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21
11/24/2019
22
一般将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与受 体作用后在细胞内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胞外物质(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 受体导致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激发一系列生化反应, 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 终止。
11/24/2019
11/24/2019
11
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是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它们可以穿过细胞膜 进入细胞,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和大多数激素,它们不能 穿过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再经过信号转导 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磷酸蛋白酶的活性, 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气体性信号分子(NO)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它 能直接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是近年来出现的“明星分子”。
11/24/2019
12
11/24/2019
13
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 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 号转换为胞内物理或化学的信号,以启动一系过程,最终 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11/24/2019
18
此类受体是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家族,普遍存在于各类 真核细胞表面。其信号的传递需要依赖于G蛋白的活性。
11/24/2019
19
此类受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受体胞内结构域具有潜在酶 活力,另一类是受体本身不具酶活性,通过其胞内区与酶 相联系。
11/24/2019
20
11/24/2019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24/2019

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 Born: 29 January 1947, Seattle, WA, USA
•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eattle, WA, USA
18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4 to them:
②激活的视蛋白与无活性 的Gt-GDP结合并介导GDP
被GTP置换。
③Gt三聚体蛋白解离形成 游离的GT,通过与cGMP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 性 亚基结合导致PDE活化。
④ 亚基与催化性 和
亚基分离。
⑤由于抑制的解除,cGMP 转换成GMP。
⑥cGMP水平降低导致 GMP-门控阳离子通道的关 闭,膜瞬间超级化。
2. cAMP-PKA信号通路对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 调控:
21
胞外
肝细胞质膜 激活性配体
肾上腺素 前列腺素E1
胰高血糖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腺苷
抑制性配体
酶的活化
酶的抑制
基质
激活性激素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
抑制性激素受体
激活型G蛋白复合物
抑制型G蛋白复合物
the activation of Gs & Gi protein-coupled systems
合的GDP被GTP取代,引 发三聚体Gi蛋白解离,使
激活的βγ复合物
细胞外
细胞质膜
胞质溶胶激活的α亚基 Nhomakorabea通道打开
打开的K+通道
K+ 激活的βγ复合物
G 亚 基得以释放,进而致
使心肌细胞质膜上相关的

细胞的信号转导完美版PPT

细胞的信号转导完美版PPT

一、信号转导概述
信号转导——细胞外刺激信号作用于细胞的特殊结构,通过 一系列反应实现对细胞功能活动的调控。
(一)细胞外刺激信号 体内的信号物质一般为生物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 细胞因子等,其中多数为水溶性物质。
(二)受体及其特征
1.受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受体(receptor)——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信号
3.以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为例,简述通道耦联的受体介导 的信号转导过程。
G蛋白作用模式
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发现
➢ 第二信使学说是E.W.萨瑟兰于1965年首先提出。他认为 人体内各种含氮激素(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都 是通过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而发挥作用的。首次 把cAMP叫做第二信使,激素等为第一信使。已知的第二 信使种类很少,但却能转递多种细胞外的不同信息,调节 大量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这说明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具有 明显的通用性。
(3)G蛋白效应器(G protein effector)
(4)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5)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PK)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配体 受体
受体-配体
G蛋白
激活型G蛋白
G蛋白效应器
激活的 G蛋白效应器
[第二信使] 或
依赖于第二信使的酶或通道激活或抑制
某些蛋白质磷酸化
生物效应
2. G蛋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2)受体-G蛋白-DG/PKC途径: 配体与膜受体结合 膜中的G蛋白(Gq) 激活磷脂酶C(PLC) 膜脂质中的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迅速水解为 IP3(三磷酸肌醇)和DG(二酰甘油) DG激活蛋白激酶C(PKC) 进一步作用于下游的信号蛋白或功能蛋白 诱发细胞功能改变。

