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学科能力专题二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专项练习
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例题讲解
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例题讲解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新疆罗布泊地区分布着成群的红柳沙包。
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
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
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D.冬季、春季(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A.沙源丰富红柳的落叶特性B.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土层深厚红柳的落叶特性D.土层深厚地形阻挡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红柳每年11月落叶,是北半球的秋冬季节。
因此,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秋季、冬季,C正确。
第(2)题,由材料可知,“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因此,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沙源丰富、红柳的落叶特性,A正确。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红柳11月落叶;冬季受到沙子堆积;落叶层与沙层交替出现。
典例2结合图a和图b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a中景观的地点,是图b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a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2)C解析第(1)题,A对:由图a某地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草原地区,北部为高山,海拔3 700米以上,图b中甲地在海拔0~1 000米的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经过,可能为草原,北部为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符合题意。
B错:由图b可知,乙地海拔在0~1 000米,但是乙地离南侧天山较远,不处于山麓地带,因而不可能看到图a中的景观。
C错:由图b可知,丙地海拔在3 000~5 000米,不可能分布有草原景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4-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含解析
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2015·安徽高考压轴题]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
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1~2 题。
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B.人口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答案 A解析题图中分界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因此其两侧的地理特征主要与南北向有关,我国水田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旱地集中在北方地区,因此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呈东西走向,A正确;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为东北—西南走向,B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与我国东部陆地轮廓走向接近,C错误;图中分界线与海洋相连,属于外流区,D错误。
2.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答案 C解析GIS的主要作用是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应用等。
[2015·东北模拟]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
我国西藏林芝松茸长得肥硕,个头大,味道鲜美,是松茸中的珍品。
2014年林芝松茸通过电商平台进军日本市场,全程冷链配送。
据此回答3~4题。
3.松茸在日本价格一斤达到数千元人民币,价格高的原因有()①生产成本高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品质好④运输成本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松茸为天然药用菌,并不是人为栽种,所以①②错误。
我国西藏林芝松茸是松茸中的珍品,品质好。
运到日本需要全程冷链配送,所以运输成本高。
故选D。
4.物流配送期间,对松茸物流过程实现全程查询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答案 B解析查询地理数据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故选B。
[2015·重庆测试]下图为重庆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的时候获得的资料,阅读材料,完成5~6题。
高考地理二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含答案)xx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形式多样,在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就存在差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无效的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一般没有。
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
如果忽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近几年,在材料和题干中用文字说明地图表示的区域、地图的类型和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等信息的试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不能延续利用课本学习时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要突破思维方式。
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图形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理图表判读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应该从地图上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试题的图表化的表现。
解答时关键是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6.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一题的答案往往为解答后一题提供信息。
如果前一题解答错误就会为下一题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
[典例剖析]解析第(1)题,根据此地位于北纬38.5°,东经106°附近,且有黄河流经,可推知是银川平原,①地为贺兰山,地势较高,无法受到黄河干流流水侵蚀,A项错。
②地位于山口地区,由黄河的众多小支流形成沙砾洪积,不是干流洪积形成的,B项错误。
③地有黄河干流流经,断裂下沉后黄河的泥沙在这里冲积形成冲积平原,C项正确。
④地地势较高,黄河干流无法向高处堆积,D项错误。
配套K12高考地理 国土整治与地理信息技术 第2章 地理信息技术练习
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题(10年江苏卷地理第11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
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
回答第l题。
1.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答案:A(10年山东卷文综第7题)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第2题。
2.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答案:D(10年福建卷文综第10题)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完成第3题。
3.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的边界D.各行政区的面积答案:A2009年高考题1.(09年广东地理第8题)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森林火灾面积B.土地干旱程度C.洪峰流量D.植物病虫害程度答案 C(09安徽文综)第23~24题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
完成2~3题。
2.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3.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①57.80 37.32 0.76 3.59 0.53②40.96[ 25.68 0.16 11.60 21.60③30.71 31.15 0.37 31.86 5.91④20.16 50.95 0.56 7.61 20.72A.①B.②C.③D.④答案 2.A 3.B[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08广东地理,1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2023年九年级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九年级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作用(50分)1. 请简要描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0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它将地理数据、地理信息、地图和空间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模拟地理过程、分析地理问题,并进行决策和规划。
