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通用4篇)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通用4篇)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通用4篇)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篇1根据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在××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些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做法(一)、通识性培训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及时成立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

重视通识培训的过程管理,每次集中培训学习,采用点名制度,做好考勤记录,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

如教导处的《走近新课程、感受新课程》,用通俗的语言,列举了十多个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近新课程,感受新课程。

一些教学骨干、教研组长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专题报告,大家都精心准备,并制作了幻灯片。

据统计共作新课程专题讲座5个。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新教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

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

许多老师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反思日常行为,这样老师们在生动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13新课程改革

13新课程改革

第三节新课程改革一、背景1、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增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心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2、标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标志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3、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4、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重视课程内容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培养;●重视个别差异;二、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是:课程文化的再造/学校文化的重建)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重点)四、课程管理:1、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始试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考点链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国家课程:管理权-中央教育行政机构;2.地方课程:管理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3.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学校在确保国家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五、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拓展延伸: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主动性(首要)、独立性(核心)、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没有问题就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七、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八、新课改的评价理念1.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3.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教师自评为主;。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

二、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

(1).健全___。

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

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

(2).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

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

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

(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 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 乏整合的现状。
强调:整体设置,综合课程,均 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 技术教育。
◆相关试题
选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 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B)。
A.均衡性
第八次: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999年至今)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出自:庄子《养生主》
意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 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 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 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 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1. 国内背景
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实施素质教育
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保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2. 国际背景
●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根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 丁(James Martin)的测算结果,人类的 知识在19世纪时约每50年增加一倍, 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 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尔后近10 年大约每3年就增加一倍。
B.平均性
C.选择性
D.综合性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繁、难、偏、旧,过于 注重书本知识。
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学习兴趣和经 验,终身学习必备。

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5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5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5篇)第一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考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反映当前课程改革的成效。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起,从教师、学校等方面分析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施,课堂教学一、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初探(一)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场景1: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提问许多很幼稚的问题;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动不动就小组讨论,也不引导学生的思路,也不管学生是在认真讨论,还是趁机说闲话;为了展示自己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堂课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教学方式,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

在这种热闹的课堂教学中,花哨的活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传统教学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了,新课改提倡的东西也没真正掌握。

场景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我们看到课堂上到处是热闹非凡的讨论,为了合作就分组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不管适不适合都采用探究式学习,把探究当成了一种新课程必定要有的点缀。

我们还看到有的老师不仅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甚至还把它绝对化,没有意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

我们要改变的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

场景3: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于是我们听到新课程的课堂上“你真棒!”的表扬声不绝于耳,而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不是应该鼓励;我们看到在学生很容易地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后,老师表现出的过分惊喜的表情。

表扬、称赞成了一种例行公事,有的老师表扬的同时还伴随着动作,显得训练有素的样子。

场景4: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于是我们听到有的老师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教,忘记了这本应该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的。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目标、3、改革理念、4、改革的内容1、改革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内背景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2)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3)素质教育仿真的提出(4)基础教育的滞后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总目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下: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

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

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渗透使得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从上述对当前时代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陛、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2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2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2篇)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

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客观存在的问题1、积极研究探索,实事求是,重实质,少花样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在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理念、思想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西方取得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拿来,但不应盲目照办,引进不是目的,创新才是最终目的,创新就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另立新经。

关于这一点,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课改模式和方法。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课改的社会环境课改不单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也不是单靠教育系统内部的调整和自适应就能顺利完成。

课改涉及到政府、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文化传统以及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些因素都能被很好的调动起来,形成促进课改“合力”,课改才能顺利的推进。

因此,必须加强对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寻求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有利于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应借鉴山东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升学实际进行设计,选择课程内容课改使高中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也使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比如新课标只给新课程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在学科内容等细节问题上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这就给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留下了不小的空间。

比如新课程增加了选修模块,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发展丰富自己的个性提供许多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和内容。

因此,老师在课改实施中,在学科内容的选择方面,除了要考虑学生个人的成长等因素外,还应尽可能的考虑与大学课程的对接,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3.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4.新课程改革的调整
5.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6.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对比
7.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8.教学观念的转变
9.学习方式的转变
10.教学评价的转变
11.学生评价的转变
12.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
第二章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1.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三要义
3.创新教育的含义及本质
4.创新教育的任务及属性分析
5.创新教育要义
6.创新教育的实施教育创新的概述
7.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了规模最大的、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

习惯上把此次课程改革称之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八次课改,更简便的叫法是新课改。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

新课程理念只不过是教育本旨的回归。

新课程理念包括十项主要内容: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课改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最大任务是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观念主裁命运。

观念以影响人的一生,教育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师的命运,影响所教学生的一生。

从教师“教完”到关注学生“学完。

”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教师不同的教育观念。

许多教师认为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

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教的方式的转变,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借鉴“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经验,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

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通用6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三、目标任务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

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

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

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显现,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成了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教育贸易市场不断开放,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教育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尤显重要。

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却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和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在国际性知识竞赛中,笔试方面中国的学生得分很高,可是在口头表达、设问的环节上,我们的学生却败下阵来;在实践活动中,外国孩子的问题此起彼伏,可中国的孩子却沉默寡言;同样是课堂,外国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我们的学生却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勉强说两句;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外的孩子能想出若干个解决方法,而我们的孩子却在满脑子搜寻老师曾讲过的答案。

