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报告

合集下载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本标准适用于QC无菌检查的操作。

4. 职责:QC无菌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5.1. 定义: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2.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控(18~26)℃及除湿装置,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2.1.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QC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SOP ZL0014)。

5.2.1.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沉降菌监测规程(SOP ZL0006)、悬浮粒子监测规程(SOP ZL0005)。

实验设备及用具:5.3.1.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5.3.2.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0.45μm,应符合规定。

5.3.3.除菌滤器:除菌滤器采用的是HTY-2000型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

5.3.4. 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进入QC无菌室物品清洁、消毒、灭菌规程(SOP ZL0015)进行操作。

5.4.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5.5. 培养基:5.5.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5.5.2.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SMP ZL003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SOP ZL0019)、培养基配制规程(SOP ZL0016)进行操作。

5.6. 对照用菌液:5.6.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无菌检查验证结果

无菌检查验证结果
杭州泰林型号KDGB330批号20050729
37
奥氮平
意大利
加灭菌水制成5mg/ml的溶液
直接接种法
直接接种法
38
曲安奈德
台湾泛生制药厂有限公司
直接接种法
直接接种法
39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
广州白云山侨光制药有限公司
2500ml
取原液作为供试品,滤过
金黄色葡萄球菌
薄膜过滤法
薄膜过滤法
开放式过滤器,滤膜为上海净化器材厂(生产日期2005年8月10日)
薄膜过滤法
PY220,批号:20050819,杭州泰林
57
注射用硫普罗宁钠
新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0mg/ml
每支加1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直接接种至15ml/每管培养基
来自中检所抗生素网站的有关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结果,(因为厂家不同,生产工艺及原料来原不同,检验方法会有所差异)竟供大家参考
序号
检品名称
主要成分
生产企业
实验用量
供试液制备
敏感菌株
细菌检查
真菌检查
薄膜过滤器
1
加替沙星
加替沙星
安徽精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g
样品以1%的H3PO4溶液溶解,转移至400ml 0.1%蛋白胨溶液中,振摇,平均分配至三个滤筒,滤过
头孢拉定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3g
0.1%蛋白胨水溶液溶解
金黄色葡萄球菌
薄膜过滤法
薄膜过滤法
批号:20041137,上海半岛实业有限公司净化器材厂
12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0.5g)
盐酸头孢吡肟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3g

灭菌的标准

灭菌的标准

灭菌的标准
在医疗和食品行业,灭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然而,灭菌的标准必须十分高,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灭菌标准:
1. 高温高压灭菌:灭菌温度必须高达121℃,持续时间为15-20分钟。

压力必须达到15 PSI(磅力/平方英寸)。

这是最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医疗器械、药品和食品。

2. 乙烯氧化灭菌:这是一种低温灭菌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无法承受高温高压的物品。

在此过程中,物品被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注入乙烯氧化气体,持续时间通常为3小时。

3. 过滤灭菌:这种灭菌方法用于液体和气体。

过滤器的孔径必须小于要灭菌的细菌大小,以确保完全过滤。

此方法通常用于药品和注射用水。

4.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可以杀死厨房表面细菌,但不能穿透物质表面。

因此,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消毒器具和实验室设备。

总的来说,灭菌的标准必须十分高,以确保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彻底死亡,从而预防感染和中毒。

选择适当的灭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遵循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有效性。

- 1 -。

无菌水的实验报告

无菌水的实验报告

无菌水的实验报告1.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无菌水的制备方法,验证其是否能够达到无菌状态,并探讨无菌水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2. 实验原理无菌水是指不含任何微生物的水。

实验中常用的无菌水制备方法有煮沸法、自来水过滤法和蒸馏法等。

煮沸法能够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但对于孢子和某些耐热菌可能不够。

自来水过滤法通过过滤器将细菌和大部分病毒滤除,但不能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和小分子离子。

蒸馏法是将水蒸馏使其变成蒸馏水,能够除去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菌水制备方法之一。

3. 实验步骤3.1 材料准备- 蒸馏水机- 硼砂试剂- 96%酒精- 平板培养基及培养皿3.2 实验操作1. 将蒸馏水机清洗干净,并向蒸馏水机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2. 打开蒸馏水机,开始蒸馏过程。

