 。 由此诊 断结 核性 腹膜 炎 时 , 参 考 以下 依 据 :1青 可 ()
办法。
活检 3 5例 中 2 6例 阳性 (4 。全组 误 诊 2 例 7 %) 1 (27 , 1 .%)其中误诊为肠梗阻 1 例 , 2 原发性腹膜炎 5例 , 膜及 网膜 肿瘤 3例 , 腹 慢性 阑尾 炎及 结 肠 癌各
32 治 疗 .
() 般 支持 疗 法 J对 粘 连 型与 干 酪 1一 :
1 临床资 料
3 讨 论
31 诊断 .
结 核 性腹 膜 炎 是 由结 核 杆菌 感 染 引起
的慢 性 、 弥漫 性 腹 膜 炎 。在 国 内常 见 , 占结 核 发 病 率的 1%[ 5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 有的病 例起 病较 慢 , 状 较 轻 , 至 在 病 后 数 周 或 数 月才 症 以 能 引起 患者 的重 视 。少 数 患 者起 病 急 , 以急 性 腹痛 或 骤起 发热 为 主 要 表 现 。 也 有 不 少 患 者 以腹 部 肿
夹性 积 液 , 膜 增 厚 或 网 膜 蜷 缩 粘 连 形 成 团 块 征 腹
象, 腹部 平 片见钙 化 影 , 化 道造 影 提 示肠 粘 连 等 。 消 2 1 诊 断结 果 . 腹 部 超 声 阳性 9 2例 (6 )腹 水 5% , 结核 菌 培养 8 , 3例 阳性 ( .7 , 水 腺 苷 9例 仅 3 3 %)腹 脱氨酶 A A 活 性 增 高 (9 )腹 部 平 片 提 示 钙 化 D 8% ,
结核性腹腔肿块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
![结核性腹腔肿块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02bb187d0d233d4b14e69cb.png)
结核性腹腔肿块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腹腔结核病是结核菌侵犯肠道或淋巴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由于炎性渗出、增生及融合而形成腹腔肿块。
无论源于肠结核还是结核性淋巴结炎均缺乏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且误诊率较高。
本院自1985年1月~2000年1月共手术治疗结核性腹腔肿块33例。
分析临床与病理资料,就其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全组33例。
男16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0.94:I。
年龄17~60岁,中位年龄31岁。
40岁以下占81.8%。
发病到手术确诊时间15d~12年。
3个月内确诊18例,超过6个月15例。
平均病程11.6个月。
首发症状:腹痛21例(63. 6%);腹包块11例(33.3%);无痛性黄疸1例。
可扪及腹肿块30例(90.9%),3例肠梗阻术中证实结核性腹肿块为梗阻病因。
肿块最小直径4cm,最大20×10×6cm。
腹痛及肿块位于回盲部占84.8%,胰腺或十二指肠周围3例,左中下腹2例。
伴发热(33.3%),腹泻或便血6例(18.2%),贫血、消瘦6例,肠瘘及梗阻性黄疸各l 例。
有腹腔外结核病史11例。
2术前辅助检查血沉(ESR)增快75.9%,结核菌素实验(PPD)阳性率69.6%,其中强阳性13%;聚合酶链反应(PCR)6例中2例阳性。
钡剂双重造影24例;6例腹腔结核性淋巴结炎未见肠腔内病变外,18例阳性检出率为77.8%(14例)。
诊断肠结核5例、Crohn病2例、肠癌1例;另6例不能肯定诊断。
纤维结肠镜检查15例,阳性率100%。
诊断肠结核6例;肠外病变3例;回肠末端炎1例;5例不能肯定诊断。
B超检查27例,均证实肿块存在,63%提示炎症性肿块,但不能明确与肠管的关系。
CT检查15例;MRI检查2例。
均证实肿块,但不能肯定性质。
3手术前诊断腹腔结核6例;肠腔肿物11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腹膜后肿瘤4例;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和胰头癌各1例。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治疗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58d512b14e852459fb5754.png)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112-02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腹膜炎,约占结核病的5%,仅次于肺结核和肠结核。
主要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大部分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可同时发现结核原发病灶。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且女性为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结核性腹膜炎56例,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19~72岁,平均34岁,病程7天~1年。
患者多以腹痛、腹胀、发热、月经不调、不孕(女性)等就诊。
1.2 临床表现发热及盗汗,热型以低热或中等热为最多38例,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逐渐出现。
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部,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12例,腹胀感多由腹膜炎伴有肠功能紊乱引起11例,有时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
1.3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高,淋巴细胞分类增高,少数白细胞计数偏低;50%~60%的病人有轻度至中度贫血,多为病程较长而有活动性病变者。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常显著增高。
腹水检查多为草黄色渗出液,少数为血性或混浊液。
Rivalta试验阳性,蛋白定量>30 g/L,白细胞计数>0.5×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
胃肠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见散在钙化影,提示钙化的肠系膜淋巴结;胃肠钡餐检查可发现肠粘连、腹水、肠结核等征象。
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少量腹水,并可提示腹水穿刺准确位置。
CT扫描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最有效的放射学检查,其价值在于与腹膜转移癌的鉴别。
腹腔镜检查适用于腹水型,窥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表现,并可做活组织检查,有确诊价值。
血清CA125水平,某些病人其水平亦明显升高,女性病人应注意与卵巢肿瘤相鉴别。
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故对判断疗效有重要价值。
2 治疗措施结核性腹膜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联合用药、足量全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2种方法联合治疗股疝20例体会
![2种方法联合治疗股疝20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ba5ecaa1711cc7930b71682.png)
