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的主要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品德培养 •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成就仁德。 • 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砺才能 真正具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 才能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他人。
• 君臣关系 •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伦常等级次序,要求人们各安其位,君 主和臣子都要各守本分。 • 孟子则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出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 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 易位”。
• 仁义礼智 •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强调“义” 的作用。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 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认为“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 贤之等,礼所生也”。“仁”以爱人为核心, “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 体规定。 • 孟子主张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 之心,是非之心。这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 四种品德的发端,就是说每个人天性中即具备这 四种品德,只是君子能保持它们而不丧失,“万 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2.孔孟思想主张的主要不同点。
• 人格问题 •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王权和上下尊卑的等级次 序,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 要“温、良、恭、俭、让”。 • 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对独 立精神品格的坚守,不能畏首畏尾,唯命是从。
• 对待学问 • 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 人”,即做学问是为了自己修身养性,而 不是为了炫耀于人。 • 孟子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做学问是为了达到兼善天下的目的。
• 道德境界 • 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 其次是“君子”。而达到理想境界离不开对“仁” 的追求:①欲仁得仁,②善学知仁,③克己为仁, ④内省思仁,⑤力行近仁,⑥磨炼成仁。 • 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 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 愿意去追求,去实践。实践方式包括:①存心保 善,②寡欲养心,③反求诸已,④尽心知性,⑤ 动心忍性,⑥以义求仁。
• (3)理想人格: • 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 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 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二、孔孟思想的异同点
• 1.孔孟思想主张的主要共同点。 • 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他们 二人不约而同地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 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 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 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行教化去愚昧等诸多 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 继承 • 孔子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 承与发展。 • 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 孔子思想的超越。
• (3)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 祭祀,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至于鬼 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 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 努力,把源自文库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 在优先地位。
• (4)孔子的教育观—— • ①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 愚,而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 ②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 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 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 ③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学思 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④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教以“文、 行、忠、信”四目,并以“诗、书、礼、乐、 射、御”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可谓 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2.孟子的主要思想。
• • •
(1)性善学说: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 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 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 “自暴”“自弃”“自贼”。
• (2)“仁政”思想: • 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 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 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 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 “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 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 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 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 和提高。
一、孔孟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 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 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 修养的最高标准。
• (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 名”。 •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 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 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 民,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 认为上起天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 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的人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