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登高教案

合集下载

登高课堂教案设计(精选5篇)

登高课堂教案设计(精选5篇)

登高课堂教案设计登高课堂教案设计(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登高课堂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高课堂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

技能与方法: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生活疾苦。

背景: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时写的。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国运的艰难,身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朗读诗歌1. 同学个别朗读2. 教师范读3. 集体朗读4. 听朗读录音四、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1.听过录音,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中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2.同学融入感情朗读3.仔细品味感情: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

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品味颈联所蕴含的感情。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竟然有八种悲,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种或几种。

《登高》杜甫的教案

《登高》杜甫的教案

《登高》杜甫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登高》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登高》的意境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 杜甫诗歌中的典故和寓意。

2.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登高》的译文、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2. 新课导入:展示《登高》的全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4. 朗读与讨论:让学生朗读诗歌,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欣赏与拓展:展示杜甫的其他诗歌,让学生进一步欣赏杜甫的诗歌才华。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登高》的读后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登高》的读后感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2. 课堂讨论是否热烈,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作业布置是否合适,学生是否能够通过作业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八、教学拓展:1. 杜甫的其他诗歌作品,如《春望》、《月夜忆舍弟》等。

2. 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如他的流离失所、对战争的的反感等。

3. 杜甫诗歌的研究和评论,了解学术界对杜甫诗歌的评价和解读。

九、教学资源:1. 杜甫的画像和相关图片。

2. 杜甫诗歌的注释和译文。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这首诗;(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风和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学会欣赏杜甫的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灵感,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2)学会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3)学会在生活中坚持信仰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背诵;2.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的欣赏;2. 从诗歌中汲取灵感,激发创作热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包括杜甫的生平介绍、诗歌解析、相关历史背景等;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图片等教学资源;3. 学习素材:包括相关诗歌、文章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登高》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诗歌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意境、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

5. 情感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6.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杜甫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8. 作业布置学生背诵《登高》诗歌,深入研究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登高》诗歌的情况,以及对杜甫其他作品的研究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优秀8篇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优秀8篇

登高教学设计《登高》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为了加深您对于登高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8篇《登高》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登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飞花令”形式导入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杜甫)二、整体感知: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找一生榜样朗读,另找一生评价。

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

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

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特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叶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登高教案优秀11篇

登高教案优秀11篇

登高教案优秀11篇《登高》优秀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体会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2学情分析我任教的202班每班56人,是我校高一年级第三层次的理科普通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得热情度不高,尤其对古诗文阅读普遍有畏难心理。

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杜甫的一些诗歌名篇,可是《登高》的雄浑的意境学生是很难品味出来的。

3重点难点赏析本诗的意境,品味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4教学过程4、1 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语言导入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意思是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登高》,就要先了解杜甫的为人,在大家心目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2【活动】朗读朗读1、听录音朗读2、自由朗读3、个别学生朗读4、配乐集体朗读活动3【讲授】赏析首联与颔联赏析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歌,看一幅画,或者看一个人的时候,都有最初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刚才对这首诗歌的一感受是什么呢?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们来品一品这首诗歌。

大家都知道律诗有一个特点,八句诗歌里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我们先看(一)前两联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明确: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十四个字六种景物,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特点?语言凝练。

这些景物都是用哪些词来描写的?(急、高、哀、清、白、飞回)2、情感:悲凉、悲壮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以上的景物和大自然的景物有区别吗?提出意象的概念。

总结(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登高》优秀教案(精选15篇)

《登高》优秀教案(精选15篇)

《登高》优秀教案(精选15篇)《登高》优秀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高》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高》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一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阅读准备:1.杜甫的生平经历2.写作背景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二、指导诵读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三、赏析文本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

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

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一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

《登高》教学设计(5篇)

《登高》教学设计(5篇)

《登高》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登高》教学设计《登高》──教学设计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jh《登高》教学设计【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掌握部分字词的意思;整体感受诗人的感情。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杜甫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养料。

【重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感情基调;2.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难点】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从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生已有很强的理解与自学能力。

应加强学生朗诵,从而使学生自己理解诗歌的情感,更好的掌握情景交融。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言)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猜个谜语,“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这是一幅对联,大家猜到说的是谁了吗?提示两个词语:①诗史,②草堂。

对,没有错,就是杜甫。

二、关于杜甫杜甫,大家也不陌生了。

(712-770),字子美,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

我们也接触了他的许多诗,现在我说三句,大家来回答通过每句诗,你觉得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人?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理想、有抱负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描写现实,关心民生疾苦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爱国通过简单的三句诗,以及大家之前对杜甫的了解,我想大家心里都已经大概知道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高》。

接下来大家先听一段朗诵,听完之后,自己先揣摩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试着去读一读。

我利用这段时间把这首诗先到黑板上。

三、《登高》背景介绍《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767年重阳节所写,之前我们介绍到杜甫卒于770年,这是他晚期作品。

《登高》杜甫的教案

《登高》杜甫的教案

《登高》杜甫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这首诗;(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意识;(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3)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2)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和气势;(3)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朗读诗歌:(1)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气势;(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2)解释生僻词语和翻译诗句;(3)探讨诗歌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4.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诗人的情感;(2)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诗歌的启示和意义。

5. 总结拓展:(1)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推荐相关诗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3)鼓励学生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3. 朗读与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时的情感把握、气势展现;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和阅读心得,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师用书、学生用书;2. 相关诗歌资料、文献;3. 多媒体教学设备;4. 网络资源(如有必要)。