3. 在蒸馏过程中,用荧光灯照射蒸馏水瓶口,观察是否有悬浮颗粒产生。

如果观察到有颗粒,则表明蒸馏水不纯净,需要重新准备试剂。

4. 经过蒸馏的水收集到无菌瓶中,并标记为“无菌水”。

3.3 验证方法1. 取一小部分制备好的无菌水,加入不含菌落的平板培养基中。

2. 使用无菌棉签在培养皿上匀开,使培养基均匀分布。

3. 将培养皿倒置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通常为37)。

4. 48小时后,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细菌或真菌等生长。

如果培养皿上无菌,表明制备的无菌水达到预期效果;如果观察到有生长物,则表明无菌水未通过验证。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操作和验证方法,我们制备得到了一定量的无菌水。

经过培养皿验证,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上无菌生长,证明了我们制备的无菌水达到了无菌状态。

5. 结论本实验通过蒸馏法制备了无菌水,并使用平板培养验证了无菌水的无菌性。

无菌水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满足实验室和医疗领域对无菌水的需求。

6.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避免细菌的污染。

2. 在开瓶和操作无菌水时,要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无菌水的无菌状态不受污染。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1目的规范灭菌注射用水的检验操作,保证灭菌注射用水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车间灭菌注射用水的检验。

3职责质量部、化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

4.2 pH值4.2.1仪器和试剂a玻璃烧杯(150ml);b饱和氯化钾溶液;c pH计。

4.2.2检验方法:取本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3ml,依法测定,pH值应为5.0~7.0。

4.3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4.3.1仪器和试剂a硝酸:分析纯;b硝酸银试液:c氯化钡试液:d草酸铵试液:4.3.2检验方法: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5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4.4二氧化碳4.4.1仪器和试剂a具塞量筒b氢氧化钙试液:4.4.2检验方法: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

4.5易氧化物4.5.1仪器和试剂a玻璃烧杯(150ml):b稀硫酸:c高锰酸钾滴定液(0.02 mol/L):4.5.2检验方法: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4.6硝酸盐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3,应符合规定。

4.7亚硝酸盐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4,应符合规定。

4.8氨参照《注射用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3,应符合规定。

4.9电导率按照《电导率仪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规定》中的方法进行检测,若取样量不大于10ml时,电导率应该不大于25µS/cm(25℃时);若取样量大于10ml时,电导率应不大于5µS/cm(25℃时)。

4.10不挥发物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8,应符合规定。

4.11重金属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9,应符合规定。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取本品,分别加灭菌注射用水 1ml 溶解,采用薄膜过滤法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22 年版二部附录Ⅺ H ),应符合规定。

菌液制备: 10 倍稀释法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斜面 培养基菌悬液制备计数结果菌种 代数 稀释级 菌落数(cfu/ml )枯草芽孢杆菌 4 10-6 61金黄色葡萄球菌 4 10-7 89大肠埃希菌 4 10-6 78生孢梭菌 4 10-6 67白色念珠菌 4 10-7 83黑曲霉菌 4 10-4 401、供试品处理将供试品去掉铝塑盖,外表面用75%酒精全面消毒,然后向每支样品中注 入 1.0ml0.1%的蛋白胨灭菌溶液,备用。

2、检查阳性对照: 将等量的试验菌直接加入到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或者改良马丁液 体培养基管中,在相应的温度下培养。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管在 30-35℃下培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501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 大肠埃希菌 CMCC(B)44102生孢梭菌 CMCC(B)64941白色念珠菌 CMCC(F)98001黑曲霉菌 CMCC(F)98003菌悬液制备用 0.9% 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少于 100cfu (菌落行程单 位)的菌悬液加入 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 孢子洗脱,再同上制成每 ml 含菌 小于 100cfu 的菌悬液养;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管在23-28℃下培养3-5 天。

观察记录。

阴性对照:将灭菌的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或者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管直接放在相应的温度下培养。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管在30-35℃下培养;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管在23-28℃下培养3-5 天。

观察记录。

样品 (薄膜过滤法):每种实验菌取10 支处理好的供试品溶液,将溶液合并后加入制备好的菌悬液1ml,用0.1%的蛋白胨灭菌溶液稀释至100ml,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取出滤膜,将其分为3 等份,分别置于含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其中一份作为阳性对照用。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报告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报告

