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苏锡常镇二模 作文讲评

合集下载

2015苏锡常二模作文详细评析

2015苏锡常二模作文详细评析

• 课本资料收集(有修改) • 1、《前方》(第一册65) •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 生活中的人们,就像坐在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 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 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 受着皮肉之苦。我们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眼睛里 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 •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 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 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 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 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 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 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 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 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 旅者。
• 12. • (1)营造一种时间上的旷远感,表达乡愁 的长久; • (2)与下文形成对照(映衬),表达时代 与人生的变化改变了原有乡愁的气息。
• (每点2分,两点4分)
• 13. • (1)过去的熟人不断地减少与老去;(2) 小村的道路与房屋不断地让我陌生;(3) 回家的速度变得非常快捷,与亲人的联系 变得非常方便; • (4)在第二故乡生根发芽,慢慢成为孩子 的起点和圆心。 •“窃”“效”“妖妄”各1分)
• 9. • (1)当时社会内忧外患,没有太平的景象; • (2)天下太平需要励精图治才能实现。
• (4分,每点2分)
• 10. • (1)以时间为顺序(黄昏——月明——中 宵),首联写山寺所处的环境,颔联写初 到山寺,颈联写夜宿山寺的所闻所见,尾 联写诗人的感想。
• •
如何防偏 1、 防止走题的方法:一是揣摩出题者的意 图。二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 • 从出题者所给的材料看,该材料的核心就 是“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 了” 。如果丢开这一核心,从“贫困交加的 梵高 ”“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 审材料, 就可能发生偏差。 梵高:贫困交加 画:色彩绚丽 • 物质生活贫乏 精神生活富有 • 进而大谈“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笔 者认为,这可能偏离了材料的主旨。 • 2、在写作过程中,还可运用数学解方程的 “验根法”,检验论点的真假。

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

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这里的快慢,可以理解为高速和低速,也可以理解为紧张、急迫和放松、舒缓。

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事实层面,谈论行为动作以及发展的快慢,更可以谈心态的快慢。

也可以从价值层面,谈快好还是慢好。

大多数学生持论——慢好。

这既是一种讨巧的选择——可能这方面东西看得多,可能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讲得多,也可能比较容易谈出道理来;但也是一种不讨巧的选择——我看到这个题目就猜到大多数学生会写慢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适度的快慢,合理的快慢,甚至就主张快好,也许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个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心里急迫,所以主张慢好才有现实针对性。

太多的人,急于成名,急于敛财,急于奔向目标,比如学校里大量课时大量作业的安排,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比如各种培训机构的速成教育,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比如最近的股市,又吸引了大批的人投身股海,比如层出不穷的明星包装模式,等等。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

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

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

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

“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

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入狱前,等等。

苏锡常镇2015届高三联考二模语文详解

苏锡常镇2015届高三联考二模语文详解

•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阔别家乡多年,如今刚一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 B.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竞争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 增多,潜在风险积聚,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感觉“如临深 渊,如履薄冰”。 • C.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 动性;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 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 • D.纵观人生世事,推陈出新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正 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都会过 去,希望总在前方。
• 2.“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 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下列歌词,也运用这 种手法的选项是(3分) • 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 • 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 回忆 • 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 • 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 B(A暗喻C暗喻D通感)
• 3. 下列判断,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 汉字不仅表意,还有象形与表音等特质,无论是繁体字抑 或简体字。德国哲人莱布尼茨曾说,汉字一字就有一意, 这种表意性让汉字有了超越语音的强大功能,由此成为自 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通俗来讲, 西方语言多是靠字母组成音节,再由音节配搭出意义,但 字母本身没有含义。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参与语言建构; 而且,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这一点,既是汉 字不同于西方主要语言的特性,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 汉字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学者认为,允许一定范围内的 简繁字共生,提倡从一部分人开始识繁写简,是承认汉字 超越语言工具的一种传统文化认同。 • A.西方世界一直在寻求组义语言来替代没有含义的字母 文字。 • B.从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来说,繁体字的存在和使用有 特别的文化意义。 • C.西方语言的流传,必须借助语音这个中介才可以实现。 • D.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因为不具备汉字的表意特质 而最终消亡。

