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教案 学会记事 佳作欣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2、试一试: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1)我要点评:
(2)添枝加叶:
第一,增加细节。
如“我”是怎样“不小心”才摔跤的?是踢到了石子什么的,还是一路上有心事、在走神?“我”摔倒时有多狼狈?手哪里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长辈们说了什么?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如有没有观察“我”的伤情,有没有给“我”处理伤口?等等。
第二,融入感情。
如“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基础恰当抒情,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3、美文欣赏:
那天下午放学,我家隔壁的阿姨来接孩子,对我说奶奶病了,叫我快点回家,当时我眼眶红了,因为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会生病,妈妈经常出差办事,都是奶奶在照顾我。
(着急回家原因)
我心急如焚,哭着跑回家(心理状态),不小心摔踢到了一块石头,重重的摔了一跤,手擦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校服也磕破了,露出膝盖红彤彤的肉。
可是我不觉得痛,一路上跌跌撞撞地跑回家。
扑倒奶奶床前,奶奶看到我脏兮兮的模样,搂着我哽咽着说“我的心肝宝贝呀,你怎么伤成这样,可心疼死我
备注:1、教学反思必须手写。
2、要有详细的二次备课。
3、根据实际上课时间,准确填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协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动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有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升。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看完后,请同学们先列出写作的情节思路。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叙事完整,中心明确。
讲授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
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
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②是否有前后连贯的情节。
③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④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叙述事情要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晰。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
即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
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一)》作文一:《快乐的野餐》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和家人或者小伙伴一起出去野餐过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经历过的一次快乐的野餐!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了公园野餐。
一到公园,我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啦!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块大大的地毯,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我们找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把野餐布铺好,然后把带来的好吃的都拿了出来。
有香喷喷的面包、甜甜的水果、还有我最爱吃的巧克力蛋糕。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拿起面包就吃了起来,“哇,真好吃!”弟弟边吃边说,嘴巴上沾满了面包渣,样子可爱极了。
吃饱喝足后,爸爸和妈妈带着我们一起玩游戏。
我们玩了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
我还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只小蝴蝶,它的翅膀是蓝色的,上面还有一些白色的斑点,漂亮极了!我轻轻地走过去,想要抓住它,可是它一下子就飞走了。
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收拾好东西,带着满满的快乐回家了。
这次野餐真的太好玩啦,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作文二:《第一次骑自行车》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学过骑自行车呀?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第一次骑自行车的故事。
记得那是我生日的时候,爸爸送了我一辆漂亮的自行车。
它是蓝色的,上面还有我喜欢的卡通图案。
我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想要骑上去。
可是,当我真正骑上去的时候,才发现骑自行车可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总是掌握不好平衡,车子一会儿往左歪,一会儿往右歪,吓得我直冒冷汗。
爸爸在后面扶着我,不停地鼓励我:“别害怕,眼睛看前方,脚用力蹬。
”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慢慢地找到了感觉,车子也骑得越来越稳了。
可是,当我回头一看,发现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松开了手。
我一下子慌了神,“砰”的一声,摔倒在了地上。
我的膝盖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练习。
终于,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又一圈,风儿在我耳边吹过,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二)》作文一:《堆雪人的乐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冬天吗?我可喜欢啦,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去年冬天,下了一场好大的雪。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我们知道,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交代清楚这六个“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
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统编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佳作展示10篇)

统编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佳作展示10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写作实践: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小心。
二、以《那一次,我真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光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课本上引语和指导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看看《散步》一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起因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结局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
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这是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