试验结果评价:
评价人:
日期:
年月日
6.3.3.3 第三次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 年 月 日
培养温度: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
℃。
试验结果见表 4。 表 4 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第三次试验结果
6
试验菌
培养对象 培养时间
大肠埃希菌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生孢梭菌
试验管 对照管 试验管 对照管 试验管 对照管 阴性对照
003〕,上述标准菌株均源自
,工作用菌株为第三
代。
6.2.2、菌液制备:
6.2.2.1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 培
养基)中,30~35℃培养 18~24h 培养后,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
菌数小于 100cfu 的混悬液。
6.2.2.2 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琼脂)中,
30~35℃培养 18~24h 培养后,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小于
100cfu 的混悬液。
6.2.2.3 接种大肠埃希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 培养基)
中,30~35℃培养 18~24h 培养后,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小
于 100cfu 的混悬液。
试验菌
培养对象 培养时间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观察结果
1
2
3
4
5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观察结果
1
2
3
4
5
枯草芽孢杆菌
试验管 对照管
白色念珠菌
试验管 对照管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文件制修订记录1. 概述: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本公司的无菌检查只是针对于灭菌注射用水的无菌检查。

灭菌注射用水灭菌工艺采用121℃30min过度杀菌法,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注射剂的无菌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制定的《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SOP4.14.038-B)应经过验证后,才能批准使用。

2. 验证目的: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

3. 验证范围:适用于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法的验证。

4. 验证人员及职责质量部负责该验证方案的起草及组织实施;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质量部参与验证的实施及监督。

5. 文件准备和培训检查验证所需的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相关的文件草案是否已具备。

6.1. 无菌检查室空气净化系统已经过验证并合格,仪器安装完成;仪表量器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2. 供试品:3批,批号:批号:批号:6.3. 培养基及试剂:6.3.1. 试剂试液:氯化钠:临用前配成0.9%浓度的溶液,配制记录见附件1。

冲洗液:0.1%蛋白胨水溶液,配制记录见附件2。

6.3.2.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改良马丁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营养肉汤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蛋白胨生产厂家:批号:培养基配制记录见附件3。

6.4. 验证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生孢梭菌【CMCC(B)6494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购自:各验证用菌种传代记录见附件4。

6.5. 无菌检验仪器及相关设备:压力蒸汽灭菌器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有效期:生化培养箱(细菌培养)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有效期: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有效期:7. 验证内容:7.1. 培养基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无菌试验分析报告范文

无菌试验分析报告范文

无菌试验分析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无菌试验是为了确定某一物品是否符合无菌条件,即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样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以保证其在医药行业的安全使用。

二、实验原理实验基于无菌技术,通过将待检样品与无菌培养基接触培养,观察是否有生长菌落出现来判断样品是否被微生物污染。

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为营养丰富的琼脂,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

三、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消毒台面,戴上无菌手套,燃烧酒精灯。

2. 取样检测:使用无菌工具,将待检样品取出。

3. 涂抹法:将待检样品均匀涂抹于琼脂培养基表面,避免厚度不均。

4. 培养:将涂抹好的琼脂培养基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以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5. 结果观察: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生长菌落。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经过培养结束后观察发现,检测样品所涂抹的琼脂培养基表面上无任何生长菌落的出现。

根据无菌试验的原理,样品没有出现菌落生长,说明未被微生物污染,符合无菌要求。

五、实验结论经过无菌试验,检测样品未出现菌落生长,符合无菌条件,可放心使用。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琼脂培养基的涂抹量不均匀,导致实验结果可能不准确。

应注意仔细均匀涂抹样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改进方案为提高实验效果,建议在培养过程中,加入抗生素等抑菌剂,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外部微生物污染。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戴上无菌手套,保持台面清洁。

2. 使用酒精灯时要小心火源,以免发生意外。

3. 处理样品时需注意避免扩散,以免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样品的无菌质量,结果表明样品符合无菌要求,可安全使用。

无菌试验是确保产品和实验室环境安全的重要步骤,能够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药行业的无菌质量控制提供更高水平的支持。

中国药典注射用水标准

中国药典注射用水标准

中国药典注射用水标准
中国药典注射用水标准:
一、目的:为确保工艺用水的质量,强化内控标准的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注射用水检验和放行。