细胞生物学PPT第八章_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PPT第八章_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转录激活功能域
配体结合功能域
DNA-结合功能域
抑制性蛋 白
无活性的细胞核受体
辅激发蛋白
配体
受体结合序列
起始靶基因转录
精选PPT课件 激活的细胞核受体
20
胞内受体介导 的信号传递过 程
精选PPT课件
21
甾类激素可以诱导原初反应和次级反应;即:
A:直接诱导少数特殊基因转录的原初反应阶段;
B:基因产物再活化其他基因,产生一种延迟的次级 反应。这种反应对激素原初作用起放大效应。
a亚基上GTP水解,使该亚基本
身失活,造成和靶蛋白解离
精选PPT课件
29
失活的a-亚基与bg -复合体结合
无活性G-蛋白 无活性靶蛋白
精选PPT课件
30
激活G-蛋白的功能
1) 离子通道
2) 酶
精选PPT课件
31
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一)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
1)腺苷酸 环化酶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外信号分子 受体蛋白分子
细胞内信号分子
靶位蛋白
代谢类酶 基因调节蛋白 细胞骨架蛋白
代谢改变 基因表达 细胞形状
改变 精选或PP运T课动件改变
1
第一节 概述
一、细胞通讯
概念(P218):生物体内C与C之间的联
络、识别以及信息传递,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 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 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信号转导产生胞 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 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精选PPT课件
32
2)环化 AMP 磷酸二酯酶
精选PPT课件
33
3)蛋白激酶A

《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03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与血管生成
肿瘤细胞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调节血管生成,为肿 瘤提供营养和氧气,促进肿瘤生长和扩散。
信号转导异常与代谢性疾病
01
胰岛素信号转导与 糖尿病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导 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 影响糖代谢和脂肪代谢。
02
瘦素信号转导与肥 胖
瘦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导致 肥胖的发生,影响能量代谢和脂 肪分布。
03
炎症信号转导与非 酒精性脂肪肝
炎症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导致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影响脂 肪代谢和炎症反应。
信号转导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Tau蛋白磷酸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重要特征,影响神 经元突起生长和神经元网络连接。
α-synuclein异常磷酸化与帕金森病
信号转导蛋白
01
信号转导蛋白是一类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蛋白质,包括G蛋白、 酶和离子通道等。
02
G蛋白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三聚体GTP结合蛋白,能够偶联受
体和效应器,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
酶是另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能够催化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03
,如磷酸化、去磷酸化等,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效应蛋白
基因敲入技术
通过将特定基因的突变版本引入细胞 或生物体中,以研究基因突变对细胞 信号转导的影响。
蛋白质组学技术
01
蛋白质印迹
通过抗体检测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情 况,了解蛋白质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02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如酵母双杂交、蛋白质芯 片等,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复合物的形
细胞信号转导是生物体感受、传递、放大和响应 外界刺激信息的重要过程,是生物体内一切生命 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一章细胞信号转导 ppt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一章细胞信号转导  ppt
2、细胞表面受体:
该受体位于靶细胞膜表面,其配体为水溶性信号分 子和膜结合型信号分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水溶 性激素分子、粘附分子等)。
目录
目录
一种受体分子转换的信号,可通过 一条或多条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传递。而 不同类型受体分子转换的信号,也可通 过相同的信号通路进行传递。
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之间亦可发生 交叉调控,形成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
信号转导通路和网络的形成是动态 过程,随着信号的种类和强弱而不断的 变化。
目录
(二)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的特点
1、高度专一性 2、高度亲和力 3、可饱和性 4、可 逆 性 5、特定的作用模式
目录
三、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蛋白激酶A(PKA)通路
该通路以靶细胞内cAMP浓度改变和PKA 激活为主要特征。
1、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异常激活
信号转导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可导 致其激活并维持在活性状态。
2、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异常失活
信号转导分子表达降低或结构改变, 可导致其失活。
目录
(三)信号转导异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异常的信号转导可使细胞获得异常
功能或者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疾 病的发生,或影响疾病的过程。许多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信号转导异常 有关。
不能正常传递 持续高度激活 受体功能异常 信号转导分子功能异常
目录
(一)受体异常激活和失能
1、受体异常激活
基因突变可导致异常受体的产生, 不依赖外源信号的作用而激活细胞内 的信号通路。
2、受体异常失能
受体分子数量、结构或调节功能 发生异常,导致受体异常失能,不能 正常递信号。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二)信号转导分子的异常激活和失活
细胞外信号

