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江淹《报袁叔明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年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5.两文都以写景为主,也有抒情的点睛之笔。摘出两文中的抒情句子。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独一无二 ②超过,比……更快 ③奔驰的马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缥碧(piǎobì):青白色。 ②轩邈(xuāunmiǎo):争高争远。 ③泠泠(línglíng):形容水声的清越。 ④嘤嘤(yīngyīng):鸟鸣声。 ⑤鸢(yuān):一种猛禽 ⑥戾(lì):至、达到。 ⑦经纶(jīnglún):筹划、治理。
《答谢中书书》阅读题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题答案《答谢中书书》阅读题答案一.基础知识演练1.注音颓( )鳞( )遂( )( )与( )奇者藻、( )( )2.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 )竞跃:________________ 未复有能( )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3.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与步于中庭:⑧庭下如积水空明:欣然起行( ) 水中藻交横( ) 如吾两人者耳( )月色入户( )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 )4.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
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 )6.译下列句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1.高 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陶弘景一、易考实词梳理 1. 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休息(2)夕日欲颓.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消沉,萎靡(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义:__________今义:和,同。
)2. 重点实词(1)古来共.谈 ★共: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 ★入:_____________ (3)五色交.辉 交:_____________ (4)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俱:______________ (5)猿鸟乱.鸣 ★乱:_____________ (6)夕日欲.颓 欲:_____________ (7)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 …(8)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___________仙都:___________二、一词多义高.峰入云[F] 常有高.猿长啸[F](《三峡》) 而年又最高.[F](《醉翁亭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F] 其将.归见其亲也[F](《送东阳马生序》)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F]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有时.朝发白帝[F](《三峡》)4.时2.将,3.奇春冬之时.[F](《三峡》)三、重点句子翻译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理解1. 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炼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说说这几句的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练习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第1~4题。
(共10分)《(一)《答谢中书书》全文(二)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书:(2)五色交辉..交辉:(3)四时俱...备四时:俱:(4)夕日欲颓.颓:(5)沉鳞..竞跃沉鳞:(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7)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内容理解。
(1)“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也用得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视角来写的?(3)作者是怎样动静结合来描写景物的?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歇:(2)沉鳞..竞跃沉鳞: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观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7.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对比阅读(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ɡǒu)。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
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晓雾将歇() (4)四时俱备()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B.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
C. 实是欲界之仙都;鱼我所欲也D.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吾与徐公孰美10.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参考答案:9、A 10、《三峡》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气氛《答》渲染了山中早上欢快、生机勃勃的氛围《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谢中书书的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的阅读及答案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8)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9)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0)奇:指奇山异水.
2、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答案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书”的意思是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信;给谢中书的信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对偶4.3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练习答谢中书①书南朝·陶弘景山川②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
实是欲界之仙都⑥。
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注释】①谢中书:谢微(一说谢徵),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②山川:山河。
③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⑤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⑥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⑦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⑧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解释加点字。
①答谢中书书.:②山川之.美:③四时俱.备:④自.康乐以来:2.《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
A.一封书信B.一首古诗C.一篇记叙文D.一篇游记3.下列对这篇短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
B.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
静物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
C.“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是归纳全文的句子,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
D.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
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
4.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练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好在什么地方。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两则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两则习题集一一、文学常识1、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人,被称为“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二、语音颓(tuí) 与(yù) 歇(xiē)三、重点词语解释1、五色交辉交:交相2、四时俱备时:四季俱:都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5、沉鳞竞跃竞:争相6、古来共谈共:共同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四、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重点语句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5、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奇美的山水。
六、课文内容理解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阅读《答谢中书书》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文段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取材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文段二】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①之猿,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罗被径②。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颐物③,悟衷散赏④。
(取材于吴均《与施从事书》) 【文段三】(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⑤。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⑥,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嵌然⑦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⑧之登于山。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镐地⑨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而我独喜得之,书于石,所以⑩贺兹丘之遭⑪也。
(取材于柳宗元《钴铒潭西小丘记》,有改动) 【注】①企水:口渴思饮。
②春罗被径:春草覆盖着小路。
③荡累颐物:消除疲劳,怡养性情。
④悟衷散赏:心有所悟,自由欣赏。
⑤鱼梁:拦水的石堰,中留缺口,可供捕鱼。
⑥突怒偃蹇(yǎnjiǎn):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⑦铁(qīn)然:山石高耸突出的样子。
⑧罴(pí):棕熊。
⑨镐地:地名。
在今西安市西南。
⑩所以:用来……的。
⑪遭:遇合,运气。
1.(2021大兴一模)读懂文言语句,要学会关照语境,善于“邻里相推”。
例如,文段二中“孤峰入汉","汉"在这里指“天河”,即“银河","入汉”就是直达天河的意思。
据此,请你说说“绝壁干天”中“干天”的意思。
(1分) 答:2.(2021大兴一模)阅读文段一,从下列【甲】【乙】两种说法中任选一处,先做出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再结合原文语句说明理由。