2. 地理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请列举两个应用领域,并简要描述其作用。
(20分)-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地理信息,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规划师可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灾害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获取和分析灾害信息,并进行灾情评估和决策。
通过灾害风险分析和空间模拟,可以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灾害损失。
3. 请简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20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变化趋势,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空间分析和模拟,可以评估不同开发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决策建议。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区划、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练习题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获取方法(50分)1. 请简要描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常见数据类型。
(10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常见数据类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描述地理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的数据,如点、线、面等地理要素。
属性数据是与地理要素相关的非空间属性信息,如人口、土地利用类型、道路等。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四大能力强化练(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四大能力加强练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训练对点散布《考试说明》体现解题技巧概括A 卷B 卷1.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 1. 文字信息的获取:获取地理信息,包含读取题读题时要学会从背景资料、试题设问、地图、1、 2、63、 4表格的引文或说明中获取要点信息,并作好标目的要乞降各样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注2. 能够迅速、全面、正确地 2. 图像信息的获取:1、 2、 5、 6、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明确“图名信息”——关注“图例信息”——3、4、5、7、127、8、9、10、息,包含判读和剖析各样地剖析“图中信息”11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 表格信息的获取:8、 9、 10、 11、3. 能够正确和完好地理解所11横向和纵向对照数据的变化、属性、类型和单12获取的地理信息位等信息全真训练 (A 卷 )(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每题 6 分,共 66 分 )新疆因为夏天天气高温干燥,日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质简单累积。
新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栽种区。
最近几年来,新疆地域利用滴灌技术不只节俭了水源,还免除了除草的辛苦。
据此达成1、2 题。
1. 我国要扩大红色作物的栽种地区,以下最理想的地域是()A. 内蒙古高原B. 东北平原C. 青藏高原D. 山东半岛2. 与大水漫灌对比,滴灌技术免除了除草的辛苦,是因为()A.滴注水量小,不可以知足杂草生长B.作物根部之外的地方因缺水不易长草C.连续浇灌,土壤透气性差,草类易死亡D.地表日夜温差变大,草类难以存活【思想修养】文字信息获取信息解读夏天天气高温干燥,日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农红色作物的生长条件:夏天高温、晴日多、降水少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质简单累积【分析】 1 选 A,2 选 B。
第 1 题,联合资猜中的红色作物的生长条件,青藏高原夏天气温较低,东北平原和山东半岛夏天高温多雨,故内蒙古高原最理想。
第 2 题,对干旱地域而言,水源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性要素,滴灌主假如对作物根部供给水分,根部之外的地方因缺水不易长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一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形式多样,在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就存在差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无效的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一般没有。
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
如果忽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
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明确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命题的考查意图。
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近几年,在材料和题干中用文字说明地图表示的区域、地图的类型和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等信息的试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不能延续利用课本学习时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要突破思维方式。
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图形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理图表判读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应该从地图上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试题的图表化的表现。
解答时关键是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6.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一题的答案往往为解答后一题提供信息。
如果前一题解答错误就会为下一题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
[典例剖析]解析第(1)题,根据此地位于北纬38.5°,东经106°附近,且有黄河流经,可推知是银川平原,①地为贺兰山,地势较高,无法受到黄河干流流水侵蚀,A项错。
②地位于山口地区,由黄河的众多小支流形成沙砾洪积,不是干流洪积形成的,B项错误。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闯关东是指在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据此完成下题。
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工矿业发展迅速C.耕地扩大,生态破坏D.畜牧业水平提高【答案】 C2、监测森林火灾需要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数字地球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答案】 C3、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
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
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
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
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下题。
A.①②B.①③D.③④【答案】 C4、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答案】 B5、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营销迅速崛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
A.商贸联系B.电子信息联系C.生产协作联系D.科技联系【答案】 B6、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重视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
据此完成下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答案】 A7、根据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A.高速化B.网络化C.大型化D.专业化【答案】 B8、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在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被引入中国栽培。