第十二章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第十二章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 激素(hormone):内分泌细胞分泌 特点:低浓度、长距离、长时效、全身性
➢ 神经递质:神经突触释放 特点:短距离、短时间
➢ 局部介质:各种细胞 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 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NO 特点:短距离、长时效
细胞内信号分子:传导方式
a. 2 b. 5 c. 4 d. 3
9、生长因子是细胞内的(
)。
a. 营养物质
b. 能源物质
c. 结构物质
d. 信息分子
比较题
1、酪氨酸蛋白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 酶
2、磷脂酶C和蛋白激酶C
cAMP作用的靶分子
cAMP-PKA通路调节基因转录
cAMP信号传递模型
钙信号的消除
两种鸟 苷酸环 化酶: mGC、
(3)丝\苏氨酸激酶
通过变构而激活蛋白,催化底物蛋白丝\苏氨酸残 基磷酸化。 包括: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PKB、PKC、 PKG、CaMK和丝裂原激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anse, MAPK)、Raf-1等均属此类。
信号转导与信号传导(cell signalling)
➢ 信号转导强调信号的转换, 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 号,包括即信号的识别与转换。
➢ 信号传导强调信号的传递,包括信号的产生、分泌 与传递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通讯的几种方式
1.信号分子 2.细胞接触 或连接 3.细胞外基质
A 与配体有高度亲和力和特异性 B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有可逆性 C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有一定的数量限度 (饱 和性) D 立体构型决定受体的特异性 E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节受体的活性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1)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将手提取分为

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中,主要是别和结合小
的脂溶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
(2)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报名受体分属 三大家族(尤凯他们详细讲述)
①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② G蛋白耦联受体
再有就是一种细胞具有一套多种类型的受体,应答多种不同的 胞外信号从而启动细胞不同生物学效应。
(4)第二信使和分子开关
第二信使:是指在胞内产生的小分子,其浓度变化应应答胞外信号 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行使功能。(cAMP、 cGMP、Ca2+、二酰甘油DAG、1,4,5—肌醇三磷酸 IP3)
特性:
1、电荷选择性: 间隙连接的通透能力与底物所带电荷有关。
2、组织特异性:
由不同连接蛋白所构成的连接子,在导电率、通透性
和可调控方面是不同的。由不同连接蛋白组成的异聚体连接子一般具有通透
功能,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没有通透功能。如:Cx43与Cx40连接蛋白形成间隙
连接时,连接子没有通透功能。
3、动态结构: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1、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种类繁多,包括化学信号诸如各 类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等,以及物理信号诸如声、光、电和 温度变化等。
亲水性和亲脂性信号分子
根据信号分子的溶解性可分为亲水性和亲脂性两类。亲水性信号分子 的主要代表是神经递质、含氮类激素(除甲状腺激素)、局部介质等, 它们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再经信号转 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如cAMP)或激活膜受体的激酶活 性(如蛋白激酶),跨膜传递信息,以启动一系列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 物学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PPT演示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PPT演示课件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甾体激素NR
类别
非甾体激素N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孤儿NR
被领养的孤儿NR
未被领养的孤儿NR (配体不明或不需要)
NR的分类
成员 糖皮质激素受体 盐皮质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甲状腺激素受体
维甲酸受体
维生素D3 受体
配体 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
雄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甲状腺激素
全反式维甲酸
维生素D3
PPARα PPARγ PPARβ/δ
FXR LXRs PXR RXRs CAR RORs HNF4 ERR SXR SF-1 COUP-TFs GCNF Nor1 Nurr1 Nurr77 PNR TR2/4 Rev-erbs TLX
Clinical tips
➢Why glucocorticoid( 糖 皮 质 激 素 ) can promote glyconeogenesis(糖异生) in hypoglycaemia(低血糖)?
➢Why thyroxin deficiency can result in cretinism(呆小 症 ), and much higher level of thyroxi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ypermetabolism( 高 代 谢 ) in hyperthyroidism (甲亢)?
domain(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功能域)
Nomenclature of NR
➢ 1999年,NR命名委员会根据NR的C和E结构域的同源性对NR 进行了系统命名,用NRXYZ来表示,其中NR表示核受体,X 和Z是阿拉伯数字,Y是大写英文字母。X代表NR的亚家族, Y代表亚家族中的组别,Z代表组别中的成员。 例如:FXR:NR1H4; LXRα:NR1H3; LXRβ:NR1H2.

