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统计图(表)

合集下载

“一分三率”成绩统计及评价表操作指南

“一分三率”成绩统计及评价表操作指南

“一分三率”成绩统计表操作指南王盛权导语:“一分三率”(指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和及格纺)成绩统计表在Excel 环境下进行。

表的式样以下:1、成绩录入名册。

在操作“一分三率”统计表之前,要先建立考试名册。

考试名册按学校按班级按座位号排列,试卷亦按此顺序排放,查对试卷数与学生名册是否相符,是否有缺考。

成绩录入时由一人读数一人录入一人检录,录完后再次核对。

2、学生分数排序。

(以《一分三率表·五数总》为例)按“学校(升或降序皆可)——班级(升序)——分数(降序)”排序。

【操作】:选定从姓名到成绩的列,执行“数据——排列”,在复选框“主要关键字”栏选择“学校”列,在“次要关键字”栏选择“班级”列,在“主要关键字”栏选择“成绩”列,确定。

3、按班编写序号。

用不同颜色按分数(因为一分三率是以班级评价)从高到低以01向下填充(为后面的三率查找人数服务)。

4、确定三率人数。

(1)确定优秀人数:公式“总人数×优秀率(15%)=优秀人数”。

本例中,优秀人数应是:1000×15%=150(人),但由于最后一位的94分并列到164位,则取优秀人数为164。

(2)确定良好人数:公式“总人数×良好率(40%)=良好人数”。

本表中,良好人数应是:1000×40%=400(人),但400位下84分还并列到404,则取良好人数为404人。

(3)确定及格人数:公式“总人数×及格率(80%)=及格人数”。

本表中,及格人数应是:1000×80%=800(人),但52分并列到806,则取及格人数为806人。

5、查找三率人数。

在学生原始成绩表中,如何快捷地查出三率人数?A、优秀人数查找方法。

【操作】:①选定行标题(自动筛选模式下可省了选定),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②在“自定义”前10名对话框第一格中选择“最大”,在第二格中输入164(与前面分数段表查找人数差异仅此步),见图1。

绘制成绩分布图

绘制成绩分布图

绘制成绩分布图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V i s u a l c++可视化程序设计报告——绘制成绩分布图系别:电气系班级:电子092班姓名:杜力朝学号:绘制成绩分布图报告一、设计内容介绍:本示例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给定的一组成绩数据绘制出成绩的分布图(包括直方图和圆饼图)。

这里没有用到数据库,因为是一个简单的成绩分布图,而用数据库的话在转到另一台机子上还要重新建表,对于学生信息也要涉及到录入问题,不容易实际操作,所以本示例采用了更为方便的通过手动录入数据或者是从文件(txt格式文本文档,第一个数为总人数,其余为分数,分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导入数据两种方式绘制出其统计图。

录入的成绩可查看可修改,直方图采用了立体图模式,看起来更直观,各个分数段都有明显的分数人数标注,看起来直观形象。

饼形图也同样标注了各颜色对应的分数段及人数,看起来很直观。

数据录入部分与绘图部分集成在一个对话框上面,没有在单个文档中调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过程。

二、设计思路方法、过程在早期一段时间做过界面设计,多媒体的制作以及网络部分的程序,而对于绘图一部分一直以来都为触及到,所以在这方面采用了查找样本借鉴修改的方法来完成本实验。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一共得到两个差不多的实例,其中一个是创建一个绘图类,然后在绘制过程中创建该类,将该类实例化以后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另一个是直接从给出的数据中绘出直方图和饼图来。

因为学C++还未达到一定层次,对于建类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采用了第二种直接绘图的方法,即在绘制按钮中添加所有绘制代码。

因为给定的是一个在单文档中绘制的实例,而且数据是直接绘出的,本实例是需要从所给分数数据中统计出各分数段人数,然后将其分布图绘制出来,所以在将其源码打出来以后,在其基本框架上加以修改而来,将当文档换成为基本对话框,并且数据经过处理以后显示在对话框右侧部分。

