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培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及训练
高考第二轮复习——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含答案)

年级高三学科化学版本苏教版内容标题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讲教化信息】一. 教学内容: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二. 教学目标驾驭氯、氧、硫、氮、磷、碳、硅所在主族元素性质的相像性、递变规律和特别性;重点驾驭几种常见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驾驭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驾驭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氨气、氢气的试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与尾气的汲取。
三. 教学重点、难点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四. 教学过程: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主体,这部分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与化学试验、化学计算联系紧密。
复习元素化合物,要运用规律、把握关键、抓住重点、联系实际、编织元素化合物的科学体系。
元素化合物学问复习中要留意相像、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
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相像之处也有相异点。
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入试题中。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说明:1. 氯元素的学问网络2. 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常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实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l2+NaHCO3=NaCl+CO2↑+HClO(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 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3H2O=Fe(OH)3↓+3HClO(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特点。
2. 掌握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了解非金属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特点3. 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4. 非金属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特点,非金属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
3. 采用讨论法,探讨非金属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结合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 案例分析:分析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结合实际应用举例说明。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非金属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分享讨论成果。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非金属化合物制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熟练度。
3.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质量,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4.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讲碳、硅及其化合物1、碳、硅、锗锡的+4价化合物稳定,+2价化合物不稳定;铅的+4价化合物不稳定,+2价化合物稳定。
2 、 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3 、非金属单质跟碱液作用一般无H2放出,但Si却放出H24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作用,但Si能与HF作用。
5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跟HF作用。
6、 Na2SiO3的水溶液称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即水玻璃)俗称泡花碱。
例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⑤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2.CO2和SiO2的比较例2:科学家最新发现,火星土壤中含有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沉积物。
下列有关二氧化硅和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硅氧键比氢氧键强,所以二氧化硅的熔点高于冰 B.1 mol SiO2含有4 mol Si—O键高温C.粗硅精炼原理:SiO2+2C===== Si+2CO↑ D.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胶强调:CO2与盐的反应①CO2+Na2CO3+H2O=== 3 ②CO2(少量)+2NaAlO2+3H2O=== +CO2(足量)+NaAlO2+2H2O=== +③CO2(少量)+Ca(ClO)2+H2O=== +④CO2(足量)+Na2SiO3+H2O=== +⑤CO2(少量)+C6H5ONa+H2O====+例3:将足量的CO2气体通入下列澄清溶液中,最终仍为澄清溶液的是( )A.苯酚钠溶液 B.氯化钙溶液 C.水玻璃 D.饱和Na2CO3溶液3.CO32-的检验(1)检验方法向待检验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Ca2+或Ba2+的可溶性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适量的盐酸,白色沉淀溶解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验溶液中有CO32-(2)注意事项①不能用加酸看是否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方法检验,因HCO3-也有该现象发生。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掌握非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学会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非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重点:1. 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非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学难点:1. 非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非金属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通过示例讲解非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最新动态。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相关企业或实验室,加深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认识。
3. 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个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九、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PPT课件,展示相关结构、性质和用途。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归纳与整理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归纳与整理 (共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小结,进一步熟悉硅、二氧化硅、硅酸及硅酸盐的性质。
2. 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小结,进一步熟悉氯气的性质Cl -的检验方法。
3. 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小结,进一步熟悉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4. 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小结,进一步熟悉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5.通过思考交流、典例剖析、自我反思,进一步熟悉氯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硅、氯、硫、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学习难点】气体实验装置的选择与设计、常见物质的转化及应用 【同步学习】活动一、硅、氯、例、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方法探究: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理解同一元素不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温馨提示】(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不同的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S -2←S 0―→S +4S +6,N -3―→N +2N +4N +5等。
(2)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相同的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NH 3NH 3·H 2ONH +4(铵盐)”“SO 2H 2SO 3HSO -3SO 2-3(亚硫酸盐)”“SO 3―→H 2SO 4―→SO 2-4(硫酸盐)”等。
