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ca7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c.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听听,秋的声音》,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的欣赏与感悟。
3. 秋天景象的观察与描绘。
4. 秋天美好事物的表达与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秋天景象的观察与描绘;秋天美好事物的表达与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交流秋天美好事物的表达。
4. 朗读感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观察描绘:学生观察秋天景象,用彩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秋天。
6. 表达分享: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向往,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听听,秋的声音》2. 教学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学重点与难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秋天景象的观察与描绘;秋天美好事物的表达与分享。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观察描绘、表达分享。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62f286529647d26285235.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振.动(zèn zhèn)蟋蟀.(suài shuài)掠.过(nüèlüè)歌吟.(yín yínɡ)二、照样子,填空。
1.例:一滴汗水____________叶子____________小花2.例:一排排大雁____________秋风 ____________大树三、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辽阔②宽阔1.秋风吹过()的大地。
2.()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在飞快地行驶。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唱道:“再见,亲爱的阳台,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还会回来的。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阅读。
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
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ɡ),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
勤劳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
听秋天在歌唱。
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
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
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
()A.欢乐。
B.舒畅。
C.伤感;失意。
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A.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
B.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
C.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
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A.多彩B.收获C.快乐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zhèn shuài lüèyín二、1.一片一朵 2.一阵阵一棵棵三、1.① 2.②四、【示例】再见,可爱的白云,请你和蓝天一起等我们回来。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ce862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8.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
2. 生字词:凉、气、留意、扇子、歌、藏、你、吗、农事、催、留意、炎热、凉爽、加紧、颜料、层林尽染、炎热、凉爽、粮食、温柔、留意、凉爽、歌、藏、你、吗、农事、催、留意、炎热、凉爽、加紧、颜料、层林尽染、炎热、凉爽、粮食、温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秋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点,引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与同学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 朗读课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听听,秋的声音2. 生字词:凉、气、留意、扇子、歌、藏、你、吗、农事、催、留意、炎热、凉爽、加紧、颜料、层林尽染、炎热、凉爽、粮食、温柔、留意、凉爽、歌、藏、你、吗、农事、催、留意、炎热、凉爽、加紧、颜料、层林尽染、炎热、凉爽、粮食、温柔。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c8982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b.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观察秋天的景象,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
2. 生字词: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地朗读和书写。
3. 课堂活动:观察秋天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秋天的趣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如何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点。
2.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秋天的趣事,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秋天的美好和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词语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听听,秋的声音2. 主要内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秋天描绘、小组讨论3.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描绘秋天、激发对秋天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课后写作:用本课学到的词语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同步课时分层作业设计(附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同步课时分层作业设计(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004f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7.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分层作业设计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基础必做篇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振.动(zèn zhèn) 蟋蟀.(suài shuài) 辽.阔(láo liáo) 韵.母(yùnyùn) 掠.过(rüè lüè) 歌吟.(yínyíng) 抖.动(dǒu chuǒ) 阔.绰(guòkuò)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汗水一( )谷粒一( )秋风一( )大树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叮咛 ( )的歌韵 ( )的歌吟四、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期望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巩固提升篇提升选做题(3选2)一、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秋( )( )爽 ( )高( )淡 ( )( )累累( )谷( )登层( )( )染秋风( )( )1.上面这些词语都与_______有关。
2.在这些词语中,与天气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