第五章 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第五章 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各种化学通讯方式
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
①调节代谢:通过对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节,控 制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②实现细胞功能: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腺体分 泌物的释放;
③调节细胞周期:使DNA复制相关的基因表达, 细胞进入分裂和增殖阶段;
④控制细胞分化:使基因有选择性地表达,细胞 不可逆地分化为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
3.突触信号: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 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4.自分泌(autocrine):信号发放细胞和靶细胞为同 类或同一细胞,常见于癌变细胞。如:大肠癌细胞可自 分泌产生胃泌素,介导调节c-myc、c-fos和ras p21等癌 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三、酶耦联型受体
这类受体本身具有激酶活性,如肽类生长因子 (EGF,PDGF,CSF等)受体;或者是本身没有酶活 性,但可以连接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如细胞因子受 体超家族。 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 ①通常为单次跨膜蛋白; ②接受配体后发生二聚化而激活,起动其下游信号 转导。
三、酶耦联型受体
可分为:
一、信号分子:
从溶解性来看又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可直接 穿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 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水溶性 激素,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与膜受体结合,经 信号转换机制,通过胞内信使(如cAMP)或激活 膜受体的激酶活性(如受体酪氨酸激酶),引起细 胞的应答反应。
G蛋白耦联型受体
(一)cAMP信号途径
该信号通路根据G蛋白的性质不同又可以分为:Gs调节 模型和Gi调节模型;
1、Gs调节模型:

第12章 细胞信号转导(共63张PPT)

第12章 细胞信号转导(共63张PPT)
coupled receptor,GPCR)。
一条肽链糖蛋白 信息传递步骤: 激素与受体结合
受体蛋白的构象改变调节G 蛋白的活性
促进蛋白激酶活性,产生生 物学效应(细胞代谢、基因 转录的调控)
胞质内第二 信使浓度增 加
细胞膜上的酶活
化(AC 等)
❖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GPCR )作为人类 基因组编码的最大类别膜蛋白超家族,有800多个家族成员,与 人体生理代谢几乎各个方面都密切关联。它们的构象高度灵活, 调控非常复杂,天然丰度很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功能:
配体受体结合
受体蛋白质 构象改变
使底物磷酸化,与细胞的增殖、 分化、癌变有关。
(存在自身磷酸化位点,调节酪 氨酸激酶活性)
(二)细胞内受体结构特征
❖ 胞内受体通常为由400~100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体蛋白,包括四个区域:
❖ ①高度可变区:位于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可变,长度不一,具有转录激活功能。 ❖ ②DNA结合区:其DNA结合区域由66~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富含半胱氨酸残基
❖ ③PKA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表12-2PKA对底物蛋白的磷酸化作用
底物蛋白 核中酸性蛋白质 核糖体蛋白 细胞膜蛋白
微管蛋白 心肌肌原蛋白 心肌肌质网膜蛋白 肾上腺素受体蛋白β
磷酸化的后果
生理意义
加速转录
促进蛋白质合成
加速翻译
促进蛋白质合成
膜蛋白构象及功能改变 构象及功能改变
改变膜对水及离子的通 透性
,具两个锌指结构,由此可与DNA结合。 ❖ ③铰链区:为一短序列,可能有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和触发受体向核内移动的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共53张PPT)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共53张PPT)
• NO的作用机制:
(1)激活靶细胞内具有鸟苷酸环化酶(GC)活性的NO受体。
(2)NO与GC活性中心的Fe2+结合,改变酶的构象,增强酶活性,cGMP水平升高 。
(3)cGMP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G(PKG),抑制肌动-肌球蛋白 复合物信号通路,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
NO在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中的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 的结构图
1234 5
67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无数胞外信号的细胞应答:
包括多种对蛋白或肽类激素、局部介质、神经递质和氨基 酸或脂肪酸衍生物等配体识别与结合的受体,以及哺乳类嗅觉、 味觉受体和视觉的光激活受体(视紫红质)。
哺乳类三聚体G蛋白的主要种类及其效应器
二、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一、细胞通讯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三、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性
一、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指信号细胞发出的信息(配 体/信号分子)传递到靶细胞并与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过细胞信号
转导引起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细胞将外部信
• IRS1:胰素受体底物
(二)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
• 信号蛋白复合物的生物学意义: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 的形成在时空上增强细胞应答反应的速度、效率和反应的 特异性。
• 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可能有3种不同类型。
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装配的3种类型
• A:基于支架蛋白 B:基于受体活化域 C:基于肌醇磷脂
⑤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
细胞表面受体(cell-surface receptor): 位于细胞质膜上,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分泌型信号分子(如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