2种方法联合治疗股疝20例体会发表时间:2012-08-10T15:38:00.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何子彦[导读] 麻醉除1例使用全麻外,其他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完善术前检查,有肠梗阻表现者给予胃肠减压何子彦 (辽宁省阜蒙县第三人民医院辽宁阜新 123138)【中图分类号】R6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40-02【摘要】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男性较少.女性骨盆较宽大,联合肌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而易发此病.从解剖学来说,股管几乎是垂直的,股疝一旦形成,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成锐角,再加上周围韧带坚韧,因此容易嵌顿.在腹外疝中,股疝嵌顿最多,达60%以上,且容易发生绞窄,因此股疝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Mcvay法,在圆韧带或精索后方把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另一方法是将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缝合,以关闭股管上口.还有就是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我院从2006-2011年共收治股疝患者20例,均采用关闭股环加平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关键词】股疝关闭股环平片联合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年龄48-70岁,其中嵌顿16例,绞窄3例,最长发病时间30年,最短1个月,合并肺心病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5例,右侧17例,左侧3例1.2 手术材料使用南通华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聚丙烯修补网1.3 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均有明显腹股沟区包块,最大者10x8x7cm,最小者2x2x1cm,无明显疼痛者10例,间断疼痛者7例,疼痛较重伴恶心,呕吐者3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者8例,糖尿病患者5例.入院诊断为股疝嵌顿,肠梗阻,冠心病,2型糖尿病.其中急诊手术3人,其他经对症治疗,符合手术条件后,于2-4天后行手术治疗.1.4 麻醉和手术方法麻醉除1例使用全麻外,其他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完善术前检查,有肠梗阻表现者给予胃肠减压.手术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厘米与耻骨结节连线,长约5-7厘米,切开皮肤,皮下,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向下游离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显露疝囊,并作游离,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上下游离,充分游离子宫圆韧带或精索,显露腹横筋膜,在腹壁下动脉内侧沿腹股沟韧带方向切开腹横筋膜,做钝性游离,显露疝囊基底部,打开疝囊,向腹腔内还纳疝内容物,不能还纳的,可z型切开腹股沟韧带,解除嵌顿,疝内容物大网膜多见,小肠较少.高位结扎疝囊,重建腹股沟韧带.将腹股沟韧带内下方与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缝合2-3针,关闭股环,左手食指触摸股静脉内侧鞘,确保缝合后的两韧带不压迫股静脉为宜.再缝合腹横筋膜.将补片剪好孔洞包绕圆韧带或精索,平铺于腹横筋膜外,不可吸收线四周固定,尤其越过耻骨结节,并固定.2 结果手术时间70-100分钟,术后尿潴留3例,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3天,5天出院.切口无感染,无条索状包块,无疼痛.随诊半年,无异物感,无复发.3 讨论传统治疗股疝的Mcvay法,是将腹内斜肌,联合腱及腹横筋膜缝至耻骨梳韧带上,以关闭股环,又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其张力较大,两种不同组织强行缝合在一起,不可能真正愈合,甚至术后组织水肿撕裂,造成复发隐患,同时术后疼痛较重,短时间不能直立行走。
内科主治医师结核病辅导:结核性腹膜炎治疗方法 (2)
![内科主治医师结核病辅导:结核性腹膜炎治疗方法 (2)](https://img.taocdn.com/s3/m/c453a2606bd97f192279e9d3.png)
内科主治医师结核病辅导:结核性腹膜炎治疗方法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的关键是及早给予合理、足够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注意休息和营养,以调整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选择、用法、疗程详见肺结核章。
在结核性腹膜炎的应用中应注意:对一般渗出型病例,由于腹水及症状消失常不需太长时间,患者可能会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故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
2.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手术适应证包括:
①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
②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或有不全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转者;
③肠瘘经抗结核化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者;
④本病诊断有困难,与腹腔肿瘤或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疝修补手术治疗20例脐疝合并腹水患者
![疝修补手术治疗20例脐疝合并腹水患者](https://img.taocdn.com/s3/m/bd4921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a.png)
疝修补手术治疗20例脐疝合并腹水患者何泽举【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脐疝合并腹水疝修补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单位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脐疝合并腹水患者行疝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长为30~80min,平均时长40min;脐疝破裂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2例,20d后因为肝功能衰竭死亡;血清肿1例,10d后自愈;其余17例患者均没有发现肝肾以及心脑肺等并发症;随访3~50个月(平均22个月)中,全部17例患者均持续随访,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针对脐疝合并腹水患者,除了要强化围手术期处理之外,更要精准掌握手术时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脐疝合并腹水的临床表现良好,具有手术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以及复发率较低等诸多优点.【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12【总页数】2页(P142,153)【关键词】脐疝;腹水;疝修补术【作者】何泽举【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卫生院,重庆,40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8脐疝是肠管经脐环向脐部突出于体表的皮下疝,其发病率占所有腹壁疝的6%[1]。