三、职责:QA负责质量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QC负责标准实施,生产部负责按标准制备、使用。

四、内容:
1.1 名称:注射用水。

1.2 质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1.3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本品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注射用水质量标准3
注射用水要求
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装。

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为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应减少原水中的细菌内毒素,
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生产环节,并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应定期清洗与消毒注射用水系统。

注射用水的储存方式和静态储存期限应经过验证确保水质符合质量要求,例如可以在80℃以上保温或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的状态存放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

不含任何添加剂。

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其质量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灭菌注射用水灌装规格应与临床需要相适应,避免大规格、多次使用造成的污染。

制药用水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

制药用水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

制药用水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第一部分、制药用水所检项目有哪些?制药用水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这里我们只针对纯化水(PW)和注射用水(WFI)进行分析讨论。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PW需检验项目为:性状、酸碱度、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电导率、总有机碳(TOC)、不挥发物、重金属、微生物限度。

WFI所需检验项目与PW相比,将酸碱度更换为pH值,增加了细菌内毒素控制,其余检验项目与PW基本相同,但是微生物的控制标准要严于PW的标准。

第二部分、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确认根据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要求,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纯化水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面,相应进行R2A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以及无菌培养试验。

方法:取不大于100cfu菌液,于购买的R2A琼脂培养基,快速涂布,每一菌株平行2个平板。

同样操作涂布与中检院购买的对照培养基,培养5天。

无菌培养试验:取2平皿,作为阴性对照培养。

标准:被测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比值应在0.5-2之间,菌落形态、大小一致。

无菌培养,培养基上无微生物生长。

纯化水计数方法适用性方面,水作为无抑菌作用的溶剂,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意义不大,因此,应不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R2A培养基,营养欠丰富,有利于损伤微生物的回收,培养时间不低于5天。

第三部分、准备工作注意哪些?(1)仪器设备及耗材:检测前要根据所要检测的项目,检查所用仪器/设备(如天平、pH计、电导率仪、培养箱等)是否经过了校准,是否在校准效期内,有些仪器还需要使用前校准或日校,比如天平,pH计。

微生物限度检验所用的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微生物过滤系统和培养箱应保证在确认效期内。

用到的关键耗材,如微孔滤膜及滤杯等物料应保证其无菌性,可购买一次性无菌过滤器,也可在经验证的灭菌程序下灭菌,并在经验证的有效期内使用,但微孔滤膜不建议用户自行湿热灭菌,因为湿热灭菌可能会引起滤膜孔径的改变,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灭菌后的滤膜仍满足使用需求。

最终灭菌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最终灭菌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最终灭菌注射剂GMP检查要点一、无菌药品综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和其它无菌药品。

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悬浮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悬浮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可分为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等。

为了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注射剂中除主药外还通常添加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附加剂”。

常用的附加剂增溶剂、湿润剂或乳化剂、缓冲剂、混悬剂、稳定剂、抗氧剂、抑菌剂、止痛剂等。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注射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检查项目包括无菌试验、细菌内毒素或热原试验、不溶性颗粒、可见异物、装量、装量差异、理化指标等。

注射剂按灭菌方式可分为最终灭菌注射剂和非最终灭菌注射剂,最终灭菌注射剂通常具有一定耐热性,能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去除制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保证最终灭菌注射剂的无菌性的主要措施是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生物负荷,并对内包装完毕的制品进行最终灭菌。

通常采用湿热灭菌。

最终灭菌的注射剂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等,其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配制(浓配、稀配)、过滤、灌封、灭菌、目检、贴签和外包装等工序。

我国注射剂GMP认证检查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总则及无菌药品部分,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参考文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国家医药管理局推行GMP.GSP委员会编,1996年4月第1版。

2020中国药典中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要求

2020中国药典中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要求

2020中国药典中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要求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旨在探讨2020年中国药典中对纯化水、注射用水以及灭菌注射用水的要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药品生产质量与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的重要溶剂和辅助原料,水的质量和纯度对药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纯化水、注射用水以及灭菌注射用水在制药工业中所需符合的标准和规定。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除了引言外,还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以及结论部分。