第5章 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第5章 细胞信号转导  PPT课件



CC



Pi
R E

Pi
RR EE
Pi
BB
R E Pi

胞 核
DNA
CRE
结构基因
蛋白质
2、PLCβ-IP/DG信号转导途径
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通过PLC-IP3/DAG-PKC通路介导信号转
(1)DG-PKC 途径
组成 胞外信息分子,G蛋白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 PLC) 甘油二脂(diacylglycerol, DAG) 三磷酸肌醇( inositol 1, 4, 5 triphosphate, IP3 )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
节功能。
磷酸化酶激酶b ATP PKA
PPi 磷蛋白磷酸酶
肾上腺素 +受体
肾上腺素 ·受体复合物
磷酸化酶激酶a ATP
激活G蛋白
激活AC
ATP
cAMP
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a
PPi 磷蛋白磷酸酶
H2O
肾上腺素对糖原 代谢的影响
PKA
ATP
抑制物Ib 抑制物Ia
磷蛋白磷酸酶 PPi
胰高血糖素受体通过AC-cAMP-PKA通路转导信号
丝 氨 酸
调节结构域


DAG Ca2+




催化结构域
底物
(2) PKC 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 结构与分型:其氨基酸序列有四个保守区(C1、C2、C3、 C4 )和可变区(V),分为调节域和催化域。
调节域
C1:富含 Cys,DAG、TPA 结合部位 C2:Ca2+ 结合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细胞受体蛋白的多样性:
• 存在于质膜上,识别的分子是亲水性的; 占多数。
• 存在于胞内,识别的分子是疏水性的。 • 不同的受体蛋白可与不同的信号分子发生
结合,具有专一性。
第一节 信号细胞与靶细胞
一、信号分子与信号细胞
• 信号细胞通过外排分泌和穿膜扩散释放出信 号分子。有的信号分子可对远距离的靶细胞 发生作用;有的信号分子在释放后仍结合在 信号细胞表面,只能影响与之接触的细胞, 甚至信号细胞本身。
(1)离子通道关联受体(递质门控离子通道)
• 受体是多次穿膜的蛋白质,与电兴奋细胞间突触信 号的快速传递有关。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构象发 生改变,通道瞬时打开或关闭,改变了质膜的离子 透性,使突触后细胞发生兴奋。
(2)G蛋白关联受体
•可间接调节结合在质膜上的靶蛋白的活性,靶蛋白是 一种酶或离子通道。其特点是在受体与靶蛋白之间有 第三种蛋白质:G蛋白—三体GTP结合调节蛋白。
(三)靶细胞中的受体
信号传递的第一步就是信号分子(配体)与靶细胞受 体的结合,受体起靶细胞天线的作用。
受体是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 的特殊蛋白质,多为糖蛋白,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 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
受体胞中的存在部位分为两类: a.细胞内受体 b.细胞表面受体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各个细胞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而是生物体的构成成员;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的有序性是靠各个细胞的有序协调活动来完成的, 而细胞间的协调活动依赖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间隙连接和胞间连丝在相邻细胞间的通讯,但 个体中的大部分细胞并不是直接相连,多细胞生 物中还存在通过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和苏氨酸磷酸化
(2)酪氨酸激酶—可催化蛋白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核苷酸 的 γ 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 白质磷酸化。
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A.通过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的活性,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 绝大多数信号通路组分可逆激活的共同机制,有些蛋 白质在磷酸化后具有活性,有些则在去磷酸化后具有 活性;(信号分子活性调节)
2、表面受体蛋白
• 亲水性信号分子都与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 神经递质、蛋白质激素、生长因子等
• 受体为跨膜整合蛋白 • 配体结合部位位于质膜外表面 • 细胞外信号通过这些表面受体转变为一个或几个细