苏锡常二模作文详细评析1PPT课件

苏锡常二模作文详细评析1PPT课件
14
• 11.(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3)呕哑嘲哳难为听 •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5)天街小雨润如酥 • (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8分,每句1分)
15
• 12. • (1)营造一种时间上的旷远感,表达乡愁
的长久; • (2)与下文形成对照(映衬),表达时代
22
• 审题

这次作文,出题者所给的材料共2节。

第1节 核心句是“生活的色彩和他画
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第2节 进一步做实第1节的核心句。

那么,“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
太不一致了”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23
• 生活的色彩 画中的色彩 太不一致了 现实的色彩 理想的色彩 反差太大了
• • 分析“现实色彩与理想色彩反差太大”的原因。
2
2.(3分)A
(B项,“调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搭配不 当;
C项,“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 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结构混乱;
D项,介词“随着”赘余,造成整个句子缺少主 语。)
3
3.(3分)C (A项,“务请”“从速”表达生硬。 B项,“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 C项,“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 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
4
• 4.(3分)B
5
• 5.(3分)D • (A项,王勃《滕王阁》; • B项,李白《苏台览古》; • C项,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 D项,刘方平《春怨》)
6
• 6.(3分)B(晏:平静,安定)
7
• 7.(3分)C • (A项,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

2015苏锡常镇二模作文

2015苏锡常镇二模作文

判分要点
精彩语段
考生一:(开头)梁任公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叹 息道:“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 语,醒来一滂沱。”确然,生活与理想往往差之 甚远,古今中外,多少人内心的抒情长卷被生活 无情撕碎,多少人的迷蒙好梦被生活溃然唤醒。 考生二:(举例)少年得意,中年失意,以佛老 之道,笑对这一路风波。那年进京,惊才艳艳的 少年一举成名,锋芒毕露。何曾想到,宦海沉浮, 黄州、惠州、儋州,勾画了他半生的轨迹。然经 命运磨砺,苏轼才成为如今的苏东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 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 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 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 思。 第1节:核心句是“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 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第2节:进一步做实第1节的核心句。 那么,“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 一致了”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生活的色彩 现实的色彩 画中的色彩 理想的色彩 太不一致了 反差太大了
采用“由果溯因法”,分析“现实色彩与理 想色彩反差太大”的原因。 1、理想过于美好。(理想要贴近实际) 2、现实太过残酷。(要正视现实。) 3、提醒人们: A.不要总是生活在理想中,总得为理想做 点什么。 B.不管现实有多残酷,理想不能丢。 C.在残酷的现实中,对未来要充满信心。 也可进一步思考: 难道生活的颜色就不能与画中的颜色一致 吗?
①写诸如“理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面对不堪 的现实,应保持乐观自信”视为切题。 ②单写内心,不涉及现实,如全文写信心,视 为五类卷 ③现实简单呈现,着重写内心,视为四类中下 ④一个切题的中心论点加几个例子,语言一般, 视为四类卷 ⑤比较新颖的立意如: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 实;历史的真实与史书的真实;理想不是乌托 邦,让理想跟着现实走等等

2015苏锡常镇二模作文讲评

2015苏锡常镇二模作文讲评

• 2、在写作过程中,还可运用数学解方程的 “验根法”,检验论点的真假。
• 3.下面一段文字出自同学作文,请指出存在 什么问题。 • 被夹在无色的现实和绚丽的画面之间的 梵高,靠着信心与意念完成了每一幅画, 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而现代许多人, 打亮了灯光,看见了黑暗之中的灰尘后, 便走进了黑暗的队伍并毫无察觉。 • (从材料看,梵高何时“精神堕落”的?无 中生有。)

也可进一步思考:
1、难道生活的颜色就不能与画中的颜色一 致吗? • 2、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生命之花都 需要怒放。 • 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可能有凄冷的 风雨,面对逆境厄运的考验,生命之花可能就此 枯萎,也可能因此怒放。梵高不管脚下的土地肥 沃与否,生命之花依然色彩绚丽。