3.在这些词语中,与丰收有关的词语是_______。
4.形容一层层树木好像染过颜色一样的是_______。
二、将下列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归类(填序号),并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①暖和②银装素裹③桃红柳绿④严寒⑤烈日炎炎⑥层林尽染春季: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选的词语是:()我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0357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e.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
2. 课型:阅读课。
3.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生字、生词,进行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生字、生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表达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
2. 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
3. 生字、生词:通过黑板展示本课的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喜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68a53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e.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了解诗歌中写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并尝试仿照第一、二节诗歌的形式,写写秋天的声音。
教学准备:1、导学单每生1份;2、收集秋天的美景;3、本课PPT。
学生准备:课前根据导学单的内容预习课文,根据自己能力,分层完成导学单内容。
课时:1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秋天的美景。
例如: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果园里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2、导入课题: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呢!有一位诗人在秋天流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听听,秋的声音》。
(出示课题)4、齐读课题。
二、初读,秋的声音1、自由读文,思考:诗歌中写了哪些美妙的声音?2、出示导学单内容,检查学生课文整体理解情况。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从诗歌中,我听到了___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_的声音,体会到了秋天的美好。
5、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可能不懂的词语:话音、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道别(1)、指名说一说自己不懂的词语。
(2)请班上预习时已经解决的同学帮助解答。
师相机点拨。
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等。
6、请生说说预习时自己不认识的字。
7、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和理解情况。
三、美读,秋的声音(一)、学习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小节诗歌,指导学生依依不舍地读,读出黄叶对大树妈妈恋恋不舍的情感。
齐读——女生读2、指导学生想象,一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他们依依不舍地对大树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见了,大树妈妈,谢谢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2bb9b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8.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时节啊!那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啊!生:金黄的稻谷,飘落的树叶……师:是啊,秋天很美,但它啊还有美妙的声音呢,要不要听听啊?二、欣赏朗读,初步感受诗情。
(师朗诵。
)师:怎么样?美吗?这么美的课文,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赶快打开语文书46页,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三、初读课文。
生:读课文。
(教师关注)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听了听秋天的声音。
现在,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吴老师一起去听一听呢?生读。
师:你读得真流利。
谁能像她那样带夏老师接着去听“秋天”的声音?(分别指名读二、三、四、五小节)师:哪些小朋友愿意读后面这一节呢?(生举手)这样吧,愿意的小朋友,咱们一起来!生读课文。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又从远方匆匆地去,听听,俺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师:“听听,俺们听到了秋的声音”,谁能告诉俺你从课文中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找一找。
生再读课文。
找“声音”。
师:找到了吗?谁来告诉俺?生:“刷刷、蛐蛐、叮咛、歌吟”板书:黄叶刷刷蟋蟀蛐蛐大雁叮咛秋风歌吟四、读、悟、想。
1、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声音的那一节和大家一起分享。
2、同学展示、朗读交流。
生:好妈妈俺要走了,你珍重啊。
师:那好,喜欢这“刷刷”声的小朋友们,用你们自身的感受来读读一段。
(生自由读课文并配上动作)(2)生:俺喜欢“叮咛”。
俺来读。
(生读)生:大雁会对小树说:“再见,俺亲爱的朋友,好好珍重,明年再相会。
”生:大雁对青蛙说:“青蛙,俺们明年见。
”生:大雁对蚂蚁说:“快准备粮食吧,别偷懒,要不,冬天会饿死你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40486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法:启发引导、谈话交流学法:读读、想想、画画、说说。
教具:各种声音的磁带、课文朗读磁带、旋律优美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一、录音激趣,谈话导入。
听到悦耳的音乐铃,大家都知道上课了。
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完后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放音,指生说)真好,能够听出这么多的声音,老师觉得你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秋天的声音.(放课文录音)二、初读诗文,扫除障碍听了课文感觉美吗?这么美的课文,想亲自去感受吗?赶快轻轻打开语文书46页,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生读)三、再读诗文,寻找声音1、分小节读文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听了听秋天的声音,这样吧.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我去听一听吗?哪谁先来读第一小节.(生读)你读得很正确流利,真了不起.谁能像他那样带我接着去听秋天的声音?(指名读二三四五自然节)你们读的都很认真,我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哪些孩子愿意读后面这一节呢?这样吧.愿意读的孩子咱们一起来(齐读)2、找写声音的词"听听,我们听到秋天的声音."你听到秋的声音了吗?你真的听到了吗?我可没听出来.你能告诉我吗?用你喜欢的符号到课文中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标出来.(学生找标词)找到了吗?谁来告诉我.一口气找出了这么多.其它同学找到了吗?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哪一节,再去读一读(生读)四、品读想象,体会交流1、品读“刷刷”一节好,哪些孩子喜欢“刷刷”。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5d73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4.png)
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并学会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声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激发他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阅读并理解《听听,秋的声音》的内容。
