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剂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https://img.taocdn.com/s3/m/ac2354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8.png)
散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润
肺
止
咳
剂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纳
气
平
喘
剂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发
表
化
饮
平
喘
剂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第6章 内科-化痰、止咳、平喘剂
![第6章 内科-化痰、止咳、平喘剂](https://img.taocdn.com/s3/m/7c55db2dbcd126fff7050bec.png)
百咳静糖浆(低糖型)乙类、基【成份】陈皮、麦冬、前胡、炒苦杏仁、清半夏、黄芩、蜜百部、黄柏、桑白皮、甘草、蜜麻黄、炒葶苈子、炒紫苏子、炒天南星、桔梗、炒瓜蒌仁。
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黑褐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微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咯痰;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1岁至2岁一次5毫升;3岁至5岁一次10毫升;成人一次20~25毫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香燥、过咸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过敏体质者慎用。
【规格】每瓶装180毫升。
【临床药师建议】本品含半夏、甘草,不宜与乌头类药物、海藻、大蓟、甘遂、芫花及其制剂同用。
本品含有毒性药物炒天南星,不可久服亦不可过量服用。
运动员慎用。
半夏糖浆乙类(享受甲类)、基【成份】生半夏、麻黄、紫菀、桔梗、枇杷叶、远志(制)、陈皮、甘草、薄荷油。
【功能与主治】止咳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5ml,一日4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规格】每瓶200ml。
【临床药师建议】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运动员慎用。
本品含半夏、甘草,不宜与乌头类药物、海藻、大蓟、甘遂、芫花及其制剂同用。
贝羚胶囊乙类(10%)、基【成份】川贝母、羚羊角、人工麝香。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
用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壅气急,也可用于成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壅气急。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0.6g,一日3次。
小儿一次0.15-0.6g,一日2次。
八化痰止咳平喘药
![八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4ac3a02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f.png)
天南星
一、药用来源
五、用量用法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对比
四、临床应用
【药用来源】
天南星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块茎。
东北天南星
天南星
【性能特点】
燥湿化痰
功效
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肿
天南星
【相似药物比 较】
半夏 辛温 有毒
脾胃肺
燥湿化痰
解毒消肿
辛温入脾胃,偏治脾肺湿痰,又能降逆 止呕,治疗痰饮或胃寒呕吐证;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四、临床应用
【药用来源】
苦杏仁
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成熟 种子。
【性能特点】
止咳平喘
功效
润肠通便
苦杏仁
【临床应用】
苦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1.用于咳嗽气喘。
1) 风寒咳喘:~麻黄、甘草 (三拗汤)
2) 风热咳喘:~桑叶、菊花 、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菀
【药用来源】
为菊科紫菀的根及根茎。
紫菀
【性能特点】
紫菀
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
款冬花
【性能特点】
款冬花
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
【相似药物比 较】
紫菀 苦辛甘微温
肺
润肺化痰止咳
【概述】
1.定义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 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9233fff00bed5b8f31d12.png)
白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 块茎。
ppt课件
27
白附子
其性上行,善祛头面风痰,治头面风瘫要 药
ppt课件
28
白附子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 燥温化痰, 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
ppt课件
29
白附子
主治: 1. 痛及偏头痛等。本品既能够燥湿化痰,又 有祛风止痉的作用。治风痰壅盛,抽搐或
ppt课件 22
天南星
主治: 1.湿痰、寒痰证(顽痰证)。本品功能燥湿化 痰,温燥之性胜于半夏。常与陈皮、半夏、茯芩、 枳实等药配伍,以治痰湿壅滞所致的咳痰多稀薄、 苔腻胸闷等证,如导痰汤;如属肺热咳嗽,咯痰 黄稠,亦可配伍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之品。 2.风痰眩晕、中风。本品有祛风止痉之效,又 能燥湿化痰,尤善除经络风痰,半夏、白附子- 青州白丸子;中风,用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为 散,生姜煎汤送下-三生饮。
ppt课件
25
半夏、天南星
两药均辛温有毒,燥湿化痰,均为治湿痰、寒痰 要药。外用均能消肿止痛、用治痈疽肿痛、瘰疬、 毒蛇咬伤。 半夏:主归脾胃,善除脾胃湿痰,还能降逆止呕, 为止呕要药。并能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梅核 气等证。 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 痰。又善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痉。故又为祛风痰要 药。常用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ppt课件 14
半 夏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本品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 之要药。长于治疗寒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如 小半夏汤。 本品又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呕吐,若胃虚不纳,反 胃呕吐者,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大半夏汤; 治胃如大半夏汤以之配人参、白蜜,治胃虚呕吐; 如半夏厚朴汤。治胃热呕吐,与清热降逆的黄连、 竹茹、橘皮-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治妊娠呕吐, 人参、干姜-干姜人参半夏汤,或配伍苏梗、砂 仁理气安胎。
化痰止咳平喘药1