杜 甫《登高》教案

杜 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2、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3、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对仗、用典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境界。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其精妙之处。

2、教学难点(1)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复杂情感,如身世之悲、家国之恨等。

(2)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并能进行初步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的意象和艺术手法等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唐代的诗坛上,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他的名字叫杜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登高》,一起感受他那深沉而又伟大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2、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 年)在夔州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东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此时杜甫已是五十六岁,且长期漂泊,身体多病,生活困顿。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说课稿、好词好句、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teaching summarie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experiences, teaching reflections, lecture n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lesson plan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登高》教案关于《登高》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这首诗。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掌握杜甫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忧虑。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登高》的诗意和诗艺。

2. 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难点:1. 诗中意象和表现手法的深入理解。

2. 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甫诗歌,分享感受和体会。

b. 简介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登高》,理解诗意。

b.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诗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b. 解读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c. 讲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课堂练习a. 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进行诗歌创作或赏析文章写作。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练习成果。

b.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关爱他人、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

四、作业布置1. 背诵《登高》。

2. 写一篇关于《登高》的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杜甫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以及合作态度等,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背诵和赏析文章,评价学生对诗文的掌握程度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学期综合评价:结合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登高》教案篇一一、课前故事引入(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

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二、课文分析引导1、放音乐《二泉映月》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

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

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

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

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

(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

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身体的,还是心灵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这首诗。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风和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鉴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主题思想的解读。

3.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杜甫诗风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登高》诗歌文本、注释、译文及杜甫生平介绍。

2. 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对杜甫的诗歌有哪些了解?2. 文本解读(1)让学生自读《登高》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师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讨论:请同学们从诗歌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鉴赏。

3. 诗歌鉴赏(1)教师展示相关杜甫的诗作,让学生对比分析,感受杜甫的诗风。

(2)提问:同学们认为《登高》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哪种诗风?为什么?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同学们深入体会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2)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本诗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5. 课堂小结(2)提醒同学们课后加强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6. 作业布置(1)背诵《登高》诗歌。

(2)写一篇关于《登高》诗歌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拓展:邀请同学们找一找其他描写登高景象的诗作,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照欣赏,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2. 创作拓展:请同学们尝试仿写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可以借鉴杜甫的表现手法和诗风。

七、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登高》诗歌的主题。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案5篇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案5篇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案5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案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个人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登高》教案设计

《登高》教案设计

《登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登高》这首诗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进一步认识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以及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诗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登高》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2.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描绘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诗歌《登高》的复印件;2.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国山水画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的优美和富有情感的特点;2.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登高运动在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

步骤二:课堂导读(10分钟)1. 将诗歌《登高》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让学生看一遍全文;2. 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然后介绍一下诗歌的作者和出处。

步骤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登高的意义,作者对自然的感悟;2.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3. 引导学生辨析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了解其深层含义。

步骤四:情感表达(20分钟)1. 让学生思考登高对他们来说有哪些意义,以及登高后的感受和情感;2.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可以是诗歌、短文、图片、演讲等形式。

步骤五: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感受;2. 学生间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或给予赞赏与鼓励。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你对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对登高这种活动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2.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欣赏《登高》这首诗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对唐代文学的认识。

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学生们也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理解能力。

登高教案(最新4篇)

登高教案(最新4篇)

登高教案(最新4篇)《登高》教案篇一下面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登高》《蜀相》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一课中杜甫的两首诗《登高》《蜀相》。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

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

本课所选的六首诗是唐宋著名诗人的名篇。

杜甫的《登高》被人赞为杜集七言律诗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流、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蜀相》是杜甫的又一名作。

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3、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感情。

2、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5、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四、教学与教法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诵读与鉴赏常常是合二为一的。

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在反复诵读中自行揣摩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

另外,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给学生讲一些诗的句法和章法,格律常识等,但不讲的过多、过深。

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

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

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登高》全诗。

2.分析并体会杜甫诗歌中的意境与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背诵、意境分析、情感体会。

2.教学难点: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

2.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千古传世的名篇——杜甫的《登高》。

2.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2.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解析诗歌的字词与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三、意境分析与情感体会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景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无边落木萧萧下”等。

3.体会诗人的情感,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背诵《登高》全诗,预习下一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检查同学们的背诵情况。

二、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与情感1.进一步探讨诗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秋”与“作客”。

2.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人生感悟,如“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多病”与“独登台”。

三、诗歌鉴赏与拓展1.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登高》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唐代诗人的登高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

二、诗歌鉴赏与拓展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理解。

登高教学设计5篇

登高教学设计5篇

登高教学设计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登高教学设计5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登高教学设计5篇,欢迎参阅。

《登高》教案(优秀8篇)

《登高》教案(优秀8篇)

《登高》教案(优秀8篇)《登高》教案篇一近体诗八首》《山居秋螟》《越中览古》《登高》教学目的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物点。

3.学习诗人的精妙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一讨论一质疑一答难一领悟。

媒体设计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

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山居秋螟》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怀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解说: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要想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神韵,首先要从最浅层的字面上把握每句诗的意思。

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能展现诗歌中的画面。

)2.具体研习①学习《山居秋螟》。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

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

(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

(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

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生:分组讨论。

(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

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

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

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

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

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
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

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

(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四、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