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心室颤动
若振幅<0.5mv为细颤,若振幅>0.5mv为粗颤。
27
无脉搏性VT
28
心电-机械分离
29
心脏停搏
30
(五)心脏骤停的判断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音消失 4、血压消失 5、呼吸消失 6、瞳孔散大
31
临床表现是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中首要的
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 ①心音消失; ②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
意外等
23
心脏骤停常见原因
成人: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小儿: 非心脏性,如溺水、气道梗阻、烟
雾吸入、感染,中毒等
24
四、心电图表现
心室扑动与颤动(VF):最常见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 心室静止 :其次 无脉心电活动(PEA)
25
室扑 室颤
(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
三失表现
33
新观点:
不再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 法
主观因素影响判断(聋子?) 耽误抢救时间
34
猝死的诊断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无; 心跳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
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38
强调 黄金4分钟
白金时间: 1分钟内 黄金时间: 4分钟 白银时间: 4-8分钟 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
39
内容二:心肺复苏操作
1、2010年版心肺复苏背景 2、新改变 3、三阶段—ABCD四步法 4、基础生命支持内容 (1)识别 (2)启动EMSS (3)复苏体位 (4)核心技术实施:C- A- B- D 5、观看视频2:单人心肺复苏操作
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以内,有时伴 眼球偏斜; ③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 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 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20~30秒; 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内出现。
32
主要根据三大表现判断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或消失
16
左图为右室心肌的电动力强度 右图为左室心肌的电动力强度
17
除极
激刺
+20
R波
0
0
-60
-90
(mV)
18
+20
刺 激
心肌细胞
-90
电压表(mv)
心肌细胞除极,心肌细胞内电位变化 19
心脏骤停的四种类型
心室扑动与颤动(VF):最常见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 心室静止 :其次 无脉心电活动(PEA)
21
(三)发生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
心脏性猝死:所有心脏性猝死必然发生 在心脏骤停后
绝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 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占80% 冠心病心脏骤停中75%有不同程度的
心肌梗死病史
22
心搏骤停的原因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电解质与酸
碱平衡失衡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其他:麻醉和手术
40
(一)背景: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 (ILCOR)和AHA(美国心脏协会)
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 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 会。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二0一二年十月
1
主要内容
1
概述
心肺复苏操作
电除颤
4
小结
2
3
正在护送危重病人的医生突然心脏骤停
4
5
6
视频1 足球比赛时出现球员猝死
7
内容一: 概 述
1、心脏骤停的定义 2、病理生理机制 3、发生原因 4、心电图表现 5、判断
8
(一)心脏骤停定义
普通心脏骤停定义
3、在临床实践中,人们觉得用以上两个定义的 任一个来解释心脏骤停都不够全面。结合两者 专家认为
10
标准心脏骤停定义
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 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 为心脏骤停。
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 猝死。
此定义与cecil内科学第16版(1982年), 心肺复苏一章中的定义不谋而合。
12
主体意义在于“骤”与“停”
骤:突然、未能预见 停:停止泵血
13
(百度文库)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骤停的发生机制:缺氧----心电功能异常 心肌细胞→无氧代谢→高碳酸血症、高乳酸血 症→心肌收缩力↓→降低室颤阈值→室颤、心 脏停博。
14
水泵、电、机械功能和心脏泵血功能比照
15
电启动的机械泵 每一次心搏,必然有一个电启动
有电:室扑、室颤、室速、心电机械分离
无电:心室静止
20
病因学
心脏骤停为心脏疾病引起,80%病人由于心电 功能异常,20%病人为机械收缩功能丧失,也 可因循环衰竭或通气障碍引起明显的呼吸性酸 中毒(心肺骤停)。
不论心或肺何者先行衰竭,两者通常密切相关 心电功能异常为心脏猝死的最常见机制。 VF为来院前心脏猝死主要的心律(占70%)。
11
“心脏停搏”与“心脏骤停”
这两个名词有本质上的不同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
应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如晚期 癌症病人消耗殆尽,终至死亡,心脏停搏,是 必然的结果。这类死亡应归于“生物死亡”。 而由于心脏骤停,病人处于“临床死亡”。 前者无法挽救,而后者应积极组织抢救,并 有可能复苏成功。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
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9
心脏骤停定义来源
1、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在日内瓦开会,作出 如下定义: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
2、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80年,根据美国每年约 有500000人死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中 约60%死于发病后1h内。于是他们为冠心病患者 心脏骤停所作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h内心脏 停搏,为心脏骤停。
35
抢救成功的两个因素
1、“天意”:患者的原发病; 2、“人意”
a、时间(时间就是生命,4分钟内) b、抢救方法的正确性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36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停止: 10秒后昏迷 30-60秒后呼吸停止 4-6分钟后大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
37
抢救时间
<4分钟------40%成活率 4-6分钟------10%成活率 >6分钟-------0~4%成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