![化痰止咳平喘药1](https://img.taocdn.com/s3/m/8fb55a596529647d26285297.png)
川贝与浙贝之异同
同:清肺化痰而止咳、清热散结,用于痰热咳嗽、瘰疬痈肿等证。 异:川贝性凉而味甘,长于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虚久咳、肺燥干咳,痰少咽干者。
浙贝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外感风热,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病症。清热 散结效力较强,临床用治瘰疬痈肿以浙贝为佳。
要用于中风、痫证、惊风、眩晕等偏热者及热痰喘咳证。
五.使用注意 :
本品辛烈温燥,故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天南星皮肤接触,误食或过量可致不良反应,甚刚中毒。皮肤接触可致瘙痒肿胀;误食或 过量,可致咽喉烧灼感、口舌麻木、张口困难、口腔麻烂等,继则头昏心慌、四肢麻木,甚 则昏迷窒息而死亡。
旋覆花
一.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或欧 亚
二.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清热散结
主治病证 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临床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配沙参、麦冬等 配知母,如二母丸 与蛇胆汁配伍 2.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配玄参、牡蛎等 配蒲公英,鱼腥草等
肺虚劳嗽,阴虚久咳有痰 肺热肺燥咳嗽
瓜蒌 一.来源:
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栝楼和双边栝楼
成熟果实
瓜蒌子
瓜蒌皮
全瓜蒌
二.性味归经: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清热化痰 利气宽胸 消痈散结 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痰热咳喘 胸痹、结胸等 肺痈,肠痈,乳痈 肠燥便秘
临床应用: 1.肺热、肺燥之咳嗽
配以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 2.胸痹、结胸
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本品清热化比竹茹强,但无止呕作用。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19a3198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6.png)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痰证:寒痰、热痰、燥痰、湿痰痰阻于肺--咳喘痰多痰蒙清阳--眩晕痰蒙心窍--昏厥、癫痫肝风夹痰--中风、惊厥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瘰疬、瘿瘤概述一、含义:凡能祛除痰涎,以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脾为生痰之源二、性味归经:性味苦、辛、甘。
归经肺、脾肺为贮痰之器三、功用化痰使“痰”的性质或形态改变缓和或制止咳喘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外感、内伤咳喘止咳平喘四、分类1. 温化寒痰药。
主要用于寒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湿痰阻于经络所致的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瘰疬;以及湿痰上冒之眩晕,湿痰犯胃之呕恶等。
2. 清化热痰药。
主要适用于热痰、燥痰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质稠难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亦可用于因热痰、风痰所致的瘿瘤、瘰疬、癫痫、中风、惊厥等证。
3. 止咳平喘药。
治疗咳嗽、哮喘等。
五、选药及配伍1.根据病情的不同、药物的不同功效,选择相应的药物。
2.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4.“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5.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3. 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
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
六、使用注意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中药药理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6d7ab2d0524de518964b7dd6.png)
中药药理学――化痰止咳平喘药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
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
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祖国医学所指的痰有两个涵义,一是咯出的痰,是狭义的,多由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津液不布凝聚而成,或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凝聚而成,如慢性支气管炎、咽喉部炎症或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等。
一是指稽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这是广义的痰,它包括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病症的痰证,如瘿瘤。
这类药物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
(1)化痰作用:桔梗、前胡、皂荚、南星、贝母煎剂或流浸膏有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这药物均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桔梗和前胡的作用较强,皂荚次之,在给药1小时后分泌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
款冬花效果较差。
家种、野生川贝母醇流浸膏均有显著祛痰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
由川贝母提出的生物碱及贝母皂甙2、3,对小鼠有非常明显的祛痰效果,剂量减半,祛痰作用则不明显。
家兔口服南星煎剂能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可持续4小时以上。
半夏制剂给兔腹腔注射,对毛果云香碱的唾液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
(2)镇咳平喘作用:实验证明,半夏、桔梗、款冬花、苦杏仁等有镇咳作用:半夏煎剂对碘溶液注入猫右肋膜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药效能维持五小时以上,可能由于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之故。
桔梗镇咳作用较强。
款冬花给猫灌胃后半小时有显著的镇咳效力,款冬花与等量冰糖治疗大人咳嗽、小儿吼嗽或外感风寒咳嗽有效。
服用小量杏仁,在体内慢慢分解,产生微量氰氢酸,对呼吸中枢有轻微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从而有镇咳平喘的效果。
川贝母、浙贝母的流浸膏及煎剂对鼠、猫均无镇咳作用;亦有报道川贝母对小鼠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浙贝母甲碱有扩张家兔及猫的肺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与阿托品相似。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6bd018d75727a5e9846a6181.png)