我们写作记事文章的时候,也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此外,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四、第三关:融入情感,写真切
1.方法点拨。
(1)探究《秋天的怀念》相关语句效果。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二、第一关:抓住要素,写清楚
1.方法点拨。
(1)回顾《秋天的怀念》,分析课文四个片段中时间、地点要素是什么,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时间
地点
片段一
“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
“四周的墙壁”
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屋里”
片段三
“她出去”后
“背着我去看她”
片段四
“又是秋天”
“北海”
明确: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尤其是时间、地点要素时,有的是直接交代,有的是间接交代。间接交代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事物、情节等来暗示,如“天上北归的雁阵”应该是在春天,“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北海的菊花”等可见是秋天,“四周的墙壁”可见作者在屋内,“背着我去看她”可见不在家里,可能是在医院。
教案序号:课题:写作:学会记事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2.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3.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教学难点: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两至三篇记事的记叙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学会记事(出示课件1)二、精读细研,技法学习(一)学习方法教师:我们以本单元的《散步》一文为例来分析学习“记叙要素”。
(出示课件4、5)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写作指导(出示课件6、7、8)(教师补充讲解。
)(1)明确记叙六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略写)、经过(详写)和结果(略写),即“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写作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如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运用;2.学会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事件;3.掌握记叙文的线索和结构,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4.通过对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的记叙,锻炼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掌握记事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生动、具体地记叙事件;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有意义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记叙文,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和美感;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学会记事的过程中,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体现这些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熟练运用修辞手法。
(3)如何使记叙文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分析优秀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布局谋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连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记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想要分享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生活中的事件生动地记叙下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第1课时)教学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第1课时)教学详案《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从平常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2.掌握记事的六个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条理,懂得写事情要抓住重点。
3.记事要写自己经历的事,要有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掌握记事的六个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教会学生从平常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1.重温《散步》一文,理清写作脉络。
2.复习《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体会细节中蕴藏着的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些事情却给人以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写法指导记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写出来。
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文的“六要素”。
那么,如何记事呢?这里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一写清楚(写明记叙要素,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叙事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
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例如:(引导学生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点评:莫怀戚的《散步》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中散步的事情,其中重点写了选择路线的经过。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同意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就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作者这样写,将一家人散步的过程交代得完整、具体、清晰,并且突出了散步过程中的“分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是程度副词,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对于存在疑问或困惑的问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共同探讨,寻求更近合理的答案,最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课时计划
课题
写作学会记事(一)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难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小试牛刀,构思文章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二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二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训练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了解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把事情写清楚并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锤炼语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屏显一:出示学生病文,学生朗读。