(3分)【甲】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再现了山川美景,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答谢中书书》阅读题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题答案一.基础知识演练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竞跃:________________ 未复有能( )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3.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与步于中庭:⑧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入户( )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含答案《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一】【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南北朝吴均的《与顾章书》注释: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具备。
④去月:上月。
1、解词(1)晓雾将歇()(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 仆去月谢()病(4) 岂徒()语哉2、翻译(1)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4.对划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二)【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
1.解释加点词。
(4分)(1)五色交辉()(2)四时()俱备(3)与()其奇者(4)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词语(1)交辉:(2)四时:(3)歇:(4)夕日:(5)颓:(6)沉鳞:(7)欲界:(8)仙都:(9)奇:(10)与: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重点问题: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教师版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2)四时俱备。
晓雾将(3)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5)颓,(6)沉鳞竞跃。
实是(7)欲界之(8)仙都。
自(9)康乐以来,未复有能(10)与其(11)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鳞,指代鱼。
(7)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1.高 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陶弘景一、易考实词梳理 1. 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休息(2)夕日欲颓.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消沉,萎靡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和,同。
2. 重点实词(1)古来共.谈 ★共: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 ★入:_____________ (3)五色交.辉 交:_____________ (4)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俱:______________ (5)猿鸟乱.鸣 ★乱:_____________ (6)夕日欲.颓 欲:_____________ (7)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 (8)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___________仙都: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高.峰入云[F] 常有高.猿长啸[F](《三峡》) 而年又最高.[F](《醉翁亭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F] 其将.归见其亲也[F](《送东阳马生序》)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F]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有时.朝发白帝[F](《三峡》) 春冬之时.[F](《三峡》)4.时2.将3.奇三、重点句子翻译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理解1. 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炼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说说这几句的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练习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第1~4题。
(共10分)(一)《答谢中书书》全文(二)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物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备注: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一)词语解释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3、晓物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鳞,指代鱼。
5、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
7、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时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
8、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指奇山异水。
(二)回答问题: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负势竞上(负担。
)B. 蝉则千转不穷(不断。
)C.古来共谈(皆,共同,一起。
)D.晓雾将歇(休息。
这里指散尽。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猿则百叫无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C.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山峰,【乙】文中写到“高峰入云”,请写出【甲】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动态的句子。
(2分)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2(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
【2019-2020】《答谢中书书》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答谢中书书》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答谢中书书》阅读附答案
读文答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文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__________。
4、简答。
(1)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
水面。
(意对即可)
2、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
3、欲界之仙都。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江淹《报袁叔明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文阅读(材料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材料二)方今仲秋风飞,平原彯色。
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
寂然渊视①,忧心辞矣②。
独念贤明蚤世③,英华殂落④。
仆⑤亦何人,以堪久长?一旦松柏被⑥地,坟垄刺天,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忽忽⑦若狂,愿足下自爱也。
(节选自江淹《报袁叔明书》⑧)[注释]:①渊视:远望。
②忧心辞矣:忧心忡忡地离去。
此信开头处有“高皋为别,执手未期”的句子。
③蚤世:过早去世。
蚤:同“早”。
④英华殂(cú)落:花木凋零。
⑤仆: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⑥被:覆盖。
⑦忽忽:迷离恍惚。
⑧江淹: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袁叔明是其好友,博学多才。
这部分节选内容是作者向友人倾诉自己既无狂士高行,又无社稷功业的苦闷之余,忽然荡开一笔,勾勒出一幅冲淡的秋景,将自己复杂微妙的情感融入其中。
6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3)报.袁叔明书(4)愿足下..自爱也68.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69.对于两则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B.(材料一)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先议论后抒情,最后描写自然美景。
结构巧妙,语言精奇,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C.(材料二)的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怀:人生虽不如意,仍希望长久;然而贤明早逝,草木易凋,自己又如何独能长久?D.(材料二)的作者感慨了生之欢乐短暂,死之悲哀永恒,宿命如此,无法自解,由此叮嘱友人“自爱”,可谓意味深长。
70.两则材料都是写景,都用到了一些写景方法,请分别举例谈一谈。
【答案】67.(1)消散(2)水中潜游的鱼(3)回复,答复(4)您68.(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阅读
(材料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材料二)
方今仲秋风飞,平原彯色。
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
寂然
渊视①,忧心辞矣②。
独念贤明蚤世③,英华殂落④。
仆⑤亦何人,以堪久长?一旦松柏被⑥地,坟垄刺天,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忽忽⑦若狂,愿足下自爱也。
(节选自江淹《报袁叔明书》⑧)[注释]:①渊视:远望。
②忧心辞矣:忧心忡忡地离去。
此信开头处
有“高皋为别,执手未期”的句子。
③蚤世:过早去世。
蚤:同“早”。
④英华殂(cú)落:花木凋零。
⑤仆: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⑥被:覆盖。
⑦忽忽:迷离恍惚。
⑧江淹: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袁叔明是其好友,博学多才。
这部分节选内容是作者向友人
倾诉自己既无狂士高行,又无社稷功业的苦闷之余,忽然荡开一笔,
勾勒出一幅冲淡的秋景,将自己复杂微妙的情感融入其中。
6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2)沉鳞
..竞跃
(3)报.袁叔明书
(4)愿足下
..自爱也
68.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
69.对于两则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B.(材料一)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先议论后抒情,最后描写自然美景。
结构巧妙,语言精奇,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C.(材料二)的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怀:人生虽不如意,仍希望长久;然而贤明早逝,草木易凋,自己又如何独能长久?
D.(材料二)的作者感慨了生之欢乐短暂,死之悲哀永恒,宿命如此,无法自解,由此叮嘱友人“自爱”,可谓意味深长。
70.两则材料都是写景,都用到了一些写景方法,请分别举例谈一谈。
【答案】
67.(1)消散(2)水中潜游的鱼(3)回复,答复(4)您68.(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
色了。
(2)什么时候能再举杯畅饮呢?
69.B
70.示例:【材料一】“青林翠竹”是静景,“猿鸟乱鸣”是动景,
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
【材料二】从“水鸟立于孤洲”,“忧心辞矣”可以看出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方法写景。
(分别阐述,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