所给实例只是一个简单的绘制图形的实例,仅在单机是进行绘制,而本例则在导入数据或者录入数据后绘制图形,所以在调试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变量,和局部变量。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2章统计图表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2章统计图表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1.1 审核
• 审核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审查与 核实
• 不符合要求的数据主要有三种:缺 失、可疑、失误。
• 缺失:指数据不全或缺项未填;例如一份
资料中未回答的问题占10%以上,或者缺少 关键性资料。
• 可疑:指难以辨认或怀疑其真实性的数据;
2.1.2 数据排序
• 数据排序,就是按照某种标准,对 收集到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排列。
• 年龄、性别等 • 数值大小升序或降序排列 • 数据排序是整理数据最简单的方法
2.1.3 统计分组
• 统计分组,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 所得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去。
• 分组要以被试对象的本质特征为基础。 • 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数据
Stem width: 10 Each leaf: 1 case(s)
图2-12 学生身高茎叶图
箱图
100
75%
90
中数 80
25%
70
60
异常值
12
最大值
最小值
图2-13 学生分分数 数箱图
2.2 次数分布表
• 次数分布显示初步整理后一组数据的分布 情况。
• 它能使我们对样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 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问题提供很大方
76.0 77.5 82.0 90.5 81.0 85.5 71.0 80.5 92.5 77.0 88.0 81.0 76.5 67.0 83.0 84.0 84.0 62.0 79.0 72.0 98.0 78.0 78.0 80.0 78.5 76.5 75.0 79.5 86.0 81.5 75.0 84.0 90.0 80.0 86.0 84.5 68.5 71.0 68.0 81.5 79.5 80.5 73.0 93.0 83.0 72.0 68.0 71.0 87.0 78.0 66.0 83.0 87.0 82.5 79.5 80.0 82.0 81.0 86.5 83.5 71.5 83.0 91.0 96.0 75.5 89.0 87.5 69.0 74.0 70.0 77.5 75.0 79.0 79.0 80.5 74.5 77.0 82.5 72.5 73.5 73.5 76.0 88.5 85.0 89.5 78.5 76.0 74.0 98.0 73.0 94.0 79.0 80.0 75.5 83.5 82.0 65.0 74.5 80.0 70.5

运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运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学习,能够使用Excel实行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及比例❑图示成绩分布(饼图绘制)❑学生总成绩及名次❑成绩等级及积点计算❑试卷质量评价❑示例1:用IF函数计算成绩等级❑>=90—A 80-89—B 70-79—C 60-69—D <60—E❑示例2:用COUNTIF函数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及比例❑示例3:用FREQUENCY函数统计人数❑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Data_array 为一数组或对一组数值的引用❑Bins_array 为间隔的数组引用,该间隔用于对data_array 中的数值实行分组。

❑对于返回结果为数组的公式,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数组的使用❑选择区域(H81:H85)❑输入公式“=FREQUENCY(C71:C77,G81:G85)”❑使用组合键“Ctrl+Shift+Enter❑示例4:使用数据分析统计❑工具—加载宏—分析工具库❑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成绩分段统计(P59-62)❑各分数段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饼图❑注意数据源,切忌勿先算比例❑图的修饰和格式化❑示例5:学生成绩名次计算❑总评成绩计算Chapter0502.xls❑绝对引用=C2*$H$2+D2*$I$2❑混合饮用=C2*H$2+D2*I$2❑区域命名=C2*平时比例+D2*期末比例❑名次计算❑=RANK(E2,$E$2:$E$77)❑示例6:用IF函数计算成绩等级❑=IF(ISNUMBER(C2),IF(C2>=85,"A",IF(C2>=75,"B",IF(C2>=60,"C","D"))),IF( ISBLANK(C2),"缺考","输入有误"))❑ISBLANK值为空白单元格❑ISNUMBER值为数字❑ISTEXT值为文本❑INDEX函数❑INDEX(reference,row_num,column_num,area_num)❑返回引用中指定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Reference为对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区域的引用❑Row_num为引用中某行的行序号,函数从该行返回一个引用❑Column_num为引用中某列的列序号,函数从该列返回一个引用❑MATCH( )❑返回在指定方式下与指定数值匹配的数组中元素的相对应位置❑MATCH(lookup_value,lookup_array,match_type)❑Lookup_value为需要在数据表中查找的数值,它能够是数值(或数字、文本或逻辑值)、对数字、文本或逻辑值的单元格引用。

学校成绩统计分析方法

学校成绩统计分析方法

学校成绩统计分析方法1.引言学校成绩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2.确定统计指标在进行学校成绩统计分析前,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统计指标。

一般来说,综合成绩、科目成绩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高分率等指标是常见的用来衡量学校整体和个体学生成绩的重要指标。