3.止咳平喘药 掌握:苦杏仁(附甜杏仁) 熟悉:款冬花、紫菀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一) 温化寒痰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一) 温化寒痰药
药性特点: 多辛苦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
湿化痰之功, 适应证:
寒痰、湿痰证。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Prun Nhomakorabeasmandshurica
(Maxim.) Koehne 或杏 Prunus armeniaca L. 的干 燥成熟种子。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苦,微温。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苦杏仁 《神农本草经》
【应用】 1.咳嗽气喘。 本品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咳喘 病证。 2.肠燥便秘。
母 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
F.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
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川贝母《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款冬花 《神农本草经》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三) 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教学内容】
止咳平喘药 掌握:苦杏仁 熟悉:款冬花、紫菀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e8679f08a1284ac8504392.png)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痰黄质稠或痰稠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
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证。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有毒而力较强,能行水湿、降逆气,最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证。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①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③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苦燥,善祛经络风痰,力强有毒。
既能燥湿化痰,治顽痰;又能祛风止痉,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还能散结消肿而止痛,治痈疽、瘰疬等。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①顽痰咳嗽。
②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③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气锐走窜,既温肺脏、豁寒痰、利气机,又通经络、散寒结、止疼痛。
长于祛除寒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①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②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药性平和,质轻上浮,专走肺经。
既善开宣肺气而祛痰利咽,又能排脓而疗肺痈。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①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②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b9d1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e.png)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咳嗽、咳痰、气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在临床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来产生不同的药效,针对不同类型的症状选择不同药物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止咳药物止咳药物是指能够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种作用机理。
(1)中枢性止咳药物中枢性止咳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抑制咳嗽反射,使患者的咳嗽减轻或者停止。
其典型代表有左旋多巴(Carbidopa-Levodopa)、哌罗啶(Diphenoxylate)等。
尤其是哌罗啶,在治疗轻度腹泻时也能发挥明显的止咳效果。
(2)外周性止咳药物外周性止咳药物通过作用于呼吸道和咽喉部位的感受器,抑制咳嗽反射。
其典型代表有可待因、芬太尼、吗啡等。
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止咳效果,但也存在诸多副作用和依赖性,必须慎用和医师指导下使用。
2.化痰药物化痰药物能够调节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和排泄,从而使黏液变得更为稀薄、易于清除。
(1)能量代谢型药物能量代谢型药物能够促进细胞内代谢,改善黏液动力学,在清除痰液的同时能够减少痰液的黏稠度。
典型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
(2)分泌调控型药物分泌调控型药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触发痰液分泌的神经递质,促进痰液分泌和分泌物清除、降低痰液黏稠度等作用。
典型药物:氨溴索(Ambroxol)、盐酸克仑特罗(Clentro)。
(3)温度和水分调节型药物温度和水分调节型药物能够通过调节黏液液体的温度和水分状态来减轻黏液黏度和粘性。
典型药物:丙酸氢可的松(Carbocisteine)。
3.平喘药物平喘药物是指能够缓解气道痉挛和支气管炎症反应等症状的药物,在缓解气喘发作等症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止支气管收缩和痉挛,从而缓解气道阻塞和缓解气喘发作。
典型药物:沙丁胺醇(Salbutamol)、布地奈德(Budenoside)、福莫特罗(Formoterol)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ba8edb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1.png)
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概念: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1.温化寒痰湿痰药。
主要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2.清化热痰燥痰药。
主要适用于热痰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质稠或痰稠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
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3.止咳平喘药。
适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病证。
(1)温化寒痰湿痰药#1.半夏辛,温。
有毒。
①燥湿化痰②降逆止呕③消痞散结。
用法: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