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的休闲保健营养食品。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_2023年学习资料
高考地理试题信息呈现的形式-1、文字信息:通常是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文-字信息。不仅包括相对独立的 字材料,还包括地图、表格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地理文字材料不仅-给出了解题的基本材料, 包含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例、假设某大河流域范围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其王流丛大陆中 流向西海岸。河流上游地区有4000m-以上角峰、U形谷地中游地表为海拔500m一1000m切割较-深的石灰 下游河床岩层从东至西依次由老到新再到老,两-个老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岩性和时代一致;河口地区有一峡谷-两岸地 平缓而对立,从上部到下部岩层内新外老,河床底部-与陡壁顶部岩层一致。根据以上文字叙述。完成以下填空:-1该 上源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2上、中、下游相比,流量较稳定的河段是中游,-试分-析原因是中游因为中游流经喀 特地形,多暗河,地下水流量稳定;上游冰-雪融水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下游冬季形成汛期,夏季水量较少。-3从外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来看,上游地区同中游地区-不同的是上游冰川侵蚀作用,中游流水溶蚀作用
4、结合数据列表与地图的信息-例、读下图及表格,回答问题:(2002年高考广东卷-地点-①-②-③-④-⑤ ⑥-⑦-海拔高-2895-1288-1302-2261-23-度m-年降水-559-966-1536-37 -2045-975-量mm-年均温-12.2-6.6-11.7-17.2-5.5-24.1-24.3-℃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参考答案:1② 纬度较①地稍低,但由于其地势较高,故年平均气温比-后者低;③地地处我国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 ,所以降水量-小于①地。-2④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季风的影响,可以接受部分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 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而⑤地地处内陆,海洋水汽不容易到-达,所以④地降水远多于⑤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形式多样,在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就存在差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无效的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一般没有。
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
如果忽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
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明确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命题的考查意图。
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近几年,在材料和题干中用文字说明地图表示的区域、地图的类型和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等信息的试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不能延续利用课本学习时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要突破思维方式。
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图形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理图表判读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应该从地图上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试题的图表化的表现。
解答时关键是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6.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一题的答案往往为解答后一题提供信息。
如果前一题解答错误就会为下一题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
[典例剖析](2014·浙江文综,7~8)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完成(1)~(2)题。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沿38.5°N地质构造和地貌剖面图以及地势高低与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关系从图像信息1.根据图中经纬度、黄河等信息可推知冲积平原是银川平原;信息2.①地④地断裂抬升,②地③地断中获取信息裂下沉。
“信息获取能力”专项训练二
“信息获取能力”专项训练二一、选择题(2015·成都二诊)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
下图为某年4月17日至26日影响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后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西南风C.西南风、西北风D.东北风、东南风2.该时段,图中①②两城()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2015·丰台区一模)下图示意南岭以南某区城等高线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景区()A.流水潺潺,奇峰耸立B.山林茂密,空气清新C.青山飞瀑,云雾缭绕D.湖光山色,翠竹参天4.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合理措施是()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封山育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生产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2015·象山中学月考)下图为沿23°26′S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5.①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很干燥,其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A.寒流B.地形C.西风带D.副高6.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7.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2015·天津河西二模)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若城市布局合理,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9.由该城市工厂的变化得出()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该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该城市逆城市化现象D.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变化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1998~2008年人口变化统计图。
2021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二 学科能力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科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基本能力
主要内涵
答题步骤
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
息和表格信息等。用自己的知识 获取和解读 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 审题——明确 信息的能力 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能力专 问题指向
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 力和审题习惯。
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
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 调动和运用 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地理图 破题——调用 知识的能力 表的分析等知识作答。体现学科 知识储备
答题——确
定答题要 点
学科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大能力的关系可直接简化如下:
学科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获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 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 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 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 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 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 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 位等信息。