每一部分都将针对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探讨,并涵盖定义和用途、生产要求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使读者更加全面了解2020年中国药典中关于纯化水、注射用水以及灭菌注射用水的相关要求。

通过阐述这些标准和规定,可以帮助制药企业、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加强水质管理,确保药品生产环节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读者还能了解到各种水质要求的检测方法,以便合理选择并进行相应检验。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纯化水的要求:2.1 定义和用途:纯化水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处理后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并适用于药品制造过程中的水。

在药品制造中,纯化水主要用于洗涤、稀释、溶解以及成分调整等工艺步骤中。

它应该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并且能够满足相应的药典标准。

2.2 生产要求:纯化水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首先,必须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制备,并确保所有操作都符合卫生标准。

此外,应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例如使用紫外线照射或超滤等方法来消除微生物污染。

同时,在纯化水系统运行期间,需定期监测关键参数,如溶解氧、电导率和总菌落计数等,以确保其达到所需纯度标准。

2.3 检测方法:为了评估纯化水是否符合药典要求,需要进行各项必要的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以及细菌内毒素等。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1目的规范灭菌注射用水的检验操作,保证灭菌注射用水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车间灭菌注射用水的检验。

3职责质量部、化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

4.2pH值4.2.1仪器和试剂a玻璃烧杯(150ml);b饱和氯化钾溶液;cpH计。

4.2.2检验方法:取本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3ml,依法测定,pH值应为5.0~7.0。

4.3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4.3.1仪器和试剂a硝酸:分析纯;b硝酸银试液:c氯化钡试液:d草酸铵试液:4.3.2检验方法: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5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4.4二氧化碳4.4.1仪器和试剂a具塞量筒b氢氧化钙试液:4.4.2检验方法: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

4.5易氧化物4.5.1仪器和试剂a玻璃烧杯(150ml):b稀硫酸:c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4.5.2检验方法: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4.6硝酸盐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3,应符合规定。

4.7亚硝酸盐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4,应符合规定。

4.8氨参照《注射用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3,应符合规定。

4.9电导率按照《电导率仪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规定》中的方法进行检测,若取样量不大于10ml时,电导率应该不大于25μS/cm(25℃时);若取样量大于10ml时,电导率应不大于5μS/cm(25℃时)。

4.10不挥发物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8,应符合规定。

4.11重金属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9,应符合规定。

(完整版)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业版(2015版药典)

(完整版)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业版(2015版药典)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注射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各项操作,检验生产、检验用水质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实验用水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质量部检验人员。

3.引用标准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相关标准及检验方法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4.职责质量部检验员需按照本规程进行注射用水检验的操作。

5.操作要求5.1 企业用水使用情况5.1.1生活饮用水1)一般生产车间和检验车间的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2)产品前期处理中作为一般溶剂;3)产品前期清洗;4)制备纯化水的原料水。

5.1.2纯化水1)洁净室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2)产品洁净环境处理过程中作为一般溶剂;3)检验室实验用水,作为一般溶剂;4)洗衣房清洗专用;5)制备注射用水的原料水。

5.1.3注射用水1)洁净室产品末道清洗和保湿用水;2)冻干产品回潮和恒湿用水;3)局部100级工作环境清洁、消毒中作为一般溶剂;4)返工工序清洁使用。

15.2取样及贮存5.2.1 容器1)所有用水均可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

生活用水和纯化水可使用密闭、专用的玻璃容器。

如:具硅胶塞三角烧瓶。

2)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泡2d~3d,再用待测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5.2.2 取样1)按本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2)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

水样应注满容器。

5.2.3 取样1)企业各用水在贮存期间,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

因此,按照国家标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注射用水消毒灭菌方法

注射用水消毒灭菌方法

注射用水消毒灭菌方法一、注射用水的重要性。

1.1 注射用水在医疗领域那可是相当关键的东西。

就好比是盖房子的根基,要是根基不牢,房子肯定得塌。

这注射用水要是有问题,那打针输液啥的就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大麻烦,甚至危及生命。

1.2 它得是纯净的、无菌的,不能有啥杂质或者病菌。

因为这是直接打到人身体里的,和口服药还不一样,口服药还能经过肠胃过滤一下,注射用水那可是直入人体内部的,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二、常见消毒灭菌方法。