2. 秋天特征:学习秋天的基本特征,如落叶、收获等。
3. 声音描述:学习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的沙沙声、秋风的声音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和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声音。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的PPT,秋天的图片和视频。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图画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讲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和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声音。
3. 观察与实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图片,尝试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秋天声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声音。
5. 总结与展示: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总结秋天的声音。
板书设计1. 《听听,秋的声音》2. 内容:秋天的基本特征、秋天的声音、观察与实践、小组讨论、总结与展示。
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巩固对秋天特征和声音的理解。
2. 观察与实践:观察身边的秋天,尝试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声音,记录在图画本上。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秋天的特征和声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和感受秋天的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be32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1.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第【1】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听听,秋的声音_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听听,秋的声音_教学设计一、教学流程一、听听,秋的声音1. 师: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仔细聆听。
(播放录音)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
2..师: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师: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
你们想听听吗?请合上书本,两手平放。
竖起耳朵听二、读读秋的声音1(师配乐诗朗诵。
)2师:怎么样?美吗?这么美的课文,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吧?赶快打开语文书46页,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3师:好(示意暂停),孩子们,刚才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现在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去听一听吗?指名读读得很正确、流利,真了不起读得很认真,老师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
5师: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你听到秋的声音了吗?用上你喜欢的读书符号,到课文中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标出来。
生:刷刷、蛐蛐、叮咛、歌吟1 指名读四、品读、想象,秋的声音过渡句师: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
生读,教师关注并参与。
1刷刷课件师:(示意暂停)好,把头抬起来看屏幕,哪些孩子喜欢刷刷?生读。
师:我感受到了,刷刷刷刷,这是快乐的树叶,它在快活地下。
这片快乐的叶子送给你。
师:刷刷除了可以这样读以外,还可以怎样读生读。
师:刷--刷-- 你为什么读的这么慢?生:树叶慢慢地落下来,它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师:好一片温柔伤感的落叶,让我们也试着感受一下。
(再抽一学生朗读)生读。
2蛐蛐哪些孩子喜欢蛐蛐?读。
你们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一只怎么样的蟋蟀?谁也来读3叮咛4歌吟师;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师:是的,面对丰收,秋风唱起了丰收的歌吟,秋风会怎样唱?不好意思唱,我们就来说说歌词5.美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7 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 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7 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78765ce87101f69e31959c.png)
7* 听听,秋的声音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叮咛:
2.歌韵:
3.歌吟:
4.道别:
二、我会积累文中的量词。
一排排( ) 一片( ) 一朵()
一阵阵( ) 一滴( ) 一颗()
三、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道别—()掠过—()辽阔—()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我能读懂诗歌意思。
1.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2.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
、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拓展思维,仿写诗歌。
1.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赶快与同学交流一下。
2.我会按照这篇诗歌的形式写几段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
,
“”,。
参考答案
一、1.叮咛:再三嘱咐。
2.歌韵:歌曲的音节旋律,歌曲的韵味。
3.歌吟:歌唱吟咏。
4.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二、一排排(大雁) 一片(叶子 ) 一朵(小花)
一阵阵(秋风) 一滴(汗水) 一颗(种子)
三、告别拂过广阔
四、1.声音秋天
2.落叶昆虫大雁唱歌
五、听听,
秋的声音,
苹果从树上落下,
“咚咚”,
是对大树妈妈说感谢的声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dac18c453610661fd9f49e.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掠.过(nüèlüè)歌吟.(yín yínɡ)振.动(zèn zhèn)蟋蟀.(suài shuài)二、照样子,填空。
1.例:一滴汗水____________小花 ____________叶子2.例:一排排大雁____________大树 ____________秋风三、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辽阔②宽阔1.()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在飞快地行驶。
2.秋风吹过()的大地。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唱道:“再见,亲爱的阳台,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还会回来的。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阅读。
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
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ɡ),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
勤劳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
听秋天在歌唱。
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
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
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
()A.舒畅。
B.欢乐。
C.伤感;失意。
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A.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