3.使用图表展示利用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统计分析结果,例如使用柱状图、折线图等。

这样不仅更容易看出成绩的分布情况,还可以比较不同年级、科目或学生的表现差异,从而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

4.分析学科差异统计分析学科差异是了解学生学业状况的重要方面。

通过分析各科目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可以发现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学习热情。

这些信息对校方合理制定教育课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分析优秀学生群体通过统计分析优秀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确定他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从中发现学霸们的共同特点,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借鉴和激励。

6.分析低分学生群体通过统计分析低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如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

根据这些问题,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7.分析年级差异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情况。

这有助于发现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和对应教学策略的制定,以提高教学效果。

8.分析男女学生差异统计分析男女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可以了解到性别因素在学习中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男女学生在学习动力、接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据此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9.分析分数分布通过对成绩的分数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不同分数段的人数占比。

这有助于评估学生的整体表现以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洞察,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成长。

10.分析学生群体成绩趋势通过对学生群体不同阶段成绩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成绩的整体趋势。

比如,某一年级学生成绩的整体提升,或是某一科目学生成绩的整体下降。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件(张厚粲版)ch2统计图表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件(张厚粲版)ch2统计图表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女生 男生
图2-1 某高校教育系各年级男女生人数
资料来源:表2-6
表2-6 某高校教育系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数







26
33
26
36
24
37
25
35
(二)统计图的种类
1.条形图(又称直条图) 条形图按图形中被比资料的组数不同,可 分为单式条形图和复式条形图;按条形 图的排列的方向不同,可分为纵条图和 横条图。
二、次数分布图
(一)直方图 (二)次数多边图 (三)累积次数分布图
㈠直方图
25 20 15 10 5 0
图2-7a 初二100名学生数学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
㈡次数多边图
25 20 15 10 5 0 37 42 47 52 57 62 67 72 77 82 87 92 97
图2-7b 初二100名学生数学测验分数的次数多边图
复式横条图

良 女生 男生 中
差 0 5 10 15
图2-3b 某校初二.三班男女生学习成绩和人数
2.圆形图
优 良 中 差
图2-4 某校初二.三班学习成绩比较图
3.线形图
7 6 5 4 3 2 1 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男生 女生
图2-5 我国城市7~18岁学生身高年增长情况
㈢累加次数分布图
120 100 80 60 40 20 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小学奥数专题:统计表与统计图

小学奥数专题: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要点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方形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物体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

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条形统计图作图要点:(1)每个直条宽窄要一致,间隔要相等。

(2)确定两轴单位长度的数量时,要根据数据大小综合考虑。

(3)不同颜色的长条位置要一致。

经典范例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人?(2)一共调查了多少人?(3)哪种运动最受图形们喜欢?有多少人?思路解析:这个统计图横坐标表示项目,纵坐标表示人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格表示5人;总调查人数是所有人数之和;图中直条最高表示人数最多。

解:根据图中数据(1)每格表示5人。

(2)15+25+25+45+55+10=175(人)(3)足球最受同学们喜爱。

共有55人。

答:每格表示5人。

一共调查了175人。

足球最受同学们喜爱。

共有55人。

思路解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画法,先画出两轴,横轴表示类别,纵轴表示数量。

思路解析:先根据这组射击队员的成绩表对射击成绩进行统计,填写成绩统计表。

在根据成绩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解:(1)根据这组射击队员的成绩表制作的成绩统计表如下:(1)(38+36+…+38+40)÷30=1079÷30≈36(环)成绩良好(2)条形统计图例4 下图是小明一家1〜5月份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

(1)收入最多的哪个月?金额多少?支出最少的是哪个月?金额多少?(2)5个月月平均收入、支出是多少?(3)这5个月小明家是盈余还是亏空?思路解析:这时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统计小明一家的收入和支出项。

要分开计算。

解:根据图表数据(1)收入最多的2月份,4400元。

支出最少的3月份,2300元。

四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一课时分段数据统计单元目标: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1、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

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

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老师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4、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1、根据我们在教材P40-P41中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这3张统计表完成练一练。