2.1 热压灭菌法。

这热压灭菌法就像是给注射用水来一场高温的洗礼。

把注射用水放到专门的设备里,通过高温高压的环境,把那些病菌啥的都给消灭掉。

就像孙悟空在炼丹炉里一样,病菌在这种高温高压下根本没法存活。

一般来说,温度要达到121℃,压力要维持一定的数值,持续一段时间。

这方法靠谱,能把大部分的微生物都杀死,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2.2 蒸馏法。

蒸馏法就像是把好的东西提取出来,把坏的东西扔掉。

通过加热使注射用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再让水蒸气冷却变成液态水。

那些杂质啊、病菌啊就留在原来的地方了,纯净的水就被提取出来了。

这就好比是沙里淘金,把金子一样宝贵的纯净注射用水给弄出来,把沙子一样的杂质给甩掉。

不过这个方法成本可能高一些,操作也得小心谨慎。

2.3 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有点像用筛子筛东西。

有那种很精细的膜,就像非常细密的筛子,只允许水分子通过,那些病菌、杂质啥的就被挡住了。

这就像是给注射用水设置了一道关卡,只有合格的水才能通过。

这个方法相对比较温和,不会像热压灭菌法那样需要高温高压,但是膜的质量得有保证,要是膜破了或者有漏洞,那就前功尽弃了。

三、选择合适方法的考虑因素。

3.1 成本因素。

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成本不一样。

热压灭菌法设备的投入和运行成本,蒸馏法的能源消耗等都得考虑。

就像咱们过日子得算计着花钱一样,医院或者制药厂也得考虑成本。

不能为了灭菌效果好就不管成本,那可不行,得在效果和成本之间找个平衡。

3.2 适用场景。

灭菌注射用水的用途

灭菌注射用水的用途

灭菌注射用水的用途用于人体体外的注射,静脉输液和其他医疗器械消毒的水。

无菌水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其他物质相容性、不含热原、细菌内毒素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内毒素和代谢产物,对细菌无明显杀伤作用。

一般用蒸馏法制得。

灭菌注射用水常温为无色透明,可以直接用于人体体外的注射。

无菌水的要求是高度无菌、无热原。

灭菌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灭菌注射用水应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无菌注射用水中制成。

如使用非纯化水,则需进行除热原和细菌内毒素处理。

灭菌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蒸馏法等。

(1)离子交换法制备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灭菌注射用水除去了水中大部分离子,减少了水中的细菌和热原,但因酸碱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热原和微生物内毒素等并未完全除去,因此此种方法所制得的注射用水只能用于配制腹腔或脑室等脏器的冲洗液,而不能用于人体体外的注射。

(2)电渗析法制备电渗析法制备的灭菌注射用水去除了热原和微生物内毒素,故适用于多次使用的注射用水的制备,尤其适用于输注黏膜保护剂和一些用来稀释药液的注射用水的制备。

(3)反渗透法制备反渗透法制备的灭菌注射用水,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无热原、不含细菌内毒素和其他微生物,可供临床注射用。

(4)蒸馏法制备蒸馏法制备的灭菌注射用水,其中的杂质主要是过热原。

由于过热原为蛋白质,因此,蒸馏法可用于各种注射用水的制备,特别适用于低浓度的注射用水的制备。

无菌水的要求是高度无菌、无热原。

灭菌注射用水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其他物质相容性、不含热原、细菌内毒素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内毒素和代谢产物,对细菌无明显杀伤作用。

一般用蒸馏法制得。

灭菌注射用水常温为无色透明,可以直接用于人体体外的注射。

无菌水的要求是高度无菌、无热原。

常见的有四种灭菌注射用水制备方法:①反渗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蒸馏法等。

无菌水主要应用于配制腹腔和脑室等脏器的冲洗液,如胆囊造影前后的冲洗液;做人工肾透析时所用的冲洗液;治疗中预防性应用的冲洗液;心肺复苏中预防性应用的溶液等。

中药学《3.9注射用水的消毒灭菌》

中药学《3.9注射用水的消毒灭菌》

39注射用水的消毒灭菌
注射用水的质量,不仅要求最终产品无菌检查合格,而且注射用水生产工艺过程要符合GM及185nm波长,它能降低水系统中新菌落的生成速率。

紫外线消毒法在水系统中与热力消毒法及化学药剂消毒法特别是过氧化氢和臭氧消毒法配合使用,能起到协同的消毒灭菌作用。

3化学试剂消毒法化学方法消毒的试剂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为氧化剂的氯类和氧类。