B.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
C.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
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A.收获 B.多彩C.快乐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lüèyín zhèn shuài二、1.一朵一片 2.一棵棵一阵阵三、1.② 2.①四、【示例】再见,可爱的白云,请你和蓝天一起等我们回来。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模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模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48e7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模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模板第【1】篇〗《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卡”将文本内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生根据学习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设计还注重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仿照前三节的结构形式写诗,这样既将写法的指导简单化,又深化了对本诗的理解,使用教材又超越了教材,达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效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学习卡。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赏景听音,揭示课题1.导入:现在正值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共同来感受秋的美丽。
(课件出示:秋天的)2.欣赏了秋的美景,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3.过渡:秋天不仅有非常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呢!听——(播放不同的声音)4.揭示文题,导入新课。
(板书问题,生齐读)设计意图:用秋天的美景与音乐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到秋声之中、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
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之中,简单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查阅工具书,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多读几遍,扫清字词障碍。
(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本课生字,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教师适当点拨借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3.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读,读通顺、流畅。
4.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诗歌,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本文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2)阅读后,你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3)将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小组内交流。
5.小组交流上面的问题,并说出自己学习的体会、收获。
设计意图:要在本环节完成两项内容:一是扫清字词障碍;二是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f06a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6.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第【1】篇〗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重点难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走进秋天,我们迎来了天高云淡,皎皎明月。
秋风飒飒,我们和诗人王维一起登高远望,尽抒思乡之情;层林尽染,火红的枫叶仿佛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多彩的菊花仙子,香飘四溢的水果,一切都那么让人流连忘返。
()2.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3.这些声音传递着什么样的消息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秋的声音。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打开书46页,读一读,说一说:这段话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二、初读课文,感知秋声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领读。
3.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事物的声音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找一找。
4.谁来说说作者在诗中让我们听到了哪些事物的声音三、品读课文,感受秋景1.在作者眼中,黄叶的刷刷声,蟋蟀的口瞿口瞿声,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就像一首秋天的华美乐章,奏响了秋的赞歌。
这其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小节呢?请大家任选一节,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一会我们把读后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2.反馈交流。
(1)学习第一小节①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谁来读?②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③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在你的眼里,大树会动了,而且还会说话了!这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带给我们的魅力。
④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一节吧!(配乐)(2)学习第三小节①谁愿意有感情地读读这两个小节?②喜欢的同学起立读。
③如果你就是那只追上白云的大雁,你会说些什么呢?你还会说些什么呢?④像这样,反复地嘱咐,就是“叮咛”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5bd0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3.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3.自由读句子,将课文读通读顺。
4.生朗读教师出示的字词。
5.交流记字识词的方法。
(1)和声音有关的词都有“口字旁”,比如:唰唰、瞿瞿、吟;和动作有关的都有“提手旁”:抖抖、振、掠。
(2)我可以做一做“振动”“掠过”的动作。
(3)“歌吟”就是唱歌,小声说的意思,我用的是拆合法。
(4)看见“辽阔”的“阔”,我猜就是很广阔的意思。
6、回味老师总结的几种字词学习方法。
看图后回答,这是“蟋蟀”。
(练读这个词并书空)7.看图后回答:辽阔(练读并书空)8.将所有词语准确读一遍4.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5、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这些字词的?刚才孩子们用了偏旁归类、做动作、拆合法的方式来记忆字词,方法很有意思。
老师也给你们介绍一种方法。
看图,这是什么?让我们叫叫它的名字。
6.上面这幅图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另一种方法:看图法。
练习。
能读准音并大胆说出自己记字学词的方法能根据图片准确说出词语准确读出所有词语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复习和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尝试,学会自主探究,提升独立识字的能力。
环节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指向目标2、3)1.有感情地朗读,善于联想和想象,动脑思考。
2.六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圈出不懂的地方,标出小节序号。
3.和同桌讨论困惑并汇报:(1)黄叶落、蟋蟀鸣、大雁叫、秋风吹拂的声音。