甲国(委内 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消费市
瑞拉)
场大
与中国有良好贸易关系,双方签订多项协议
→协作条件好,政策支持力度大
学科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信息整合
第(1)题:
调用知识
初步结论
分析设问
图形信息
储备
或答案
描述(行为 词)H河中 下游的(限 定词)水文 特征(中心 词)
河流水文特 征:流量、 流速、结冰 期、汛期、 含沙量、水 位……
学科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08必修① 第2章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2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时B.15时C.18时D.21时答案 C解析据图可知,飞机起飞时,晨线与赤道交点(75°E,0°)的地方时为6时,9小时后抵达广州时,75°E时间为6+9=15时,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时间为15+(8-5)=18时,故选C。
思考:你从上题材料和设问中获取了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你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获取信息:起飞时间来源于昼夜图,起飞地点为悉尼;飞行时间为9小时;目的地是广州;求到达时的北京时间。
解读信息: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昼夜图中大约15°W 的地方时为0时。
典例2(2019·广东肇庆模拟)2016年2月6日,王总早餐后,搭乘凯撒包机前往南美小城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
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据此回答下题。
该季节,在乌斯怀亚用太阳确定方位,结果正确的是()A.日出,正东B.日落,正西C.正午,正北D.正午,正南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所以正午太阳总是位于正北。
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方向均为东南,日落方向均为西南。
故C正确。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答案地点为52°S~56°S之间;时间为2月份;南半球为夏季。
典例3(2019·福建福州模拟)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7 600 m,受其影响登巴萨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取消,导致约1.7万名中国游客滞留。
当地时间11月29日下午,飞行条件有所改善,中国随即派多个航班把游客接回国内。
图a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图b是“阿贡火山喷发前遥感图”。
据此回答下题。
图b中深色区域为日影区,判断拍摄时间可能为()A.6月某日上午B.8月某日下午C.9月某日下午D.11月某日上午答案 A解析图b中深色区域为日影区,根据指向标,影子位于火山口凹地的东北部,即太阳位于东北方天空。
提高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练习题
提高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练习题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对学生发展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研究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来帮助他们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练习题。
任务一:地理概念与术语练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地理概念并用实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自然地理:解释什么是自然地理,并提供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自然地理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2. 人文地理:解释什么是人文地理,并提供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人文地理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3. 地理信息系统(GIS):解释什么是GIS,并提供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任务二:地球科学和环境问题练习题二:请回答以下问题,在回答中尽量详细说明你的观点,并给出支持观点的理由。
1. 请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你认为的应对措施。
2. 解释什么是自然灾害,并举例说明不同地理区域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然后说明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3. 请描述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并提出你认为的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任务三:地理技能和研究方法练习题三:请回答以下问题,并详细解释你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1. 为了研究一个未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你将如何使用地图资源进行研究?请描述你的步骤和工具。
2. 假设你要进行一项地理调查研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并解释你选择该方法的原因。
3. 描述并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你认为GIS对地理研究有何重要性?任务四:地理现象和国际合作练习题四:请回答以下问题,并提供你的观点和理由。
1. 解释全球化对地理现象和国际合作产生的影响。
请就全球化对一个国家(可以是你所在的国家)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说明。
2. 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和影响,并从地理角度分析该倡议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练习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1~3题。
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针叶林,甜菜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落叶阔叶林,棉花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3.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C.①④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5.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A.热带——可可豆、水稻 B.亚热带——水稻、油菜C.暖温带——谷子、棉花 D.中温带——小麦、甜菜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6~7题。
6.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7.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后才能结果。
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①地下水补给②湖泊水补给③雨水补给④积雪融水补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据图判断10~13题。
10.图中甲山脉是A.秦岭 B.阴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贺兰山脉11.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地形12.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宜④水潭充沛⑤交通便利⑥水能丰富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⑧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13.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A.包兰线 B.陇海线 C.兰新线 D.宝成线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①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北侧为高山草甸带③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5. 该地森林遭受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①降水高峰期与河流洪峰出现的时间间隔变短②短期内河流流量减小③降水量增加④粮食单产下降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A. 青藏高原B. 东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南方地区17. 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A. 南涝北旱B. 北涝南旱C. 南北皆旱D. 南北皆涝读“海口、吐鲁番、漠河、五道梁(海拔4415米,青海)”四地气温及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D图表示的是()A. 漠河B. 吐鲁番C. 海口D. 五道梁19. B图气候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B. 临海,受夏季风影响大C. 地势高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二、综合题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下图)。