2.思考交流:回顾旧知,构建硅、氯、硫、氮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转化关系)。
【温馨提示】(1)硅胶圈化合物知识网络图:(2)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3)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4)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3.讨论交流:结合知识网络图,写出上述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温馨提示】(略)4.问题探究:在上述转化关系中符合转化关系“A ――→O 2B ――→O 2C ――→H 2O (酸或碱)”的常见物质有哪些?请写出转化的关系式。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期末复习学案含高考真题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期末复习学案一、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硅(一)在地壳里,硅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居第次于氧全部以_____态存在。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周期,族: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二)二氧化硅及硅酸1、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熔点___、硬度___。
水晶、石英是二氧化硅晶体。
2、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i02是酸性氧化物,是___的酸酑,___于水。
常温下Si02与NaOH 溶液反应得到硅酸钠(Na2S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高温下Si02能和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生成硅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常温下,SiO2能与氢氟酸(HF)反应,此反应常用于刻蚀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二氧化硅的弱氧化性:Si02高温下与C作用可制取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用途 :①Si0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②Si02常被用来制造石英表中的压电材料(3)Si02用于制造各种玻璃制品。
思考:(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应用什么样的塞子?(2)Si02不溶于水,如何由Si02制取H2SiO3?(三)硅酸和硅酸盐(1)硅酸(H2Si03)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___。
(2)硅酸钠(Na2Si03):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能制得硅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传统三大硅酸盐产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化学⽆机⾮⾦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化学⽆机⾮⾦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机⾮⾦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混合物X由Na2O、Fe2O3、Cu、SiO2中的⼀种或⼏种物质组成.某校兴趣⼩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如下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Ⅱ可知X中⼀定存在SiO2B.⽆法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2OC.1.92 g固体成分为CuD.15.6 g混合物X中m(Fe2O3):m(Cu)=1:1【答案】B【解析】途径a:15.6gX和过量盐酸反应⽣成蓝⾊溶液,所以是铜离⼦的颜⾊,但是⾦属Cu和盐酸不反应,所以⼀定含有氧化铁,和盐酸反应⽣成的三价铁离⼦可以和⾦属铜反应,⼆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4.92g固体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3.0g,所以该固体为⼆氧化硅,质量为3.0g,涉及的反应有:Fe2O3+6H+=2Fe3++3H2O;Cu+2Fe3+=2Fe2++Cu2+,SiO2+2NaOH=Na2SiO3+H2O,⼜Cu与NaOH不反应,1.92g固体只含Cu;结合途径b可知15.6gX和⾜量⽔反应,固体质量变为6.4g,固体质量减少15.6g﹣6.4g=9.2g,固体中⼀定还有氧化钠,其质量为9.2g,A.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定存在SiO2,故A正确;B.15.6gX和⾜量⽔反应,固体质量变为6.4g,只有氧化钠与⽔反应,混合物中⼀定含有Na2O,故B错误;C.Cu与NaOH不反应,1.92g固体只含Cu,故C正确;D.设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x,⾦属铜的物质的量是y,由Fe2O3+6H+=2Fe3++3H2O、Cu+2Fe3+=2Fe2++Cu2+得出:Fe2O3~2Fe3+~Cu,则160x+64y=6.4,64y﹣64x=1.92,解得x=0.02mol,y=0.05mol,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0.02mol×160g/mol=3.2g,⾦属铜的质量为0.05mol×64g/mol=3.2g,则原混合物中m(Fe2O3):m(Cu)=1:1,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成分推断及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侧重于学⽣的分析和计算能⼒的考查,为⾼考常见题型,注意掌握检验未知物的采⽤⽅法,能够根据反应现象判断存在的物质,注意合理分析题中数据,根据题中数据及反应⽅程式计算出铜和氧化铁的质量,难度中等.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些岩⽯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③⾼纯度的硅单质⼴泛⽤于制作光导纤维④普通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为SiO2⑤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⑥硅酸铜钡( BaCuSiO x,铜为+2价),x等于6,可⽤氧化物形式表⽰为 BaO·CuO·2SiO2A.①②⑥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答案】A①硅元素在⾃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硅酸盐和⼆氧化硅,是构成⼀些岩⽯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①正确;②⽔泥、玻璃、陶瓷都是传统⽆机⾮⾦属材料,主要是硅酸盐产品,制备原料都要⽤到含硅元素的物质,②正确;③光导纤维的成分是⼆氧化硅,⾼纯度的硅单质⼴泛⽤于制作硅能电池,③错误;④玻璃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英的混合物,成分可⽤氧化物的形式表⽰为:Na2O?CaO?6SiO2,④错误;⑤粗硅制备单晶硅的反应是:Si+2Cl2ΔSiCl4、SiCl4+2H2ΔSi+4HCl,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⑤错误;⑥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属氧化物写在前⾯,再写SiO2,含有氢元素的H2O最后写,所以硅酸铜钡⽤氧化物形式表⽰:BaO?CuO?2SiO2,⑥正确。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掌握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3. 了解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氢、氧、氮、碳、卤族元素等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制法和用途。
2. 教学难点: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2. 利用实验教学法,演示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规实验器材。
3. 课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等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产品,如玻璃、塑料等,引发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学习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组讨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如氢气、氧气的制备,酸碱反应等。
4. 练习与思考: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思考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实验和练习中的积极性。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环保等。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0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学案

第10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科素养]1.变化观念:通过学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和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非金属性质的差异,体会运用分类思想建立思维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结合物质的制备、化学实验等,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