• 试拟几题,仅供参考。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 二模作文讲评
如皋 贾奎 2015.3.19
一、原题呈现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 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 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 3、《论厄运》培根(第五册85) •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 惊叹。”这是塞尼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 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 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塞尼卡又曾说: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 人”。这是一句宛如诗一样美的妙语。古 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 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 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梵高也是在贫 困交加中画出色彩绚丽的向日葵的。)
• 2、《前方》(第一册64) •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 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 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 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 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 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 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 疲倦地走着。

201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分标准

201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分标准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简要说明,仅供参考]这里的快慢,可以理解为高速和低速,也可以理解为紧张、急迫和放松、舒缓。

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事实层面,谈论行为动作以及发展的快慢,更可以谈心态的快慢。

也可以从价值层面,谈快好还是慢好。

大多数学生持论——慢好。

这既是一种讨巧的选择——可能这方面东西看得多,可能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讲得多,也可能比较容易谈出道理来;但也是一种不讨巧的选择——我看到这个题目就猜到大多数学生会写慢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适度的快慢,合理的快慢,甚至就主张快好,也许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个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心里急迫,所以主张慢好才有现实针对性。

太多的人,急于成名,急于敛财,急于奔向目标,比如学校里大量课时大量作业的安排,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比如各种培训机构的速成教育,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比如最近的股市,又吸引了大批的人投身股海,比如层出不穷的明星包装模式,等等。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

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

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

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

“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

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入狱前,等等。

2015年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剖析

2015年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剖析

节不传于后世来者 无所考焉。
操,不能再后世流传, 使后来的人无法考证。
▲惟庐陵欧阳公, ▲只有庐陵欧阳修,慷慨地吧
慨然以自任,盖 潜心累年而后成 书,其事迹实录,
它作为己任,大概是多年潜 心研究然后才能写成此书,
详于旧记,而褒 其中事迹的真实写作,比旧
贬义例,仰师 《春秋》,由迁、 固而来,未之有
唐 逃 刺 双 洛 钦 有 元 “ 起 将
庄宗遇害。元行钦出 ,被村民捉拿,虢州 史石潭打断元行钦的 脚,用囚车将他送到 阳。李嗣源见到元行 后,大骂道:“我儿 什么对不起你的!” 行钦怒目直视道: 那先帝又有什么对不 你的!”于是李嗣源 元行钦斩于洛阳闹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 贵者,以其义不 苟生尔。方明宗 之兵变,诸将未 知去就,而行钦 独以反闻,至于 断发自誓,其诚 节有足嘉矣。
▲2.B(A暗喻C暗喻D通感) ▲3.B ▲4.D ▲5.B(“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
心,行事极为谨慎;此处误用为指身处危险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元行钦,幽州人。 ▲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
庄宗与梁军战,军 李存勖与梁军作战,战
败而溃,梁兵数百 败而溃逃,被数百梁兵
元行钦哭着回答道: “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 之人,幸亏遇到陛下抚 养,才坐到将相之位。 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 报国,即使死了也无法 推脱自己的责任。”于 是和众将一百多人,都 解开发髻,剪断头发,
放在地上,发誓用死报
主,君臣相拥痛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 为野人所执。刺史 石潭折其两足,载 以槛车,送京师。 明宗见之,骂曰: “我儿何负于尔!” 行钦瞋目直视曰: “先皇帝何负于 尔!”乃斩于洛阳 市。

选择作文之不是世界选择了你作文

选择作文之不是世界选择了你作文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作文【篇一:2015 苏锡常镇二模作文讲评】二模作文讲评用卷一,原题重读: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二、立意分析: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

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

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

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

“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比方说,可能是解放前、文革前、改革开放前,或者就是十年、二十年前,等等。

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狱前,等等。

但是在写作中,不需要对应这些具体的界定,一个简简单单的“以前的那些日子”就够了。

“从前慢”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细细品味、琢磨,这“慢”里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性等等。

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人心浮躁,这几句诗一下子就能打动人的内心,让人停留审视自己的脚步。

第二个分句“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分秒必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所谓人生苦短、时间宝贵,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但是,分秒必争的人生,并不见得就赢了人生岁月,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岁月充满生命的质感。