脐疝大多发病于儿童,在成年人当中比较少见。
其发病原因多为腹内压的增高,例如腹水、多次妊娠以及肥胖等,致使腹壁张力增大,脐部结缔组织薄弱。
由于腹壁张力大,腹部皮肤营养差,脐疝突出明显,表面皮肤菲薄,加上衣服磨擦等原因,大量腹水伴发脐疝极易产生溃疡糜烂,甚至发生溃疡破裂致腹水外溢,或在腹水消退过程中出现脐疝嵌顿,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造成死亡[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单位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20例脐疝合并腹水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年龄40~80岁,平均55岁;脐疝病史最短0.5年,最长4.5年,其中2例反复嵌顿,1例疝囊破裂,4例疝囊溃疡糜烂;2例合并单侧腹股沟疝,3例合并双侧腹股沟疝,并且均是原发疝;患者的腹水病史最短0.5年,最长6.5年;腹水原因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者13例,酒精性肝硬化者4例,肝癌腹水者2例,腹水原因不明者1例。
腹内疝28例诊治体会
![腹内疝28例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46c98e24b35eefdc9d33381.png)
腹内疝28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内疝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治疗。
方法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28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证实:食道裂孔疝2例;小肠系膜裂孔疝1例;横结肠系膜裂孔疝1例;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出袢内疝5例;Miles术后盆底腹膜裂孔疝3例;其余16例为腹腔粘连带与腹膜、腹腔器官之间孔隙改变所形成内疝。
全组治愈2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结论腹内疝多为腹部手术后引起,防止出现异常间隙、减少腹部手术后粘连可减少腹内疝的发生率;及早诊断、手术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腹内疝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94-02腹内疝主要表现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本身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常很快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及肠坏死,后果严重。
其发病率仅占肠梗阻总数的0.5%左右[1],因其临床上少见,术前确诊困难,易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住28例腹内疝,均行手术治疗证实,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5~75岁,平均43.5岁。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0例,其中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5例,直肠根治术(Miles术式)2例。
临床上均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胀及呕吐,15例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查体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抗进,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腹膜炎体征。
腹部X线检查示液气平面26例,其中12例有孤立积气、积液平面,7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发病距就诊时间为5h~5d。
1.2治疗方法本组28例均诊为肠梗阻收住入院,常规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胃肠减压、禁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食道裂孔疝2例,小肠系膜裂孔疝1例,横结肠系膜裂孔疝1例,毕2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出袢内疝5例,Miles术后盆底腹膜裂孔疝3例,其余16例为腹腔粘连带与腹膜、腹腔器官之间孔隙改变所形成内疝,其中Richten疝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腹股沟疝20例治疗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腹股沟疝属少见病,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尤其新疆牧区少数民族多见,作者1995年~2012年在两家医院工作期间治疗此病2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汉族3例,哈族17例,平均年龄24岁(8~40岁),20例中经手术证实合并右侧腹股沟直疝3例(15%),合并右侧腹股沟斜疝5例(25%),合并左侧腹股沟直疝4例(20%),合并左侧腹股沟斜疝8例(40%)。
本组病例中15例行旧结核菌素实验为阳性,胸片提示肺结核16例,胸片正常4例。
术后20例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
1.2治疗方法及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正规三联抗痨药物治疗1~3月,其中13例腹水型定期行腹腔穿刺抽液及腹腔内注入链霉素治疗,结核症状及腹水控制后Ⅰ期行疝囊高位结扎加修补术。
Fergusonl法修补16例,Bassini 法修补2例,Shouldice法修补2例。
术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6~15月,19例全部治愈,其中1例因术后未正规服用抗结核药物而致6个月后疝复发。
2讨论
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腹股沟疝首先是因為结核杆菌侵犯腹膜后引起的继发性疾病。
合并腹股沟疝的原因有:①结核杆菌侵犯腹膜后,引起腹膜的水肿、渗出,腹膜的自身抵抗力相对下降。
②由于腹膜水肿、渗出致肠蠕动减慢,腹内压增高。
③腹水形成致腹壁膨隆,腹横肌变薄,腹横筋膜缺损增大,腹壁抵抗力减弱,腹内斜肌弓状缘位置升高。
④原发病灶多位于肺部,长期咳嗽也是本病原因之一。
此病的治疗术前应早期、联合、正规、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应继续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6~15月,加强营养,并应注意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结核性腹膜炎常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灶,应加强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尤其是牧区少数民族应予重视。
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