(2)按小节顺序出示不同的秋景图片:落叶图、蟋蟀图、大雁图、田野图。
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3)我觉得“叮咛”就是小声地说,有点舍不得、不放心的意思。
“歌吟”应该是声音很好听吧,像唱歌一样。
(有感情地读读第三小节)(4)我还能听见果实成熟落在地上的声音……(学生畅所欲言)(5)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去听秋的声音。
2019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
![2019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8d130d986137ee06eff9187f.png)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汗水一( )谷粒一( )秋风一( )大树2.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期望(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3.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参考答案:1. 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阵)秋风一(棵)大树2.(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3.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
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板书设计】黄叶道别可感的蟋蟀告别声音美妙大雁叮咛7 听听,秋的声音田野歌吟叶子无声的小花秋天美好汗水谷粒【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
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
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精编】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精编】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ce212c5acfa1c7aa00ccd1.png)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汗水一( )谷粒一( )秋风一( )大树2.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期望(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3.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参考答案:1. 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阵)秋风一(棵)大树2.(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3.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
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板书设计】黄叶道别可感的蟋蟀告别声音美妙大雁叮咛7 听听,秋的声音田野歌吟叶子无声的小花秋天美好汗水谷粒【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
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
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汗水
一( )谷粒一( )秋风一( )大树
2.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
(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期望
(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3.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参考答案:
1. 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阵)秋风一(棵)大树
2.(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
3.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
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板书设计】
黄叶道别
可感的蟋蟀告别声音美妙
大雁叮咛
7 听听,秋的声音田野歌吟
叶子
无声的小花秋天美好
汗水
谷粒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
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
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蟋蟀:在北美洲,已记载的蟋蟀有成百上千种。
昆虫学家对有多少种蟋蟀还有争议。
一般而言,蟋蟀大约一英寸长,有强壮的后腿和长的触角。
他们有翅膀,但是很少飞行。
他们是优秀的跳远能手,使用腿是逃离捕食者的本能反应。
夏秋之末,一个雌蟋蟀能在土壤中下300个左右的卵。
有些卵越冬后能成功地变成蛹或者成虫。
有些卵则要到春天才孵化。
一岁的蟋蟀是珍品。
蟋蟀什么东西都吃。
他们吃植物、死的昆虫、种籽、皮革、纸张和旧布(特别是被食物或者汗水浸渍的衣服)。
他们特别喜爱羊毛和丝绸。
在古代中国和日本,蟋蟀因为其美妙的旋律而被视为宠物。
蟋蟀被誉为会唱歌的昆虫。
人们把蟋蟀放在卧室中,这样在晚上就能听到小夜曲。
有钱人把它放在金笼子里,不富裕的人就用树木和竹子做的笼子代替。
2.树木为什么会在秋天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花谢了,草枯了,树叶也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为什么树木会在秋天落叶呢?
原来,秋天到了,气温明显下降,雨水也很少,树木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降低了,
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
树木只有落下许多树叶,才能保留水分、养料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树木在秋天落叶的另一个原因是叶子里的一些细胞形状变圆,互相分开了,使叶子和树枝相连的力量慢慢地减弱了。
最后,秋风一吹,树叶就落了下来。
3.为什么秋天的天空一片晴朗?
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发。
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
因此,秋天的天空很晴朗。
【其他资料】
1.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
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
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
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时树木开始落叶。
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那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
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2.为什么果熟落地?
原来果实的果柄与果树的枝条之间由一些纤维连着,当果实成熟后,这些纤维就衰老了,获取的营养不够用,就在果柄根部形成一个离层,再也不能把果实与果树枝联系在一起,果实就从树上掉下来。
课后作业
一、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叮咛:
2.歌韵:
3.歌吟:
4.道别:
二、我会积累文中的量词。
一排排( ) 一片( ) 一朵()
一阵阵( ) 一滴( ) 一颗()
三、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道别—()掠过—()辽阔—()
四、课文整体梳理:我能读懂诗歌意思。
1.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2.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
、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五、拓展思维,仿写诗歌。
1.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赶快与同学交流一下。
2.我会按照这篇诗歌的形式写几段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
,
“”,。
参考答案
一、1.叮咛:再三嘱咐。
2.歌韵:歌曲的音节旋律,歌曲的韵味。
3.歌吟:歌唱吟咏。
4.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二、一排排(大雁) 一片(叶子 ) 一朵(小花)
一阵阵(秋风) 一滴(汗水) 一颗(种子)
三、告别拂过广阔
四、1.声音秋天
2.落叶昆虫大雁唱歌
五、听听,
秋的声音,
苹果从树上落下,
“咚咚”,
是对大树妈妈说感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