2014-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讲评课件

2014-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讲评课件

运用排比强化这种情绪。(1分)
请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3分)
如果最好的朋友马克斯遭遇空难,那太 悲惨了;(1分) 对自己居然产生希望好友遭遇空难这种 阴暗、病态心理感到可怕。(2分)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以“我”的视角来叙述,让读者充分感知 “我”的内心情绪; 具体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增强故 事叙述的真实性;
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 观照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 物我同一,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 有人情。 ——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
特点
• • • • 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 使无情事物有情化, 客观事物性格化 “移情”离不开比兴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3、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死亡可贵的原因,是因为能为道义(而 死)而不苟且偷生。(“以”,因为1分; “苟生”,苟且偷生1分;句意通顺1 分。)
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 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言词上对庄宗信誓旦旦“誓以死报”; 行动上却贪生怕死,“出奔”而逃。 (每点2分)
便于表达“我”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小说 主题内容的表达。(每点2分,其他理解 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请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6分)
展现了现代人杂乱、单调、乏味、孤独的 生存状态, 表现了人在生活压力下的一种消极、阴暗 甚至病态的心理, 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每点2分, 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015~2016学年苏锡常镇二模考试语文讲评

2015~2016学年苏锡常镇二模考试语文讲评

• 15.①目睹废墟上不顾危险捡拾财产的平民,看 到教堂里悲惨的老人和饥饿的孩童,迈克尔内心 充满对他们的同情,希望他们不要再遭更大的不 幸。 • ②了解到德国士兵给孩子沙丁鱼罐头的事,迈克 尔希望或者宁愿相信狙击手们不会把平民和孩子 作为袭击的目标。 • ③触目所及的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无处不在的 危险使迈克尔感到个体生命的渺小和无奈,内心 渐渐变得迟钝麻木(或“无暇顾及最初对狙击手 的警觉”)。 • (每点3分,答对两点得6分,其他合乎情理的答 案酌情给分)
• (2)运用拟人手法(1分), • 借埋怨垂柳不留伊人却留住“我”的行舟 (2分), • 委婉地表达了对伊人远去的不舍与思念。 (1分)
• • • • • •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辩乎荣辱之境 (2)每至晴初霜旦 (3)术业有专攻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塞上燕脂凝夜紫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既往不咎 (8)流水不腐
• 9.少年时心高气傲(对应制体诗不以为 然), • 率性而为(或“倔强任性”)(厌举子业, 入学也不以乡试为重,好狎侮人,人们疏 远他,慨然出游,脩脯入手辄尽); • 中年后甘于平庸, • 不复抱负(意气败丧,不欲他就;诗渐颓 唐,无复往时精诣)。(4分,写出结论即 可。)
• 10.(1)羁旅漂泊思乡之苦; • 时光流逝功名无成之痛; • 客居他乡伊人远去之伤。(每点2分,共6 分)
附加题
• 20.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 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 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6分, 多断、错断要倒扣) • 21.熟读唐诗三百首(1分) • 2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 文》。(3分,每空1分)
• 24.(1)林黛玉(2分)。体现诗才的情节: • ①元妃省亲,黛玉奉命题咏,并代宝玉做诗,得 到元妃称赏; • ②芒种饯花,作《葬花吟》,听得宝玉痴倒; • ③感念宝玉的苦心,在宝玉赠送的手帕上题诗抒 怀; • ④海棠结社,在菊花诗题咏中夺魁; • ⑤感慨史书中有才色的五位美女,做《五美吟》, 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 ⑥做《桃花行》,激起众人诗兴,重建桃花社; • ⑦凹晶馆与湘云联诗,佳句叠出。(答出一处给2 分,两处给4分。如答其他情节,只要符合题意亦 可。)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语文Ⅰ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被严重,媒体应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社会公众走出误区。

专家特别指出,无论从原料构成还是从温度上讲,使用微波炉加热保鲜膜产生二英这种物质的观点,纯属。

A.丑化致癌荒诞不经 B.丑化治癌子虚乌有C.妖魔化致癌子虚乌有 D.妖魔化治癌荒诞不经2.“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

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3分)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3. 下列判断,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汉字不仅表意,还有象形与表音等特质,无论是繁体字抑或简体字。

德国哲人莱布尼茨曾说,汉字一字就有一意,这种表意性让汉字有了超越语音的强大功能,由此成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

通俗来讲,西方语言多是靠字母组成音节,再由音节配搭出意义,但字母本身没有含义。

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参与语言建构;而且,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