[网络构建]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2C+SiO 2=====高温Si +2CO↑ ②SiO 2+2NaOH===Na 2SiO 3+H 2O ③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 ④Na 2SiO 3+CO 2+H 2O===H 2SiO 3↓+Na 2CO 3 ⑤SiO 2+4HF===SiF 4↑+2H 2O (2)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Cl 2+SO 2+2H 2O===H 2SO 4+2HCl②2Fe+3Cl 2=====点燃2FeCl 3或Cu +Cl 2=====点燃CuCl 2 ③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④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 ⑤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⑥2NaCl+2H 2O=====电解2NaOH +Cl 2↑+H 2↑ (3)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①2SO 2+O 2催化剂△2SO 3②Cu+2H 2SO 4(浓)=====△CuSO 4+2H 2O +SO 2↑ ③C+2H 2SO 4(浓)=====△2H 2O +CO 2↑+2SO 2↑ ④2CaSO 3+O 2===2CaSO 4(4)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①Ca(OH)2+2NH 4Cl=====△CaCl 2+2NH 3↑+2H 2O ②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③3NO 2+H 2O===2HNO 3+NO④C+4HNO 3(浓)=====△CO 2↑+4NO 2↑+2H 2O[核心强化]1.区分4个易混问题(1)非金属单质与碱液反应一般无H 2放出,但Si 能与碱反应放出H 2。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一章:非金属元素概述1.1 非金属元素的定义与特点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定义讨论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特点1.2 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质介绍非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分析非金属元素电负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特性1.3 非金属元素的主要用途探讨非金属元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氢及其化合物2.1 氢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氢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氢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2.2 水的结构与性质分析水分子的结构探讨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3 氢气与水的制备及应用介绍实验室制备氢气与水的常用方法讨论氢气与水的应用领域第三章:氧及其化合物3.1 氧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氧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氧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3.2 氧气的制备与用途探讨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分析氧气的应用领域3.3 酸碱理论简介介绍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酸碱理论在非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第四章:碳及其化合物4.1 碳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碳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碳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4.2 碳酸及其盐类分析碳酸及其盐类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碳酸及其盐类在自然界中的应用4.3 有机化合物简介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探讨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五章:氮及其化合物5.1 氮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氮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氮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5.2 氨气的制备与用途探讨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分析氨气的应用领域5.3 硝酸及其盐类分析硝酸及其盐类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硝酸及其盐类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六章:卤素及其化合物6.1 卤素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卤素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卤素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6.2 氯气的制备与用途探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分析氯气的应用领域6.3 卤化氢及其盐类分析卤化氢及其盐类的结构与性质讨论卤化氢及其盐类在工业中的应用第七章:硫及其化合物7.1 硫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硫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硫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7.2 二氧化硫及其应用分析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讨论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7.3 硫酸及其盐类分析硫酸及其盐类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硫酸及其盐类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八章:磷及其化合物8.1 磷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磷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磷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8.2 磷的氧化物及其应用分析磷的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磷的氧化物的应用领域8.3 磷酸及其盐类分析磷酸及其盐类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磷酸及其盐类在农业中的应用第九章:硼及其化合物9.1 硼元素的基本性质介绍硼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讨论硼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9.2 硼酸及其盐类分析硼酸及其盐类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硼酸及其盐类在玻璃、陶瓷等工业中的应用9.3 硼氢化物及其应用分析硼氢化物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硼氢化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十章: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及其它非金属化合物10.1 碳化物及其应用介绍碳化物的结构与性质讨论碳化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0.2 氮化物及其应用分析氮化物的结构与性质讨论氮化物在电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10.3 氧化物及其它非金属化合物探讨氧化物及其他非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讨论氧化物及其他非金属化合物在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性质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特点电负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特性的理解和应用重点二:氢、氧、碳、氮、卤素、硫、磷、硼等元素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化合物每个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重点三: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非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酸碱理论的定义和原理非金属化合物在酸碱理论中的分类和作用重点四:实验室制备氢气、水、氧气、氨气、氯气等重要气体的方法制备原理、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重点五:非金属元素在环境、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非金属元素在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高性能材料制备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涵盖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知识点,重点关注了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性质、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和应用、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非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实验室制备重要气体的方法以及非金属元素在环境、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卤素、硫等)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用途。
2. 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反应方程式。