折线统计图ppt

折线统计图ppt

从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从一月至八月,气温逐月上升, 八月份以后,气温逐月下降。 (2)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一月,最高 的是八月。
(3)七月和八月是全年最热的时间。
(4)三月至四月气温上升最快, 九月至十月气温下降最快。
龙老师9-19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龄 (岁)
9 136
10 142
11 149
(时)
小丁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
小丁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变化情况
次数 分数(分) 一 81 二 85 三 89.5 四 99 五 96
( ( ( ( ( (
) ) ) ) ) ) 0





(次)
小丁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
小丁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变化情况
次数 分数(分) 一 81 二 85 三 89.5 四 99 五 96 1、横轴: 2、纵轴: 最大值是99 确定上限为100 最小值是81 确定下限为80 调整数据
5 2
10
4.画点线
5.标数据
一 二 三 四 五六 七 八 九 十 十 十 月 月 月 月 月月 月 月 月 月 一 二 月 月
丽丽运动服装店去年四个季度游泳衣的销量情况 游泳衣销量情况 季度 数量(万件)
万件 ( )
一 5
二 25
三 10
四 3
游 泳 衣) ( 20 ) ( 15) 10 5 0 一 二 三 四 (季度)
××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
(1998~2003年)
单位/万人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0 8 6
4 8
3
0

学生成绩条形图统计问题

学生成绩条形图统计问题

题目学生成绩条形图统计问题目录题目二学生成绩条形图统计问题 (1)1课题概述 (1)1.1 课题任务 (1)1.2 课题原理 (2)1.3 相关知识 (2)2需求分析 (2)2.1 课题调研 (2)2.2 用户需求分析 (3)3 方案设计 (3)3.1 总体功能设计 (3)3.2 数据结构设计 (4)3.3 函数原型设计 (5)3.4 主算法设计 (6)3.5 用户界面设计 (8)3.6 输入输出设计 (9)4 方案实现 (9)4.1 开发环境与工具 (9)4.2 程序设计关键技术 (9)4.3 个人设计实现(按组员分工) (10)5 测试与调试 (11)5.1 个人测试(按组员分工) (11)5.2 组装与系统测试 (11)5.3 系统运行 (11)6 课题总结 (12)6.1 课题评价 (12)6.2 团队协作 (12)6.3 个人设计小结(按组员分工) (13)7 附录 (14)A 课题任务分工 (14)B 课题设计文档(光盘) (18)C 使用手册(可选) (19)题目二学生成绩条形图统计问题1课题概述1.1 课题任务课程设计任务书1.2 课题原理数据获取:将学生成绩保存在CSV文件中,每个学生成绩各占一行,共九列数据,分别为ID号码、六科成绩、总分、排名,在用户界面输入对应的列号,即可得到对应的数据分布条形图。

读入数据时,先文件字符串格式进行切片和数据类型转换,保存进动态数组中。

数据处理:调用二叉排序树数据输入函数(形参为一个动态数组),将数据依次存进二叉树。

首先从二叉树根部开始(如果为空,则建立二叉树),比较待插入数字与结点值大小,若小于结点值,则继续与左子树的根结点比较;若大于结点值,则继续与右子树的根节点比较;出现重复的数字将使计数变量加一,而终止查找。

在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将临时结点插入二叉树中,否则释放临时结点。

最终,二叉树的结点中保存所有出现过的数字及对应的频数,而没有重复。

人教版七下数学第20讲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综合运用(学生版)

人教版七下数学第20讲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综合运用(学生版)