这一点,既是汉字不同于西方主要语言的特性,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汉字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学者认为,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简繁字共生,提倡从一部分人开始识繁写简,是承认汉字超越语言工具的一种传统文化认同。

A.西方世界一直在寻求组义语言来替代没有含义的字母文字。

B.从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来说,繁体字的存在和使用有特别的文化意义。

C.西方语言的流传,必须借助语音这个中介才可以实现。

2015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调研试典型错误分析

2015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调研试典型错误分析

2015年苏锡常镇高三二模调研测试阅卷典型错误及情况分析第10题:考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块运动速度变化的规律。

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实验数据作出物块的v—t图像。

并且分析为什么做出的v—t图像不是直线的原因。

本题难度不大,但考生得分并不高。

造成容易题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在答解时不规范,分析问题不深入而导致失分。

主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在解答第1小问作图题时,有的考生未用平滑曲线拟合实验数据在图像中的点,而直接将相邻的点用直线连接,将平滑曲线画成了折线;有的考生未充分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画出的图线未过坐标原点;有的考生作图时图线画得太细,导致试卷扫描后出现不清楚的情况;还有的考生坐标比例标度选择不合理,作出的图像不规范。

在分析作出的v—t图像为什么不是直线的原因时,大部分的考生选择了C选项,认为图线不是直线的原因是由于钩码质量m没有满足远小于物块质量M而导致的,考生之所以选择C选项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教材上“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的影响,死记硬背了实验结论,未能深入分析图像不是直线的真正原因而导致本题失分严重。

第11题:本题总分10分,学生所得均分3.939分。

典型错误及分析如下:1、第(1)题前面两个小问题考察了多用电表的读数,从阅卷情况来看,正确率不高。

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多用电表的读数方法。

第三个小问题要求学生能掌握“欧姆表不能测电源内阻”,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做本题时回答的是“没有欧姆调零”,这说明学生做题时只是机械记忆,并没有真正理解欧姆表的原理和使用。

今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实验部分新增一个《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此实验的复习,接下来的复习中,建议大家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再复习一遍。

2、第(2)题考察的是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源内阻。

要求学生掌握本实验的原理和掌握图象法处理数据的方法。

从阅卷情况来看,答题正确率较低。

主要原因有三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模作文讲评用卷一,原题重读: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二、立意分析: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

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

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

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

“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比方说,可能是解放前、文革前、改革开放前,或者就是十年、二十年前,等等。

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狱前,等等。

但是在写作中,不需要对应这些具体的界定,一个简简单单的“以前的那些日子”就够了。

“从前慢”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细细品味、琢磨,这“慢”里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性等等。

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人心浮躁,这几句诗一下子就能打动人的内心,让人停留审视自己的脚步。

第二个分句“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分秒必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所谓人生苦短、时间宝贵,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但是,分秒必争的人生,并不见得就赢了人生岁月,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岁月充满生命的质感。

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被高速度、快节奏现代生活所“绑架”的一种机械的人生,人们为了“跟上”机器的节奏、赶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赶地铁”“赶考试”“赶应酬”……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匆忙人生”,人们被动地与时间赛跑,但却未必能赢得人生。

第三个层面,从这个句子的出处进行思考,句子来自于余光中的“分秒必争吗?当心别输了岁月”,前后分句之间形成一种相反相成的逻辑关系,“分秒必争”,很有可能输了“岁月”、输了“生命”。

现代人,在当下这个社会里面很紧张,总是争分夺秒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与人生,总想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得到、实现自己的欲望、目标等等,可是很快的时间就过去,最后人生岁月可能就这么流逝掉了。

“岁月”对应的词汇不是短暂的光阴,而是跟生命、跟文化有关系,而“分秒必争”是跟眼前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

“分秒必争的人生”,更多时候表现为急功近利;很多人追求结果的实现,而不在意或者忽视、漠视过程的体验、感受。

其实,在生命的路上不必分秒必争;当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找到自我,那么生命才饱满。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抓紧时间学习或工作的必要性或称赞人争分夺秒的可贵精神”;它让人们反思“在分秒必争中,莫忘岁月。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从前”对应的不光是年代、时间,也对应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情况。