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扣书本的狭隘观念,使我们的学生行为谨小慎微,把老师作为一根离不开的拐杖,不管想什么问题,首先想到“老师是怎么讲的”,思维迟钝,视野局限,素质不高,缺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生存。

因此,我们过去的那种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新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二、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府行为。

2001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

2004 年秋季,高中课改启动,几年来,全国已有24 个省份进入了实验。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考点1 课程的含义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计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实施过程的总和。

狭义课程也可以理解为某一学科。

考点2 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考点3 新课程改革及其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举措;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点4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考点5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和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考点6 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革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课程结构调整的三点基本原则,也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特征。

考点7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突破学科为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考点8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下的教学观:体现以人为本;强调师生交流;注重开放学习;整合课程形式;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发展。

考点9 新课程中的学生观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考点10 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生建设,净化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将于____年实施新的课程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详细规划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步骤,以保证实施顺利进行。

二、目标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3. 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内容1. 课程设置(1) 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明确课程目标和体系。

(2)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4) 加强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开展多元化课程,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

2. 教学方法(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推广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实验、实训和实践活动。

(5) 创新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师资培训(1) 加强新课程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研讨,推广教学经验和好的案例。

(3) 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步骤1. 准备阶段(1) 成立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改革的整体工作。

(2) 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3) 组织专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4) 开展宣传工作,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容。

2. 实施阶段(1) 开展新课程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 制定新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 加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4)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部分 新课程改革(完)

第六部分 新课程改革(完)

第六部分新课程改革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课程概述考点1.课程的含义(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计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狭义课程也可以理解为某一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考点2.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个要素组成。

考点3.课程的类型(1)依据学科固有属性: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与综合课程;(3)依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依据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5)依据课程的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6)依据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考点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时代发展的要求: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2.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3.中国的现状:(1)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2)基础教育的滞后;(3)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考点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课程目标的概念:广义:即教育意图,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很广,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狭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主要是指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2.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1)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新课程改革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背景1正式启动的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称“新课改”。

这是第八次较大规模的2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

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

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5、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6、被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赞科夫、布鲁纳、瓦根舍因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构、内容,构建符合☆▲2.新课程的六大具体目标(习结评管内能)★(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全人”的发展★(2)提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注意:均衡性强调▲“比重”,综合性强调“内容”。

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核心目标①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素质教育推进的▲关键因素。

②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与合作的能力★(5)建立与素质教育力量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①“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表现: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3、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2)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4)课程综合化(5)现代信息技术化,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考点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了解)(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1.新课程改革的含义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产生与发展(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2)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和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3)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4)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做修改。

(5)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

(6)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7)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确立。

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2001年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期。

至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02年秋,实验范围扩大,省级实验区工作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评价制度等)全面进入实验阶段。

2003年秋,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

2004年秋,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

2005年秋,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第三讲: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第三讲: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适当
偏难
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
100% 90% 79% 50%
0% 小学 初中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类型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书面习题 读课本 实践性作业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 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 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 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第三讲: 第三讲: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考虑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考虑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课题)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课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新世纪、 2、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3、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4、克服传统课程弊端的必然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文献比较研究、经验与调查研究、 文献比较研究、经验与调查研究、专题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开发
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全面推广
1996年 月始, 1996年7月始,在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 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 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所大学及 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 1993年秋实施的九 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年秋实施的九 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 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总计调 查了全国9个省(市)近16000名中小学生,2000 查了全国9个省( 16000名中小学生, 名中小学生 多名校长、教师和50 50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 多名校长、教师和50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 员会委员。 员会委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落实 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与学过程中的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
1、教育部与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⑤建立于素质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4、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5、新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箱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6(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7、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新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9、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主体性和互惠性)。

10、新课程中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有规律、有巨大发展潜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都有自身独特性、与成人之间有巨大差别
③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独立于老师之外、是学习主体、债权主体。

1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各自特点:
①研究性学习(也称发现学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探究学习的过程: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②合作学习:互动性、目标性、平等性、群体性、情境性、激励性
③自主学习:能动性、独立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灵魂)、异步性
13、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①敬业乐业精神(核心);②博爱精神;③务实精神。

14、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素质:①更新自己的观念;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③要有创新精神。

15、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着;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16、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①对待学生上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上,强调合作。

17、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8、教师评价的依据: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根本任务、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9、教师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可行行原则、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原则。

20、教师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矫正功能。

21、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22、(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3、(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24、(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教学重点)是设计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

(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5、新课程提倡的额教学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

26、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对未来的人才的培养要着力于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7、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8、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身体宿主、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

29、素质教育的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动机机制、激励机制)
30、素质教育进入实质性阶段是在(2005年),特点是: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

3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3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基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34、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35、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邓小平: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和“三个代表”。

3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首要特征)、独立性(核心特征)、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37、(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其探究的重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的特征: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劳动具有长效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

2、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知识(特定的学科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等)
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山香):使用的针对性(基本特点)、要求的双重性、内容的全面性、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影响的广泛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华图):全局性、超前性、导向性、示范性。

5、教师职业的道德基本要求是(爱国守法),本质要求是(爱岗敬业),内在要求(为人师表);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教师的根本任务(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终身学习)。

一般认为,师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核心)、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7、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自律、慎独、内省、兼听、勤学。

8、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道德价值: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师德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9、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中共):①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最基本的社会作用)、
②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③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④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华图):①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②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表现在(教育功能、社会促进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1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两个方面:①职业道德意识修养;②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1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加减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4、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

1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慎独。

16、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是:教师职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