语文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二、知识讲练:掌握写作要求(一)探究第一个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学生分析病文,综合学生发言,结论:这段文字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总结: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归纳小结:交代要素详写经过屏显二: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实践训练一:交代清楚事情屏显三:出示学生病文过渡: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讲述: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屏显五:记叙文常见的顺序:1.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会记事》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以下情景:情景一:我最害怕写作文了。
每次老师叫我们写作文,我都不知道该写什么,总是想不起来平时都发生了哪些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情景二:我倒是能想起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是一到写的时候,一件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会被我写得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了。
师:在写记事作文的时候,这两个情景大家一定很熟悉。
其实同学们怕写这类作文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述。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练好“记好事情”这个基本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指导过渡: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在哪里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想清楚这些,下笔就有路可循。
写作思路:(1)想清“我要写什么事情”。
(2)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设置好“故事的波折”(二)技法回顾1.回顾任务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们,他们把记忆中珍藏的事,思路清晰、情真意切地记录了下来。
现在让我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莫怀戚的《散步》,探究一下大师们是如何记事的。
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讲清楚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作文教案篇1每天放学途中那个小区是必经之路。
时间如同无形的养分滋润了小区花丛中含苞待放的玉兰花,她们披着纯净无瑕的的灯笼裙将娇羞的俏脸掩在薄纱中。
现在正是玉兰开放的时节,当我沉浸在玉兰花悄然绽放的笑容中,几抹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几个行动迟缓的老人,他们每两三个聚集在一起,衣着朴素,都带着白色的卫生手套,弯下腰仔细地搜寻着小路边的角落和花坛的边缘。
他们是丢了什么东西吗?我疑惑地望着这些忙碌的老人。
“老陈,袋子!”一声苍老短促却简捷有力的话从不远处的草地旁传来。
一位老奶奶身穿干净整洁的外套,白发整齐地挽起,远看像嵌上了一朵清雅的玉兰,她正微微蹙起眉凝视着草地上两团纸巾。
另一位老人急忙小跑着拎来一个纸袋。
那位老奶奶蹒跚地踱到草地边,缓缓蹲下身,将一只腿跪在台阶上,一只手撑住地面稳住身体,上身向前倾,伸长手臂,张开手指试图去靠近离她半米多远的垃圾,但没有碰到。
“老李,你站到草坪上去吧!”“不行不行,压坏了小草可就不好了!”老奶奶摇摇头,轻轻摆了摆手。
她又把另一只腿放到台阶上,小心地向前挪了一点,使双膝的位置跪在泥土边缘又不至于压到花草,她再一次伸出双手,身体的前倾度增大,尽力去拿到垃圾,那神情就像溺水者去抓一根水草的努力与执着。
终于,那两片垃圾被老奶奶扔到了纸袋中,她又用相同的方法,以惊人的毅力美化了整片草地。
其他老人也分工有序,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清理工作。
老奶奶的额上渗出了辛劳的结晶,双膝和衣侧都黏上了黑土。
她看着身后素雅的净土,乐呵呵地拍了拍身上。
轻柔的微风拂起她的发丝,像一双手抚过我的心。
空气中飘荡着玉兰的清香,洁白的玉兰花正站在枝头向老人们颔首微笑,传递着最真挚的谢意。
时光定格在了这一瞬间,玉兰花以她端庄淡雅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芳香装点了小区;一群辛勤的老人用真挚质朴和洒满汗水的实际行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捕捉有意义的事件。
2.学会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来记录和再现事件。
3.掌握叙事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课时计划】2课时。
【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多读: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记叙文,学习作者如何捕捉细节并生动地描绘事件。
读书时尽量大声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多写:不断练习写作,尝试记录不同的事件。
古人云:“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通过写作整理思绪,明确表达意图。
多思考:对所要写的事件深入分析,确定文章的核心思想,并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叙述。
多讨论: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意见,从他人的反馈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情景导入】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都在逐渐成熟。
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值得记录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可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感人的瞬间或者一次有趣的活动。
学会记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回忆过去,还能提升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引导大家掌握几种有效的方法,让你的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自学互研】步骤一写作技巧指导,名师导航1.选择有意义的事件:在众多的生活片段中,挑选那些对你有特殊意义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
这样的事件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详细观察和记录:仔细观察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对话等,尽可能多地记录下这些细节。
这将有助于你在写作时更准确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3.构建叙事结构:一篇好的记叙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引入事件,中间详细描述过程,结尾总结或引发思考。
4.使用生动的语言: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1.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2.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一、新课导入在生活的长河中,每一天都如同翻动的书页,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长与探索。
