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XX资料《“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徐文胜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影片,并以带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学生:好!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是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情况,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格局,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
2.难点: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的发展为例,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特点。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使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3.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雪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东北代表性图片(背景音乐:大东北)。
教师:你能说出图片当中描绘的大东北的样子吗?想进一步了解那里的自然地理概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书写板书)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你还记得吗?学生:根据提问回答。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考查学生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新课教学活动一:航拍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图及东北三省经纬网地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素有“白山黑水”之称,是指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水系所涵盖的区域。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的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资源、工业、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
2.难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地理位置、资源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东北三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2.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三省的大体特征概况。
学生观看图片,结合所看视频,了解东北地区黑山白水、林海雪原的含义?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欣赏、景观欣赏等形式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东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学习情境。
了解了东北三省自然、人文的总体概况,带着老师提出来的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过程1:东北印象自主探究,阅读课本,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白山黑水”,“林海雪原”的含义根据老师所标的东北三省的范围,知道东北三省的大致纬度范围,并在东北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出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经度在120°E 至130°E 之间,纬度在40°N 至50°N 之间。
东北三省指的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
发现东北之美:我们游览的顺序是辽河平原、长白上、三江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松嫩平原。
经过的河流主要有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
通过游览东北地区的大山大河,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山脉、平原、江河。
从这些地形区的分布来看,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是一个怎么样的特征。
首先,山脉的排列主要有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这些山脉的排列,像一个马蹄形的存在。
平原镶嵌其中,河流环绕四周。
因此,我们可以“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同学们学习了东北三省的总体地形之后,下面我们走进东北,了解东北的气候特征,进入第二个学习过程:过程2 走进东北自主探究,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被誉为“白山黑水”之地,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为教材,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东北三省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三省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被誉为“白山黑水”之地。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概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东北地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对其地理特点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东北地区的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学会分析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东北地区发展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分析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案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加深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东北地区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导入和呈现。
2.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被誉为“白山黑水”之地。
本节课以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东北三省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资料分析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区域观念,认识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土的认识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
2.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
2.资料查询法:引导学生利用资料查询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对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经济案例,分析地理要素对经济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2.资料: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的相关资料3.地图:东北三省地图、中国地图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并用资料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和文化特色。
2.了解东北三省的主要景点和旅游资源。
3.学习并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名称、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了解东北三省的资源分布和文化特色。
3.了解东北三省的主要景点和旅游资源。
三、教学难点1.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历史知识。
2.理解东北三省的资源分布和文化特色。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等基本概念。
2.学习探究讲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和文化特色,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地图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三省的特点。
同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东北三省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东北三省的一个景点或旅游资源,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具体景点和特色。
可以选择“白山黑水”景点作为案例,讲解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4.练习评价设计相关的问题、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进行评价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和文化特色,对东北三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东北三省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文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民俗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东北地区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东北三省的特色和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文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文特点。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典型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东北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课件,生动展示东北地区的特点。
2.教学材料:收集关于东北地区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解说。
3.地图:准备东北地区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特色产业,引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同时掌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经济状况。
本章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了解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地理单元,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还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东北地区的认知可能仅限于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刻板印象,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纠正和丰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经济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
2.难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经济状况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情境,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东北地区的图片、视频、地图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教学设计: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地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南部为辽东丘陵,中部为松花江平原,北部为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
本节课通过“白山黑水”来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具体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深入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东北三省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介绍东北三省的一些典型地理案例,如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长白山的天池、黑龙江的冰雪世界等,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主要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概况,掌握其地理特征,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域,学生对其认知程度不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东北地区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
2.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3.实例分析:以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对东北地区的认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5.提问解答:教师提问,学生解答,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问题。
3.准备好相关教学课件和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观察,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
同时,展示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6.2.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第二节《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山河分布规律。
2.了解本区的气候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知道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理解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学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实践目标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及工业基地分布特点。
2.工业基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三、教材设计思路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节系统讲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农业、工业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
“白山黑水”代表了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林海雪原”则形容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茫茫雪原、原始森林密布的环境特点。
除此之外还有“北大仓”“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的别称。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东北三宝的图片展示。
问题引领:你知道这“三宝”哪里的宝贝吗?学生回答:东北三省教师小结和承转:就让我们来学习北方地区的北方,位于中国雄鸡的鸡头—东北三省。
【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认识东北三省的概况。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6.9-6.12和课本第13-14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问题引领(1):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中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特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东北三省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等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地图教学法:利用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包括图片、案例、地图等教学资源。
2.教学案例:收集与东北三省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与讨论。
3.教学地图: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地图,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向学生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呈现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又称“白山黑水”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情况,对于区域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特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北三省的人文地理特征。
3.东北三省的区域差异。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总结出东北三省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预习的案例,其他学生和教师提问、讨论,深入理解东北三省的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区域差异。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东北三省的短文。
8.板书(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教学设计时间安排:1.导入:5分钟2.呈现:10分钟3.操练:15分钟4.巩固:10分钟5.拓展:10分钟6.小结:5分钟7.家庭作业:5分钟8.板书:课后总时长:50分钟在本次《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的一些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东北三省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使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对东北三省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北地区的直观认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名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工业基地、农业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综合等地理技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工业基地、农业等特点。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东北地区的基本知识。
2.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北地区的直观认识。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问题驱动法:教师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东北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工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三省的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农业特点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农业特点等。
2.教学难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和农业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并简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素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东北三省的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和农业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概况,认识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丰富程度,从而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知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东北三省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基本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资料查询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丰富程度。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东北三省的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信息。
2.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3.资料查询:引导学生利用地理资料,了解东北三省的气候、资源等情况。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和看法。
5.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2.地图:东北三省地图3.图片:东北三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4.资料:东北三省的气候、资源等方面的资料5.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XX资料《“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徐文胜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影片,并以带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
学生:好!
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问题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吗?
问题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
问题3:你能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同桌也就是师友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或叫师友组合,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
老师想重点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把东北三省的范围等同于东北平原的范围,其实我们看图,图中红线以内部分大致是东北三省的范围,蓝线以内大致是东北平原的范围,同学们能看出不同,在描述中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