材料三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
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以及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4)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材料二:“东北平原地形图”和“辽中南地区简图”。
材料三:所经60余年的发展,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出现了技术设备落后,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1)与长江中下游比较,简述PQ河殷不同的水文特征。
(2)简述鞍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针对辽中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1.D 2.C 3.D【解析】第1题,根据气候资料判断,①②③④依次位于华北地区、南部沿海、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是棉花。
针阔混交林、春小麦、针叶林、甜菜分布在东北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分布在亚热带地区。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位于华北地区、南部沿海、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北地区,结冰期最长。
我国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更大。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很明显不在②。
汛期最长的是珠江,在②地区。
第3题,我国石油集中在华北、东北、新疆。
铁矿主要在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
4.B5.D【解析】第4题,此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横坐标代表纬度,纵坐标代表积温,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但日平均气温≥10℃积温①处最高,④处最低,故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大的一组是①④。
第5题,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方地区,其所在纬线大致为34ºN,图中⑤处所属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地区,即属于南方地区,但位于长江以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
6.B7.D【解析】第6题,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透过塑料大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热量之后,以长波辐射向外散热,受到塑料大棚的阻挡,热量不易散失,塑料大棚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热量条件。
第7题,影响瓜果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有光照和热量;拉萨地区光照条件好,热量欠缺;大棚内地面降温速度比较快,温度比较低,所以将西瓜架空,而空气中大气温度较高,有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8.C 9.C【解析】第8题,由题干提示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①全年补给稳定是地下水补给,②在春季,是积雪融水补给,③对应东北的雨季时间,是雨水补给。
第9题,从图中可知,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泥沙含量相对不大,有两个汛期,冬季流量减少,但没有封冻断流。
10.C 11.B 12.D 13.A【答案】14. D 15. D【解析】14.根据经纬度可确定a山脉是秦岭,其南北两侧因热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据此选D。
15.森林破坏后,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河流洪峰与降水高峰期的时间间隔缩短,生物多样性减少,短期内河流流量可能会增大;植被破坏会对降水量有影响,一般可能会减小降水量;森林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下降,据此分析选D。
【答案】16. C 17. A【解析】16.根据该地气温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0℃以下,-5℃以上,最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正确;青藏高原夏季气温16℃以下,东北地区冬季气温-10℃以下;南方地区冬季气温0℃以上。
17.华北地区正常年份7、8月为雨季,但该年雨季来的晚,且降水较少,说明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最可能出现南涝北旱,A正确。
【答案】18. C 19. D【解析】18.海口位于我国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上,降水量大,因此可知,D为海口;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因深居内陆,全年降水少,因此可判断,B为吐鲁番;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是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且降水较少,因此可判断,C是五道梁;漠河位于我国最北端,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可判断,A是漠河。
据此分析选C。
19.结合上题可知,B为吐鲁番,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这里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B图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降水少,而这一点主要与海陆位置有关,纬度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据此选D。
20.【答案】(1)自东向西依次为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
断裂下陷带,经河流冲积而形成。
(2)黄河宁夏段比山东段含沙量小;黄河的水源。
(3)东坡比西坡多了针叶林带,西坡比东坡多了沙漠带;东坡比西坡各植被带的海拔都低。
原因:(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东坡比西坡降水多。
(4) 促进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延长葡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葡萄加工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原料投入的成本。
【解析】第⑴题,“描述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属于特征描述类问题。
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和地势高低三部分内容,而此问只问地形区的分布,即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三个地形区的位置;第2问“宁夏平原的成因”,属于原因类问题,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但平原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成因包括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
第⑵题,“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属于比较类问题。
首先要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资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异。
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东段位于黄土高原下游,有地上河现象(泥沙沉积形成),不难发现山东段比宁夏段含沙量大的特点。
第2问“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关键词为主导自然因素,即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不足,但宁夏平原靠近黄河,有灌溉水源,限制性因素得以改善,所以主导因素为水源。
第⑶题,植被带分布的差异主要包括自然带数目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两部分。
通过材料二可以发现贺兰山东西两侧自然带数目相同,但东坡多了森林带,西坡多了沙漠带;从自然带分布高度来看,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为西高东低。
由于贺兰山大体为南北走向,没有阴坡和阳坡之分,所以只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东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森林带而无荒漠带;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有荒漠带而无森林带。
第⑷题,此问关键词为经济意义,即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葡萄加工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随着葡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葡萄的需求量增大了,使葡萄种植业的规模扩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