现在的生活,时空被科技高度浓缩化,高度发达的通讯方式、交通方式,让人们越来越追求目的,以至于忘了自己在这个当中成长的过程。

生活中的很多人在心底里还是十分向往那种单纯追求过程的感觉的。

三、例文分析:等一等你的灵魂“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从前慢勾勒的是一幅静谧安逸的生活,而如今的社会却与之背道而驰。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分秒必争,似乎只有用尽了每一分钟才能体现他们的生命价值。

他们像《爱丽斯梦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样,看看表拼命地向前冲,嘴里还念叨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好似落了那一秒就被甩出十万八千里一般。

身为其中的一只的我们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一句为什么吗?为什么?源自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哲学家称之为物欲症。

人们在得到从未有过的物质之后,总是渴望得到更多更好的,他们的欲望在不断膨胀,他们的贪心永远无法满足。

他们看似的奔波忙碌只为取得一件件外在的物质来证明自己的岁月。

然后这势必会引起许多问题。

快餐式的生活,使灵魂变得行动缓慢甚至滞留原地。

人们带着一具被日益腐朽的空壳行路,没有灵魂的滋润,会愈趋浮躁。

正如梁文道所说:“浮躁是流行的症候。

”人们不知道自己所行的方向,没有办法平心静气地思考生命的方向,最终只会迷失自我。

就像少年成名的罗琦,小小年纪便接触浮华喧嚣的社会的她早已忘记在平静缓慢的岁月的淡泊。

在这个快速浮躁的社会迷失自我,吸毒而导致身败名裂。

所幸的是,人们也注意到自身灵魂与步伐的不一致,认识到过快生活的危害。

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孙道荣说:“丢弃我们不该拥有的,才能得到我们不该丢弃的。

”放下物欲的渴望,放下名利的执念,才能使我们的身体轻盈,让灵魂追上。

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才能体会到生命中更多精彩的过程,才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

川端康成浅浅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

”瞬间润湿了多少心灵,有多少人在日益浮华,分秒必争的社会早已丢弃了,当初的闲情逸致,早已丢了原本的安逸。

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只有这样,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起青春时才能感叹生命无悔!等你等你的灵魂,重塑从前慢。

“慢慢”人生路有人听闻木心的《从前慢》感慨过往“慢节奏”生活的舒适与静谧;亦有人抛弃对“慢生活”的渴求,奔波于现实的疆场,分秒必争……人啊,似乎都向往着,在两种生活中找寻着一种平衡。

我不禁诧异,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为什么像机器般无间隙得有规律地运动着?因为他们知道“时光易逝,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因为他们害怕林徽因所说的“我们还未好好相爱,时间便流逝了”,更因他们惶恐“回首朝夕,空空然,了无痕迹……”所以他们整日奔息,断然不肯输了岁月,所以他们争分夺秒,苦了身心,累了自己……可谓大愚矣!相反地,智者却会在忙碌中觅得一丝赏凉圣地,能够为自己日益紧绷的神经找寻放松的佳地,更学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慢慢”人生路。

智者当若蒲松龄,不汲汲富贵,不耿耿名利。

我自“慢”游山水,潇潇洒洒体味世事;智者当若黄侃,五十之前不著书,毕生存疑惑,对待学术孜孜不倦,从不留恋于“快”;智者更若王永年,“每天坚持翻译一点”,不求速,只求精……这样的“慢生活”,似乎已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度,活出了一种别样的姿态。

然而,也有人质疑“有时慢是会腐蚀人心。

”事实上,只要学会调整好对待生活的焦距,把握好尺度,“慢”同样令人身心愉悦。

你看,川端康成凌晨三点看海棠花未眠,“慢”观花开花落,给劳作的自己,放松身心;你看,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给疲惫奔波的自己,一个修心的佳地;你看苏轼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放下世事的羁绊,从“慢”中感悟人生真谛……正像白岩松所说的:“有时候,不要急,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为了放松身心更好地前进。