生半夏外用。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①燥湿化痰②祛风止痉③散结消肿用法: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3.白附子①燥湿化痰,息风止痉:中风痰壅,破伤风,惊风癫痫,偏正头痛。
②解毒散结:毒蛇咬伤,瘰疬痰核等。
4.芥子*1①温肺化痰:辛散利气豁痰,性温而化寒痰。
②利气散结:搜剔内外痰结。
③通络止痛:通行甚锐,可除关节、经络之痰。
5.旋覆花①消痰行水: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寒痰咳喘。
②降气止呕: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
用法:包煎。
6.白前与前胡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二药同能降气祛痰止咳,治疗咳喘痰多气逆证。
不同点:前胡兼疏散风热,风热咳嗽痰多。
(2)清化热痰燥痰药1. 瓜蒌①清肺润燥化痰:稀释痰液。
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②利气宽胸:胸痹、结胸。
③消肿散结:肺痈、肠痈、乳痈。
④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2.川贝母①淸热化痰,润肺止咳1)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虚久咳,阴虚劳嗽。
②开郁散结: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3.浙贝母①清热化痰: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②散结消肿: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4.竹茹①清热化痰:用于肺热痰黄咳嗽。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6f1859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2.png)
一般为煎服,每次5~10克,或入丸散剂。
冬花
功效
冬花具有止咳平喘、化痰润肺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
一般为煎服,每次5~10克,或入丸散剂。
连翘
功效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炎抗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初起、风 热感冒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
一般为煎服,每次10~15克。
04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现代研 究
桔梗的研究
1 2
桔梗的药理作用
桔梗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 药理作用。
桔梗的药效学
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免疫调节等药效 学作用。
桔梗的化学成分
3
桔梗主要含有皂苷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
紫箢的研究
紫箢的药理作用
紫箢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 理作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 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现代研究
01
概述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定义与特点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是指一类具有祛痰、止咳、平喘 作用的中药和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用法与用量
一般为煎服,每次5~10克,或入丸散剂。
紫箢
功效
紫箢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散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痰热壅肺所致 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
一般为煎服,每次10~15克。
马兜铃
功效
马兜铃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痔疮 出血等症状。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9a0ff4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e.png)
03
药物配伍与禁忌
介绍了化痰止咳平喘药在配伍中的原则和禁忌,如避免与某些西药同时
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掌握了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和用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 实基础。
意识到在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禁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临床应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具体药物的选择应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病因等因素综合考虑。
疗效评价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在使用 药物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较高,则可认为该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问题,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高通量筛选技术
利用基因敲除、基因表达谱等技术研 究药物作用机制。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 选等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建立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模型, 模拟人体环境进行药效学研究。
新型化痰止咳平喘药物研发动态
天然产物提取与结构优化
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提高药效和降 低毒性。
创新药物研发
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药物制剂创新
改进药物剂型,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
临床应用拓展与前景展望
拓展适应症范围
探索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 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联合用药与治疗方案优化
中药药理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ffef105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5.png)
(Jacq)A.DC 状腺肿等疾病。
镇吐机理可能为抑制呕吐中枢。
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的干燥根 半夏蛋白可抑制卵巢黄体孕酮的分泌,使血浆孕酮水平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变薄,使蜕膜反应逐渐消失,胚胎失去蜕膜支持而流产。
桔 (1)抗生育和抗早孕为生物碱。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与祛痰、镇咳、抗炎等药理作用相关。
桔梗科 给药后30分钟起效,可维持5小时以上。
桔梗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为桔梗皂苷。 镇吐机理可能为抑制呕吐中枢。