胞内信号,引起靶细胞反应 • 这些细胞表面受体又称信号转换器
细胞表面受体根据传导机制不同分三类:
1、构成信号传递级联反应链的蛋白种类: (1)可被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蛋白;
(2)在信号诱导下同GTP结合的蛋白。
这两类蛋白被激活时,至少获得一个 磷酸基团,失活时去磷酸基团。这些蛋 白被激活可使磷酸化级联反应链中的下 游蛋白磷酸化。
2、参与磷酸化级联反应的蛋白激酶种类: (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催化蛋白中的丝氨酸
• 信号分子按作用性质分类:
1、旁分泌信号:信号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扩散
不太远,只能影响周围近邻细胞,很快被近邻细胞 所获取或破坏。
2、突触信号:神经末梢与另一神经元或肌肉细胞
之间建有特殊连接,称为突触,神经末梢分泌神经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靶细胞,传递信号。
3、内分泌信号: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称
亲水性
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1、胞内受体
• 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中或核中 • 疏水性信号分子
类固醇、甲状腺激素、类视黄素、维生素D、 皮质醇等 • 信号可穿越质膜进入靶细胞内部 • 信号与胞内受体结合激活受体 • 激活的受体分子构象发生改变 • 与细胞核中DNA结合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 激活基因转录通常分两步进行: a.初级反应:直接诱导少数专一基因转录 b.次级反应:初级反应的转录产物激活其它基因
为激素,可远距离传播,随着血液(动物)或汁液 (植物)散布全身,由于信号分子被体液高度稀释, 故仅需很低的浓度就能对靶细胞起作用。
4、自分泌信号: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只作用于
同种细胞,甚至同自身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分泌 信号分子的细胞既是信号细胞,也是靶细胞。
常见于病理条件下,例如:肿瘤细胞,在同种细胞 群体中,可产生彼此促进的“集团效应”
二、靶细胞—信号分子作用的效应细胞
靶细胞反应过程的特征:
(一)专一识别信号 细胞按发育编程,在不同的分化阶段,
分别与专一的信号分子识别结合。如在分化过程中有的细胞 只对分化信号起反应,有的只对增殖信号起反应,也有的只 对其它信号起反应。
(二)反应差异 一种信号分子对不同的靶细胞常有不同的
效应。这是由于1)细胞表面受体组合不同,2)细胞内的 装置对接收的信息在细胞内进行不同的整合和译解。如乙酰 胆碱刺激骨骼肌收缩,但降低心肌的收缩频率和收缩力。
信号细胞(signaling cell):能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
• 靶细胞(target cell):受到信号分子的作用发生反
应的细胞。
•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靶细胞依靠受体
识别专一的细胞外信号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转 变为细胞内信号,这一转变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 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经连锁级联反应,进行细胞内 信号传递,引起细胞发生反应。
第二节 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基本原理
一、细胞内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
细胞外信号分子并不是直接对基因活动发生作用, 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
信号传递级联反应:靶细胞的受体与信号分子专一 性结合后,受体被激活,将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 信号,最后信号被传递到核,调控专一基因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系列信号传递蛋白,象阶梯 一样经历一环扣一环的连锁中继步骤,这种方式传 递信号的连锁称为信号传递级联反应。
G蛋白耦联型受体 为7次跨膜蛋白
(3)酶关联受体
• 受体多为一次穿膜的蛋白质,自身具酶的性质,或 与酶结合在一起。受体外端具有配体结合部位,内 端为催化部位。多为蛋白激酶或与蛋白激酶结合在 一起。被激活后,可使靶细胞中专一的一组蛋白质 发生磷酸化。
• 如有些跨膜受体为蛋白酪氨酸激酶,由细胞外配 体结合区、穿膜区、细胞质区三部分构成。细胞质 区含有催化中心和调节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