含氯的氧化剂主要有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等。

其中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好,消毒后无残留。

氧类氧化剂主要有氧O2、臭氧O3、过氧化氢H2O2、过氧乙酸CH3COOOH 和高锰酸钾KMnO4等。

由于这些化合物的半衰期较短,特别是臭氧,应在消毒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

过氧化氢和臭氧迅速降解成水和氧气;在紫外光下,过氧乙酸降解为乙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OP-VM-02-076
版本号:00
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报告
目录
1 试验描述 (2)
2 试验依据 (2)
3 试验项目组成员及职责 (2)
4 试验内容 (2)
5 试验前准备 (3)
6 试验过程 (4)
7 偏差处理 (8)
8 变更控制 (9)
9 最终评价及建议 (9)
10 试验周期 (9)
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方案
1 试验描述:
本分析方法为本公司的《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下称SOP),该SOP 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方法。

为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本公司实验室对该品种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是否适合进行试验。

2 试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分析方法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QC-01-001
《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QC-07-018
《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5 试验前准备:
5.1 人员培训:
根据试验方案已对本次试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见附表1)。

5.2 仪器设备、标准品和试剂:
6 试验过程
6.1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对配制好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无菌性及灵敏度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要求。

6.2菌种及菌液制备
6.2.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 941〕,大肠埃希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CMCC(F) 98 003〕,上述标准菌株均源自,工作用菌株为第三代。

6.2.2、菌液制备:
6.2.2.1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2 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琼脂)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3 接种大肠埃希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4 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5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SDB培养基)中,20~25℃培养24~48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6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SDA培养基)上,20~25℃培养5~7d,加入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6.3方法适用性试验
6.3.1 供试液制备: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取供试品120支/每次,按无菌操作法处理,以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

6.3.2 试验过程:
6.3.2.1 试验管取供试品20支,导入集菌过滤器内(单联),按薄膜过滤法过滤。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每次100ml,共冲洗2次,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分别加入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大肠埃希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等试验菌,同法操作,加入相应培养基。

6.3.2.2 对照管不加入供试液,按试验管方法同法试验。

6.3.2.3 培养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培养基置20~25℃培养。

培养不得超过5天。

6.3.2.4 结果判断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检查方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的试验菌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应采用增加冲洗量、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更换滤膜品种等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
菌作用,并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6.3.2.5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试验同时进行,不得有菌生长。

6.3.3 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6.3.3.1第一次结果
试验时间:年月日
培养温度: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

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
6.3.3.2 第二次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年月日
培养温度: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

试验结果见表3。

试验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
6.3.3.3 第三次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年月日
培养温度: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第三次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
6.3.4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论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
6.4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小结
取供试品60支,采用薄膜过滤法(三联),以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为冲洗液(冲洗量:200ml/膜,100ml/次)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无菌检查法,以相应溶剂和稀释液、冲洗液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

6.5 结果判断
阳性对照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管不得有菌生长。

否则,试验无效。

若供试品管均澄清,或虽显浑浊但均确证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供试品管中任何一管显浑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除非能充分证明试验结果无效,即生长的微生物非供试品所含。

当符合下列至少一个条件时方可判试验结果无效:
(1)无菌检查试验所用的设备及环境的微生物监控结果不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要求。

(2)回顾无菌实验过程,发现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因素。

(3)供试品中污染的微生物经鉴定后,确证是因无菌试验中所使用的物品和(或)无菌操作技术不当引起的。

试验若经确认无效,应重试。

重试时,重新取同量供试品,依法检查,若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7 偏差处理
方案执行过程中如有偏差产生,根据《偏差处理管理规定》处理,并填写偏差
8 变更控制
方案执行过程中如有对原系统进行变更,提出的变更应遵循,《变更控制管理规程》,并要求填写变更申请控制表,最终报告应包括变更控制列表(见附表4)和以
9 最终评价及建议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
10 试验周期
当质量标准有变更,需对相关项目进行再试验。

.
附表1
验证方案培训签到表
编 号:SOP-VM-02-035-00-01 版本号: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