植物桔梗 桔梗、川贝母、前胡、紫菀、皂荚、天南星、款冬花等的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均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
,其中以桔梗、前胡、皂荚作用最强,而款冬花较弱。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腔痞闷,梅核气。
Platycodon 桔梗皂苷亦有镇咳作用。
生半夏有催吐作用,半夏粉在120℃焙2-3小时,即可除去催吐成分,而不影响其镇吐作用。
gtandiflorum 具有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主要用于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与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
半夏、苦杏仁、百部等的镇咳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
1、祛痰、镇咳、乱平喘,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狭义-痰
呼吸道咳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 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一般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引起咳喘,痰、 咳、喘互为因果。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
桔梗、川贝母、前胡、紫菀、皂荚、天南星、 款冬花等的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动物 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均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其 中以桔梗、前胡、皂荚作用最强,而款冬花较 弱。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359560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3.png)
方剂治疗应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加减药物或改变用药剂量。同时需注意饮食 禁忌和情志调节,以保证治疗效果。
05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应用
痰热郁肺证的应用
症状
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赤黄、苔黄腻。
中药治疗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如黄芩、知母、浙贝、桑白皮等。
痰湿蕴肺证的应用
症状
平性方剂
鹭鸶咳丸
具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色黄。
杏仁煎丸
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气急喘促。
04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比较
化痰止咳平喘药种类比较
中药种类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主要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和平喘药,具有不同的药 性、功效和适应症。
方剂种类
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则根据不同的主治和配伍,组成不同的中药方剂,如杏苏散 、桑菊饮等。
桑菊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桑菊饮具有疏风散热、清 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 感冒、咳嗽痰稠等症。
银翘散
银翘散具有辛凉解表、清 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 感冒、咳嗽痰黄等症。
温热性方剂应用
麻黄汤
麻黄汤具有辛温解表、宣 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 风寒、恶寒无汗、喘咳等 症。
桂枝汤
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调 和营卫的功效,主治外感 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等症。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 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比较 •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应用 • 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应用
01
概述
中药的概念与分类
中药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化痰、止咳、平喘剂
1. 既解表散寒,又宣肺止嗽的中成药是(D)
A.半夏止咳糖浆
B.二母宁嗽丸
C.桂龙咳喘宁胶囊
D.通宣理肺丸
E.川贝枇杷露
2. 由急性感冒,寒性乃孜来所致的咳嗽及异常粘液质性哮喘宜选用(A)
A. 寒喘祖帕颗粒
B. 蛤蚧定喘丸(胶囊)
C. 蛇胆川贝液
D. 二母宁嗽丸
E. 桂龙咳喘宁胶囊
3. 蛇胆川贝液善于治疗(C)
A. 风热咳嗽
B. 风寒咳嗽
C. 肺热咳嗽
D. 燥咳无痰
E. 痰湿阻肺
4. 橘红丸适用于(B)
A. 咳嗽少痰,质黏难出
B. 咳嗽痰多,不易咳出
C. 咳嗽痰黄,咽喉肿痛
D. 发热恶寒,咳喘气急
E. 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5. 咳嗽属于外感风热者,宜选用的中成药(A)
A. 急支糖浆
B. 小青龙合剂
C. 养阴清肺胶囊C. 苏子降气丸
D. 蛇胆川贝散
6. 养阴清肺丸(膏、颗粒)养阴清肺丸的功效(D)
A. 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B. 祛咳化痰
C.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D. 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E.化痰止咳,降气平喘
7. 治燥热咳嗽宜用(A)
A.二母宁嗽丸
B.清肺抑火丸
C.苏子降气丸
D.镇咳宁糖浆
E.川贝止咳露
8. 母宁嗽丸除了化痰止咳,还具有的功能是(C)
A. 清肺利咽
B. 养阴润燥
C. 清肺润燥
D. 化痰通便
E. 解表散寒
9. 母宁嗽丸适用于
A.风热袭肺
B.风寒袭肺
C.痰热阻肺
D.燥热蕴肺
E.痰浊阻肺
10. 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咳嗽宜选用的中成药是(E)
A. 桂龙咳喘胶囊
B. 治咳川贝枇杷露
C. 蛇胆陈皮胶囊
D. 固本咳喘片
E. 强力枇杷露
11. 用于小儿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所致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易选(C)
A. 小儿化毒散
B. 肥儿丸
C.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D.儿感清
E.鹭鸶咳丸
12. 糖尿病患儿禁服,脾虚易腹泻者慎服的是(C)
A. 止泻灵颗粒
B. 小儿化毒散
C.清宣止咳颗粒
D.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E. 儿童
13. 咳嗽新发者慎用的是(B)
A. 止咳定喘口服液
B. 蛤蚧定喘丸(胶囊)
C. 降气定喘丸
D. 蠲哮片
E. 川贝止咳露
14. 蛤蚧定喘丸(胶囊)除了止咳平喘还具有的功能是(C)
A. 射精止遗
B. 益气固表
C. 滋阴清肺
D. 温肾纳气
E. 清肺化痰
15. 治疗痰湿阻肺咳喘选用(E)
A. 苏子降气丸
B. 蛤蚧定喘丸
C. 小青龙合剂
D. 镇咳宁糖浆
E.桂龙咳喘胶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