第20讲统计图表的综合运用(原卷版)类型一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综合(1)统计表与扇形统计图的综合典例1(2020•大连二模)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了增加学生对疫情和肺炎的预防知识的了解,某学校利用网络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解这次的宣传效果,学校从全校36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满分100分,得分均为整数),并根据这200人的测试成绩,制订如下统计图表:20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表等级成绩/分频数/人E50≤a<6020D60≤a<7030C70≤a<80mB80≤a<90nA90≤a≤10030(1)被抽取的学生中,成绩为A的人数为30人,成绩等级为B的人数占被抽取的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m=,n=;(3)如果80分以上为优秀,请估计全校36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针对练习11.(2020•绍兴)一只羽毛球的重量合格标准是5.0克~5.2克(含5.0克,不含5.2克),某厂对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重量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重量统计表组别重量x(克)数量(只)A x<5.0mB 5.0≤x<5.1400C 5.1≤x<5.2550D x≥5.230(1)求表中m的值及图中B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问这些抽样检验的羽毛球中,合格率是多少?如果购得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10筒(每筒12只),估计所购得的羽毛球中,非合格品的羽毛球有多少只?(2)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综合典例2(2021秋•崂山区期末)某校对七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教学质量检测(满分100分),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级频数频率(频率=频数÷总数)不及格10.05及格20.10良好a0.45优秀8b注: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69分为“及格”,70~79分为“良好,80分以上为“优秀”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a,b值,并补全统计图;(2)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则“良好”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3)请估计该校七年级本次监测成绩为70分以上的学生共有多少人?针对练习23.(2021秋•金水区校级期末)今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某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并分别在活动前后举办了有关学宪法的知识竞赛(百分制),活动结束后,在七年级随机抽取25名学生活动前后的竞赛成绩进行整理和描述,下面给出部分信息:活动后被抽取学生竞赛成绩为:82,88,96,98,84,86,89,99,94,90,79,91,99,98,87,92,86,99,98,84,93,88,94,89,98.活动后被抽取学生竞赛成绩频数分布表成绩x(分)频数(人)75≤x<80180≤x<85385≤x<90790≤x<95m95≤x<100n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表中m=;n=;(2)若想直观地反映出活动前后被抽取学生竞赛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把数据整理,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3)若90分及以上都属于A等级,根据调查结果,请估计该校2000名同学中活动后的竞赛成绩为A 等级的学生有多少人?。

数据与统计图表

数据与统计图表

复习资料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方式.1. 全面调查、总体和个体的概念.①全面调查: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调查,也称为普查.②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③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2. 抽样调查、样本的概念及抽样调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②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注意: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3. 两种调查方式的选择.①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 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 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例如:调查你们班学生的身体情况:身高、体重,视力等可采用普查.②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全面调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或者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例如:若要考查全国八年级同学的身体情况,一方面因为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调查不方便,所以,此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又如工厂检验产品的合格率等均可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因为此时检验具有破坏性.例1:下列各项调查,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的容量.(1)调查你班每位同学的身高;(2)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学生视力情况,对其中100名学生进行检测;(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年收入.例2: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例3 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的调查结果一样吗?例3:在数学、外语、语文3门学科中,某校一年级开展了同学们最喜欢学习哪门学科的调查(一年级共有200人).(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2)调查的对象是谁?(3)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40人最喜欢学语文,60人最喜欢学数学,80人最喜欢学外语,其余的人选择其他,求最喜欢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4)根据调查情况,把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某学科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填入下表:语文外语数学其他人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例4:假如你想知道你们班级里的同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主要用哪几种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还想知道男,女同学排解烦恼的主要方式是否一样,你必须进行调查,然后对你调查出的结果加以总结,那么(每个空格1分)(1)你的调查问题:;(2)你的调查对象:;(3)你感兴趣的是调查对象的;(4)你的调查方法:;(5)你打算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哪些问题、(至少提出两个问题).4.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图:①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②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不足之处是:不能明确显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对比关系.折线图:①形象、直观地体现了数据变化的趋势。

数学扇形统计图

数学扇形统计图
对于占比非常小的数据项,可以考虑将其合并到其他相关数据项中,以提高图表的 简洁性和可读性。
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来区分各部分
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能够有效地区分各部分,提高图表的易读性和对 比度。
在选择颜色或标记时,应考虑颜色的对比度和辨识度,确保不同部分之 间有明显的区分。
对于颜色或标记的使用,应保持一致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图 表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图例或文字说明来进一步解释 和说明图表的内容。
度。
考虑数据的分布情况,对于占比 差异较大的数据项,应适当调整 各部分的角度大小,以更好地展
示数据的分布和对比。
调整各部分的比例大小
根据数据的大小和占比,合理调整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直观性。
在调整比例大小时,应注意保持整体的比例平衡,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部分出现,影 响图表的整体效果。
总结词
分析用户行为
详细描述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分析用户的访问行为和路径,了 解用户的浏览习惯和需求,为网站的个性化推荐和营销 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总结词
监测竞品情况
详细描述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监测竞争对手网站的访问量情况 ,了解竞品的优势和劣势,为自身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参 考。Βιβλιοθήκη 产品销售量的扇形统计图总结词
数学扇形统计图
目录
• 扇形统计图简介 • 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 扇形统计图的分析 • 扇形统计图的优化建议 •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实例
01
扇形统计图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扇形统计图是一种以扇形面积表 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统计 图。
特点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 中的比例关系;易于比较比例差 异;图形相对直观,易于理解。