”我感叹了他把人生的这里概括得如此简单明澈,给疲惫奔波的人提供指引。

是啊,“人生不是竞技场,何必把赚钱当成最大的荣光。

”我们应当看到工业革命的快速进行,让泰晤士运河变成一滩污水,我们应该感受到工厂只讲速度,不求质量所带来的惶恐与畏惧……那么,我们应该学会“慢慢”走人生路。

煮茗檐下,弄笔窗前,偶遇园翁钓叟,谈笑无还期!细嗅蔷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马不停蹄地追求速度。

在这样掘金的时代,慢的抒情方式正在消失,然而多数人却浑然不知。

也许快速能让他们获得暂时的充实感,满足感,却也令他们错失了许多细嗅蔷薇的美好享受。

我欣赏李云迪,不仅仅是因为他赢得肖邦金奖,具有超高的音乐天赋与造诣,而是为他能对生活有从容享受的态度。

与音乐厅中的他不同,他爱在周末放下钢琴,去摆弄食谱,在微博上晒美食照,与“云粉”互动,甚至在生日当天上传了一张半裸健身照。

即便在巡演来临之际,他也不忘从容地做一个慢生活的主角,就像在弹奏肖邦金曲时所展现出来的状态,优雅而从容,如他所言,“只想做最自然的想要的自己”,而他也真正以慢节奏的方式成为了他口中的王者。

与岁月竞争,那人生必定是一盘输局。

浮光再潋滟,也淌不过流年。

又何必自甘被岁月绑架,去做时光的奴隶呢?何不慢下来,嗅一嗅墙角的那株蔷薇。

而我所言,并非是认为分秒必争是种坏事,只是在物质主义形势下,极端的快速会使我们衍生欲望,甚至欲望不断扩大,膨胀,以至于它成为我们人生目的,乃至行为的准则。

长此以往,人性就会变得孱弱,被欲望所奴隶,当物欲成为社会的图腾,人类就不再高尚和神圣。

然而快速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弊端,如今我们队世界的认知前所未有的广泛深入,而我们的内心却日益模糊。

我们高举着“快”的旗帜,却不想世界快速发展变得高科技却再无诗意。

我们曾经深情地仰望星空,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现在我们只会低着头,担心如何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

谁曾想,鸢飞鱼跃,草长萍移,虫竹兽奔,叶绿花开,日升日落,潮来汐退,四季轮回。

生命荣枯消长,轮回更替,才是自然常态,而我们又何必苦于对速度的疯狂迷惑和过分追逐?何不停一停,等一等我们的灵魂,何不慢一慢,回省自我,观察内心,我们暂歇自愈,只为要走更远的路。

慢下来,让我们细细品嗅蔷薇的幽香。

让我们与林徽因一起“携着一颗淡定从容的心,走过山水重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论慢慢这个东西,很难下出一个清晰的定义。

一个老人拄杖而行,颤颤巍巍,是一种慢;几位熟人,在树下小饮淡酒,闲话家常,也是一种慢了;一家人喧闹出游,孩童奔走,大人稳行,逛了一下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慢?慢和静有些相似,静时总是慢的,但慢时却不全是静的。

慢与温馨,仿佛也有些许瓜葛;可慢也总是无须带入情感的,用温馨形容,也终是过了。

与其拘泥于想慢,不如想想快。

快是什么?快是把一件事缩短了时间做,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与压迫,让自己获得常规状态下所不能收获的,因而为快。

于此处而言,或许慢就是一种生活常态。

慢是无思无想的自然状况,所以常常被忽视;但它不可或缺,它往往占据生活的大部分。

我们对慢的感受,似乎更倾向于静心时对生活的感受,所以静、和睦、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

但慢比这些更广、更纯粹。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心中向往慢带来的美好,却仍分秒必争;快步向前,仿佛成了他们的常态;他们往往疲惫不堪。

看到这一个问题,令人最不解的地方是:“快”是会让人疲惫不堪,让人不喜的东西吗?我实在不敢苟同。

于我看来,与其说快是一种自我压迫,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提升。

快作为一种打破常驻态的方式,人们选择它是需要一个原因的。

人向来是不会真的讨厌常规的,除非常规之中有他所不喜,或常规之个有他所深爱。

一个快快洗漱,吃完早饭飞奔去学校的少年,其实是想早些见到心仪的女孩;一个快步走出餐厅、掩起口鼻的妇人,其实是不能忍受烟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