3. 能够运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卤素、硫等)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3.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卤素、硫等)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3.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3. 利用案例分析,探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气、氧气、氮气、卤素化合物、硫化合物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卤素、硫等)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3. 实验:进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如氢气的燃烧、氧气的助燃性等。
4. 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5. 案例分析:介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应用实例。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讨论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八、教学拓展:1. 介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探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作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培优计划 第四章 非金属及化合物专项增分集训

第四章 非金属及化合物[专项增分集训]1.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技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1)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ClO 2和Na 2SO 3溶液处理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如下:NO ――→ClO 2反应ⅠNO 2――→Na 2SO 3溶液反应ⅡN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ClO 2+H 2O===NO 2+HNO 3+HCl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1.12 L N 2生成(标准状况),共消耗NO________g 。
(2)羟胺(NH 2OH)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1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常用作还原剂,其水溶液显弱碱性。
①NH 2OH 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的原理与NH 3相似,NH 2OH 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某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与NH 2OH 相同,其水溶液显酸性。
该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采用电解法制备N 2O 5的装置如图所示,Pt 乙为________极,生成N 2O 5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水在工业上常用作沉淀剂。
已知25 ℃时,K sp [Fe(OH)3]=1.0×10-38,K sp [Al(OH)3]=1.0×10-32。
向一定浓度的AlCl 3和FeCl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①当Fe 3+完全沉淀[c(Fe 3+)小于1×10-5 mol·L -1]时,测定c(Al 3+)=0.2 mol·L -1,此时所得沉淀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Al(OH)3。
高三高三高中高考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答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案例练习

课时作业(十四)1.D[解析] Cu与Cl2发生反应产生CuCl2,Cu与盐酸不能发生反应;A不符合;Fe 与Cl2发生反应产生FeCl3,不产生FeCl2,B不符合;Fe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FeCl2,不产生FeCl3,C不符合;Al与Cl2发生反应产生AlCl3,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与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AlCl3,D符合。
2.C[解析] A、B项,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或干燥的有色布条均不能与Cl2反应,无明显现象,错误;D项,HCl、Cl2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
3.A[解析] A项,氯水中滴加含有NaHSO4的石蕊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含有漂白性物质,说明有HClO;B项,HClO具有漂白作用,可漂白有色布条;C项,溶于水的Cl2,只有部分Cl2与水反应,其余Cl2溶于水,导致氯水呈浅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D 项,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滴加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AgCl)。
4.C[解析] 反应3Cl2+2NH3N2+6HCl中,氯气表现了氧化性,氨表现了还原性,A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由-3价上升到0价,所以,每生成0.1 mol N2转移电子为0.6 mol,B正确;反应中的NH3是被氧化,而非被还原, C错误;当氨过量时,氯气与氨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将与过量的氨反应而生成氯化铵固体,D正确。
5.A[解析] 利用碘易升华的特性精制碘,须使ICl、IBr中的Cl、Br变为难挥发性的物质,而使其中的+1价的碘元素被还原为I2,同时加入的物质和碘(I2)不反应。
加入KI发生反应IBr+KI I2+KBr、ICl+KI I2+KCl,加热时I2升华与KCl、KBr 分离,A正确;加入Zn,在加热条件下生成ZnI,影响被提纯的物质,不符合提纯的原则,B错误;加入KCl与杂质不反应,不能起到除杂的目的,C错误;加入水,导致碘难以升华,且水中溶解部分碘,不符合分离、提纯的目的,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培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及训练
(一)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但其具有“亲氧”特性,使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其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对于碳、硅两元素,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C -4H 4C 0―→C +2O ―→C +4O 2
Si -4H 4Si 0―→Si +4O 2(H 2Si +4O 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Mg 在CO 2中燃烧。
2Mg +CO 2=====点燃2MgO +C 。
(2)“水滴石穿”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CO 3+CO 2+H 2O===Ca 2++2HCO -3。
(3)“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 3+CO 2+H 2O===Ca(HCO 3)2,
Ca(HCO 3)2=====△
CaCO 3↓+CO 2↑+H 2O 。
(4)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
2Na ++CO 2-3+CO 2+H 2O===2NaHCO 3↓。
(5)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iO 2+4HF===SiF 4↑+2H 2O 。
(6)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iO 2+2OH -===SiO 2-3+H 2O 。
(7)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 2+NH 3+NaCl +H 2O===NaHCO 3↓+NH 4Cl 。
(二)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氯”是典型的活泼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Cl -1―→Cl 02―→HClO +1―→HCl +3O 2―→HCl +5O 3―→HCl +7
O 4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MnO 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 2的化学方程式。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将浓盐酸滴到KMnO 4固体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 。
(3)将Cl 2通入石灰乳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4)在空气中漂白粉漂白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 。
(5)向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的离子方程式。
2Fe 2++Cl 2===2Fe 3++2Cl -。
(6)向FeBr 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 2的离子方程式。
2Fe 2++2Br -+2Cl 2===2Fe 3++Br 2+4Cl -。
(7)向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的离子方程式。
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
(8)将SO 2和Cl 2混合,漂白性减弱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 2+Cl 2+2H 2O===4H ++SO 2-4+2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