基于统计图表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视化分析

基于统计图表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视化分析

基于统计图表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视化分析作者:余水发,张惠锋,傅海婷,李子杭,李秀央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8期余水发1,张惠锋1,傅海婷1,李子杭1,李秀央2(1.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杭州310058;2.浙江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教学质量。

目前,在考试研究中常用方法是算术平均数和直方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图的制作越来越方便,能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数据特征统计图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为了进一步推广使用统计图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以2014年杭州某中学12个班学生统测成绩为实例进行介绍。

关键词:统计图表;考试成绩;可视化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077-03一、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2014年杭州某中学12个班学生统测成绩,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

2.统计分析方法: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R),成绩分布采用箱式图,不同班级之间平均成绩比较采用雷达图,总体水平描述采用误差图。

数据整理和处理采用IBMSPSS Statastics20.0统计分析软件,雷达图使用Excel2007。

二、结果1.基本情况。

2014年6月杭州市对高一班级学生进行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等4门功课的期末统一测试考试,。

杭州市某校高一共12个班级,其中2个是实验班(411班和412班),10个平行班,学生共436人,缺考7人,实考人数429人。

2.成绩分布。

12个班4门功课的成绩分布情况见图1所示。

图1显示:4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均以实验班为高。

语文和英语没有出现极高值点,数学出现2个极高值点,政治1个。

极低值出现最少的是政治,其次为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比较多。

三、平均成绩比较本次考试语文和英语的成绩比较好,语文平均分为72.50(7.00)高于杭州市8所省重点中学学生的总体平均水平(72分),其中有7个班级的语文平均成绩高于杭州市平均数,以411班为最高,其次为412班。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下图是四(2)班一位同学的段考成绩。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 )分,她这次段考,( )学科的成绩最好,是( )分;( )学科的成绩最低,是( )分。

(2)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 )分。

2.育英小学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四(1)班第一小组5名同学收集的废旧电池节数统计图.(1)这是一幅( )统计图,它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 ).(2)( )收集的废旧电池节数最多,( )收集的废旧电池节数最少.(3)( )和( )收集的废旧电池节数相同,都是( )节.3.下面是幸福路小学四(1)班女生体育达标测试成绩。

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优7良13及格2及格8不及格14优3优9优15优4良10良16良5优11优17优6优12优18优(1)根据上面的数据和记录单填写下表。

成绩优良及格不及格人数( )( )( )( )(2)幸福路小学四(1)班女生一共有( )人。

(3)成绩是( )的人最多,成绩是( )的人最少。

4.看统计图填空:(1)纵坐标每格表示________元;(2)该村村民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________.5.下面是希望小学四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1)每格代表()名同学,在统计图中填一填。

(2)()班男生人数最多,是()人。

(3)()班男生人数最少,是()人。

(4)三个班男生一共有()人。

6.如图是光明小学四年级一至五月向某日报社投稿情况。

(1)每格代表( )件。

(2)5月的投稿件数比1月的多( )件。

(3)投稿件数最少的是( )月。

(4)四年级一至五月一共投稿( )件。

条形统计图》-课件

条形统计图》-课件

40
30
20
10
0
小红
小芳 小奇
小明家苹果产量统计表
年份 (年)
产量 (kg)
2008 4000
2009 6000
2011 7500
2012 8000
小明家苹果产量统计图表
年份(年) 2008
2009
2010
产量(kg) 4000
6000
7500
小明家苹果产量统计图
产量(kg)
2011 8000
姓名 小红
踢毽数 120 (下)
小芳 100
小奇 90
踢毽成绩统计图
踢毽数(下)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红
小芳 小奇
踢毽成绩统计表
姓名
小红
踢毽数(下) 120
小芳 100
小奇 90
踢毽数(下)
踢毽成绩统计图
120
120 110
100 90
100
90
80
70
60
50
大家来找茬: XXX学校1-6月用水量统计图
XXX学校1-6月用水量统计图
六 月
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统计图
面积(㎡)
800
600
400
200
0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年)
1. 在这个统计图里,1格表示(100) ㎡ 2. 每年的种植面积是:2004年是(300) ㎡ ,2005 年是(500) ㎡ ,2006年是(400) ㎡ ,2007年是 (800)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