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我们心灵的夜空。
学会记事,就是学会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它们化作文字,永久珍藏。
它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二、新课教学(一)学习方法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一、明记叙要素。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 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自然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传真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有:(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三、会锤炼语言。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例如《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就强调了文中感人的力量,来自一些细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学会记事》❖【情窦初开】(导入新课)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1.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重点)2.完整具体曲折叙写亲身经历的事;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难点)3.留心生活,培养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第一节作文指导课❖【开门见山】(例文剖析)一、回忆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在记事上有些借鉴的地方。
(一)《秋天的怀念》1.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2.多处人物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二)《散步》1.用一件小事来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2.两处景物描写,烘托一家人散步的愉悦心情,映衬家人之间的和谐温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3.多处运用对称句描写人物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更加真实可感。
二、读同学的作文,完成学习任务雨中送伞①那天,是一个同往常一样的一个星期五,但那天的天气却很差,下着瓢泼大雨,刮着呼呼的风,天空中时不时地传来轰轰的雷声。
②和往常一样,向家里打一个电话,但接听电话的却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
一声颤抖的“喂”震撼了我,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是亮亮吗?”我连忙答道:“嗯,爷爷,没什么事,再见!”说罢就挂掉了电话。
③一个人坐在向家驶去的汽车上,心中想着:“接电话的为什么不是爸爸妈妈,哦,他们今天肯定不在家,但为什么不要爷爷来接我呢,下车的地方到家的那一段路怎么走呢?淋雨就淋雨。
”④终于到了,想到自己将在这昏黑的地方,冒着风雨奔跑,却又有一些恐惧。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过程与方法: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一、激趣导入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家谈写作体会,减轻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主题。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
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
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
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学习把一件事说清楚(一)预想:学生安静思考,选择哪个词语,讲一件什么事(二)教师示范把一件事说清楚的方法1.教师简要叙述事件(漏掉起因):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课上,讲完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之后,全班学生向我鞠了一躬,并且送上了他们签名的留言册,我十分感动。
2.师生交流:(1)请学生讲一讲听完老师讲的内容后,自己是否被感动了,觉得哪里不合情理。
预设:学生怎么想到要为教师鞠躬送留言册呢?有什么特殊情况吗?(2)教师补充起因:自己带了这个班两年,因和丈夫两地分居,自己吃住都在学校,以校为家,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两年期间,成了许多同学的知心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写作文题】
1.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2.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
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十分清楚。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
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
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佳作欣赏】
那一次,我真冒失
转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我的同桌和我一样,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而且特别爱笑。
她一笑,泪都流出来了,手绢就成了她的必备之物。
大概由于性格相似的缘故,不久我就和她交上了朋友。
然而却听见许多同学背后议论,说什么淡绿色象征着自私。
我很不高兴,因为我的这位新朋友就是喜欢淡绿色的。
我真希望那一次的事没有发生,真的,它不该发生。
但又由于那一次的事,我又有幸体会到了另一番说不出的味道。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听说她拟定了一个《数学复习提纲》,就想用我的《语文复习提纲》与她交换。
忽然,我脑海里冒出一个怪念头:何不试试她是否大方以证明那淡绿色……
我把自己交换《提纲》的意思告诉她,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一同骑自行车去她家。
天很热,我们在路边的大树下坐着歇了一会儿,聊了一会儿。
然后,她又从书包里拿出几本连环画,我们坐在一起翻阅了一会儿,便又骑车向她家驶去。
我们在一排小楼房前停住了,这些小楼房可真漂亮,特别是那些窗纱,红的、蓝的、鹅黄的、淡绿的。
我说:“那淡绿色的窗纱是你家的吗?”“是的,你怎么知道?”“因为淡绿色……”我说不出来,心也沉下去,见我吞吞吐吐,她有点不高兴。
我们到了她家门前,她一丢书包,脸色一下变了,说:“钥匙不见了,可能是放在课桌上面,这可怎么办?”我一听也傻了眼,心想我既然进不了门,那就走吧,可我走了她一个人在这里也很寂寞,不如在这里陪她一会儿。
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四个商人傍晚回到旅社,停电了,他们只好走着上楼,可住在四十层楼上,没有电梯是很难爬上去的。
于是他们决定一边爬,一边讲故事。
等轮到第四个商人,他们已经爬到了第四十层楼上。
别人要他讲一个短而令人伤心的故事,他说:“已经到了,还讲什么?”用手一摸口袋,叹了一口气说:“噢,我把钥匙忘在楼下汽车里了……”
商人们全都呆了……
她笑了起来,掏出手绢,突然,随着一声金属声响,一把银白色的钥匙掉在地上,我俩都呆住了。
我从书包里掏出我的《语文复习提纲》放在地上,说道:“自私的淡绿色。
”转身就走了。
我骑着自行车,心里乱糟糟的,便到路边那棵大树下歇了一会儿。
刚坐下,就看到一把钥匙出现在我的脚边。
我一下子明白了。
这把金黄色的铜质钥匙才是开她家门的钥匙,我曾听她说过。
唉,我怎么这么冒失?
我抬起头,望着那一排小楼房,呆立了一会儿。
我终于捡起钥匙,向那淡绿色的窗纱奔去……
【名师点评】
全文集中笔墨记叙了自己的“冒失”。
由于自己偏信了“淡绿色象征着自私”这句话,因而对同桌产生了怀疑并发生了误解。
文章紧紧围绕“自私的淡绿色”展开情节,真实自然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