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恒河猴实验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罗恒河猴实验
一.介绍
1.引言:
这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从1958 年到1966 年做的一系列实验。他被公认为自弗洛伊德之后在研究早期经验对成年的影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
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被养育,生后孤独长大的猴子,行为十分反常。它们不具备与其他罗猴进行很好相处的能力,缺乏性兴趣,如果当了妈妈也不知道护理、保护孩子,有的会虐待甚至丢弃自己的孩子。
如果用一个合适替代物来代替母亲时,小猴子会和这个替代物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依恋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为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其合作者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2.实验过程:
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然后他们又组装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换句话说,这只铁丝
方面完全一样。【1】
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
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哈罗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他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问题。结果是令人惊讶的。
在最初的实验中,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接触。其中一半幼猴由木制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现在,你可能已猜到幼猴偏爱的是由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偏爱程度趋向于极端,甚至对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而言也是如此。
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主要因素,这与当时流行的观点相反。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在实验中得到清楚的证明。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它们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幼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
分别由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喂养的两组猴子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证明接触安慰的重要性。【2】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原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恐惧物体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幼猴对木制母猴的依恋【3】。在另一个实验中,哈罗把一个木制的大蜘蛛放进笼子里,幼猴显得十分紧张,木制母猴喂养的小猴会立刻跑到“母亲”身边,紧紧地抱住她,似乎找到一个安全的依靠。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它会大着胆子去触碰这个蜘蛛。观察发现每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的保护。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更加强烈。另外,无论是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布包裹的代理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3.后续实验:
哈罗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木制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于是,哈罗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4】。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4.实验结论:
哈罗指出,他的研究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哈罗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二.思考:
1.分析
上述4个实验的结论表明,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其实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接触安慰也是存在的。接触安慰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样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幼儿依恋,是幼儿与其双亲间一种特殊、持久的感情联结,属小儿早期重要情绪之一。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幼儿喜欢和其依恋的人接近,感到舒适和愉快;遇到陌生环境和人时,双亲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恋感建立后,幼儿会感到无后顾之忧,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愿意与别人相互接近,从而对今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良好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依恋将逐步发展
成一种安全性依恋。安全性依恋婴幼儿感觉到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是值得相信的,这不仅让婴幼儿找到满足感和享受愉悦感,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婴幼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自我信任感。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和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他们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安全性依恋不仅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而且还能较容易地在成年后产生自信心和对别人的信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在将来依恋自己的家庭、社会团体和后代。
我们知道依恋主要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如父母亲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和他经常交流,给予各种愉快的刺激,依恋容易形成。如果父母亲不能很好照料幼儿,不注意与其感情交流,很少提供各种刺激,甚至因夫妇失和而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就会出现各种不安全依恋或无依恋。这些幼儿易在童年时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成年后也多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或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育儿启示:
1、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要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
2、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
3、提示父母亲不做“布料”妈妈,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4、做亲子游戏时,父母应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3.提问:
⑴.上述实验中,金属猴妈妈和绒布猴妈妈两个母猴都具有哺育乳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